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分类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课件内容

抗菌药物课件内容
一、定义及分类
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细菌的生长
和繁殖,从而杀死细菌或抑制其生长。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的不同,抗菌药物可分为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三大类。
二、抗生素的作用原理与临床应用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
成而导致细菌死亡。
这类药物在感染病原菌不明确的情况下常被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杀死细菌,被广泛应用于呼吸
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疾病的治疗中。
三、抗真菌药物的分类及用途
抗真菌药物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根据其靶位和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
抑菌药、细胞膜药和合成醇药三类。
在临床上常见的抗真菌药物有克霉唑、伊曲康唑等,主要用于治疗念珠菌感染等疾病。
四、抗病毒药物的作用及应用范围
抗病毒药物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包括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两大类。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来达到治疗目的,常用于治疗流感、HIV感染等疾病。
五、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副作用
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应遵循合理、规范的原则,以减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
药性并降低副作用的发生。
常见的抗菌药物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来进行治疗。
结语
抗菌药物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使用也需谨慎,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和潜在的副作用。
只有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更好地治疗感染疾病并保护患者的健康。
抗生素分类与运用PPT课件

大环内酯类
代表药物: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 素 主要用于G+菌 G-球菌和厌氧菌感染 不良反应较小,轻、中度肝、肾 功能不浪 者可用应用
林可霉素类
代表药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对厌氧菌作用强大,对需氧G+菌也有显著 活性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
代表药物 四环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米洛环素 氯霉素:氯霉素
两类药物对G+、G-菌具有快速抑菌作用 对立克次体、支原体和衣原体也有抑制作 用 不良反应:局部刺激作用,影响骨骼发育 牙齿黄染。
作用于细菌染色体
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 氟沙星 人工合成广谱抗菌药,对G-菌有良好的杀 菌作用,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的作 用强 不良反应大,不常规用于儿童,不宜用于 精神病或癫痫病史者,糖尿病患者慎用。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注 意事项
• (1)必须重视无菌技术,不能期望以预防使 用抗菌药物替代严格的无菌操作。做好消 毒隔离、患者营养支持、环境消毒等。
• (2)严格控制术前预防用药:术前预防用药 原则上仅适用于术前有感染病灶的手术病 人及结直肠术前肠道准备。术前肠道准备 应选择口服吸收少、肠道内药物浓度高、 受肠内容物影响小、对致病菌及易移位的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等有较强 杀菌作用,同时对肠道微生态影响较小的 药物,如新霉素、红霉素和制霉菌素等。
• (5) 结肠手术前采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作 肠道准备。
• (6) 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 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按创面细 菌和药敏结果采用适当的抗生素防止败血 症的发生。 (7) 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扩张症患者,可在 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限门诊) (8) 颅脑术前1天应用抗生素,可预防感 染。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14
手术切口分类
卫计委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2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性应用抗感染药物
15
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 清洁切口(Ⅰ类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 清洁-污染切口为7% 污染切口为20% 污秽-感染切口为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剖宫产
第一、二代头孢菌,可加用甲硝唑(结扎脐带后给药)
20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20
注: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1.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唑啉,二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呋辛。2.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3.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5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2.4 给药方法之给药途径
22
赶在污染发生之前,“严阵以待”。过早给药无益,属无的放矢。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溶媒体积≤100ml,对没有禁忌症的患者,一般应30分钟滴完以达到有效浓度。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 ~ 2小时开始给药。剖宫产:一般应在钳夹脐带后立即静脉应用。应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
手术切口分类
卫计委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2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性应用抗感染药物
15
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 清洁切口(Ⅰ类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 清洁-污染切口为7% 污染切口为20% 污秽-感染切口为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剖宫产
第一、二代头孢菌,可加用甲硝唑(结扎脐带后给药)
20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20
注: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1.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唑啉,二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呋辛。2.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3.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5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2.4 给药方法之给药途径
22
赶在污染发生之前,“严阵以待”。过早给药无益,属无的放矢。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溶媒体积≤100ml,对没有禁忌症的患者,一般应30分钟滴完以达到有效浓度。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 ~ 2小时开始给药。剖宫产:一般应在钳夹脐带后立即静脉应用。应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PPT

❖抗生素的选择压力-筛选
药物治疗
敏感菌落中存 在着自发的突 变菌株
给予抗菌治疗后, 因为敏感菌株的 相继死亡,突变 菌株被选择出来
耐药的克隆 在过去曾是 敏感的菌落 中生长
Sanders CC et al. J Infect Dis,1986
16
在治疗过程中 耐药成为临床 表现
耐药菌株的增加
❖交叉感染-传播和扩散
▪ G-对万古霉素,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苄西林
❖ 后天耐药
▪ 染色体介导-自发突变(1/106~1/108) ▪ 质粒介导-耐药基因转移
❖ 耐药基因表达形式
▪ 产生灭活酶-使药物失活,如-内酰胺酶 ▪ 靶位点的改变- -内酰胺、万古 ▪ 膜渗透性改变-铜绿对-内酰胺 ▪ 泵出机制-喹诺酮
15
耐药菌株的增加
▪ 1997.102001.9, 英国152所医院报告了74734例手术 的3151例,占4.22%。
48
手术类别
冠状动脉搭桥术 血管手术 胃手术 肝、胆管、胰手术 胆囊切除术 小肠手术 大肠手术
子宫切除术 骨折开放复位 截肢术 人工髋关节 人工膝关节
▪ 氨基糖苷类 ▪ 大环内酯类 ▪ 喹诺酮类 ▪ 四环素类 ▪ 林可酰胺类 ▪ 糖肽类 ▪ 噁唑烷酮类 ▪ 硝基咪唑类
13
抗菌药物的分类
❖抗真菌药物
▪ 吡咯类(三唑类、咪唑类) ▪ 烯丙胺类(特比萘芬) ▪ 多烯类(两性霉素B) ▪ 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14
细菌的耐药机制
❖ 天然耐药(固有耐药)
▪ 风湿热:A族链球菌
▪ 败血症:血培养结果-金标准
37
治疗应用的基本原则-2.病原学
❖ 腹腔感染
▪ 腹膜炎 ▪ 腹腔脓肿 ▪ 胰腺炎 ▪ 胆道感染 ▪ 阑尾炎
药物治疗
敏感菌落中存 在着自发的突 变菌株
给予抗菌治疗后, 因为敏感菌株的 相继死亡,突变 菌株被选择出来
耐药的克隆 在过去曾是 敏感的菌落 中生长
Sanders CC et al. J Infect Dis,1986
16
在治疗过程中 耐药成为临床 表现
耐药菌株的增加
❖交叉感染-传播和扩散
▪ G-对万古霉素,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苄西林
❖ 后天耐药
▪ 染色体介导-自发突变(1/106~1/108) ▪ 质粒介导-耐药基因转移
❖ 耐药基因表达形式
▪ 产生灭活酶-使药物失活,如-内酰胺酶 ▪ 靶位点的改变- -内酰胺、万古 ▪ 膜渗透性改变-铜绿对-内酰胺 ▪ 泵出机制-喹诺酮
15
耐药菌株的增加
▪ 1997.102001.9, 英国152所医院报告了74734例手术 的3151例,占4.22%。
48
手术类别
冠状动脉搭桥术 血管手术 胃手术 肝、胆管、胰手术 胆囊切除术 小肠手术 大肠手术
子宫切除术 骨折开放复位 截肢术 人工髋关节 人工膝关节
▪ 氨基糖苷类 ▪ 大环内酯类 ▪ 喹诺酮类 ▪ 四环素类 ▪ 林可酰胺类 ▪ 糖肽类 ▪ 噁唑烷酮类 ▪ 硝基咪唑类
13
抗菌药物的分类
❖抗真菌药物
▪ 吡咯类(三唑类、咪唑类) ▪ 烯丙胺类(特比萘芬) ▪ 多烯类(两性霉素B) ▪ 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14
细菌的耐药机制
❖ 天然耐药(固有耐药)
▪ 风湿热:A族链球菌
▪ 败血症:血培养结果-金标准
37
治疗应用的基本原则-2.病原学
❖ 腹腔感染
▪ 腹膜炎 ▪ 腹腔脓肿 ▪ 胰腺炎 ▪ 胆道感染 ▪ 阑尾炎
抗菌药物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代表药物: β -内酰胺类 浓度依赖性杀菌效应:杀菌效应的增强与药物浓度升高有关 长PAE----单次给药
代表药物:大环内酯类、喹喏酮类、氨基糖甙类
2019
-
11
(三)宿主、药物和病原体三者 之间的相互关系
2019
-
12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2019
-
13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作用部位
抗菌药物
抑制细胞壁合成
• 头孢噻吩 • 头孢噻啶 • 头孢拉定 • 头孢唑啉 • 头孢氨苄 • 头孢羟氨苄
2019
• 主要作用于G+球菌,包括:金 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 萄球菌、A群溶血性链球菌、草 绿色链球菌、D群链球菌有较强 的抗菌作用。对G-杆菌和球菌 如: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作用 强;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 流感杆菌、奈瑟菌属有中等作 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消 化球菌和梭状芽胞杆菌均敏感。
是应用于临床一切具有化学结构的药物的统称。包括 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和肿瘤药。
6、化学治疗(chemotherapy)
对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 病的药物治疗统称为化学治疗。
7、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
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2019
-
7
8、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
• 大环内酯类药物对由弓形体、隐孢子虫、非结核分支杆菌等
条件病菌引起的感染有效,及对支气管哮喘亦有一定的治疗
作用;对细菌生物被膜有抑制与破坏作用。虽然其机制尚未
明了,但国内外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弥漫
2019
-
28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大环内酯类、喹喏酮类、氨基糖甙类
2019
-
11
(三)宿主、药物和病原体三者 之间的相互关系
2019
-
12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2019
-
13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作用部位
抗菌药物
抑制细胞壁合成
• 头孢噻吩 • 头孢噻啶 • 头孢拉定 • 头孢唑啉 • 头孢氨苄 • 头孢羟氨苄
2019
• 主要作用于G+球菌,包括:金 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 萄球菌、A群溶血性链球菌、草 绿色链球菌、D群链球菌有较强 的抗菌作用。对G-杆菌和球菌 如: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作用 强;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 流感杆菌、奈瑟菌属有中等作 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消 化球菌和梭状芽胞杆菌均敏感。
是应用于临床一切具有化学结构的药物的统称。包括 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和肿瘤药。
6、化学治疗(chemotherapy)
对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 病的药物治疗统称为化学治疗。
7、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
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2019
-
7
8、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
• 大环内酯类药物对由弓形体、隐孢子虫、非结核分支杆菌等
条件病菌引起的感染有效,及对支气管哮喘亦有一定的治疗
作用;对细菌生物被膜有抑制与破坏作用。虽然其机制尚未
明了,但国内外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弥漫
2019
-
28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
抗菌药物培训课件ppt

15
碳青霉烯类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 抗菌谱极广,抗菌活性极强,对绝大多数酶都稳定 ➢ 主要适用于医院内获得性重度耐药菌感染,尤其是免疫缺陷
患者或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者 ➢ 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之间有一定的交叉过敏反应,对β内酰
胺类药物过敏者慎用 ➢ 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肾功能不全或伴有其他可诱发
➢ 3、治疗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是治疗军团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 4、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
18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
➢ (1)肝毒性 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肝酶升高等,一般停 药后可恢复。
➢ (2)局部刺激 不宜肌内注射,静脉滴注可引起静脉炎, 故滴注液宜稀(<0.1%),滴入速度不宜过快。
➢ (3)胃肠道反应 ➢ (4)可抑制茶碱的代谢。联合应用,可致茶碱中毒,甚
至死亡
19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抗菌机理:主要为通过阻止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阻断敏感菌蛋白质的合成
➢ 抗菌谱主要G-菌,对多数需氧G-杆菌和少数耐药的金 葡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部分品种对结核分枝杆菌及 其它枝杆菌属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7
头孢菌素类的特点及合理应用
➢ 1、头孢菌素类为杀菌剂 ➢ 2、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 3、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比青霉素类高,抗菌谱
比青霉素类广,作用也比青霉素类强 ➢ 4、 按其发明年代的先后和抗菌性能的不同而分为一、二、
三、 四代
8
第一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 1、对G+ 菌抗菌作用优于第二代与第三代头孢菌素。 ➢ 2、抗阴性杆菌作用较弱。 ➢ 3、对绿脓杆菌与厌氧菌无效。 ➢ 4、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 ➢ 5、第一代: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硫脒
碳青霉烯类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 抗菌谱极广,抗菌活性极强,对绝大多数酶都稳定 ➢ 主要适用于医院内获得性重度耐药菌感染,尤其是免疫缺陷
患者或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者 ➢ 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之间有一定的交叉过敏反应,对β内酰
胺类药物过敏者慎用 ➢ 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肾功能不全或伴有其他可诱发
➢ 3、治疗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是治疗军团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 4、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
18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
➢ (1)肝毒性 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肝酶升高等,一般停 药后可恢复。
➢ (2)局部刺激 不宜肌内注射,静脉滴注可引起静脉炎, 故滴注液宜稀(<0.1%),滴入速度不宜过快。
➢ (3)胃肠道反应 ➢ (4)可抑制茶碱的代谢。联合应用,可致茶碱中毒,甚
至死亡
19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抗菌机理:主要为通过阻止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阻断敏感菌蛋白质的合成
➢ 抗菌谱主要G-菌,对多数需氧G-杆菌和少数耐药的金 葡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部分品种对结核分枝杆菌及 其它枝杆菌属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7
头孢菌素类的特点及合理应用
➢ 1、头孢菌素类为杀菌剂 ➢ 2、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 3、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比青霉素类高,抗菌谱
比青霉素类广,作用也比青霉素类强 ➢ 4、 按其发明年代的先后和抗菌性能的不同而分为一、二、
三、 四代
8
第一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 1、对G+ 菌抗菌作用优于第二代与第三代头孢菌素。 ➢ 2、抗阴性杆菌作用较弱。 ➢ 3、对绿脓杆菌与厌氧菌无效。 ➢ 4、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 ➢ 5、第一代: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硫脒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抗厌氧菌
03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1. 准确诊断,合理选药:根据患者的病情、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 体,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2. 剂量适当,疗程合理:根据患者的 年龄、体重、病情等调整剂量,并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原体类 型确定疗程。3. 联合用药,谨慎换药:在需要的情况下联合使用抗 菌药物,并避免频繁更换药物。4. 观察疗效,及时调整:密切观察 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5. 预防滥用,注意耐药性: 避免不必要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THANKS
谢谢大家!
05
如何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如何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1.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和教育,提 高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2. 实施严格的抗 菌药物管理制度,包括处方审核、药品库存 管理等。3. 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提高患者 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和依从性。4. 开 展耐药性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掌握耐药 性的发生和发展趋势。5. 鼓励研发新型抗菌 药物和其他替代治疗方法,以应对耐药性的 挑战。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课件框 架)
目的: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汇报人: 2023-11-10
目录
• 什么是抗菌药物 • 抗菌药物的种类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 • 如何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引言
尊敬的各位听众,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个重要的话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在医疗领域, 抗菌药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已经引发了严重的公
共卫生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并遵循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
常用抗菌药物临床规范化应用PPT演示课件

提高医务人员对不良反应的认知
加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识别和报告 意识。
及时上报不良反应
一旦发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 告。
完善不良反应数据库
通过收集和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案例,不断完善不良反应数据库,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过敏反应
如皮疹、荨麻疹、药热等,严 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肾损害
部分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肾脏损 伤,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 功能不全等。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溶血性贫血等,严重时可导致 出血和感染。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
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确保及时发 现、报告和处理。
抗菌药物的成本-效用分析
总结词
成本-效用分析是一种评估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经济 性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抗菌药物方案的QALY和直接成本来得出最优方案。
详细描述
在成本-效用分析中,QALY是一种健康效果指标,用于衡量患者因治疗而获得的 生命质量和寿命;直接成本同前。通过计算不同抗菌药物方案的“成本/QALY” 比例,可以评估出健康效果较好且经济效益较高的方案。
品。
主要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其他合成抗菌药。
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主要用于结核病的预防和治 疗。
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抗菌药物的抗菌谱
窄谱抗菌药
仅对某一类或某几类微 生物有抗菌作用,如青
霉素G等。
广谱抗菌药
对多种微生物有抗菌作 用,如四环素类、氯霉
加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识别和报告 意识。
及时上报不良反应
一旦发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 告。
完善不良反应数据库
通过收集和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案例,不断完善不良反应数据库,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过敏反应
如皮疹、荨麻疹、药热等,严 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肾损害
部分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肾脏损 伤,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 功能不全等。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溶血性贫血等,严重时可导致 出血和感染。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
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确保及时发 现、报告和处理。
抗菌药物的成本-效用分析
总结词
成本-效用分析是一种评估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经济 性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抗菌药物方案的QALY和直接成本来得出最优方案。
详细描述
在成本-效用分析中,QALY是一种健康效果指标,用于衡量患者因治疗而获得的 生命质量和寿命;直接成本同前。通过计算不同抗菌药物方案的“成本/QALY” 比例,可以评估出健康效果较好且经济效益较高的方案。
品。
主要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其他合成抗菌药。
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主要用于结核病的预防和治 疗。
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抗菌药物的抗菌谱
窄谱抗菌药
仅对某一类或某几类微 生物有抗菌作用,如青
霉素G等。
广谱抗菌药
对多种微生物有抗菌作 用,如四环素类、氯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 种 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孟多
适应证 敏感菌所致呼吸、尿路、腹腔、中枢感染
24
3.第三代头孢菌素
➢ 对葡萄球菌的作用较第一代、二代弱,肠球菌耐药。 对革兰阴性菌,尤其肠杆菌科细菌、奈瑟菌属、流感 杆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部分品种对铜绿假单胞菌作 用良好
➢ 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 在胆汁和脑脊液中浓度较第一、二代为高 ➢ 基本无肾毒性
1.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
• 主要作用于G+菌(链球菌、不产青霉素酶金葡菌、肠
球菌),淋球菌、放线菌、破伤风、炭疽及各种螺旋
体等)
抗菌活 有效血浓度 用
性
时间 法
青霉素G
强
6-8h
v
普鲁卡因青 中 霉素
12-24h m
苄星青霉素 中
4周
m
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
代表药物: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 用于耐青霉素G的金葡菌感染,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 糖肽类(GLYCOPEPTIDES)
• 其他
-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青霉素G
半合成
耐酶 广谱
复合青霉素
一代:头孢唑啉 二代:头孢呋辛 三代:头孢噻肟、曲松、他啶 四代:头孢吡肟
非典型-内酰胺类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 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 单环类:氨曲能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
一、青霉素类
(一)适应症
屏障
一代 ++++ +
—
++
+
—
二代 ++
++ —
+
++
+
三代 +
+++ +++/+ —Βιβλιοθήκη +++
++
四代 ++ ++++ +++ — ++++ ++
头霉素类 代表 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坦
• 抗菌活性较第二代头孢菌素类似 • 对厌氧菌有效 • 对部分ESBL+有效
氧头孢烯类
代表 拉氧头孢(噻吗灵)、氟氧头孢(氟吗宁
品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 种 头孢地嗪、头孢唑肟、头孢匹胺、头孢甲肟 26
三代头孢
代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 表 头孢地嗪、头孢唑肟、头孢匹胺、头孢甲肟
• 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良好—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 可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 在胆汁中的浓度较高——头孢哌酮、头孢曲松
)
• 抗菌作用与第三代头孢相仿 • 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弱 • 对厌氧菌有一定作用
单环酰胺类——氨曲南
抗菌谱: • 对肠杆菌科和绿脓具强大作用 • 对G+菌无抗菌活性 • 适用于各类G-菌感染
碳青霉烯类
品种:亚胺培南(泰能、佳宁)、美罗培南(美平、海正美特)、 帕尼培南(克倍宁)、厄他培南(怡万之)、多尼培南
注意事项
1.必须询问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必须先做青霉素 皮试。
2.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就地抢救。
1. 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 0.5-1mg ;严重者应稀释后缓慢静 注或滴注,肾上腺素可解除气管水 肿和痉挛并有升压和强心作用。
2. 必要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 以加强疗效和防止复发;
溶链、肺球 、脑膜炎球 菌所致肺炎 、SBE、脑 膜炎,产气 荚膜梭菌所 致的气性坏 疽,破伤风 。淋病、梅 毒、钩端螺 旋体、放线 菌、鼠咬热
耐酶青霉 素
苯唑西林
MSSA所致 败血症、 SBE、肺炎 、皮肤软组 织感染
广谱青霉 复合制剂 素
溶链、肺球 部分可用于 、肠球、李 产ESBLs菌 斯特、流感 株所致感染 杆菌。大肠 埃希菌、奇 异变形杆菌 、伤寒沙门 菌。其中哌 拉西林/美洛 西林/阿洛西 林对铜绿有 效
及抗肿瘤化疗
抗菌药物分类
常用抗菌药物
• Β-内酰胺类(Β-LACTAMS) •
• 氨基糖苷类(AMINOGLYCESIDES) •
•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
•
•
• 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
磺胺类(sulfonamides) 喹诺酮类(Quinolones) 硝基呋喃类(Nitrofurans) 硝基唑类(NitroimiDAzolEs)
二、头孢菌素类
• 第一代头孢菌素 • 第二代头孢菌素 • 第三代头孢菌素 • 第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为7-氨基头孢烯酸(7-ACA) 衍生物,作用 机制同青霉素。
优点
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Β-内酰胺酶稳定,过敏反 应少、与青霉素仅有部分交叉过敏性。
一代头孢——适应证
头孢氨苄 口服用药,用于轻中度呼吸、尿路、皮肤
• 抗菌谱极广 • 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天然耐药 • 对MRSA无效 • 适应证
• 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 • 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 •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度感染的经验治疗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耐药机制。
感染,抗菌作用略差
头孢唑啉 产酶金葡菌引起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
等,血浓度高,半衰期略长,可作为外科 手术的预防用药
头孢拉啶 抗菌谱及适应证同头孢氨苄
2.第二代头孢菌素
➢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相似, 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绿 脓无活性
➢对各种β-内酰胺酶较稳定 ➢头孢呋辛等在CSF中达一定浓度 ➢血半衰期较短,无显著肾毒性。
(MRSA)感染无效
3.广谱青霉素
代表药物: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 洛西林 • 抗菌谱除G+菌外,还包括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流感嗜血杆菌 、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其中哌拉西林、阿洛西林 、美洛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亦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3.1复合制剂
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
青霉素G
抗菌药物分类及应用
常用术语
抗生素对特异微生物具杀灭或抑制作用的微生物产
物,后将抗生素的半合成衍生物等也称为抗生素
抗菌药物抗生素及化学合成药物如磺胺药、喹
诺酮类、呋喃类等
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各种病原体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
但不包括抗寄生虫药
研究内容
抗感染药物用以治疗各种病原体所致感染的
各种药物
化疗药物包括抗微生物化疗
4. 四代头孢 代表 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克定
• 对MRSA及肠球菌、脆弱拟杆菌、梭杆菌属等厌氧菌无 抗菌活性
• 对肠杆菌科细菌的作用比三代头孢强,对AMPC酶稳定, 对ESBLS稳定性较差。
• 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对细胞穿透性强 • 肾毒性低
各代头孢菌素特点
G+菌 G-菌 铜绿 肾毒性 酶稳定 血脑
适应证 敏感菌所致呼吸、尿路、腹腔、中枢感染
24
3.第三代头孢菌素
➢ 对葡萄球菌的作用较第一代、二代弱,肠球菌耐药。 对革兰阴性菌,尤其肠杆菌科细菌、奈瑟菌属、流感 杆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部分品种对铜绿假单胞菌作 用良好
➢ 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 在胆汁和脑脊液中浓度较第一、二代为高 ➢ 基本无肾毒性
1.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
• 主要作用于G+菌(链球菌、不产青霉素酶金葡菌、肠
球菌),淋球菌、放线菌、破伤风、炭疽及各种螺旋
体等)
抗菌活 有效血浓度 用
性
时间 法
青霉素G
强
6-8h
v
普鲁卡因青 中 霉素
12-24h m
苄星青霉素 中
4周
m
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
代表药物: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 用于耐青霉素G的金葡菌感染,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 糖肽类(GLYCOPEPTIDES)
• 其他
-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青霉素G
半合成
耐酶 广谱
复合青霉素
一代:头孢唑啉 二代:头孢呋辛 三代:头孢噻肟、曲松、他啶 四代:头孢吡肟
非典型-内酰胺类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 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 单环类:氨曲能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
一、青霉素类
(一)适应症
屏障
一代 ++++ +
—
++
+
—
二代 ++
++ —
+
++
+
三代 +
+++ +++/+ —Βιβλιοθήκη +++
++
四代 ++ ++++ +++ — ++++ ++
头霉素类 代表 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坦
• 抗菌活性较第二代头孢菌素类似 • 对厌氧菌有效 • 对部分ESBL+有效
氧头孢烯类
代表 拉氧头孢(噻吗灵)、氟氧头孢(氟吗宁
品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 种 头孢地嗪、头孢唑肟、头孢匹胺、头孢甲肟 26
三代头孢
代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 表 头孢地嗪、头孢唑肟、头孢匹胺、头孢甲肟
• 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良好—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 可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 在胆汁中的浓度较高——头孢哌酮、头孢曲松
)
• 抗菌作用与第三代头孢相仿 • 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弱 • 对厌氧菌有一定作用
单环酰胺类——氨曲南
抗菌谱: • 对肠杆菌科和绿脓具强大作用 • 对G+菌无抗菌活性 • 适用于各类G-菌感染
碳青霉烯类
品种:亚胺培南(泰能、佳宁)、美罗培南(美平、海正美特)、 帕尼培南(克倍宁)、厄他培南(怡万之)、多尼培南
注意事项
1.必须询问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必须先做青霉素 皮试。
2.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就地抢救。
1. 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 0.5-1mg ;严重者应稀释后缓慢静 注或滴注,肾上腺素可解除气管水 肿和痉挛并有升压和强心作用。
2. 必要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 以加强疗效和防止复发;
溶链、肺球 、脑膜炎球 菌所致肺炎 、SBE、脑 膜炎,产气 荚膜梭菌所 致的气性坏 疽,破伤风 。淋病、梅 毒、钩端螺 旋体、放线 菌、鼠咬热
耐酶青霉 素
苯唑西林
MSSA所致 败血症、 SBE、肺炎 、皮肤软组 织感染
广谱青霉 复合制剂 素
溶链、肺球 部分可用于 、肠球、李 产ESBLs菌 斯特、流感 株所致感染 杆菌。大肠 埃希菌、奇 异变形杆菌 、伤寒沙门 菌。其中哌 拉西林/美洛 西林/阿洛西 林对铜绿有 效
及抗肿瘤化疗
抗菌药物分类
常用抗菌药物
• Β-内酰胺类(Β-LACTAMS) •
• 氨基糖苷类(AMINOGLYCESIDES) •
•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
•
•
• 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
磺胺类(sulfonamides) 喹诺酮类(Quinolones) 硝基呋喃类(Nitrofurans) 硝基唑类(NitroimiDAzolEs)
二、头孢菌素类
• 第一代头孢菌素 • 第二代头孢菌素 • 第三代头孢菌素 • 第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为7-氨基头孢烯酸(7-ACA) 衍生物,作用 机制同青霉素。
优点
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Β-内酰胺酶稳定,过敏反 应少、与青霉素仅有部分交叉过敏性。
一代头孢——适应证
头孢氨苄 口服用药,用于轻中度呼吸、尿路、皮肤
• 抗菌谱极广 • 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天然耐药 • 对MRSA无效 • 适应证
• 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 • 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 •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度感染的经验治疗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耐药机制。
感染,抗菌作用略差
头孢唑啉 产酶金葡菌引起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
等,血浓度高,半衰期略长,可作为外科 手术的预防用药
头孢拉啶 抗菌谱及适应证同头孢氨苄
2.第二代头孢菌素
➢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相似, 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绿 脓无活性
➢对各种β-内酰胺酶较稳定 ➢头孢呋辛等在CSF中达一定浓度 ➢血半衰期较短,无显著肾毒性。
(MRSA)感染无效
3.广谱青霉素
代表药物: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 洛西林 • 抗菌谱除G+菌外,还包括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流感嗜血杆菌 、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其中哌拉西林、阿洛西林 、美洛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亦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3.1复合制剂
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
青霉素G
抗菌药物分类及应用
常用术语
抗生素对特异微生物具杀灭或抑制作用的微生物产
物,后将抗生素的半合成衍生物等也称为抗生素
抗菌药物抗生素及化学合成药物如磺胺药、喹
诺酮类、呋喃类等
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各种病原体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
但不包括抗寄生虫药
研究内容
抗感染药物用以治疗各种病原体所致感染的
各种药物
化疗药物包括抗微生物化疗
4. 四代头孢 代表 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克定
• 对MRSA及肠球菌、脆弱拟杆菌、梭杆菌属等厌氧菌无 抗菌活性
• 对肠杆菌科细菌的作用比三代头孢强,对AMPC酶稳定, 对ESBLS稳定性较差。
• 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对细胞穿透性强 • 肾毒性低
各代头孢菌素特点
G+菌 G-菌 铜绿 肾毒性 酶稳定 血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