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课件:第三及四节 胎漏、胎动不安
《胎漏、胎动不安》课件

常规的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胎儿的发育情 况,病理性异常如胎儿畸形、羊水量等。
羊水穿刺
羊水穿刺是在孕中期进行的一种检查,即通 过取得胎盘或胎儿羊水进行病原检测和染色 体分析。
心电图
产前心电图检查是评述胎儿心脏功能分类不 可替代的方法。
治疗方法
1
中西医结合治疗
也可能引起胎儿健康问题, 家族遗传史和染色体异常是一些常见的表 现。
临床症状
1. 胎漏症状
• 阴道流血或漏液 • 胎儿缩水、堕落 • 腰酸背痛、腹痛 • 羊水检查异常、早产
2. 胎动不安症状
• 胎动频率不足 • 胎动减弱或消失 • 胎动时间段不正常 • 胎位异常
常见检查
生化检查
生化指标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及血常规等,用于检测母体和胎儿是否存在 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异常。
《胎漏、胎动不安》PPT 课件
欢迎大家来参加这个有关胎儿健康的课程!在接下来的演示中,我们将呈现 关于“胎漏、胎动不安”的全部知识。
病理解剖
子宫结构
胎漏、胎动不安是由子宫内环 境紊乱引起的疾病,这些紊乱 可能影响到子宫器官。
胎盘情况
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之间的重要 交换器,其位置、形状和功能 将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
血栓
血栓是引起胎漏、胎动不安的 另一个常见因素,主要是由于 血流的不畅通导致的。
发病原因
1 生活习惯
2 疾病史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规律的作息时间、 过度疲劳、情绪紧张等,容易导致胎儿健 康问题。
一些慢性病、免疫系统疾病、甲状腺疾病 等也有可能引起胎儿健康问题。
3 环境污染
4 遗传因素
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污染 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也会对胎儿产生不 良影响。
中医妇科学:第四节 胎漏、胎动不安

很难摄精成胎 成胎后胎元不固 胎元有缺陷
肾虚
气血虚弱
血热
血瘀
冲任损伤 胎元不固
肾虚
冲任不固,胎失所系
气血虚弱 气不载胎,血不养胎
血热
热扰冲任,迫血妄行
胎漏、胎动不安
血瘀
气血失和, 瘀阻胞宫、 胞脉
胎失所养 胎元失固
诊断要点
▪ 1.症状 ▪ 2.妇科检查:阴道少许出血来自宫腔,子宫口
关闭,羊膜囊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 ▪ 3.辅助检查:
凉血止血 且能安胎
阴道出血多:阿胶、旱莲草、侧柏炭 养阴清热止血
出血时间长:贯仲炭、仙鹤草、地榆炭
清热解毒止血
胎动甚:菟丝子、桑寄生
固肾安胎
分证论治(4)
▪ 【主症】素有癥积,或妊娠期间跌仆闪挫, 胎动下坠,腰酸腹痛,甚或胎漏下血。
▪ 【舌象】舌质黯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 ▪ 【脉象】脉弦滑。
▪ 【兼症】妊娠期,腰酸腹痛,胎动下坠,阴道少 许出血,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舌质 淡,苔少,脉细滑。
▪ 【治法】补血固冲安胎 ▪ 【方药】苎根汤加川断、桑寄生。
干地黄 当归 白芍 川断 桑寄生 苎麻根 阿胶 甘草
养血安胎
补肾安胎
止血安胎 调和诸药
分证论治(3)
▪ 【主症】妊娠期阴道下血,色鲜红或腹 痛下坠,心烦不安,手心灼热,口干咽 燥,大便秘结。
菟丝子
补肾养精,益阴而固阳
桑寄生 续断
固肾强腰系胎
阿胶
滋阴补血止血
党参 白术
健脾益气以载胎元
补肾益气 固摄冲任
偏气虚加黄芪补气升阳
兼血虚加熟地、 山萸肉大补精血
偏寒加艾叶暖宫安胎
偏热加黄芩清热安胎
中医妇科学课件:第三及四节 胎漏、胎动不安

目的和要求
掌握 胎漏、胎动不安的定义、诊断及辨证论治 熟悉 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病机、转归及预后
定义(掌握)
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 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 称为胎漏,也称胞漏、漏胎。 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 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胎动不安。 胎动不安与胎漏有别,胎漏仅见出血,胎动 不安则又有腰腹疼痛及阴道出血,故二者以有 无腰腹疼痛为鉴别
在安胎过程中,应结合舌脉象、乳房变 化,妊娠反应等,并运用B超、HCG检 查,动态观察胚胎发育,避免胚胎已经 死亡而盲目保胎
无
有少量流血
堕胎小产
(胎堕难 留,胎堕 不全)
流血由少而 多
由轻而重
很明显且随腰酸 腹胀加重,最后 胎儿产出或嵌顿, 残留
鉴别诊断(二)
病名 临床表现
流血时间与血停时间
胎漏 胎动 不安
激经
少量阴道出血,时岀时 止,或淋沥不断,无腰 酸腹痛,或有
孕后月经仍按周期来潮 但量少;精神饮食如常 或早期有恶阻
治法: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方药: 加味圣愈汤(《医宗金鉴》。 当归、白芍、川芎、熟地、人参、黄芪、杜
仲、续断、砂仁
癥瘕伤胎
主要证候:孕后阴道不时少量下血,色红或
黯红,胸腹胀满,少腹拘急,甚则腰酸,胎动 下坠,皮肤粗糙,口干不欲饮+舌舌黯红或边 尖有瘀斑,苔白,脉沉弦或沉涩。
治法:祛瘀消癥,固冲安胎。 方药: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加减
辨证论治(掌握)
辨证要点:是阴道下血、腰酸、腹痛、 下坠四大症状的性质、轻重程度及全身 脉证
治疗大法:补肾安胎 辅以清热凉血、益气养血或化瘀固冲 胎堕难留或胚胎停止发育时当下胎益母
珍贵的中医妇科学课件

*P<0.05
证型与妊娠结局
分型
妊娠继续(例数) 妊娠失败(例数) 各型妊娠继续率(%)
肾虚型(151例)
115
36
76.2
脾肾两虚型(151例)
129
22
85.4
气血虚弱型(36例)
33
3
91.7
血热型(235例)
221
14
94.0
跌仆伤胎型(25例)
18
7
72.0
合计(598例)
516
82
86.3
方法
基于证候形成规律,根据中医辨证标准,结合临床 实际拟定 ➢肾虚型 ➢脾肾两虚型 ➢气血虚弱型 ➢血热型 ➢跌仆伤胎安)各证型分布 有差异(P<0.05),肾虚为主者占50.6%, 血热型占39.3% 。
2.各证型间妊娠继续率有统计学差异 (P<0.05),血热型妊娠继续率最高 (94.0%)。
2.方法
2.2样本量估算 经初步观察样本贡献率为75%(即调查40例 才能满足30例样本的最小要求),设定允许 偏差小于4%,按α=0.05的水平,估计所需 样本含量最小为450例。
2.方法
2.3统计处理
采用SPSS16.0建立数据库,数据由双人两 次录入。
用Excel对核对无误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类, 并量化赋值。调查资料整理归类后,应用 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经方差齐性检验后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 采用χ2检验。
1.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辨证分型以 肾虚型、脾肾两虚型、血热型为主,其中 又以具肾虚症状者为多,提示“肾主生殖”在 胎漏、胎动不安中的本质地位。
结论
2.血热型在证型分布及妊娠继续率上均占优 势,故血热伤胎亦为胎漏、胎动不安的重 要因素之一,清热养阴为治疗胎漏、胎动 不安的重要法则,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妇科教研室】 ppt课件

辨证思路
1、病因病机
热伤冲任,损伤胎气
素体阴亏
阴虚生内热
胎元不固
胎动不安
2、主证、次证
间
尤其、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脉细滑。
辨证思路
3、鉴别诊断 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都属妊娠病的范 畴,三者可以独立成病,也可以由妊娠腹痛或胎 漏发展成胎动不安。临证时除三者间进行鉴别外 ,还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见表5-3
辨证思路
1、病因病机 素体肾气不足 冲任不固 胎失所系 胎漏
2、主证、次证
病案一:主证:肾虚证
孕后阴道少量流血,淡褐色、有难免流产及自然流产史舌淡黯、苔薄, 脉细滑尺弱。
病案二
许某,女,29岁、2008年12月30日初诊。 患者既往月经5天/26天,LMP2008年11月1日,量中等,7天净。 平时喜食辛辣之品。 2008年 12月 3日查尿妊娠试验阳性。现停经 2个月, 近半个月阴道反复少量流血,色鲜红或黯红,时断时续,伴下腹胀痛,
6月21日血HCG25511U/L,P 84. 6nmo1.
鉴别诊断
本案患者为已婚女性,停经41天少量流血,血HCG升
高。可考虑先兆流产、异位妊娠、难免流产、葡萄胎等, 通过妇科检查、B超、血HCG.P等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重点难点解析
1. 本病案重点在于问清病史及治疗经过,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并指导治疗。 2. 本病案难点在于患者有3次流产史,需动态观察症状变化 及辅助检查结果,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胎治疗时间应超 过既往自然流产时间。患者素体肾虚,加之屡次堕胎后, 肾气更虚,刻下主症少量阴道流血,无腰腹疼痛,脉细滑 尺弱。综观舌脉症,病位在下焦胞官,为肾虚之胎漏。
诊断?辨证?治疗?
胎漏胎动不安护理查房PPT学习教案

4I 患者卧床期间,提供便器,协助穿着、修
饰。
第18页/共31页
2014.2.10 20:00
3O 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舒适度增加
第19页/共31页
2014.2.11 09:00
患者未诉阴道流血,仍诉胎动减少,硫 酸镁予以40ml/h静脉泵入,继续予以吸 氧,密切监测胎心音。
第20页/共31页
2014.2.11 14:00
任感。
第17页/共31页
2014.2.10 17:00
5P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与阴道流血需卧床有关
1I 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患者的需要,协助患者 的日常生活。
2I 调整生活所需物品的位置,方便患者取用, 床头铃放于患者手边,以便其有需要时及时 得到帮助。
3I 协助患者侧卧位进食,提供喝水或汤的吸 管。
第15页/共31页
2014.2.10 09:00
4P 有胎儿受伤的危险 与患者胎动减少有关
1I 嘱患者左侧卧位,低流量吸氧每天2次,每次 30分钟。
2I 密切监测患者监测胎心情况,嘱其自测胎 动,每天3次,每次1小时,如有异常,及时 报告。
3I 遵医嘱给予促进胎儿肺成熟药物,加强胎儿 呼吸功能,提高出生存活率。
3.子痫:控制抽搐,纠正缺氧和酸中毒,控制血压,抽搐 控制后终止妊娠。
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以降血压为主。
第6页/共31页
妊娠合并高血压
二.药物治疗
1.镇静药:如地西泮,冬眠合剂,后者仅应用于硫酸 镁治疗效果不佳者。 2.解痉药:首选硫酸镁。 3.降压药:⑴应用对象:BP≥160/110mmHg或舒张压 ≥110mmHg或MPA≥140mmHg,原发性高血压、妊娠 前高血压已用降压药者。⑵选药原则:对胎儿无毒副 作用,不影响心排出量、肾血浆流量及子宫胎盘灌注 量,不致血压急剧下降或下降过低。⑶常用药物有肼 屈嗪、拉贝洛尔、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
胎漏、胎动不安中医护理

胎漏、胎动不安一、概述胎漏指因妊娠期间冲任气血失调,胎元不固,致孕妇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者,亦称“胞漏”“漏胎”。
若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下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胎漏、胎动不安常是堕胎、小产的先兆,多发生于妊娠早期,少数在妊娠中晚期。
若胎元正常,多数患者经保胎治疗,阴道流血停止,腰酸腹痛消失,可继续妊娠,并正常分娩。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因胎元缺陷,胚胎不能成形者,将导致堕胎。
胎漏、胎动不安的临床表现虽不相同,但病因病机、辨证施护、预后转归基本相同,故一并讨论。
历代医家对胎漏、胎动不安的辨证论治、预防调摄均十分重视。
“胎漏”首见于《脉经》,“胎动不安”首载于《诸病源候论•妇人妊娠病诸侯》。
《妇人大全良方•妊娠门》指出“轻者转动不安,重者必致伤堕”,已认识到胎漏、胎动不安可发展为堕胎。
明代《妇人规》强调辨证论治安胎,提出动态观察胎动不安四大症状“腹痛、下血、腰酸、下坠”,完善了“治病与安胎并举”和“下胎”两大治则。
清代《傅青主女科》论述了安胎七法。
《丹溪心法》将白术、黄芩作为安胎圣药。
张锡纯的寿胎丸成为后世安胎的基础方。
西医学的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等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护。
二、病因病机中医学将母、胎之间的微妙关系称为“胎元”。
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包括胎元因素和母体因素两大方面。
胎元因素多因父母精气不足,两精虽能结合,但胎元不固,胎多不能成实;母体因素多因肾虚、气血虚弱、血瘀、血热等影响母体气血或直伤胎元,引起胎漏、胎动不安。
此外,跌仆闪挫、手术和药物亦可引起胎漏、胎动不安。
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是冲任失调,不能摄血养胎,胎元不固。
病因病机见图3-8。
图3-8 胎漏、胎动不安病因病机示意图因胎元因素致“胎不成实”者,临床保胎治疗往往无效,故本节不做重点讨论。
三、常见证型1.肾虚【临床症状】妊娠期间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或伴腰酸腹痛,有下坠感,或屡孕屡堕,头晕耳鸣,夜尿频数,面部黯斑。
胎漏、胎动不安护理和查房ppt课件

妊娠合并高血压
三.适时终止妊娠 1.指征:⑴子痫前期患者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仍无明显好转者; ⑵子痫前期患者孕周已超过34周;⑶子痫前期患者孕龄不足34周 ,但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已成熟;⑷子痫前期患者孕龄不足34周 ,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尚未成熟者,可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后 终止妊娠;⑸子痫控制后2小时可考虑终止妊娠。 2.方法:⑴引产:适用于病情控制后,宫颈条件成熟者。行人工 破膜、羊水清亮者,予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第一产程密切观察 产程进展状况,保持产妇安静和充分休息;适当缩短第二产程, 避免产妇用力,可行会阴侧切、胎头吸引或低位产钳助产术;第 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产程中加强母儿安危状况和血压监测,一 旦出现头昏、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加重,立即以剖宫 产结束分娩。⑵剖宫产:适用于有产科指征者;宫颈条件不成熟 ,不能在短时间内经阴道分娩;引产失败;胎盘功能明显减退, 或有胎儿窘迫症象者。
气虚型 孕妇素体虚弱,或饮食过度,损伤脾气,或大病损 伤正气,气虚冲任不固,胎失所载,以致胎动不安。
主要证候:妊娠期,腰酸腹痛,小腹空坠,或阴道少量流血, 色淡质稀,精神倦怠,气短懒言,面色光白,舌淡, 苔薄,脉缓 滑。
治疗法则:益气固冲安胎。
相关知识
血虚 素体阴血不足,或久病耗血伤阴,或孕后脾胃虚弱,恶阻 较重,化源不足而血虚,血虚则冲任血少,胎失所养,而致胎动 不安。 主要证候:妊娠期,腰酸腹痛,胎动下坠,阴道少量流血,头晕 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舌淡,苔少,脉细滑。 治疗法则:补血固冲安胎。
病情介绍
既往史:否认糖尿病、心脏病史,自诉有4+年高 血压病史,血压最高测值:190/120mmHg,口服 “盐酸尼卡地平缓释胶囊”一余年,血压控制良 好。 家族史:无传染病史,母亲有高血压病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热
主要证候:妊娠期阴道下血,色鲜红或深红, 质稠,或腰酸+口苦咽干,心烦不安,便结 溺黄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养血安胎 方药:保阴煎 保阴煎(方见月经过多):生地 熟地 黄芩
黄柏 白芍 续断 山药 甘草
外伤
主要证候:妊娠期妊娠期,跌仆闪挫,或劳 力过度,继发腰腹疼痛,胎动下坠,或伴阴 道流血,精神倦怠+脉滑无力。
西医学称之为“先兆流产”
病因病机(熟悉)
主要病机:冲任损伤,胎元不固 中医把母、胎之间的微妙关系以“胎元”来涵盖。胎 元包括胎气、胎儿、胎盘三个方面。 一 胎元方面 1 父母精气不足,虽能成孕但难成胎 2 成孕后胎元不固,甚或胎元有缺陷,胎多不能成 实
二 母体方面 1 素体肾虚、气血不足,素有癥瘕 2 生活,饮食,外伤等
1 遗传基因的缺陷: 早期流产时异常比率为 50%~60%,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
2 外界不良因素: 化学物质和物理因素 3 母体因素: 全身性疾病,生殖器疾病,内分
泌功能失调和创伤 4 内分泌功能不足 5 免疫因素: 血型抗原,封闭抗体不足等
诊断(掌握)
病史:停经史,可有早孕反应,孕后不节房事 史,癥瘕史
肾虚偏阳虚辨治
兼有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大便溏,小便清 长,舌淡苔白,脉沉滑尺弱
治法:温补脾肾,固冲安胎 方药:补肾安胎饮 药物:人参 白术 杜仲 川断 益智仁 阿胶
艾叶 菟丝子 补骨脂 狗脊
肾虚偏阴虚辨治
兼见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固冲安胎 方药:寿胎丸加减 药物:菟丝子 桑寄生 续断 阿胶 生地 山萸肉
无
有少量流血
堕胎小产
(胎堕难 留,胎堕 不全)
流血由酸 腹胀加重,最后 胎儿产出或嵌顿, 残留
鉴别诊断(二)
病名 临床表现
流血时间与血停时间
胎漏 胎动 不安
激经
少量阴道出血,时岀时 止,或淋沥不断,无腰 酸腹痛,或有
孕后月经仍按周期来潮 但量少;精神饮食如常 或早期有恶阻
常在妊娠二、三月开 始,不能自止
有孕而月经不停,到 妊娠四五月自止
妊娠 仅有小腹疼痛反复发作, 无阴道出血 腹痛 无腰酸
鉴别诊断(三)
病名 胎漏
胎动 不安 异位 妊娠
葡萄 胎
阴道流血
其它症状
检查结果
阴道少量出血时 无腰酸腹痛, 岀时止淋漓不断 小腹下坠
腰酸腹痛小腹下 无 坠或有少量出血
子宫大小与停 经月份相符
血虚
脾胃虚弱
血热—热伤冲任,扰动胎元,胎元不固
内因:素体阳盛血热或阴虚内热或肝郁 化热
外因:孕后过食辛燥助阳之品,或感受 热邪
外伤——冲任失调,不能载胎 养胎
跌仆闪挫 登高持重
气血紊乱
劳力过度
癥瘕伤胎——瘀阻胞脉,血不 归经,胎元失养
宿有癥瘕瘀血 孕后不慎跌扑闪挫 孕期手术创伤
气血不和
流产的病因
临床表现:胎漏、胎动不安的区别见定义 检查: 妇科检查:阴道少量出血来自宫腔,子宫口
未开,羊膜囊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 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B超提示孕囊在
宫腔内,胎芽大小符合妊娠月份,见胎心搏动。
鉴别诊断(一)
病名
症状
出血
下腹痛 组织物排出
胎漏
少量,淡红 无
无
暗红或鲜红
胎动不安 不流血、或 轻
第三及四节 胎漏、胎动不安
目的和要求
掌握 胎漏、胎动不安的定义、诊断及辨证论治 熟悉 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病机、转归及预后
定义(掌握)
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 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 称为胎漏,也称胞漏、漏胎。 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 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胎动不安。 胎动不安与胎漏有别,胎漏仅见出血,胎动 不安则又有腰腹疼痛及阴道出血,故二者以有 无腰腹疼痛为鉴别
妊娠试验阳性
间断或持续少量 突发剧烈疼痛,
出血,外出血与 甚至导致休克,
腹痛无明显关系
可有短暂的停经 史和早孕反应
腹膜刺激征移动性 浊音妇检宫颈摇举 痛,腹穿不凝血妊 娠试验(+)
流血不规则,或 妊娠反应严重,宫体大、无胎心及
有葡萄样组织排 腹痛不显,或 胎动,可伴黄素囊
出
胀痛
肿,妊娠试验强阳 性(结合B超)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安胎 方药:寿胎丸加党参、白术
寿胎丸:菟丝子 桑寄生 续断 阿胶
寿胎丸原治滑胎。张锡纯解释: “寿胎丸重用菟丝子为主药,而以 续断、寄生、阿胶诸药辅之”
方解:
菟丝子 补肾养精,益阴而固阳 桑寄生、续断 固肾强腰系胎又止痛 阿胶 滋阴养血止血 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而助载胎
共奏脾肾双补之功,使冲任得固、胎有所 载则自无胎漏胎动不安之病
治法:补血固冲安胎 方药:苎根汤加川断 桑寄生 药物:干地黄 苎麻根 当归 白芍 阿胶 川断
桑寄生 甘草
气血虚弱
主要证候:妊娠期,阴道少量岀血,色淡红,质
清稀。或小腹空坠而痛、腰酸,+面色晄白,心悸 气短,神疲肢倦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略滑。
治法: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方药:胎元饮(«景岳全书·妇人规»)+黄芪 阿
辨证论治(掌握)
辨证要点:是阴道下血、腰酸、腹痛、 下坠四大症状的性质、轻重程度及全身 脉证
治疗大法:补肾安胎 辅以清热凉血、益气养血或化瘀固冲 胎堕难留或胚胎停止发育时当下胎益母
肾虚
主要证候:妊娠期少量出血,色淡黯,腰酸、
腹痛、下坠,或曾屡孕屡堕+肾虚证:头晕 耳鸣、夜尿多,眼眶黯黑或有面部黯斑+舌 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滑尺脉弱。
病机概括
肾虚 气虚 血虚 血热 血瘀
最终导致冲任损伤 或胎元不固,发生 胎漏、胎动不安
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
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弱 孕后不节房事,损伤肾气 惊恐伤肾,损伤肾气
气虚——冲任不固,胎失所载
素体虚弱
饮食劳倦
损伤正气
大病久病
血虚——冲任血少,胎失所养
阴血不足
久病耗血伤阴
旱莲草 地骨皮 女贞子 太子参
气虚
症见腰腹酸痛,小腹空坠或阴道出血,色淡 质稀,神疲肢软,少气懒言,面色晄白,舌 淡苔薄白,脉缓滑
治法:益气固冲安胎 方药:举元煎(月经过多)加川断 桑寄生
阿胶 药物:人参 黄芪 升麻 白术 炙甘草
血虚
症见腰酸腹痛,胎动下坠,阴道少量出血, 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舌淡苔 少,脉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