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

合集下载

乙肝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乙肝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乙肝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乙肝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抗-HBc)等。

这些指标的阳性或阴性可以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

2. 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状况,有助于判断病情和治疗效果。

3. 乙肝病毒DNA检测:通过检测乙肝病毒DNA的含量,可以了解病毒复制的程度,有助于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4. 肝脏病理学检查:对于一些病情较重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肝脏病变情况的患者,可以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通过观察肝脏的组织结构、炎症程度、纤维化程度等指标,对病情进行评估和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实验室诊断标准在不同的临床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意义和用途,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避免在检查前进行剧烈运动,因为运动会 影响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避免药物影响
禁止饮酒
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最近使用的药物,因 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
酒精会影响肝脏功能,因此在检查前应避 免饮酒。
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遵守医生指导
在检查过程中,应遵守 医生的指导,按照要求
进行操作。
放松心情
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查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和抗体,了解病毒在肝脏内的 复制状态和免疫反应情况。
03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解

肝功能检查结果解读
谷丙转氨酶(ALT)
升高提示肝细胞受损,常见于肝炎、肝硬化、 肝癌等肝病。
总胆红素(TBIL)
升高提示黄疸,常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 等肝病。
凝血酶时 间(TT)等指标,评估肝脏合成凝血 因子的功能。
尿液检查
尿常规检查
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糖、酮体等指标 ,初步判断肝脏病变是否影响肾脏功 能。
尿胆红素检测
通过检测尿液中胆红素代谢产物,了 解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
肝脏穿刺活检
病理组织学检查
通过肝脏穿刺活检获取肝组织样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直接观察肝脏病变程 度和类型。
谷草转氨酶(AST)
升高提示肝细胞受损,常见于肝炎、肝硬化、 肝癌等肝病。
白蛋白(ALB)
降低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
病毒标志物检查结果解读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
阳性提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
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
阳性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对病情评估的意义

肝炎检测

肝炎检测
二、 两对半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㈠、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①、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由Dane颗粒的外层、小球形颗粒和杆状颗粒构成。根据电镜观察,Dane颗粒数量与HBsAg在血清的浓度成正比,HBsAg高峰值也就是血清内Dane颗粒最多的时期,也就是症状即将开始的时期,也是转氨酶高峰值。所以HBsAg的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㈡、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
① 、抗-HBs是对HBV免疫的指标,抗-HBs的滴度可表示患者的免疫状况。血清中检出抗-HBs表示疾病在恢复或既往受过HBV的感染。急性乙型肝炎病人 HBsAg阴转,同时抗-HBs阳转,是病情恢复的表现。但慢性肝炎病人和HBsAg 携带者往往缺乏此抗体,这与病人的免疫能力有关。
抗—HDV检测代表总抗体,可借以诊断感染,尤其是高滴度抗—HDV可确诊为慢性HDV感染。
抗—HDV lgM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表示急性或新近感染HDV,慢性活动期也可阳性,但效价较低。
(五) 抗—HEV检测
用间接ELISA法检测。阳性者为感染的证据,其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患者对HEV暴露过。
2、 抗—HBs 抗—HBs方法同HbsAg的检测,其阳性显示机体曾受乙肝病毒感染并产生相应的抗体,抗—HBs对HBV的侵袭具有免疫力,被认为是保护性抗体。
3、 HbeAg HbeAg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它是乙肝传染性的标志,检测其有助于HbeAg携带者传染性强弱,母婴传播的危险率及急性乙肝的预后等。
拉米夫定作为新一代核苷类高效抗乙肝病毒药物,可迅速降低HBV-DNA的浓度,改善肝脏组织的病变,还可能阻止纤维化的进程,终止肝硬化的发展,尤其是拉米夫定不受人种、病毒感染的模式、野生型或基因组前C区突变的影响。该药与干扰素合用有协同作用。

乙肝诊断标准

乙肝诊断标准

急性乙肝疑似病例诊断(符合任何一项即可诊断):1. HBsAg阳性+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2. HBsAg阳性+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和AST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急性乙肝确诊病例诊断(符合任何一项即可诊断):1. 疑似乙肝+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阴性。

2. 疑似乙肝+抗-HBc IgM阳性1:1000以上。

3. 疑似乙肝+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4. 疑似乙肝+恢复期血清HBsAg阴转,抗HBs阳转。

慢性乙肝疑似病例诊断(符合任何一项即可诊断):1. 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掌和肝、脾肿大等+急性HBV感染超过六个月仍HBsAg阳性或发现HBsAg阳性超过6个月2. 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掌和肝、脾肿大等+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 IgM阴性3. 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 IgM阴性+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慢性乙肝确诊病例诊断(符合任何一项即可诊断):1. 急性HBV感染超过六个月仍HBsAg阳性或发现HBsAg阳性超过6个月+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 血清HBsAg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升高的原因2. 急性HBV感染超过六个月仍HBsAg阳性或发现HBsAg阳性超过6个月+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血清HBsAg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升高的原因3. 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 IgM阴性+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 血清HBsAg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升高的原因4. 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 IgM阴性+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血清HBsAg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升高的原因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9-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乙型肝炎各项指标实验室检查方法进展

乙型肝炎各项指标实验室检查方法进展

乙型肝炎各项指标实验室检查方法进展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是威胁着人民健康的全球性问题。

目前,全世界受HBV感染者接近20亿,其中有超过3亿的慢性感染者,每年它大约带走120万人的生命,在重组乙肝疫苗问世以前,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一样可怕,因为还没有药物能有效清除病人体内的乙肝病毒。

在亚太地区,慢性HBV感染率超过10%,其中25%—40%患者会因合并或不合并肝细胞癌的肝硬化而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BV感染列为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之一。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高发区域,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区感染率达到35%以上。

据有关资料报道,肝炎检测阳性的患者已经达到1.89亿,而应就诊未就诊人数(携带者)将近4亿,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

随着实验室检查方法进展,对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经过几十年不断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检测系统。

敏感、特异、快速、定量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为诊断治疗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用HBsAg采用的免疫沉淀法作为临床检测,开创了我国对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检测。

先后采用了琼脂免疫扩散和对流免疫电泳法来检测HBsAg、HBsAb和HBeAg、HBeAb,但这些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都较差。

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逐渐被一系列方法取代,这些方法的出现,对于检测乙型肝炎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1 间接免疫凝集试验包括间接血凝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和乳胶凝集试验等,使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所提高[1]。

在ELISA方法出现之前,在表面抗原检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反向被动血凝用表面抗体致敏O型红细胞,将病人血清连续二倍稀释与其反应一定时间后肉眼观察凝集现象判断表面抗原滴度。

此法的特别之处在于可对表面抗原作相对定量,但操作繁复是其缺点。

2 酶联免疫试验( ELISA)由于反向被动血凝本身存在很大的缺陷,到20世纪70年代盛树力等开始将双抗体夹心法为代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介绍至国内,其发展迅速,很快覆盖了医学检验的诸多领域。

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

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

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毒感染,它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导致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异常。

为了有效管理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准确的诊断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包括定义、流行情况、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一、慢性乙型肝炎的定义和病理生理机制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检测阳性,超过半年以上,或有慢性乙肝病史、或肝活检病理检查有慢性炎症改变、或影像学检查有慢性肝病表现的一类疾病。

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在肝细胞内进行复制,并释放入血液,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异常。

二、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情况慢性乙型肝炎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3.5亿人感染乙肝病毒,其中约75%为慢性感染。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卫生条件和医疗资源相对不足,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更高。

三、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1、流行病史:患者在过去半年的时间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或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持续阳性。

2、临床特点:患者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肝区疼痛等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3、实验室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血清总胆红素(TBIL)或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白蛋白(ALB)降低,球蛋白(GLB)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降低或倒置。

四、慢性乙型肝炎的鉴别诊断慢性乙型肝炎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1、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损伤,临床上表现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

鉴别要点是饮酒史和戒酒后病情的变化。

2、非酒精性脂肪肝:由于脂肪代谢紊乱导致的肝细胞脂肪变性,鉴别要点是除外饮酒和其他致病因素。

五、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和预防1、抗病毒治疗:目的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少病毒对肝细胞的损伤,改善肝功能。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

乙型病毒性肝炎检验诊断报告模式

乙型病毒性肝炎检验诊断报告模式

三、乙肝检验诊断报告的模式
(二) 检测结果
与乙肝相关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包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 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IgM(抗-HBc-IgM)。 每项应报告确切的阴性或阳性结果,使用定量方法进行检测的还应报告 具体的检测数值,以及参考范围。检测HBsAg定量的应报告滴度,检测 抗-HBc-IgM应报告阴阳性结果和(或)滴度。
(三) 检验诊断/结论
1. 急性乙肝: 指近期感染乙肝病毒,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肝组织发炎的病变。同时符合
以下诊断标准中的(1)和(3),或同时符合(2)和(3)可诊断为疑似急性乙肝。 确诊急性乙肝病例需满足:疑似病例同时符合(4),或疑似病例同时符合 (5),或疑似病例同时符合(6),或疑似病例同时符合(7)。
三、乙肝检验诊断报告的模式
(一) 检验信息
2. 检测信息: (1)样本:编号、收样时间、检测时间和报告时间; (2)检测方法: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生化法
等; (3)检验者和审核者; (4)检测实验室名称、地址、电话等。
三、乙肝检验诊断报告的模式
(二) 检测结果
一、概述
准确了解体内HBV的复制水平、患者的免疫状态、肝脏损伤程度,对患 者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评估以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HBV感染常见4个时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或低 (非) 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期和再活动期,不同时期血清HBV标志物和病毒复制水平有一定的 区别又有交叉,靠单一化验指标很难界定。

乙型肝炎病例诊断报告要求

乙型肝炎病例诊断报告要求

乙型肝炎病例诊断报告要求★乙肝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WS 299-2008)》一、诊断原则乙肝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依据血清HBV标志和HBV DNA检测结果。

二、诊断分类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等将乙肝分为不同临床类型,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乙肝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三、诊断(一)急性乙肝1 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2 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 和AST 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3 HBsAg 阳性。

4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 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 阴性。

5抗-HBc IgM 阳性1: 1000以上。

6 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7 恢复期血清HBsAg 阴性,抗HBs 阳性。

▲疑似急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同时符合1和3。

♦同时符合2和3。

▲确诊急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疑似病例同时符合4。

(1、3、4或2、3、4)♦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

(1、3、5或2、3、5)♦疑似病例同时符合6。

(1、3、6或2、3、6)♦疑似病例同时符合7。

(1、3、7或2、3、7)(二)慢性乙肝1、急性HBV感染超过6个月仍HBsAg阳性或发现HBsAg阳性超过6个月。

2、HBsAg 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 IgM 阴性。

3、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肝、脾肿大等。

4、血清ALT 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

5、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6、血清HBeAg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升高的原因。

▲疑似慢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符合1和3。

♦符合2和3。

♦符合2 和4 。

▲确诊慢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同时符合1、4 和6。

♦同时符合1、5 和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
[血清标志物]对于乙肝的病原学诊断最初、也是最常用的是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

HBVM主要包括: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 xAg、HBxAb、前S抗原及抗体、DNA多聚酶(DNA-P)及抗体等。

通过检测HBVM可以间接的多角度了解患者HB V感染、复制以及病情恢复情况。

常用血清标志物是两对半,临床意义如下: 1.表面抗原(HBsAg):位于病毒外壳表面,由HBV基因组S区和前S区基因编码,完整的大分子HBsAg是完整病毒的必需条件。

血清HBsAg的出现,意味着HBV的现症感染,是乙肝血清学检查最重要的指标。

H BsAg虽然只是HBV存在的间接指标,但诊断乙肝的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指标,主要因它出现最早,一般在感染后3周出现,有利于早期诊断。

第二,它持续时间长,急性患者至少持续5周,最长可持续5个月,并且在血液中的释放量大,非常容易检测。

前S1和前S2紧随HBsAg而出现在血流中,并与HBeAg和HBV-DNA相关。

2.表面抗体(HBsAb): 由于病毒HBsAg抗原性诱发机体产生的保护性抗体,HBsAb是一种保护系抗体,在HBsAg 消失后数周后出现,并可持续多年存在。

HBsAb是所有乙肝要关抗体中出现最晚的。

常与HBcAb同时存在,而很难与H
BsAg同时被检出来。

抗前S1抗体出现于潜伏期,是所有抗体中出现最早的。

抗S3抗体出现在急性期,处于HBV复制终止前后,提示有清除病毒的作用。

3. e抗原(HBeAg): HBeAg是一种可溶性蛋白抗原,一般仅见于HBsAg阳性血清中,阴性中偶见。

HBeAg出现在血中稍后于HBsAg,同时消失很快,所以窗口期也不能出现。

HBeAg是由HBV-DNA开放读码框前C区编码,与HBV的活动性复制密切相关,是HBV传染性的重要指标。

HBcAg是HBV 复制的标记,而HBeAg是HBV正在复制的标记。

4. e抗体(HBeAb):在病毒复制过程中,e抗原暴露诱发机体产生。

有一定保护作用。

HBeAb紧接着HBeAg消失而出现,表示HBV复制已经减少,传染性降低。

HBeAb持续时间不长,几月后逐渐消退。

血清中HBeAb的检出意味着病毒复制中止或减少。

5. 核心抗体(HBcAb): 由病毒C区编码的HBcAg诱导产生,没有保护作用。

由于HbcAg位于病毒内部,一般方法不能检出,在血清中只能检测到HbcAb。

HbcAb可以作为H BV感染的标志。

血清中的检出HBcAb表明病毒正在或曾经进行复制。

常说的HBcAb一般是指HBcAb-IgG,是最用的两对半中最先出现的抗体,一般在HBsAg出现后2-4周出现。

当HBsAg消失,而HBsAb还没有出现时,常只能检出HBcAb,因此临床将此阶段称为窗口期。

HBcAb和HBsAb一样也可以
持续多年存在。

HBcAb-IgM仅出现在急性期,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DNAP)DNAP位于HBV核心部分,有逆转录酶活性,是HBV复制的直接指标。

[基因诊断]随着分子生物学技主的发展,应用DNA分子杂交和PCR技术可以检测出血清、体液和组织中HBV DNA 的存在情况,是直接、准确的病原学诊断证据。

使用PCR及定量PCR技术检测HBV DNA,是乙肝诊断的重大进步。

1.HBV DNA检测或定量检测(病毒载量):
(1)灵敏度提高:WANG等对206名HBsAg阴性、ALT 阴性的健康供血者用PCR方法检测HBV DNA,检出阳性9例,占4%。

这说明HBsAg虽然是HBV的感染的标志,但由于S基因的变异或低水平表达,而常规方法难以检出,会导致漏检。

而使用PCR能较好的弥补。

(2)与HBVM结合使用,可以对临床提供更为有效、更有价值的信息:基因学诊断与HBVM并不是矛盾的,各有优势,在乙肝的诊治过程结合使用更具临床价值。

如:临床有资料显示,对于HBV DNA阳性、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病人病情较HBV DNA阳性、HbeAb阴性的病人重,自然缓解率也较低。

(3)动态监测病毒的载量是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乙肝疗效监测以前用的是指标血清学“两对半”检测,但由于血清学指标反应相对滞后、灵敏度较差,并不是理想的疗效监测指标。

近年随着定量PCR在临床上的应用,连续监测H BV DNA血清载量已经成为疗效监测的理想指标。

临床上一般认为用药后HBV DNA下降到10^5拷贝/ml以下为对药物完全应答;定量下降大于2个数量级为对药物部分应答;未达上述标准为无应答。

常见的两对半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