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配合论文

合集下载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流 动力 学改 变 至心 跳 骤停 。 22 巡 回护 士 配合 . 22 1 麻 醉 配合 : .. 病人 人 手 术 室 后 , l 用 6号 套 管 针
O ml e 连续 缝 合 做 旁路 血 管与 目标 血 管 的 吻合 。 p e 线 n 吻合 时 吻合 口出血 , 手 用 注射 器 抽 4 。 助 oC左 右 的 温 生 理 盐 水 冲洗 , 以利于 吻 合 口清 晰 。③ R A与升 主 动 脉吻 合 。用 扁桃 腺 剪 游 离 主 动 脉 外 膜 , 主 动 脉侧 用 壁钳 夹住 部 分 主动 脉 , 1 手 术 刀 在 要 吻 合 的 主 动 1号 脉上做 一 切 口 , 入 4 O m打 孔 器 打 圆孔 , 显 微 放 .m 递
传 统 的冠 状 动脉 旁路 移 植术 均 应 用心 肺 转 流术
( P ) 心 脏完 全 停搏 下 进 行 。但 C B可 给人 体 带 C B在 P
以上 , 使室 温 维持 在 2 3~2 。 , 5C 冲洗 液 4 。 oC左 右 , 并
用 变温 水 箱调 节 水 温 至 4 。 使 手 术 床 上 的变 温 毯 oC,
R A远 端 剪 成 3 。 o 斜 面 , 细 显 微 镊 及 针 持 7 0 ~4 。 递 /
械 、 品外 , 备 : C S( a ih rc yt ) 骨 物 另 ① T C r o o i Ss n 胸 dt ac e 牵 开器 和 固定 器 。② 冠状 动 脉无 创 橡胶 阻 断带 。③ 除颤 器 和体 外 循环 插 管 , 做好 急救 准 备 , 防止术 中血
( 粟 碱 3 m 、 素 5 m 、 理 盐 水 2 m 、自体 血 罂 0 g肝 0 g生 0l
1 临床 资 料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0例护理配合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0例护理配合
齐 鲁护理杂 志 21 0 0年第 1 6卷第 1 4期
血压等。②基础护 理 : 亚低温 治疗 的患者 对外界 刺激 的反 应
差 , 出现各种并发 症 , 易 因此 , 要做 好患 者 的皮肤 、 口腔 、 尿道 的护理。每 天按 时温水擦洗 , 勤翻身 、 叩背 , 保持床铺 平整 , 使 用气垫 床 , 以防止肺部感 染 、 泌尿系统感染及压疮的发生。 3 6 复温护理 . 复温时基本 用每 日升 1℃逐渐 复温方式 , 复
重 型颅 脑 损 伤 患 者 病 死 率 … 。
[ ] 魏晨斌 , 1 魏德 , 任红弟. 亚低 温 综合治疗 4 2例 重型颅 脑 外伤临床观察[ ] 福建 医药杂志 ,00,2 6 : . J. 20 2 ( )6 4
[ ] 张迅, 2 李拴德. 亚低温 治疗在颅 脑损伤 中的应用[ ] 创 J.
伤外科杂志,0 0 z 4 :5 . 2 0 ,( ) 20 [ ] 易声 禹, 3 只达石. 颅脑 损伤诊 治 [ . M] 北京 : 民卫生 出 人
版 社 , 0 :7 2 7 2 0 2 3— 7 . 0
[ ] 曹伟新. 4 外科护理学 [ . M] 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 社,0 4 20 :
3 58 —3 9. 5
本文 编辑 : 牟丽洁
21 0 2 00— 5— 3收稿
非 体 外循 环 冠 状 动 脉 旁路 移 植 术 10例护 理 配 合 2
林苏 文
( 建 医学 院 附属协 和 医院 福
摘 要
福 建 福 州 30 0 ) 50 1
对 10例 冠 心 病 患 者行 非体 外循 环 冠 状 动 脉 旁路 移 植 术 , 给 予 密切 护 理 配 合 。 结 果 患 者 术 中均 血 流 动 2 并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配合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配合
口以 创 造 无 血 手 术 野 , 吻 合 最 后 1针 后 取
不全 、 慢性 阻塞性肺 病 、 脑梗 塞等 能 明显 降低 对各 脏器和神经系统的损害 , 从而 降
低 了 围 手 术期 的 死 亡 率 。 手术 过 程 中需 积 极 采 取 有 效 的 保 温 措施 , 维持室温 2 4  ̄ C左 右 , 必 要 时 使 用 电
要准备好 无菌室、 药品室 , 保 证 各 种 药品 、 各 种 器械 齐 全 , 手 术分 两组 同时进 行 , 加 强 取 自身 血 管 组 的 手 术 配 合 和 开 胸 组 的 手 术 配 合 。结 果 : 本组 5 0 例 患 者 搭 桥
( 2 ) 手 术 配合 对 策 : 手 术分 两组 同时 进行 :
体 外 循 环 下 冠 状 动 脉 旁 路 移 植 术
( C A B G) 相 比, O P C A B G不 需 要 体 外 循 环, 在 心脏不停跳下 即可完成 多支血管 的 旁路移植 , 从 而避免 了体外循环对人体 正 常生理状态的干扰 , 尤 其 是 对 体 外 循 环 高
开心包显露心脏 , 用乳 内动脉牵开器 向 卜
牵开胸骨 , 显 露 乳 内动 脉 , 用 电 刀 于 距 乳 内动脉 内侧 1 a m 处切 开 胸 内筋 膜 、 肋 软 骨 骨 膜 及 肋 问 内肌 , 起 其 肋 间 细 小 分 支 用 电刀 止 【 『 I L , 较大 分支用 银夹 夹 闭 , 按 测 定
器, 以1 5号 小 圆 刀 用 于 切 开 心 外 膜 及 脂 肪层 , 显 露 冠 脉 。用 1 . 5或 2 . 0探 子 探 查
钟, 术后血液动 力学 较稳定 , 所 有患 者心 绞痛症状 均消失 , 无 切 口感 染 , 肺炎 肺不 张 5例 , 心律失常 4例 。住 院 时间 6—1 8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配合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配合
动 , 以液 体 通 路 较 多 , 就 要 求 巡 回 护 士 把 各 种 液 路 贴 标 所 这
动 脉 。在 钳 夹 之 前 2mn应 全 身 肝 素 化 , 内 动 脉 表 面 喷 洒 i 乳
罂粟碱溶液 。器械护士根据情况传递 罂粟碱溶液 , 回护士 巡
按 时 给 1 1 肝 素 液 :的 33 切 开 心包 , 露 心 脏 . 显
脉全程。分支两端 用钛夹 钳夹 , 剪刀在 两钛夹 之间剪 断。 用
此时 , 注意 及 时 传 递 乳 内动 脉 镊 子 及 小 号 钛 夹 。 乳 内 动 脉 全 程游离完毕 , 端 用双重 钛夹钳 夹 , 两钛夹 之间离 断乳 内 远 在
否则 术 中有 发 生 室 颤 的 危 险 。 冠 心 病 患 者 的 麻 醉 维 持 要 求 循环 稳 定 , 压 和 心 率 不 应 随 着 手 术 刺 激 的 强 弱 而 上 下 波 血
旁路 移植 术 8 , 中男 6 , 2 。年 龄 4 — 2 。术 前均 例 其 例 女 例 6 7岁 经 冠 状动 脉造 影证 实病 变冠状 动脉 管腔 狭窄 超过 5 %。 0
减少 恐 惧 紧 张 的 气 氛 , 量 降 低 噪音 的 影 响 , 免 不 良刺 激 尽 避
和 消 极 暗 示 。要 利 用 一切 可 利 用 的 机 会 与 之 进 行 交 流 来 缓 解其紧张心态。
采 用 自体 乳 内动 脉 和 大 隐 静 脉 在 主动 脉 和 冠 状 动 脉 之 间 搭 桥 。 良好 的 手 术 配 合 和 护 理 可 以缩 短 手 术 时 问 , 少 术 后 并 减
术 野 , 用 大 隐 静 脉 、 内 动 脉 作 为 血 管 移 植 物 。移 植 血 管 采 乳 远 端 用 7 rl e线 与 冠 状 动 脉 吻 合 。部 分 钳 夹 升 主 动 —0Po n e 脉 , 端 用 6 mee 与 升 主 动 脉 吻 合 。 完 成 近 远 端 吻 近 —0P l 线 n 合 后 , 7 r ee 的 针 血 管 排 气 , 开 主 动 脉 阻 断 钳 。 用 —0Po n 线 l 打 器械 护 士 根 据 手 术 进 展 情 况 传 递 冠 脉 剪 刀 、 子 及 缝 线 , 镊 并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号 刀 片 、1 1 号刀 片 、2号刀 片 、 齿 短 镊 、 丝 剪 、 头 针 持 、 有 2 有 钢 粗 直
若有渗漏, 用银夹钳夹或用 70rl e /Poe 线缝扎后 , n 置于肝素盐水中
浸 泡备 用 。递 有 齿镊 、 号 可 吸 收 线 、/ 号 可 吸收 线 缝 合 腿 部 皮 1 40 肤 , 伤 口敷料 贴覆 盖 伤 口, 用 弹力 绷 带包 扎 。
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6 , 0例 均治愈 , 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1 临床 资料
本组 6 例病人 中, 0 男性 4 例 , 8 女性 l 例 , 2 年龄最小 4 岁 , 4 最
大 7 岁 , 均年 龄 5. , 状 动脉 造 影 均证 实 为 主要 冠 状 动 脉 5 平 9 4岁 冠 局 限 性 狭 窄 ,管 径 狭 窄 达 5 %以 上 ,狭 窄 远 端 通 畅 ,且 大 于 0 1 r 左 主干 或 多 支病 变 , 相 当 于左 主 干 的高 位 左 前 降支 和 高 .a 5 m, 或 位 回旋 支狭 窄 。病 人 多数 为 2支 以上 病变 。0 患 者 均取 左 乳 内 6例
21 术前 准备 . 21 仪 器 准 备 : 灯 、 氧 化 碳 装 置 、 频 电 刀 、 骨 锯 、 颤 ._ 1 头 二 高 胸 除 仪 、 引器、C 吸 A T检 查 仪等 。 2 . 器械准备 : .2 1 心脏 专用 器 械 : 状 动 脉 扩 张 器 、 状 动 脉 刀 、 冠 冠 血 管 剪 、 度 剪 ( 向冠 脉 剪 、 向冠 脉 剪 )无 损 伤 镊 、 式 持 针 角 前 反 、 笔 器 、 管 夹 、 头针 、 壁 钳 、 动 脉 打孑 器 、 夹 钳 、 夹 、 状 动 血 平 侧 主 L 银 银 冠 脉 固定 器 、 断 带 等 。 本器 械 : 毒 钳 、 针 器 、 巾钳 、 止 血 阻 基 消 持 布 弯 钳 、 角 钳 、 式钳 、 织 剪 、 离 剪 、 剪 、 刀柄 、 号 刀 柄 、5 直 蚊 组 剥 线 4号 7 1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护理配合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护理配合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总结20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配合的体会。

方法:回顾性总结20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结果: 200例中196例完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中转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

除2例术后死亡外均顺利康复。

结论:良好的手术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于患者,该手术安全、经济、有效、值得推广【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55-01近年来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普遍。

我院2002年5月-2011年5月共行opcab 200例,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术前准备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00例,其中男性15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65.4岁。

病程2个月-14年。

有1-2次心机梗死史118例,合并高血压病144例,糖尿病46例。

术前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示病变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超过50%。

1.2 术前准备根据手术要求,准备好所需器械,麻醉工作站、体外循环机、自体血液回输机、胸骨电锯、高频电刀、搭桥手术专用器械、冰屑、吸引器、冠脉动脉分流器、心表固定器等。

2 手术方法opcab 在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非体外循环下,胸骨正中切口,取左乳内动脉(lma),同时制备大隐静脉。

全身肝素化后(1.5mg/kg),采用心表固定器辅助远端吻合,在冠状动脉腔内放置动脉分流器或分流塞子,首先进行lma与lad吻合,再依次对右冠状动脉、后降支、对角支和钝缘支进行搭桥。

在暴露钝缘支和后降支时,采用头低足高位。

在右隔神经上方剪开心包,让心脏能无阻档地转向右侧。

有助于改善暴露,以可减少搬动心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在升主动脉侧壁钳下完成近端吻合[1]。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器械 准备 : 规 心脏 器 械 , 下 肢 大 隐静 脉 器 常 取 械, 胸骨 牵开器 , 心脏稳定 器, 内动脉 牵开 器, 乳 各种 型号 的 P O n 线等。 rl e e 手术 间 准备 : 术前 1日将 除颤机 、 气 分析 仪 、 血 A T监 测 仪 等 仪 器 推 到 手 术 间 , 在 病 人 头 端 一 c 放 侧, 并检查 仪器性 能 , 以保 证 正常 使 用, 间配 备专 房 科 急救 车, 量泵 , 微 头灯 等 , 日晨 将 体 外循 环 机及 术 物 品推到 准备 间, 以备急用 。
[ 关键词 ] 非体外 循环 ; 冠状动脉 旁路移植 术 ; 手术 配合
[ 中图 分类 号 ]R 4 . l [ 5 3 3 文献 标识 码 ] B [ 文 编 号 ]lO 一9 l2 O )2o 4 .2 论 o 4O 5 (o 9 O 一2 9o
冠状 动脉旁 路 移植术 ( A G) 治疗冠状 动脉 C B 是 粥 样硬化性心脏病 和缓 解心绞痛 的有效方 法。我 院
如下 。
l 临 床资料 本组共 2 例 , 5 男性 2 1例 , 女性 4例 ; 龄 4 ~ 年 1 7 4岁, 均 ( 2±5 ) 平 6 9 岁。其 中不 稳 定 型 心 绞痛 l 2 例, 伴有陈 旧性 心肌梗塞 1 4例 , 发糖尿病 7例 , 并 高 血压 1 1例 , 并 贲 门 胃底 癌 1例。 术 前 心 功 能 合 ( HA)Ⅱ级 9例 , NY Ⅲ级 1 6例 , 心室 射 血 分 数 左 ( V F O 3 ~0 5 I E ) .0 . O者 1 9例, >0 5 . O者 6例 。本 组平均搭 桥 2 7支 , 后呼 吸机平均辅 助 1 , . 术 Oh 术后 1 8h平均 引流 3 5ml平均 住院 9 8d 4 , . 。 2 手术方 法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6例的手术配合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6例的手术配合

() 隐静 脉血 管旁路的配合 : 隐静 脉 时避免 任何暴 1大 取大
力 牵拉或手术器 械直 接创 伤静 脉壁 , 到细小 分支 用 蚊式 钳 遇 夹住 , 距静脉 主干 1 m —2 m处用 0号丝 线结 扎 , 近端 向远端 从 分离 , 忌用 血管钳夹持 以免损 伤内膜 , 脉游离 至所需 长度后 静 剪断 , 将远 端用橄榄针插入结 扎作标记 , 注入配 置好 的肝素盐 水, 检查血 管壁无 渗漏后 , 浸泡于肝素液中。 () 2 开胸配合 : 中劈开胸 骨 , 正 打开 心包 显露心 脏 , 用乳 内 动脉牵开器 向上牵 开左 侧胸骨 , 将胸膜反折 向左推 开胸 膜 , 锐 性加 钝性 剥离乳 内动 脉 , 不断递银 夹结扎肋 间分支 血管 , 内 乳 动脉 连 同周 围 的筋膜 与 结缔 组织一 并剥 下 形成 一 条状 血管 蒂, 切断前全身 肝素化 , 递血 管夹钳夹 , 锋利 剪剪断 , 配置好 将 的肝 素水注入动脉 以防血栓 形成 , 检查乳 内动脉血 流情况 , 血 流不 畅时可用 12—20 m探 子扩张 , 管蒂周 围喷洒 罂粟碱 . .r a 血 溶 液以防血管痉挛 , 并用浸有罂粟碱溶液 的纱 布包裹 。 () 3 血管吻合 的配合 : 目标血 管远端 安 置心 脏 固定 器 , 在 1 5号小 圆刀切开心外 膜及脂 肪层 , 露冠 脉 , 15或 20探 显 用 . . 针检 查冠脉远近端是否 通畅 , 血管 夹钳夹冠 脉两端 , 临时阻断 血流 , 冠脉刀挑 断冠 脉 , 冠脉 剪剪 开血管至 所需吻 合 的切 口长 度 , —0rl e 7 po n 线连续缝合 吻合 口, 间 由助 手用 温生 理盐水 e 期 冲洗 吻合 口以创造无血 手术野 , 吻合 最后一 针时松 开血 管夹 , 排气后 打结 , 检查 有无 漏血 。近端 吻合 时递 主动脉 侧壁 钳 并 阻断部分 主动脉 , 尖刀 划 开主 动脉 一小 口, 递 4~45 m打孔 .m 器 于升主动脉壁打孔 , 6 p l e 用 —0 re 线连续缝合 近端 吻合 口。 on 最后 检查各吻合 口有 无渗 血 , 有 用 7—0 ree缝线 加 若 po n l 以固定 , 根据需要放 置纵隔 、 心包 引流管 , 彻底 止血 , 清点 各物 品无误后 关胸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配合【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046-02
【摘要】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支持下冠状动脉移植术的护理配
合方法,使护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无并发症及手术意外发生,术后回访
效果满意。

结论手术的成功有赖于手术护士的熟练配合,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配合技术及术后的全面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护理配合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也称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恢复心肌的正常供血,达到解除心绞痛,改善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并发症的目的。

新型的微创动脉搭桥术可以在不使用体外循环支持的情况下,在跳动的心脏上直接进行搭桥术,一方面,其避免了体外循环带来的一些风险,缩短了呼吸机支持的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另一方面,患者心律失常和手术后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更低[1]。

本院自2007年7月至2010年7
月共完成不停跳搭桥术20例,现将手术配合与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患者,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62。

8岁,平均体重70kg。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例,稳定型心绞痛者8例。

术前均行冠状动脉造影,管径狭窄均达50%以上,狭窄远端口径>1。

0mm,2支病变者10例,3支病变者10例,左心射血分数(lvef)在30%~60%。

2 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

一组经胸骨正中切口进胸游离左乳内动脉血管桥(lima),待全身肝素化后切断远端以血管夹钳夹;另一组经内踝切口,呈跳跃样经皮下隧道依次向上游离大隐静脉,远端用橄榄头插入,7号线结扎做好标记。

打开心包,先行lima与左前降支吻合,随后搭静脉桥,先吻合远端再吻合近端。

全部吻合完成后,检查吻合情况,彻底止血,放置心包及纵隔引流,左胸腔闭式引流管后常规关胸。

3 结果: 本组20例患者均采用正中切口应用左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搭桥术,平均搭桥2~3根,平均手术时间3~4小时,平均出血量为400ml,有14例患者术中未输血。

术后均回监护病房,呼吸机辅助呼吸。

20例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随访80%
患者6个月可恢复正常生活,生活质量较术前大为提高。

二手术配合
1 术前准备(1)患者准备:术前1日访视病人,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防止情绪紧张诱发心绞痛。

护士参加病例讨论,了解患者病情,预计移植血管桥支数和确定手术方案,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

术前充分镇痛镇静,β受体阻滞药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减轻心绞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持续应用到术前[2]。

(2)物品准备:
体外器械,搭桥器械,乳内拉钩,搭桥拉钩,co2吹管,科恩心脏固定器,主动脉侧壁钳,打孔器,血管夹,钛夹,冠脉刀,冠脉塞子,prolene缝线(6/0 7/0),2-0国产悬吊线一根,卢米儿管一根,另备胸内除颤。

(3)药品准备:配置保养液生理盐水30ml+罂粟碱60mg+硝酸甘油10mg用于保存乳内动脉,防止发生痉挛。

生理盐水300ml+肝素0。

3ml用于保存大隐静脉,防止其发生栓塞。

2 术中配合(1)巡回护士配合:建立外周静脉通道,保证术前抗生素的正确输注。

待全身麻醉后为患者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并妥善固定,做好标记。

病人取平卧位,胸背部垫高,臀部垫一软枕,及时提供术中所需物品并准确记录,保证仪器设备功能良好,术中应防止低温诱发室颤[3],术中均使用温水冲洗。

(2)器械护士配合:a大隐静脉桥的准备从踝部沿大隐静脉行进做皮肤切口,组织剪向近心端钝性分离,静脉分支采用钛夹钳夹,静脉取出后,在远端插入橄榄头做标记,并结扎固定,向静脉内注入肝素水,检查管腔有无渗漏,静脉桥准备好后将其置于肝素水中浸泡备用,彻底止血缝合皮肤后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b乳内血管桥的准备胸部正中切口,锯开胸骨,配合电凝、骨蜡止血,递乳内拉钩向上向左牵开左侧胸骨,递乳内动脉镊、电刀将壁层胸膜自胸内筋膜钝性向外测剥离至胸骨缘6cm处,钛夹钳夹分支,乳内动脉血管蒂上缘分离至左锁骨下动脉起源处,下缘至第6肋间,勿在全身肝素化之前切断远端[4],血管蒂全长游离后,以湿的罂粟碱纱布包裹备用。

c乳
内动脉与左前降支吻合电刀纵行切开心包至心包反折处,悬吊心包于胸壁上,于近心尖处再反悬吊一针,递卢米儿管固定,湿纱布一块垫于心包内,将心脏托起,使心尖垫高,以显露左前降支,配合固定心脏稳定器,同时连接co2吹管以吹开术野中的血液,递冠脉镊、冠脉尖刀切开冠状动脉,前、后鹰嘴剪刀扩大切口,必要时递冠脉探条探查动脉官腔,吻合口回血多时经切口向冠状动脉内送入塞子,以保证远端供血并可提供一个无血的吻合口视野。

7-0prolene双针将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作吻合。

大隐静脉与冠脉远端的吻合采用序贯式吻合法将大隐静脉桥与多支冠状动脉进行吻合,常用的部位是从前降支到对角支,回旋支的缘支间,右冠状动脉的左后分支到后降支。

e大隐静脉与升主动脉的吻合远端吻合完成后,在升主动脉前壁钳夹侧壁钳并打孔,6-0prolene双针作血管桥近端吻合。

全部吻合完成后,开放主动脉侧壁钳,注射针头排气,通过血管桥向冠状动脉供血,检查吻合口有无漏血,彻底止血。

间断缝合心包,放置心包及纵隔引流管、左胸腔闭式引流管各1根,清点物
品,常规关胸。

3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前提前通知icu,做好准备工作,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安全护送病人如病房,与病房护士认真做好交接班。

术后一般呼吸机辅助呼吸8~12小时,可减轻心脏做功和提高供养。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术后早期出现的高血压应及时纠正,按时进行血气及电解质监测,特别注意纠正缺钾,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

三讨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手术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冠脉外科近年来重要的进展之一。

由于该手术是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的,这对手术室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手术步骤,手术过程中应高度集中注意力,密切关注手术进展,术中传递器械物品要及时准确到位,器械护士还应严格管理好台上prolene缝线,及时收针放于吸铁针盒内,严防丢失。

参考文献
[1]胡盛寿,吴清玉,任杰,等34例非体外循坏冠状动脉搭桥
术[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9,15(6):321。

[2]邵国光,外科手术规范化操作与配合人民军医出版
社,2007,36:336。

[3]韦群梅,张立芳,旷鹰。

非体外循坏冠状动脉搭桥术配合体会[j]。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1015。

[4]邵国光,外科手术规范化操作与配合人民军医出版
社,2007,36:343。

作者单位: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