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神经头痛治疗秘方

合集下载

血管性头痛治疗方法

血管性头痛治疗方法

血管性头痛治疗方法血管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通常由血管扩张或收缩引起。

这种类型的头痛可能是原发性的,也可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头痛。

治疗血管性头痛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一些替代疗法。

下面将就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常见方法之一。

对于急性头痛发作,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三叉神经痛药物。

NSAIDs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能够缓解头痛和炎症反应,而三叉神经痛药物如曲普多林、氟马西尼等则可以通过影响神经传导来减轻头痛。

对于慢性头痛,预防性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抗抑郁药也常常被使用。

其次,非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重要手段。

一些非药物疗法如生物反馈治疗、针灸、按摩和瑜伽等被广泛应用于头痛的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训练患者控制生理功能来减轻头痛,针灸和按摩则可以通过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和促进血液循环来缓解头痛。

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规律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减少头痛的发作。

最后,替代疗法也是一些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

替代疗法包括中草药、营养补充剂和精神疗法等。

一些中草药如白芍、川芎和当归被认为对缓解头痛有一定效果,而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镁、维生素B2和辅酶Q10也被用于预防头痛的发作。

此外,一些精神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头痛。

综上所述,治疗血管性头痛的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建议患者首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势,然后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希望本文所述的治疗方法能够对患有血管性头痛的患者有所帮助。

血管性头痛治疗方法

血管性头痛治疗方法

血管性头痛治疗方法血管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它是由血管扩张和缩窄引起的症状,通常与头部剧烈的疼痛、偏头痛和神经系统症状相关。

治疗血管性头痛的方法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治疗血管性头痛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休息:当血管性头痛发作时,休息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引起头痛的刺激,如光线明亮、噪音刺耳等。

此外,一定要保证充分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常用方法之一。

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和频率,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非处方药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可以缓解轻度头痛。

而对于严重头痛,如偏头痛,可以考虑使用三叉神经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处方药进行治疗。

此外,一些特殊的头痛类型,如群集性头痛,可以使用类固醇类药物和激素进行治疗。

3. 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可以帮助预防血管性头痛的发作。

患者应该避免一些触发因素,如饮酒、咖啡因、不规律饮食和精神紧张等。

另外,规律的锻炼也可以帮助改善血管系统的功能,减少头痛的发作。

4. 放松技巧:放松技巧是缓解血管性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患者可以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温水浴、按摩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放松身体,减轻头部的压力感,缓解头痛的症状。

5.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也可以帮助缓解血管性头痛。

例如,使用热敷或冷敷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头痛的症状。

此外,一些物理疗法,如针灸和按摩,也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6. 心理治疗:血管性头痛的发作往往伴随着患者的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

因此,心理治疗对于治疗血管性头痛非常重要。

患者可以参加一些心理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以帮助他们管理压力和焦虑,减少头痛的发作。

总之,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休息、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放松技巧、物理疗法和心理治疗等多种方式来进行。

针对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神经性头痛的小偏方

神经性头痛的小偏方

神经性头痛的小偏方一:治疗头痛的13个简单偏方头痛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症状之一,想必每个人都经历过头痛吧,那种滋味很不好受。

在临床上,引起头痛的原因有很多,必要时还是要及时就医,但是如果想要解决头痛这个问题的话,不妨试试下面这些方法。

1、头痛时,把双手浸在一盆热水中(保持水温在60℃左右),一般约30分钟,头痛会减轻或至消失。

这是因为偏头痛是由脑血管充血,压迫脑神经产生。

当手部血管膨胀,血液流聚于手部,脑血管充血量就相对减少,血管膨胀也减少,压迫减轻,痛感便逐渐消失。

2、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根除。

忌吃花椒、胡椒。

3、白芷4克,冰片2克,细辛2克,研磨粉卷入纸筒放药粉燃着,用鼻吸入烟气,该方适用于神经头痛。

4、用白萝卜皮贴在两面的太阳穴上,每晚贴20分钟,可治偏头痛。

5、干白菜跟1块,红糖60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服3次。

6、鲜丝瓜根3个,白芷10克,与瘦猪肉适量共煮,吃肉喝汤。

7、双勾30克,红枣60克,黑豆60克,生姜3片,鸡蛋2个,共煮服。

8、川芎6克,绿茶6克,红糖适量。

清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渣饮用。

9、当归10克,川芎5克,白芷6克,葱白3根。

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10、辛夷花10-12克,鸡蛋2个,加清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饮汤吃蛋。

11、头痛时把苹果磨成泥状涂在纱布上,贴在头痛处,症状可减轻。

12、冰袋冷敷。

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头疼部位。

等冷却的头部血管收缩后,能够有效的缓解偏头痛。

13、菊花枕。

菊花干品1000克,川芎400克,丹皮、白芷各200克,装入枕套内,使药物缓慢挥发,具有活血行气、清热凉血、祛风解表、生肌止痛之功效。

由“头痛欲裂”就可以知道头痛时的痛苦,那么要想减轻这种痛苦,就需要在平时多积累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在头痛的时候就有用处了。

如果疼痛剧烈的,建议还是及时的就医,诊断病因,及早治疗。

血管性头痛及顽固性头痛的中医中药治疗

血管性头痛及顽固性头痛的中医中药治疗

血管性头痛及顽固性头痛的中医中药治疗血管性头痛属于中医学中的“头痛、偏头痛”的范畴。

头痛多呈胀痛或跳痛,重症时可出现剧烈疼痛,伴有头晕、视物模糊、畏光等症状。

疼痛多位于一侧的颞部,亦可出现头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特点。

方药:
川芎30g、丹参40g、红花10g、皂角15g
细辛5g、天竺黄15g、白芍20g、桔梗12g
泽泻12g、全蝎5g、党参20g、白术15g
茯苓20g
每日一剂,水煎服。

临证加减:
1、血瘀头痛:疼痛经久不愈,痛处经久不移,痛如锥刺
或有头部外伤史。

舌质紫,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加三
七5g、血竭1g、赤芍12g。

2、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胸脘满闷,恶心,呕吐痰涎,
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加橘红10g、制南星5g。

头痛剧
烈者加蜈蚣2条。

3、肾虚头痛:头痛且空,每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
力、遗精带下、耳鸣少寐、舌红苔少、脉细无力。


山萸肉15g、沙苑子15g、枸杞15g。

4、血虚头痛: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爪甲淡白,头晕眼花,
心悸失眠,手足麻木,舌质淡脉细无力。

加当归15g、
黄芪30g。

引经药:
1、前额眉棱骨之阳明经头痛加:白芷10g。

2、头两侧连于耳部之少阳经头痛加:柴胡15g、黄芩10g。

3、巅顶连于目系之厥阴经头痛加:吴茱萸6g。

4、头后部连于项背之太阳经头痛加:葛根15g。

5、
6、(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
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7、。

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88例

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88例

2 治疗方药
川芎12 g,荆芥12 g,防风12 g,白芷12 g,细辛3 g,菊花15 g,葛根12 g,丹参20 g,白芍30 g,甘草6 g。1剂/d,水煎服。10 d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痊愈:经治疗1~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在6个月之内未有复发者70例,占79.5%。
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88例
更新日期:2011-04-09 点击: 张玉华 刘桂营
笔者近几年来以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8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经系统治疗且资料完整者。其中男53例,女38例;年龄最小者10岁,最大者68岁;病程最短者1周,病程最长3 a。
好转:经治疗1~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经治后在6个月内病又复发,经用本法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者12例,占13.7%。
无效:经用本法治疗1~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略有改善,而改用它法治疗者6例,占6.8%。
4 典型病例
杨某,男,35岁,农民。1988-09-22初诊。患者头痛时作,痛连项背,并有针刺感,遇风则痛剧已有月余。先后经多医治疗无效。经徐州市某医院作脑电图正常。诊为“神经血管性头痛病”,对症用药亦未效。遂来我院就诊。刻诊:患者痛苦貌,头痛如劈,有针刺感,疼痛剧烈时欲呕,伴纳差,全身不适,苔薄白,脉细弦。此乃风寒袭滞经络所致,宜疏风散寒,活络止痛为治。拟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12 g,荆芥12 g,防风12 g,白芷12 g,细辛3 g,菊花15 g,葛根12 g,丹参20 g,白芍30 g,甘草6 g。3剂,水煎服,1剂/d。药后诸症大减。药中病所,守法再进,先后共服8剂治愈,随访至今病未再发。
5 体会
“神经血管性头痛”祖国医学无此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当属外感风寒头痛范畴。由于久治不愈,致使寒凝经络,血脉阻滞,即“久痛入络”之谓。方选川芎茶调散加减。方中川芎、荆芥、防风、白芷、菊花、细辛、葛根有疏风散寒止痛的作用,且川芎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上行头目,为治疗头痛之要药;丹参活血通络,白芍合甘草有缓急止痛之效。故用之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收效较捷。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辩证治疗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辩证治疗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辩证治疗标签: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与遗传、内分泌和精神因素有关。

往往有家族史,以女性居多。

发作前常有一定诱因,如:情绪波动、疲劳、月经来潮等,头痛剧烈,常放射至眼眶、牙齿等处,并伴目眩,呕恶、心烦等症状,呈周期性发作。

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头风”、“脑风”、“偏头痛”等范畴,病因病机可分为内伤和外感两大类。

外感头痛属实证,以风邪为主,治疗当以祛风为主,兼以散寒、清热、祛湿;内伤方面多属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而引起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血不足,引起肝风内动;气血不足,脉络失养;肾虚精亏,髓海不足,脑失所养以及脾失健运而生痰都是造成该病的内因。

中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具有相当强的优势。

笔者自2008年5月至2014年6月采用中医辩证治疗血管性头痛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2例,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1岁——30岁者6例,31——40岁者18例,41——50岁者10例,51岁以上者8例;病程:最短15天,最长7年。

药物组成川芎15克、白芷15克、当归15克、僵蚕10克、全蝎5克、菊花10克、白芍15克、藁本10克、蔓荆子10克、甘草6克。

辩证分型(一)风寒型(8例)偏侧头痛,畏寒喜暖,常喜裹头,舌质红,苔薄白,脉浮紧。

用基本方加羌活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

(二)风热型(6例)偏侧头痛且胀,甚则头痛如裂,口渴喜冷,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用基本方加牛蒡子10克、薄荷12克、黄芩12克。

(三)肝阳上亢(7例)偏侧头痛,伴眩晕,心烦,面红,或呕吐。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用基本方加石决明30克、柴胡12克、女贞子15克、天麻10克、钩藤12克。

(四)瘀血型(6例)偏侧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紧。

用基本方加桃仁15克、红花10克、赤芍15克、蜈蚣3条。

(五)气血虚弱型(5例)偏侧头痛隐隐,时发时止,神疲乏力,时时昏晕,心悸失眠,面色少华,脉细弱无力。

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方法

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方法

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方法文章目录*一、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方法*二、血管性头痛的饮食禁忌有哪些*三、怎样预防血管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方法1、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方法1.1、改变不良思维方式:对于血管性头痛患者,其症状仅仅只是一种表象的东西,真正在后面起作用的是他们的不良个性和思维方式。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积极、乐观、无畏、果敢的思维方式,而绝不是一心一意地企图立刻消除症状。

1.2、对症治疗:当有轻微血管性头痛的时候,最好是能够对症治疗。

像是有些人在食用了蛋类、肉类、海鲜类等出现过敏,从而引发偏头痛的症状,也是有的。

当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患者最好去医院做个检查,采用药物等方法对症治疗。

2、血管性头痛的病因原发性血管性头痛又称偏头痛,是一种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为主引起的功能性头痛。

根据头痛的不同表现,又可将其分为典型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丛集性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和眼肌麻痹型偏头痛等5种主要类型。

继发性血管性头痛指脑血管疾病所致的头痛,包括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静脉畸形、高血压病、颅内血肿、颅内静脉血栓形成、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病变引起的头痛。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性脑血管病。

颅内血肿,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未破裂的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3、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头痛多呈轻至中度全头痛、胀痛,也可表现为枕部、额部、双颞部疼痛,用脑、用力、活动头部及改变体位时头痛加重,常伴有类似神经衰弱症状。

也常发作呈现明显血管跳痛,恶心呕吐,典型的患者发作前有视力模糊,眼花表现。

头痛常发作于睡眠障碍、情绪激动、过度疲劳、过量喝酒等之后,女性患者在经期前后头痛加重。

血管性头痛的饮食禁忌有哪些1、辛辣刺激食物,辛辣之品可刺激机体产生热量,加快血液流速,使头痛加重,故在平时应少有或忌食辣椒、辣油、姜、咖喱、芥末、胡椒等辛辣刺激性食品。

2、高酪胺食物,由于本病的发生与血小板内单胺氧化酶活性下降有关,食用高酪胺食物(如奶酪、熏鱼等)后,其氨基酸不易被分解,反而促进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引起颅外血管强烈扩张和炎症反应,诱发头痛。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二则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二则

浙江中医杂志2021年3月第56卷第3期•17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二则陈卫庆三门县人民医院浙江三门317100关键词柴胡加龙骨牡妨汤血管神经性头痛医案笔者临床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辨治血管神经性 头痛,常获满意疗效,兹举典型病例二则如下。

陈某,男,61岁。

初诊日期:2018年10月5日。

主诉:反复头痛30余年。

自诉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胀痛为 主,头痛剧烈,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无头晕、恶寒发热、偏侧肢体乏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不适。

患者四处求 医治疗,均疗效不佳,口服止痛药症状稍可缓解,但易反 复发作,遂至我院门诊寻求中药治疗。

经头颅MRI+MRA 检查,颅脑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5级。

刻下:头痛,多 梦,时有□干口苦,无胸肋胀满;无心慌、心棒,无气上 冲。

不恶风,汗出不多,头颈背部紧束感;无腹胀腹痛,纳 尚可,二便调;舌黯红、苔稍厚,脉滑。

六经辨证:太阳少 阳合病。

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葛根汤:葛根40g,煅磁 石20g,大黄(后下)、党参、炙麻黄、桂枝、白芍、黄芩、姜半夏各l〇g,龙骨、牡蛎各30g,柴胡、生姜、大枣各 15g,甘草6g。

7剂。

2018年12月5日二诊:诉头痛有所 好转,本次就诊患者自觉头颈背部紧束感明显改善,多 梦改善,余无不适,后守方服用20余剂,头痛十去其七,守方减炙麻黄为5g,大黄6g,续服调理而愈。

半年 后随访无复发,且未再有多梦情况,自觉精神状态较前 明显改善。

叶某,女,50岁。

初诊日期:2019年3月12日。

主诉:反复头痛头晕10余年。

有高血压20余年,服用络活喜治 疗,血压波动在140/90~ 170/105mmHg,有乳腺、甲状腺 多发结节,头痛以胀痛为主,晨起明显,伴有头晕,发作 时影响生活和工作,期间反复多次做头颅MRI+MRA检 查,未见明显异常。

多方求医,效果不佳,反复发作,遂至 我院门诊寻求中药治疗。

刻下:头痛伴头晕,时有口干口 苦,面黯,目暗,易急躁,睡眠可,纳尚可,二便调;舌紫 黯、苔黄腻,脉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性头痛方药
神经性头痛分如下两种:1、血管性神经头痛;2、植物性神经头痛。

针对这两种头痛的治疗方法是:
一、血管性神经头痛:
外用药:
(方药)皂荚3克(去皮、籽),切碎,蜜水拌,用文火微炒黄,研末。

(用法)每用0.1-0.2克,吹鼻腔或水点鼻腔内,每隔4小时或点鼻一次。

一般左侧头痛点右鼻腔,右侧头痛点左鼻腔,双侧痛者点双鼻腔。

内服药:皂荚3克,僵蚕3克,川芎3克。

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12天为一个疗程。

轻者一般用药十几分钟后痛止,重者几十分钟痛减。

鼻腔吹或点药后主要反应为打喷嚏、流鼻涕,停药后自然消失。

二、植物性神经头痛:
(方药)谷维素、维生素C。

用量按医嘱。

以上两种方法治疗神经性头痛既彻底又快速。

根据我的用药经验,血管性神经头痛的点鼻腔那个过程就不要用了,因为太难受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