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经典编辑书籍230本

合集下载

三十二式太极拳拳谱教学教材

三十二式太极拳拳谱教学教材
三十二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段:19、进步栽捶
1、起势 20、左右穿梭
2、右揽雀尾 21、肘底捶
3、左单鞭 第四段:
据调查,大学生对此类消费的态度是:手工艺制品消费比“负债”消费更得人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左琵琶势 22、倒卷肱
§8-4情境因素与消费者行为 2004年3月20日5、进步搬拦捶 23、右下势
6、如封似闭 24、金鸡独立
14、转体撇身捶
15、捋挤势
开了连锁店,最大的好处是让别人记住你。“漂亮女生”一律采用湖蓝底色的装修风格,简洁、时尚、醒目。“品牌效应”是商家梦寐以求的制胜法宝 。16、右拍腿
10、如果学校开设一家DIY手工艺制品店,你希望_____17、左分腿
18、右蹬腿
(一)DIY手工艺品的“多样化”10、左右野马分鬃 29、弯弓射虎
经常光顾□ 偶尔会去□ 不会去□11、海底针 30、左揽雀尾
12、闪通背 31、十字手
三、主要竞争者分析13、右揽雀尾 32、收势
手工艺制品是我国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它品种多样,方式新颖,制作简单,深受广大学生朋友的喜欢。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表现在追求新颖,追求时尚。追求个性,表现自我的消费趋向:购买行为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比起男生热衷于的网络游戏,极限运动,手工艺制品更得女生的喜欢。第三段
7、搂膝拗步 25、左下势
第二段: 26、上步七星
动漫书籍□ 化妆品□ 其他□8、右单鞭 27、退步跨虎
在现代文化影响下,当今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是最为敏感的群体,他们最渴望为社会主流承认又最喜欢标新立异,他们追随时尚,同时也在制造时尚。“DIY自制饰品”已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在“DIY自制饰品”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性化追求,这在年轻的学生一代中尤为突出。“DIY自制饰品”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更受欢迎。9、右云手 28、转身摆莲

传统武术书名总汇

传统武术书名总汇

传统武术书名总汇传统武术书名总汇一、南拳、象形拳1、《铁线拳》梁达著,为洪家至宝,铁桥三挟此技行侠,位居广东晚清“十虎”前列。

2、《虎鹤双形拳》黄飞鸿所创,拳势威武雄壮,气势磅礴,为洪家拳三宝之一。

3、《虎鹤双形拳》林世荣著。

4、《虎鹤门全功秘笈》梁达著,包括虎鹤十绝手、佛家八猛打、铁桥三五行拳、黄飞鸿虎形十势,林世荣鹤形八法、轶桥三十二枝桥手等。

5、《工字伏虎拳》林世荣创编,为洪拳三宝之一。

6、《工字伏虎拳》梁达著,黄飞鸿嫡传古谱。

7、《侠家拳》内容包括小罗汉拳、大罗汉拳、单剑刀及黄龙棍等。

拳势威猛有力,轻巧快速,技击性强。

8、《飞龙虎棍》为棍王雷仁生系列棍法,该棍法以变化为主,变化无穷,技法上乘,布局严密,不为对方所制,而有后发先至之妙,出神入化之功。

9、《上乘梅花拳》王鼎著,朴实速战,协调劲整,技击速猛,凝神犹如太极,运气又似南拳。

10、《梅山武功》陈益球编,该拳直接形成于古代战争,具有很强的技击性,静如泰山,动如猛虎,拳打卧牛之地。

有梅花拳、工字桩、梅城拳、铁钗、齐眉棍、七星耙及单流星等内容。

11、《少林秘传打穴术》吴佳明著,为南少林格斗之精华。

包括穴位图谱、点打技法、十二时辰点打法、四季点打法、秘宗双重损打穴绝法、救治秘方等,并对麻穴、晕穴、睡穴、哭穴、哑穴等等25种不同功能穴位作了详尽的介绍。

12、《少林寺真传跌打金方》梁达著,为南少林之真传,包括古本少林寺真传跌打万应良方(49穴打伤方),粤中少林寺真传秘方,少林秘授跌打真方,少林蔡李佛真传跌打秘方,白云山能仁寺少林跌打伤方等。

内中有七首大力方,能突破人体的体能极限,增功长劲,使人力大无穷,为练武之人梦寐以求之方,极为珍贵。

13、《鸭形拳》该拳动作之间衔接巧妙,风格别致,维妙维俏,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14、《咏春白鹤拳》内容包括基本技术及拳术七步三战,十三太保,八分寸法,器械鹤翅双刀双龙出水等。

15、《白鹤门食鹤拳》刘银山著。

16、《台湾鹤拳》17、《醉鹤拳》似鹤醉轻飘,发力突猛,醉中带击,变化莫测。

最全的太极拳拳谱,总有一款适合你

最全的太极拳拳谱,总有一款适合你

最全的太极拳拳谱,总有一款适合你李亦畲《十三势架程序》55式[见《太极拳谱》]与杨谱不同的有:多十字摆莲(不是转身摆莲)、转身踢一脚以及结束的双抱捶。

名称有较多与今不同,如三甬背,倒辇猴等等。

可见李谱与杨定型拳谱有较多不同。

李亦畲(1832-1892)太极拳由武禹襄所传。

武原从杨禄禅学练老架太极拳,后从赵堡陈清萍学过陈氏新架太极拳。

此拳谱为杨禄禅所传,并经武结合自身拳架的创新而作了若干修改。

可见这个拳谱是杨式大架太极拳定型以前的杨式太极拳。

《太极拳十三势名目》杨澄甫[见《太极拳谱》]澄甫(1883-1936)是杨健侯之子。

《太极拳十三势名目》是杨澄甫在1931年太极拳使用法一书出版前使用过的势架程序谱,也即狭义的杨式太极拳谱。

此谱全套编为78式,其中名称37个。

详见下表。

1、太极拳十三势名目1、太极起势2、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7、手挥琵琶势8、左右搂膝拗步三个9、手挥琵琶势 10、进步搬揽捶 11、如封似闭 12、十字手 13、抱虎归山 14、肘底看捶 15、左右倒辇猴 16、斜飞式 17、提手上势 18、白鹤亮翅 19、左搂膝拗步 20、海底针 21、山通臂22、撇身捶23、上步搬揽捶 24、揽雀尾 25、单鞭 26、左右云手 27、单鞭 28、高探马 29、左右分脚 30、转身蹬脚 31、左右搂膝拗步 32、进步栽捶 33、翻身二起 34、左右披身伏虎 35、回身蹬脚 36、双峰贯耳 37、左蹬脚 38、转身右蹬脚 39、上步搬揽捶 40、如封似闭 41、十字手42、抱虎归山 43、斜单鞭 44、左右野马分鬃 45、上步揽雀尾 46、单鞭 47、左右玉女穿梭 48、上步揽雀尾 49、单鞭 50、云手 51、单鞭下势 52、金鸡独立 53、左右倒辇猴 54、斜飞式 55、提手上势 56、白鹤亮翅 57、搂膝拗步 77、十字手 58、海底针 59、山通臂 60、白蛇吐信 61、上步搬揽捶 62、进步揽雀尾 63、单鞭 64、云手 65、单鞭 66、高探马带穿掌 67、转身十字腿 68、进步指裆捶 69、上势揽雀尾 70、单鞭下势 71、上步七星锤 72、退步跨虎势 73、转身双摆莲 74、弯弓射虎 75、上步搬揽捶 76、如封似闭 78、合太极《太极拳使用法》杨澄甫1931年文光印务馆出版《太极拳使用法》是杨澄甫定型的杨式大架太极拳,书中'太极拳十三式'就是套路的拳架名目和程序。

电子书-武术-基本太极拳十三式教学口令李木清抄

电子书-武术-基本太极拳十三式教学口令李木清抄

基本太極拳十三式教學口令李木清抄預備式:調身、調息、調心一起勢:六右龍回頭1體鬆神定1左實點步抱球2圓臂沈身 2右虛步採3右實左開 3右轉身點步抱球 4馬步鬆沈 4左弓步 咧5身手上升 5左轉身點步抱球 6屈膝捶臂6右弓步肘二右攬雀尾7右轉身點步抱球1左轉身點步抱球8左弓步靠彈2右弓步棚 七左龍回頭3轉臂側身1右後轉身點步抱球 4後座側屢2左虛步採 5轉身提臂3左轉身點步抱球 6合掌前擠 4右弓步咧 7後座垂肘 5右轉身點步抱球8弓步前按6左弓步肘 三左攬雀尾7左轉身點步抱球1左後轉身點步抱球8右弓步靠彈 2左弓步棚 八右龍回頭 3轉臂側身 1左轉身點步抱球4後座側屢 2右虛步採 5轉身提臂 3右轉身點步抱球 6合掌前擠 4左弓步 咧7後做垂肘 5左轉身點步抱球8弓步前按6右弓步肘四右攬雀尾 7右轉身點步抱球1右轉身點步抱球8左弓步靠 .彈. 2右弓步棚 九左龍回頭 3轉臂側身1右後轉身點步抱球4後座側屢2左虛步採 5轉身提臂3左轉身點步抱球 6合掌前擠 4右弓步 咧7後座垂肘5右轉身點步抱球8弓步前按6左弓步肘五左攬雀尾7左轉身點步抱球1左後轉身點步抱球8右弓步靠彈2左弓步棚 十收勢3轉背側身1拼步叉掌4後座側屢2馬步沈身分掌5轉身提臂 3收掌十字手 6合掌前擠 4分掌下落7後座垂肘5右足尖外移8弓步前按6左足靠攏註:數字逢單為吸,逢雙為呼,以腹部呼吸法為宜。

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致力于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感谢您下载我们文档。

太极拳拳谱套图口诀经典

太极拳拳谱套图口诀经典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图解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由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

中国文化网为您总结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拳谱口诀,并配以图片详解。

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动作及口诀:一、起势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四、搂膝拗步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

(重复三次)七、左揽雀尾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七、左揽雀尾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1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十、云手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

(注:重复两次)十一、单鞭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马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忽雷太极拳一路(四)____

忽雷太极拳一路(四)____

忽雷太极拳一路(四)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张长思(接上期)第二十三势铺地锦1.折叠圆转左勾手变掌,两手各顺时针旋腕一周,左手顺势摆至右胸前,重心右移(图180、181)。

【动作要领】旋腕时,沉肩坠肘松腕,以腰身带动肩臂。

【易犯错误】腰身不动,重心不移。

【纠正方法】气沉丹田,肩、胯同时顺时针立圆圆转。

2.提膝铺地上势不停,两手向下、向左顺时针圆转半圈,重心左移(图182);重心右移,两手继续顺时针向上、向右圆转,带左脚向里圆转勾挂(图183);右腿屈蹲,左脚向左侧撤步,两手下按于右膝上方(图184);重心左移,两手继续向下、向左圆转,身体随之下势铺地,左掌捋向左膝上方,右掌捋至裆前,掌心向左,目视左侧(图185)。

【动作要领】腰胯圆转带动双手圆转;左脚勾挂时,以胯带动腿脚。

【易犯错误】双手圆转时,上体左右扭动,肩胯手不相合;左脚勾挂时,上身倾斜,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立身中正,以肩胯带动手臂立圆圆转;勾挂时,意想气注右腿,左胯放松。

180181182183184185第二十四势闪通背1.进步穿掌重心右移,两掌逆时针向下、向右圆转至右膝上方(图186);重心左移,两掌继续逆时针向上、向左圆转一圈,同时带右脚上挑内挂(图187、188);左腿屈膝下沉,同时右脚向前进步,脚跟着地,两掌顺势继续向左、向下捋带,右掌带至右腿内侧,掌心向下(图189)。

【动作要领】两掌连贯完整圆转一圈,重心随之灵活转换。

【易犯错误】右腿提膝勾挂时重心不稳或勾挂动作不明显。

【纠正方法】上身中正,意想气注左腿,右胯放松,右腿随双掌上捋提膝合胯。

2.转身后捋上动不停,右脚尖外摆,重心前移,左脚经右脚内侧向前进步,脚跟着地,两掌随之继续逆时针向右、向上圆转,掌心向上(图190);左脚尖内扣,重心稍左移,身体右转,右脚随之向右后方撤步下蹲,重心偏右腿,同时右掌外旋,两手顺势向下、向右捋带至腹前成阴阳掌(图191)。

【动作要领】撤步后捋时,转腰沉气,意想右掌上提,左掌下按。

四十二式太极拳【绝版经典,一份非常好的太极拳讲义】

四十二式太极拳【绝版经典,一份非常好的太极拳讲义】

第十式 如封似闭
• 穿手翻掌:左掌从右前臂下 穿出,掌心向上,右拳随之 变掌,掌心也转向上
第十式 如封似闭
• 后坐收掌:上体后坐,重心 后移,左脚尖上翘;两臂后 引,两掌收至腹前
第十式 如封似闭
• 跟步按推:重心前移,右脚 上半步成右丁步,脚尖点地, 两脚相距约10厘米;两手前 按,与肩同宽,掌心向前; 眼视两掌
• 弓步搂推:同前弓步搂推, 惟左右相反
第六式 搂膝拗步
• 学练要点:搂膝、推手与左 腿上步屈膝弓步要协调一致。 弓步时,两脚横间距离约30 厘米。推掌时,须沉肩垂肘、 坐腕舒掌,身体不可前俯后 仰,要以腰带动两臂运转。
第七式 撇身捶
• 转身分掌:重心后移,右脚 外撇,上体右转;左手前伸, 右手向后
• 后坐落掌:重心后移,右脚 内扣,上体左转;右臂翻转 向下,掌心向上,左掌向右 划弧收于右肘内侧
第十五式 玉女穿梭
• 弓步抹掌:重心前移,右脚 落实,上体左转;左掌平抹 穿出右掌,右掌收于左肘下 方
第十五式 玉女穿梭
• 收脚捋掌:同前收脚捋掌, 惟左右相反
第十五式 玉女穿梭
• 上步搠臂:同前上步拥臂, 惟左右相反
• 跟步云掌:重心前移,上体 右转,左脚跟在右脚后方, 脚掌着地;右掌自左向前划 平弧,左掌随之转动
第十五式 玉女穿梭
• 弓步架推:重心后移,右脚 上步,脚跟着地;右掌向右 向后划平弧至头前;重心前 移,成右弓步;身体右转, 右掌上架,掌心向上,左掌 经腰际向前推出,掌心向前; 眼视左掌
第十五式 玉女穿梭
第五式 白鹤亮翅
• 转身抱球:上体左转,右脚 稍后撤,脚尖内扣;两手向 左下方划弧,同时插抱,左 上右下
第五式 白鹤亮翅
• 转腰带掌:重心后移,上体 右转;两手合转

【荐书】真传半页,一字千言——习练内家拳必看的十本书

【荐书】真传半页,一字千言——习练内家拳必看的十本书

【荐书】真传半页,一字千言——习练内家拳必看的十本书有一次我在北京海淀图书城看武术类的书,待了一上午,把几个货架的书基本翻遍了。

旁边站一个人,不看书总在看我,目光对视一下,他说想让我给推荐一本教武术的好书。

我竟然一时无语,想想自己这么多年看的那么多书,竟然不能随口介绍一本书,真是惭愧。

随后,我了解到他没有武术基础,目的是想练功法,不想练套路,我给他找了一本书,建议让他用手机拍了几页,不要买整本书了。

因为那本书就那几页值钱,写了真东西。

学武术应该从哪些书看起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研究生入学时,同宿舍有一个大我十几岁的中学老师,他考了几年的研究生,说他以前认为考研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打牢基础,他从高中课本开始复习。

听后,我惊呆了,因为我们都是重点研究考研真题,冲刺式复习,学习效率要超越他一个时代。

学武术也是一个道理,如果学武术要从武术文化和历史学起,那就会走很大的弯路。

我就差点走了这样的弯路,我从网上搜武术十大好书,有人推荐1984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品的《中国武术史略》,松田隆智著。

毕竟是日本人写的,我觉的应该很严谨并且有料,所以特地从网上买的旧书。

书不厚,只有263页,书的框架是三部分:一是把《角力记》《武编》等武术古籍非常简要的介绍了一下,“非常简要”是指有的古籍只用了50个字介绍。

二是对少林拳、陈家太极拳、八极拳、通背拳、秘宗拳、形意拳、八卦掌、螳螂拳、潭腿、摔跤分别进行了介绍,这些介绍偏史实考证,写作手法也是客观描述。

三是对武术器械史简要介绍了一下。

看完之后我有点失望,个人觉得如果读者想学习过去的功法的话,那就不要买这本书了。

这本书偏历史考证,却没有证的过程,只是文献堆积,也无评价,购买的意义不大。

如果想系统地学习一种拳,可以找一个经典教材,我左思右想,觉得尚济著的《形意拳技击术》不错,这本书已经第九版了,说明市场上比较认可。

书的框架是老一代武术书的经典结构,桩功、套路、对打、拳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经典书籍230本[杨式太极拳及医疗保健].何明.扫描版.pdf《陈氏世传太极拳术》-陈子明编着.pdf《孙式太极拳十三式》孙剑云[1].pdf《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吴兆峰着(1).pdf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吴兆峰着.pdf 《太极拳要义》-乐亶.pdf《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于化行.pdf《武式太极大杆》·翟维传.pdf《武式太极刀》·翟维传.pdf《武式太极拳37式》·翟维传.pdf《杨家太极拳老拳谱》吴家藏本.pdf八式太极拳.八式太极剑(徐伟军).pdf陈济生静功缠丝太极拳.pdf陈氏世传太极拳术(陈子明).pdf陈氏太极拳4册合集.pdf陈氏太极拳(沉家桢顾留馨).pdf陈氏太极拳陈照奎(手抄本).pdf陈氏太极拳汇宗——陈绩甫(民国).pdf陈氏太极拳拳理阐微.pdf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钧生.pdf陈氏太极拳术-陈正雷.pdf陈氏太极拳图说简体版(陈鑫着).pdf陈氏小架太极拳-范春雷.pdf陈式太极功夫系列之一老架一路(马国相).pdf陈式太极拳意气势练法.pdf陈式太极拳技击法--马虹.pdf陈式太极拳精选.pdf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练习与技击运用-黄康辉王建华编着.pdf 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pdf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王西安.pdf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王西安1.pdf陈式太极拳拳法拳理--马虹.pdf陈式太极拳拳法与经脉运行吴自立着.pdf陈式太极拳入门(修订本).pdf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均生).pdf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陈发科传授技击精萃(1).pdf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陈发科传授技击精萃.pdf陈式太极拳体用全书.pdf陈式太极拳体用图解.pdf陈式太极拳图说.pdf陈式心意溷元太极拳教程(冯志强).pdf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pdf陈照奎《陈式太极拳》复写纸誊写本.pdf陈照丕太极拳心得十三篇(1).pdf陈照丕太极拳心得十三篇.pdf陈正雷大师着《陈氏太极十三杆、三杆、八杆、梢杆》.pdf 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汇粹(.pdf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程-崔仲三.pdf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傅钟文.pdf东方修道文库·太极道诀.pdf杜元化《太极拳正宗》.pdf杜元化《太极拳正宗》考析.pdf法》沈顺林(少林与太极1994年第3期)[1].pdf.pdf方梦憔太极拳学笔记.doc古传《太极拳九要论》.pdf古拳谱第三辑之一《陈氏太极拳图说》第二卷·陈鑫.pdf古拳谱第一辑之一《太极拳讲义》·姚馥春姜容樵.pdf关于太极拳内功运用的研究(王宇.赵曼华).pdf郭福厚《太极拳秘诀评解》(1).pdf郭福厚《太极拳秘诀评解》.pdf国术太极拳(吴图南).pdf华东师大版《太极拳术》·陈微明.pdf简易太极拳架势及讲义[黄性贤][1].pdf.pdf内功解秘:杨式大极拳老六路-李和生.pdf内家拳功法揭秘(左致强).pdf炮捶:陈式太极拳第二路__(修订版)(顾留声编着).pdf 人民体育版《陈式太极拳十三式》·陈正雷.pdf人民体育版《陈微明太极拳遗着汇编》·陈微明着.pdf人民体育版《和式太极拳十三式》·和有禄.pdf人民体育版《孙式太极拳十三式》·孙剑云.pdf人民体育版《吴式太极拳十三式》·李秉慈.pdf人民体育版《武式太极拳十三式》·乔松茂.pdf人民体育版《杨式太极拳十三式》·杨振铎着.pdf人民体育版《赵堡太极拳十三式》·王海洲.pdf人民卫生版《太极内功》第二版·李经梧·张天戈.pdf人民卫生版《太极内功》第三版·李经梧·张天戈.pdf三世七太极拳.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大杆》·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刀》·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37式》·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翟维传.pdf 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老架》·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拳解与论述》·翟维传.pdf 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十三连环剑》翟维传.pdf 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术》·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推手》·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小架》·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桩功》·翟维传.pdf上海科教版《吴式太极拳基础》·李仁柳.pdf绍堂先生传李派太极十三丹—杜子宇.pdf世传陈式太极拳-陈小旺.pdf世界图书出版《武当赵堡太极拳大全》·原宝山.pdf 世界图书出版《中国八卦太极拳》·赵增福.pdf世界图书出版《中国陈氏太极》·陈正雷.pdf世界图书出版《中国武氏太极》·冀长宏.pdf世界图书出版《中国杨氏太极》·杨振铎.pdf世界图书出版《中国赵堡太极》·赵增福.pdf世界图书出版《中国赵堡太极推手》·赵增福.pdf 随曲就伸: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余功保.pdf孙剑云·孙式太极拳诠真(孙剑云着).pdf孙禄堂《太极拳学》第一版.pdf孙式太极剑-孙绿堂[1].pdf.pdf孙式太极拳诠真.pdf孙式太极拳诠真[1].pdf.pdf太极长拳108式揭秘.pdf太极长拳108式揭秘[1].pdf.pdf太极打手捶法[1].pdf.pdf太极法说(吴鑑泉).pdf太极功[1].pdf.pdf太极功法.pdf太极瑰宝丛书《吴式太极刀》·李立群.pdf太极瑰宝丛书《吴式太极剑》·李立群.pdf太极瑰宝丛书《吴式太极快拳》·李立群.pdf太极瑰宝丛书《吴式太极枪》·李立群.pdf太极瑰宝丛书《吴式太极拳慢架》·李立群.pdf太极瑰宝丛书《吴式太极推手汇编》·李立群.pdf 太极混元内功_1.pdf太极混元内功_2.pdf太极混元内功_3.pdf太极混元内功_4.pdf太极剑法精解——附李雅轩43式太极拳[1].pdf.pdf 太极解密十三篇[1].pdf.pdf太极内功(李经梧.张天戈).pdf太极内功.pdf太极内功心法.pdf太极拳_经典拳术论文集.pdf太极拳常识-周稔丰.pdf太极拳的经典拳术论文集.pdf太极拳攻防术图解.pdf太极拳技击实践(李万斌罗名花编着).pdf太极拳讲义(姜容樵).pdf太极拳讲义(吴公藻).pdf太极拳经.PDF太极拳理传真(张义敬).pdf太极拳秘诀评解.pdf太极拳内功理法-魏树人.pdf太极拳内功修炼法.pdf太极拳内劲-吴宗周.pdf太极拳谱笺.太极拳发微.太极拳新论(徐震).pdf 太极拳浅说(徐致一).pdf太极拳全书.pdf太极拳拳谱.pdf太极拳入门(冯志强).pdf.* 太极拳散手秘诀谱.doc太极拳使用法(董虎岭).pdf太极拳使用法(董虎岭).pdf太极拳释义-董英杰.pdf太极拳体用全诀(王志远).pdf太极拳研究(唐豪,顾留馨).pdf太极拳要义.pdf太极拳之研究(太极泰斗吴图南讲授·马有清编着).pdf太极拳走架推手问答.pdf太极推手二十六式(张卓星).pdf太极推手技击传真冯志强传授.pdf太极推手秘传(安在峰).pdf太极推手真传(李亭全).pdf太极推手真传(李亭全着).pdf太极之光:太极拳心法密钥.pdf天津古籍版《太极长拳108式揭秘》·熊征.pdf图解泰拳实战技法.pdf图解张绍堂先生传李派太极十三丹—杜子宇.pdf王培生·吴式太极拳诠真(王培生着).pdf王宗岳太极拳经(唐豪).pdf吴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pdf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练习与技击运用-黄康辉编着.pdf吴式太极拳拳械述真.pdf五十年代版太极拳丛书之二·《太极拳》·孙禄堂原着·孙剑云整理.pdf五十年代版太极拳丛书之三·《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1).pdf五十年代版太极拳丛书之三·《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pdf五十年代版太极拳丛书之四·《吴鉴泉式太极拳》·徐致一.pdf 五十年代版太极拳丛书之一·《太极拳体用全书》·杨澄甫1.pdf武当气功太极拳.pdf武当赵堡丹功太极拳(上).pdf武当赵堡丹功太极拳(下).pdf武当赵堡丹功太极拳(中).pdf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于化行).pdf武氏太极拳-郝少如[1].pdf.pdf武氏太极拳全书.pdf武氏太极拳图解及太极论·诀.pdf武式太极拳(郝少如).pdf武式太极拳阐秘.pdf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练习与技击运用-黄康辉王建华编着.pdf武学丛书第一辑之三《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徐震.pdf 武学丛书第一辑之四《太极拳考信录》·徐震.pdf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再版本.pdf杨健忠-太极拳学.pdf杨少侯太极拳用架真铨(李琏).pdf杨氏太极刀枪精解+陈龙骧+李敏弟著[1].pdf.pdf杨氏太极拳法精解.pdf杨氏太极拳真传-赵斌[1].pdf.pdf杨式太极拳(傅钟文).pdf杨式太极拳:发劲、运气、练势.pdf杨式太极拳1963年版.pdf杨式太极拳1963年版[1].pdf.pdf杨式太极拳法精解-陈龙骧李敏弟.pdf杨式太极拳架详解.pdf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练习与技击运用-黄康辉王建华编着.pdf 杨式太极拳诠释:理论篇(王志远编着).pdf杨式太极拳诠释:练习篇.pdf杨式太极拳诠释——理论篇(王志远).pdf杨式太极拳诠释——练习篇(王志远).pdf杨式太极拳术述真(魏树人).pdf杨式太极拳术述真.pdf杨式太极拳术述真系列之二-行拳心法.pdf杨式太极拳术述真系列之四-内功修炼法.pdf杨式太极拳术述真系列之一-内功理法.pdf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三-拆架拆手.pdf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四——内功修炼法(魏树人).pdf 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五-内功劲法.pdf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一——内功理法(魏树人).pdf 杨式太极拳述真(修定本).pdf杨式太极拳述真之二——行拳心法(魏树人).pdf杨式太极拳述真之三——拆架拆手(魏树人).pdf杨式太极拳述真之五——内功劲法(魏树人).pdf杨式太极拳用法解要.pdf杨式太极述真_汪永泉讲述_魏树人_齐一整理.pdf杨禹廷太极拳动作解说.pdf杨禹廷太极拳系列秘要集锦(李秉慈).pdf杨禹廷太极拳系列秘要集锦.pdf原始太极拳(安声远授+骆巨方大演练)[1].pdf.pdf怎样练习太极拳(顾留馨着).pdf赵堡太极拳诠真(王海洲).pdf赵堡太极拳十三式(王海洲).pdf正宗吴式太极拳[1].pdf.pdf郑子太极自修新法.pdf中国陈氏太极-陈正雷.pdf中国拳术与气功丛书《太极保健秘旨》·王友虞.pdf 中国拳术与气功丛书《吴式太极剑》·王培生.pdf 中国武学丛书《太极五星捶》·马金龙.pdf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1].pdf.pdf中华书局版《太极拳术》·陈微明.pd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