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心理学与灾后心理救援
我国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思考

有 悖 于 心 理 咨 询 原 则 的事 , 不 但 起 不 到 好 效 果 , 反 而 给 受 灾 者 造 成 二 次 伤 害。 但 灾 后 心 理 援 助 同 时 也 是 一 项 充 满 人 文 精 神 的 工 作 ,离 开 了 对 受 灾 人
心 理 援 助 人 员 的 帮 助 有 助 于 缓
解 受 灾 者 的 心 理 压 力 ,提 供 有 力 的 社
发公共危机事 件对人 的心理伤害 的需 要 。有序 、科 学地实施心理援助是 灾 后心理援助 的有效保障 。
灾 后 援 助 是个 系 统 工 程 。心 理 援
助 是 其 中 的一 部分 , 它 既 有 相 对 独 立
作理念 的梳理 和技术应用 的规 范,对 提高我 国灾后 心理援助 的科学性 、专
业 性 十 分必 要 。
灾后 心 理 援 助 的 基本 精神
一
会 支 持和 专 业 的 心 理 服 务 ,增 强 受 灾
性 , 又 有 必 要 与其 他 的 援 助 工 作 结 合
起来 。
人 群 战胜 灾 害 的 信 心 。但 外 界 的 心 理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援 助 最 终 要通的各 种 身 心 问题 多数 情况 下是正常人对异 常事件的正常反 应 。不是每个人都一定 要接受心理援
心理援助是一项科 学活动 ,需要 遵 循科学的规律 。缺 乏专业知识和技
能 ,光 凭 一 腔 热 血 、一 颗 爱 心 ,心 理
的感 情 。 受 灾 人 群 在 突 如其 来 的 灾 难 面 前 首 先 需 要 的是 支 持 , 是 鼓 励 ,是
灾害心理学-第1讲

灾害心理学-第1讲灾害心理学第 1 讲在我们的生活中,灾害似乎总是不期而至。
无论是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还是人为灾害,如火灾、交通事故、恐怖袭击,它们都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伤痛。
而在面对这些灾害时,人们的心理反应和应对方式,就成为了灾害心理学所关注的重要领域。
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是灾害心理学。
灾害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灾害情境下,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以及心理应对机制的学科。
它旨在了解人们在灾害面前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支持,帮助人们减轻灾害带来的心理创伤,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康复。
当灾害发生时,人们往往会经历一系列强烈的情绪反应。
最常见的是恐惧和焦虑。
想象一下,当地震突然来袭,房屋摇晃,地面开裂,人们的生命瞬间受到威胁,这种未知和无法掌控的局面会让恐惧迅速占据心头。
而焦虑则可能源于对未来的担忧,比如家园的重建、生活的恢复,以及可能再次面临灾害的恐惧。
除了恐惧和焦虑,愤怒和无助也是常见的情绪。
有些人可能会对灾害的发生感到愤怒,觉得命运不公,为什么自己要遭遇这样的灾难。
而无助则可能源于在灾害面前个人力量的渺小,感觉自己无法改变现状。
在认知方面,灾害也会对人们产生重大影响。
人们的注意力可能会变得狭窄,只关注与生存和安全相关的信息。
思维也可能变得混乱,难以做出理性的决策。
例如,在火灾中,人们可能会因为惊慌失措而忘记平时学到的逃生知识。
在行为上,灾害可能导致人们出现逃避、退缩、过度警觉等反应。
逃避和退缩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比如在地震后,有些人可能会避免回到曾经受灾的地方。
过度警觉则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过度敏感,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强烈的反应。
那么,为什么要研究灾害心理学呢?这是因为了解人们在灾害中的心理反应,对于有效的救援和恢复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它有助于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在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救援阶段,如果能够识别出那些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人,并给予他们心理安慰和疏导,可以大大降低心理创伤的程度。
探析防灾减灾心理援助应急机制建设

科教 普及化
在 遭 受 突 发 重 大
灾 害 、 大 面 积 人 群 受 灾
助 灾 区民众 战胜心理危 机 ,组成相 互 支 持 的团体 ,依靠彼此 力量 ,开展 心
理 自助 、 互 助 。进 一 步 完 善 突 发 事 件 应 急 管 理 体 系 , 推 进 社 会 可 持 续 发
时:专业人员的心理救 展 。
估 等灾求 ,
灾 日等 ,组织开展 防灾救灾演 练等活 动 ,发布 “ 防灾减灾 ”公益短信 ;编 印、派发 灾害心理援助 的实施流程 等 宣传 资料 ,开 展有 效的精神障碍 预防
和 应 对 措 施 方 面 的健 康 宣 教 ;分 类 干
作 或 担 任 大 学 生 村 官 。利 用 各 方 力
量 ,对政府 工作人员 、教师 、医生和
才储 备网络和心理 援助专业人 才数据 库 ,建立常态化 心理援助机制 。在重
灾 区民众群体等 开展灾 害心理援助 知
识 辅导 ,拓展 心理援助 范围 ,增 强灾 害心理援助 的有效性 ,
扩 大 心 理 援 助 的 覆 盖
管理工作 ,提高 自救、互救技 能,发 挥正常化 教育和心 理免疫 的作 用;通 过广播 、 图片 、简报 、讲座等进 行灾
害 心 理 援 助 知 识 普 及 推 广 ,传 播 灾 后
面 。创造符合 本地特色 的心理援助模 式 ,按照
灾 害心理反应 规律 ,确
汶川地震后 的心理援 助使 灿烂 的笑容又 重新绽放 援 是必要 的、应急 的、 在 灾区人们 的脸上 暂 时 的 、 有 限 的 ,而
I 国减灾 2 2
( 者单 位 :河 海 大学公 共管 理 作
学院)
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心理救援及现场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8.干预者学会有“无能为力”的感觉,但是不 要使它影响帮助。 9.学会处理受害者指向自己的强烈愤怒,这只 不过是敌意情绪的转移。 10.促进受害者以健康的方法解决悲哀。回避、 借酒浇愁、暴力、自杀等都是不健康的行为。 11.既能“共情”,要设身处地地体察当事人 的内心感受,能分担受害者的痛苦与悲哀,又 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不使受害者滋生绝望 或过分依赖心理。
注意事项二 心理急救注意点: 尊重患者的感觉 使患者平静,减少其焦虑和压力 自信地与患者交流 承认患者所认为的心理限制 与患者的家属或者专业机构联系 尽量准确和迅速的评估患者的能力
鼓励患者尽可能的把脑子里的想法说出来,让 他们释放他们的情感。 当患者开始说话,尽可能不打断他。当你听完 整个故事,再去问细节,多采用积极倾听。 不要与患者争辩,哪怕你不同意他的话。 在帮助儿童时,不要直接触及主题,可以给他 们一些食物,让他们感觉舒适。 不要把你自己的方法强加给这些灾难幸存者; 要让他认为他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 认识到你作为一个救援人员的极限,不要去扮 演上帝。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
痛苦 你现在的反应是正常的,你不会发疯的 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 而你也会好起来的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 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
不要说: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的痛苦”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你会走出来的”
15.做好自身保护:避免受到躯体伤害;团队 成员互相依赖和帮助,每日工作后集体晤谈, 接受同级和上级督导;识别自己出现的问题, 及时求助。 16.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保护受害者隐私; 统一发放准确信息,主导舆论的倾向。
灾后心理急救北京大学第六医林红

什么内容
非医学治疗为主
预防进一步伤害
提供没有压力的讨论机会,避免谈不愿意谈的事 有耐心的倾听,传达真实的同情
确认受助者的基本需求,并设法帮助解决
预防消极应对方式(如酗酒) 可能的情况下鼓励参加日常事务,或有人陪伴 向需要进一步治疗者推荐当地的支持机构
信息传达
可信的 持续地提供信息
紧急阶段
建立协调组织,招募志愿者,抢救生命,提供社会 支持,提供可靠信息 重建阶段 提升安全感,增加希望,增强联系,抑郁评估,
自杀预防
什么地点
灾前
普及为主。学校,社区,职业场所等 紧急阶段 医院,灾民临时安置点,社区等 重建阶段 医院,社区,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等
什么原则
非侵扰性,富于同情心的建立人际关系
心理急救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林红
老师简介
林红,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办 公室主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
究所儿童精神科医生。中国心理
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 业委员会秘书、委员。第三期和 第四期中德高级家庭治疗师连续 培训项目组织者。擅长儿童青少 年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危机干 预,以及心理相关培训
专人发布信息
建设性的,直接可以实施的具体行动 信息一致,为所有工作人员提供相同的信息 聚焦于社区的信息
心理急救的8项核心行为
接触和互动 安全和安慰 稳定 (如果需要)
信息收集: 当前的需求和关注
实际性的援助 与社会支持建立联系 提供应对的信息,促进适应性的功能 与合作性服务建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
心理急救的8项核心行为
接触和互动
心理急救的8项核心行为
安全和安慰
心理急救的8项核心行为
心理 消防 作战训练

心理消防作战训练
心理消防作战训练是指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培养消防队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采取正确措施的能力。
这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灾难心理学教育:让消防队员了解灾难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明确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们常见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问题,提高队员对灾后心理救助的认识和能力。
2. 模拟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火灾场景,让消防队员参与到实战场景中,进行实际的灭火行动。
在演练中,注重对队员的心理素质进行观察和评估,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在火场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3. 压力应对技巧训练:通过心理训练,提高消防队员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应对能力。
包括放松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应急决策训练等,让队员能够在紧张的环境下保持冷静、果断、迅速地采取有效行动。
4. 团队合作训练:培养消防队员与其他队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和配合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的训练,增强队员之间的沟通、协作和关注他人的能力,提高整个队伍的作战效率。
心理消防作战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消防队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对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执行灭火和救援任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常识与自救之震后心理辅导手册

地震常识与自救之震后心理辅导手册一、灾后的身心反应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
了解这些反应除了能够帮助自己摆脱困境处还能适时鼓励别的受灾人群,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造成身心的不适而延长复原的时间。
1、灾难后会经历到的情绪与身体症状象洪灾、地震、飞机失事等严重的灾难事件,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我们均会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
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所有这些在灾难后出现的反应都是正常的,是人对于非正常的灾难的正常反应,大多数人在灾难过去数月之内这些反应都会自己缓解,这些心理反应与身体症状包括:(1)心理反应恐惧和担心∙很担心灾难会再发生∙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无助感∙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悲伤、罪恶感∙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愤怒∙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重复回忆∙一直想着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失望∙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希望∙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2)身体症状‧疲倦‧发抖或抽筋‧失眠‧呼吸困难‧做恶梦‧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心神不宁‧恶心‧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注意力不集中‧子宫痉挛‧晕眩、头昏眼花‧月经失调‧心跳突然加快‧反胃、拉肚子二、面对地震专家教你消解心理恐慌遭受震感的人,可能会产生两种心理:一是抱怨,地震了,为何事先没预报;二是恐慌,担心在下楼或乘电梯时发生意外,尤其对高层建筑避险心有余悸。
灾后心理援助常见问题问答如何与幸存者交谈

1/23/2020
7
5、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及时获得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救助,
在此情况下,作为陪伴者,我们可以学习哪些与灾难幸存者 交谈的技巧?
当灾难刚刚发生时,在努力去理解和感受灾难幸存者的基础上, 要说:
•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 这不是你的错。 •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
5
3、对于灾难中的幸存者、死难者家属以及救援人员,当面 对和处理自己的这些心理反应时,如何处理是不合适的?
不合适的处理包括:
1)“我得想办法,让自己别再这样下去。”——过于担 心。因为自己有了某些心理反应(比如失眠、噩梦、强烈 的惊恐和悲伤)而误将其当作“病态”,从而刻意地去试 图压抑,反而对自己没有好处;
(2)“我没事,我挺好的。”——隐藏感觉。更好的做 法是试着把情绪讲出来,让周围的人一同分担;
3)“别哭了,我们不要难过了。”——阻止亲友的情感 表达。事实上,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 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
4)“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忘掉?”——试图遗忘。其实伤 痛的停留是正常的,更好的方式是与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一 同去分担痛苦。
对于少数人,问题可能持续存在,如果出现第10 题中列举的问题,而且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 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则需要注意寻求心理卫生专 业人员的帮助,看其是否罹患PTSD(创伤后应激 障碍)和/或其他心理障碍。
1/23/2020
4
2、在遇到灾难事件时,镇定和冷静是能做到的吗?如果保 持镇定和冷静,会有什么样的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灾难发生后与受害者打交道时,我们该怎么办?急性创伤干预的紧急时期是什么时候?创伤事件发生后3天的心理急救:组织和实施1个[判决问题]灾后急救必须在24小时内处理心理创伤,增强短期和长期功能适应性,及早发现创伤性压力障碍患者,加强团队团结,处理早期反应(生理,心理,行为)心理急救:准备工作1 [多项选择题]可以修改出色的数据救灾的一般过程需要多少时间划分成?蜜月,悲伤,重建,幻灭,英雄2以下哪些症状是外伤的典型症状?以下哪种情况可以称为心理创伤?反复经历或极端暴露于生死创伤事件的恶性细节。
直接经历生死创伤事件。
见证他人遭受的生死创伤。
了解亲密的家庭成员或亲密的朋友遭受过生死创伤事件。
体验心理急救方法来抢救性侵犯?危机过后再小心是正常的吗?受害者什么时候需要进一步的帮助?4-6周后,职业社会功能丧失的心理症状没有减轻,而心理症状明显增加。
4 [选择题]灾难过后,我们应该如何与媒体合作?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提供信心并成为信息源?社会工作者,政府工作者,危机干预者,心理咨询师2?灾后48小时3 [多项选择题]可以为参与灾民的家人,同事,朋友和后方救援人员等灾民修改灾后心理援助对象的优秀
材料。
灾难响应,例如现场指挥,组织和管理人员,志愿者等。
受灾地区的相关人群和公众。
灾难幸存者,救援一线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军事人员等。
在灾区工作的政府官员。
灾后进行心理救援的主要心理理论和技术是什么?如何评估灾后心理救援的效果?灾难受害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社区和谐与稳定的水平,受助者的主观感受,6 [判断]结合灾难心理救援的一些概念和结论,请回答以下问题:每个人被影响。
结合灾难心理救援的一些概念和结论,我们可以判断是非:灾难后的压力和悲伤反应是正常人在异常情况下的正常反应。
结合灾难心理救援的一些概念和结论,我们可以判断这是对还是错:优秀的材料可以改变许多幸存者从灾难造成的生活问题中的情感反应。
结合灾难心理救援的一些概念和结论,我们可以判断是对还是错:灾后救助曾经被称为二级灾难。
结合灾难心理救援的一些概念和结论,我们可以判断这是对还是错:幸存者可能以各种方式拒绝提供帮助。
结合灾难心理救援的一些概念和结论,我们可以判断是对还是错:灾难后的心理急救关注的是实际问题,而不是心理问题。
结合灾难心理救援的一些概念和结论,我们可以判断这是对还是错:幸存者对他人的积极照顾和照顾有良
好的反应。
结合灾难心理救援的一些概念和结论,我们可以判断是对还是错:干预方式应适合不同阶段的灾难。
结合灾难心理救援的一些概念和结论,判断优秀材料是否可以修改和社会支持体系至关重要。
结合灾害心理救援的一些概念和结论,首先要稳定受害者的情绪和心理,然后开展救援工作。
灾难发生后一周内如何提供心理援助?公司,支持,关怀。
提供食物,水,安全庇护所,不要说话过多。
2哪种帮助最有效?招募志愿者,简单培训在陪同工作中,政府首脑和军队尽早到达现场并报道了消息。
3 [单选题]根据会议视频中的解释,如何采访幸存者?向幸存者解释该报告的重要性,并说服他们接受采访,因为这可以将现实情况传达给每个人,并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如何帮助在灾难中幸存的孤儿?提供生活费用,并尽可能指定血缘关系在灾区提供支持。
根据会议的内容,寡妇应该尽快结婚吗?不,灾难刚发生,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你不应该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