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两则3
关于农业生产的农谚

关于农业生产的农谚1. 开春杀一虫,强于秋后杀百虫。
2. 锄头底下减旱情,锄头口上出黄金。
3. 除虫如除草,一定要趁早。
4. 过锄无荒田。
5. 一亩不治,百亩遭秧。
6. 种好管好,丰收牢靠;只种不管,打破金碗。
7. 寒露到立冬,翻地冻死虫。
8. 一人一把火,螟虫无处躲。
9. 秧长一日,赛过禾长一七。
10.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11. 救苗如救火。
12. 三十五天晚稻秧不老,二十五天早稻老了秧。
13. 好钢要炼,好苗要锄。
14. 风吹秧田水放干,雨淋秧田水满田。
15. 生嘴的要吃,生根的要肥。
16. 大海不嫌水多,庄稼不嫌肥多。
17. 秧田能除三次草,做出米来分外好。
18.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19. 鱼靠水活,苗靠肥长。
油足灯亮,肥足苗壮。
20. 七十二行农为首,百亩之田肥当先。
21. 种子年年选,产量年年高。
22. 别看蛤蟆这么丑。
23. 烟叶肥皂,治虫良药。
24. 却是种田人的好帮手。
25. 拿到场里算庄稼,收到家里算粮食。
26. 精打细收,颗粒不丢。
27. 种也在人,收也在人。
河南28. 栽秧不怕雨绵绵,打谷不怕火烧天。
四川29. 割稻不轻手,稻粒都要走。
30. 一粒粮食一粒金,颗粒还家要当心。
31. 棉花要摘好,不能满地跑。
湖南32. 麦收九成熟,不收十成落。
33. 收麦如救火。
34. 收麦有五忙:割、拉、碾、晒、藏。
35. 快割快打,麦粒不撒。
甘肃36. 小麦发了黄,秀女也下床。
37. 万物生于土,万物归于土。
38. 麦黄不收,有粮也丢。
39. 甘薯马铃薯,同类不同储。
40. 人要结实,土要疏松。
41. 麦捆根,谷捆梢,芝麻捆在半中腰。
42. 土能生万物。
43. 不下百籽,不打百担。
44. 黄泥压上沙,孩儿见了妈。
45. 水土不下坡,谷子打得多;水土不出田,粮食吃不完。
46. 种子粒闰圆,禾苗根根壮。
47. 保土必先保水,治土必先治山。
48.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49. 爬山越岭要互助,渡江过河要齐心。
常用农谚谚语

常用农谚谚语常用农谚谚语11、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2、百里长的公路不用拐弯————太直了3、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分辨;不知谁是谁非;难断是非5、八十岁公公挑担子————心有余而力不足6、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7、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8、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9、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10、世界上没有读得完的书11、阿公吃黄连————苦也(爷)1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13、有经验而无学问,胜于有学问而无经验。
14、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15、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16、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17、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18、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9、八十岁公公耍猴子————老把戏20、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21、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22、话多不灵、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善吹者未必是人才23、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克24、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2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6、班头(衙门里缉捕犯人的差役)打他爹————公事公办常用农谚谚语21、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2、“春分”秧壮,“夏至”菜黄。
3、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4、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5、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6、处暑下雨烂谷箩。
7、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8、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9、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10、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11、梨花白,种大豆12、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13、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14、棉怕八月连天15、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16、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17、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18、立夏芝麻小满谷。
19、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农谚两则》-PPT标准课件

农谚两则
(二十四节气歌)
学习目标
1. 自主认识5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 4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 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 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气和农业的关系。
初读课文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 多读两遍。 2.读准字音,把文中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二十四节气歌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拓展延伸
请你来思考
节气与习俗?
•
1.针 锋 相 对 , 比喻 双方在 策略、 论点及 行动方 式等方 面尖锐 对立。 势不两 立:指 敌对的 双方不 能同时 存在, 比喻矛 盾不可 调和。 语境是 “学好汉 语就得 弱化英 语”,这 不是敌 对的双 方,也 不是“不 能同 时存在 ”,而是 人们对 这两者 的学习 方面存 在严重 分歧, 故选“针 锋相 对”较好 。
学习课文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北半 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 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学习课文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 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气 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
学习课文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这一时期是我国广 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 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西南师大出版社 二年级 | 下册
学习课文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这一天 昼夜再次相等,
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学习课文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北半球气温 继续下降,天气
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 “寒露风”。
农言谚语

农言谚语谚语大全1、六月六,晒得鸭蛋熟。
2、腊雪春炀,农民财饷。
3、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
4、三月里清明麦不秀,二月清明麦秀齐。
5、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就怕寸水。
6、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7、若要麦,沟底白。
8、冬至不过六,罗卜青菜也变肉。
9、三亩棉花三亩稻,晴挨好,雨挨好。
10、八月田鸡叫,种麦犁头翘。
11、三月里晒得沟底白,三条坑沟抵条麦。
12、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
13、夏至棉花根边草,胜过毒蛇咬。
14、会插不会插,瞅你两只脚。
15、种种甘薯种种稻,产量年年高。
16、黄梅锄头动,胜如下垩壅。
17、春光一刻值千金,廿四个节气勿等人。
18、冬至油菜,年大麦。
19、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20、冬天垩遍泥,胜如盖棉被。
21、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
22、三月晒得沟底白,青草也能变成麦。
23、季节不饶人,种田赶时分。
24、过了冬长一葱,过了年长块田。
25、种田不施肥,你骗它,它骗你。
26、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27、冬至离春四十五,一百零五到清明。
28、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
29、田等秧,稻谷满仓;秧等田,没米过年。
30、腊雪春溶,棉花堆到正梁。
31、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
32、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33、腊雪开场,穷人饭粮。
34、白露前后一场风,乡下人做个空。
35、宁种隔夜秧,勿插露水秧。
36、只有自踏车,没有白削花。
37、棉花烂田雕,胜如买粪浇。
38、娘好囡好,秧好稻好。
39、床上困勿得,田里了勿得。
40、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
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41、夏至东南一日风,勿种低田命里穷。
42、莳里之雷,米谷成堆。
43、六月初一雷个响,棉花便个梗。
44、干长根,湿长芽,水长叶,气促根。
45、黄花见白花,四十五日上轧车。
46、六月到,卖棉被,买灰料。
47、寒里开沟胜盖被,春里开沟通口气。
48、六月盖被,田里无米。
49、麦怕清明连夜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50、打了春赤脚奔,挑荠菜拔茅针。
农谚两则3

农谚两则3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自读自悟课文内容,了解简单的农业知识和气象知识。
3.初步感受农谚的趣味性和功效性。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练习用想象法记忆字形。
教学准备
录音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简介节气的由来,导入课题
我国历法把一年分为24段,每段的开始叫做一个节气,全年共有24个节气。
人们为了方便记忆,就编了节气歌。
今天我们这节课首先来学习《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
)
二、学习《节气歌》
1. 借助拼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
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 出示课后第二题的词语,读一读。
4. 学生自学,对照课文认识24个节气。
5. 看看年历表,说说今年的24个节气分别在哪一天。
三、学习这部分词语
1. 出示这部分的相关词语,请学生认读。
2. 扩词。
3. 记忆字形,重点指导“寒”、“降”。
四、学习《看云识天气》
1. 自己读《看云识天气》,说说你读懂些什么。
2. 教师相机帮助学生理解。
3. 出示相关生字,请学生认读。
4. 记忆字形。
五、拓展练习
把你收集到的农谚介绍给大家。
六、写字指导
1. 重点指导写“暑”和“霞”字。
2. 学生认真观察,再自己写。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农谚两则 3教案 西师大版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农谚两则 3教案西师大版▲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二十四节气,以及云和天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在比中认清字,在读中学词造句。
(2)在学中扩大见闻,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3)学会在日历上找二十四节气。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自己写字、识字、认词、学文的习惯。
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难点:学词、读词。
2.知道每一季节有哪些节气?3.看云识天气。
▲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读词、读句。
3.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特点。
▲重点难点1.学词、读词以及二十四节气。
2.依节气找日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日历。
(1)请生观察:日历上除了新旧历以外,你还知道了哪些平时不知道的内容?(2)学生小声讨论,自由交流。
(3)你们刚才都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日历有关的《节气歌》。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 出示《节气歌》,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圈出文中的生字娃娃,。
2.轻声、自由地熟读课文,把生字娃娃多读几遍,努力读准字音。
3.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4.出示生字卡片,请生自由读, 注意翘舌音与后鼻韵母音。
谚(yàn) 连(lián )寒(hán) 暑(shǔ )朝(zhāo)芒(máng) 降(jiàng) 惊(jīng)5.指名读生字卡片。
6.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1)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的?(2)小组派代表交流。
(3)选出最好的方法。
7.再次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巩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8.现在老师把生字娃娃送回家,请小朋友自读课文。
9.同桌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10.出示具体句子测读。
三、阅读韵文,积累语言1. 自主协作,交流学习(1)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诗句3遍。
农谚谚语大全

农谚谚语大全1、六月里迷露,要雨到白露。
2、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3、正月八,二月八,小猫小狗全冻煞。
(寒潮来临)4、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5、喂鱼时,要注意多吃草。
防治鱼病是关键。
6、棉花云,雨快淋,缸爿云,晒死人。
7、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8、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9、腊月三白,来年收麦。
10、天上起了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11、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12、蛇过道,大雨到;蛇上树,有大雨。
13、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14、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15、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16、月着蓑衣,天要下雨。
17、西风刹南脚,泥头晒勿白。
18、小寒不冷,清明泥潭。
19、腊八,我的脚冻裂了。
20、想吃大葱,一定要打炕洞。
21、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22、腊月三白,宜作麦菜。
23、立秋下雨,秋雨多,立秋少雨无雨。
24、端午落雨还好熬,初六落雨烂脱瓦。
25、腊八,腊八,出门要冷。
26、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27、东方日出白,就要有风发。
28、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29、清明晴鱼上高坪,清明雨鱼埤下死。
30、立秋有雨,秋有悬。
如果挂不上,就会被淹。
31、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32、五月南风落大雨,六月南风海要枯。
33、立夏东南百草风,几日几夜好天公。
34、早晨落雨饭后停,饭后下雨不得晴。
3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6、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37、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雨打黄梅脚,车水车断黄牛脚。
38、正月二十不见星,沥沥拉拉到清明。
39、小寒寒,惊蛰暖。
40、多做农家肥,腾出时间晒晒草地。
41、小麦幼苗被啃咬,产量受损。
42、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43、一秋雨一寒,十秋雨必穿棉。
44、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45、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46、日落乌云洞,明朝晒得背皮痛。
二年级语文上册 农谚两则 3教案 西师大版

▲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二十四节气,以及云和天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在比中认清字,在读中学词造句。
(2)在学中扩大见闻,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3)学会在日历上找二十四节气。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自己写字、识字、认词、学文的习惯。
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难点:学词、读词。
2.知道每一季节有哪些节气?3.看云识天气。
▲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读词、读句。
3.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特点。
▲重点难点1.学词、读词以及二十四节气。
2.依节气找日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日历。
(1)请生观察:日历上除了新旧历以外,你还知道了哪些平时不知道的内容?(2)学生小声讨论,自由交流。
(3)你们刚才都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日历有关的《节气歌》。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 出示《节气歌》,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圈出文中的生字娃娃,。
2.轻声、自由地熟读课文,把生字娃娃多读几遍,努力读准字音。
3.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4.出示生字卡片,请生自由读, 注意翘舌音与后鼻韵母音。
谚(yàn) 连(lián )寒(hán) 暑(shǔ )朝(zhāo)芒(máng) 降(jiàng) 惊(jīng)5.指名读生字卡片。
6.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1)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的?(2)小组派代表交流。
(3)选出最好的方法。
7.再次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巩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8.现在老师把生字娃娃送回家,请小朋友自读课文。
9.同桌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10.出示具体句子测读。
三、阅读韵文,积累语言1. 自主协作,交流学习(1)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诗句3遍。
(2)小组合作,分一分哪些节气是春天的,哪些是夏天的,哪些是秋天的,哪些是冬天的?(3)集体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农谚两则3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自读自悟课文内容,了解简单的农业知识和气象知识。
3.初步感受农谚的趣味性和功效性。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练习用想象法记忆字形。
教学准备
录音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简介节气的由来,导入课题
我国历法把一年分为24段,每段的开始叫做一个节气,全年共有24个节气。人
们为了方便记忆,就编了节气歌。今天我们这节课首先来学习《节气歌》。(二十四节
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
二、学习《节气歌》
1. 借助拼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
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 出示课后第二题的词语,读一读。
实用文档
4. 学生自学,对照课文认识24个节气。
5. 看看年历表,说说今年的24个节气分别在哪一天。
三、学习这部分词语
1. 出示这部分的相关词语,请学生认读。
2. 扩词。
3. 记忆字形,重点指导“寒”、“降”。
四、学习《看云识天气》
1. 自己读《看云识天气》,说说你读懂些什么。
2. 教师相机帮助学生理解。
3. 出示相关生字,请学生认读。
4. 记忆字形。
五、拓展练习
把你收集到的农谚介绍给大家。
六、写字指导
1. 重点指导写“暑”和“霞”字。
2. 学生认真观察,再自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