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浪漫主义音乐

合集下载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目 录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简述ﻩ2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音乐得不同 (2)浪漫主义时期得主要代表人物 ............................................................................................... 3 浪漫主义音乐特点总结ﻩ3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关于音乐,人们一直都在探讨它得奥秘与美妙,当第一次听到《小夜曲》,便被其中得婉转、悠扬与空灵所吸引,它源于西方浪漫主义时期——一个充满神奇音乐得时代.浪漫主义乐派就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得一个新得流派,浪漫主义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以后得社会得与政治得动乱之中,它支配着十九世纪得艺术。

这个时期艺术家得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得崇尚,对自然得热爱与对未来得幻想。

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得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得形成与发展.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简述浪漫主义音乐善于表现个人得感情与幻想,尤其强调个人主义得体验。

她们热衷于反映内心最强烈情感得爱情主题;倾心于带自传性得,不满现状得忧郁,孤独者得精神。

在描绘自然景色及现实形象时,也更强调主观色彩得印记。

作曲家不同程度地倾心于标题音乐,其构思常常以文学、诗歌、戏剧、绘画、特性舞蹈等其她姊妹艺术得内容为基础,甚至为强调表现意图而加添明确得标题.所采用得形式载体也为了与标题性内容相符而突破传统得模式,创造出许多综合性或形式灵活得体裁。

同时,浪漫主义音乐有着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及民间音乐得强烈兴趣.这反映了 19 世纪欧洲民族意识得觉醒。

表现在一些长期倍受欺凌得国家与民族(如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家得“民族乐派"先后成立。

与这些国家得民族解放运动紧密呼应。

在音乐创作得题材方面,盛行采用民间歌谣及民间故事为主题.在追求更加个性化、情感化表现技巧得过程中,诸多民族民间音乐得色彩影响到旋律特征、调式与声与节奏节拍得独特处理。

浪漫主义音乐最显著的特征

浪漫主义音乐最显著的特征

浪漫主义音乐最显著的特征,是重视个人主观情感的抒发。

他们的创作灵感,来自他们的情感世界,来自对大自然的微妙观感、触情生情,来自诗歌、戏剧、绘画等姊妹艺术的启迪,来自神话、传说和民间文学引发的幻想、想象。

于是,标题音乐盛行起来。

他们也应用古典传统的形式或曲体名称,但往往以全新的、自由的方式处理。

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形式。

例如“性格小品”就很有代表性,这是一种随兴之所至,表现某种情趣、心境、感触的小曲。

当然,他们不拘泥于传统形式,不等于完全不注意形式。

他们抒发的情感也不都局限于个人生活的狭小天地。

优秀的浪漫主义音乐,都有与他们的音乐内容相适应的完美的形式。

而他们的音乐内容,也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范围,具有广泛社会性、普遍性的道德伦理的意义。

在浪漫主义时期,出现了专门以演奏为职业的钢琴家。

在这以前,作曲家与演奏家是合而为一的。

就是说,钢琴曲大都是由写作乐曲的作曲家自己演奏。

职业钢琴家的出现,意味着作曲与演奏的分工。

分工的结果,是演奏技巧的空前提高。

那种令人耳晕目眩的超级技巧,是音乐会获得成功的因素之一。

适应这种需要,这时期出现许多含有高超演奏技巧的钢琴曲,与此同时,大量目的只是为练习技术的钢琴练习曲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

那位“折磨”了几代钢琴家的贝多芬的学生、李斯特的老师,车尔尼(1791—1858)的没完没了的练习曲,就写于这时期。

除他外,克列门蒂(1752—1857、克拉玛(1771—1858)、莫什科夫斯基(1854—1925)等人,也都写下了有价值的技术练习曲。

总之,浪漫派时期,钢琴艺术得到全面、高度的发展。

假如我们乐于平均起来计算一下,在今天的音乐厅里听到的钢琴曲目中,浪漫派钢琴曲仍然占有最大的比例。

我们的漫游,也将尽可能多停留一些地方。

肖邦在学习钢琴音乐之初,就已经循序渐进接触了巴赫、莫扎特等人的音乐作品。

而肖邦自幼所表现出的与众不同,是喜欢在练习钢琴过程中即兴演奏或创作乐曲,这些为他日后创作出非凡的艺术作品奠定了基础。

西方音乐流派(2) 浪漫主义时期

西方音乐流派(2) 浪漫主义时期

11、李斯特对音乐的贡献
(1)他首创交响诗,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标题交响音乐的内涵,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艺术形式,采用单乐章结构和主题变形手法,对后世的音乐创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他创作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渗透了匈牙利民族特点,是钢琴音乐的典范作品,为后来的民族乐派的先声;
(3)他的超级练习曲创造了钢琴演奏领域的辉煌技巧,极大的丰富了钢琴教学与演奏;
(4)他强调钢琴的音乐效果,突破了前人的模式,使钢琴音乐具有交响性的管弦乐队的效果和史诗般的宏伟气势;
(5)在晚期作品中,致力于探索新的技法,这些探索对瓦格纳和印象式声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6)作为魏玛乐派的带头人,他和柏辽兹、瓦格纳等倡导标题音乐,强调音乐与情感的联系,并与以勃拉姆斯为代表的莱比锡乐派展开激烈的学术之争,掀起了新的艺术潮流。

12、肖邦的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在《猫和老鼠》中出现过。

13、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又称“五人团”、“新俄罗斯乐派”、“巴拉基列夫小组”。

指由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鲍罗丁、居伊等五位俄罗斯作曲家与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组成的作曲家社团。

“五人团”以发扬和促进俄罗斯民族音乐为宗旨。

强力集团成员的艺术思想受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影响较大。

强力集团继格林卡之后,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贡献。

李斯特舒伯特肖邦柏辽兹交响乐团。

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

02
《D小调协奏曲》
展现帕格尼尼精湛的技巧和独特 的音乐风格,成为古典音乐中的 经典之作。
03
《威尼斯狂欢节变 奏曲》
以威尼斯狂欢节为主题,融合了 多种音乐风格和元素,展现出帕 格尼尼的创新精神。
音乐风格与特点
技巧高超
帕格尼尼的演奏技巧被认为是无 与伦比的,他发明了许多前所未 有的小提琴演奏技巧。
02
自幼受到音乐熏陶,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
03
1800年代初,开始在欧洲音乐界崭露头角,成为浪 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之一。
代表作品
《魔弹射手》(Die Zauberfloete) 《奥伯龙》(Oberon) 《自由射手》(Freischuetz)
音乐风格与特点
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的表达, 突破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限制。
音乐世家背景
贝利尼家族中有多位音乐家,文森佐 从小就受到家庭的音乐熏陶。
创作生涯
文森佐·贝利尼的创作生涯主要集中 在19世纪中叶,他的作品在当时广 受欢迎。
英年早逝
贝利尼在33岁时因病去世,留下了 大量未完成的音乐作品。
代表作品
《梦游女》
这是一部浪漫主义歌剧的 经典之作,讲述了一段跨 越社会阶层的爱情故事。
《诺尔玛》
这部歌剧以古罗马历史为 背景,展现了强烈的浪漫 主义情感和戏剧性。
《清教徒》
这部歌剧以18世纪清教徒 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充满 了紧张的情节和感人的音 乐。
音乐风格与特点
丰富的旋律
戏剧性的表现力
和声的创新运用
贝利尼的音乐作品旋律优美、 丰富,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 力。
贝利尼善于通过音乐来表现 戏剧中的情感冲突和情节转 折,使音乐与戏剧紧密结合。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古典音乐器乐曲从声乐中获得启发的例子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古典音乐器乐曲从声乐中获得启发的例子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古典音乐器乐曲从声乐中获得启发的例子一、欧洲浪漫主义声乐艺术特征(一)注重人物形象塑造。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声乐作品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以人为本”,这个特征主要体现在音乐的人物形象塑造上。

如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作曲家就是通过乞丐艺人的脚印影射了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的担忧。

(二)重视民族特点。

为了强调个人的音乐风格,艺术家们开始重新审视本国和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价值,并着眼于对其的兴趣和挖掘。

作曲家通过吸收自己本民族的民间声乐中的传统音乐要素和独特主要特征,并加以改变和创新,从而使其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更好地体现本民族的民族特性。

浪漫主义比较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最典型的代表是在19世纪的被誉为“钢琴诗人”的波兰音乐奠基人——肖邦。

肖邦把他的音乐植根于波兰民族民间文化,以民间生活为创作素材,将民族解放情怀和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创作,开创了波兰舞曲和玛祖卡两种钢琴曲的体裁。

他的一生致力于弘扬波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并以此创作了一大批钢琴曲。

(三)侧重情感表达。

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艺术还非常注重抒情性和幻想性的情感表达。

处于弱势的客观理性以及崇尚个人的主观感受,注重感性理解使作曲家在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诉求中更富有感情色彩,主观空想因素和人物内心精神世界刻画成为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声乐创作的灵魂所在。

二、浪漫主义时期的大歌剧(一)大歌剧的兴起。

19世纪,法国大歌剧的兴起及其繁荣对欧洲歌剧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和意义。

浪漫主义音乐发展初期,以罗西尼、贝多芬和斯蓬蒂尼等人为主的作曲家创作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大歌剧。

这其中又以罗西尼创作的歌剧最为经典,他的歌剧创作强调象征性意义和整体化倾向,他的歌剧作品《摩西》和《威廉退尔》迄今是歌剧音乐舞台中的稀有之物。

在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后期,来自意大利的作曲家多尼采蒂、贝利尼、威尔第和来自法国的作曲家古诺,他们创作的歌剧作品对大歌剧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繁荣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西方古典音乐:浪漫主义时期(一)

西方古典音乐:浪漫主义时期(一)

西⽅古典⾳乐:浪漫主义时期(⼀)西⽅古典⾳乐: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乐奠基⼈卡尔·马利亚·冯·韦伯韦伯的歌剧《魔弹射⼿》剧照舒伯特塑像演绎中的舒伯特艺术歌曲舒曼肖像创作中的舒曼德国莱⽐锡孟德尔松的塑像孟德尔松的⽔彩画《海⽛市场》童年时的肖邦在演奏矗⽴在华沙的肖邦纪念碑-结构树下的肖邦演奏中的李斯特西⽅古典⾳乐:浪漫主义时期(⼀)西⽅古典⾳乐:公元前1100年⾄今、西⽅主流⽂化背景下的经典⾳乐。

西⽅浪漫主义时期⾳乐简述(1790-1910年)⼀. 西⽅浪漫主义时期⾳乐简述1790-1910年期间,西⽅的主流⾳乐盛⾏浪漫主义风格,它以特有的强烈、⾃由、奔放的风格与西⽅古典主义时期⾳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

若将古典主义时期的⾳乐⽐喻成⿊⽩电影或版画,那么浪漫主义时期的主流⾳乐作品则像绚丽缤纷的⽔彩画。

贝多芬的⾳乐不仅铸造了古典主义⾳乐的最⾼峰,也开启了浪漫主义时期的先河,这个时期产⽣了两个不同风格的浪漫主义⾳乐流派:⼀个是以勃拉姆斯为主要代表的保守浪漫主义流派,另⼀个是以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等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流派。

浪漫主义⾳乐时期也是西⽅⾳乐发展史上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它极⼤丰富和发展了西⽅⾳乐。

西⽅浪漫主义时期⾳乐源于同时期的浪漫主义⽂学:倡导⽂艺复兴时期⼈⽂主义的理念。

西⽅古典主义时期⾳乐简述(1750—1820年)⼆. 西⽅古典主义时期⾳乐简述包含了两⼤时期:“前古典主义时期”和“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

其⾳乐特点是:追求完美的艺术规范、典雅的艺术内涵、理智和情感、内容与形式的均衡。

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推进主调⾳乐,并确⽴了近代奏鸣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为西⽅⾳乐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这⼀时期作出巨⼤贡献的是以海顿(1732-1809)、莫扎特(1756-1791)、贝多芬(1770-1827)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

高一【音乐(湖南文艺版)】浪漫主义音乐赏析:舒伯特艺术歌曲《菩提树》 -课件

高一【音乐(湖南文艺版)】浪漫主义音乐赏析:舒伯特艺术歌曲《菩提树》 -课件
《冬之旅》中的第五首。这首诗歌有四段: 第二段:望着菩提树,流浪汉对今日贫困潦倒的流浪生活发 出感叹。 作曲家根据 “流浪汉”回到痛苦的现实,将乐段A的大调旋 律转至色彩暗淡的同主音小调上,即第二乐段A1。
大小调色彩的丰富变化
《菩提树》A段第一乐句
(乐谱后略)
大小调色彩的丰富变化
《菩提树》A段第一乐句
(乐谱后略)
大小调色彩的丰富变化
同主音大小调转换丰富变化
同主音大小调转换E大调转为e小调
5
3
S
m
大小调色彩的丰富变化
5
3
3
1
1
·6
大小调色彩的丰富变化
同主音大小调转换E大调转为e小调
5
3
3
1
1
·6
大小调色彩的丰富变化
《菩提树》A1第一乐句
(乐谱后略)
大小调色彩的丰富变化
欧洲音乐发展之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乐派音乐家在创作上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 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因而突破古典乐派某些形式的 限制,音乐体裁丰富多样,使音乐创作得到了新的进展。
【德】弗朗茨·舒伯特(1797-1828)

资料
曲 家



“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
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 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 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它作 品。
《菩提树》
《菩提树》的结构
前奏(钢琴)→A→A1→B→间奏→A→尾声(钢琴)。
《菩提树》
钢琴伴奏是整首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和声的语言、 复调思维以及钢琴织体都显示出与歌曲之间的融合性。
复杂的和弦交给前奏和间奏,声乐部分的和声单纯而简单。 从而形成简单与复杂相互交替,声乐与和声关系紧密的和声风 格。

浪漫派音乐介绍

浪漫派音乐介绍

2021/4/4
10
• 忽然响起一串人间少闻的话语, • 色迷人的岸边传来声声回响; • 波屏息静听,那声音字字句句 • 扣在我的心房:
• 光阴!你慢飞驰!宜人的美景良辰, • 且莫匆匆流逝! • 我们细细品尝这稍纵即逝的温存, • 比生的赏心乐事。
2021/4/4
11
• “世上多少不幸人为苦度光阴嗟叹, • 你快快为他们 • 流走漫漫岁月,荡涤无限辛酸; • 莫管那幸福的人。
2021/4/4
7Leabharlann • 代表作《沉思集》给人以轻 灵。飘逸、朦胧和凄凉的感, 觉着重抒发内心深切的感受。 这一篇《湖》是他的《沉思 集》中的代表作品,抒发了 对短暂生命的哀叹。
2021/4/4
8
《湖》 [法国]拉马丁
• 由着这滚滚波涛不停地流向远方, • 直把我们送往冥冥无垠的长夜; • 他们朝朝暮暮航行在岁月的海洋 • 竞不能稍有停歇?
• 我苦苦请求良久,光阴置若罔听, • 只顾悄悄流去。 • 我还央告良宵:“不要匆匆天明。” • 奈何东方欲曙!
2021/4/4
12
• 良宵岂可虚度?爱恋须及时, • 珍惜这千金一刻! • 生本无归宿,岁月浩茫无极, • 我们是百代过客。”
• 光阴呀,你莫非嫉妒我们幸福,
• 不容我们久久地在爱恋中沉醉?
• 何时归还我们?
2021/4/4
14
• 湖呀!沉默的岩石!山洞!阴郁的森林! • 岁月对你们有情,你们永不衰老, • 我请你们为证,美丽的自然风景, • 记住我们的良宵!
• 你或风平浪静,你或怒潮澎湃,
• 丽的湖呀,山坡明媚,青松荫浓,
• 石峥嵘,愿甜蜜的回忆长在
• 湖光山色之中。
2021/4/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时代。与之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相比,浪漫主义音乐富有想象力,同时注重情感和形象的表现。就音乐创作本身而言,它是一项极富想象力的工作,因此浪漫主义也就成为了音乐作品的最佳载体。浪漫主义音乐虽偏重于色彩及感情,融合了作曲家的个性及理想,这些作品风格与古典音乐迥异,也将作曲家的才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整个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对弥漫在各个领域中的新思潮都拥有着执着的渴望,对文学作品亦是如痴如醉,他们让音乐的表达形式不仅限于纯粹的器乐,而是将其提升到了更为广泛的空间。 十九世纪上半叶,自然地、乡村的浪漫主义转变为幻想的、比生活更为广阔的浪漫主义,因此,浪漫主义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然力量。另一方面,浪漫主义音乐也十分强调单个的人,而不是作为社会成员、被具体地划入某个阶层而根本无法摆脱其束缚的人。浪漫主义作曲家们重视独立个性,有意识地追求个人的特点。这样,他们离那些因为循规蹈矩而压抑了自己部分创造才能的古典主义作曲家就越来越远了。

二、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代表性音乐家及特点 浪漫主义音乐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其间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和大量至今仍受人民喜爱的艺术珍品。浪漫主义时期创造了许多新的音乐体裁,如多乐章标题交响曲、单乐章交响诗、交响音画、狂想曲、随想曲等,在创作手法上既继承、发展古典主义音乐传统,又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作大胆的革新。还推动了欧洲歌剧的发展和民族乐派的兴起,是欧洲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对 20 世纪的欧洲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 浪漫主义初期 19 世纪 20 年代,代表人物有韦伯和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兴起于德国和奥地利,而在浪漫主义早期,德国的韦伯和奥地利的舒伯特作为这一时期的音乐家,创作了最早的浪漫主义歌剧,标题音乐,器乐以及大量的艺术歌曲。 韦伯一方面继承了莫扎特,贝多芬歌剧创作的经验,一方面尝试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手法。在歌剧的序曲中,韦伯使用了“主导动机”,预示出了整部歌剧的主题,为后来瓦格纳的歌剧提供了经验。他的第一部歌剧《自由射手》显现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民族风格; 他的第二部歌剧《欧丽安特》,他丰富了重唱和合唱,和声配器也有了发展,韦伯以他突出的民族特色,新鲜的语言的手法,为后人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舒伯特作为早期浪漫主义早期的音乐家,依然推崇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对音乐一切体裁都感兴趣,在声乐方面,最为突出的是他创作了600 多首艺术 歌曲,他深受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把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性特点注入到了他的音乐中,在《摇篮曲》中,他让旋律游移与主属和和弦之间,整首乐曲让人感觉很安详。在器乐方面在交响曲和室内乐创作中,他融入了浪漫主义抒情的特点,将优美的旋律融入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 浪漫主义中期 1830 年法国七月革命号角的吹响,音乐家舒曼、李斯特、肖邦、柏辽兹等等的作品散发着积极、豪放、战斗的精神,他们都是在贵族的“保护”下生存的,这时他们处于依附他人的社会地位。这一时期音乐家社会地位的变化促进了作曲技法和演奏技巧的发展。他们凭借“内心的冲动”创作,这一时期音乐尤其能反映人的这种精神冲突,让情绪得以宣泄。 代表人物还有门德尔松与舒曼。门德尔松的《无词歌》说明了他的灵感并没有具体的来源,表现了浪漫主义音乐抒情性的特征,诗的意义是何其的重要,这些作品的高度价值就在于作曲家们都是在大自然中歌唱,他们从不懂得如何去刻意,他们认为自然天成是何其的美好,这些正好对应了舒曼的一句名言: “我不愿意为任何人所理解”。在创作技巧上,他们能运用钢琴伴奏对歌词进行一些细节描绘,用旋律准确地抓住几乎每一种情绪,运用同主音大小调的色彩变化,来区分古典风格的厚重。说明一种新的体裁形式“标题音乐”作为新的潮流发展壮大起来,同时,开始只是个别出现的非自然音体系与半音化的复杂和声手法,通过普遍的运用得以不断的发展,这些技巧的发展酝酿着和声上的又一变化,音乐的戏剧性,描绘性开始复苏和上升。 另外一位作曲家舒曼跟很多音乐家一样也非常喜欢文学,那个时期几乎每个音乐家都很向往诗歌,舒曼青年时代在他父亲开办的书店里当店员,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青年,舒曼的文学趣味在攻读歌德,拜伦的著作,他完成了许多优秀的钢琴曲和诗作,他偏爱歌曲套曲,也足以证明他强烈的文学情愫。 (三) 浪漫主义末期 1848 年革命失败,一直到世纪末,在这个社会充满动荡,艺术不断变革的世纪里,一大批才华横溢的音乐家集合在浪漫主义的大旗下,以空前的热忱和勇气,为实现浪漫主义的艺术理想而奋斗不懈,这个时期,可以说浪漫主义的音乐从思想内容到创作技巧真正开始实质性的裂变。 瓦格纳认为乐剧不是一种体裁,而是一种创作理念,体现了他的戏剧思想和美学追求。在乐剧创作手段上,他借用交响乐的写作方式,运用“无终旋律”和“主导动机”手法。在瓦格纳的后期音乐创作当中,叔本华非理性主义的哲学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而在世纪末反映在音乐里的悲观情绪强烈而持久,这种倾向导致了 20 世纪以勋伯格为首的新维也纳乐派的出现,无调性音乐的创作越 来越强劲,浪漫主义开始走向衰弱。 三、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 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同文学诗歌领域中的浪漫主义运动有所不同,它缺乏后者所具有的那种鲜明的创作纲领和理论化了的美学主张,也未能形成一个有统一艺术思想纲领的创作集团。然而,作为一种音乐流派,它具有一系列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同浪漫主义文学诗歌的特征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同时又具有音乐艺术所独有的特色。 (一) 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作曲家在作品中常常把自己的主观心灵同客观的大自然融合为一体,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极为亲切的关系。同启蒙运动时期的古典主义音乐相比,浪漫主义音乐中的自然景物的表现具有更为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反映着音乐家本人对社会现实的感情关系。他们对现实环境中的庸俗、卑陋感到厌恶,以音乐创作中的恬静、安谧、清新的另一个世界与之相对置,把自己沉浸到这个幻想的世界里,自我陶醉,在那里寻找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的东西。 (二) 在音乐中追求民族民间的内容和情趣 本民族的或其他民族的古老民间传说、故事,质朴单纯的民间音乐素材,在他们的创作中占据重要位置,从而使他们的音乐获得了某种清新、质朴的气质和格调。与古典主义音乐相比,浪漫主义音乐在这方面的追求是更加自觉的。这种现象显然同欧洲一些国家日益增长的民族意识有一定联系。虽然某些作品中出现过渲染中世纪封建宗法制度和带有宗教神秘倾向的题材,但这种倾向始终未能成为主流。 (三) 音乐的体裁样式凸显自己的特色 在体裁方面特别重要的是出现了具有浓厚浪漫气质的新的器乐(特别是钢琴)独奏体裁,诸如即兴曲、夜曲、叙事曲、谐谑曲、音乐会用练习曲、幻想曲、各种富于民族民间色彩的舞曲、无词歌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带有标题音乐性质的。这些新的体裁为作曲家表现富于浪漫主义性质的感情内容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声乐艺术歌曲也成为这个时期最富于浪漫气质的体裁,它的发展也体现了音乐进一步要求同诗歌相结合的浪漫主义美学理想。浪漫派作曲家们一方面把一首首相对独立的器乐(钢琴)、声乐作品,在标题内容和音乐素材的总的构思下,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新颖独特的器乐套曲或声乐套曲;另一方面又把多乐章的交响曲套曲,在总的标题构思原则下压缩为精练集中的单乐章结构,形成了标题性交响诗。这种单乐章的标题性交响诗,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独特产物,它充分体现了打破各艺术门类的界限,使音乐同文学相结合这一浪漫主义美学原则。 (四) 为适应新内容的需要,使一系列音乐表现手段获得了新的表现力 浪漫主义由于强调感情抒发,从而使曲调的表现力加强了,自由、舒展、大幅度起伏的宽阔的歌唱性曲调进入了器乐乃至交响曲领域,改变了古典主义器乐中往往以动机展开方式为基础的器乐性旋律的面貌。从曲调风格上看,具有质朴单纯的民歌气质的因素明显增强,节奏变得更加丰富了,特别是民间舞曲渗入专业创作之后,节奏的变化更富后弹性,赋予音乐以新鲜的活力。尤其重要的是和声语言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和声的功能关系网大大扩展;调的转换更加频繁,范围也更加扩大;不协和和弦的巧妙运用具有了独立的表现意义;半音和声的广泛使用在增强音乐的细微表现力和戏剧性力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在力度、速度这些方面,由于精心的布局和强烈的对比,使音乐更富于震撼人心的力量。特别是在色彩方面,浪漫派大师无论是在一件乐器上(如钢琴),还是在庞大的交响乐队上,都发现和挖掘了前人所没有得到过的色彩,使器乐在表现上进一步个性化了。 (五) 浪漫主义音乐具有唯美倾向 音乐中的炫技是对纯技巧形式的一种刻意迫求,这无疑具有形式主义倾向。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炫技因素比以往更严重,并且渗透到各种体裁中。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片面地追求旋律、色彩及舞台效果等形式因素,明显带有唯美倾向。 从内容上看,浪漫主义音乐带有一定的颓废性,这也是唯美主义的一种表征。19世纪末,颓废主义、象征主义以及唯美主义等艺术往往纠结在一起,被称为世纪末文艺,表示一个由耽于声色之乐和自我放纵代替了充满青春活力的热情和努力上进的时期。颓废主义认为,“文学艺术不应受生活目的和道德的约束,片面强调艺术的超功利性,宣扬悲观、颓废的情绪,特别是从病态的或变态的人类情感中以及与死亡、恐怖有关的主题中寻求创作灵感。”

四、 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总观 浪漫主义音乐在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得以演变,浪漫主义时期是一个打着“艺术的自由”旗号的时代,浪漫主义鲜明的色彩性让人们无数次的陷入了梦境中,丰富多彩的旋律确实让人很销魂,但是也会让人头晕目眩。因此,在看到浪漫主义美好的同时,也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存在。 浪漫主义音乐总是带有随意性和幻想性以及“自我”性,使得浪漫主义音乐发展到末期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便产生,它变化多端的调性,强弱拍的颠倒和夸张的情绪表达等都造成了浪漫主义时期奏鸣曲和交响曲的衰落。浪漫主义的奏鸣曲不再具有奏鸣曲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浪漫主义似乎要将其解体,浪漫主义的抒情性会阻止奏鸣曲原来主题材料的发展,使其主题材料只能处于次要地位,失去了奏鸣曲的扩展性。“年轻”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优点,也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的缺点,正是因为浪漫主义的“年轻”使其显得有点过于血气方刚,正如有的演奏家在演奏乐曲时,在曲子中间插入的即兴演奏,用炫技来表现他高超的演奏技巧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