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树地震灾害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玉树地震断层地表破裂带和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玉树地震断层地表破裂带和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玉树7.1级地震断层地表破裂带和地质灾害调查报告一、地表破裂带2010年4月15日-22日,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先后派出3个科考小组对玉树7.1级地震地表断层进行了考察。

科考队员克服高原反应,跋山涉水,沿地表破裂带进行了一步一步追索。

至4月22日,关于此次地震的地表破裂带的初步结论是:同震地表破裂带由3条主破裂左阶组成,总体走向310°,北侧主破裂长约16km,中间主破裂长约9km,南侧主破裂长约7km,总长约31km,另在微观震中南侧见有约2km长的雁列式张裂缝(图1)。

各主破裂均由一系列支破裂雁列组成,支破裂表现为一系列挤压鼓包与张裂缝相间排列或雁列式张裂缝。

破裂为左旋走滑性质,最大走滑位移量位于北侧主破裂上,约1.8m。

图1 玉树2010年4月14日7.1级地震地表破裂分布简图黑实线为地表破裂,黑虚线为雁列式张裂,红星为微观震中一些典型地点的破裂特征如下:破裂带的北西端点位于(N33°06′02.0″,E96°46′18.0″)附近,表现为雁列状的地表裂缝,裂缝逐渐变小直至消失(照片1)。

照片1 北西端点地表破裂带从改点向NW追索,直至隆宝镇(N33°15'50.2",E96°25'49.9")一带(直线距离约36km),沿光缆线路挤压鼓包和裂缝带非常发育,并且连续,推测为地震过程中沿这种特殊结构面发育的特殊破裂现象(照片2)。

但这一带未发现典型的地震地表破裂现象,仅在隆宝镇(N33°11'50.0",E96°35'00.8")处微观震中南侧一带见有约2km长的雁列式张裂缝(照片3)。

鉴于这些特征,将破裂带的北西端点定位于(N33°06′02.0″,E96°46′18.0″)附近。

照片2 (N33°07'59.7",E96°39'46.5")一带沿地下电缆铺设线路发育的鼓包与裂缝(镜向NW)照片3 隆宝镇(N33°11'50.0",E96°35'00.8")一带雁列式张裂缝(镜向E)从NW端点往南,在(N33°05'15.2",E96°47'51.9")处河床中,挤压鼓包和破裂清晰可见(照片4)。

玉树地震震害特点和破坏规律报告

玉树地震震害特点和破坏规律报告

玉树地震震害特点和破坏规律报告摘要:本文根据收集的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现场调查资料,结合课本与地震相关的理论知识,全面的分析了地震成因和总结玉树地震的震害特点及其破坏规律,并归纳了此次防震减灾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玉树地震震害特点破坏规律前言:2010年4月14日07:49,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96.6°E、33.2°N)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4km。

宏观震中位于玉树县结古镇隆洪达附近(96.85°E、33.06°N)。

玉树地震是青海省近20年以来破坏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也是继汶川8.0级地震后,国内发生的破坏最为严重的地震。

玉树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地震受灾面积达26 500 km ,受灾人口20万余人。

居民住房大量倒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损毁,部分公路沉陷、桥梁坍塌,供电、供水、通信设施遭受破坏。

玉树藏族自治州州政府所在地结古镇处在极灾区,地震烈度达Ⅸ度,90% 以上的房屋严重破坏甚至毁坏,人员伤亡也主要集中在玉树县结古镇。

农牧业生产设施受损,牲畜大量死亡,商贸、旅游、金融、加工企业损失严重。

山体滑坡崩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加深对地震震害特点的认识和防震减灾经验的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一、震区地质构造和地震成因从全球板块运动来说,玉树地震发生在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挤入形成的喜马拉雅碰撞带以北的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在这种挤压的挟持下缩短,同时内部的块体沿一些重要的块体边界断裂带发生侧向滑移,造成青藏高原主体向东移动,并在青藏高原内部和块体边缘形成不同规模的走滑断裂系和挤出块体。

从我国地质构造来说,玉树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的中南部。

近期,块体的西部附近发生过1996年喀喇昆仑7.1、1997年玛尼7.9级地震和2008年于田7.3级地震,中西部发生过2001年昆仑山口西8.1地震,块体的东缘发生过2008年汶川8.0地震。

关于玉树地震灾害的调查报告

关于玉树地震灾害的调查报告

关于玉树地震灾害的调查报告一、引言玉树地震灾害是中国西南地区近年来遭受的一次严重自然灾害,给当地居民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灾害的原因和影响,本文将对玉树地震灾害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二、灾害概述玉树地震发生时间为2010年4月14日,地震震级为7.1级,震源深度为30千米。

震中位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地震导致了大量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严重。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地震共造成了2698人死亡、11637人受伤。

三、地震原因分析地震是由地质构造活动和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引起的自然现象。

而地震灾害的发生则是由于地震引起的建筑物破坏和人员伤亡。

玉树地震是由岷山褶皱带和唐古拉山褶皱带之间的构造活动所致。

这个地区是青藏高原和沿边地区的交界处,地质构造复杂,地壳活动频繁。

四、地震灾害影响分析1. 人员伤亡:地震造成了2698人死亡,11637人受伤,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2. 房屋倒塌:地震导致了大量房屋倒塌,给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 基础设施破坏:地震造成了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给当地的交通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五、救灾措施分析在玉树地震灾害发生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救灾措施,包括:1. 快速响应:地震发生后,政府迅速组织救援力量,抵达灾区进行救援工作。

2. 临时安置:政府组织了临时安置点,提供食宿和医疗救助。

3. 捐款捐物:社会各界纷纷向灾区捐款捐物,支持灾区重建和人员救助。

4. 重建工作:政府组织了灾后重建工作,修复了倒塌的房屋和基础设施。

六、灾后重建与展望灾后重建是灾区走出困境、恢复生产生活的重要环节。

玉树地震灾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快灾后重建的进程。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地震灾后心理辅导和健康救助的力度,帮助灾区居民恢复正常生活。

七、结论玉树地震灾害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在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灾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援和重建。

通过这次灾难,我们认识到地震灾害防治的重要性,需要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抗震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发生。

青海玉树7.1级地震房屋建筑震害调查和分析

青海玉树7.1级地震房屋建筑震害调查和分析

3 m 2k 。地表破裂均由一系列支破裂雁列组成 , 支破裂表现为一系列挤压鼓包与张裂缝相间排 列 或雁 列式 张裂缝 , 左旋走 滑性 质 , 最大走 滑位 移量 位于北 侧主破 裂 上 , 约为 2 2 m_ , 裂 滑 . 2 破 J
移最 大 的 区域 接 近玉树县 城结古 镇 , 使县 城遭 受毁灭 性破坏 。
I l 灾区 I 极重
00000 ‘0‘0…
II 重 I l 灾区
受 灾 区域 范 围 分 布 图 ( 中 国 地震 局 地 震 现场 应 急 工 作 队 ) 据

青海玉树 7 1 . 级地震现场工作 队.00年 4 1 1 21 月 43 青海玉树 7 1 . 级地震灾害直接损失评估报告( 青海灾区) 21 , , 0 0
14 7




1 地 震 受灾 区域 范 围及 灾 害特 点
1 1 受灾 区域范 围 .
按照 地震灾 区人 E分 布 、 1 房屋破 坏程度 等 , 地 震灾 区分 为 极重 灾 区 、 将 重灾 区和一 般灾 区
灾 区位 于 青 藏 高 原腹 地 巴颜 喀 喇 山 南部 高 山 区 , 海拔 高程为 35 0~ 0 I 0 50 0I , T 平 均海 拔 42 0m。属 于上 拉 秀 印支 褶 皱 0
图 1 青 海 玉 树 7 1级 地 震 震 源机 制 .
F g 1 T e s i c fc lme h n s o s u 7 1 i. h es o a c a i mi m f Yu h .
带构 造 体 系 , 发震 构造 为甘 孜一 玉树 一 风
erqaen i hi ahuk n a t iQ g
火 山断 裂带 , 断裂 为 巴颜 喀喇 地块 南 边 界 ,0 8年 汶 川 8 0级 特 大地 震发 生 在 巴颜 喀 喇地 该 20 . 块 东南边 界 的龙 门山断裂 带上 。地 震造成 地表 破 裂 主要 由西 北 向东 南 方 向扩 展 , 裂长 度 约 破

玉树地震灾后 总结

玉树地震灾后 总结

玉树地震灾后总结概述玉树地震是指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地震。

此次地震是一场7.1级的强烈地震,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灾害。

灾后,政府、救援队伍以及社会各界都积极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

本文将对玉树地震灾后的一些总结进行阐述。

灾后救援行动玉树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了大规模的搜救和救援行动。

救援队伍、医疗队伍、抢险救灾物资等迅速调派到灾区,全力救援被困群众、清理废墟、恢复基础设施。

灾后重建工作灾后的重建工作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房屋重建、基础设施修复、灾后搬迁、生活物资供应等方面。

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重建指挥部,对重建工作进行全面统筹和规划。

房屋重建玉树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和严重损坏,许多灾民失去了住房。

政府通过动员社会力量、输送建材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房屋重建工作。

在灾区内重建了抗震安全、适用性强的新房屋,为灾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基础设施修复地震对玉树地区的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包括道路、桥梁、电力供应等。

政府组织了专业队伍,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修复力度,使灾区的基础设施逐渐恢复正常运转。

灾后搬迁为了减少灾后地震风险,政府还进行了灾后搬迁工作。

将易受地震影响的重灾区居民搬迁到较安全的新居住区,提高灾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安全。

生活物资供应灾后,物资供应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政府组织了多方力量,调运了大量的救灾物资到灾区,保障了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捐款捐物,为灾区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灾后教训与思考玉树地震灾后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由于地震发生在偏远的地区,物资运输困难,救援行动受到了限制。

此次地震还对当地的抗震能力和防灾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需要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提高灾区居民的防灾意识和抗震能力。

结论玉树地震灾后,政府、救援队伍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为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同时,这次灾难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教训,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地震防灾工作,提高防灾意识和抗震能力。

玉树地震死亡人数

玉树地震死亡人数

玉树地震死亡人数玉树地震死亡人数统计及灾后救援情况引言:玉树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严重的地震灾害,发生在2010年4月14日,震中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

这次地震严重破坏了当地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在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组织了抢险救援行动,投入大量资源和救援人员,在救援工作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本文将就玉树地震的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并概述灾后的救援情况和进展。

一、玉树地震死亡人数统计: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玉树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截至地震发生后的统计,地震导致死亡人数达8845人,受伤人数约为10000人。

由于地震发生在偏远地区,救援行动受到地理条件和交通不便的限制,因此,受灾人数可能超过了官方数据。

二、玉树地震的抢险救援行动: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启动了紧急的抢险救援行动。

国家相继派遣了多个救援队伍前往灾区,包括搜救队、医疗队和工程队等。

同时,政府还组织了大规模的物资调配和医疗支援,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的救助。

1. 搜救行动:搜救队伍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生命搜救工作。

他们在废墟中寻找被埋的幸存者,并用尽一切努力解救他们。

搜救行动历时数天,救出了许多被困的人,但也可惜地发现了大量的遇难者。

2. 医疗援助:医疗队伍迅速派往灾区,为受伤的人们提供紧急的医疗援助。

他们携带着急救物资和设备,尽力减少人员伤亡。

医疗队在灾区设立了临时的医疗点,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并将重伤员转运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3. 震后重建:除了应对紧急的抢救和救援工作外,政府还组织了灾后重建工作。

这项工作包括重新建设房屋、修复基础设施和恢复生产等。

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确保灾区的重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三、灾后救援的成就和挑战:在玉树地震的抢险救援行动中,中国政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搜救行动中,救出了许多被困人员,尽管死亡人数仍然居高不下,但救援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玉树7.1级地震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分析

玉树7.1级地震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分析
附近 。
关键词 :玉树 7 . 1 级地震 ;地质灾 害 ;发育 特征 ;持续 时间 ;发展 趋势
中 图分 类 号 :X 4 3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0—8 1 I X( 2 0 1 3 ) 0 4— 0 0 6 1— 0 6
等 方面 进 行 了研 究 ,认 为 震 后 汶 川 地 震 灾 区 的地
多 、玉树一 杂 多 等 省 级 公 路 以 及 乡 镇 公 路 形 成 的
交 通体 系 。
1 9 9 6— 2 0 0 8年期 间 发 生 的 台风 强 降 雨 事 件 与 诱 发
的滑坡 面 积 变 化 规 律 的分 析 ,概 括 出 滑 坡 活 动 规 律 ,活 动持续 时 间超 过 l 0年 进行 了大量 的研 究 。一 些 学 者 对 汶
程4 5 4 8 m。境 内 主要 水 系包 括 通 天 河 、扎 曲 、巴 塘 河 等 。 区 内交 通 主 要 为 G 2 1 4 国 道 与 玉 树一 治
趋 势 和规律 ,将 震 后 的 滑 坡 活 动 可 分 为 产 生 阶段 、
不 稳定 阶段 、恢 复 阶段 和稳定 阶段 等 4个 阶段 ,持 续 时 间超过 4 0年 ¨ j 。林 庆 伟 教 授 对 集 集 7 . 6级 地 震后 的滑 坡 活动性 进行 了较 为 深 入 的研 究 , 根 据
( 国土资源部黄土地质灾 害重 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 安地 质调查 中心 ,陕西 西 安 7 1 0 0 5 4 )

要 :在参 与玉树 7 . 1 级地震震 区地 质灾害应 急调 查 、汛期 隐患排查 的基础 上 ,收集 、整 理前人 调查与研 究
的成果数据 ,分 析了震后玉树震区 的地质灾 害发育特 征 ,并进 一步研 究 了震后 玉树 灾区地质 灾害可 能的持续 时 间 、演化趋势 以及高风 险区的分布区域 。结果表 明,震后玉树灾 区地质灾 害将持续 1 O年左右 ,并 以周期震荡 式 的衰减下降 ,最终恢 复到震前 水平 ;震 后地质灾害高 风险 区将 分布在 巴塘 河谷 、结古镇 周边 山区与郭 央烟宋 多

关于抗震救灾报告

关于抗震救灾报告

《关于抗震救灾报告》心得生命是渺小的,也是博大的。

在灾难面前,它可以在瞬间从我们眼前消逝,也可以瞬间在我们身边爆发,生命的力量是可贵的,当我们听到“玉树不倒,青海常青”,这句话时,我的心又不禁颤抖一下,同时,那一幅幅悲惨的画面,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视线也早已模糊了,从电视中看到那废墟下面一个个渴望已久的生命,使多少认为他们留下了眼泪,可他们却以坚强不息的力量存活了下来,用生命书写着最感动的人生。

玉树不倒,青海常青。

如今,建设玉树美丽新家园是国家最主要的问题,国家以最好的为建设美丽新玉树作出提议,而国家邻导人以最好的心态去安抚每一位玉树同胞救灾现场上那些救灾人员,他们用行动书写完美乐章,给广大人民留下不可抹面记忆,他们不怕牺牲不怕艰险,坚守第一战线,努力抢救每一个生命,给人民带来安全感,而他们身上肩负国家使命。

强卫书记关于抗震救灾作了报告,我深受感动,这说明国家对建设美丽新玉树的的重视。

也许当所有的人听到这个报告时和我同样有这样的感受。

“玉树不倒,青海常青”玉树加油!这是所有人的心声,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玉树同胞能够早日走出这片阴影,早日重建自己美好家园。

《关于玉树抗震救灾形势报告》学习心得在9月14号,青海省省委书记强卫在青海民族大学作《玉树不倒,青海常青—关于玉树抗震救灾形势报告》,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以崭新的思绪和头脑领悟其党的重要内涵。

玉树地震已是五个月以前的事情,灾难在我们身边产生,与此同时,大爱也在全国各地跃出,在第一时间,当地居民自我救助、救援,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在第一时间,我国救灾官兵赶到受灾地区,与死神展开竞跑赛,在第一时间,国家领导,青海各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赶赴灾区,成立救灾小组。

第一时间,救灾物资和善款到达灾民手中,解决当地所需。

这样的种种,展现出了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强大而团结的民族,这也是民族之魂兮。

强卫书记的报告让人们深思我们要把青海抗争救灾的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去,团结同学友爱他人、融为一个大集体,把这种不屈不挠、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融入学习中,从而转化为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强大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其中震级最大的一次发生于7时49分,震中位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境内,其规模达到7.1Ms、深度为14公里。

该地震导致至少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12135人受伤。

县城结古镇全部停电,由于大部分建筑都是土木结构,重灾区结古镇附近西杭村的民屋几乎全部(99%)倒塌。

此外整个玉树州的70%学校房屋垮塌。

震后,当地民众与僧侣展开自救,中国政府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展开了救援行动。

基本介绍
简介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截止2010年5月30日18 时,经青海省民政厅、公安厅和玉树州政府按相关程序规定核准,玉树地震已造成2698 人遇难,其中已确认身份2687 人,
无名尸体11 具,失踪270 人。

已确认身份的遇难人员:男性1290 人,女性1397 人;青海玉树籍2537 人,省内非玉树籍54 人,外省籍96 人(含香港籍贯1 人);遇难学生199 人。

第一次地震
发震时刻:2010-04-14 05:39:57
震级(M):4.7 纬度(33.1°N)
经度(96.6°E)
深度(千米):6
参考位置: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拉秀乡日麻村
第二次地震
发震时刻:2010-04-14 07:49:40
震级(M):7.1
纬度(33.1°N)
经度(96.7°E)
深度(千米):33(后修订为14公里)
参考位置: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拉秀乡日麻村
第三次地震
发震时刻:2010-04-14 09:25:17.8
震级(M):6.2
纬度(33.2°N)
经度(96.6°E)
深度(千米):30
参考位置: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拉秀乡日麻村
地震类型:青海本次地震属于强烈的浅源性地震
余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介绍,截止14日下午14时,青海玉树县7.1级地震已经发生18次余震,未来震区余震活动频繁。

截至19日8时,中国地震局台网共记录到玉树地震余震总数为1206次,其中3.0级以上余震12次。

地震测量
4月20日下午,国土资源部玉树一线抗震救灾专家组宣布,通过连续5天详细追踪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基本确定距离县城西北方向11.5公里的隆宝镇郭央烟宋多为宏观震中,位于国家地震信息网公布的仪器震中东约30公里,坐标为北纬33度03分11秒、东经96度51分26秒。

这一发现将为玉树灾后重建避让选址提供重要依据。

宏观震中是根据地震后地表变形强度和对地表建(构)筑物的破坏程度确定的地震中心,主要通过现场调查获得。

仪器震中则是通过对地震监测台站获得的信息的计算得到的地震中心。

国土资源部专家组自4月16日进入地震灾区,发现并对地震地表破裂进行了测量,初步确定地震地表破裂断续分布长度约23公里。

20日下午,在宏观震中周围,国土资源部专家组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3位研究员张永双、马寅生、胡道功介绍了宏观震中附近的地表破裂现象。

震中区域的地面水平位移最大可达1.75米,沿断裂带鼓胀出一个个“小帐篷”。

一条小溪被破裂错断,形成小型断塞塘。

这些变形破坏现象比其他地段都要强烈,只是由于周围属于山谷地带,人烟稀少,没有造成太大损失。

专家组介绍,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大致可分为3段:西段为玉树县赛马场以西,长约16公里,表现为左旋走滑为主兼逆冲,最大水平走滑位移为175厘米,垂向断距达60厘米。

中段主要在城区南部,长约3公里,由多条“雁列式”分布的地表破裂组成,表现为左旋走滑性质,该段地面最大水平位移约30厘米。

东段从玉树县城扩展到结古镇禅古村,长约4公里,表现为走滑—逆冲型,局部以逆冲为主,地面垂直断距约60厘米,水平位移约30厘米。

城区没有发现大的破裂带。

专家组表示,宏观震中与仪器震中因获取方式不同,出现不同的震中位置很正常。

宏观震中的确定有重要意义,将为灾后重建避让选址提供重要证据。

第一次
2010年4月14日08:52,据央视《朝闻天下》最新报道,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这次地震主要发生在玉树州的州府所在地——玉树县结古镇,当地居民的房屋90%都已经倒塌。

据悉,当地多数人尚未起床,伤亡较为严重。

发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地震至少已造成400人死亡,8000人受伤。

玉树县固定电话通讯中断,当地土木结构房屋倒塌严重。

震区一水库出现裂缝,有关工作人员正在采取放水等应急处置措施。

青海玉树地震规模较大,据称有小学生被埋,武警青海总队出动3000多名官兵前往青海玉树灾区救援,同时驻玉树地区600多名武警官兵已经先期投入了救援行动。

第二次
2010年4月14日9点25分,青海省玉树县再次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

自从早晨7点49分发生7.1级地震以来,玉树已经连续发生4次余震,分别为4.8,4.3,3.8和刚刚的6.3级。

引中国地震救援队已经处于待命状态,正在了解当地灾情,准备随时开赴该地区。

引玉树州电视台新闻部副主任尕松尼玛称,此次地震的影响应该很大,因为当地大部分都是土木结构房屋,所以地震到来时,所有的民居几乎都倒了。

地震已经造成人员伤亡,具体的数据还在搜集当中;据尕松尼玛描述,地震发生时,房屋开始剧烈震荡,一瞬间塌了,一个公园里佛塔塔顶整个倒下,地震震得非常厉害。

当地政府正在召集各部门人员参与挖掘和抢救工作。

玉树县城居民全部涌上街面,站在自己倒塌的房屋前。

学校房屋还没塌,学生则集中在操场上;另据中国地震网消息,在7时49分的7.1级地震前,还连续发生数次4级以上地震。

青海地震发生的北纬33.2度,东引经92.2度,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境内,震区平均海拔约5000米,人烟稀少,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和格尔木市地震局的工作人员已赶往震区,但是还没有接到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失的报告。

青海省格尔木市公安局唐古拉派出所所长朱明铁告诉记者,此间地震中心位置距离唐古拉山派出所100余公里,地震发生时他正好值班,沱沱河附近没有明显震感,但不知何因,他在联络唐古拉山口的朋友时,手机信号不通。

在地震区域不冻泉保护站职守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肖鹏虎
告诉记者,地震震感不明显。

青藏铁路部分路段位于震区,青藏铁路公司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力伟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时说,青藏铁路线没有受到影响,运输工作正常进行
总结:地震是天灾,我们不能阻挡。

但我们可以掌握一些知识来保护自己,如一些地震前兆和地震时的保护措施。

了解地震前兆,提前预防
当我们了解了地震的前兆反应,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反常现象及早做好震前的预防工作,减少地震引起的生命财产损失。

1动物反应
在自然界中,动物对自然灾害的预知反应比我们人类强。

在地震来临前,往往动物会有异常反应表现出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异常反应做出相应的预防。

动物震前的异常反应通常有大鼠叼着小鼠跑、冰天雪地蛇出洞、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兔子竖耳蹦又撞、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等反常表现。

2气象异常
震前闷热、久旱不雨、六月冰雹、怪风狂起、日光遮蔽、黄雾四塞、地震云显现都是震前常见的异常天象表现。

3地下水异常
井水突然陡涨陡落、变颜色变味道、发浑翻花冒泡、温度发生异常;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异常变化;枯竭的水井或者泉源突然冒出水来或者水井、泉源突然干枯都是震前地下水异常的表现。

4地质异常
地面上出现非因地下工程而出现鼓包、地裂缝、土地塌陷、天坑等异常地质现象
防震的措施
1购买必要的防震物品,如干粮、饮用水等;常备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2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3加固室内家具如加固睡床,把床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如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地震时掉下来伤人。

4制定家庭应急预案,设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做到畅通无阻。

避震地点的选择应注意:如在公共场所避震应避开广告牌、照明灯、货架和商品陈列橱等,要就近躲在大柱子旁或屈身蹲避在没有障碍的通道;如在空旷处避震应避开高压线塔、变压器、大型高空广告牌、烟囱、塔吊、路灯等,避免余震引起的坍塌造成二次伤害。

5按照应急预案,定期举行家庭应急演练,通过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及时完善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