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农谚两则》教案

合集下载

农谚篇【教学设计】中小学校本课程、地方课程.doc

农谚篇【教学设计】中小学校本课程、地方课程.doc

《农谚篇》(地方课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农谚是劳动农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

本课编排了两组农谚,意在让学生了解农谚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感悟家乡人民的智慧。

第一组的五句农谚,突出了农民善于根据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从事农业生产,反映了农民在预测天气方面的经验;第二组的五句农谚,体现了农谚与24 节气有关。

教学目标
1.了解农谚这一独特的语言形式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2.培养积累和运用农谚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3.体会家乡人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智慧,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农谚这种语言形式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教学难点
1.理解难懂的句子。

2.从中感悟家乡人民的智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农谚;
2.PPT 课件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谚语农谚篇
指导生产
预报天气
与24 节气有关。

农谚两则1

农谚两则1

农谚两则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3课《农谚两则》。

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遍。

二、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有3个目标:(认识本课中16个生字,背诵课文。

2、正确书写课后要求10个字并会组词。

)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目标已经明确了,你们有信心达到目标吗?老师相信,只要大家能认真自学,就一定能完成任务。

三、独立学习(一)(初读课文,学会认字)首先我们来比读课文,看谁能把课文字音读准确,在读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遍录音,听的时候要注意:听准每个字音。

1、听录音。

(听清字音)2、自由练读。

(时间3分钟,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3、检测(要求:读的同学要求声音响亮,字音准确,不添字,不漏字,听的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发现问题举手纠正。

)A、读节气歌a、出示:惊奇稻谷光芒暑假相连寒露霜降b、指名读c、有不理解的词语举手问B、读看云识天气,有错及时纠正a 、出示:朝霞戴帽、山腰b、指名读4、背诵四、独立学习(二)(再读课文,要求流利)生字大家都认识了,课文你们也一定能读流利了,老师给大家3分钟时间,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一)先学1、自由读。

(3分钟)(二)后教2、指名读3、背诵五、独立学习(三)大家读得真好!那课文里的生字你们也一定能写得正确、规范!先自己观察则、连、惊、暑、霞、谷、秋、朝、腰、露10个生字的压线笔、间架结构、笔顺。

1、先观察2、指名说3、指名上台写(两名后进生)其余写在书上。

4、师生评议5、学生再练写不规范的字。

秋语文二上第一单元《农谚两则》教学课件

秋语文二上第一单元《农谚两则》教学课件

淡 积 云
它所带来的好天气常常比较稳定持续。
积 雨 云
云浓而厚,云体庞大如耸立高山,顶部开始冻 结,轮廓模糊,有的有毛丝般纤维结构,底部 十分阴暗,起伏明显,常带来阴雨天气。
层 积 云
为结构稀松的大团块、大云条组成,常 成行、成群或波状排列,这种云又称雷 雨云或冰川云。它能带来雷暴雨的天气。
zhāo
朝霞不出门,
wǎn
晚霞行千里 。
有雨山戴dài帽,
无雨半山y腰āo。
谚语
• 有雨天边亮,无雨头顶光 • 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 • 天上花花云,地上晒死人 •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 棉花云,雨快临 •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 月亮生毛,大雨冲壕 •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 山戴帽,大雨到 •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 黑猪过河,大雨滂沱
成语
•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暖花开
• 春风得意
春风化雨
• 七月流火
吴牛喘月
• 秋山寒林
秋高气爽
• 一叶知秋
秋毫之末
• 一日三秋
雪窖冰天
• 数九天气
雪上加霜
看云识天气
Hale Waihona Puke 序言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农谚两则第1课时

农谚两则第1课时
⑴指名读生字卡片。
⑵读准以下生字的读音。
谚惊谷芒暑连露寒降
其它生字自由识记。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⑴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的?
⑵小组派代表交流。
⑶选出最好的方法。
4.再次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巩固生字,都是注意纠正翘舌音与后鼻韵母音。
5.现在老师把生字娃娃送回家,请小朋友自读课文。
6.同桌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3.指导表演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全班自由表演读。
4.引读。
5.用《小星星》的曲调唱课文。师范唱,学生学唱,学生表演唱。
四、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1.认读“则、谷、连、秋、惊、暑”六个字。
2.找共同点,掌握结构。
⑴学生自主观察这几个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⑵特别注意看“谷”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学生怎样才能写好。
7.出示具体句子测读。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
读准生字的读音
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的
同桌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持疑分享
导学释疑
三、阅读韵文,积累语言
1.过渡:小朋友们真不错,刚才学习得很好,现在看看,你们读书读得怎么样。
2.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同桌互读互评,全班齐读。
出示日历。
⑴提出疑问:你知道这一本小小的日历中有哪些内容吗?
⑵学生小声讨论,自由交流。
⑶你们刚才都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日历有关的《节气歌》。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生初读课文。
读文要求:
⑴画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注上音。
⑵轻声、自由地熟读课文。
⑶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2.读后反馈。

西师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两则》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两则》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两则》教案设计理念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内容深刻,寓意深入,教学时应充沛运用自主、协作、探求的学习方式,让先生经过自学、讨论、交流、品读、实际等教学活动,了解内容,感悟寓意,从而熏陶情操,培育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的1比鲜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能组词、扩词。

2崩识量挝模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两那么寓言的意思,并从中遭到启示。

3庇兄鞫学习寓言的愿望。

教学重点会看法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意。

教具预备教学挂图、植物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一、说话情形导入1弊婀文明胸无点墨,丰厚多彩,有言语精深、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有方式固定、意思精练的成语,还有商定俗成的俗语、谚语。

明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叫寓言。

2卑迨榭翁猓涸⒀粤皆颉=柚拼音读课题。

3痹⒀允峭ü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入道理的文学体裁,本节课我们学习«坐井观天»。

4泵教宄鍪荆(小鸟飞来落到井沿上,一只青蛙坐在井里)师解说图像。

5鼻嗤芎托∧窦面了,它们说些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听吧。

一边看着书,一边听录音。

二、自在读课文、自主识字1弊杂啥量挝模标出生字。

2苯柚汉语拼音,认读生字。

3毙∽榻涣鳎核邓的阌檬裁捶椒ㄊ都巧字。

4苯淌反省识字状况:抽读、正音、齐读。

5敝傅际樾础按恕薄ⅰ翱省(可让先生交流)。

6惫闯鑫闹猩词,并读几遍。

三、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寓意1笔吞猓鹤井观天。

质疑:谁坐在井里看天,看到的天是什么样?2逼攵量挝模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为什么事而争论不休?3毙∽樘致郏(1)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而争论?(2)青蛙和小鸟各自以为天有多大,理由是什么?4被惚ń涣鳌5泵教宄鍪厩嗤芎托∧裾论的对话。

指点有感情地朗诵、分角色读,经过读、议、评,体会句子的意思。

6蹦闳衔青蛙和小鸟谁对谁错,为什么?7笔导活动:用白纸卷成一个小筒,从筒的一头看天。

交流体会,从而了解青蛙看法事物的局限性。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农谚两则》精品学案第二课时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农谚两则》精品学案第二课时

《农谚两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自读自悟课文内容,了解简单的农业知识和气象知识。

3.初步感受农谚的趣味性和功效性。

4.学习《看云识天气》。

二、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部同学。

1.读一读。

看云识天气
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戴帽,
无雨半山腰。

(1)圈出生字。

(2)找出稳重的两对反义词。

2.正确的读一读。

则谷连秋惊
朝暑腰霞露
3.结合图片理解“朝霞”“晚霞”。

4.说说每个字的笔画、笔顺。

5.辨一辩,组词。

车()要()惊()暑()霞()连()腰()京()都()露()
6.拼一拼,连一连。

(1)yàn yǔ芒种máng zhòng 谚语
mào zi 帽子(2)shuāng jiàng 大寒dà hán 爱戴
ài dài 霜降。

识字一 农谚两则

识字一  农谚两则

农谚两则【课时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9个生字,会写5个字。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了解二十四节气,会在日历表上找二十四节气。

3.能够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节气歌》。

4.初步感受农谚的趣味性和作用。

【教具准备】录音带、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万年历。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教师在多媒体上呈现万年历的画面,并引导:“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这里面出现的小暑、大暑、立秋等等是什么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知识——节气。

教师板书课题节气歌。

2.教师课件出示农民耕种的画面和农民收割粮食的画面。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指生回答。

教师继续谈话引导:“对了,他们在进行生产劳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遥远的古代,在科学还不发达的时候,我国的农民是根据什么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吗?”3.继续导入谈话:他们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事活动的。

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了解一下。

先听老师读读节气歌。

二、初读课文,解决疑惑1.读了节气歌,觉得怎么样?你们愿意读一读吗?自己试着读一读好吗?出示自探提示:借助拼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桌,也可以查一查字典,注意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型。

2.课件出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指名读。

(3)齐读,分组读。

(4)小老师带读。

3.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节气。

(1)学生自由发言。

(2)老师补充一些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有些二十四节气方面的知识用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掌握。

4.出示课后第二题的词语,读一读:注意“蛰、至、处”的读音。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5.学生自学,对照课文认识24个节气。

6.看看年历表,说说今年的24个节气分别在哪一天。

三、自主协作,交流学习1.小组合作,分一分哪些节气是春天的,哪些是夏天的,哪些是秋天的,哪些是冬天的。

《农谚两则》语文教学PPT课件(2篇)

《农谚两则》语文教学PPT课件(2篇)
jiàng
投降
处 降落
chù 住处 chǔ 处理
课件PPT
课文详解 直接导入
本课由两则农谚组成:一则是我 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歌,另一则是 《观物识天气》,是人们根据长期生 活生产经验总结而成的气象知识。生 活中,人们常常通过观察和实践,总 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知识,来指导人 们做事。
课件PPT
课文详解 学习《二十四节气歌》 春 雨 惊 春 清 谷 天;
惊蛰 学习课文
: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
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 大。
学习课文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学习课文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候温暖,草木开 始萌发繁茂。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 满 芒 夏 暑 相 连;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大暑 小暑
课件PPT
课文详解 学习《二十四节气歌》 秋 处 露 秋 寒 霜 降;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 雪 雪 冬 小 大 寒。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课件PPT
课文详解 学习《观物识天气》
学习课文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这一天 昼夜再次相等,
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学习课文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北半球气温 继续下降,天气
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 “寒露风”。
学习课文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 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 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组词:搬家 搬东西
字词乐园
sh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农谚两则》教案
导读:设计理念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自读自悟课文内容。

在进行识字游戏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互教互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新的发现”。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自读自悟课文内容,了解简单的农业知识和气象知识。

3.初步感受农谚的趣味性和功效性。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练习用想象法记忆字形。

教学准备
录音带、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农民在地里插秧、割稻的录像。

2.导入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遥远的古代,在科学还不发达的时候,我国的农民是根据什么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吗?他们是根据二
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事活动的。

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了解一下。

(板书:节气歌)
二、自读课文,了解二十四节气名称
1.课件出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

(1)指名读。

(2)分小组读。

(3)齐读,分组读。

(4)小老师带读。

2.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节气。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补充一些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有些二十四节气方面的知识用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掌握。

三、再读课文,了解四季
1.小组合作,分一分哪些节气是春天的,哪些是夏天的,哪些是秋天的,哪些是冬天的。

2.集体交流。

(板书: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3.学习词语,找找规律。

(1)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春天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立春就是表示春天开始了。

你们能说说“立夏”“立秋”“立冬”是表示什么吗?
(2)请同学们说给同桌听。

(3)谁还能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节气是表示什么?
四、自主协作,交流学习
1.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诗句3遍。

(2)用符号画出诗中要掌握的生字,读准字音。

(3)用诗句和课后第二题对照,看看自己读懂了几句。

(4)把二十四节气名称和诗句中的每一个字对照,找找自己能对出几个。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并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

(1)你读懂了哪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我读懂了第一行,明白了这句诗中第一个“春”是指“立春”,“雨”是指“雨水”,“惊”是指“惊蛰”。

第二个“春”是指“春分”,“清”是指“清明”,“谷”是指“谷雨”。

)
(2)学生分小组说以下三句。

(3)指名说,评议。

五、学习《看云识天气》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

(1)指名读。

(2)分小组读。

(3)齐读,分组读。

(4)小老师带读。

2.自己说一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3.小组内分别说一说。

4.指名说,评议。

教师相机帮助学生理解。

六、识字、写字指导
1识字。

(1)读生字卡片,看谁先认识这些生字娃娃。

(2)和云朵一起做找伙伴游戏。

这些生字娃娃非常调皮,从诗句中跑了出来,由这些云朵帮你陪着他们,你想请哪朵云帮助你请他做你的手拉手小伙伴呢?谁来和云朵一起找小伙伴。

找到小伙伴后告诉同学们你伙伴的名字,并教大家一起念两遍,组个词。

(3)读卡片上的词语。

齐读,男女生分别读。

2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试着说说每个字的笔画、笔顺。

(2)观察每个字的各个笔画都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

(3)边说笔画边描一描田字格的生字。

(4)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5)说说这些字怎样写才漂亮。

(6)学生练习生字的书写,教师进行讲评。

七、练习熟读背诵
1.听录音读。

2.分男女生读。

3.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流利。

4.指名背诵。

5.集体背诵。

八、拓展练习
1.回家把自己知道的二十四节气告诉家长。

2.搜集谚语、儿歌等介绍给大家。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