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漏胎动不安
中医护理知识点:胎漏、胎动不安【优质推荐】

中医护理知识点:胎漏、胎动不安【优质推荐】胎漏、胎动不安的辨证妊娠期间,多因冲任气血不调或不和,胎元不固,以致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称为胎漏。
而妊娠期间仅有腰酸腹痛,或下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称为胎动不安。
在妊娠早、中期发生胎漏、胎动不安者,常为堕胎小产之先兆,相当于现代医学之先兆流产;若在妊娠中、晚期发生胎漏,也可能为前置胎盘的表现【辨证】本病病位在冲任、胞宫,临床应根据病情的进展,判断胎元的存亡与预后,决定治病与安胎幷举或下胎益母。
一、肾虚证: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质清稀,或小腹下坠、隐痛、腰痛、膝软、头晕耳鸣,神疲纳差,夜尿频繁,或曾屡次坠胎,眼诓黯黑或有面部黯斑,舌淡或淡黯,苔白,脉沉细滑或尺脉弱。
二、气血虚弱证: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或小腹空坠、隐痛腰痛、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神疲纳差,肢软乏力,大便不实,舌淡胖,苔白,脉细滑。
三、血热证: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质稠,或小腹坠胀,灼痛、腰痛、面赤心烦,口干咽燥,或五心烦热,尿黄便秘,舌红或边尖红,苔黄或少苔,脉弦滑数。
四、血瘀证:妊娠期外伤,或宿有癥瘕,阴道少量出血,色黯红,质稠,或小腹坠胀、腰痛,舌质略暗,有瘀斑,脉沉弦。
胎漏、胎动不安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流产的可能原因,以及经积极稳妥治疗后,大多可继续正常妊娠、分娩健康婴儿。
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和紧张情绪,抑郁、忧思、恼怒、悲伤均可影响气机,使气血逆乱,胎失载养。
二、注意卧床休息,阴道流血时应绝对卧床、静心休养,但非24小时躺在床上不动,甚至连大便都不敢下床。
肾虚症宜多休息,有滑胎史者,其休息一般超过上次流产的日期;气血虚弱症应避免劳累,保证睡眠,血热者,绝对卧床休息,衣被不宜过暖。
三、避风寒,慎起居、防止外感等疾病发生。
四、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负重攀高,防止跌扑;保持会阴清洁,用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部,每日1次。
胎漏胎动不安教案

胎漏、胎动不安教案目的要求⏹熟悉胎漏、胎动不安的定义及其病因病机,⏹掌握其辨证论治。
定义⏹胎漏: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但无腰腹疼痛、下坠感。
⏹胎动不安:妊娠期腰痛、腹痛,胎动下坠,或伴少量阴道出血。
(四症不必悉具)⏹转归:好转——继续妊娠加重——胎元殒堕沿革:⏹《金匮要略》:“有妊娠下血者… …胶艾汤主之”。
⏹《诸病源候论》载“漏胞”、“胎动不安”候。
提出“母有疾以动胎”和“胎有不牢固,致动以病母”。
⏹《妇人良方》指出“房室不节”病因。
⏹《妇人规》提出“父气薄弱”等因素。
病因病机⏹主要病因病机:冲任不固,胎失所养,或胎元不健。
⏹虚证为主,亦有实证、虚实夹杂之证。
⏹母体因素1、肾虚2、气虚3、血热4、外伤⏹胎元因素先天不足孕后所伤诊断⏹病史:停经史;⏹症状:阴道少量出血,或腰痛、小腹痛,下坠感;⏹检查:妇检:子宫口闭,子宫增大与孕周相符;实验室:血、尿 HCG 测定(定性、定量);辅助检查:B超——宫内见孕囊,可有胎心搏动鉴别诊断:⏹胎漏与激经、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鉴别;⏹胎动不安与妊娠腹痛、异位妊娠、葡萄胎鉴别;⏹与胎殒难留、胎死不下鉴别;⏹胎漏与宫颈出血鉴别。
以图像与病例阐明鉴别要点。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辨阴道出血的色、质辨腹痛的性质、程度⏹治疗大法:安胎为主重在补肾固冲,以及健脾、养血、清热胎元不健或胎堕难留,则下胎以益母。
1、肾虚⏹妇科证候:孕期阴道少量下血,色黯淡,质稀,腰痛,小腹隐痛、下坠,头晕耳鸣。
⏹舌脉:舌淡,舌苔白,脉沉细而滑,尺弱。
⏹治法:固肾安胎,佐以益气。
⏹方药:寿胎丸加党参、白术⏹偏于阳虚,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脉沉迟。
加杜仲、艾叶、补骨脂。
中成药滋肾育胎丸。
⏹偏于阴虚,五心烦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合二至丸,加生地、山萸肉、地榆。
2、气血虚弱⏹妇科证候:孕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质稀,腰痛,小腹隐痛、空坠,神疲。
⏹舌脉:舌淡苔薄,脉细滑⏹治法:补气养血,固冲安胎。
胎漏、胎动不安、滑胎

治疗大法:补肾安胎 辅以清热凉血、益气养血或化瘀固冲 胎堕难留或胚胎停止发育时当下胎益母
【辨证论治】
1.肾虚证
主要证候: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伴阴道少量流血,色黯淡,头晕耳 鸣,两膝酸软,小便频数,或曾屡有堕胎,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滑 证候分析: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养,故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有阴道少量流血, 色黯淡;肾虚髓海不足,故头晕耳鸣;肾主骨,肾虚则两膝酸软;肾与膀胱相表里, 肾虚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肾虚冲任不固,无力系胎,故使屡有堕胎。舌淡,苔 白,脉沉细而滑,为肾气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肾益气,固冲安胎 方药举例:寿胎丸加党参、白术
1.肾虚 素禀肾气不足 或孕后房事不节 或因惊恐伤肾 或损伤肾气,肾虚冲任不固
胎失所系 以致胎漏、胎动不安 甚则滑胎
【病因病机】
2.气血虚弱
素体虚弱 或饮食劳倦
损伤脾气
或大病久病- 耗伤气血
无力固养胎元 以致胎漏、胎动不安 甚则滑胎
【病因病机】
3.血热证
内因
素体阳盛
血热、阴
虚内热
热
伏
冲
外因
任
孕后过食
《女科百问》提出“可预服杜仲丸” 《丹溪心法·妇人产前》提出“黄芩、白术安胎圣药”之说, 《妇人规》提出腹痛、下血、腰酸、下坠胎 动不安四大症状变化,预测胚
胎存活概况。 《医学衷中参西录》创制寿胎丸治疗和预防流产,现成为安胎首选方剂。
1、冲任二脉通盛: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相资,故能有子。
有孕而月经不停,到妊娠四五月自 止
仅有小腹疼痛反复发作,无腰酸
无阴道出血
【鉴别诊断】
病名
阴道流血
胎漏
阴道少量出血时岀时止 淋漓不断
《胎漏、胎动不安》课件

常规的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胎儿的发育情 况,病理性异常如胎儿畸形、羊水量等。
羊水穿刺
羊水穿刺是在孕中期进行的一种检查,即通 过取得胎盘或胎儿羊水进行病原检测和染色 体分析。
心电图
产前心电图检查是评述胎儿心脏功能分类不 可替代的方法。
治疗方法
1
中西医结合治疗
也可能引起胎儿健康问题, 家族遗传史和染色体异常是一些常见的表 现。
临床症状
1. 胎漏症状
• 阴道流血或漏液 • 胎儿缩水、堕落 • 腰酸背痛、腹痛 • 羊水检查异常、早产
2. 胎动不安症状
• 胎动频率不足 • 胎动减弱或消失 • 胎动时间段不正常 • 胎位异常
常见检查
生化检查
生化指标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及血常规等,用于检测母体和胎儿是否存在 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异常。
《胎漏、胎动不安》PPT 课件
欢迎大家来参加这个有关胎儿健康的课程!在接下来的演示中,我们将呈现 关于“胎漏、胎动不安”的全部知识。
病理解剖
子宫结构
胎漏、胎动不安是由子宫内环 境紊乱引起的疾病,这些紊乱 可能影响到子宫器官。
胎盘情况
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之间的重要 交换器,其位置、形状和功能 将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
血栓
血栓是引起胎漏、胎动不安的 另一个常见因素,主要是由于 血流的不畅通导致的。
发病原因
1 生活习惯
2 疾病史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规律的作息时间、 过度疲劳、情绪紧张等,容易导致胎儿健 康问题。
一些慢性病、免疫系统疾病、甲状腺疾病 等也有可能引起胎儿健康问题。
3 环境污染
4 遗传因素
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污染 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也会对胎儿产生不 良影响。
胎漏、胎动不安病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和(或)下腹疼痛,宫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物尙未排出,子宫 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者;早期先兆流产是临床表现常为停经后有早孕反应,以后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或时下时止, 或淋漓不断,色红,持续数日或数周,无腹痛或有轻微下腹胀痛,腰痛及下腹坠胀感。
辩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
一、辩证要点
三、证治分类
辨证主要根据症状与舌脉。其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小腹痛、腰痛和腰腹下坠。根据 四大症状的轻重变化, 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判断病情的进退、胎元的存亡和预后。一般而言,阴道出血量少,色淡,质稀者,多属虚 证;色深红或紫暗,质稠者,多属实证;下血量少,腰腹痛和下坠感轻微,脉滑者,则胎元未损,宜安胎;若下 血量多,腹痛加重,腰痛如折,阵阵下坠者,则已发展为胎堕难留,安之无益;若反复阴道出血,色暗,小腹冷 痛,早孕反应消失,脉由滑转涩者,则为胎死不下之兆,应作进一步检查。
2.辅助检查:协助判断胚胎或胎儿未损或已损。早期妊娠者,首选妊娠试验,可作HCG定性或定量测定,有 助判断胚胎滋养细胞功能。B型超声显像则有助判断胚胎或胎儿是否在于宫内存活,以排除异位妊娠、胎死不下 (过期流产)等情况.此外,有条件者,还应检查可能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如致畸因素(包括风疹病毒、巨细胞病 毒、弓形体等)、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症等)、免疫因素(1ilt型抗体、磷脂抗体、抗精 于抗体、封闭性抗体等) 。
3.子宫颈出血宫颈糜烂、息肉均可有接触性出血,常发生于性交后。妊娠早期因宫颈较充血,无房事也可能 有少量出血,通过妇科检查可作鉴别。
4.此外,还要与内、外科疾病所致的出血、腹痛相鉴别。
1.妇科检查:在消毒条件下进行检查,观察阴道出血是否来自宫腔,排除宫颈糜烂、 息肉之出血。属胎漏、 胎动不安者,子宫口应闭合,羊膜囊无膨出、未破裂,子宫增大、柔软,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无压痛。
产科知识PPT课件

• 8、孕期出现阴道出血时,应卧床静养,及 时就诊。 • 9、凡安胎失败者,应劝慰患者不要急于再 次妊娠,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消除紧 张心态。 • 10、指导患者做好孕期保健。
• 先兆流产、先兆早产、习惯性流产及早、 晚期流产等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 (一)护理评估 • 1、停经史、早孕反应及伴随症状 2、妊娠 史、既往史 3、阴道出血、腹痛情况、有无 胚胎组织排出物 4、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 活自理能力。 5、心理社会状况 6、辨证 肾 气亏虚证、外伤损络证、气血虚弱证、血 热内扰证。
• 6、并发症护理 • (1)精神紧张:加强心理疏导,告知成功 病例,增强自信心。 • (2)腹痛及阴道流血:观察部位、性质和 质、色、量的变化,及时给予处理。 • (3)营养缺乏:给与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高 蛋白饮食。
• (三)辩证施护 • 1、肾气亏虚证 肾气不足滑胎者应绝对卧 床休息,防止过劳,严禁房事。 • 2、外伤损络证 妊娠期外伤后,观察有无 阴道出血、腹痛等情况。不可随意服用治 伤药,以免破血动胎。 • 3、气血虚弱证 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 • 4、血热内扰证 中药宜热服,不宜凉服。 避免食用海鲜之品。
• 2. 母体因素 全身性疾病如妊娠期的 急性高热、患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 感染后细菌或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 血循环可能引起流产。 • 3.胎盘因素 滋养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不全是胚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 4.其他因素 如免疫因素、母儿血型 不合可能引起流产。
病理
• 由于流产发生的时间不同,其病理过程亦不同。 • 早期流产时胚胎多数先死亡,在妊娠8周内发生的 流产,由于胎盘绒毛发育尚不成熟,与子宫蜕膜 联系尚不牢固,妊娠产物多数可以完全从子宫壁 剥离而排出,出血不多。在妊娠8~12周时,胎 盘未完全形成,但胎盘绒毛发育繁盛,与蜕膜层 联系牢固,此时若发生流产,妊娠产物不易完全 从子宫壁剥离而排出,出血较多。妊娠12周后, 胎盘已完全形成,流产过程与足月分娩相似。
胎漏、胎动不安实用单方

胎漏、胎动不安实用单方【中医理论】怀孕以后,阴道不时有少量下血,或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但无腰酸腹痛感,称之为“胎漏”亦名“胞漏”或“漏胎”。
如先感胎动下坠,继而合轻微腰酸腹胀,或阴道少许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始载“妊娠漏胞”“妊娠胎动”“妊娠卒下血”诸候,《金匮要略》中有“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的记载。
胎漏与胎动不安临床表现各有所别,《胎产心法》云:“胎漏,胎动皆能下血,胎动腹痛,胎漏腹不痛。
”正如《医学入门》所说:“有腹痛而下血者为胎动,不痛而下血者为胎漏。
”【临床特点】有停经史,可有早孕反应。
妊娠3个月之内,阴道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有轻微下腹痛、腰痛及下坠感。
【辨证论治】胎漏、胎动不安的分型证治及代表方见图10-2。
本病主要是以腰腹疼痛及阴道出血为主证,故辨证应根据腹痛的性质及阴道出血的色质,并结合全身症状及舌脉综合分析,辨其寒热虚实。
若孕后阴道出血色淡暗或色淡质稀,当属肾虚和气血虚弱;若出血色红、质稠,多属血热;若出血色暗红、质黏或有小碎块者,多属血瘀;小腹隐痛下坠多属虚证,小腹疼痛拒按多属实证。
下血量少,腰腹痛和下坠感轻微,脉滑者,则胎元未殒,宜安胎;若下血量多,腹痛加重,腰痛如折,阵阵下坠者,则已发展为胎堕难留,安之无益;若反复阴道出血,色暗,小腹冷痛,早孕反应消失,脉由滑转涩者,则为胎死不下之兆,应做进一步检查。
图10-2 胎漏、胎动不安的分型证治及代表方胎漏、胎动不安的治疗,以固冲任安胎为总则。
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固肾、调气养血、清热等法,经过治疗,出血迅速控制,腹痛消失,多能继续妊娠。
若继续出血量少,腰酸,腹痛加重则已发展至堕胎或小产,又当急以去胎益母,按堕胎、小产处理。
临床遣方用药时注意温补不宜辛热,调气不得过用香燥,清热亦勿过于苦寒,至于行血、破瘀、通利、有毒之品更当审慎,若确因病情需要,应掌握中病即止的原则,以免重伤其胎变生堕胎、小产。
胎漏、胎动不安

预防穿孔和大出血
小结
稽留流产 正常妊娠 先兆流产 难免流产 完全流产 不全流产
习惯性流产
感染性流产
历史沿革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有“漏 下”和“妊娠下血”论述,治以“胶艾汤 ”,属血虚有寒。 «诸病源候论»指出“劳疫气力”,“触冒 冷热”,“饮食不适”,“居处失宜”, “行动倒仆或从高坠落”等因素而病胎动 不安。特别提出“其母有疾以动胎,治母 则胎安;若其胎有不牢固致动以病母者, 治胎则母瘥”的分治原则。
流产的分类(完全流产)
临床表现:妊娠物完全排出,阴道流血 逐渐停止,腹痛消失。 妇科检查:宫口闭合,子宫接近正常大 小。 处理:无需处理
稽留流产(过期流产)
临床表现: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 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妊娠后宫体不 增大,早孕反应消失或胎动消失。 处理:一旦确诊及时促使宫内物排出。 组织机化,刮宫困难 凝血功能障碍
外伤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 或阴道少量流血; 兼症:精神倦怠; 舌脉:脉滑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方药:加味圣愈汤(熟地黄 当归 白芍 川 芎 人参 黄芪 杜仲 续断 砂仁)
癥瘕伤胎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 或阴道少量流血,色红或黯红; 兼症:皮肤粗糙,口干不欲饮; 舌脉:舌黯红,或有瘀斑,胎白,脉沉 弦沉涩。 治法:祛瘀消癥,固冲安胎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杜仲 续断
气虚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小腹空坠, 或阴道少量流血,色淡质稀; 兼症:面色晄白,心悸气短,神疲肢倦 ; 舌脉:舌淡,苔薄,脉缓滑。 治法:益气固冲安胎 方药:举元煎加续断、寄生、阿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安胎 ? 方药:寿胎丸加党参、白术
辨证论治(肾虚)
? 方解: 菟丝子:补肾养精,益阴而固阳 桑寄生、续断:固肾强腰系胎又止痛 阿胶:滋阴养血止血 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而助载胎
? 共奏脾肾双补之功,使冲任得固、胎有所 载则自无胎漏胎动不安之病
先兆流产
? 临床表现:停经、阴道流血,量<月经量 ,轻微腹痛
? 处理:卧床休息 减少刺激 保胎(防盲目)
难免流产
? 临床表现: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腹 痛加重、羊水流出、胚胎组织堵于宫口 。
? 处理:一旦确诊,尽早排空宫内组织、 防出血和感染。
不全流产
? 临床表现:妊娠物部分残留宫内,阴道 持续流血。
? 处理:一旦确诊及时促使宫内物排出。 组织机化,刮宫困难 凝血功能障碍
预防穿孔和大出血
小结
正常妊娠
稽留流产
先兆流产
完全流产
难免流产
不全流产
习惯性流产
感染性流产
历史沿革
?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有“漏 下”和“妊娠下血”论述,治以“胶艾汤 ”,属血虚有寒。
? ?诸病源候论?指出“劳疫气力”,“触冒 冷热”,“饮食不适”,“居处失宜”, “行动倒仆或从高坠落”等因素而病胎动 不安。特别提出“其母有疾以动胎,治母 则胎安;若其胎有不牢固致动以病母者, 治胎则母瘥”的分治原则。
妊娠腹痛 无
有无无
鉴别难留
腹痛 加剧
妇科检查 B超
宫口扩张, 孕囊变形、
胚胎组织堵 下移,宫腔
于宫口
暗区
异位 少量不规则 妊娠 出血
隐痛
子宫增大 宫内无孕囊
突发剧烈撕 漂浮感 裂样疼痛伴 宫颈摇举痛
晕厥、休克
葡萄 不规则出血, 有 胎 或有葡萄样
组织排出
子宫大于妊 落雪状、蜂
芎 人参 黄芪 杜仲 续断 砂仁)
癥瘕伤胎
?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
或阴道少量流血,色红或黯红; 兼症:皮肤粗糙,口干不欲饮; 舌脉:舌黯红,或有瘀斑,胎白,脉沉
弦沉涩。 ? 治法:祛瘀消癥,固冲安胎 ?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杜仲 续断
中药保胎机理
? 抑制子宫收缩 ? 增强黄体功能 ? 免疫促进作用 ? 镇静镇痛
气虚
?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小腹空坠,
或阴道少量流血,色淡质稀; 兼症:面色晄白,心悸气短,神疲肢倦
; 舌脉:舌淡,苔薄,脉缓滑。
? 治法:益气固冲安胎 ? 方药:举元煎加续断、寄生、阿胶
血虚
?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
或阴道少量流血,色淡质稀; 兼症: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
? 孕后首忌交合,注意休息,消除紧张情 绪,解除顾虑,祛除便秘、腹泄、咳嗽 、呕吐等增加腹压的因素
小结
? 本病是妊娠常见病,都可见阴道出血, 以其有无腰腹疼痛为鉴别要点
? 本病以肾虚、血热型多见,治疗以安胎 、固肾、清热为主,尤其是勿忘固肾, 临床上多以寿胎丸加减,取得满意效果
? 在安胎过程中,应结合舌脉象、乳房变 化,妊娠反应等,并运用B超、HCG检查 ,动态观察胚胎发育,避免盲目保胎
? 检查: 妇科检查:阴道少量出血来自宫腔,子宫
口未开,羊膜囊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 符。
辅助检查: 妊娠试验:阳性 实验室检查:孕酮、HCG B超:宫内孕囊,胎芽大小符合妊娠月份
,见原始心管搏动。
鉴别诊断(一)
病名 胎漏
出血 少量
症状 腹痛 腰酸 组织物排出 无无无
胎动不安 无或有少量 有 有 无 流血
辨证论治(肾虚)
? 滋肾育胎丸:(菟丝子、砂仁、熟地黄、 人参、桑寄生、阿胶(炒)、首乌、艾叶、 巴戟天、白术、党参、鹿角霜、枸杞子、 续断、杜仲)。
? 补肾安胎饮(人参 白术 杜仲 川断 益智仁 阿胶 艾叶 菟丝子 补骨脂 狗脊 )
? 补肾固胎散:(桑寄生、川续断、阿胶、 菟丝子、椿根白皮)
辨证论治(血热)
胎漏、胎动不安
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临床教研室 张慧珍
教学目标
? 掌握:胎漏、胎动不安的定义、诊断及辨证
论治。
? 熟悉: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病机、转归及
预后
? 了解:近代研究进展
定义
? 胎漏:妊娠期间,阴道少量出血,时下 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者, 称为“胎漏”,又称“胞漏”、“漏胎 ”。
? 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 腹下坠,或伴有阴道少量出血者,称“ 胎动不安”,又称“胎气不安”。
? 补气载胎:党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太子参等
安胎常用药物简介
? 理气安胎:砂仁 木香 苏梗 ? 清热安胎:黄芩 ? 止血安胎:旱莲草、地榆炭、贯仲炭、侧柏
炭、椿根皮、仙鹤草、棕榈炭、苎麻根、艾 叶炭、荆芥炭。
无药不可以安胎
辨证论治(肾虚)
?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
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 兼症: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曾屡孕屡
? 处理:一旦确诊,尽早排空宫内组织、 防出血和感染。
流产的分类(完全流产)
? 临床表现:妊娠物完全排出,阴道流血 逐渐停止,腹痛消失。
? 妇科检查:宫口闭合,子宫接近正常大 小。
? 处理:无需处理
稽留流产(过期流产)
? 临床表现: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 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妊娠后宫体不 增大,早孕反应消失或胎动消失。
? 现代医学:“先兆流产”、“先兆早产 ”
流产
? 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 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 早期流产:发生于孕12周前者(堕胎); ? 晚期流产:孕12周至不足28周者(小产
)。
流产的分类
? 先兆流产 ? 难免流产 ? 完全流产 ? 不全流产 ? 稽留流产(过期流产) ? 流产感染 ? 复发性流产(习惯性流产)
现代医学治疗
? 卧床休息 ? 镇静剂 ? 维生素E ? 黄体酮:
肌注:黄体酮针 口服: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 阴道用药:微粒化黄体酮软胶囊 ? HCG
转归与预后
胚胎发育 正常
经过正确治疗和充足休息
能够足月 分娩
胚胎发育不良 或治疗不当
或病人不配合
导致堕胎 或小产
预防和调摄
? 提倡婚前、孕前检查。有自然流产史的 妇女,未孕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生活上做到不偏食、戒烟、戒酒、忌 辛辣
历史沿革
?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妇人产前?首创“芩 、术安胎”,“产前宜清热、令血循经而 不妄行,故能养胎”。
? 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提出“安胎之 方不可执…但当随证随经,因其病而药之 ”的辨证论治原则。
历史沿革
? ?傅青主女科·妊娠跌损?有“妊妇有失足 跌损,致伤胎元…人只知是外伤之为病也 ,谁知有内伤之故乎!”,“唯内之气血 素虚,故略有闪挫,胎变不安”,“若止 作闪挫外伤治,断难奏效”,“必须大补 气血,而少加以行瘀之品,则瘀散胎安” 。
?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
或阴道下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 兼症:心烦不安,便结溲赤 舌脉:舌红,苔黄,脉滑数。
?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安胎 ? 方药:保阴煎或清热安胎饮
辨证论治(血热)
? 保阴煎:生地 熟地 黄芩 黄柏 白芍 续断 山药 甘草
? 清热安胎饮:山药5钱,石莲3钱,黄芩3钱 ,川连1钱(或马尾连3钱),椿根白皮3钱, 侧柏炭3钱,阿胶块5钱(烊化)
病因病机
肾虚→冲任不固 血热→热扰冲任 气虚→气虚不固 血虚→胎失所养 血瘀→瘀阻胞脉
冲任气血失调 胎元不固
流产的病因
? 胚胎因素: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 ? 母体因素:
全身性疾病:发热、贫血、感染 生殖器疾病:畸形、肌瘤 内分泌功能失调:黄体功能不足、甲 低、糖尿病
流产的病因
? 母体因素: 强烈应激: 躯体(手术、外伤、性生活) 心理(紧张、焦虑、恐惧) 不良习惯:抽烟、酗酒、吸毒
; 舌脉:舌淡,苔少,脉细滑。
? 治法:补血固冲安胎 ? 方药:苎根汤(干地黄 苎麻根 当归 白芍
阿胶 甘草)加续断、寄生
外伤
? 证候: 主症: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
或阴道少量流血; 兼症:精神倦怠; 舌脉:脉滑无力。
? 治法: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 方药:加味圣愈汤(熟地黄 当归 白芍 川
娠月份
窝状
黄素囊肿
辨证要点
? 腰腹疼痛:程度、性质 ? 阴道出血:量、色、质
治疗原则
? 安胎:补肾固冲为主,佐以清热、益气 、养血、化瘀
? 下胎益母:胎堕难留
安胎常用药物简介
? 滋肾育胎:菟丝子 续断 桑寄生 枸杞子 杜 仲 巴戟天 补骨脂 肉苁蓉 何首乌 核桃仁 等
? 养血养胎:熟地 阿胶 白芍 山萸肉 桑椹子 等
流产的病因
? 免疫因素: 封闭抗体不足 母儿血型不合
? 环境因素:放射线、砷、铅、苯等
诊断要点
? 病史:流产史、癥瘕病史,停经史,早孕反应 ,孕后不节房事。
? 临床表现:妊娠期间,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 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妊娠期间出 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阴道少量出血 。
诊断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