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研究进展24页PPT
NLR、PLR、MLR_在2_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NLR、PLR、MLR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宋炳琪1,2,张新焕2,王燕2,曹铭锋2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部,济南250000;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摘要: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多发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慢性炎症在T2DM的发生、发展及其并发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为炎症标记物,与单个炎症标记物相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可更稳定地衡量慢性炎症程度和炎症细胞比例。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LR、PLR及MLR与T2DM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在T2DM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溃疡及骨质疏松的发展、预后及转归中起重要作用,并对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及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并发症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1.027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1-0111-05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5.37亿人,到2045年预计将增加至7.83亿人,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T2DM)[1]。
文献报道,糖尿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
T2DM 发生的机制复杂,慢性炎症在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为反映慢性炎症程度及炎细胞种类的稳定性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在T2DM的发生及其并发症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现就NLR、PLR、MLR在T2DM及其并发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引言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其严重程度范围广泛,从轻度自限性疾病到严重坏死性胰腺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死亡都有可能。
早期诊断和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传统的急性胰腺炎疾病评估工具往往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来准确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本文将对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方面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是指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通常通过血常规检测结果计算得出。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修复,而淋巴细胞则在调节免疫反应和控制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可以反映机体的炎症状态和免疫功能,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经济、易得的炎症指标。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可以作为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一项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的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呈现出显著的增加,并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另一项发表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的研究发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例如胰腺坏死程度)和预后(例如病死率)密切相关。
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是一种简单、经济、易得的生物指标,可以通过常规血常规检测获得,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2024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研究》范文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研究》篇一一、引言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预后评估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外周血指标如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癌症患者中的价值逐渐受到重视。
NLR作为一个简便、无创的检测指标,能够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状态,对于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外周血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研究。
二、方法本研究收集了某大型医院近五年内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血常规检查,包括NLR的测定。
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NLR水平。
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如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分析NLR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三、结果1. NLR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本研究发现,死亡组患者的NLR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
这表明NLR水平较高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
2. NLR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NLR水平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在晚期肿瘤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NLR 水平显著升高。
3. NLR的预测价值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NLR对于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较高。
当NLR值达到一定阈值时,可以有效地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外周血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NLR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差,可能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状态有关。
此外,NLR水平还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因此,在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监测NLR水平的变化,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五、结论外周血NLR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测指标,在结直肠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通过监测NLR水平的变化,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状态,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2024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研究》范文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研究》篇一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价值。
通过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NLR的检测和分析,发现NLR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分析和讨论等环节,全面阐述了NLR在结直肠癌预后评估中的重要性。
一、引言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预后评估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至关重要。
近年来,研究表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多种癌症的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价值。
二、文献综述NLR作为一种炎症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预后评估。
研究显示,NLR升高可能与肿瘤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
在结直肠癌领域,NLR的价值也逐渐得到认可。
高NLR可能与肿瘤的进展、转移和患者的不良生存有关。
因此,NLR可能成为结直肠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了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NLR、肿瘤分期、治疗方案等。
通过统计分析,探讨NLR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四、结果分析1. NLR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本研究发现,高NLR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低NLR的患者预后较好。
在肿瘤分期、治疗方案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NLR的高低对患者的生存期具有显著影响。
2. NLR与其他预后因素的关系除了NLR,其他预后因素如肿瘤分期、治疗方案等也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
然而,NLR与其他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尤其是在肿瘤分期较晚的患者中,NLR的升高可能更加显著地影响患者的预后。
五、讨论本研究表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高NLR可能预示着肿瘤的进展、转移和患者的不良生存。
因此,NLR可以作为一种简单的炎症指标,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评估。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NLR 仅是预后评估的一个方面,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叶 韬,盛桂凤,董益忠,凌 扬,周 彤,宋红蕾RelationshipbetweenNLRandefficacyandprognosisoffirstlinechemotherapyforad 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YETao,SHENGGuifeng,DONGYizhong,LINGYang,ZHOUTong,SONGHongleiDepartmentofOncology,ChangzhouTumorHospitalAffiliatedtoSoochouUniversity,JiangsuChangzhou213032,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analyzetheimpactofNLRonoverallsurvival(OS)andtoexplorethevalueofchangesintheNLRwithtreatmentasaresponseindicatorin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Methods:Aretrospec tiveanalysiswasperformedon102patientswithadvancedNSCLCfromDec,2011toDec,2016inChangzhouTumorHospitalAffiliatedtoSoochouUniversity.ThepretreatmentandposttreatmentNLRinallpatientswerecalculatedbasedoncompletebloodcounts.Thebestcut-offvalueofNLRwasidentifiedaccordingtothe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curve),andallpatientsweredividedintotwogroupsbasedontheNLRvalue.Theprognos ticimpactofNLRonsurvivalinpatientswithadvancedNSCLCwastestedbyunivariateandmultivariateanalyses.Results:Amongallpatients,thevaluesoftheposttreatmentNLRaftertwocyclesofchemotherapy(NLR2)andthepretreatmentNLR(NLR0)were(2.53±1.27)and(3.25±1.72).NLR2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NLR0(P=0.000).NLR2wascorrelatedwiththeresponseoffirstlinetreatmentwithtwoandfourcyclesofchemotherapy.TheproportionofhighNLR2inthepatientswithprogressiondiseasewashigherthantheproportionofhighNLR2inthepatientswithpartialresponseorstabledisease.Accordingtounivariateanalysis,theOSwasassociatedwithNLR0,NLR2andtheresponseof4cyclesoffirstlinechemotherapy(P<0.05),butnotwithgender,age,performancesta tus,histology,stage,statusofEGFRgeneandtheresponseof2cyclesoffirstlinechemotherapy(P>0.05).ThemultivariateanalysisshowedthatNLR0(P=0.000)andtheresponsewith4cyclesoffirstlinechemotherapy(P=0.047)wereindependentprognosticindicatorsinallpatients.Conclusion:ThestudyshowedthatNLR0waswellconnectedwithoutcomesandNLR2waswellconnectedwiththeresponseoffirstlinechemotherapy.NLRmaybeabiomarkerforpredictingtheoutcomesandresponseoffirstlinechemotherapyinpatientswith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Keywords】non-smallcelllungcancer,response,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ModernOncology2021,29(12):2076-2081【摘要】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其动态变化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
《2024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研究》范文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研究》篇一一、引言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病程和预后存在显著差异。
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各种生物标志物和实验室指标的监测对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实验室指标,在多种恶性肿瘤的预后评估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价值。
二、方法本研究纳入了一定量结直肠癌患者,收集其外周血样本,测定NLR值。
同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详细记录。
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NLR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三、结果1. NLR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本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的NLR值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有关。
具体而言,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和淋巴结转移的增多,患者的NLR值呈上升趋势。
这表明NLR可能成为反映结直肠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的指标之一。
2. NLR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随访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NLR值较高的患者,其生存期较短,预后较差。
具体而言,NLR值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呈负相关关系。
这表明NLR可以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3. NLR与其他预后指标的比较为了进一步评估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价值,我们将NLR与其他常见的预后指标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NLR在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与其他指标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外周血NLR在结直肠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NLR可以作为反映结直肠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的指标之一,其值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
此外,NLR的测定方法简便、无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未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等。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肺部常见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e
iwenkm@163 c
om
【摘要】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
NLR) 是 指 外 周 血 中 中 性 粒 细 胞 与 淋 巴 细 胞 的 比
值,是近年来不断受到重视的一 种 新 型 炎 症 指 标, 它 反 映 了 外 周 血 中 中 性 粒 细 胞 与 淋 巴 细 胞 的
动态平衡,被应用于许多疾病的诊断、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 本 文 综 述 了 NLR 在 肺 部 常 见 疾 病
中的研究进展,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 NLR 的认识。
【关键词】
肺疾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基金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昆医联合专项 (
2017FE468
210)
DOI10 3760 cmajcn131368
20190721
01039
Re
s
e
a
r
chp
r
o
r
e
s
so
fn
e
u
t
r
oph
i
l
l
c
t
er
a
r
a
i等 5 以
后所释放的各 种 蛋 白 酶 广 泛 参 与 了 肺 气 肿 和 COPD 发 生、
NLR=2 7作为临界值将 274 例 COPD 患者分为 NLR<2 7
蛋白、髓过氧化物酶 介 导 中 性 粒 细 胞 的 杀 菌 作 用, 且 二 者
质量指数更低、第一 秒 用 力 呼 气 容 积 占 预 计 值 百 分 比 也 更
发展。例如,中性粒细 胞 弹 性 蛋 白 酶 能 够 降 解 不 溶 性 弹 性
组和 NLR≥2 7组,发现 NLR≥2 7组患者的年龄更大、体
《结直肠癌化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NLR与预后的关系》

《结直肠癌化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NLR与预后的关系》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ANC)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通过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化疗前ANC和NLR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引言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化疗是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免疫功能状态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ANC和NLR与预后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某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对其化疗前的ANC和NLR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化疗方案等。
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ANC、N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三、结果1. ANC与预后的关系统计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ANC水平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
即ANC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这可能与高ANC 水平反映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状态有关。
2. NLR与预后的关系NLR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能够反映机体的免疫平衡状态。
本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NLR水平与患者预后也呈负相关。
高NLR水平提示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预后较差。
3. ANC和NLR的联合应用将ANC和NLR联合应用,发现两者在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高ANC和高NLR的患者预后更差,而低ANC和低NLR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ANC和NLR水平与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
高ANC和高NLR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状态,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因此,在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ANC和NLR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预后。
五、结论通过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ANC和NLR的统计分析,发现两者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