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

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
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

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

实验小组:

小组成员:0

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制冷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2. 测定制冷压缩机的性能

3.分析影响制冷压缩机性能的因素

二、实验装置

实验台由封闭式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储液罐、节流阀、电加热器、冷水泵、热水泵、冷水流量计、热水流量计、排气压力表、吸气压力表、测温显示仪表、测温热电偶等组成小型制冷系统(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步骤

1. 将水箱中注满水,接通电源后,开启冷水泵和热水泵,并调整其流量;

2. 打开吸、排气阀、储液罐阀门,启动压缩机,开节流阀,右旋调温旋钮,调整电压使蒸发器进口水温稳定在某一温度值,作为一个实验工况点;

3.当各点温度趋于稳定时,依次按下测温表测温按键,观测各点温度值;

4.将数据进行记录,该工况点实验结束。

5.改变热水箱加热电压,使热水温度上升,稳定后再对温度、电流、电压等数据进行记录,一般可作3个工况点结束;

6.实验完成后,停止电热水箱加热,关闭吸气阀门,等压力继电器动作,压缩机自停,关闭压缩机开关,关闭节流阀,关排气阀,继续让水泵循环5分钟后断电,系统停止工作。

四、实验数据

1. 压缩机制冷量:

'

171112""

161()i i v Q GC t t i i v -=-- (1)

式中:G — 载冷剂(水)的流量(kg/s);

C — 载冷剂(水)的比热(kJ/kg);

t1、t2 — 载冷剂(水)的进出蒸发器的温差(℃);

i1 — 在压缩机规定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汽的比焓(kJ/kg);

i7 — 在压缩机规定过热温度下,节流阀后液体制剂的比焓(kJ/kg); i1″— 在实验条件下,离开蒸发器制冷剂蒸汽的比焓(kJ/kg); i6″— 在实验条件下,节流阀前液体制冷剂的比焓(kJ/kg);

v1 — 压缩机规定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汽的比容(m 3/kg); v1′— 压缩机实际吸气温度、压力下制冷剂蒸汽的比容(m 3/kg)。 2.压缩机轴功率:

i N W η=? (2)

式中:W —压缩机配用电动机输入功率(kW);

i η—压缩机电动机效率,一般取0.8~0.9。

3.制冷系数:

0Q N

ε=

(3)

4.热平衡误差:011

()Q Q N Q --Λ=

(4)

式中: Q1 —冷凝器换热量(kW)

121()L Q G C T T =- (5)

式中:GL — 冷凝器水的流量(kg/s);

T1、T2 —冷凝水的进出口温度(℃)。

五、数据整理及分析

图1 实验装置图2 循环图

数据计算,见附表1

六、实验思考

1、分析实验结果,指出影响冷机性能的因素。

答:○1工作温度;○2工作压力;○3循环速率;○4冷机本身内部的摩擦,泄露等因素引起的损失;○4散热条件;○5冷冻剂的量,以及冷冻油的溶解性等,均可影响冷机的性能。

2、实验感想

答:本实验过程中,老师作了较为详细的解说,整体下来,对于实验的目的,过程等还算是比较明白。小组之内的交流更是增进了对于知识的了解。获益匪浅。

附表1:

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

.. 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 实验小组: 小组成员:0

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制冷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2. 测定制冷压缩机的性能 3.分析影响制冷压缩机性能的因素 二、实验装置 实验台由封闭式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储液罐、节流阀、电加热器、冷水泵、热水泵、冷水流量计、热水流量计、排气压力表、吸气压力表、测温显示仪表、测温热电偶等组成小型制冷系统(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步骤 1. 将水箱中注满水,接通电源后,开启冷水泵和热水泵,并调整其流量; 2. 打开吸、排气阀、储液罐阀门,启动压缩机,开节流阀,右旋调温旋钮,调整电压使蒸发器进口水温稳定在某一温度值,作为一个实验工况点; 3.当各点温度趋于稳定时,依次按下测温表测温按键,观测各点温度值; 4.将数据进行记录,该工况点实验结束。 5.改变热水箱加热电压,使热水温度上升,稳定后再对温度、电流、电压等数据进行记录,一般可作3个工况点结束; 6.实验完成后,停止电热水箱加热,关闭吸气阀门,等压力继电器动作,压缩机自停,关闭压缩机开关,关闭节流阀,关排气阀,继续让水泵循环5分钟后断电,系统停止工作。 四、实验数据 1. 压缩机制冷量: ' 171112"" 161()i i v Q GC t t i i v -=-- (1) 式中:G — 载冷剂(水)的流量(kg/s); C — 载冷剂(水)的比热(kJ/kg); t1、t2 — 载冷剂(水)的进出蒸发器的温差(℃); i1 — 在压缩机规定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汽的比焓(kJ/kg); i7 — 在压缩机规定过热温度下,节流阀后液体制剂的比焓(kJ/kg); i1″— 在实验条件下,离开蒸发器制冷剂蒸汽的比焓(kJ/kg); i6″— 在实验条件下,节流阀前液体制冷剂的比焓(kJ/kg); v1 — 压缩机规定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汽的比容(m 3/kg); v1′— 压缩机实际吸气温度、压力下制冷剂蒸汽的比容(m 3/kg)。 2.压缩机轴功率: i N W η=? (2) 式中:W —压缩机配用电动机输入功率(kW); i η—压缩机电动机效率,一般取0.8~0.9。 3.制冷系数: 0Q N ε= (3) 4.热平衡误差: 011 () Q Q N Q --Λ= (4) 式中: Q1 —冷凝器换热量(kW)

YUYJD55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训装置

YUY-JD55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训装置 实 验 指 书 导 上海育仰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压缩机性能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压缩式制冷的循环流程及各组成设备; 3、测定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性能; 4、理解与认识回热循环; 5、比较单级压缩制冷机在实际循环中有回热与无回热性能上的差异; 6、熟悉实验装置的有关仪器、仪表,掌握其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单级压缩制冷机的理论循环 图1显示了压力-比焓图上单级蒸气压缩制冷机的理论循环。压缩机吸入的是以点1表示的饱和蒸气,1-2表示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等熵压缩过程;2-3表示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等压放热过程,在冷却过程22'-中制冷剂与环境介质有温差,放出过热热量,在冷凝过程32'-'中制冷剂与环境介质无温差,放出比潜热,在冷却和冷凝过程中制冷剂的压力保持不变,且等于冷凝温度T K 下的饱和蒸气压力P K ;(33-')是液态再冷却放出的热量;3-4表示节流过程,制冷剂在节流过程中压力和温度都降低,且焓值保持不变,进入两相区;4-1表示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蒸发过程,制冷剂在温度T 0、饱和压力P 0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蒸发,而被冷却物体或载冷剂的温度得以降低。 图 1

2、有回热的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理论循环 为了使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的温度降得更低(即增加再冷度),以便进一步减少节流损失,同时又能保证压缩机吸入具有一定过热度的蒸气,可以采用蒸气回热循环。 图3示为来自蒸发器的低温气态制冷剂1,在进入压缩机前先经过一个热交换器——回热器。在回热器中低温蒸气与来自冷凝器的饱和液体3进行热交换,低温蒸气1定压过热到状态1',而温度较高的液体3被定压再冷却到状态3',回热循环1'—2'—3—3'—4'—1—1'中,3—3'为液体的再冷却过程,过热后的蒸气温度称为过热温度,过热温度与蒸发温度之差称为过热度。 根据稳定流动连续定理,流经回热器的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的质量流量相等。因此,在对外无热损失情况下,每公斤液态制冷剂放出的热量应等于每公斤气态制冷剂吸收的热量。也就是说,单位质量制冷剂再冷却所增加的制冷能力△q0(面积b'4'4bb')等于单位质量气体制冷剂所吸收的热量△q(面积a11'a'a)。由于有了回热器,虽然单位质量制冷能力有所增加,但是,压缩机的耗功量也增加了△w0(面积11'2'21)。因此,回热式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理论制冷系数有可能提高,也有可能降低,应具体分析。 图3 采用回热器的优点: (1)对于一个给定的制冷量,制冷剂流量减少。 (2)在液体管路上气化的可能性减少(特别是在管路较长的情况下)。 (3)在压缩机的吸气管道上,可减少吸入外界热量。 (4)在压缩机吸气口消除液滴,防止失压缩。

冷却系拆装与检查的维修实训指导书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指导手册 八、冷却系拆装与检查的维修实训指导书

中南XXX学校汽车运用与发动机教研室 冷 却 系 的 拆 装 与 检 查

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一、个人安全 (一)眼睛的防护 在汽车维修企业中,眼睛经常会受到各种伤害,如飞来的物体、腐蚀性的化学飞溅物、有毒的气体或烟雾等,但这些伤害几乎都是可以防护的。 常见的保护眼睛的装备是护目镜和面罩。护目镜可以防护各种对眼睛的伤害,如飞来物体或飞溅的液体。在下列情况下,应考虑佩戴护目镜:进行金属切削加工、用錾子或冲子铲剔、使用压缩空气、使用清洗剂等。面罩不仅能够保护眼睛,还能保护整个面部。如果进行电弧焊或气焊,要使用带有色镜片的护目镜或深色镜片的特殊面罩,以防止有害光线或过强的光线伤害眼睛。 注意:在摘下护目镜时,要闭上眼睛,防止粘在护目镜外的金属颗粒掉进眼睛里。 (二)听觉的保护 汽车修理厂是个噪声很大的场所,各种设备如冲击扳手、空气压缩机、砂轮机、发动机等的噪声都很大。短时的高噪声会造成暂时性听力丧失,但持续的较低噪声则更有害。 常见的听力保护装备有耳罩和耳塞,噪声极高时可同时佩戴。一般在钣金车间必须佩戴耳罩或耳塞。 (三)手的保护 手是身体经常受伤的部位之一,保护手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不要把手伸到危险区域,如发动机前部转动的传动带区域、发动机排气管道附近等。二是必要时应戴上防护手套。不同的场合需用不同的防护手套,金属加工用劳保安全手套,接触化学品用橡胶手套。 (四)衣服、头发及饰物 宽松的衣服、长袖子、领带都容易卷进旋转的机器中,所以在修理厂中,首先一定要穿合体的工作服,最好是连体工作服,外套、工装裤也可以,这些工作服比平时衣着安全多了。如果戴领带则要把它塞到衬衫里。 工作时不要戴手表或其他饰物,特别是金属饰物,在进行电气维修时可能会导人电流而烧伤皮肤,或导致电路短路而损坏电子元件或设备。 在工厂内要穿劳保鞋,可以保护脚面不被落下的重物砸伤,且劳保鞋的鞋底是防油、防滑的。 长发很容易被卷入运转的机器中,所以长发一定要扎起来,并戴上帽子。 二、工具和设备安全使用 (一)手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手动工具看起来是安全的,但使用不当也会导致事故,如用一字旋具代替撬棍,会导致旋具崩裂、损坏;飞溅物会打伤自己或他人;扳手从油腻的手中滑落,掉到旋转的元件上,再飞出来伤人,等等。 另外,使用带锐边的工具时,锐边不要对着自己和工作同事。传递工具时要将手柄朝向对方。 (二)动力工具的安全使用 所有的电气设备都要使用三相插座,地线要安全接地,电缆或装配松动应及时维护;所有旋转的设备都应有安全罩,以免部件飞出伤人。 在进行电子系统维修时,应断开电路的电源,方法是断开蓄电池的负极搭铁线,这不仅可以保护人身安全,还能防止对电器的损坏。 许多维修工序需要将车辆升离地面,在升起车辆前应确保汽车已被正确支撑,并应使用安全锁以免汽车落下。用千斤顶支起汽车时应当确保千斤顶支撑在汽车底盘大梁部分或较结实的部分。 注意:升起汽车时要先看维修手册,找到正确的支撑点,错误的支撑点不仅危险,而且会破坏汽车的结构。

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指导书

制冷装置与系统 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熟悉和了解制冷压缩机的测试工况和测试方法,增强对制冷压缩机的认识; 2、学习本实验中所涉及的各种参数的测量方法,掌握制冷压缩机性能的热力计算; 3、熟悉对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系统软件的操作。 二、实验装置: 测定压缩机制冷系统制冷量的实验台,如图1所示,由电量热器、制冷系统、水系统三部分组成。 图1 测定压缩机制冷系统制冷量的实验台

图2 电量热器原理图 电量热器法是间接测量压缩机制冷量的一种装置。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量热器发出的热量来抵消压缩机的制冷量,从而达到平衡。电量热器是一个密闭容器,如图2所示。电量热器的顶部装有蒸发器盘管,底部装有电加热器,浸没于一种容易挥发的第二制冷剂(常用的R11、R12 ,该装置采用R11)中,实验时,接通电加热器,加热第二制冷剂,使之蒸发。第二制冷剂饱和蒸气在顶部蒸发盘管被冷凝,又重新回到底部,而蒸发盘管中的低压液态制冷剂被第二制冷剂蒸气加热而汽化,返回制冷压缩机。实验仪器在实验工况下达到稳定运行时,供给电加热器的电功率正好抵消制冷量,从而使第二制冷剂的压力保持不变。 为了控制第二制冷剂的液面,在电量热器的中间部位装有观察玻璃孔。电量热器上装有压力控制器,它与电加热器的控制电路相连接,防止压缩机停机后加热器继续加热,使量热器内压力升高到危险程度。 三、实验原理 (1)压缩机制冷量 P Q =0×57/7/2 i i i i -- ×/1 1νν (W ) (1) 式中 p — 供给电量热器的功率,W; 2/i — 在规定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气的焓值,kJ / kg ; /7i —在规定过冷温度下、节流阀前液体制冷剂的焓值, kJ / kg ; 7i —在实验条件下,离开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的焓值,kJ / kg ; 5i —在实验条件下,节流阀前液态制冷剂的焓值,kJ / kg ; 1ν —在压缩机实际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气的比容,m 3/ kg ; /1ν—在压缩机规定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气的比容,m 3 / kg 。 (2)冷凝器的热负荷计算

SG-ZL81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训装置

SG-ZL81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训装置 "SG-ZL81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训装置"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配备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制冷系统真实部件,并设有智能温度调节仪、流量计、压力表、电压表、电流表等测量仪表。不但能开设制冷压缩机性能参数的测定实训,还能进行制冷循环基本原理的演示实训。适用于职业院校制冷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训。 一、装置特点 1.本实训装置按照国际标准GB/T 5773-2004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实训方法建立,以"蒸发器液体载冷剂循环法"为主要测量,以"水冷冷凝器量热器法"作为辅助测量

2.采用1匹制冷机组,冷凝器和蒸发器均为壳管式水换热器,系统结构紧凑、布局合理,造型美观大方 3.设有电压型漏电保护、电流型漏电保护、过流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可对人身及设备进行有效保护 二、技术性能 1.输入电源:单相三线~220V±10% 50Hz 2.工作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85%(25℃) 海拔<4000m 3.装置容量:<2.5kVA 4.制冷剂:R22 5.制冷量:1.3kW 6.重量:100kg 7.外形尺寸:120cm×60cm×142cm 三、基本配置及功能 1.控制屏 采用双层亚光密纹喷塑结构,造型新颖。最上层布置制冷系统,可直观展示制冷系统结构;正面设有电源控制及测量仪表功能板。底部装有四个带刹车的万向轮,便于移动和固定。 2.交流控制单元 单相三线220V交流电源供电,经漏电流保护器控制总电源,动作电流30mA 3.制冷系统 1匹全封闭压缩机、卧式壳管式冷凝器、视液镜、干燥过滤器、手动节流阀、储液器和干式蒸发器 4.循环水系统 (1)水泵2只 主要技术参数为: 额定功率:95W 额定扬程:6m 额定流量:1.08立方米/小时 (2)水箱2只 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分别为冷凝器循环水箱和蒸发器循环水箱 (3)加热器1只(功率1000W) 输出功率可通过电位器进行调节,用于加热蒸发器循环水 5.测量仪表 (1)功率表2只(精度0.5级) 分别测量加热功率和压缩机功率。通过键控、数显窗口实现人机对话的智能控制模式,可测量负载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压、电流、频率及负载的性质;并可以贮存、查询15组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测试数据 (2)数显温度表1只(精度0.5级)

空压机的性能检测

1空压机的概述 1.1 NPT5 空压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1)组成结构 NPT5空气压缩机是一种常用的空气压缩机,目前为止,它也是机车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空气压缩机。当环境温度小于30 0C时,它能够连续稳定运转。前面也介绍了,它主要用于铁路机车的制动系统,还包括其它的气源部件,如鸣笛等。NPT5是三缸,立式,风冷,两级压缩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空压机的结构图 NPT5主要由运动部件,空气压缩系统,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组成,下面分别对各个部分作简单的介绍。 1)运动部件 曲轴是空压缩机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原动机经由曲轴带动,使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活塞的上下来回运动。在曲轴的一端装有油泵的联轴器带动油泵旋转。连杆是受力部件。活塞环是个密封部件,主要负责布油和导热。 2)空气压缩系统 曲轴由原动机带动作规律的旋转,通过连杆使活塞作规律的往复运动。在活塞不断运动的过程中,气缸内工作容积也在随之不断变化。因为气阀的原因,空气也会按照一定规律在运动,从而形成对空气的压缩作用。 3)润滑系统 对于空压机的运行,润滑系统是一个必不可少也非常关键的系统分。NPT5空压机主要是采用压力润滑的解决办法。 4)冷却系统 压缩机的冷却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超过了它的运行温度,会导致空压机不能正常的工作。空压机的冷去系统主要包括对压缩空气的冷却和受热机件的冷却。本压缩机采用了强迫通风的冷却装置,结构很简单,主要部件为风扇和冷却器。 ( 2) NPT5空压机的工作原理 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将动力输入,然后带动空压机的曲轴按指定的方向作旋转运动。由于

连杆的作用,然后带动装在连杆小端的活塞在气缸内做活塞运动。在活塞的不停运动中,活塞的顶部与气缸之间形成进气和排气的空气压缩过程。气阀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图2气阀的工作原理 1.2 NPT5 空压机的主要参数 表1为NPT5 的主要参数 表1 NPT5 的主要参数

发动机拆装实训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 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汽车电子控制方向 指导老师: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报告 一.实训任务与要求

1.1 实训地点 技术学院活动中心二楼。 1.2实训任务 汽车发动机拆解、装配、清洗 1.3实训教具 发动机:捷达发动机、富康发动机各一台; 拆解工具:1.普通扳手(成套套筒扳手、梅花扳手、开口扳手、内六方六花扳手)2.螺旋工具(平口螺丝刀、梅花螺丝刀)手锤、手钳、活塞环压缩器、火花塞套筒。 二.实训内容 2.1 实训准备 (1)场地准备 (2)拆卸工具准备 包括拆解工具、清洗工具、测绘工具等等; (3)其他准备 2.2 发动拆解 (1)附件拆解 包括进排气管道、发电机、压缩机等 进排气管道拆卸 1. 拆下排气歧管固定螺栓和螺母。 2.将排气歧管与气缸盖分离,从发动机上拆下排气歧管。 3.将排气歧管与气缸盖之间的密封垫报废。 4进气管同排气管一样。 发电机压缩机拆卸1.松动张紧轮卸下皮带和发电机预紧装置。

2.拆下发电机压缩机固定螺栓 3.取下发电机压缩机 4.拆下电机压缩机固定架固定螺栓 5. 取下发电机压缩机固定架 (2)气缸盖拆解 拆解发动机前,应先拧下放机油螺栓,放干发动机里的机油。 Ⅰ、正时皮带拆卸:用扳手逆时针方向拧松张紧轮螺栓,转动张紧轮,让皮带松弛,取下正时皮带; Ⅱ、拧下气门室罩螺栓,用起子慢慢撬开气门室罩,取下气门室罩,拿出压板;

Ⅲ、拆卸气缸盖及衬垫:(用套筒扳手按由两端到中间的顺序交叉均匀拆卸,分2~3次逐步拧下气缸盖螺栓,取下摇臂总成; Ⅳ、用手锤轻轻敲击气缸盖四周,使其松动,不允许用起子撬缸盖),拆下缸盖后,注意观察:燃烧室的结构、火花塞及气门的位置,缸盖上水道、油道等。观察气缸垫的安装方向,气缸垫不可装反,装反会导致气缸密封不严而漏气(气缸垫属于一次性物品,如维修发动机,安装时应更换新的气缸垫) 气缸体拆解 A、拧松油底壳紧固螺栓,卸下油底壳,取下机油泵。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汇总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结构特点; 2.了解温度、压差等参数的测定方法,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3.掌握压缩机排气量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4.掌握压缩机示功图的测试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过程; 5.了解脉冲计数法测量转速的方法; 6.掌握测试过程中,计算机的使用和测量。 单作用压缩机工作原理图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验装置简图 1-消音器2-喷嘴3-压力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减压箱6-调节阀7-压力表8-安全阀9-稳压罐10-单向阀11-温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吸入阀15-控制柜16-计算机17-接近开关18-冷却水排空阀19-进水阀20-排水管 注:图中虚线为信号传输线 三、实验原理和设计要求 活塞式压缩机原理示意简图 1.活塞压缩机排气量的测定实验的实验原理

用喷嘴法测量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量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流体流经排气管道的喷嘴时,在喷嘴出口处形成局部收缩,从而使流速增加,经压力降低,并在喷嘴的前后产生压力差,流体的流量越大,在喷嘴前后产生的压力差就越大,两者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测出喷嘴前后的压力差值,就可以间接地测量气体的流量。排气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q V:压缩机的排气量,m3/min, C:喷嘴系数,根据喷嘴前后的压力差,喷嘴前气体的绝对温度,在喷嘴系数表中查取,见本实验教材; D:喷嘴直径,D=19.05mm: H:喷嘴前后的压力差,mmH20; p0:吸入气体的绝对压力,Pa; T0:压缩机吸入气体的绝对温度,K; T1:压缩机排出气体的绝对温度,K。 通过测量装置,计算机采集吸入气体温度T0、排出气体温度T1、喷嘴压差H,并由计算机已存储的喷嘴系数表,计算出喷嘴系数,用上述公式计算出排气量q V。 2.传感器的布置和安装 排气量的测试需要测量出喷嘴前后的压力差、环境温度、排气温度三个参数,因此需要安装测量这三个参数的传感器。它们的布置如图1-2所示。

实验实训12 空调压缩机的性能测试实验

实验实训12 空调压缩机的性能测试实验 一、测试原理 压缩机制冷量定义为试验直接测得的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乘以压缩机吸气口的制冷剂气体比焓与排气口压力对应的膨胀阀前制冷剂液体比焓的差值。本压缩机性能测试系统采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对压缩机的制冷量进行测试,其构造为蒸发器盘管悬置在一压力容器上部,下面是第二制冷剂液体,电加热器安装在第二制冷剂液面下,用电加热量平衡压缩机制冷量,用电加热量去计算出流经压缩机的流量。 二、设备概述 本测试系统由水冷冷凝器、储液器、膨胀阀、过冷器、量热器(第二制冷为环保制冷剂R123)、控制系统、测量系统。 1. 控制系统需控制五个参数,分别为压缩机吸气温度、压缩机吸气压力、过冷温度、压缩 2. 测量系统由五个压力变送器、四支PT100铂电阻及数据记录仪DA100及测试程序组成,各传感器及DA100配置如下表: 三、测试软件使用说明 压缩机测试平台软件是整个测试平台的终端软件,用来采集、处理、保存测试数据,以及

生成测试报告。 1.界面功能介绍 整个界面可以分为菜单、状态栏、调节器控制显示、实时数据图形显示、计算数据显示、功能选择按钮、页面显示选择和通讯状态指示栏,共8个部分。 菜单包括所有功能选择按钮的功能,同时包括高级控制功能和不常使用的功能; 状态栏用来指示当前系统的工作状态,用于提示; 调节器控制显示用于显示调节器当前的工作状态,和设定调节器的输出值; 实时数据图形显示用来显示实时数据和整个过程的数据变化状况; 计算数据显示用来显示瞬态计算数据; 功能选择按钮用来选择不通的功能,控制测试平台的工作以及查看设定相关数据; 页面显示用来选择实时数据的显示方式; 通讯状态指示栏用来显示上位机(PC)和下位机(数据采集仪DA100、调节器UT350、可编程控制器PLC、压缩机电量采集仪8902F、量热器电量采集仪8905F)的通讯状态; 2.菜单 菜单包括系统、系统设置、数据处理和帮助四个一级菜单,每个菜单都有相应的子菜单。 2.1 系统菜单 系统菜单主要用于管理系统用户和控制测试开始、停止和退出,如下图所示: 高级用户登陆用于系统权限管理,高级用户登陆后可以使用用 户管理、硬件配置等高级功能。如右图所示,在未登陆前,用户 无权限进行用户管理,同时也无权限对硬件进行配置(系统设置菜 单内容),快捷键(Ctrl+L)。 用户管理用来管理使用该平台用户的权限,快捷键(Ctrl+M)。 注销用户用来退出当前使用者的权限设置功能。 开始测试用来启动、停止测试功能,和开始测试按钮具有完全相同的功能,快捷键(Ctrl+R)。退出菜单用来退出整个测试平台,快捷键(Ctrl+Q)。 2.2 系统配置菜单 注:本菜单只有在设备更换或测量不正常时使用,在设备正常使用时切无操作,不然可能会引起错误。 系统设置菜单包括工况设置、铭牌设置和硬件初始化设置(权限设置,有效登陆后激活)。 工况设定(Ctrl+T)用来设定工况控制的目 标值,自动更新调节器的设定值,和按钮工 况设定功能完全相同; 铭牌设定(Ctrl+N)用来设置压缩机铭牌,和 铭牌设定按钮功能完全相同; 硬件初始化菜单在测试进行过程中无效; 通讯端口配置(Ctrl+O)用来设置下位机设 备的通信端口; 冷凝温度(排气压力)调节器初始化、蒸发温 度(吸气压力)调节器初始化、过冷温度调节器初始化、吸气温度调节器初始化、环境温度调节器分别用来初始化相应的调节器; 电量表8902F初始化用来初始化压缩机电量采集仪; 电量表8905F初始化用来初始化量热器电量采集仪; 数据采集仪初始化用来初始化DA100数据采集仪,并恢复数据采集输入类型为系统默认值;

汽车空调实验报告

汽车空调 实验报告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 实验一报告 专业:学号:姓名: 实验日期:指导老师:成绩:一、 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设备和器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结论或总结: 1 实验二报告 专业:学号:姓名: 实验日期:指导老师:成绩:一、 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设备和器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结论或总结:篇二:汽车空调系统实验报告 汽车空调系统实验报告 车辆2 陈树郁 201131150501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并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2. 熟悉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路线; 3. 掌握对空调系统的操作以及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 4. 理解压力表的结构原理以及对压力表的操作; 5. 理解制冷剂的作用并能掌握加注方法; 6. 具有诊断和排除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的技能。 二、空调工作基本原理 发动机驱动的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从蒸发器中抽出,并将其送入冷凝器。高压气态制 冷剂经冷凝器时液化而进行热交换(释放热量),热量被车外的空气带走。然后高压液态的制 冷剂经膨胀阀的节流作用而降压,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气化而进行热交换(吸收热量), 此时蒸发器附近被冷却了的空气通过鼓风机吹入车厢内。接着气态制冷剂又被压缩机抽走, 泵入冷凝器,如此使制冷剂进行封闭的循环流动,不断地将车厢内的热量排到车外,使车厢 内的气温降至适宜的温度。 三、实验设备

1. 曲柄连杆式压缩机(由曲柄,连杆,活塞,进排气阀等组成); 2. 斜盘式压缩机(由主轴,斜盘,气缸,活塞,进排阀等组成); 3. 冷凝器、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压力表、制冷剂罐、真空泵、空调系统示教台。 四、实验设备简介 1. 空调压缩机 a) 压缩机的功能把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后产生的低温低压冷冻剂蒸气吸入后进行压缩,升高其压力和温度之后送往冷凝器,使冷冻剂在冷却循环中进行循环,由蒸发器吸收的热量在通过冷凝器时散发掉。 b) 压缩机的种类压缩机的种类分为曲轴连杆式、斜盘式摇盘式、双作用轴向斜盘式、涡旋式、旋转叶片式等; c)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双作用式) 当主轴带动斜盘转动时,斜盘便驱动活塞作轴向移动,由于活塞在前后布置的气缸中同时作轴向运动,这相当于两个活塞在作双向运动。 d) 工作过程 前缸活塞向左移动时,排气阀片关闭,缸内压力下降,吸气阀片打开,低压蒸气进入气缸开始了吸气过程,一直到活塞向左移动到终点为止;与此同时后缸活塞也向左移动,但不同的是后缸活塞处于压缩过程,在这过程中蒸气不断被压缩,压力和温度不断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排气阀片打开,转到排气过程,一直到活塞移动到最左边为止。这样斜盘每转动一周,前后两个活塞分别同时完成吸气、压缩过程,这样一次循环,相当于两个工作循环。 e) 压缩机电磁离合器 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接通或切断发动机与压缩机之间的动力传递;另外,当压缩机过载时,它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 冷凝器 空调冷凝器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管内制冷液直接与管外空气强制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制冷空气的效果。 在制冷时为系统的高压设备(冷暖热泵型在制热状态时为低压设备),装在压缩机排气口和节流装置(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之间,由空调压缩机中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铜管和铝箔片散热冷却,空调器中都装有轴流式冷却风扇,采用的是风冷式,使制冷剂在冷却凝结过程中,压力不变,温度降低。由气体转化为液体。 在冷凝器内制冷剂发生变化的过程,在理论上可以看成等温变化过程。实际上它有三个作用,一是空气带走了压缩机送来的高温空调制冷剂气体的过热部分,使其成为干燥饱和蒸气;二是在饱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液化;三是当空气温度低于冷凝温度时,将已液化的制冷剂进一步冷却到与周围空气相同的温度,起到冷却作用 目前汽车空调冷凝器有管片式、管带式以及平行流式3种。 3. 干燥器 储液干燥器串联在冷凝器与膨胀阀之间的管路上,使从冷凝器中来的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过滤、干燥后流向膨胀阀。在制冷系统中,它起到储液、干燥和过滤液态制冷剂的作用。制冷剂和冷冻机油中含有微量水分,当这些水分通过节流装置时,由于压力和温度下降,水分便容易凝结成冰,造成系统堵塞的“冰堵”故障。干燥的最主要功用是防止水分在制冷系统中造成冰堵。 此外,制冷系统会由于制造维修时,而带入一些杂物,同时,金属的腐蚀作用也会产生一些杂质。上述杂质与制冷系统的制冷剂混合在一起,在系统中循环便很容易将系统中堵塞,影响正常工作,同时也会增加压缩机的磨损,所以干燥器的另一重要作用是过滤。 4. 膨胀阀

过程装备拆装实验报告

过程装备拆装实验任务书 1实验目的: 过程装备拆装实验可完成在工厂现场无法进行的实践环节,是工厂现场实习的重要补充。学生通过对流体输送管路实训系统、各种泵、阀、压缩机、搅拌反应器、列管换热器及发动机等设备的拆装实践,对小型机器设备的测绘,可以使学生对过程设备的内部结构形式和功能加深了理解,使学生在初步接触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过程装备的生产程序有一个基本认识。通过拆装实验可提高学生对流体输送机械设备拆装能力、化工仪表的操作能力,强化动手操作技能训练、同时树立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树立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吃苦耐劳的能力和素质,为学生从事过控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2. 实验内容和要求: 1. 流体输送管路拆装实训实验 (1)全面分析系统、辨别正误和迅速决策等能力,在实践中结合了识图能力、出具规范清单、 安全操作等各项理论功底的考察。 (2)配套流体输送机械、过程仪表和机械制图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如管件识辨、流量计安 装、检测、显示等。 (3)认识操作工具的准备:锤击工具(钳工铁锤、木锤等);螺纹松紧工具(螺丝刀、起子、扳手 等);测量工具(钢尺、软尺、水平尺等)。 (4)拆卸:按照先放水,管路先上后下、先仪表后阀门的顺序进行拆卸; (5)安装:按照先阀门后仪表、管路先下后上,再加水的顺序进行安装。 (6)识读工艺流程图:主要了解掌握物料介质的工艺流程、设备的数量、名称和设备位号,所 有管线的管段号、物料介质、管道规格、管道材料,管件、阀件及控制点(测压点、测温点、流量、分析点)的部位和名称及控制系统,与工艺设备有关的辅助物料水、气的使用情况。以便在管路安装和工艺操作实践中,做到心中有数。 (7)工艺流程图绘制:工艺流程图一般按工艺装置的主要工序为单元绘制,流程简单的可以画 一张总工艺流程图附在实验报告中。 (8)实验报告中说明工艺管道、阀门、仪表、调节控制阀及外围设备的衔接关系。 2 ?阀类拆装实验 (1)阀门是管路及热力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因此必须熟悉和掌握阀门的结构和性能,正确识别

汽车空调压缩机性能测试台

汽车空调压缩机性能测试台 林穗斌(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广州市 5l0300) l 前言 衡量汽车空调压缩机性能的好坏,检验产品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汽车空调系统与压缩机的匹配,都必须准确知道压缩机的性能参数,即压缩机的制冷量、输入功率、COP 值和不同转速下其性能参数的变化。为满足产品检测的需要,我们研制出汽车空调压缩机性能测试台。 2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l 结构框图 该测试台由动力系统、制冷系统、电气测 控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及计算机系统组成。 如图l 所示。2.l 动力系统 该测试台适用于依靠汽车发动机提供动力的非独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与其它制冷压缩机不同之处在于它必须依靠外加动力来带动压缩机工作,在测试台中必须具备一套动力装置带动压缩机工作。动力系统由电动机、变频调速器、转矩测试仪组成。电动机提供压缩机所需要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带动压缩机工作,变频调速器通过调频来实现对电动机线性调速,从而改变压缩机的旋转速度,以适应检测不同转速下压缩机的性能参数的目的。通过转矩测试仪测量电动机的扭矩和转速,从而求出压缩机的输入功率。 ?2l ?200l 年第l 期 《电机电器技术》# ######################################################?测试技术?

2.2 制冷系统 本测试台采用第二制冷剂电量热器法作为主测,其原理是利用量热器内充注的与被测压缩机制冷系统相隔离的第二制冷剂作为热交换介质,将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量与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相互交换,达到平衡时,通过测量加热电量而得出制冷量的一种间接试验方法;同时采用液体质量流量计法作为辅测,其原理是通过测量制冷系统单位时间内所流过的液态制冷剂的质量,计算出它在规定工况条件下转换成气态所必须吸收的热量,即制冷量。计算公式如下: O 0= l 3.6m f (1gl -1fl )V l /V gl O 0———制冷量;W m f ———制冷剂质量流量;kg /11gl — ——规定工况下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气体比焓;kJ /kg 1fl ———规定工况下对应于排气压力的膨胀阀前制冷剂液体比焓;kJ /kg V l ———压缩机吸气口制冷剂气体实际比容;m 3/kg V gl ———规定工况下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气体比容;m 3/kg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压焓图如图2所示。本测试台的制冷系统图如图3 所示。 图2 制冷循环压焓图 图3制冷系统图 压缩机吸入蒸发器内产生的过热低温低压制冷蒸气(l ’),经被测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排入冷凝器(l ’-2’ ),被冷却介质等压冷却,放出热量,凝结成液态(2’-3) ,液态制冷剂经过冷器进一步冷却成过冷液体(3-3’ ),高压制冷剂液体流过流量计后,经过? 3l ??测试技术?《电机电器技术》200l 年第l ! !!!!!!!!!!!!!!!!!!!!!!!!!!!!!!!!!!!!!!!!!!!!!!!!!!!!!!期

Ⅱ型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指导书

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定 实验指导书 V3.0 北京化工大学

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曲线测试 压力比—排气量曲线(ε— Q ) 压力比—轴功率曲线(ε— Ne ) 压力比—效率曲线(ε—η) 2.活塞式压缩机闭式示功图 3.实验数据、实验曲线的显示存储和打印。 二、实验设备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2.压缩机性能参数: 1)型号:TA-80型一级三缸风冷移动式空气压缩机; 2) 气缸直径:D=80毫米×3个 3) 活塞行程:S=60毫米 =0.5立方米/分(额定工况下) 4) 排气量:Q 5) 轴功率:Nz<4千瓦(额定工况下) 6) 回转速:n=875 rpm =0.8 Mpa(表) 7) 额定排气压力:P 2 3.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型号:Y112M-2FSY 1) 额定功率 4 kW 2) 转速 875 rpm 3) 额定电压 V=380V 4) 额定电流 I=8.2A 5) 频率 50Hz 6) 电机效率η=0.882 7) 功率因数 cosφ=0.88 =97% 8) 皮带传动效率η C 4.辅助装置 1) 控制箱和操作台 2) 储罐:容积V=0.17米3;直径D=400毫米长度L=1.7米 3) 低压箱及喷嘴喷嘴直径d=9.52 mm 4) 导管及调节阀 5.主要测量仪器及仪表 1)喷嘴流量测量装置

2)差压变送器 3)压力变送器 4)温度变送器 5)磁电式齿轮转速传感器 图1 空气压缩机性能实验装置简图 1.喷嘴 2.差压变送器 3.温度变送器 4.出口调节阀 5.压力变送器 6.压力变送器 7.气缸 8.电动机 9.电气控制箱 10.储气罐 三、实验步骤 1.方法:本实验用调节压缩机储罐出口调节阀来改变压力比ε大小,以得到不同的排气量、功率、效率; 根据GB3853-83《一般用容积式空气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采用喷嘴测量压缩机的排气流量,标准喷嘴系数为C。 2.步骤: 1) 启动测量装置:启动计算机,运行“压缩机试验”程序,点击“试验”按钮进入试验条件输入画面,输入实验条件。点击“确认”按钮进入试验画面; 2) 压缩机启动:a.盘车——用手转动皮带轮一周以上;b.将储气罐出口调节阀完全打开;c.转动压缩机控制箱旋钮——启动压缩机; 3)点击“清空数据”按钮, 4)调储气罐出口调节阀,改变排气压力(间隔0.05Mpa),等试验系统稳定后,记录各项数据。(运转中,如发现有不正常现象应及时停车); 5)停车:转动压缩机控制箱旋钮——关闭压缩机(注意:此时不得转动储气罐出口调节阀)。 四、压缩机参数计算 1.实测排气量计算

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doc

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制冷压缩机实际运行测试实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 1、制冷压缩机制冷量的测试方法; 2、蒸发温度、冷凝温度与制冷量的关系; 3、制冷系统主要运行参数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 4、有关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5、测试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制冷压缩机的性能随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工况下进行制冷压缩机的性能测试。 2、压缩机的性能可由其工作工况的性能系数COP 来衡量: Q COP W = 式中,0Q 为压缩机的制冷量; W 为压缩机输入功率。 3、在一个确定的工况下,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吸气温度以及过冷度都是已知的。这样,对于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来说,其循环p-h 图如图3 所示。 图3 图中,1点为压缩机吸气状态;4-5为过冷段。 在特定工况下,压缩机的单位质量制冷量是确定的,即:015q h h =- 。这样只要测得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质量流量m G ,就可计算出压缩机的制冷量,即 0015()m m Q G q G h h =?=?- 4、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开启式压缩机为输入压缩机的轴功率,封闭式(包括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压缩机为电动机输入功率。 三、实验设备

整个实验装置由制冷系统及换热系统、参数测量采集和控制系统共三部分组成: 1、制冷系统采用全封闭涡旋式制冷压缩机,蒸发器为板式换热器,冷凝器为壳管式换热器,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1.1冷却水换热系统由冷却水泵、冷却水塔、调节冷凝器进水温度的恒温器和水流量调节阀门及管路组成; 1.2冷媒水换热系统由冷媒水泵、调节蒸发器进水温度的恒温器、调节水流量的阀门组成; 2、六个绝对压力变送器、十个PT100温度传感器、两个涡轮流量变送器分别对应原理图位置及安捷伦34970型数据采集仪和压缩机性能测试软件; 3、控制系统:通过三块山武SCD36数字调节器分别根据设定值与实测值的差值来调节冷却水、冷媒水的加热量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将机组运行控制在设定工况允许的范围内。 图4 四、实验方法 制冷工况由两个主要参数来决定,即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的国家工况名称 蒸发温度 ℃ 冷凝温度 ℃ 吸气温度 ℃ 标准工况 -15 +30 +15±3 最大压差工况 -30 +50 最大轴功率工况 +10 +50 空调工况(水冷) +5 +35 空调工况(风冷) +5 +55 试验工况的稳定与否,是关系到测试数据是否准确的关键问题,工况稳定的标志是主要的测试参数都不随时间变化。调节时需要特别地耐心、细致。 实际试验中是根据吸气压力来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是根据排气压力来确定。如果吸气温度也达到稳定,表明制冷量也达到稳定。本装置是通过: 1、调整冷却水流量和温度来稳定压缩机的排气压力; 2、调整冷媒水流量和温度来稳定压缩机的吸气温度;

《动力设备拆装实训》课程标准

《动力设备拆装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动力设备拆装 适用专业:轮机工程技术 开设学期:第三学年第一学期 学时:48 学分: 一、课程性质及作用 本课程主要通过对船舶动力设备的拆装,要求学生掌握船舶动力装置拆装的安全规则,熟悉船舶柴油机、船舶各类辅机设备的结构、原理,掌握设备的拆装方法、检修方法;该课程是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属于单列实践教学课程;是高职学生体现动手能力强的培养载体,是学生就业的直接敲门砖之一,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之一,更是STCW78/95国际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对三管轮适任评估项目之一。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高职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有海船船舶一等三管轮、船厂机电维修技术人员等,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这些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动力设备拆装》课程在这些岗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 1.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 2.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专业课程必须的基础知识及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 3.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4.变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专业应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并重,以“轮机设备工作过程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通过反复的操作训练、课堂讨论,使学生掌握轮机工程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知识应用能力及相关技能。 5.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 本课程所面对的学生是高职大三上学期的学生,这些同学通过二年轮机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已经对船舶柴油机及船舶各类辅机设备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比较熟悉,这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个层次的学生在动手和动脑之间更侧重于动手,通过动手遇到问题才会去动脑,该课程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比较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课程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以及国家海事局评估要求来选择课程教学内容,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工量具使用方法,掌握船舶动力装置拆装的安全规则,熟练掌握船舶柴油机及其附件的拆装、检修与测量,船舶各类辅机设备的拆装与检测;具备国家海事局所要求的一等三管轮所具备的船舶动力设备拆装与检修的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操作技能。 1.认知目标 1)熟悉柴油机及其系统; 2)熟悉船舶各类辅机及其系统;

压缩机检测方法和参数

压缩机检测方法和参数—压缩机性能测试 一、前言 制冷压缩机是制冷装置中最主要的设备,是制冷系统的动力装置和主机,相当于制冷机的心脏。它使制冷剂在系统的管路中循环,把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再排入冷凝器。 压缩机的作用可总结为: 1)从蒸发器中吸出蒸汽,以保证蒸发汽内一定的蒸发压力。 2)提高压力(压缩)以创造在较高温度下冷凝的条件。 3) 输送制冷剂,使制冷剂完成制冷循环。 压缩机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机的制冷效果。而且,压缩机与制冷系统的匹配是否合理,不但涉及到整个装置的成本,而且对使用寿命和能耗均有影响,所以对压缩机的性能及有关参数的测试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 压缩机性能的测试主要是测定压缩机运行时相关温度、压力、液位、转速、功率、振动、噪声、制冷剂流量、制冷量,其中制冷剂流量、制冷量及规定工况下的制冷 量是测试的重点。压缩机测试完后,需要对测试数据参照国家标准进行判断分析,以找出压缩机结构设计中问题,或者判断该压缩机是否运行良好。 本文将先对压缩机的测试原理、方法和相关规定做一个简单介绍,然后对测试过程进行描述,并对测试后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以此对压缩机检测与分析的全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二、压缩机测试的相关规定 为保证测试的统一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国家规定了压缩机测试的相关标准,而该标准也即国际标准ISO 917-1974 中的《制冷压缩机的试验标准》。 2.1 一般规定 2.1.1 排除试验系统内的不凝性气体.确认没有制冷剂的泄漏. 2.1.2 系统内应有足够的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制冷剂.压缩机内保持正常运转用润滑油量. 2.1.3 循环的制冷剂液体内含油量应不超过2%(以质量计). 2.1.4 压缩机吸、排气口的压力一温度在同一部位测量,该测点应在吸、排气截止阀外(不带阀的封闭 压缩机为距机壳体)0.3m的直管段处。 2.1.5 排气管道上应设置有效的油分离器. 2.1.6试验系统装置的周围不应有异常的空气流动。 2.1.7 试验装置环境温度为30±5℃。 2.1.8 提供测量含油量而抽取制冷剂??—油混合物样品的设备。 2.2 试验规定 2.2.1 压缩机性能试验包括主要试验和校核试验,二者应同时进行测量。 2.2.2 校核试验和主要试验的试验结果之间的偏差应在±4% 以内,并以主要试验的测量结果为计算依 据。 2.2.3 压 缩机试验时,系统应建立热平衡状态,试验时间一般不少于1.5h。测量数据的记录应在试验 工况稳定半小时后,每隔20min测量一次,直至连续四次的测量 数据符合规定为止。第一次测量到第四次测量记录的时间称为试验周期,在该周期内允许对压力、温度、流量和液面作微小的调节。 2.2.4 主要试验方法 a.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 b. 满液式制冷剂量热器法 c. 干式制冷剂量热器法 d. 制冷剂气体流量计法 2.2.5 校核试验方法 a. 水冷冷凝器量热器法 b. 制冷剂液体流量计法 c. 压缩机排气管道量热器法 2.3 测量仪表和精度的规定 2.3.1 一般规定 2.3.1.1 试验用仪表的类型,可采用一种或数种进行测量。 2.3.1.2 试验用仪表应在有效使用期内,并应有近期经国家计量部门或有关部门校正的合格证明。 2.3.2 温度测量仪表和精度 2.3.2.1 仪表:玻璃水银温度计、热电偶、电阻温度计、半导体温度计和温差计。 2.3.2.2 精度: a. 量热器的加热或冷却介质和制冷剂的进、出口温度:准确度±0.1℃; b. 冷凝器用于校核试验时的冷却水温度:准确度±0.1℃; c. 压缩机吸气温度、流量节流装置前温度:准确度±0.1℃; d. 其它温度:准确度±0.2℃; 2.3.2.3 温度测量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