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HR三支柱模式

阿里的HR三支柱模式
阿里的HR三支柱模式

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于1999年,马云与另17人在中国杭州创办了阿里巴巴网站,阿里巴巴团队从互联网泡沫中逃生,和eBay大战一场后,成长为中国第一家全球B2B公司。阿里巴巴的发展史就是中国进入信息经济时代的一个缩影,短短十余年,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企业彻底改变了世界。

阿里巴巴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是什么成就了阿里梦想?其实阿里巴巴是一家特别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公司,当然它也是一家很现实的公司。当前人们对阿里巴巴的评论容易走极端——要么神化,要么妖魔化。其实阿里巴巴不过是在管理上坚持自己的价值观,阿里巴巴的成功与其个性鲜明的独特企业文化以及与之配套的人力资本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

阿里巴巴HR三支柱的发展历程及架构

1999年2月,马云在只有几张破凳子的房间里说的一段话成了阿里巴巴日后的文化,他说,“尽管今天我们什么也没有,但我们要先做一个约定——我们这群人只能做连长和排长,以后我们的军长、团长,要从外面请更厉害的人,带领我们往前走。”

对人才的重视,使他在第一天就把这个游戏规则定好,现在仍影响着阿里巴巴的价值观。

2001年,为GE服务25年的关明生加盟阿里巴巴,帮助阿里巴巴打造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绩效管理体系,奠定了阿里巴巴绩效管理的基础,借鉴GE对价值观的推崇并进一步予以强化。人作为资本在阿里巴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认同并符合企业的价值观,其次才是业绩和具备符合阿里巴巴业务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和潜力。

因此,2003年阿里巴巴开始实施价值观考核,并采用“活力曲线”法则以及基于这个方法的淘汰和激励制度。阿里巴巴用“271排名”的方式来考察员工的相对业绩,不过阿里巴巴对后10%的淘汰不像GE那么严格。前首席人力官彭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价值观考核就像一根绳子,在我们队伍规模快速扩张的时候,抓住这根绳子,我们才得以保持阿里巴巴文化的凝聚力,才能在激流险滩中不被冲散,我们的价值观绩效考核,其实就是在不断地把价值观融人渗透到公司的文化血脉中。”2005年是阿里巴巴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前有“淘宝网”“支付宝”的诞生,后有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在这承上启下的一年里,为了适应员工规模的迅速扩张,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本,进而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阿里巴巴加加大人力资源管理投入,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本战略,从而进人阿里巴巴HR三支柱发展的源头时期。

2004年“非典”以后,阿里巴巴的B2B业务高速成长,人才低价高用,机会多,工作多,但人手不够,一线团队培养缺乏有效支持。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一直在思考,如何保证在企业层级增多、跨区域发展成为趋势的情况下,保证一线员工的价值观传承,同时在业务和人力资源培养方面提供更快捷的支持。

2004——2005年,《历史的天空》和《亮剑》两部军事题材连续剧热播,《历史的天空》中的张普景政委和《亮剑》里的赵刚政委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人民军队快速成长的过程中,总有那些既能打枪又懂政策的政委充当着幕后英雄的角色。阿里巴巴政委体系的灵感就源于此。马云将几十张DV D发到了管理层手中,要求他们通过看连续剧来进行深入探掌和学习。此时,主管人力的副总裁邓康明正在酝酿同样的事情——在B2B部门的一线销售团队中派出既懂业务又代表公司政策,还要肩负企业价值观宣导重任的人力专员。加上创始人马云的灵感,因此将这套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改名为“政委体系”。从战略的角度讲,阿里巴巴希望走102年,那么为了避免业务经理基于短期业务压力采取短期做法,也需要有目光长远的人与其搭档,因此,诞生了阿里巴巴的政委体系,这也是如今阿里巴巴HR三支柱中HRBP这一支柱的发源点。

阿里巴巴最初决定使用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在2005年。2005年,阿里巴巴已经对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了自己的判断、为了更好地在这一充满商机的市场中赢得头彩,阿里巴巴选择首先充实自己的资本力量作为砝码,而最关键的砝码之一就是将人力资源当成自己的资本。为了推进企业价值观和员工素质的融合发展,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本,进而提升组织关键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阿里巴巴组织IT(信息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咨询论证,构建了统一的e-HR平台,这便是HR三支柱中共享服务中心的雏形。

从阿里巴巴的结构来看,2004年的时候只有一个阿里巴巴;2005年收购了雅虎;2006年做了一个大的拆分,变成集团式结构;2007年各部分更加独立,慢慢发展成松散的事业部形式。2006年年底以前,HR都是集中管理的,2007年开始,各公司都有了自己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同时通过集团统一的e-HR平台开展员工档案管理、薪资管理、绩效管理、福利和休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整个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实现了规范化和自动化,各种统计分析报表自动生成,显著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确性和工作效率,为阿里巴巴人力资本战略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HR三支柱也逐步发展成如下架构:

COE由组织发展部、校园招聘部、社会招聘部、企业文化部、薪酬福利部等构成。组织发展部分为平台0D和业务OD。平台0D负责公司大体系发展、高管领导力发展和商业教练,业务0D则直接驻点在各个事业群,负责事业群相关的组织架构、人才盘点、业务复盘。校园招聘部负责阿里巴巴集团的校园招聘策划、招聘录用分配、新大学生培养(培训)计划及实施。社会招聘部主要负责高级人才猎聘,并在各个事业群与HRG协同。

HRBP在阿里巴巴有一个很红色的名字:“政委”。他们是阿里巴巴在各个事业群和业务部门的HR 通才。所谓政委,主要是原来业务线转过来的HRG,他们熟悉业务并且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人和事,对事业群进行组织变革推动和服务支撑。如今阿里巴巴已经很少提政委这个称呼,更多的是提HRG。一般地,一个大事业群下面有15个左右的政委。一个大的部门下面有一个大政委带3~4个小政委。这3~4个小政委在工作内容上不是按照招聘、培训、考核、员工关系这样的职能模块划分的,而是每个人负责部门内一些二级组织单元的全HR模块。

人员发展部负责各事业群内部的人员技能培训及相关承接公司文化要求的培养工作,原来隶属于各事业群的客户中心,从2015年开始整合到事业群的人力资源部门,但汇报上目前还未完全整合到事业群的大政委身上。

共享服务中心涉及外包员工,包括针对员工的服务呼叫中心,日常的社保、公积金、假期、合同管理等人事业务。

成长导向的HR三支柱

所谓成长导向的HR三支柱,顾名思义,是指为了匹配企业战略而采用的高投入、促发展式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下四个需求,使得阿里巴巴人力资源体系采用成长导向成为必然。

1.文化落地的需要

由于独特的企业文化,阿里巴巴对员工的价值观十分重视。价值观是阿里人群体的价值取向,是阿里人的共识,是整个组织的DNA,是阿里人一直坚守的内核。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其实就是对其价值观的一个综合阐述。当其他互联网公司把“速度”和“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基础的时候,阿里巴巴却把“六脉神剑”作为自己的天条,这或许正是阿里巴巴的独特之处。

在每个季度的员工考核中,对价值观行为标准的打分占到了

总分的50%,这就意味着员工是不是“阿里人”对其在薪酬、晋升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大多数企业,价值观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因素。由于价值观的“软性”,评价起来势必会增加绩效考核的成本。阿里巴巴依托具体的分拆性评价,将六个核心价值观具体演化成30种行为方式,使之可操作化,从而对每一位员工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而且,阿里巴巴的价值观考核还采用过关式的形式。可见,马云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是希望借由这种相对极端的硬性制度,来确保阿里巴巴的味道。

2.人员规模扩张的需要

因为业务规模的扩张,这些年来阿里巴巴的员工数量也急剧增长,从最初的18个人,到2005年的几千人,再到现在的3万人。人员规模的扩大,势必会给企业的内部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无数的创业型企业没能迈过这道坎。

HR职能划分三支柱模型

HR职能划分三支柱模型 COE(Centre of Excellence or Center of Expertise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中心或人力资源领域专家);SSC(Shared Service Centre共享服务中心); HRBP(Business Partener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 Dave Ulrich 1996年提出此概念,大概01、02年引入中国。无论是HR三支柱还是“跨界”&“混搭”,目的都是“Alignment”& “Segmentation”。“Alignment”与公司业务一致;“Segmentation”精准定位创造价值。 杰克-韦尔奇曾说过“人力资源负责人在任何企业中都应该是第二号人物”,但在中国,99%的企业都做不到。原因很简单,人力资源部没创造这么大的价值——业务增长很快,但HR总在拖后腿。有些人说人力资源部是“秘书”,有人说人力资源是“警察”,在中国,真正认为人力资源部是“业务伙伴”的真是凤毛麟角。 Aon Hewitt全球咨询经验和研究证明,人力资源部可以成为业务驱动力,关键是HR自身的运作模式要发生变化。本文从人力资源组织设计入手,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帮助HR更好支持业务增长。 一、重新定位人力资源部门: HR成为业务的驱动力,首先要把“人力资本”当成一项业务来经营。如果做到这一点,人力资源部门首先要重新定位自己,从职能导向转向业务导向。然而,目前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按职能块划分团队(例如薪酬、培训、领导力等)的运作模式阻碍了HR的价值创造——每个职能块同时负责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以及事务性支持(例如发薪、入职手续)。不管是在总部、业务线还是区域,这种组织架构层层复制。当业务提出需求时,总部人力资源往往从一个职能块角度提供方案,然后变成一项公司政策要求下面推广。在这种背景下,总部的业务领导者总觉得方案隔靴搔痒,下属单位的业务领导者觉得人力资源在强制推行政策,缺乏对一线业务的理解和灵活性。 HR实现业务增值,就要像业务单元一样运作。在这个业务单元里,有人负责客户管理、有人负责专业技术、有人负责服务交付,这就出现了HR的角色进一步细分问题。 二、将HR的角色一分为三 HR组织重新设计,简单来讲就是将HR的角色一分为三。领先实践证明,这种业务模式的变化更有助于提升HR的效率和效能,这就是在领先公司中常见的HR三支柱模型。 人力资源部门向业务部门一样也能做,首先要回答的是自己的客户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从上图顶部来看,人力资源部门通过满足业务需求,从而间接推动客户需求的满足。 借用营销的客户细分理论,HR可以把自己目标客户分成三类: (1)高层管理人员:他们的需求主要围绕在战略执行所需的组织、人才、文化、制度及变革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2)中层管理人员:他们的需求主要围绕在人员管理方面的咨询、辅导和工具; (3)员工:他们的需求主要围绕在解答政策方面的疑问,并提供便捷的服务支持,例如劳动合同、入职手续、薪资发放等。其中第1类客户的需求高度定制化,第3类客户的需求相对标准化;第2类客户介于二者之间。 HR的运作模式要服务于客户需求的满足。同服务外部客户一样,最难满足的是定制化需求,为此,HR BP(BusinessPartner)角色应运而生,以扮演顾问和HR客户经理的角色。他们主要的时间用于挖掘内部客户需求,提供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他们是确保HR贴近业务需求,从职能导向转向业务导向的关键。 但是,提供解决方案意味着需要同时精通业务及HR各个领域的知识。寻找一群样样精通的人才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专业细分的需要,这就是HR COE(center of expertise)。

人力资源中心组织架构

人力资源中心组织架构 一、组织机构设置 二、各部门职能定位 ㈠人事服务部的职能 1.建立健全集团人事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各分支机构的人事管理提供指导和 咨询。 2.负责建立和监控集团的基础人事管理工作系统,包括人事数据采集和信息维护、 员工异动、人事档案、劳动合同、户口、考勤休假、人力资源盘点等,并负责执行和操作总部的基础人事工作。 3.负责执行和组织实施集团的绩效管理体系,监控和指导分支机构的绩效管理。 4.负责监控和实施集团的薪资管理,包括总部和办事处员工薪资的统计、核算、 发放、解释和分支机构薪资审核、薪资成本核算分析。 5.负责总部和办事处员工的福利管理,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办理,及其 他员工福利项目的筹划、组织。 6.负责与相关政府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人事局、劳动监察部门、

人才交流中心、社保中心等。 ㈡组织发展部的职能 1.策划和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提升项目,推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组织变革; 2.规范集团的组织机构和职位管理系统,跟进、协调组织机构的设置、调整、合 并、撤销等相关事宜,编制整理职位说明书和职系职级资料,并对组织结构的调整和职位设置提出合理化建议。 3.对集团的用人需求和编制进行整体规划,制定年度招聘、甄选和配置计划; 4.建立和完善招聘、甄选、聘任、晋升、轮岗等相关流程、规则、标准和制度体 系; 5.组织实施人才选聘、晋升、轮岗等相关工作,并根据集团战略和业务方向有计 划地储备和引进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6.建立关键职位的胜任模型和标准,整合绩效、奖惩等相关信息组织实施对关键 岗位任职者的评价工作。 7.定期不定期的对梯队成员进行评价和尽职调查,出具评价和发展报告,对梯队 人员的使用和管理提供建议。 8.推进梯队建设、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并对后备干部的履职、发展和培养 情况进行追踪和评估。 9.规划集团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并协助员工进行个人发展规划。 10.劳动纠纷、辞退、离职面谈等员工关系管理以及奖惩管理、干部廉政和思想作 风建设。 11.策划和组织实施管理诊断工作,推进组织变革和改善。 ㈢平台管理部的职能 1.作为人力资源中心与事业部、子公司的接口部门,向事业部、子公司传达、跟 踪、落实中心的各项政策、要求,并向中心各部门反馈事业部、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和结果。 2.负责事业部、子公司人事人员的聘用、培训、离职交接等相关工作。 3.与组织发展部配合,定期对事业部、子公司梯队成员的履职、发展情况以及工 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了解,提交工作报告。 4.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事业部、子公司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中心反映,并落实整改。

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型

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原创干货|人力资源三支柱之角色与定位初探 企业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向三支柱管理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人力资源中战略性工作和事务性工作分离,通过建立HR专家中心(COE),集中企业内的HR专家,从政策、流程、方案和最佳实践推广等诸方面努力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通过建立HR共享服务中心(SSC),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流程化、专业化的服务,实现管理成本的降低、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通过HR业务伙伴(HRBP)角色,聚焦于企业和分支机构的特点和业务需求,按需服务,从人力资源的专业化角度,为企业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诊断和咨询服务,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和推进整体的解决方案。将人力资源的管理重心向战略性转移。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三支柱的角色与定位往往是企业比较模糊不清的地方,或者是偏于理论,缺乏可操作性,或者是偏于实战,缺乏前瞻性。 一、人力资源三支柱的总体角色与定位 人力资源的三支柱管理模式,是为了更好地协助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向战略倾斜,提高人力资源整体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效能,因此三个不同的支柱其总体的角色与定位既有区别又有协同。

图一、人力资源:三支柱“的角色与定位 首先,共享服务(SSC)是为了通过专业的人来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规模效应节约服务与管理的成本、通过将日常的操作性事务集中起来,让其它HR人员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因此,共享服务的核心是服务!我们在探讨和定位共享服务的时候,应该更关注共享服务中心与其客户的关系应该是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管理,其管理的基础是通过双方协商而形成的服务水平协议(SLA),形成共享服务与其服务客户形成基于契约关系的合作关系。 而专家中心(COE)应该是由企业内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来组成,应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他们的主要作用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政策、流程和方案的有效性,同时利用知识和经验为共享服务和HRBP提供专业和技术上的指导与帮助。为了让集团的人力资源战略能够得到有效的推进和执行,专家中心应该是一个集团层面上的权力机构。

人力资源部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人力资源部组织架构及职责

相关职位岗位职责: (一)培训发展组: 培训发展经理(1名): 1、负责协助人力资源部总监构建公司培训体系并逐步完善; 2、负责培训制度、工作流程的拟定、执行、维护及完善等工作; 3、负责根据公司经营战略及年度培训需求,制定年/季/月度培训计划及费用预算方案,主导组织实施、考核跟踪、检讨并完善; 4、根据公司战略规划,不断为公司培养各类基、中、高层管理人才及技术性人才,搭建公司人才梯队,主导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工作; 5、负责各项目培训档案的分类管理,以及门店培训室、培训设施的管理; 6、负责教材库/试题库的建立与完善等管理工作; 7、负责实施和监管培训过程中的奖罚与纪律; 8、负责公司讲师师资的建设及管理提升工作; 9、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培训讲师(5名): 1、跟进公司的培训计划在门店的执行情况就执行效果及时向上汇报; 2、组织进行员工入职/转正/晋升考核并将及时反馈结果情况; 3、初拟部门各岗位转正/晋升试卷及初步审核各部门提交的试卷资料并跟进审批过程,汇总、分类相关试题形成试题库并进行日常管理; 4、负责初级培训教材的初步审核,对已审批的教材分类,形成教材库并进行日常管理;

5、负责对各单位的培训情况按周期进行检查,并形成书面检查报告; 6、负责完成培训组各类报表的初步分析并向上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内容; 7、对负责区域分店的培训进行业务指导、授课、稽查、督促改进并提升等; 8、负责相关文字资料、报表资料、培训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归档等工作; 9、负责对培训档案(包括系统记录)进行管理与维护,包括录入、统计、整理、更新、销毁与存档等工作; 10、负责项目性培训课程现场的助教与服务工作; 11、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薪酬激励组: 薪酬激励主管(1名): 1、负责协助人力资源总监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薪酬体系的构建及完善; 2、负责人员异动手续的审核与办理,含人事动态与结构分析及离职管理等工作,人事类报表的提报与审核; 3、负责员工试用期管理、员工转正/晋升等相关管理体系的建立、执行及完善; 4、负责员工考勤、值/排班、加班/调班、请/休假等日常人事工作管理; 5、负责人事系统的维护,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的增加方案提报; 6、负责公司奖惩体系的建立、执行及完善工作; 7、负责公司人事制度/流程/规范的制定、推行、检讨、修订等工作; 8、负责组织架构及工作设计,检讨设计编制及人力成本控制管理定编等工作及工作分析,编写工作职务说明书; 9、负责制定、检讨、修订门店人事行政部日常工作规范,并督促执行,提高人事工作人员日常业务技能; 10、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交办工作。 专员(1名): 1、协助薪酬经理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薪酬体系的构建及完善; 2、负责定期收集行业薪酬信息和数据,为薪酬主任完成公司薪酬福利方案的过程提供相关参考数据资料等事务性工作; 3、负责收集、汇总公司人事制度/流程/规范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点,为薪酬主任检讨、修订相关制度/流程/规范提供相关参考依据等; 4、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和行业水平,起草制定合理薪酬调整实施办法;

HR职能划分三支柱模型(COESSCHRBP)

HR职能划分三支柱模型(COE/SSC/HRBP) HR职能划分三支柱模型: COE(Centre of Excellence or Center of Expertise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中心或人力资源领域专家) SSC(Shared Service Centre共享服务中心), HRBP(Business Partener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Dave Ulrich 1996年提出此概念,大概01、02年引入中国。无论是HR三支柱还是“跨界”&“混搭”,目的都是“Alignment”& “Segmentation”。“Alignment”与公司业务一致;“Segmentation”精准定位创造价值。 转一篇介绍三支柱模型的文章。

杰克-韦尔奇曾说过“人力资源负责人在任何企业中都应该是第二号人物”,但在中国,99%的企业都做不到。原因很简单,人力资源部没创造这么大的价值——业务增长很快,但HR 总在拖后腿。有些人说人力资源部是“秘书”,有人说人力资源是“警察”,在中国,真正认为人力资源部是“业务伙伴”的真是凤毛麟角。 Aon Hewitt全球咨询经验和研究证明,人力资源部可以成为业务驱动力,关键是HR自身的运作模式要发生变化。本文从人力资源组织设计入手,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帮助HR 更好支持业务增长。 重新定位人力资源部门: HR成为业务的驱动力,首先要把“人力资本”当成一项业务来经营。如果做到这一点,人力资源部门首先要重新定位自己,从职能导向转向业务导向。然而,目前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按职能块划分团队(例如薪酬、培训、领导力等)的运作模式阻碍了HR的价值创造——每个职能块同时负责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以及事务性支持(例如发薪、入职手续)。不管是在总部、业务线还是区域,这种组织架构层层复制。当业务提出需求时,总部人力资源往往从一个职能块角度提供方案,然后变成一项公司政策要求下面推广。在这种背景下,总部的业务领导者总觉得方案隔靴搔痒,下属单位的业务领导者觉得人力资源在强制推行政策,缺乏对一线业务的理解和灵活性。 HR实现业务增值,就要像业务单元一样运作。在这个业务单元里,有人负责客户管理、有人负责专业技术、有人负责服务交付,这就出现了HR的角色进一步细分问题。 将HR的角色一分为三

人力资源中心组织架构及职责描述(1)

人力资源中心组织架构及职责描述 一、人力资源中心规范化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人人有职责,事事有制度,执行有表格,办事有流程,工作有方案”。根据现阶段搭建集团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工作需要和管理职能,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中心的监督管理职能和服务保障作用,提出以下组织架构和岗位设计方案。

二、人力资源中心的具体工作目标: 1.构筑先进合理的符合本企业实际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体系,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使用中不断培养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员工与企业协调发展,共同成长。 2.确保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各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程序方面的统一性与一致性,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系统的技术水平、专业水准和道德标准。 3.确保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处理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确保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三、人力资源中心的管理职能: 1.执行集团办公会决议和各项管理方针、政策、制度、文件和通知精神。 2.制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政策、流程、制度和具体规章并监督实施。 3.制定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的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案。 4.建立并完善集团职位管理体系、能力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薪酬激励体 系、业绩管理体系,充分调动集团各级员工积极性。 5.制定集团及要求下属公司(分厂)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用工需求计划、 招聘调配计划、教育培训计划、绩效管理计划和薪酬调整计划等。 6.负责组织实施集团各类人才招聘计划(包括大学生招聘),协助下属公司做 好所在地区员工招聘工作。 7.负责集团关键人才的选拔、培训与评估,制定员工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 8.负责选拔和储备集团战略发展和运营管理人才,完善集团人才梯队建设。

阿里100万年薪招HR—2020年人力资源小趋势

从去年开始,不管是阿里、华为还是腾讯,都传出了不同程度的组织结构调整的消息。 有不少HR也开始关注起了组织发展方面的相关内容,但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比起组织架构调整这件事,真正值得HR关注的变化,也是去年下半年的最大的管理趋势,它叫:中台模式。 目前,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美团、滴滴等一众巨头,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中台模式的建设。 阿里更是以年薪100万,来招聘大中台业务的HR专家。 中台模式也被号称为:管理模式的下一个战场。 那到底什么是中台?中台模式代表着什么?对人力资源工作的影响有多大?对HR来说最大的挑战又是什么? 今天我们HR知识汇就和你来深聊一下。 1.中台建设的原理是什么? 对于中台建设的原理,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来描述。 业务A、B、C是不一样的,如果在原来的理念下,每一个业务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独立设计、独立调动资源,这就存在大量的重复建设,而由于业务之间的口径不统一,相互的协同性也会存在问题。

现在,我们可以把中间件抽离出来,这个就是“中台”。 由此,业务部门只需要根据用户需求调用“中间件”,并进行本地化的塑造,就可以实现高质量交付。这样的方式提高了资源的复用性、强化了业务协同性。 02.人力资源中台长什么样? 解释了什么是中台模式之后,可能你会问:那人力资源中台模式长什么样呢?这可能就要从什么是前台,什么是后台开始说起。 前台:在人力资源领域,前台类似招聘、培训、员工关系、薪酬、绩效、BP等职位,他们需要直接面对员工,去达成需求,去解决问题。 后台:类似人力资源系统、eHR、招聘系统、内部管理系统,财务系统,ERP等等,他们共同组成了公司的后台。 不过,99.9%的公司的后台并不为前台而生,后台无法直接解决前台的问题。 人力资源中台循环模型图

HR职能划分三支柱模型(COESSCHRBP)

HR职能划分三支柱模型(COE/SSC/HRBP) HR职能划分三支柱模型: COE(Centre of Excellence or Center of Expertise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中心或人力资源领域专家) SSC(Shared Service Centre共享服务中心), HRBP(BusinessPartener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Dave Ulrich 1996年提出此概念,大概01、02年引入中国。无论就是HR三支柱还就是“跨界”&“混搭”,目得都就是“Alignment”&“Segmentation”。“Alignment”与公司业务一致;“Segmentation”精准定位创造价值、 转一篇介绍三支柱模型得文章、

杰克—韦尔奇曾说过“人力资源负责人在任何企业中都应该就是第二号人物”,但在中国,99%得企业都做不到。原因很简单,人力资源部没创造这么大得价值——业务增长很快,但HR总在拖后腿、有些人说人力资源部就是“秘书”,有人说人力资源就是“警察”,在中国,真正认为人力资源部就是“业务伙伴”得真就是凤毛麟角。 Aon Hewitt全球咨询经验与研究证明,人力资源部可以成为业务驱动力,关键就是HR自身得运作模式要发生变化。本文从人力资源组织设计入手,提供一种新得视角与思路帮助HR更好支持业务增长。 重新定位人力资源部门: HR成为业务得驱动力,首先要把“人力资本”当成一项业务来经营、如果做到这一点,人力资源部门首先要重新定位自己,从职能导向转向业务导向。然而,目前中国企业得人力资源部按职能块划分团队(例如薪酬、培训、领导力等)得运作模式阻碍了HR得价值创造-—每个职能块同时负责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以及事务性支持(例如发薪、入职手续)。不管就是在总部、业务线还就是区域,这种组织架构层层复制。当业务提出需求时,总部人力资源往往从一个职能块角度提供方案,然后变成一项公司政策要求下面推广、在这种背景下,总部得业务领导者总觉得方案隔靴搔痒,下属单位得业务领导者觉得人力资源在强制推行政策,缺乏对一线业务得理解与灵活性。 HR实现业务增值,就要像业务单元一样运作。在这个业务单元里,有人负责客户管理、有人负责专业技术、有人负责服务交付,这就出现了HR得角色进一步细分问题。 将HR得角色一分为三

HR三大支柱模型介绍

"3D"HR职能划分:三支柱模型(COE/SSC/HRBP) HR职能划分三支柱模型: COE(Centre of Excellence or Center of Expertise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中心或人力资源领域专家) SSC(Shared Service Centre共享服务中心), HRBP(Business Partner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Dave Ulrich 1996年提出此概念,大概01、02年引入中国。无论是HR三支柱还是“跨界”&“混搭”,目的都是“Alignment”& “Segmentation”。“Alignment”与公司业务一致;“Segmentation”精准定位创造价值。 杰克-韦尔奇曾说过“人力资源负责人在任何企业中都应该是第二号人物”,但在中国,99%的企业都做不到。原因很简单,人力资源部没创造这么大的价值——业务增长很快,但HR总在拖后腿。有些人说人力资源部是“秘书”,有人说人力资源是“警察”,在中国,真正认为人力资源部是“业务伙伴”的真是凤毛麟角。 Aon Hewitt全球咨询经验和研究证明,人力资源部可以成为业务驱动力,关键是HR自身的运作模式要发生变化。本文从人力资源组织设计入手,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帮助HR更好支持业务增长。 重新定位人力资源部门

HR成为业务的驱动力,首先要把“人力资本”当成一项业务来经营。如果做到这一点,人力资源部门首先要重新定位自己,从职能导向转向业务导向。然而,目前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按职能块划分团队(例如薪酬、培训、绩效等)的运作模式阻碍了HR的价值创造——每个职能块同时负责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以及事务性支持(例如发薪、入职手续)。不管是在总部、业务线还是区域,这种组织架构层层复制。当业务提出需求时,总部人力资源往往从一个职能块角度提供方案,然后变成一项公司政策要求下面推广。在这种背景下,总部的业务领导者总觉得方案隔靴搔痒,下属单位的业务领导者觉得人力资源在强制推行政策,缺乏对一线业务的理解和灵活性。 HR实现业务增值,就要像业务单元一样运作。在这个业务单元里,有人负责客户管理、有人负责专业技术、有人负责服务交付,这就出现了HR的角色进一步细分问题。 将HR的角色一分为三 HR组织重新设计,简单来讲就是将HR的角色一分为三。领先实践证明,这种业务模式的变化更有助于提升HR的效率和效能,这就是在领先公司中常见的HR三支柱模型。 人力资源部门向业务部门一样也能做,首先要回答的是自己的客户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从上图顶部来看,人力资源部门通过满足业务需求,从而间接推动客户需求的满足。 借用营销的客户细分理论,HR可以把自己目标客户分成三类:1)高层管理人员:他们的需求主要围绕在战略执行所需的组织、人才、文化、制度及变革管理等方面的支持;2)

人力资源中心组织架构及职责描述

人员编制总监级1人 招聘经理培 训 经 理 绩 效 经 理 员 工 关 系 经 理 经理级4人 招聘专 员培训专 员 考核专 员 人事专 员 专员级4人 相关说明人力资源中心组织架构及职责描述 一、人力资源中心规范化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人人有职责,事事有制度,执行有表格,办事有流程,工作有方案”。根据现阶段搭建集团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工作需要和管理职能,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中心的监督管理职能和服务保障作用,提出以下组织架构和岗位设计方案。 部门岗位设计图 人力资源中心的岗位编制为13人,比较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是总监级1人、经理级4人、主管级4人、专员级4人,但考虑到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阶段的管理水平和工作需要,考

虑暂设总监级1人、经理级4人、专员级4人。这样设置岗位既有利于开展工作,又有利于人 才的选拔和培养,待以后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再做进一步调整。 二、人力资源中心的具体工作目标: 1. 构筑先进合理的符合本企业实际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体系,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使用中不断培养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员工与企业协调发展,共同成长。 2. 确保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各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程序方面的统一性与一致性,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系统的技术水平、专业水准和道德标准。 3. 确保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处理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确保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三、人力资源中心的管理职能: 1. 执行集团办公会决议和各项管理方针、政策、制度、文件和通知精神。 2. 制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政策、流程、制度和具体规章并监督实施。 3. 制定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的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案。 4. 建立并完善集团职位管理体系、能力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薪酬激励体系、业 绩管理体系,充分调动集团各级员工积极性。 5. 制定集团及要求下属公司(分厂)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用工需求计划、招聘调 配计划、教育培训计划、绩效管理计划和薪酬调整计划等。 6. 负责组织实施集团各类人才招聘计划(包括大学生招聘),协助下属公司做好所在 地区员工招聘工作。 7. 负责集团关键人才的选拔、培训与评估,制定员工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 8. 负责选拔和储备集团战略发展和运营管理人才,完善集团人才梯队建设。 9. 负责建立集团人才评价机制和管理中心,完成集团人才的培养和评价功能。 10. 负责人力资源薪酬福利设计与管理:包括经理层年薪制度、员工薪酬福利制度、 员工激励制度、员工奖惩制度以及相应的薪酬总额控制管理制度。 11. 负责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职称评定、技能鉴定、劳动纪律、员工考勤、劳动争 议处理等综合性管理。 12. 负责公司绩效考评体系设计与管理:包括绩效管理制度、员工考核制度、能力评 价制度、业绩考评办法、建立业绩考评档案等。 13. 负责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和推广工作,不断提升企业凝聚力。 14. 负责集团劳动人事日常事务管理,包括员工录用、入职、离职、退休、奖惩、任 免迁调、人事档案管理等。 15. 负责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维护和更新管理工作。 16. 负责集团员工关系管理,协调处理劳动争议纠纷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17. 联系高校、咨询机构,收集、汇总并提供最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 18. 及时提供经营决策所需各类人力资源统计数据和分析表单。 19. 完成集团董事长、总裁和分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四、人力资源中心工作权限: 1. 参与制定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权力。 2. 对违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罚的权力。 3. 对集团员工调动、任免给予建议的权力。 4. 对集团各级员工绩效实施考核及奖惩的权力。 5. 各级管理人员任免、晋升和薪酬调整建议权。 6. 中心内部员工聘任、解聘权。

揭秘阿里人力体系

《揭秘阿里人力体系:牛逼团队原来是这样建立的!》 一、面试有技巧,不以面试为面试。 面试是有技巧性的,对不同岗位、不同层面的人,面试方式、方法可能不尽相同,不能简单的以面试为面试。从本文可以看出,阿里的面试不象是面试,更象是聊天一样,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面试的过程。 二、一个成功的企业要的不是人多,要的是一个能征善战的精干团队。 现代的企业,大多不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对用人的要求,一是人尽其才,二是人尽其用,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出个人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惊人的业绩,才是企业需求的人。如人们常说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人喝”,就是这个道理。架构合理、流程科学、人尽其才,企业才能长久。 三、让用人的人去招人,事半功倍。 企业招聘员工时,过去大多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即以人力资源部门为主,用人部门为辅,常常因为对人的要求不同,导致要么招聘不到合适的的人,要么招聘到的人不合适。从阿里的招聘来看,员工招聘应以用人部门为主,人力资源部门配合。今年春节后,我们集团也曾下发专题文件题,按照权限,员工的招聘由用人部门负责,调动用人部门的积极性。实行一段时间以来,其效果感觉不明显。 四、组织架构宜简单化,不宜繁琐杂乱。

阿里对所有员工分为技术和管理两大类,架构相对简单高效,员工晋升空间明确。技术和管理是两大不同的体系,其职能、性质不同,但职责、定位又非常清晰,对我们很有启发,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学习、运用。 五、员工晋升空间以业绩为导向,辅以科学的晋升体系。 以业绩为导向,作为员工晋升的基本条件,这对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试想:一个人工作业绩不突出,而升到一定的岗位上,别的员工会服气吗?业绩好,其它方面表现也好,提拔重用,别人无怨言,会心服口服。 六、培训体系的完善性和适用性,要量身定做,不做无用功。 很多企业都注重对员工的培训,但注重员工培训的企业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企业。只有根据企业实际和员工实际,量身定做,倾心打造,制订企业的培训体系,才能够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员工队伍。 七、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其长期形成的独特性,不可复制,但可借鉴和学习。 阿里等许多成功的企业,在成功之后,都会总结出很多成功的方式和方法。我认为,这些成功的方式和方法,与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创始人、员工结构等都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只能学习和借鉴,不能复制。 所以,对成功企业、标杆企业要客观、平静地去看待它,不能神化,不能盲目套用。有2点与大家分享:1、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不是读几篇文章、学习几家成功企业的经验就能成功的,要

人力资源中心组织架构及职责描述之令狐文艳创作

人力资源中心组织架构及职责描述 令狐文艳 一、人力资源中心规范化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人人有职责,事事有制度,执行有表格,办事有流程,工作有方案”。根据现阶段搭建集团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工作需要和管理职能,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中心的监督管理职能和服务保障作用,提出以下组织架构和岗位设计方案。

二、人力资源中心的具体工作目标: 1.构筑先进合理的符合本企业实际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体系,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使用中不断培养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员工与企业协调发展,共同成长。 2.确保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各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程序方面的统一性与一致性,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系统的技术水平、专业水准和道德标准。 3.确保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处理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确保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三、人力资源中心的管理职能: 1.执行集团办公会决议和各项管理方针、政策、制度、文件 和通知精神。 2.制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政策、流程、制度和具体规 章并监督实施。 3.制定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的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 案。 4.建立并完善集团职位管理体系、能力管理体系、绩效管理

体系、薪酬激励体系、业绩管理体系,充分调动集团各级员工积极性。 5.制定集团及要求下属公司(分厂)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用工需求计划、招聘调配计划、教育培训计划、绩效管理计划和薪酬调整计划等。 6.负责组织实施集团各类人才招聘计划(包括大学生招聘),协助下属公司做好所在地区员工招聘工作。 7.负责集团关键人才的选拔、培训与评估,制定员工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 8.负责选拔和储备集团战略发展和运营管理人才,完善集团人才梯队建设。 9.负责建立集团人才评价机制和管理中心,完成集团人才的培养和评价功能。 10.负责人力资源薪酬福利设计与管理:包括经理层年薪制度、员工薪酬福利制度、员工激励制度、员工奖惩制度以及相应的薪酬总额控制管理制度。 11.负责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职称评定、技能鉴定、劳动纪律、员工考勤、劳动争议处理等综合性管理。 12.负责公司绩效考评体系设计与管理:包括绩效管理制度、员工考核制度、能力评价制度、业绩考评办法、建立业绩考评档案等。 13.负责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和推广工作,不断提升企业凝聚

一位阿里政委的自述我是如何从传统HR向HRBP转型的

一位阿里政委的自述:我是如何从传统HR向HRBP转型的 1、进入阿里 我是传统的HR,2011年进入阿里。 之前基本上十几年的时间,把传统HR的每一个模块都体验到了,做过培训、考核、招聘、薪酬福利,eHR,以及业务流程重组等HR相关的业务板块,进入阿里云的时候,是从培训的function角度进去的。后来马总2011年底一声令下,HR要深入一线,阿里集团的 HR部门被拍扁,分公司不再有function,只保留HRG(政委)的时候,转型去做政委了,就是外部所说的HRBP。 注:“f un cti on”:传统的职能类,模块型HR,对应就是bu sin es s,业务型HR,HR BP。 “阿里HR G”:HR g ener a l i st,可翻译为HR多面手。 2、从HR转身政委 最开始的时候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对这个岗位觉得自己一定可以胜任,还信心满满的。但进入角色后,发现HR BP和HR的工作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不管是HR业务本身的理解,对HR的执行和落地方面,HR对于公司的价值,自己产生了非常大的质疑,到底HR是干什么的,应该如何做?在这个痛苦的思考过程中,我不断对自己的各个方面进行质疑,当然也不断学习求证,大约经历了6个月的时间,才算明白和理解阿里的HRG是如何做的。比较幸运的是,我自己觉得转型还比较成功。几个月之后,再和身边的人沟通,他们会觉得这个人非常跳,和一般的HR不太一样。今天我会和大家交流一下这个过程中间,我看到和观察到的一些情况,把我的一些理解分享给大家。

3、HR工作的意义 首先,HR工作对于企业的价值和作用在哪里?我之前的理解是,对于公司的 人的选育用留负责任,对于公司的人的部分负责,也听说过humancapital的概念,这个资产是如何在业务中增值和实现呢? 理论很多,但似乎实践中间却是脱节的,负责任的往往不是HR;在阿里我遇到问题之后,我又把这些问题翻出来,重新观察和思考,发现我看到的和传统的企业的HR是不一样的。最大的不同在于,人力资源如何用function的方式工作,各个模 块都是有自己的工作方式,有自己的标准工作流程的,也都是自上而下的,我们会从公司、leader这里领到一个KPI或者工作任务,我们自己在自己的工作环节中间,更多是一个follow和执行的角色。而在用BP的方式的时候,你需要站在业务团队 里面,如果说你有function的工作,这些全部内容你都是从后台获得支持,你不需 要关注他,你需要关注的是业务、是人,当然阿里的HRBP还需要对招聘负责,除 了招聘以外的培训、考核以及各种流程性、事务性的内容,都不是你需要倾注精力 的方面。 4、阿里政委如何做? 这几句是我在阿里学习如何做政委的时候看到的几个词。“闻味道、摸温度、 照镜子、揪头发”。 不要问我啥叫“闻味道”,这个在阿里我也没有听到过答案,这个需要你自己去悟的,该闻什么味道,如何闻味道,不会有人告诉你的。你找到你心中的答案,你就合格了,否则你懂的。我自己理解是,闻一闻这个人与阿里的主流企业文化是否一致;和团队深度交流,看一看团队的温度如何,是团队已经高烧了?还是团队的体温过低?你作为政委,需要及时

人力资源管理三支柱模型之一HRBP

人力资源管理三支柱模型之一HRBP 【中国人力资源向HR BP模式转型】Hay调查显示,3/4的企业已经或正在进行人力资源转型,设立人力资源业务伙伴或者类似的职位,已经转型的企业占其中的1/4。在一些比较老牌的外资企业,HRBP作为正式职位已经在中国存在了10 年以上。你所在企业走上HR转型之路了吗? 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三支柱模型(COE、HRBP、SSC)的转型不在于其形式,而在于其本质的三大变化:1、HR部门由职能管控的官僚部门变为战略和业务的服务部门;2、人力资源的活动流程由相互割裂到整合为业务增值的关键流程;3、HR专业人员由事务性工作及形式化制度操作者解放为内部咨询顾问。 COE指领域专家,制定和设计制度、流程等,提供全球标准;BP指业务伙伴,通过执行和反馈推动管理方面的专业工作;SSC指内部标准服务提供者,帮助前者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如此看来,认清HRBP的定位和职责,成了每个HR从业者必做的事情之一。 从当前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来看,HRBP的role可分为四种: 1. Strategic Partner 战略伙伴 坦白讲,这其实更像HRBP的“标准官方版”定义,也是HRBP们的终极目标。战略伙伴的主要活动表现为及时调整HR的战略,以应对外界变化;培养未来的领导者;确立衡量HR效能的重要指标;针对新业务确立人员配备战略并能设计新的组织架构;理解公司内部人才发展的需求并能在各种复杂的事件中找出优先顺序。 2. Operations Manager操作经理 这是所有HRBP期望做到,也是每个实行BP制的企业期望达到的现实目标。其主要活动表现为评估并追踪员工的态度;与员工沟通公司文化;与员工沟通公司政策和流程;确保HR的项目和公司文化保持一致;更新HR项目的进展。 3. Emergency Responder紧急事件反应者 这是HRBP们当前所扮演的角色,俗称“救火队”。其主要活动表现为及时应对各种紧急事件和处理各种投诉;对业务经理和员工提出的问题能迅速给予回答或提供解决方案。 4. Employee Mediator 员工的仲裁

人力资源中心组织架构及职责描述

人力资源中心组织架构 及职责描述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人力资源中心组织架构及职责描述 一、人力资源中心规范化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人人有职责,事事有制度,执行有表格,办事有流程,工作有方案”。根据现阶段搭建集团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工作需要和管理职能,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中心的监督管理职能和服务保障作用,提出以下组织架构和岗位设计方案。

二、人力资源中心的具体工作目标: 1.构筑先进合理的符合本企业实际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体系,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使用中不断培养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员工与企业协调发展,共同成长。 2.确保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各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程序方面的统一性与一致性,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系统的技术水平、专业水准和道德标准。 3.确保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处理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确保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三、人力资源中心的管理职能: 1.执行集团办公会决议和各项管理方针、政策、制度、文件和通知精神。 2.制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政策、流程、制度和具体规章并监督实施。 3.制定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的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案。 4.建立并完善集团职位管理体系、能力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薪酬激励体 系、业绩管理体系,充分调动集团各级员工积极性。 5.制定集团及要求下属公司(分厂)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用工需求计划、招 聘调配计划、教育培训计划、绩效管理计划和薪酬调整计划等。 6.负责组织实施集团各类人才招聘计划(包括大学生招聘),协助下属公司做好 所在地区员工招聘工作。

阿里巴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阿里巴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阿里巴巴战略内容的变迁 1999年阿里巴巴诞生后,提出了Meet?at?Alibaba的战略。战略制订顺应了当时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发展潮流,阿里巴巴推出中国供应商、诚信通等贸易及信用信息服务,?确立了“永远在线展览会”的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战略,为国内中小企业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立下汗马功劳。? 其整体发展战略是从“Meet?at?Alibaba”走向“Work?at?Alibaba”。“Work?at?Alibaba”,即帮助中小型企业生存、成长、发展,试图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问题。?? 二、?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源管理? 1、员工招聘与选拔? 阿里巴巴主要采用网络招聘为主,结合专场招聘会、猎头等传统形式,并融合外资招聘、外部推荐、内部招聘等新形式。对于阿里巴巴来说,选拔员工的首要要求是诚信;同时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 2、员工培训? 注重对员工价值观、团队精神,发掘员工的潜能,关注员工的成长,提倡员工之间资源、信息、经验无偿分享。? 3、员工任用? 阿里巴巴不拘一格的用人制度,不限定经验以及学历;更加注重团队建设。? 4、员工激励? 传统的薪酬激励结合阿里巴巴式的“理想激励”,并与员工分享股权以激励

员工。? 5、员工管理? 以保障员工为基础,加以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不许下承诺让员工心甘情愿留下,形成阿里巴巴人性化的员工管理。? 6、考核制度? 对员工的业绩、价值观进行双考核。? 三、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阿里巴巴在人力资源培训上投入很大,并成立阿里学院,目的是培训员工、培训客户使其成长。? 阿里巴巴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以达到使员工在工作中成长,增强员工职场素养,更好地沟通,调整员工心态,减少员工抱怨的目的。阿里巴巴通过其脱产培训,对员工进行集中培训,使员工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并提高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并增强员工的成就感,保持积极性,激发创新意识。主要培训方法为演讲法与行为示范法。? 阿里巴巴对在职员工同样使用脱产培训,提升技术性人员的技能、知识、操作能力、创新激情等;提升管理人员的技能、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主要采用以下培训方法:讲授法、机关通用文件处理的模拟、工作活动模拟、角色扮演模拟、模拟现场作业法、模拟会议法、案例分析法。?阿里巴巴注重发掘员工的潜能,同时也关注员工的成长。其内部招聘制度和轮岗制度提供给很多员工新的岗位、新的机会,使员工可以得到发展。阿里巴巴推出的“青橙计划”、“百年阿里系列培训”、“领导力发展”、“阿里夜校”等一系列员工培训措施,为员工加油充电并且提供许多平台,使阿里员工能

coe-hr三支柱模型

coe-hr三支柱模型 人力资源专家中心(COE):用技术推动变革 2012年11月刊专题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人才对企业未来可续高速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然而,很多企业管理者还未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而一味追求业务的繁荣,这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相比之下,优秀的企业则是能够在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把握住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发展的脉搏,建立有效吸引、使用、培育、保留优秀人才的组织系统。因此,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第一要务,而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不断变革,在企业内部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人力资源变革的价值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部门缺乏对业务的认识,因此也未能对部门经理和员工提供及时的支持。同时,人力资源部门所制定的政策也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者主要聚焦于事务型工作,不能提供业务需要的客户化、集成的解决方案。由于人力资源部门不能够像业务部门那样给企业利润带来直接影响,因此一直被视为企业的成本中心。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提升效率和效能,就需要不断转型,从职能导向转向业务导向,针对不同层级管理者的基层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才能真正塑造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内部的战略地位。 IBM的研究认为:在全球领先的企业中,人员不再仅仅被视为企业的消费成本,即人力资源,而上升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致胜利器,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源部门不再是无足轻重的后台管理和支持部门,而升级为企业的业务战略伙伴,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做出正确决策。企业的人力资源组织必须向人力资本管理全面转型,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有效性和效率,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企业对于人的投资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