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层次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框架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框架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以来凸现于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国际社会潮流。
因此,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也显得迫切和重要。
本文主要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对象、结构、内容、定义等方面说明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框架。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点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市场机制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就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伴随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日趋明显,尤其在19世纪“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企业对供应商与员工极尽剥削以求尽快成为社会竞争的强者,对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学者开始指责“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冷漠,并意识到企业必须对社会承担应有责任.1916年,芝加哥大学的J.莫里斯·克拉克就写道:“我们需要有责任感的经济,并且这种责任感要在我们工作的商业伦理中得到发展和体现。
"1923年,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在其《管理的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有道德因素在内。
119世纪中叶开始,一些小型分散的企业通过合伙经营、托拉斯和控股公司等组织方式,逐步发展成支配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垄断企业.以J.P。
摩根公司为例,该公司1901年合并了10家钢铁公司,以强大的卡内基钢铁公司为中心,组成美国钢铁公司,其拥有的现金可以供应美国政府1880年度的全部开支。
随着大企业不断兼并、联合,推动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手中聚集,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的不断扩张引起了一些了社会矛盾,如产品安全、血汗工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特别是劳工问题和劳资冲突等,使得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展开.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及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认同,西方社会掀起了一系列深入而广泛的社会责任运动,包括消费者运动、劳工运动、环保运动、女权运动、社会责任投资运动和可持续发展运动等.如1991年,美国levis公司在亚洲工厂雇佣低龄女工的行为被曝光,受到社会指责,为维护自身的声誉,levis 公司制定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守则与社会责任审核体系,随后,锐步、迪士尼等知1张彦宁,陈兰通主编.2007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 2名品牌都相继制订了社会责任守则.随着捍卫公众利益的社会责任运动的不断发展,企业不得不按照以人为本的道德要求来调整自己的管理思路,在此背景下,制定一系列的社会责任标准成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1999年1月,联合国提出的“全球契约”,要求跨国公司和私营企业在各自影响范围内遵守、支持以及实施一套在人权、劳工标准及环境方面的十项基本原则。
管理学五、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伦理

企业伦理学的地位(4)
到90年代中期,《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家 企业中,90%以上的企业有成文的伦理守则 来规范员工的行为。
美国约有五分之三的大企业设有专门的企业 伦理机构,欧洲约有一半的大型企业有负责 有关企业伦理工作的机构。
企业伦理学的地位(5)
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前1000家企业中,有20%的企 业聘有伦理主管(Ethics Officer),美国还成立 了伦理主管协会(1992),到2003年有会员890多人, 半数以上专职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关键问题
区别说 经济、法律以外的责任 经济、法律、? 综合说 经济责任+法律责任+? ?=企业的第三种责任
企业的第三种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本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而在这以前,企业经济责任自然是要负的,因为 这是其自身利益之所在,法律责任也是要负的, 以前所忽视的正是道德责任。换句话说,企业社 会责任观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道德责任而言的。
在许多情况下,违法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合乎 伦理的行为是合法的,两者是统一的。
存在合法但不合伦理,合乎伦理但不合法的情 形。因此,合法并不总能作为行为是否正当的 充分依据。
伦理往往是法律制定修改废止的依据。
道德的作用
第一,法律有漏洞,借助于自我约束和舆论监 督来弥补; 第二,法律偏颇,舆论支持合乎伦理的行为; 第三,法律要规范的行为有限,夫妻之间吵闹 不断,只要不造成严重后果,法律就不管,只 有靠自身的认识、子女、亲朋好友的规劝、舆 论的压力来协调;
伦理培训(Ethical training),到90年代中期, 30%至40%的美国企业进行了某种形式的伦理培训。
道德的层次
广泛性道德要求——道德上可以接受 先进性道德要求——道德上值得赞赏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综述—-宋超王刚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研究 (2)1.1 CSR的概念形成阶段 (2)1。
2 CSR的争议阶段 (2)1。
3 CSR的后续发展阶段 (2)2 企业社会责任维度研究 (4)2。
1 国外学者对CSR维度的研究 (4)2。
2国内学者对CSR维度的研究 (5)3 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研究 (7)3.1国外关于CSR评价的研究 (7)3.1。
1 声誉指数法(Reputation index) (7)3。
1.2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7)3。
1。
3 Fortune指数法 (7)3。
1。
4利益相关者模型 (8)3.1。
5 KLD指数法(the KLD Index) (9)3.1.6 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 (10)3.1.7 FTSE4good (10)3。
1。
8 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10)3.2 国内关于CSR评价的研究 (10)4 CSR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13)4。
1负或无相关的文献 (13)4。
2 正相关的文献 (13)4.3 我国学者对二者关系的研究 (13)5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15)5。
1 CSR信息披露的外在驱动因素研究 (15)5。
1。
1 来自规章制度的压力 (15)5.1.2 来自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15)5。
2 CSR信息披露的内在影响因素 (15)5。
2.1 成本和利益 (15)5.2.3 企业规模 (16)5。
2。
3 行业属性 (16)5。
2。
4 企业财务绩效 (16)5.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17)5.3。
1 国外相关研究 (17)5。
3.2 国内相关研究 (17)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20世纪初期就已经凸现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诸多学科领域中,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讨论,才成为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
企业伦理学(第二讲)企业社会责任

2020/2/17
24
(二)企业的社会权力(影响力)
1、经济影响力:是企业通过对资源特别是财产的控制来 影响事件、活动和人们的能力,是一种获得资源并把他们 转换成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2、阿基•B•卡罗: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 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 善期望。
2020/2/17
9
2. 弗里法曼的企业社会责任说
观点:“企业有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即在游戏规 则(公开的,自由的,没有诡异与欺诈的竞争)范 围内,为增加利润而运用资源、开展活动”。
理由:只有人才能负有责任,公司是一个虚拟的人 ,只能负虚拟的责任。
2020/2/17
22
四、企业应当履行道德责任的理由
道德责任是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企业应承担并履行道德责 任的理由:
1、企业目的:企业目的是通过合乎法律和伦理的方式,提供具 有竞争力、能增进社会福利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自身的生存 与发展。
2、责任的铁律:权力——责任是对等的,企业拥有一定的权力 与影响力,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 对人的责任
(3) 对环境的责任
(4) 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
2020/2/17
33
企业公民是三者的结合
企业公民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响应 和企业社会业绩三者的结合。
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什么; 企业社会响应——如何做; 企业社会业绩——做得如何。
2020/2/17
——从社会角度看,企业之所以要履行社会责 任,是因为它对社会有巨大的影响力。
2020/2/17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文献综述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15期(5月)CHINACOLLECTIVE ECONOMY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从不同角度阐释自己的观点。
国内学者在引入和介绍西方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将企业社会责任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了初步研究。
本文从社会责任的概念、社会责任的范围与层次、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问题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国内外理论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主要观念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并做简要评述。
关键词:社会责任;概念;范围与层次;相关理论1924年,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 )在其《管理的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这一概念,标志着一个新的学科领域的创建。
一、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的研究综述(一)国外学者企业社会责任的代表性观点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还存在不同的解释。
同时,随着社会上不同时期的劳工运动、少数者权利运动、环保主义者和消费者权利保护运动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也不尽相同。
1953年,博文(Bowen H.R )在《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中,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了“企业家们按照社会的目标和社会的价值向相关的政策靠拢,并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合理的具体行动的一种义务”。
麦克格尔(McGuire Joseph W.)将这一概念深化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宗旨不仅意味着企业负有经济和法律义务,而且还对社会负有超越这些基本义务以外的其他某些相关责任。
在此基础上,戴维斯(Davis Keith )将社会责任的含义精确为了:“社会责任是决策者们采取行动的责任(或者义务),他们采取行动以保护和改善那些与他们自己利益相一致的整个相关社会的福利。
戴维斯的概念包含了两层含义,即企业应该避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并同时为社会福利带来益处。
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

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2009-5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一词越来越多地见诸媒体,类似的提法还有“企业公民”、“企业责任”、“三重底线”等……这些词汇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呢?欧利文•谢尔顿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企业社会责任是英文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直译,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CSR。
目前理论界一般认为,是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1924年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所代表的含义不尽相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也不断充实、完善。
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权威的观点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通过管理获取最大利益。
1919年,美国密歇根法院就曾宣称:企业机构运营的主要目的是为股东赚取利润。
这种观点完全确认了企业的经济功能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得到企业界的普遍认可和推行。
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企业管理者的角色从原来的授权者变成了受权者,其职能也相应地由追求利润扩展为平衡利益。
企业从要向所有者负责转变为要向更多的利益相关者负责。
在这一阶段,公众成为推动转变的主角。
他们要求企业更多地关注员工和顾客的利益和要求,更多地参与改善工作条件和消费环境的工作,为社会的发展发挥更突出的作用。
他们不断在公开场合喊出他们对企业的期望。
优秀的企业积极响应公众的期望,并且取得公众的支持。
不过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始终伴随着反对的声音。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之父米尔顿•弗里德曼成为反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领军人物。
他多次在各种场合论及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无一例外地坚持批判的立场。
弗里德曼认为,公司只有在追逐更多利润的过程中才会增加整个社会利益,如果公司管理者出于社会责任的目的花公司的钱,实质上就是像政府向股东征税一样,那么就失去了股东选择管理者的理由。
论跨国经营中的商业道德及社会责任

论跨国经营中的商业道德及社会责任07社会工作班周璐一、引言伴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呈现扩大化和复杂化趋势。
现代企业,包括国际化企业和跨国公司,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不仅包括对本国利益相关者、也包含对各个东道国利益相关者的保护,如捐助慈善事业、合理开发资源、遵守商业道德、保持组织信誉等。
但是,在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经营的过程中,却屡屡发生违背东道国社会责任的事件,这不仅影响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社会形象,而且对东道国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危害。
那么,随之伴随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跨国公司在母国能够较好的履行社会责任职责,但是在东道国却执行了另一个社会责任标准,危害东道国的利益呢?针对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社会责任弱化或缺失的问题,本文以中国为例,从制度的视角来探讨其成因以及相应的对策。
二、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弱化或缺失的表现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由于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情况有别,目前尚未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
不过,国际上比较普遍认同的定义是:一个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需承担对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和环境等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法规和商业道德保障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保护劳动、消费者者合法权益、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支持慈善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
我们遵循曹秋菊的定义,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束。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指在特定的法律框架、社会范和经营环境下,企业在履行其基本经济职能的同时,需从企业长期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自觉、主动地采取合社会目标和公众利益、适应社会与其变化的各种社会行方案,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曹秋菊,2008)。
这个概念包含两个含义,一方面是指跨国公司需要积极自觉的从长期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采取适合母国的经营行为,另一方面还包括需要自觉主动的从东道国的社会和公共利益出发来采取适合东道国的经营行为。
那么,跨国公司应该履行哪些社会责任,即社会责任的表现形态是什么?陈迅、韩亚琴(2005)依据社会责任与企业关系的紧密程度,把企业社会责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股东负责、善待员工;二是中级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消费者负责、服从政府领导、搞好与社区的关系、保护环境;三是高级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积极慈善捐助、热心公益事业。
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三层次研究

无 论 是 在 发 达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还 是 在 市 场 经 济 较 不
发 达 的 国 家 , 有 企 业 作 为 政 府 实 施 宏 观 调 控 、 与 和 国 参
干 预 经 济 发 展 的 重 要 T 具 ,都 是 政 府 为 实 现 社 会 公 共 利 益 目 标 而 采 取 的 具  ̄lT c -段 。但 必 须 指 出 的 是 , 有 企 - 国
业 作 为资 源优 化配置 主 体 的功 能 ,协 调推进 企业 与社 会 可 持续发 展 , 进社 会 资 源的更 优 配置 。 促 ( ) 业 作 为 个 体 承 担 的 社 会 责 任 。 企 业 作 为 个 二 企 体 承 担 的社 会 责 任 有 十 个 方 面 :一 是 坚 持 守 法 合 规 经 营 , 诚 信守 法 , 守 商 业 道 德 , 守 环 境 保 护 法 规 如 遵 遵 和行 业 规 范等 ; 是 遵 从 社 会 普 适 价 值 观 . 尊 重 人 二 如
( o d. n a) W o Do n 。
的 特 殊 性 对 科 学 界 定 中 央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的 具 体 内 容 意
义 重 大 。 ( )中 央 企 业 作 为 整 体 承 担 的 社 会 责 任 的 特 殊 性 。 一
因 此 ,界 定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的 内 容 需 要 区 别 企 业 作 为 整 体 所 承 担 的 社 会 责 任 、企 业 作 为 特 定 个 体 所 承 担 的社会 责任 和 企业 管理 层所 承担 的社会 责 任 。
维普资讯
塑 型
。
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三层次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层次
尽管对企业社会责任有多种解释,但大体上都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社会
应承担责任,对社会应尽义务,并在这过程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在讨论和评价一
个企业发展所具备良好的品质、社会影响力时都用到“企业社会责任”一词,大体上是从企
业行为来讲的,或者从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上讲的。仔细思考企业的社会责任,大概包括以
下三个层次:
第一,利润。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利润是企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对企业家
劳动的奖励。作为一组合约的中心签约人,企业家获得剩余收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承
担了绝大多数的市场风险。企业面临社会对企业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苛刻要求,即企业家必须
对企业产品承担最终责任,因此,利润也可看作是一种责任,反映出企业产品(服务)的有
效性。另一方面,利润来源于资源组合以后的创造,是超过要素价值以后的剩余。经济学家
认为,要素的稀缺性决定它的机会成本的大小,并在市场上形成可控的成本,但如果人人都
可以驾驭市场、控制成本,那么没有利润产生。企业家的作用是从平时确定性因素里寻找出
不确定性利润,这一过程就是创新。因此,利润来自企业家创新,利润的多少与企业家创新
能力的大小有关。当企业不断扩张时,社会要素就不断被消耗和整合,这样,利润就反映另
外一个责任即经济性。利润的有效性、经济性反映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的盈利活动必
然带来优化资源配置的社会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提高。所以,判断一个企业社
会责任大小,贡献多少,首先看其利润多少,如果利润多,说明其更加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
源,如果这个企业不断壮大,说明其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
第二,法定的社会责任。理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和传统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相比
有很大进步。这种进步表现为企业行为必须符合法制化的社会和市场制度框架,依法经营,
讲究诚信。企业法定的社会责任既是政府干涉市场的产物。是政府社会责任的产物。也是在
发展到今天的社会里普遍诉求经济法制化的产物。企业是社会生产力的承载体,企业家是社
会精英,其行为具有先导性,所以企业应该承担起法定的社会责任。尽管这些社会责任是在
相当范围内与企业追求的利润相矛盾的。包括:对政府的责任,如纳税,遵守政令;对环境
的责任,如节能减排,治理污染;对员工的责任,如不歧视、虐待员工,合理安排工作,并
促使员工成长;对顾客的责任,如尊重消费者权益,质量要求,珍惜自己的品牌,诚信经营
等。
第三,道义责任。例如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济困求助、扶贫助学等慈善事业。许多
富有爱心的企业家每当参与慈善活动如义卖、捐助时常常讲到,企业利润来源于社会,要回
报社会。这很能反映出企业家对企业活动的深刻理解。企业是在产生以后并能不断强化的社
会组织,是因为其先进的生产的组织方式而不可替代,企业组织在有效运行过程中不断创造
出有序的社会组织,在不断创造经济效应的同时推动社会繁荣和国家进步。因此,国家进步、
社会繁荣和企业效益是内在统一的,企业天然负有服务国家和社会的重任,而国家的认可和
社会的赞许为企业发展营造出无限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改革就是一手造成市场,一手造成企
业,相当一段时期,体制改革是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随着企业家不断地获得成功,其思想
和追求会从单纯地追求企业效应而走向追求社会效应。如美国的比尔·盖茨。中国的尹明善
等等。
利润、法定的社会责任和道义的社会责任三方面并不是矛盾的,利润是核心,法定的
社会责任是基础,道义的社会责任是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领域。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就是
要把这三个方面统一起来,具体体现在管理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