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与氮素(图)
玉米生长需要营养元素比例

玉米生长需要营养元素比例玉米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也是全球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为了确保玉米生长健康,适宜的营养元素比例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玉米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比例,并解释它们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玉米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N)、磷(P)、钾(K)以及一些次要元素如钙(Ca)、镁(Mg)和微量元素如铁(Fe)、锰(Mn)、锌(Zn)、铜(Cu)和硼(B)等。
这些元素在玉米生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氮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最需要的主要元素之一、氮是植物形成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的基本组成元素,是叶片和茎干的重要构成成分。
它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玉米在生长初期特别需要氮素,用于形成苗期叶片和根系的生长。
其次,磷是玉米生长所需的另一个重要元素。
磷在植物体内主要存在于DNA、RNA、ATP等细胞核酸和能量物质中。
它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能量转移等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磷还参与植物的分蘖和开花结实过程,对玉米的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也有一定的影响。
钾是玉米生长所需的第三个主要元素。
钾参与了植物的许多重要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渗透调节、抗病抗逆性等。
它对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物的抗逆能力、加强根系的发育和吸收能力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钾还参与了玉米的传导机制,对促进养分的吸收和分配也起到关键作用。
除了上述主要元素,钙、镁和微量元素也对玉米的生长和养分吸收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钙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之一,对保持细胞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参与光合作用和其他蛋白质合成过程。
微量元素如铁、锰、锌、铜和硼等对玉米的酶活性和养分吸收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在玉米的不同生长期,营养需要呈现出不同的比例。
在种子发芽和苗期阶段,氮素是玉米生长所需的主要元素,磷和钾的需求量相对较小;随着玉米的生长,磷和钾的需求逐渐增加,而氮的需求相对减少。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氮素胁迫下玉米营养诊断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氮素胁迫下玉米营养诊断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背景及研究意义氮素是玉米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玉米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氮素的施用不当会导致玉米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使其受到胁迫。
因此,如何准确判断玉米的营养状况,对于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传统的玉米营养诊断方法主要采用土壤检测和植株样品分析,但这些方法存在成本高、时间长、不便捷等缺点。
多光谱成像技术具有非接触式、远距离、快速、高效等优点,已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多光谱成像技术能够以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方式获取植物反射光谱数据,以此识别植物的营养状况。
本研究旨在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以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氮素施肥条件下玉米的反射光谱,建立玉米氮素胁迫下的营养诊断模型,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一)研究内容1. 玉米的生长实验设计:分别以不同氮素质量浓度作为处理组,设置5个不同施肥量下的玉米生长实验,以观察不同氮素质量浓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2. 多光谱成像系统的搭建:选择现有的多光谱成像系统,通过搭建与测试、校正等步骤,获得高质量的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并提取出植物反射光谱数据。
3. 反射光谱数据分析方法的建立:基于反射光谱数据,采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确定有效波段和特征波长,并建立针对玉米的氮素胁迫下营养诊断模型。
4. 模型测试与验证:将模型应用于实验数据,分析模型的精度和准确性,并与传统的玉米营养诊断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二)研究方法1. 玉米生长实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置不同氮素浓度和施肥量的处理组,测量各组玉米的生长指标和产量,获得实验数据。
2. 多光谱成像数据采集:在实验过程中,采用自行搭建的多光谱成像系统,获取各处理组玉米的反射光谱数据,数据处理采用ENVI软件。
3. 反射光谱数据分析: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指标建立玉米氮素胁迫下的营养诊断模型,并确定玉米的营养状况。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品质的影响

关 于氮 素用 量 对 作 物 品 质 的 影 响在 夏 玉 米 、 小麦 、 稻等 作 物 上 已 有研 究 [3, 氮 素 用 量 对 水 1] 而 - 春玉 米 品质 的影 响 研 究 较少 , 素 用 量对 春 玉 米 氮 品质 可 以 产 生 多 方 面 的影 响[ ] 现 以 高 淀 粉 玉 4,
江 l 表
科 学
2on (4):51~ 52
Heln ja g Ag iut r l ce cs i g in r lu a in e o c S
氮 素 用量 对 春 玉 米 品质 的影 响
李 丹。 岳 东, 王 强 。 宪欣 , 孟 张 威, 史 峰, 徐 貉
( 龙 江 省 克 东县 气 象 局 , 龙 江 克 东 1 4 0 ) 黑 黑 6 8 0
采 用 F S公 司 近红 OS
示 1 水平的差异显著性。下同。
外 谷 物分 析仪 。 1 2 3 粗 脂 肪含 量 测 定 采用 F S . . O S公 司近 红
外谷物 分 析仪 。
2 2 氮素 用量 对春 玉米 蛋 白质 的影响 . 由表 2可 知 , 玉米 蛋 白质 含量 随着 施 氮 量 春
2 结果与分析
2 1 氮素 用 量对 春玉 米总淀 粉含 量 的影 响 . 由表 1 知 , 熟 籽 粒 总 淀 粉 含 量 因不 同 品 可 成 种 和 不 同氮 素 用量而 异 , 在一 定 的施 氮 范 围内 , 随 着 施 氮量 的增 加 , 玉 米 籽粒 总 淀 粉 含 量有 增 加 春
米 、 质 蛋 白玉 米 、 通 玉米 为 试 验材 料 , 究 氮 优 普 研
素用 量对 春玉 米 品质 的影 响 , 旨在为 春玉 米高 产 、
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

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农业生产中,氮素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
氮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
因此,合理地施用氮素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氮素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作用氮素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它是构成植物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
氮素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作用如下:1、促进植物生长。
氮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它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从而增加生物量和产量。
2、提高产量。
氮素的施用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特别是在缺氮的情况下,氮素的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改善作物品质。
氮素的施用还可以改善农作物的品质,如提高作物的蛋白质含量、糖分含量和抗性等。
二、农作物对氮素的需求不同的农作物对氮素的需求量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氮素的需求量与作物的生长期、品种、生态环境和管理措施等因素有关。
下面是一些常见农作物对氮素的需求量:1、水稻。
水稻的氮素需求量比较大,一般来说,每亩水稻需要施用80-120千克氮素。
2、玉米。
玉米的氮素需求量也比较大,一般来说,每亩玉米需要施用60-100千克氮素。
3、小麦。
小麦的氮素需求量相对较小,一般来说,每亩小麦需要施用40-60千克氮素。
4、大豆。
大豆的氮素需求量相对较小,一般来说,每亩大豆需要施用20-40千克氮素。
三、氮素的施用方法氮素的施用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施肥方法:1、基肥施用。
基肥施用是指在作物种植前将氮肥等化肥掺入土壤中,使其与土壤充分混合。
这种施肥方法可以满足作物早期生长的氮素需求,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
2、追肥施用。
追肥施用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和氮素需求量,适时地向作物施肥。
这种施肥方法可以满足作物中后期的氮素需求,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叶面喷施。
叶面喷施是指将氮肥等化肥溶液喷洒在作物叶面上,使其通过叶片吸收氮素。
最新土壤氮素与氮肥ppt课件

(续)表 铵态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 品种 转化及结果 施用 氯化铵 NH4++Cl- 基肥 (配施石灰和 使土壤酸化(生理酸,硝化酸, 有机肥),追肥,适于 代换酸)、脱钙板结 稻田和一般作物, 不宜忌氯作物 硫 铵 NH4++SO42- 基肥(配施石灰和 使土壤酸化(游离酸生理酸, 有机肥),追肥,种肥 硝化酸,代换酸)、板结 适于各种作物 不宜稻田
有机氮 无机氮
矿化作用 固定作用
1.有机态氮的矿化作用(氨化作用)
(1). 定义: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含氮有机质分解形成氨的过程。 ( 2). 过程: 有机氮 氨基酸 NH4+-N+有机酸 (有效化)
土壤中铵态氮肥变化示意图
Hale Waihona Puke 氨气吸收吸附
挥发
NH4+
NH4+
硝化作用
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
硝态氮
土壤 胶粒
2.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 表 铵态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 品种 转化及结果 施 用 液氨 NH3+H2O NH4++OH- 基肥, 追肥及深施 氨水 对土壤和作物影响不大 基肥, 追肥, 深施 碳铵 NH4++HCO3- 基肥, 追肥, 深施 对土壤没有副作用,适于各种土壤和大对数作物
3、土壤中氮的形态 水溶性 速效氮源 <全氮的5% (1). 有机氮 水解性 缓效氮源 占50~70% (>98%) 非水解性 难利用 占30~50% 离子态 土壤溶液中 (2). 无机氮 吸附态 土壤胶体吸附 (1~2%) 固定态 2:1型粘土矿物固定
本章小结: 1. 植物的氮素营养 (掌握吸收与同化、失调症) 2. 土壤中的氮素及其转化 (掌握主要转化的含义) 3. 氮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 (掌握) 4. 氮肥的合理施用(掌握)
氮磷钾在玉米的作用与用途

氮磷钾在玉米的作用与用途氮磷钾是玉米生长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
它们在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氮磷钾在玉米中的作用和用途。
首先,氮是构成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重要元素,对于促进玉米的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叶片面积和叶绿素含量都起着重要作用。
氮素的充足供应可以增加玉米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能的吸收和转化,增加光合产物的合成,进而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在玉米苗期和大苗期对氮素的需求较大,适量追施尿素等氮肥,可以促进根系和地上部的发育,增加茎秆的粗壮程度,形成强健的株型,提高玉米产量。
其次,磷是植物体内的重要结构和代谢物质,对于促进玉米的根系发育、提高耐病虫害能力和增加空穗率都具有重要作用。
磷是构成DNA、RNA等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植物的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理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适量的磷肥施用可以促进玉米根系的发育,增强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能力,提高玉米株高和茎秆的粗壮程度,增加玉米的抗旱、抗寒和抗病能力。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对磷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苗期和抽雄期。
适量追施磷肥可以增加玉米的穗位数和穗粒数,提高空穗率,进而增加玉米的产量和籽粒质量。
最后,钾是玉米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于调节渗透压、促进养分吸收和转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钾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于调节植物细胞的渗透压、维持细胞壁稳定性、促进养分的吸收和转运等生理过程有着重要作用。
适量的钾肥施用可以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增加养分的吸收面积,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增加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对钾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在幼苗期和抽穗期。
适量追施钾肥有助于提高玉米的灌浆期和籽粒充实性,增加玉米的产量和蛋白质含量。
综上所述,氮磷钾对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氮素调节玉米幼穗及籽粒发育的生理机制

氮素调节玉米幼穗及籽粒发育的生理机制米国华;陈范骏;袁力行【摘要】选用高效吸收利用氮素的氮高效品种,是在适当降低施氮量的条件下维持较高产量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内外有关氮高效生理、遗传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开展了多年的工作,在硝酸盐和铵转运蛋白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氮素调节根系发育、氮素诱导的基因表达谱、氮高效性状QTLs定位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这些研究集中于营养器官,很少涉及到作物产量器官——穗和籽粒.以玉米为例,综述了氮素供应不足对穗、籽粒发育的影响,并重点从氮素代谢相关酶及细胞分裂素信号互作的角度,论述了氮素调节玉米穗和籽粒发育的可能生理机制,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设.【期刊名称】《土壤与作物》【年(卷),期】2012(001)004【总页数】6页(P193-198)【关键词】氮;穗发育;籽粒发育;细胞分裂素;谷氨酰铵合成酶【作者】米国华;陈范骏;袁力行【作者单位】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3.1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多用途作物之一,广泛应用于粮食、饲料、化工、生物能源等行业,因此国内外需求与价格不断攀升。
我国玉米高产育种已取得了重大成就,超高产记录不断突破。
2005 年,山东李登海育种试范田的夏播玉米产量记录已经达到21.05 t·hm-2。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目前的高产记录都是高肥高水条件下获得,我国农田氮肥投入量大、氮肥利用率低,是基本公认的事实。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化肥用量持续高速增长,2007 年已超过5 000 万t,占全球消费总量的35%。
每年仅损失的氮肥就在500 万t 以上。
据FAO (2005)的数据,在相近的施肥量条件下我国的平均氮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比美国低15 个百分点。
据闫丽珍等研究结果,我国玉米生产中的可变成本中,化肥费用最高(占总成本的40%~50%),其次分别为种子、动力、排灌、畜力、农家肥等。
氮素对不同类型饲用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工业原料【 J 1 。随着畜牧业 的迅速发展 , 玉米在
饲 料 中的地 位愈来 愈 重要 。 国内外 研究 认 为 , 未
来我国的粮食问题 , 将不再是直接 口 粮问题, 而是 饲料粮问题 。关 于氮肥施用量对玉米籽粒产 J 量影响的报道较多 , 较少有氮肥处理对玉米 饲用营养价值影响的研究报道。本试验研究了氮 肥不 同施用水平对两 种专用型饲 用玉米产 量和营
Ab t a t I h ed e p rme t h fe t ffv i o e p l ain lv 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yed a u lt f sr c n t e f l x e i n ,t e e cs o e n t g n a p i to e eso il nd q ai o i i r c y
df r n rg i s S n 0 e e s d e .T e r s l h we a i o e p l ig c u d i — i e e t o a e maz Y 7 a d ND 1 8 w r t i d h e u t s o d t t nt g n a p yn o l n f e u s h r ce s h rs ima s a d d y matr a c mu ain a d i r v e n t t e q Mi f o a e maz s h r a e t e f h bo s n r t c u lt n mp o e t u r i u t o rg ie ;t e e e o h i v y f
玉米是 主要 的粮食 作物 , 是优 良的饲 料 和 也
地 土壤为壤 土 , 是典型 的黄 河冲积平原 , 备水浇 具 条件 。含 有 机 质 25 % 、 氮 0 15 、 解 氮 .8 全 .3% 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与肥料氮肥一氮素的机体功能:1 蛋白质(氨基酸)和核酸的组成成分2 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3 是各种酶的组成成分4 是维生素、某些植物激素、磷脂、生物碱的组成成分5 是原生质的组成部分6 增进植物茎叶生长、帮助作物分殖7 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关系密切二氮肥分类1 铵态氮(无机态氮)主要有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1、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粘土矿物晶层。
2、铵态氮易氧化变成硝酸盐。
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 硝态氮(无机态氮)主要有硝酸铵、硝酸钠硝态氮的共同特性: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
2、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
3、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
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5、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3 酰胺态氮(有机态氮)尿素(固态氮中含量最高的氮肥)三氮肥正常供应叶大浓绿、分蘖增多、叶片功能期延长、营养体健壮、花多、产量高。
四缺氮症状1 蛋白质减少、细胞分裂收到影响2 苗期缺氮,幼苗瘦弱、长得慢。
3 抽雄延迟、开花减少4 氮是可移动的元素,由叶尖开始,呈“v”字形扩展,叶脉略带红色。
(下部老叶中的蛋白质分解后转移到生长旺盛的部位去了)5 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强度减弱、作物生长减缓6 叶片狭窄、易脱落、上举无力7 生殖生长受阻(雌穗发育受阻,个小、易早熟、易秃尖、蛋白质含量低)8 分蘖减少9 根系分支减少10 植株矮小五氮素过量症状1 细胞增长过大,细胞壁薄。
2 幼苗生长国王、根系发育迟缓3 叶片肥大而下垂、叶色浓绿、相互遮阴,光合产物净积累减少4 植株柔弱无力,易受机械损伤和病菌侵袭5 营养体徒长(光长秸秆不长穗),抗逆能力差、生殖生长受阻6 贪青晚熟、生长期延长,遇早霜易减产六缺氮原因1 土壤肥力不足2 土壤保肥能力降低,流失严重3 施肥量不够4 密度过大或杂草丛生5 秸秆还田、未熟的树皮堆肥、锯屑、牛粪等大量投入农田,增加土壤中c元素的含量,促使微生物繁殖旺盛,夺走土壤中的无机态氮。
七其它1 氮肥的肥效是由土壤性质和作物营养需求决定的2 尿素必须经过水解后才能被作物吸收3 尿素要在作物需肥前4-8天施入4 尿素根外施肥浓度1-2%5 氮肥相当于植物的米饭6 氮肥充足不得大斑病磷肥一磷素功能(占植物干重的2-11‰)1 是植物体内许多有机质的组成部分(如:核酸、蛋白质、磷脂、磷酸、多种酶等)2 参与植物体内新陈代谢、分生组织、分裂细胞、细胞壁增大、促进植物生长3 参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和运转4 参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三磷酸腺苷的组成部分-能量运输车)5 遗传特性的携带者(核酸和核苷酸的组成部分)磷肥充足可促进早熟,增产又增收6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富有生命力的幼嫩组织和繁殖器官部位中磷的含量都很高7 促进营养向籽粒输送,增加千粒重(参与灌浆)8 促进苗期生根9 提高抗逆性二磷肥种类1 水溶性磷肥--(适合于中性或碱性土壤)重过磷酸钙、普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主要使用后两个)2 枸溶性磷肥--(适合于酸性土壤)钙镁磷、沉淀过磷酸钙3 固溶性磷肥--(市场无需求)4 难溶性磷肥--(市场无需求)三缺磷症状1 磷不足则氮肥力下降2 <苗期缺磷> 幼苗生成缓慢、叶子不舒展、叶色紫红(或斑点状)3 <苗期缺磷> 根系发育慢、植株生长慢(尤其苗期缺磷、幼苗不长根)4 <授粉期缺磷> 吐丝缓慢、授粉不良--易空穗5 <孕穗期-开花期缺磷> 雌穗分化不良、卷曲畸形、行粒不齐、秃尖6 <成熟期缺磷> 影响成熟四磷肥肥害1 磷过量则锌沉淀五施肥标准1 磷酸二铵基施15-20kg/m2 基肥配方:有机肥1500kg+磷酸二铵12-20kg+氯化钾10-20kg六其它1 磷肥的水分含量一般在8%-14%2 水溶法鉴别肥质优劣(消失越快、质量越好)3 烟头烧会逐渐融化、有泡沫产生、有氨气释放4 磷肥的主要来源:磷矿石5 磷肥的移动性很差,一般一个颗粒的扩散范围≤2cm6 磷会在土壤中和钙、镁、铁、锌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积7 磷肥和有机肥混合使用可有效减少土壤对磷的吸附8 磷肥最好与氮肥、钾肥配合使用,效果更好9 温度低则磷元素挥发浪费少10 苗期需磷较多11 施磷肥后烂根—游离酸升高所致(解决:磷肥+碳酸氢铵<气泡产生>)12 低温、机械损伤和品种天性都会出现幼苗紫色,不可混淆钾肥一钾素功能(占玉米干重的15-50‰)1 是非结构组分元素,不构成任何机构部分,但是60多种酶的激活剂、参与植物多种代谢2 促进营养转化、加速作物体内生化反应进程3 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油脂的形成4 促进器官形成5 促早熟(开花早、结实早)6 提高穗大小、穗重、穗芯营养输送管道增粗、减少秃尖率7 提高千粒重、籽粒壁厚和硬度8 提高作物细胞中的含糖量9 提高抗逆性(抗倒伏、抗干旱、抗病虫害)10 提高产量(20%-40%)二钾肥种类硫酸钾、氯化钾三缺钾症状1 (出苗几周后出现症状)幼苗发育缓慢,叶色淡绿带黄色条纹2 叶片细长、老叶片尖端和叶缘易出现“黄金甲”状,慢慢枯干致死3 植株矮小、节间缩短4 果穗受精受阻、发育不良、秃尖严重、千粒重降低、淀粉含量降低、易染病5 根系发育不良(易早衰、茎基腐、倒伏)四钾肥肥害五施肥标准1 贫钾区(底施) 8-10kg/m 氧化钾2 中钾区(底施) 6-8kg/m 氧化钾3 富钾区(底施) 5kg/m 氧化钾六其它1 钾肥与氮、磷不同,钾在作物体内以离子形态参与作物生理生化反应2 钾多分布在作物生长旺盛的部位3 钾在土壤中易被其它元素固定,但被固定的钾不容易随水淋失,条件具备还可转化为有效钾钙肥一钙素功能1 是细胞膜的组成部分,也是果胶质的组成部分2 缺钙不仅会增加细胞膜透性也会是细胞壁胶联解体中和植物体内的有机酸,形成草酸钙和有机钙二钙肥种类硝酸钙、氯化钙三缺钙症状1 叶缘有白色锯齿状不规则横向开裂2 顶叶弯成弓形或卷曲呈鞭状3 新叶叶尖相互粘连,叶子不能正常伸展(叶尖产生胶质类物质所致)4 老叶尖部常焦枯呈棕色5 植株明显矮化四钙肥肥害1 钙过量,可能导致或加重铁、锰、锌、硼的缺乏五钙肥标准1 玉米生育期缺钙,可用5‰氯化钙或硝酸钙叶喷六防治缺钙1 增施农家肥/钙肥2 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熟石灰等肥料(施用后5.7≥ph≤6.5即可。
千万不可过量,否则会是土壤有机质迅速分解,腐殖质难以积累,土壤结构受到破坏,并影响玉米对其它养分的吸收)七其它1 砂质土壤ph值<5.5 易缺钙2 有机质土壤ph<4.8 的酸性土壤易缺钙3 镁、钾含量高的土壤易缺钙4 北方中性/石灰性土壤一般不缺钙镁肥一镁素功能1 叶绿素的中心原子2 是多种酶的组成元素二镁肥种类碳酸镁、硫酸镁三缺镁症状1 首先在基部的老叶上先出现症状。
叶脉间出现淡黄色条纹花叶,后变白,但叶脉一直是绿色。
2 而后白色条纹逐渐干枯,形成枯斑,老叶呈紫红色3 严重缺镁时,叶尖、叶缘黄化枯死,甚至整个叶片变黄4 玉米缺镁生长后期不同层次的叶片呈不同的叶色,上层叶片绿中带黄,中层叶片黄绿相间条纹明显,下层老叶叶脉间残绿前端两边缘紫红。
5 容易与缺铁初期误诊,它们最大区别于出现症状叶的部位,缺铁初期症状发生于上部新叶,而缺镁主要发生于老叶,穗位附近叶相对比其它叶位症状严重。
四镁肥肥害1 镁过量,作物生长受到抑制,尤其是镁、钙均高时五镁肥施肥标准1 农家肥2 基施/追施镁肥:1.2-1.5kg/m3根外追肥速效性好但肥效不持久,应连喷几次4 做基肥时酸性土壤应该用碳酸镁;中性土壤应该用硫酸镁5 叶面喷施:浓度10-20‰的硫酸镁溶液每次相间7-10天喷2-3次,可以较好地矮正镁营养。
六其它1 ph<5.5的土壤易缺镁2 氮磷钾使用过量/湿润地区的砂质土壤易导致缺镁硫肥一硫素功能1 是含硫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参与多种生物化学过程,在光合作用中发挥一定的作用2 含硫蛋白质主要指硫氨基酸(如:胱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等)3 几乎所有蛋白质中都含有硫氨基酸二硫肥种类硫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三缺硫症状1 典型症状:幼叶失绿2 苗期缺硫:新叶先黄化,随后茎和叶变红3 缺硫时,新叶呈均一的黄色,叶尖特别是叶基部有时保持浅绿色,老叶基部发红4 缺硫植株矮小瘦弱、茎细而僵直5 缺硫的症状与缺氮很相似,但缺氮是在老叶上先表现症状,而缺硫却是首先发生在嫩叶上发生,因为硫在玉米体内是不易移动的。
四硫肥肥害1 硫过量,可能导致硫化氢毒害,根系发黑坏死五其它1 土壤中的硫主要存在于有机质中,有机质含量高则含硫量高,所以砂质土壤易缺硫2 生产上一般施用含有硫的复合肥即可,不必单独施入六图片另见附页硼肥一硼素功能1 促进植株生长发育2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增强细胞壁的稳定性3 硼+基糖→硼质化合物(参与新陈代谢)→加快光合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二硼肥种类硼砂、硼酸三缺硼症状1 生长点萎缩,形成簇生叶。
2 幼叶不能完全展开,变薄变小3 上部叶片叶脉间出现坏死斑点,呈白色半透明的条纹状,很易破裂。
4 雄穗抽不出,雌花不能形成或变小5 果穗短小,籽粒稀少且分布不规律,形成占整个果穗1/3的秃尖四硼肥肥害1 硼过量/中毒和缺钾症状相似--“黄金甲”,叶片上出现棕色坏死斑点2 老叶先出现症状,逐渐向上不扩展五施肥标准1 临界值:<0.5mg/kg--(缺硼);0.5-1mg/kg--(临界);>1mg/kg--(不可再施)2 农家肥/结合施氮磷钾肥施用硼砂:0.5-1kg/m3 施肥方法:撒施/根外追施;追肥时间:拔节期和分蘖期六其它1 砂质土壤、碱性土壤或干旱情况下的土壤,易缺硼2 玉米对硼很敏感,稍过量便会产生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