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课件--妊娠病·胎漏、胎动不安
合集下载
胎漏、胎动不安、滑胎

及全身脉证
治疗大法:补肾安胎 辅以清热凉血、益气养血或化瘀固冲 胎堕难留或胚胎停止发育时当下胎益母
【辨证论治】
1.肾虚证
主要证候: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伴阴道少量流血,色黯淡,头晕耳 鸣,两膝酸软,小便频数,或曾屡有堕胎,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滑 证候分析: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养,故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有阴道少量流血, 色黯淡;肾虚髓海不足,故头晕耳鸣;肾主骨,肾虚则两膝酸软;肾与膀胱相表里, 肾虚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肾虚冲任不固,无力系胎,故使屡有堕胎。舌淡,苔 白,脉沉细而滑,为肾气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肾益气,固冲安胎 方药举例:寿胎丸加党参、白术
1.肾虚 素禀肾气不足 或孕后房事不节 或因惊恐伤肾 或损伤肾气,肾虚冲任不固
胎失所系 以致胎漏、胎动不安 甚则滑胎
【病因病机】
2.气血虚弱
素体虚弱 或饮食劳倦
损伤脾气
或大病久病- 耗伤气血
无力固养胎元 以致胎漏、胎动不安 甚则滑胎
【病因病机】
3.血热证
内因
素体阳盛
血热、阴
虚内热
热
伏
冲
外因
任
孕后过食
《女科百问》提出“可预服杜仲丸” 《丹溪心法·妇人产前》提出“黄芩、白术安胎圣药”之说, 《妇人规》提出腹痛、下血、腰酸、下坠胎 动不安四大症状变化,预测胚
胎存活概况。 《医学衷中参西录》创制寿胎丸治疗和预防流产,现成为安胎首选方剂。
1、冲任二脉通盛: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相资,故能有子。
有孕而月经不停,到妊娠四五月自 止
仅有小腹疼痛反复发作,无腰酸
无阴道出血
【鉴别诊断】
病名
阴道流血
胎漏
阴道少量出血时岀时止 淋漓不断
治疗大法:补肾安胎 辅以清热凉血、益气养血或化瘀固冲 胎堕难留或胚胎停止发育时当下胎益母
【辨证论治】
1.肾虚证
主要证候: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伴阴道少量流血,色黯淡,头晕耳 鸣,两膝酸软,小便频数,或曾屡有堕胎,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滑 证候分析: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养,故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有阴道少量流血, 色黯淡;肾虚髓海不足,故头晕耳鸣;肾主骨,肾虚则两膝酸软;肾与膀胱相表里, 肾虚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肾虚冲任不固,无力系胎,故使屡有堕胎。舌淡,苔 白,脉沉细而滑,为肾气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肾益气,固冲安胎 方药举例:寿胎丸加党参、白术
1.肾虚 素禀肾气不足 或孕后房事不节 或因惊恐伤肾 或损伤肾气,肾虚冲任不固
胎失所系 以致胎漏、胎动不安 甚则滑胎
【病因病机】
2.气血虚弱
素体虚弱 或饮食劳倦
损伤脾气
或大病久病- 耗伤气血
无力固养胎元 以致胎漏、胎动不安 甚则滑胎
【病因病机】
3.血热证
内因
素体阳盛
血热、阴
虚内热
热
伏
冲
外因
任
孕后过食
《女科百问》提出“可预服杜仲丸” 《丹溪心法·妇人产前》提出“黄芩、白术安胎圣药”之说, 《妇人规》提出腹痛、下血、腰酸、下坠胎 动不安四大症状变化,预测胚
胎存活概况。 《医学衷中参西录》创制寿胎丸治疗和预防流产,现成为安胎首选方剂。
1、冲任二脉通盛: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相资,故能有子。
有孕而月经不停,到妊娠四五月自 止
仅有小腹疼痛反复发作,无腰酸
无阴道出血
【鉴别诊断】
病名
阴道流血
胎漏
阴道少量出血时岀时止 淋漓不断
中医妇科学第七章--妊娠病

妊娠恶阻
辨证论治:
酸水,苦水
呕吐物
清涎、清水
要点
咖啡色、血样
兼证
舌脉
治则:调气和中,降逆止呕
调护:
分型: 脾胃虚弱—香砂六君子
肝胃不和—苏叶黄连汤
热、实 虚、寒 气阴两亏
妊娠腹痛
概念:妊娠期间,因胞脉阻滞或失养,气西运行不
畅而发生小腹疼痛者。又称胞阻
病因病机 血虚:气血运行无力 虚
汗
胎前三禁
下
利小便
预防: 1、调情志
4、慎房事
2、慎起居
5、定期检查
3 、调饮食
6、重胎数
妊娠恶阻
概念:妊娠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入即吐者。
病因病机:
脾胃虚弱
气阴两虚
胃失和降
恶心呕吐
肝胃不和 冲脉之气上逆
诊断:
依据 1、先确诊怀孕
2、孕后恶心呕吐,食入即吐
鉴别 1、芎芎胎
2、消化道疾病,肝炎
辨证论治 阴虚肺燥:百合固金汤 痰火犯肺:清金降火汤
子淋
概念:妊娠期间,出现尿频、尿急、淋漓涩痛等症状。
病因病机:
心火偏亢:移热小肠,注入膀胱
实热
膀胱气化不利 子淋
湿热下注:湿热下注,蕴结膀胱
阴虚:
阴虚火旺,移热膀胱
心火偏亢:导赤散十玄参、麦冬
辨证论治 湿热下注:加味五林散
阴 虚:知柏地黄汤
胶艾汤
异位妊娠
概念:凡孕卵在子宫畦外着床发育,称为 “异 位妊娠”。
病因: 炎症 发育不良 异位症 肿瘤 手术
异位妊娠
输卵管妊娠流产 完全流产
不全流产
病理
输卵管妊娠破裂 休克
中医妇科学课件-妊娠病概述[宝典]
![中医妇科学课件-妊娠病概述[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a023e8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f.png)
病机
01
02
03
04
气血失调
妊娠病的发生与气血失调密切 相关,如气滞血瘀、气血两虚
等。
脏腑功能失调
孕期脏腑功能失调,如脾胃不 和、肝气郁结等,均可引发妊
娠病。
经络受阻
孕期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 ,可能导致各种妊娠病的发生
。
胎元不固
胎元不固是妊娠病的一个重要 病机,与肾气不足、冲任不固
等有关。
03
中医妇科学课件-妊 娠病概述[宝典]
目录
• 妊娠病的定义与分类 • 妊娠病的病因与病机 • 妊娠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妊娠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 妊娠病的预防与保健
01
CATALOGUE
妊娠病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01
妊娠病是指在妊娠期间因生理、 心理、环境等因素引发的各种疾 病,主要症状包括呕吐、腹痛、 腰痛、下肢水肿等。
02
妊娠病不仅影响孕妇的健康,还 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 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
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妊娠病可分为生理性妊娠病和病理性妊娠病。生理性妊娠病 主要是由于妊娠期激素和子宫的变化引起的,如呕吐、腰痛 等;病理性妊娠病则是由其他疾病引发的,如妊娠期高血压 、糖尿病等。
根据症状分类
妊娠病可分为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 病等。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泌尿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心血管系统 疾病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等。
02
CATALOGUE
妊娠病的病因与病机
病因
六淫邪气
外感六淫邪气,如风寒、暑湿、燥火等,均 可导致妊娠病的发生。
保健
心理调适
中医妇科学课件妊娠病概述PPT课件

目
的
要
求
掌握 常见妊娠病的定义、 诊断及辨证论治。
掌握 妊娠病的总治则与用药宜忌。
熟悉 妊娠病的定义及妊娠期常见疾病及其总的 病因病机。
Hale Waihona Puke 在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
病,称为妊娠病。
二、常见妊娠病:
妊娠恶阻、、妊娠腹痛、异位妊娠 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滑胎
子肿、子晕、子痫
病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房室 不节、劳逸过度、跌仆闪挫及素体虚弱 或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虚等。
阴血虚 脾肾虚 冲气上逆 气滞
病机(与妊娠期生理变化及妊娠生理调节有关)
• l、阴血虚——素体阴虚,孕后阴血下聚以养 胎元 ,阴血益虚,阴虚阳亢 • 2、脾肾虚——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胎失所养, 脾虚湿聚,泛溢肌肤或水停胞中;肾虚胎失所 系,胎元不固。 • 3、冲气上逆——孕后经血不泻,聚于冲任子 宫以养胎,冲脉气盛。冲脉隶于阳明,若胃气 素虚,冲气上逆犯胃,胃失和降则呕恶。 • 4、气滞——素多忧郁,气机不畅,腹中胎体 渐大,易气机升降失常,气滞则血瘀水停。
胎元正常:治病与安胎并举 (治病安胎或安胎去病) 常用的安胎方法: 以补肾健脾,调理气血为主
补肾安胎为固胎之本 健脾安胎为益血之源 理气以通调气机,理血以养血为主或佐以清热。
胎元异常——下胎以益母 胎元不正 胎堕难留 胎死不下 孕妇有疾不能继续妊娠
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 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慎用或禁用。 1、禁用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药物; 2、慎用影晌母体妊娠的药物,病情需要 时,适量使用。 “衰其大半而止”。
妊娠禁忌(慎用)药:
(一)中药:
1、峻下滑利:芜花、甘遂、大戟、巴豆、牵牛子、 商陆、大黄、芒硝、苡仁 2、祛瘀破血:麝香、乳香、没药、三棱、获术、 刘寄奴、归尾、川芎、桃仁、红花、赤芍、 益母草、牛膝、泽兰、虫类药 3、耗气散气:代赭石、沉香、降香、虫类药 4、有毒:生附子(草乌、川乌)、生半夏、生南星、 马钱子、两面针、皂角
的
要
求
掌握 常见妊娠病的定义、 诊断及辨证论治。
掌握 妊娠病的总治则与用药宜忌。
熟悉 妊娠病的定义及妊娠期常见疾病及其总的 病因病机。
Hale Waihona Puke 在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
病,称为妊娠病。
二、常见妊娠病:
妊娠恶阻、、妊娠腹痛、异位妊娠 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滑胎
子肿、子晕、子痫
病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房室 不节、劳逸过度、跌仆闪挫及素体虚弱 或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虚等。
阴血虚 脾肾虚 冲气上逆 气滞
病机(与妊娠期生理变化及妊娠生理调节有关)
• l、阴血虚——素体阴虚,孕后阴血下聚以养 胎元 ,阴血益虚,阴虚阳亢 • 2、脾肾虚——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胎失所养, 脾虚湿聚,泛溢肌肤或水停胞中;肾虚胎失所 系,胎元不固。 • 3、冲气上逆——孕后经血不泻,聚于冲任子 宫以养胎,冲脉气盛。冲脉隶于阳明,若胃气 素虚,冲气上逆犯胃,胃失和降则呕恶。 • 4、气滞——素多忧郁,气机不畅,腹中胎体 渐大,易气机升降失常,气滞则血瘀水停。
胎元正常:治病与安胎并举 (治病安胎或安胎去病) 常用的安胎方法: 以补肾健脾,调理气血为主
补肾安胎为固胎之本 健脾安胎为益血之源 理气以通调气机,理血以养血为主或佐以清热。
胎元异常——下胎以益母 胎元不正 胎堕难留 胎死不下 孕妇有疾不能继续妊娠
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 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慎用或禁用。 1、禁用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药物; 2、慎用影晌母体妊娠的药物,病情需要 时,适量使用。 “衰其大半而止”。
妊娠禁忌(慎用)药:
(一)中药:
1、峻下滑利:芜花、甘遂、大戟、巴豆、牵牛子、 商陆、大黄、芒硝、苡仁 2、祛瘀破血:麝香、乳香、没药、三棱、获术、 刘寄奴、归尾、川芎、桃仁、红花、赤芍、 益母草、牛膝、泽兰、虫类药 3、耗气散气:代赭石、沉香、降香、虫类药 4、有毒:生附子(草乌、川乌)、生半夏、生南星、 马钱子、两面针、皂角
中医妇科学课件妊娠病概述

胎元异常——下胎以益母 胎元不正 胎堕难留 胎死不下 孕妇(yùnfù)有疾不能继续妊娠
第八页,共13页。
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 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慎用或禁用。 1、禁用影响胎儿正常(zhèngcháng)发育的药 物; 2、慎用影晌母体妊娠的药物,病情需要
时,适量使用。 “衰其大半而止”。
目的要求
掌握 常见妊娠病的定义、 诊断及辨证论治。 掌握 妊娠病的总治则与用药(yònɡ yào)宜忌。 熟悉 妊娠病的定义及妊娠期常见疾病及其总的病 因病机。
第一页,共13页。
在妊娠期间,发生(fāshēng)与妊娠有关的疾 病,称为妊娠病。
第二页,共13页。
二、常见妊娠病:
妊娠恶阻、、妊娠腹痛、异位妊娠 胎漏、胎动不安(bù ān)、堕胎、
• 4、气滞——素多忧郁,气机不畅,腹中胎体渐 大,易气机升降失常,气滞则血瘀水停。
第六页,共13页。
胎元正常:治病与安胎并举 (治病安胎或安胎去病)
常用的安胎方法: 以补肾健脾,调理气血为主
补肾安胎为固胎之本 健脾安胎为益血之源 理气以通调气机(qì jī),理血以养血 为主或佐以清热。
第七页,共13页。
第九页,共13页。
妊娠(rènshēn)禁忌(慎用)药:
(一)中药:
1、峻下滑利:芜花、甘遂、大戟、巴豆、 牵牛子、
商陆、大黄、芒硝、苡仁
2、祛瘀(qū yū)破血:麝香、乳香、没药、 三棱、获术、
刘寄奴、归尾、川芎、桃仁、红花、
赤芍、
第十页,共13页。
(二)西药(xīyào): 1、抗菌类:喹诺酮类(环丙沙星等)、
小产、滑胎 子肿、子晕、子痫
第三页,共13页。
病因——外感(wàigǎn)六淫、情 志内伤、房室 不节、劳逸过度、跌仆闪挫及素体虚 弱 或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虚等。
中医妇科 胎 漏ppt课件

⑵与激经相比,胎漏出现的阴道流血无规律,停止 时间不确定,且胎漏往往是堕胎、小产的先兆,可 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
⒉与胎死不下的鉴别
⑴胎死不下者可伴阴道流血,孕中期不见小腹长大, 未觉胎动,或胎动消失
⑵妇科检查子宫小于妊娠月份;B超检查无胎心、 胎动反射,或胎头不规则变形
⑶胎死不下与胎漏相比,胎死不下者胎元已殒,胎 漏者胎元未殒。
§4
病例
• 李xx,女,30岁,初诊日期:2009年6月3日。 • 主诉:停经48天,近三天阴道流血。 • 现病史:该患平素月经规律,现停经48天,近三
天来阴道有血性分泌物,尿妊娠试验阳性。 • 舌像:舌质红;脉象:细滑。
§4 胎 漏
• 该病的中西医诊断是什么? • 该病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 诊断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⒈《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经血不时而下,名曰 漏胎。盖冲任二经气虚,则胞内泄不能制约其经 血,故血不时而下。”
⒉《女科经纶·卷三》:“胎漏多因于血热,热有气 虚血少者。故《良方》论有下血服凉血药,而下 血益甚,食少体倦,次脾气虚不能摄血也。”
㈡鉴别诊断
⒈与激经的鉴别
⑴激经是指妊娠早期,在相当于月经期时,仍有少 量阴道流血,到四五月后自行停止,无损胎儿生长 发育。又称“垢胎”、“盛胎”。
主要证候:妊娠期间,阴道下血,色深红或鲜红, 质稠,心烦少寐,口渴冷饮,溲黄便结,面红唇 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加味阿胶汤《医宗金鉴》去当归
方解:黑栀子,侧柏叶,黄芩
清热止血安胎
生地,白芍
养血凉血安胎
杜仲,白术Βιβλιοθήκη 补肾健脾固胎阿胶,艾叶
养血止血安胎
五﹑胎漏如何辨证论治?
⒉与胎死不下的鉴别
⑴胎死不下者可伴阴道流血,孕中期不见小腹长大, 未觉胎动,或胎动消失
⑵妇科检查子宫小于妊娠月份;B超检查无胎心、 胎动反射,或胎头不规则变形
⑶胎死不下与胎漏相比,胎死不下者胎元已殒,胎 漏者胎元未殒。
§4
病例
• 李xx,女,30岁,初诊日期:2009年6月3日。 • 主诉:停经48天,近三天阴道流血。 • 现病史:该患平素月经规律,现停经48天,近三
天来阴道有血性分泌物,尿妊娠试验阳性。 • 舌像:舌质红;脉象:细滑。
§4 胎 漏
• 该病的中西医诊断是什么? • 该病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 诊断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⒈《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经血不时而下,名曰 漏胎。盖冲任二经气虚,则胞内泄不能制约其经 血,故血不时而下。”
⒉《女科经纶·卷三》:“胎漏多因于血热,热有气 虚血少者。故《良方》论有下血服凉血药,而下 血益甚,食少体倦,次脾气虚不能摄血也。”
㈡鉴别诊断
⒈与激经的鉴别
⑴激经是指妊娠早期,在相当于月经期时,仍有少 量阴道流血,到四五月后自行停止,无损胎儿生长 发育。又称“垢胎”、“盛胎”。
主要证候:妊娠期间,阴道下血,色深红或鲜红, 质稠,心烦少寐,口渴冷饮,溲黄便结,面红唇 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加味阿胶汤《医宗金鉴》去当归
方解:黑栀子,侧柏叶,黄芩
清热止血安胎
生地,白芍
养血凉血安胎
杜仲,白术Βιβλιοθήκη 补肾健脾固胎阿胶,艾叶
养血止血安胎
五﹑胎漏如何辨证论治?
最新中医妇科学妊娠病讲义教学讲义PPT

胶艾汤
异位妊娠
❖ 概念:凡孕卵在子宫畦外着床发育,称为 “异 位妊娠”。
❖ 病因: 炎症 发育不良 异位症 肿瘤 手术
异位妊娠
输卵管妊娠流产 完全流产
不全流产
❖ 病理
输卵管妊娠破裂 休克
腹腔妊娠
子宫:内膜呈蜕膜样变化
❖ 临床表现
停经
贫血
腹痛
体征腹部检查
休克
后穷窿穿刺
不规则阴道出血 妇检
❖ 诊断:病史结合体征及确定妊娠非宫内。
胎漏、胎动不安
❖ 诊断
1、临床表现 胎漏、胎动不安
2、检查:胚胎存活
3、鉴别;激经、妊娠尿血、
宫外孕、萄萄胎。
❖ 辨证论治:
要点:出血量色、质、伴随症
治则:安胎
分型:肾虚:
寿胎丸
气血虚弱:
胎元饮
血热:
保阴煎
外伤:
圣愈汤
堕胎、小产、滑胎
❖ 概念:堕胎:妊娠12W内,胚胎自然殒堕者。
小产:妊娠12-28W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
逐瘀去胎
随胎、小产:去胎益母
刮宫术去胎
引手术去胎
生化汤
按产科去胎
调气血
孕前重在调
调精神
滑胎
调月经
养气血
孕后重在养
补肝肾
调情志
子肿
❖ 概念:妊娠后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
子肿、子气、脆脚、皱脚、子满。
❖ 病因病机
脾虚: 水湿不运
泛溢肌肤
肾虚: 气化失职
水湿积聚
子肿
气滞: 气机阻滞
水湿木化
❖ 诊断 特点:孕后肢体,面目发生肿胀。
❖ 辨证论治 阴虚肺燥:百合固金汤 痰火犯肺:清金降火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