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宽带接入技术的特点及原理
ADSL的工作原理

ADSL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是一种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它通过普通电话线路传输数据,提供高速的上行和下行传输速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ADSL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传输、调制解调、信道分配、错误校正和数据压缩等方面。
一、信号传输:1.1 高频信号传输:ADSL利用普通电话线路传输高频信号,通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1.2 频率分割:ADSL采用频分复用技术,将电话线路划分为多个频段,分别用于语音和数据传输。
1.3 非对称传输:ADSL的上行和下行传输速率不对称,下行传输速率通常比上行传输速率高。
二、调制解调:2.1 上行调制:ADSL使用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通过调制器转换为高频信号进行传输。
2.2 下行解调:接收端的调制解调器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通过解调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2.3 信号处理:调制解调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增益控制和时钟恢复等处理,确保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信道分配:3.1 频段分配:ADSL将电话线路划分为多个频段,其中一个频段用于语音传输,其余频段用于数据传输。
3.2 信道管理:ADSL通过动态信道管理技术,根据用户需求和网络负载情况,动态分配不同的频段和信道资源。
3.3 信道复用:ADSL利用频分复用技术,将多个用户的数据同时传输到中心局,提高了带宽利用率。
四、错误校正:4.1 前向纠错:ADSL采用前向纠错技术,通过添加冗余数据和校验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4.2 自适应块长度:ADSL根据信道质量的变化,自动调整纠错码的块长度,以提高纠错能力。
4.3 信号干扰处理:ADSL在传输过程中采用差分编码、交织技术等方法,减少信号受到的干扰,提高传输可靠性。
三种主流宽带小区接入方式的比较与研究

基于铜线接入传输 开发的 一种 宽带接入技术 ,是使用 电话 网作为传 输媒 介 当在 一 对 电话线 的两 端 分别 安 置 一个
Rua n Hang
Ab ta t B h r cpe a d a piain o h e id f bod a d c n e t n mo e icu ig ADS LA HF a d i sr c y te p i i l n p l t ftre kn so ra b n o n ci d n ldn n c o o L、 N、 C.n n te a p cso u ie s n a d s r,te p p re p u d h d a tgs a d d sd a tg s o o n cin mo e h s e t fb sn sme n u es h a e x o n ste a v na e n ia v na e fc n e t d o i ra b n et me t n b o d a d s te n. l Ke wo d XDS y r L ADS L L AN Ete e hm t HF C C be a l Mo e d m
1三种接入方式的基本原理 11A S . D I接入方 式
A S A y e ia Dg a S bsr e e 技 术 是 D L( smm tcl it u s i tUn ) r il eb
厂家华 为、 中兴等都 已经推 出了基 于 A S 2 的局端 和川户 DL+
端接入 设备 。
式 的 优 劣 予以 阐 述 。
GPON原理介绍

GPON原理介绍
清楚
GPON(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即千兆光纤无源光网络,是一种用于家庭、企业等搭建综合能力强、采用性价比高的高速光纤网络传输技术。
GPON是通过单线双向传输,实现一条光缆上完成以太网、IPTV、语音等数据传输和宽带接入服务的技术,具有容量大、运行成本低、网络智能度高、系统接入成本低、传输距离远、安全性高等特点。
GPON是光纤到用户(FTU)技术中一种特殊的技术,通过一根光缆连接接入网和用户网络,用户网络节点只有一台ONU设备,实现用户接入网的虚拟定制化、接入及计费功能,从而极大地降低系统的建设成本。
GPON的结构
GPON系统是新一代的FTU系统,包括OLT(光纤到机房)、ONU(光网络用户)及光缆。
OLT可以与接入网(ISP)连接,支持多租户的多服务提供,其典型结构图如下:
OLT(光纤到机房)是光纤接入网的核心部件,主要完成接受接入网信号,将复杂的光信号转换成简单的多载波光信号,将多载波带宽分配给每个ONU,以及接收来自ONU的状态信号,完成调度和控制等功能。
ONU是光网络用户的设备,其位于用户端,负责将接收的多载波带宽进行调制、编码和发送出去,以及接收OLT发出的控制、管理信号,以实现激活。
宽带技术简介了解宽带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宽带技术简介了解宽带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宽带技术简介:了解宽带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宽带技术是指一种高速、大容量的网络传输技术,能够提供高速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高效率网络使用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宽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宽带技术的运作机制。
一、基本原理宽带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输多个信号通道同时传送数据,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
与传统的窄带技术相比,宽带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大的带宽。
宽带技术采用了多路复用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不同频率的信号分割成多个子信道,同时传输数据。
二、工作方式1. 数字信号传输宽带技术将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在发送端,需要将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处理,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在接收端,需要将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
这一过程中,需要使用调制解调器进行信号的编码和解码。
2. 多路复用技术宽带技术使用多路复用技术将信号分割成多个子信道进行传输。
多路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波分复用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复用方式。
通过复用技术,不同用户的数据可以同时传输,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
3. 高速传输宽带技术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提高传输速度。
其中,光纤通信是宽带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传输媒介,具有高速传输、低损耗等优势。
通过光纤通信,可以实现几十上百兆甚至几个G的高速传输。
4. 网络设备宽带技术需要借助一系列网络设备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光纤交换机、宽带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设备在宽带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稳定的接入服务和高效的数据传输。
总结:宽带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输多个信号通道同时传送数据,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
宽带技术采用了多路复用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将信号分割成多个子信道进行传输,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
宽带技术借助网络设备,如光纤交换机、宽带路由器等,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了解宽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对于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宽带网络至关重要。
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摘要】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一种基于蜂窝网络原理和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无线接入技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其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该技术通过分区分频、多址技术和空分多址等手段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接入,具有速率高、覆盖广等主要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物联网、智能城市等领域。
未来,随着5G和物联网的推进,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其推广和应用将促进信息化进程,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期待未来,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成果。
【关键词】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定义,发展历程,重要性,技术原理,主要特点,应用领域,发展趋势,挑战,未来发展方向,推广,应用,影响,意义,未来展望.1. 引言1.1 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定义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蜂窝网络实现移动设备对宽带网络的无线接入。
它将移动通信技术与宽带网络技术有机结合,为用户提供高速、稳定的无线上网体验。
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通过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线链接,实现用户设备与互联网之间的数据传输。
这种技术能够支持多种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高速的网络服务。
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还具有较强的覆盖范围和穿透能力,能够在城市、农村、高速公路等各种场景下稳定运行。
通过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用户可以实现与外界的高效通信,获取更多信息资源,提高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性。
1.2 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历程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
当时,一些国家开始尝试建设基于蜂窝结构的移动通信网络,旨在提高通信效率和容量。
这些早期的蜂窝网络采用模拟技术,信号传输效率低,最大容量有限。
ADSL的工作原理

ADSL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一种宽带接入技术,它利用普通的电话线实现高速上网。
本文将详细介绍ADSL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传输方式、调制解调过程、信号的分离与合并、速率控制以及应用场景。
一、信号传输方式1.1 频分复用技术:ADSL利用频分复用技术,将电话线的频谱划分为多个不同的频段,实现同时传输多个信号。
1.2 非线性调制技术:ADSL采用非线性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通过电话线传输。
1.3 高频信号传输:ADSL利用高频信号传输数据,通过提高频率来增加数据传输速度。
二、调制解调过程2.1 发送端调制:ADSL发送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利用调制技术将其叠加到高频信号上,然后通过电话线发送。
2.2 接收端解调:ADSL接收端接收到经过电话线传输的模拟信号,利用解调技术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传输给用户设备。
2.3 自适应增益控制:ADSL在解调过程中采用自适应增益控制技术,根据信号强度的变化来调整解调器的增益,以提高信号的质量。
三、信号的分离与合并3.1 上行信号分离:ADSL通过滤波器将上行信号与下行信号进行分离,确保两个信号不会相互干扰。
3.2 下行信号合并:ADSL在接收端将多个下行信号合并为一个信号,然后传输给用户设备。
3.3 频段分配:ADSL根据不同的需要,将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分配到不同的频段,以实现双向通信。
四、速率控制4.1 上行速率控制:ADSL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线路质量,动态调整上行速率,以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4.2 下行速率控制:ADSL根据线路质量和网络负载情况,动态调整下行速率,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4.3 信道保护:ADSL在传输过程中采用差错检测和纠正技术,以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五、应用场景5.1 家庭用户:ADSL广泛应用于家庭用户,提供高速上网和多媒体服务,满足用户对宽带的需求。
GPON基本原理及应用

GPON基本原理及应用GPON(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一种用于光纤通信的技术,它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新一代宽带接入网络技术。
GPON采用分布式的被动式光纤分配器来传输数据,具有高速率和大带宽的特点。
它可以满足现代宽带应用对高速、稳定、可靠的带宽需求。
GPON的基本原理是将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将数据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
GPON系统包含三个主要的组件:光线传输单元(OLT)、光网络单元(ONU)和光纤分配器(ODN)。
OLT是GPON网络中的核心设备,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插槽组成。
它负责与服务提供商的网络相连,并将网络信号转发到ONU。
OLT还负责分配带宽给ONU,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ODN是将光信号从OLT传输到ONU的光纤网络。
ODN包括主干光纤和分配光纤。
主干光纤是连接OLT和ODN的光纤,负责将信号从OLT传输到ODN。
分配光纤将信号从ODN传输到ONU,以连接用户设备。
GPON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宽带接入领域。
传统的ADSL或者DOCSIS技术在带宽和速率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而GPON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和更大的带宽。
它可以满足用户对高清视频、在线游戏、音频视频流等带宽密集型应用的需求。
另外,GPON还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和组织的数据中心。
传统的以太网技术在数据中心中存在一定的带宽和速率瓶颈。
GPON的高速率和大带宽可以满足数据中心对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求,提高数据中心的性能和效率。
此外,GPON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等领域。
它可以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支持多种设备和服务的接入。
通过GPON技术,用户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家庭自动化、智能楼宇管理等功能。
综上所述,GPON作为一种高速率、大带宽、稳定可靠的宽带接入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对高速宽带的需求,还可以支持多种设备和服务的接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应用体验。
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摘要】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一种逐渐普及和发展的通信技术,本文对该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首先从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历程入手,探讨了其起源和演变过程。
接着详细解析了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阐述了其高速数据传输和广覆盖性能。
分析了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的作用和应用情况。
最后展望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了其在新一代通信技术中的潜在应用和发展空间。
总结指出了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重要性和前景,以及推动其发展的动力,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了解和展望。
【关键词】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发展历程、原理、特点、应用领域、未来发展、重要性、发展前景、推动力1. 引言1.1 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概述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指利用蜂窝网络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实现宽带无线接入的一种技术。
它将传统的蜂窝网络延伸到了宽带数据传输领域,使移动用户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快速、高效地接入互联网。
随着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对于移动通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也为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它的出现和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率提升。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性能将不断得到提升,为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正文2.1 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历程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开始出现。
1G系统主要使用模拟技术,信号质量差,容量有限。
随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的出现标志着数字技术的引入,提高了通话质量和容量,并逐渐普及。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在2000年代初逐步推出。
3G系统具有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丰富的应用服务,为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流宽带接入技术的特点及原理 一. ADSL技术 1. 特点: ADSL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网络(电话线网络),在线路两端加装ADSL 设备即可为用户提供高宽带服务。ADSL的另外一个优点在于它可以与普通电话共存于一条电话线上,在一条普通电话线上接听、拨打电话的同时进行ADSL传输而又互不影响。用户通过ADSL接入宽带多媒体信息网与WWW,同时可以收看影视节目,举行一个视频会议,还可以很高的速率下载数据文件,这还不是全部,你还可以在这同一条电话线上使用电话而又不影响以上所说的其它活动.安装ADSL也极其方便快捷。在现有的电话线上安装ADSL,除了在用户端安装 ADSL通讯终端外,不用对现有线路作任何改动。使用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通过一条电话线,以比普通MODEM快一百倍,浏览因特网,通过网络学习、娱乐、购物,享受到先进的数据服务如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网上音乐、网上电视、网上MTV的乐趣,已经成为现实。
2. 技术原理: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业务采用DMT调制方式和不对称的数据传输形式进行业务传输。其中上行频带为26kHz-138kHz,传输速率最大可达640kbit/s,下行频带为138kHz-1.104MHz,传输速率最大可达8Mbit/s,不对称的意思就是表明上下行速率不同。
二.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 (Hybrid Fiber Coax) 1. 特点: 传输容量大,易实现双向传输,从理论上讲,一对光纤可同时传 送 150 万路电话或 2000 套电视节目;频率特性好,在有线电视传输带宽内无需均衡;传输 损耗小,可延长有线电视的传输距离,25 公里内无需中继放大;光纤间不会有串音现象, 不怕电磁干扰,能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采用星形或环状结构,支线和配线网络的同轴电缆部分采用 树状或总线式结构,整个网络按照光结点划分成一个服务区,这种网络结构可满足为 用户提供多种业务服务的要求。
2. 技术原理:
HFC 通 常由光纤干线、 同轴电缆支线和用户配线网络三部分组成, 从有线电视 台出来的节目信号先 变成光信号在干线上传输; 到用户区域后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经分配器分配后通过同轴 电缆送到用户。它与早期 CATV 同轴电缆网络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在干线上用光纤传输 光信号,在前端需完成电—光转换,进入用户区后要完成光—电转换。
三. FTTx 技术
1. 特点: FTTx接入方式成本较高,就我国目前普通人群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网络应用水平而言,并不适合,但其具有以下特点: 1、高速传输 用户上网速率目前为10Mbps,以后可根据用户需要升级。 2、网络可靠、稳定 楼道交换机和小区中心交换机、小区中心交换机和局端交换机之间通过光纤相连。网络稳定性高、可靠性强。 3、用户投资少、价格便宜 用户只需要一台带有网络接口卡(NIC)的PC机即可上网。 4、安装方便 小区、大厦、写字楼内采用综合布线,用户端采用五类网络线方式接入,即插即用。 5、应用广泛
2.技术原理 点到点光接入方式, 点到点MC方式 ,点到多点光接入方式 PON PDH/SDH FTTX实现技术 实现技术 传统的P2P光纤接入系统采用媒质转换器(MC),应用比较普遍;新的P2P标准定 义了光接口、OAM等内容,改善了传统MC方式存在的缺陷 无源光网络PON逐渐成为FTTX的主要实现技术,包含A/BPON、EPON、GPON等 点到点的媒体转换器(MC)方式 点到点的媒体转换器(MC)媒体转换器方式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进行长距离传输的技术实现方式, 是对于已有的电的Ethernet设备要加上MC。 其中MC是一个单纯的光电/电光转换器,它并不对信号包做加工,因此成本低 廉。这样用户可以减少升级的成本,是点对点FTTH方案过渡期间网络的解决 方案。 由于其技术架构相当简单、便宜并直接结合以太网络而一度成为日本FTTX的 主流。 优点:点到点系统避免了复杂的上行同步技术和终端自动识别技术。另外上 行的全部带宽可被一个终端所用,这非常有利于带宽的扩展,便于在线监测。 缺点:随着FTTX用户数量的增加,局端设备和光纤的数量也将会增加。 PON vs MC 单一 业务 全业 务 MC接入 接入 PON接入 接入 PSTN 1、速率高、 IP数据网 、速率高、带宽高 IP数据网 光电收发器 2、支持多业务接入 、 OLT CATV
四.无线接入 1. 特点:目前主流无线接入技术包括 1.MMDS接入技术 MMDS(Multichannel Microwave Distribution System)多路微波分配系统已成为有线电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MMDS是以传送电视节目为目的,模拟MMDS只能传8套节目,随着数字图像/声音技术和对高速数据的社会需求的出现,模拟MMDS正在向数字MMDS过渡。美国的数字MMDS由于有31个频点,可以传送MPEG-2压缩的上百套电视节目和声音广播节目。它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单向或双向的高速英特网业务。 最近,我国有的大城市已经成功地建成了数字MMDS系统,并且已经投入使用。不仅传送多套电视节目,同时还将传送高速数据,成为我国数字MMDS应用的先驱。数字MMDS不应该单纯为了多传电视节目,而应该充分发挥数字系统的功能,同时传送高速数据,开展增值业务。高速数据业务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MMDS经营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为数据业务的收入远高于电视业务的收入。
2.LMDS接入技术 LMDS基于MPEG技术,从微波视频分布系统(Microwave Video Distribution System, MVDS)发展而来。作为一种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LMDS为“最后一公里”宽带接入和交互式多媒体应用提供经济和简便的解决方案,它的宽带属性使其可以提供大量电信服务和应用。
一个完整的LMDS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本地光纤骨干网、网络运营中心(NOC)、基站系统、用户端设备(CPE)。
LMDS的特点是: 1)LMDS的带宽可与光纤相比拟,实现无线“光纤”到楼,可用频带至少1GHz。与其他接入技术相比,LMDS是最后一公里光纤的灵活替代技术。
(2)光纤传输速率高达Gb/s,而LMDS传输速率可达155Mb/s,稳居第二。 (3) LMDS可支持所有主要的话音和数据传输标准,如ATM、TCP/IP、MPEG-2等。
(4) LMDS工作在毫米波波段、20~ 40GHz频率上,被许可的频率是24GHz、28GHz、31GHz、38GHz,其中以28GHz获得的许可较多,该频段具有较宽松的频谱范围,最有潜力提供多种业务。
LMDS的缺点是: (1)传输距离很短,仅5~6Km左右,因而不得不采用多个小蜂窝结构来覆盖一个城市。
(2)多蜂窝系统复杂。 (3)设备成本高。 (4)雨衰太大,降雨时很难工作。 目前LMDS基本上还处于试用阶段,而不少的制造商则把为LMDS开发的技术使用到2.5~2.7MHz和3.4~3.6MHz频率的产品上,出现了新一代的无线双向宽带接入技术。
LMDS系统工作在10、24、26、28、31、38GHz频段,在欧洲和北美已有多个频段得到了批准和使用,在中国,LMDS频率标准还未出台,但24~26GHz、38~40GHz已被批准用于试验。
3.卫星通信接入技术 卫星通信在Internet接入网中的应用,在国外已很广泛,而我国也从1999年起,开始利用美国休斯公司DirecPC技术解决Internet下载瓶颈问题。另外,双威通信网络与首创公司已达成协议,双方各自利用无线接入技术和光缆等专线资源,共同为用户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这标志着卫星传送已进入首都信息平台。其上行通过现有的163拨号或专线TCP/IP网络传送,下行信息通过54MHz卫星带宽广播发送,这样用户可享受比传统Modem高出8倍的速率,达到400kb/s的浏览速度、3Mb/s的下载速度,为用户节省60%以上的上网时间,还可以享受宽带视频、音频多点传送服务。卫星通信技术用于Internet的前景非常看好,相信不久之后,新一代低成本的双向IPVSAT将投入市场。
4.不可见光纤无线系统 该系统不同于多点的LMDS,采用环形拓扑结构,当需要扩容时,可以分拆环或在POP点增加新环。系统的频谱效率很高,运营者可重复使用一对射频信道给业务区的所有用户提供服务。该系统采用有效的动态功率电平调节和向前纠错技术,具有优良的抗雨衰能力。可为用户提供宽带Internet接入,增值业务,会议电视,远程教学,VoIP,专线服务以及传统的电话服务等,是一种在企事业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新技术。
5.GSM接入技术 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它是根据欧洲标准而确定的频率范围在900~1800MHz之间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频率为1800MHz的系统也被美国采纳。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数字网也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
6.CDMA接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