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分析表

成绩分析表

学生考试成绩分析表

年级:科目:任课教师:

个人考试成绩分析总结(3篇)

个人考试成绩分析总结第1篇: 我仔细研究这次考试的成绩,语文考了93分,失分主要在作文,50分的作文,扣了11分。其次,是阅读理解部分,几乎每一题都有失分。我分析了一下,作文失分的原因主要是:一是选材不好。爸爸告诉我,写事儿的作文,最好选择一些有历史意义的事情。而我选择的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二是字数不够多。作文要求600字,我写的仅仅比600字多了几行,如果去掉标点符号来算的话,也许就不够600字了。总而言之,下次再写作文必须要写得更长一些,选材要更好一些,文章资料写的更加丰富一些。 英语考了92分,失分也在作文。20分的作文,我只得了6分。失分原因,一是语法不对,我对语法的掌握还是缺乏练习。二是词语数量不够。英语作文要求单词数量是80个,而我只写了70多个单词。以后我必须多练习写作,多练习语法,把英语成绩提上去,不再拖后腿。 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这几门功课我很少背诵,投入精力很少,重视程度不够。说起来有点惭愧,历史地理考的还不错主要是靠了平常的积累。我以后必须要重视对各科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努力提高成绩。 经过与爸爸的探讨,我确定了今后应当努力的方向。以后我要朝弱项努力,坚持着自我的强项,让“弱项变强,强项更强!”我要更加努力,考出更好的成绩。 个人考试成绩分析总结第2篇: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经过学校的统一部署和严密组织,已经顺利结束了。经过这次考试,不管在班级管理还是在平时日常教学中都反映出一些问题,现结合学生成绩的分析及平时表现,认真思考,反思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仍然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分值为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值为60分。其中第Ⅰ卷有6篇阅读理解,第Ⅱ卷也有2篇短文填空,学生的阅读量很大,部分语篇生词较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很大的难度,学生普遍反映做题吃力。而基础知识部分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学生做起来较得心应手。相对来说,学生第Ⅰ卷失分较多,第Ⅱ卷得分较高。 (二)成绩分析 按照学校对学生四级目标的考查,5班应完成特优目标13人,实际完成12人,缺1人;应完成学优目标30人,实际完成31人,超1人。6班应完成特优目标11人,实际完成10人,缺1人;应完成学优目标29人,实际完成人27人,缺2人。英语校平均分为85.8分,5班为87.9分,6班为85.9分,均超过校平均分。 (三)存在的问题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

一、原始分和标准分的定义原始分是考试后直接从卷面上得到的分数。标准分是指通过原始分转化而得到的一种地位量数,它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 绩中的位置。因此,无论试题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 分偏高或偏低,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二、标 准分的计算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标准分是原Z 始分与平均分的离差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用公式 表示为:其中:为该次考试中考生个人所Z=(X-A)/SX 得的原始分;为该次考试中全体考生的平均分;为AS 该次考试分数的标准差。通过转换后得到的标准分Z 在一般情况下都带小数,而且会出现负值,实际使用 时不太方便,所以还要对分数进行线性变换(变换 TZ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分。这种 T=500+100Z 标准分的平均值为,也就是说,如果某考生的标准500 分为,则该生的成绩处于此次考试的中间位置。500标准分有如下性质:⑴平均值为,标准差为;⑵01 分数之间等距,可以作加减运算;⑶原始分转换为标 准分是线性转换,不会改变原始分的分布形状,也不 改变原来分数的位置次序。三、使用标准分比使用原

始分有什么好处?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的意义可以从下面的比较中反映出来: ⑴单个标准分能够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 位置,而单个原始分则不能。例如,某考生某科的原 始成绩为分,无法说明其这科成绩究竟如何,因为 85 这与试题的难度有关,与总体考生的分数有关。如果 某考生某科的标准分为,即分数为,则通过1.5Z650 查正态分布表,查得对应的百分比为,于是我 0.9332 们知道,该考生的成绩超过了的考生的成绩, 93.32% 这就是分数解释的标准化。⑵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 比,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是可比的。不同的学科,由 于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各学科的分数价值也就不同 。例如某考生的语文原始成绩为分,数学原始成绩80 为分,从原始分看,其语文成绩优于数学成绩。但70 如果这次考试全体考生的语文原始分平均为分,而86 数学原始分平均为分,则该考生的语文成绩处于全 60 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下,而数学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

初三模拟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初三模拟考试成绩分析报 告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初三902、903班级模拟考试成绩分析报告(一) 时间:一模考试之后三月底 一、成绩概况: 自我 评价与问题: 与全县均分有一定差距,还需要努力。一部分同学平时测验成绩尚可,关键时候临场应变能里和心理素质有待加强。客观原因来说,一次模拟考试时间早于我所授班级的一轮复习计划,所以学生也有些措手不及。 三、原因分析: 1、自我原因: (1)课程进度超时,没有能够按计划完成的第一轮复习,讲授教材知识用时过长,导致做题演练时间过短。 (2)客观方面:一模考试试卷综合难度不高,但是学生答题不全面,与做题少、做题方法模糊是有一定关系的。 (3)考试较少,没有时间来测验,评卷,学生对综合性考试还很陌生。2、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不好。 (1)平时不写作业,平日测验考试敷衍交卷,无法在政治历史合卷考试的 规定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试题。

(2)部分同学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不太认真听讲,比如902班级的后三排同学基础差,对课本基础知识记忆不下功夫,初三上学期的基础没有奠定好。 (3)部分同学学习态度差,答题不规范,自己潦草,审题不清楚,对付政治考试的态度不端正,这些同学的均分大概只有二三十分。在班级当中有十几人。 3、两级分化严重,授课梯度设置难度大。 (1)本次考试中,903班级同学大小均分相对902领先,基础差的同学大概占到百分之十五,除了选择题很多题难以下手。 (2)优秀的同学很多,跟不上节奏的有——三班陈辰、黄丽佳、凌耀文、徐磊、蒋国政、贺希等;二班有范本鑫、张志鹏、廖善东、郑康、汪开封、刘珍等。 2、部分学习比较自觉的同学,进取心强,但是心态不好。 考试紧张,发挥不好,造成时间紧张、不能充分身审题,比如二班胡娜、张庆等同学。 3、对政治科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气氛不浓,早读读书没有激情,学习效 果不好,对付文科学习的没有理科端正。总认为文科是浅薄之学,功利心理较重。 四、具体解决方案 (一)联手班主任进行班风建设、提高学习氛围和学习热情

考试成绩质量分析表 (2)

考试成绩质量分析表(转载) 每次考完试教师在阅卷结束后都要抄录分数和填写卷面质量分析的相关数据,在卷面质量分析表中要求统计考试人数、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各分数段人数等许多数据,手工统计非常烦琐,也很容易出错。能不能把抄录分数和填写卷面质量分析结合起来,在Execl 2000中输入学生成绩的同时,自动统计各项数据,并打印出卷面质量分析表呢?其实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工作表,就可以实现卷面质量分析自动化。 首先,在工作表里建立一个学生成绩单,A列存放学生学号,B列存放学生姓名,C列存放学生成绩,A1、B1、C1为标题。接着,在学生成绩单下方建立卷面质量分析表,考虑到该表对各班级的通用性,要留有一定的扩展余地。如果学校最大班级人数为70,那么就在第74行以下建立。 建立卷面质量分析表分以下步骤: 1、按照常规的卷面质量分析表的样式输入各项,如图1。 图1 2、输入各种统计项目的计算公式: 考试人数:“=COUNT(C2:C74)”; 及格人数:“=COUNTIF(C2:C74,")=60")”; 及格率:“=COUNTIF(C2:C74,")=60")/COUNT(C2:C74)”; 优秀人数:“=COUNTIF(C2:C74,")=85")”; 优秀率:“=COUNTIF(C2:C74,")=85")/COUNT(C2:C74)”; 60分以下:“=COUNTIF(C2:C74,"〈60"〉”; 60到70分之间:“=COUNTIF(C2:C74,")=60")-COUNTIF(C2:C74,")=70")”,这里的意思是从 60分以上的人中除去70分以上的人, 就是60到70分之间的人; 70到80分之间:“=COUNTIF(C2:C74,")=70")-COUNTIF(C2:C74,")=80")”; 80到90分之间:“=COUNTIF(C2:C74,")=80")-COUNTIF(C2:C74,")=90")”; 分以上:“=COUNTIF(C2:C74,")=90")”; 总分:“=SUM(C2:C74)”; 平均分:“=A VERAGE(C2:C74)”; 标准差:“=STDEVP(C2:C74)”; 最高分:“=MAX(C2:C74)”; 最低分:“=MIN(C2:C74)”。 以上使用了好几种函数,如果要详细了解这些函数的使用方法可以查看Execl 2000的帮助信息,这里不再解释。 公式输入结束后,输入学生成绩,接着就可以自动统计各项数据了。不过这时还要调整各数据的小数位数,并设置及格率和优秀率的百分比格式,还要调整各单元格的宽度,保证数据的正确显示。 打印设置:选中需要打印的卷面质量分析表,设置打印区域,然后通过打印预览进行设置和调整,在“设置→页眉和页脚”中按[自定义页眉]按钮,在页眉中间输入“某某学校卷面质量分析表”,右侧插入日期。最后就可以进行打印了,打印效果如图2。 图2

2020年关于考试成绩质量分析报告和班级总结

关于考试成绩质量分析报告和班级总结 篇一:考试成绩质量分析报告 教学成绩质量分析报告 根据县教研室的工作安排,我校于6月25日—26日进行了七、八年级升级考试,为查找存在的差距,分析形成的原因,进而寻求努力的方向,现对本次考试教学质量进行分析。 一、这次考试成绩的整体情况 (一)各科成绩四率比较七年级 总体各科各率中,特率接近或超过县水平,总分特率高于县水平,但及格率、达标率上普遍低于县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及格率上数、生,达标率上语、数、政,优率上数、政远低于县水平,七年级培优工作需更上一层楼,而促中扶差迫在眉睫,需引起高度重视。 八年级 总体上各科各率中,优率、特率接近县水平,而及率、达率与县水平差距较大,其中数、史及率,语、数达率,语优率,政特率远低于县水平,整体情况不容乐观,除注重培养尖子生外,与七年级相同,促中扶差势在必行。 (二)学生县名次段人数七年级 配套情况 本校参考人数为484人,全县总人数为1645人,各名次段应占比率0.29,从上表可以看出,七年级尖子生优势突出,前100名名

次段远超应占比率,之后各名次段接近应占比率,而配套情况较差,需各科教师协调配合,相信培优工作会做得更好。 八年级 配套情况 本校参考人数451人,全县总人数为1580人,应占比率 0.29,前10名、前50名、前600名名次段比率与应占比率差值较大,而配套情况同样较差,这直接影响到年级的整体成绩,配套工作成为八年级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三)提高幅度(与期中相比) 与期中相比,七年级语、政,八年级英、理、政、生成绩下滑严重,七年级英、地、生有较大提高,八年级下降科目较多。 (四)本校同年级各科、各班五项积分极差 七年级各班总分五项积分极差值为10.04,八年级各班总分五项积分极差值为19.94。 明显显示:各科科任教师发展不均衡,导致各科发展不均衡,最终导致班级发展不均衡。 二、存在的问题从数据上看: 1、大部分学科及格率、达标率偏低,即使是成绩较好的学科,及率、达率也只有微弱的优势。 2、七、八年级尤其是八年级培优工作需要加强,更为严峻的是:在“促中”、“辅差”上相对落后,前300名后各名次段人数比率偏低,导致差生面大,测算成绩不容乐观。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

胡集二中2013至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 班级2012级6班考试时间 1.16 学科英语任课教师马云芹 总分 评价项目 A B C D 试题质量01 命题规范符合课标要求√ 02 题量适当√ 03 难易程度√ 04 覆盖面广√ 05 试题中综合性、设计性题目的水平√ 卷面分数分布情况06 100分以上___2____人占参加考试人数比例:5% 07 90分以上__3__人占参加考试人数比例:7.5% 08 80-89分 ____4___人占参加考试人数比例:10% 09 70-79分 ____9____人占参加考试人数比:22.5% 10 60-69分 _____9__人 占参加考试人数比例: 22.5%

11 59分以下 _____12___人占参加考试人数比例:30% 12 总计 ____40____人/ 对学 生卷 面考 试成 绩总体评价及原因分析13 学生情况分析 从整体情况看,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正逐渐的形成。学生的成绩正在稳步提高,这是学校的重视,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试卷情况分析 1、这次英语测试仍然分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听力占30%,笔 试占70%),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注重素质教育,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试卷难易程度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量较多,灵活性大。不仅考察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察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基本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全面性的命题原则,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和测评。 2、试卷特点 从整体情况看,题量适当,题型较全,知识面较广,难易结合,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了对学生运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充分体现了英语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生活中语言运用较多。 三、学生答卷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学生的总体发挥很好,各校的成绩都有提高,特别是四年级,学生的平均分达到95分以上,十分难得。三年级学生由于刚接触英语,分数不是很理想。 1、学生对于语音掌握有很大进步。

考试成绩分析报告.doc

南顶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初二、2班班主任孙丽丽 第一部分总成绩分析 一、微弱优势列第一,四主科齐发力。 本次考试二班总平均分以微弱优势列年级第一。其中语文和英语发挥稳定,保持了一贯的优势,数学较之前有很大提高,物理是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之一,也取得了较好成绩。(见表1) 表1 二、各科均衡性良好,师生团结攻难关 各科较均衡,从班级角度讲,没有偏科现象。四位主课老师:焦燕、孙丽、张玉凤、张敏,都有很多困难要克服,焦老师很繁忙,另外三位老师也都处于女人一生中最难的阶段,可是他们对待教学的责任心有目共睹。其中英语相对来讲最“给力”,语文优势不是很明显,主要原因是出现一名“0分作文先生”。数学成绩有很大提高,已经甩掉“软肋”的帽子了。(见图1) 图1 班级科目均衡性分析 三、学生个人作战能力强,年级排名显实力 如表2,2班有四名学生跻身年级前十名,有八名学生进入前二十名,年级后十名的学生中二班只有一人,27名学生中有18名位于前两个考场,占班级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这从 表2 2班学生年级排名统计表

四、学习规律不能忽视,一些问题已初露端倪。 1、及格率偏低 相对总平均分第一来讲,及格率偏低40.74%,但是低分率也低14.81%(见表3),而及格以下,低分以上人数多,为44%,(见图2)。说明本班学生在提高及格率方面有较 2、学生两端分化现象已经出现 依据学习规律,初二是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开始阶段,在本次考试中也有所体现。从标准差判断,数学的分化程度要大一些(见表4)。这可能与之前的基础有一定关系,另外就是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有小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越来越大。其次就是物理,物理作为入门科目,目前分化体现的还不是很明显,但是根据以往经验,这种分化是必然要出现的,因此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尽力将这种分化的程度降至最低。 表4 2班期末考试各科标准差分析

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南顶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初二、2班班主任孙丽丽 第一部分总成绩分析 一、微弱优势列第一,四主科齐发力。 本次考试二班总平均分以微弱优势列年级第一。其中语文和英语发挥稳定,保持了一贯的优势,数学较之前有很大提高,物理是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之一,也取得了较好成绩。(见表1) 班级 各科平均分年级排名 总平均分分年级排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 2班 1 2 1 2 1 二、各科均衡性良好,师生团结攻难关 各科较均衡,从班级角度讲,没有偏科现象。四位主课老师:焦燕、孙丽、张玉凤、张敏,都有很多困难要克服,焦老师很繁忙,另外三位老师也都处于女人一生中最 难的阶段,可是他们对待教学的责任心有目共睹。其中英语相对来讲最“给力”,语文优势不是很明显,主要原因是出现一名“0分作文先生”。数学成绩有很大提高,已经甩掉“软肋”的帽子了。(见图1)

图1 班级科目均衡性分析 三、学生个人作战能力强,年级排名显实力 如表2,2班有四名学生跻身年级前十名,有八名学生进入前二十名,年级后十名的学生中二班只有一人,27名学生中有18名位于前两个考场,占班级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这从整体上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水涨船高,学习氛围良好。 四、学习规律不能忽视,一些问题已初露端倪。 1、及格率偏低 相对总平均分第一来讲,及格率偏低%,但是低分率也低%(见表3),而及格以下,低分以上人数多,为44%,(见图2)。说明本班学生在提高及格率方面有较大空间可以挖掘。下一步工作应该关注中等偏下学生,以提高及格率。

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三篇

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三篇 考试的目的是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检查教与学目标达成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制订或修改下一个阶段学习目标的管理计划。因此写好考试的质量分析报告很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欢迎阅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1 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其中考试成绩如下: 一年级数学参考人数19人,总分869,平均分45.74,及格率31.58%。六年级数学参考人数21人,总分622,平均分29.62,及格率9.5%,优秀率9.5%。 透过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整体上不理想。相当一部分学生考试时间控制不当,无法在既定时间里完成做答,还有一部分一年级学生才考了20多分钟就交卷了,影响了水平的发挥。试卷中最不理想的是计算题和运用题。 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

的加强。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 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 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 6.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学困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7.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1.在教学中要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

成绩分析表(原数据).docx

XX学校初三段成绩统计一览表班级学号姓名社会语文数学科学英语总分 初三 (1)董宏峰8479595860 周海峰8984868491 杨建东8172738859 干海红8283726680 王益锋9587798794 卢艳芳9285668289 刘华4156456148 许晓华8488666486 张栩9583788088 屠志婵7664758088 计宪群7670616071 陈婵9281738181 高仙9581707378 王洁9478678895 张孟飞9175829190 孔武9083777693 李阳8990878391 周乐彩9786878884 金金萍9084797583 黄利容8979737592 施彤彤9588898689 杨珑9287898791 钱曰可9883908887 吴丽萍9588918693 周尚奇9379777261 杨闽7662677348 徐青迪8166527388 郑央羽7874697483 郑乐斌9284778191 朱振海9888798491 朱淑央4438284540 朱虹7968636482 马云波8481788591 顾秀宇8477597469 宋立志8973869388 符广8782848892 王兴友9482837690 宋冬梅8371565768 李湘玲8768818488 张引8679838476 吕芩8271727454 黄实9073576773

朱蕾8880717985 万智勇7165688766 左胜利8684868484初三 (2)谢小跃9283798191 张丽宇8874799096 谢丽红7677667841 钱海9576949487 罗云生9783849283 柯金法9581878591 张鹏鹏8675848278 郑晓平9477738282 马乐艳6172597188 郑磊8076606678 胡明育9386857991 钱贵友8981748496 徐贺彪8374667253 付万和7071495977 陈凤仙8464696871 赵厚金6466797237 尹书虎9478878284 叶鹦鹉9583869593 潘竹富8580748073 吴文芝9688858995 陈立新8980839193 黄贤东8379677473 陈益9784847793 蔡玲9281617389 徐华滨9486738687 张财松6663587672 闻赛丹9076718769 王静7460667774 刘万根9280967474 何腾8482798286 周丽萍8988708288 林淑芳9380818583 徐海莲6566565274 吕柱豹8685877878 阮青9683839383 黄卿9288718088 蔡旭蓉9487778890 陈碎彩7583504757 周勇7278757088 何晓8184627381 黄小平8871757883 仇建吉7773717973 蒋秋杨8176707283

(完整版)初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三屯镇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七、八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组织考试与阅卷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我校于2018年1月29、30日两天进行,应考人数为595人,实考人数为591人。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共设10个考场,七、八年级在同一考场交叉,前后不同级、左右不同班。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记大过一次,试卷以0分记,坚决杜绝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阅卷采取的是分年级分科流水作业,确保教师对同一题的评分标准一致,各科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来源及评价 本次考试,所有科目都由县教育局命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偏易,部分偏难。试题质量较往年大为提高,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部分学科极少量试题出现了考点不明现象,影响了考试成绩,但影响不是很大。 三、考试成绩分析: 从学校提供的数据和县教育局成绩统计表的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校内各班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有的班级优分人数偏少。 就全校最高分和最低分来看:政治最高96分,最低32分;语文最高113分,最低15分;英语最高109分,最低17分;数学最高120分,最低1分;物理最高94分,最低2分;历史最高94分,最低8分;地理最高95分,最低12分;生物最高99分,最低16分;总体来说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数学科尤为突出。

就全校平均分来看:政治最高75.73分;最低69.29分,校平均是72.71分:语文最高92.76分,最低81.25分,校平均是86.85分;英语最高63.38分,最低47.81分,校平均是56.24分;数学最高60.60分,最低36.36分,校平均是47.33分;物理最高51.33分,最低33.90分,校平均是41.97分;历史最高55.88分,最低40.26分,校平均是44.55分;地理最高63.94分,最低49.73分,校平均是54.79分;生物最高68.39分,最低56.11分,校平均是63.62分;全校总平均最高513.92分,最低430.07分。差距不言而喻,希望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在今后的教学中找准差距,看准方向共同努力。 县内各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绝大部分科目低于县平均。整体形势很不乐观,但从及格人数、及格率来比较还占有优势,说明我们在培优上还有巨大潜力,固大家在努力的同时还更应该充满信心。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全校的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层面: 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平常的常规教学中。 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成绩较差的教师表现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

学生成绩分析系统

一、学生成绩分析系统 1、系统概述 学生成绩分析系统提供多角度的学生成绩统计分析,以清晰、直观的图表形式显示统计结果,并可以方便的导出数据进行传阅和存档保存。 2、功能说明 ①具有新增考试权限的用户新增一次考试。 ②对考试进行管理,包括考试的开启,考试的删除等,如果在新增考试时,对 科目设置的满分和成绩录入人员有变动,也可以在这里重新设置和修改。③开启成绩录入的考试,拥有成绩录入权限的用户看到考试时,可以为考试录 入成绩,成绩的录入可以逐个录入也可以通过Excel文件批量导入,导入成绩的模板可以在“导出成绩模板”处导出。 ④成绩录入结束后,具有考试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结束考试。结束考试时对学 生成绩进行分析汇总,生成报表形式。 ⑤不同权限的教师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对学生成绩进行查询统计,比如:任

课教师查询统计、班主任查询统计、教务处查询统计等;学生也可以登录系统后查询自己的成绩。 ⑥一次考试结束,系统将永久保存此次学生成绩分析的结果。 2.1新增考试 用于新增一次考试,拥有新增考试权限的用户可以新增考试,具体步骤如下:?设置考试标题 通过选择考试时间,参考年级和考试类型,系统自动生成考试标题,如下图所示: 点击日期输入框,弹出日期输入控件选择考试日期;通过下来列表框选择参考年级和此次考试的类型,选择完成后,进入下一步,选择考试班级。 ?选择考试班级 班级列表根据考试标题选择的年级显示当前年级下的所有班级,如下图所示: 复选框为?的为选中的班级,选中班级可以通过鼠标单击复选框逐个选中,也可以通过“全选| 反选| 取消全部”控制日志的选中状态: ?点击“全选”选中当前页所有班级 ?点击“取消全部”取消所有选中班级 ?点击“反选”选中当前未选中的班级,取消当前选中的班级 选择完成后,进入下一步,选择考试科目。

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四篇)

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四篇) 考试成绩分析(一): 考试成绩综合分析 一、综合成绩分析: 1.均分:全校语文均分85.18分(去年同期88.25分),数学均分85.45分(89.36分),综合科均分80.6分(84.13分),语数全校均分85.27分(88.8分),语数综合全校均分83.74分(87.25分)。本学期语数全校均分85.27分较上一学期88.8分降低3.53分。 2.百分:双百24人,单百24人。 其中:语文6人,数学3人,社会14人,科学1人,思品2人,英语0人。 3.语数均分提高5分以上者:有四人x 4.不及格:共56人:语文2人,数学7人,思品6人,社会3人,科学21人,英语39人。五科不及格1人:郭x 三科不及格5人:x 双科不及格8人:x 单科不及格42人。 [去年同期:共91人(其中语文不及格2人,数学不及格21人――六年19人,,思品社会不及格1人,科学不及格8人,英语不及格88人――三年4人,四年21人,五年

3人,六年60人。)] 二、具体年级成绩分析: 1.一、二年级语文、数学、科任成绩都没有去年同期好,去年都在90分以上,今年语数是89分左右。 2.三年级语文85.28较去年同期87.7降低2分;数学85.12较去年同期92.3降低7分。 3.四年级 语文80.61比去年同期86.11降低6分;数学83.35比去年同期97.35降低14分。 4.五年级语文86.39分,较去年度79.97提高7分;数学87.71较去年度86.24有所提高1.5。 5.六年级语文80.13分,较去年度87.63降低7分;数学81.64分,较去年度同期71.67提高10分。 6..科任成绩:三四五年级社会成绩不错,均分在93分以上,六年级79.79分,一二年在80分以上。 科学均分不高,三年72,四年66,五年74,六年89。 英语:三年68.79较去年同期77.1降低成本9分;四年69.8较去年同期59提高10分; 五年80.05较去年同期50.87提高30分;六年69较去年同期36.36提高33分。 总均分71.91较去年同期55.83提高16.08分。 三、具体科目分析: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范文

一、原始分和标准分的定义 原始分是考试后直接从卷面上得到的分数。 标准分是指通过原始分转化而得到的一种地位量数,它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因此,无论试题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分偏高或偏低, 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 二、标准分的计算 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标准分 Z 是原始分与平均分的离差以标准差为 单位的分数,用公式表示为: Z=(X-A)/S 其中: X 为该次考试中考生个人所得的原始分; A 为该次考试中全体考生的平均分; S 为该次考试分数的标准差。 通过转换后得到的标准分 Z 在一般情况下都带小数,而且会出现负值,实际使用 时不太方便,所以还要对 Z 分数进行线性变换( T 变换): T=500+100Z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分。这种标准分的平均值为 500,也就是说,如果某考 生的标准分为 500,则该生的成绩处于此次考试的中间位置。标准分有如下性质: ⑴平均值为 0,标准差为 1; ⑵分数之间等距,可以作加减运算; ⑶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是线性转换,不会改变原始分的分布形状,也不改变原来 分数的位置次序。 三、使用标准分比使用原始分有什么好处? 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的意义可以从下面的比较 中反映出来: ⑴单个标准分能够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而单个原始分则不 能。 例如,某考生某科的原始成绩为85 分,无法说明其这科成绩究竟如何,因为这 与试题的难度有关,与总体考生的分数有关。如果某考生某科的标准分为650,即Z 分数为 1.5 ,则通过查正态分布表,查得对应的百分比为 0.9332 ,于是我们 知道,该考生的成绩超过了 93.32%的考生的成绩,这就是分数解释的标准化。⑵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是可比的。 不同的学科,由于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各学科的分数价值也就不同。例如某考生的语文原始成绩为 80 分,数学原始成绩为 70 分,从原始分看,其语文成绩优 于数学成绩。但如果这次考试全体考生的语文原始分平均为 86 分,而数学原始分 平均为 60 分,则该考生的语文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下,而数学成 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上,即该生的数学成绩实质上优于语文成绩。从标准分的角度来衡量,其语文标准分小于 500 分,而数学标准分大于 500 分。由于标准分代表了原始分在整体原始分中的位置,因此是可比的。 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加,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之间具有可加性。 既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那么也就不可加。多学科成绩,只有在各科成绩的平均值相同、标准差也相同的条件下,才能相加,否则是不科学的。各学科原始 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一般都不相同,而各学科的标准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都基本相同,因此,各科的标准分是可加的。 四、什么是增值 ? 教学增值就是评价时将学生原有基础一并考虑,用以比较原有基础与接受教师教育后成绩增进的幅度。增值评价分为两步:首先根据原有基础得到一个

期末考试英语成绩分析报告.docx

期末考试英语成绩分析报告 ——高一一班、二班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对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以下是我对高一一班、二班的成绩分析。 一、基本情况介绍 一班考试成绩有进步,但还是不够理想,虽然A线人数有45人,上线率78.9%,但是仍有12人英语低于120分。主要丢分项是听力,大多数同学错3到4个。阅读理解的陷阱题很少有同学做对。可能假期复习不到位,单词拼写错的较多,满分的很少。改错题和作文有提升。尤其是作文,书写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同学们作文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为了帮助同学们练字,我发起了每日一页纸练字的活动,寒假也让学生坚持练字,自己打卡,每天记录,看谁更能坚持这件小事。结果除了两三个比较懒得家伙,其余同学都练了68、69天的字。同学们不光字写得更漂亮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坚持的不易和坚持过后的喜悦。以下是一班各个分数段的成绩情况;130以上:15人,120—130: 29人,110—120: 11人,100-110:2人。我对一班同学的要求是都要120分以上,我们要进步的空间还很大。 二、问题分析 老师方面: 1、要求不严格。 一班的同学普遍很自觉,我也想帮同学们形成自觉学习的风气,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开始对于作业的检查就不大严格,我

希望他们能知道是为了自我的提升而做的作业,不是为老师做的。我分好学习小组,组长检查组员的完成情况,我抽小组检查。可是随着课业的增多,有的学生就偷懒了。 2、课程设计不紧凑,不合理。 课堂上有时候废话很多,还容易跑偏,以至于完不成教学任务。有时候设计的课堂活动不够科学严谨,实际操作出来效果不好。 3、不能很好地把握课堂节奏,顾及全局。 课堂节奏把握不好,有时松有时紧。眼睛没法注意到全体学生的听课情况,有的学生走神了或者听不懂,我就注意不到,从而不能很好的调整上课的节奏。 4、分析教材钻研教法不够细致。 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欠缺。尤其是重难点,分析掌握的不够。教学方法应用不灵活,也没有更多的细致学习。 5、听课听的少。 老教师的课听的远远不够。没有很好地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学生方面: 1、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合理。 很多同学只知道死记单词,却不知道放在语境中去理解,甚至一班的很多同学记单词不是按照发音规则拼写,而是背字母排序。很多同学只知道拿着生字表看,却不知道嘴巴,手,大脑,眼睛各个感官调动起来。记得东西不及时复习,过后就忘。 2、不重视发音,不爱读英语。

学生成绩分析报告

学生成绩分析报告 期中考试的结束,宣告我们前半学期的教学工作告一段落。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是做好后续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成绩做认真分析,查找差距及存在的问题,以求在今后的教学中,完善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查缺补漏,提高教学质量。现在我就期中考试情况对前半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总结。 一、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1、试题方面:本次试题由各任课教师自行出题,就整个试题而言,基本都体现了新课改考试命题要求:注重基础、体现能力,试卷质量较高。 2、考试安排及监考阅卷方面: 考试安排由教导处统一安排,AB式进行。全体教师认真严格的工作保证了期中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成绩的真实统计。这次考试较好的反映了我们教学工作成败得失,对今后我们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考试所暴露的问题: 1、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各年级都存在着一部分对学习的认识抱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平时不能紧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在学习复习中,敷衍行事,不能静心去学习,去研究问题,致

使一些常见的应该熟知的知识不能正确解答。 2、教学管理及教师问题。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不够细致,致使教学工作出现诸多问题。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个别教师责任意识淡薄,不能对所教学科认真钻研创新,对教学过程管理疏放,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3、复习时间不足,甚至有的学科根本没有进行复习。 4、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如拼音、汉字、词语(包括英文单词)、句型、法则、概念等。马虎、不能认真审题,不能认真计算、验算等。 5、基本技能有待提高,如识记汉字、理解词语、英语单词掌握得特别不好,还有句型和句子翻译也不会,阅读、计算(包括口算)、验算、审题、检查等。 6、训练不到位。训练时间不足,训练容单一,训练形式简单。 7、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不够。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对后段教学工作的要求: 本次考试反映出教学常规工作不到位。教师的备课基本上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搬照抄教案书或翻新

关于考试成绩质量分析报告和班级总结

关于考试成绩质量分析报告和班级总结 教学成绩质量分析报告 根据县教研室的工作安排,我校于6月25日—26日进行了七、八年级升级考试,为查找存在的差距,分析形成的原因,进而寻求努力的方向,现对本次考试教学质量进行分析。 一、这次考试成绩的整体情况 各科成绩四率比较七年级 总体各科各率中,特率接近或超过县水平,总分特率高于县水平,但及格率、达标率上普遍低于县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及格率上数、生,达标率上语、数、政,优率上数、政远低于县水平,七年级培优工作需更上一层楼,而促中扶差迫在眉睫,需引起高度重视。 八年级 总体上各科各率中,优率、特率接近县水平,而及率、达率与县水平差距较大,其中数、史及率,语、数达率,语优率,政特率远低于县水平,整体情况不容乐观,除注重培养尖子生外,与七年级相同,促中扶差势在必行。 学生县名次段人数七年级 配套情况 本校参考人数为484人,全县总人数为1645人,各名次段应占比率,从上表可以看出,七年级尖子生优势突出,

前100名名次段远超应占比率,之后各名次段接近应占比率,而配套情况较差,需各科教师协调配合,相信培优工作会做得更好。 八年级 配套情况 本校参考人数451人,全县总人数为1580人,应占比率 ,前10名、前50名、前600名名次段比率与应占比率差值较大,而配套情况同样较差,这直接影响到年级的整体成绩,配套工作成为八年级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提高幅度 与期中相比,七年级语、政,八年级英、理、政、生成绩下滑严重,七年级英、地、生有较大提高,八年级下降科目较多。 本校同年级各科、各班五项积分极差 七年级各班总分五项积分极差值为,八年级各班总分五项积分极差值为。 明显显示:各科科任教师发展不均衡,导致各科发展不均衡,最终导致班级发展不均衡。 二、存在的问题从数据上看: 1、大部分学科及格率、达标率偏低,即使是成绩较好的学科,及率、达率也只有微弱的优势。

班级成绩分析报告

9.06班成绩分析报告 一、班级整体情况 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注册学生34名,其中男生16名,女生18名,住校生13人。 由于是三层次班,女生过多也形成班级固有的特点,其心思大多都很细腻。尤其是进入高三了,她们比男生更容易表现为紧张、烦躁,无信心,有些学生选择逃避。 我班男生成绩大多数都不理想,主要是以前基础不好。 本班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还有许多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玲玲、国虎、艳红、爱兵、志凤),而这些同学中大多数成绩都很好,但家庭的原因还是导致了他们自卑。 班委团委组成:班长刘盼 副班长何国虎 团支部书记汪玲玲 学习委员宋燕 纪律委员周芳吴继红 劳动委员朱仁南 生活委员胡燕 体育委员孙沛思 宣传委员叶钊 语文课代表司留弟张飘飘 数学课代表石敏叶佳节 英语课代表王明王勇 政治课代表黎飞孙红桃 历史课代表朱艳红张新蕾

地理课代表周芳孙良红 任课老师情况分析 我班的任课老师分别是:语文,尹小华;数学,孙瑛瑛;英语,方桂华;政治,周华久;历史,柴桂红;地理,贺笃勤;体育,汪美丽。行政跟班领导,史晓华。 本班六位文化课教师没有一位是新手,都是曾经带过一届甚至几届高三的老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受到学生的尊敬。 尹小华老师上课幽默风趣,富有激情; 孙瑛瑛老师上课讲解题目详细明了,认真负责; 周华久老师不愧是多年带毕业班老教师,上课总能深入浅出; 柴桂红老师对学生负责,上课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讲解详细; 贺笃勤老师上课全面、系统,与学生配合默契,效率高。 我有信心,在我们这些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高三二班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以后的教学任务! 二,两次月考成绩数据汇总 表一:两次月考全校比较(见附表) 表二:两次月考单科平均分全校比较 三,个体情况 1, 2, 3,本学期两次考试成绩进步大的同学(详情见附表箭头向上者) 4,两次月考退步较大同学 四、存在问题:从各项数据分析,我班这次月考成绩令人担忧,总结原因如下: 1,我负有主要责任。我是新接手302班,班级管理不到位,对学生的情况还不是十分了解,没有正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同时与任课老师的协调力度不够,相互沟通交流较少,以至于存在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辅导不及时。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的试卷由中心学校统一命题,经学校全体教师征求意见,至此时没有学科教师反映对试卷的意见。纵观整个试卷,本次期末测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语文、数学两个学科为例: 【语文】: 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丰富,结构宽阔。 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注意题型的多样性,能够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根据整套语文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 2、重视积累,提高素质 语文知识讲究的是积累,从试卷的编制上看,细节多,基础知识面广,试题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全面,题中涵盖了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多方面的考察。并且题目多样,评分项目详细、合理。 【数学】: 1、突出基础性与全面性 试卷能对1——6年级上学期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考核,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方面的考查知识均能有机地涵盖在其中,突出了基础性与全面性。 2、突出生活性与教育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试题突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把知识的考查溶入富有生活味与教育性的题材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教育了他们要注意勤于思考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提高成绩注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二、考试质量情况: 语文学科: 年级测试人数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 一年级 4 3 75% 2 50% 二年级9 7 78% 2 44% 三年级13 8 62% 3 23% 四年级16 8 50% 2 12.5% 五年级12 3 25%0 0 六年级19 17 89.5%12 63.2% 数学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