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采样记录表

现场采样记录表
现场采样记录表

采样现场数据记录

样品名称:进水环境温度:℃年月日

采样现场数据记录

样品名称:出水环境温度:℃年月日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2012年

目录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 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 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 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 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 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 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 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 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

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 )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枯 丰 平 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 电导仪型号及编号: 采样: 送样: 接样: .第 页 共 页

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案

* * * * 学院校内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案 ***(2012)第02号 项目名称:校内土壤样品采集 委托单位:第二组

目录 一、前言 (1) 二、监测依据 (1) 三、方案目的 (1) 四、方案用具 (1) 五、方案步骤 (2) 5.1现场调查 (2) 5.2采样点布设及原则 (2) 5.3采样要求 (2) 六、方案记录 (3) 6.1土壤采样记录表 (3) 6.2采样图 (4)

一、前言 略 二、监测依据 《土壤样品采集行业标准》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1121.1—2006。 三、方案目的 1.掌握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2.掌握土壤样品的布点方法; 3.了解样品的前处理。 四、方案用具 采样筒,管型土钻,普通土钻,采样袋,锄头。

五、方案步骤 5.1现场调查 1.土壤所属地: 2.土壤面积: 3.土壤所受污染源: 4.周围环境: 5.2采样点布设及原则 梅花布点法:适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中心点设在两线相交处。一般采样点在5-10个以内。 原则:随机取点,多点采样,等量混合。 5.3采样要求 1.采样时间 根据土壤环境与作用,确定监测时间。本次实验监测采样一次。 2.采样深度 只是作为一般了解土壤污染情况:采样深度只需取15cm左右耕

层土壤和耕层以下15~30cm土样。若要了解土壤污染的垂直分布情况,则按土壤剖面层次取样。典型的自然土壤剖面分为A层(表面,腐殖质淋溶层),B层(亚层,沉积层),C层(风化母岩层,母质层)和底岩层。 3.采样量 根据具体项目确定采样量,一般1kg. 对于多点采样的混合样品,要在现场或实验室用四分法弃取,剩余土样装袋保存。 4.样品保存 风干(避免阳光直射,与酸碱污染。) 六、方案记录 6.1土壤采样记录表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doc 118页)

浙江省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原始记录表目录 ZHJC/JL001 pH 、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测试原始记录 ZHJC/JL00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3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04 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 ZHJC/JL005 (冷)原子荧光 吸收 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6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8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ZHJC/JL009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0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2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3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Ⅲ) ZHJC/JL014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 ) ZHJC/JL015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I ) ZHJC/JL016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17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ZHJC/JL018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ZHJC/JL019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ZHJC/JL020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1 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2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ZHJC/JL023 标准物质配置记录 ZHJC/JL024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ZHJC/JL025 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6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7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严格按照已经给定大家的GPS定位为准,如果该点已经有建筑非农田,可以就近取土壤类型、种植作物一致的露天大田非大棚土壤,如玉米小麦是山东典型作物。如果就近实在没有作物地块,可以标注上是蔬菜地,如白菜地。非原始点位的,需要文字说明点位漂移的大致方位距离等) 点位漂移的另选取典型代表地块,采样地块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选取地势平坦,肥力均匀,采样单元一般为100平方米地块。采样单元应集中在典型地块,相对在中心部位,采一个混合样。 3、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下图)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或者梅花采样即取四个角加中心点。田块选取要避开路边(有交通工具汽车尾气扬尘等污染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3、采样点数量 一个样点至少采集6个点位的土壤,然后混匀。(要保证足够的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混匀后,用四分法(见下图)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混匀后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蛇皮袋上,剔除落叶石块等杂物后弄碎、混匀,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一个混和土样以取土1公斤左右为宜。 4、采样点定位(必须有,尤其是点位漂移的)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48724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 尽可能优先采用分区布点法进行监测点位的布设,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在分区时应重点考虑:①各场地实际使用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及其对土壤造成污染的方式和途径在区块中分布的均匀性;②尽可能以场地使用时自然形成的分界作为监测分区的边界,且区块形状基本规则;③一个区块内同样深度层的土壤应属于同一种分类;④当一个拟划分的区块面积过大时,应认真推敲是否有拆分成小区块的必要。而对于占地面积较大、无法按使用功能划分区块或拆迁后造成场地内土壤迁移、原始状况遭破坏的场地,应根据调查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系统随机布点法、系统布点法布设监测采样的点位。在设置系统网格布局时应重点考虑:①根据场地面积、土壤污染分布可能的均匀程度、监测样品控制数量等因素设置网格密度;②尽可能将网格设置成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等则形状;③场地面积过大时,可根据前期调查的结果经分析后设置分区域不同密度和形状的网格,几种典型的监测布点方法见图. 本次取样网格大小基本可采取20m×20m,其中厂内办公区、生产车间及废料堆放点等典型位置都应设置取样点。 2、采样深度 在完成土壤样品采集点位平面布设后,应根据不同阶段调查的要求进行点位的纵向布设。土壤纵向结构一般可分为表层土壤(0~、浅层土壤~和深层土壤~)。根据国外通行的做法并结合国内典型场地监测实际案例的经验,表层和浅层的土壤可在各层的深度范围内采集1个样品。一般表层土壤常用的采样方法均可以保证样品在深度方向上样品的代表性。浅层土壤采样时可在规定的深度范围内连续或分上下2段采样后制成混合样。深层土壤应采用纵向分层的方法,分别采集每1层土壤的代表性样品。在环境调查判定污染物种类和初步探明污染程度、范围阶段,一般在3m深度以内时,每个样品的采样分层间隔为. 3、采样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 4、采样点定位 有条件的可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无条件的可在地图上标明采样点位置,并记录样点名称、固定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5、采样方法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

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 (3) ______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4)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5)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6) 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7)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 (8)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 (9)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10)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11)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 (12)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13)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14)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15)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16) 分析原始记录 (17) 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18) 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20) 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 (21) 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小时) (23) ________________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5)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7)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 (28) 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9) 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30) 样品委托单 (31) 监测结果统计表 (32) 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 (33) 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 (34)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Ⅰ) (35)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Ⅱ) (36) 林格曼黑度原始记录表 (37) 生化需氧量原始记录 (38) 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 (39)

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电极常数分析日期室温℃标准缓冲液(Ⅰ)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Ⅱ)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Ⅲ)理论值 样品编号水温 (℃) pH 读数值 样品PH值 电导率 kt (μScm-1) 25℃电导率 kt (μScm-1) 计算公式第一次第二次 备注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

新版见证取样和见证送检记录(模板).pdf

编号:SN001 工程名称:金沙县安洛乡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工程部位:基础 样品名称:水泥 P.C 32.5R 取样数量:一组(12kg) 取样地点:施工现场 见证取样记录见证送检记录 取样人:送样人: 取样见证人:见证人: 取样日期:年月日送样日期:年月日 说明:1、此表由见证人分别在见证取样和送样后及时填写,并由承(送)样人、见证人签字,存入该工程建设施(监理)管理档案。 2、本表主要记录确保该组(次)承样的代表性、真实性,已采取的措施 和确保该组(次)送样的真实性,已采取的措施。 施工单位:桂林市灵川县泰安建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华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编号:HS001 工程名称:金沙县安洛乡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工程部位:基础 样品名称:机制砂(0-5mm) 取样数量:一组(40kg) 取样地点:施工现场 见证取样记录见证送检记录 取样人:送样人: 取样见证人:见证人: 取样日期:年月日送样日期:年月日 说明:1、此表由见证人分别在见证取样和送样后及时填写,并由承(送)样人、见证人签字,存入该工程建设施(监理)管理档案。 2、本表主要记录确保该组(次)承样的代表性、真实性,已采取的措施 和确保该组(次)送样的真实性,已采取的措施。 施工单位:桂林市灵川县泰安建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华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编号:CS001 工程名称:金沙县安洛乡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工程部位:基础 样品名称:碎石(5-31.5mm) 取样数量:一组(40kg) 取样地点:施工现场 见证取样记录见证送检记录 取样人:送样人: 取样见证人:见证人: 取样日期:年月日送样日期:年月日 说明:1、此表由见证人分别在见证取样和送样后及时填写,并由承(送)样人、见证人签字,存入该工程建设施(监理)管理档案。 2、本表主要记录确保该组(次)承样的代表性、真实性,已采取的措施 和确保该组(次)送样的真实性,已采取的措施。 施工单位:桂林市灵川县泰安建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华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xx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制 2012年4月

目录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 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 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 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 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 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 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 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 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

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 )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枯 丰 平 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 电导仪型号及编号: 采样: 送样: 接样:

现场采样记录填写作业指导书

现场采样记录填写作业指导书 实施日期:2013年04月12日1. 目的 规范现场采样记录填写的格式及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水、气、声、固、振等现场采样记录。 3. 要求 3.1 使用的现场采样记录必须是本公司现行受控的版本,禁止使用非受控的现场采样记录。 3.2 现场采样记录必须在采样现场填写,不能记在草稿纸上或回来后凭记忆填写;监测点位示意图也要现场绘制,如果委托方提供有平面布置图,可直接在图上标注监测点位。 3.3 陆地上的现场采样记录使用蓝黑水性签字笔或钢笔填写,不得使用圆珠笔或铅笔填写;海洋监测的采样记录使用硬质铅笔填写,以避免被海水沾糊。 3.4 各种原始记录不准涂改或涂擦,有误时使用杠改方式改正,即在错误的地方划一横线,在其上方填写纠正的数字或字符,画杠处盖上私章或在画杠下方签名。 3.5 监测点位图中的监测点位统一使用如下标识符:废水★、环境水质☆、废气◎、环境空气○、厂(场)界等噪声▲、敏感点噪声△、振动和固体■;标识符应标在实际监测位置,在流程图中标注监测点位的,标识符应置于横线上,并在标识符边注明监测点名称或者编号。 3.6 正确描述样品状态,所用术语尽量规范化和专业化,优先采用监测分析方法中的术语。对样品描述,颜色可采用双名法,主色在前,副色在后,如黄棕、灰棕等;颜色深浅还可以冠以深、淡/浅等形容词,如浅黄、深蓝等。气味按强烈程度可以用无味、稍有异味、有异味、有强烈异味等词分级描述,其中“有异味”、“有强烈异味”等级描述时,还应尽量具体指明是何种异味(如鱼腥味、臭鸡蛋味等)。透明度可用透明、微浑、浑浊等词分级描述。 3.7 环境水样采样前,应对所采水体水域状况进行了解,采样记录要详细记录水体的状况。

现场调查记录表

现场调查记录表 表2-1 劳动者工作日写实调查表 第页/共页用人单位检测任务编号 车间/工作场所 岗位(工种)岗位总人数最大班人数 工作制度写实人数姓名工龄 工作场所及工 作内容描述 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耗费工时接触职业病 危害因素 备注 ~ ~ ~ ~ ~ ~ ~ ~ ~ ~ ~ ~ ~ ~ ~ 调查人:陪同人:调查日期:年月日

表2-2 劳动者作业情况调查表 检测任务编号:第页/共页用人单位:车间名称:工作制度: 岗位(工种) 人数 工作内容、过程和工作方式、作业地点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 素 接触时间 (小时/日或周) 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总数数/班 调查人:陪同人:调查日期:年月日

表2-3 设备设施及测点布局情况调查表 检测任务编号:第页/共页用人单位:车间名称: 设备名称 数量 型号 场所布局、设备布局、测点布置图:测点标注及编号:总数运行 调查人:陪同人:调查日期:年月日

表2-4 物料及工艺情况调查表 检测任务编号:第页/共页用人单位:车间名称: 物料名称用量主要成分使用岗位(或 场所) 生产工艺情况描述: 调查人:陪同人:调查日期:年月日

附件3 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 用人单位:采样日期:年月日 检测类别:检测任务编号:第页/共页 岗位(工种)采样点/对象检测项目 样品数量 (点数×样品 数×天数) 采样方式 采样时机/时 段 采样流量 (L/min) 空气收集器采样设备 样品保存期限 和保存条件 备注 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附件4 现场采样记录表 表4-1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定点采样记录 检测任务编号:气压:kPa 第页/共页用人单位检测类别□评价□定期□其他 仪器名称、型号校准仪器名称、编号 检测项目采样方法□活性碳管□硅胶管□吸收液□滤膜□其他采样依据 膜/管号样品编号仪器编号采样点生产状况、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 情况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采样流量(L/min) 采样时间温度 ℃ 备注 采样前采样后开始结束 :: :: :: :: :: 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

现场采样记录填写作业指导书.

现场采样记录填写作业指导书 实施日期:2013年04月12日1. 目的 规范现场采样记录填写的格式及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水、气、声、固、振等现场采样记录。 3. 要求 3.1 使用的现场采样记录必须是本公司现行受控的版本,禁止使用非受控的现场采样记录。 3.2 现场采样记录必须在采样现场填写,不能记在草稿纸上或回来后凭记忆填写;监测点位示意图也要现场绘制,如果委托方提供有平面布置图,可直接在图上标注监测点位。 3.3 陆地上的现场采样记录使用蓝黑水性签字笔或钢笔填写,不得使用圆珠笔或铅笔填写;海洋监测的采样记录使用硬质铅笔填写,以避免被海水沾糊。 3.4 各种原始记录不准涂改或涂擦,有误时使用杠改方式改正,即在错误的地方划一横线,在其上方填写纠正的数字或字符,画杠处盖上私章或在画杠下方签名。 3.5 监测点位图中的监测点位统一使用如下标识符:废水★、环境水质☆、废气◎、环境空气○、厂(场界等噪声▲、敏感点噪声△、振动和固体■;标识符应标在实际监测位置,在流程图中标注监测点位的,标识符应置于横线上,并在标识符边注明监测点名称或者编号。 3.6 正确描述样品状态,所用术语尽量规范化和专业化,优先采用监测分析方法中的术语。对样品描述,颜色可采用双名法,主色在前,副色在后,如黄棕、灰棕等;颜色深浅还可以冠以深、淡/浅等形容词,如浅黄、深蓝等。气味按强烈程度可以用无

味、稍有异味、有异味、有强烈异味等词分级描述,其中“有异味”、“有强烈异味”等级描述时,还应尽量具体指明是何种异味(如鱼腥味、臭鸡蛋味等。透明度可用透明、微浑、浑浊等词分级描述。 3.7 环境水样采样前,应对所采水体水域状况进行了解,采样记录要详细记录水体的状况。 现场采样记录填写作业指导书 实施日期:2013年04月12日3.8 污染源采样前,应对企业生产情况、污染治理情况、现场采样点位进行了解,确认后如实记录。如废水采样中对企业名称、企业生产负荷、企业污水处理流程、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等内容要一一弄清并认真填写。 3.9 水质采样记录中,样品量的栏目,要注明采样量及容器材质(用G代表硬质玻璃瓶,P代表聚乙烯瓶,同时分析项目要与之对应。 3.10 采样记录中,没有填写内容的地方或栏目,要画上斜线或折线,防止出现补写涂改的现象。 3.11 采样结束前,应对采样任务、采样记录、样品逐一核对,如有错误应立即改正,如有遗漏,立即补采或重采。 3.12 采样记录必须有二名或二名以上现场采样人员的签名(大气小时值等项目监测除外,但至少要求一名持证人员签名,无上岗证人员的签名写在有上岗证人员签名的后面,中间用斜杠分开。无上岗证人员不得单独签名。 3.13 采样结束后,除采样人员现场签名外,应要求有关人员签名。如果是委托监测的,要有委托方代表签名。 4. 支持性文件 4.1《采样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