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态势估计

合集下载

战场态势估计和威胁评估

战场态势估计和威胁评估
敌打击目标推理:通过敌我兵力的配置、目标位置、敌我相对状态、敌方企图 任务等判定敌方可能攻击的目标,确立攻击与被攻击、威胁与被威胁关系, 以便及早制定对策。
威胁等级确定
精品课件
威胁等级确定
确定威胁评判所需考虑的因素 根据所提供的敌机各因素,确定其隶属函数,然后根据各因素的关系和对威胁
的影响程度,确定相应因素的权数,综合评判对目标威胁隶属度 各因素隶属函数和权数的分析 威胁等级评判
精品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于空中目标态势和作战能力的威胁评估算法
精品课件
基于空中目标态势和作战能力的威胁评估算法
精品课件
基于空中目标态势和作战能力的威胁评估算法
指标隶属函数的建立 距离权值:正态分布函数 航向权值:正态分布函数 时间权值:分段函数 速度权值:指数函数 目标类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态势估计的内容和步骤
精品课件
威胁评估的内容和步骤
精品课件
威胁评估的内容和步骤
威胁要素提取:保卫目标的位置、性质和防护能力;敌机对保卫目标距离;敌 机对我地面火力单位的距离、目标速度、目标航向、携带武器、发现概率、 突防概率。
敌作战企图估计:从敌部队(作战平台)的运动状态进行估计;从事件或活动 的模式进行估计;从关键兵力元素的作战准备情况进行估计;敌作战条令。
基于空中目标态势和作战能力的威胁评估算法
威胁度求取、排序求取 最终威胁度:根据隶属函数计算出各个因素的权值后, 可计算出当前时刻目标 的目标威胁度 排序、提取:按最终威胁度的大小对目标按照排序, 提取威胁度最大的几批目 标作为攻击对象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基于空中目标态势和作战能力的威胁评估算法

战场态势的概念

战场态势的概念

战场态势的概念战场态势是指在战争、冲突或其他安全事件中,各方参与者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以及它们与对手之间的相互关系。

战场态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包括地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了解和分析战场态势对于制定军事政策、军事战略和战术,以及制定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战场态势的概念涵盖了多个层面和方面。

首先,地理因素是决定战场态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理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气象、水源、道路、交通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对战场作战行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山脉、河流、森林等地形会对军队的机动性、通信和供应线路产生挑战,影响军队的作战效能。

其次,政治因素也会对战场态势产生重要影响。

政治环境包括国际关系、国内政治局势、各方之间的政治意愿和动机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影响军事行动的目标、冲突的规模和强度,以及各方之间的联盟和对抗关系。

政治因素还可以影响军队的行动自由、提供军事援助和获取情报的能力。

军事因素也是决定战场态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军事条件包括敌我双方的军事实力、军事战略和军事计划,以及作战部队的组织、装备和训练水平等。

军事因素还包括指挥和控制的能力、情报和侦查的情况,以及各方之间的技术差距和军事创新的能力。

军事因素对于战场态势的演变和战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经济因素也会影响战场态势。

经济条件包括军事资源的供应、物资的储备、生产和分配能力,以及各方的经济实力和财政状况。

经济条件可以影响军事行动的持久性、作战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各方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制裁的效果。

社会和文化因素也会对战场态势产生影响。

社会条件包括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以及民众的意愿和动机。

文化条件则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和传统习俗等方面。

社会和文化因素可以影响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以及民众对冲突的理解和支持。

综上所述,战场态势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概念,涵盖了地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理解和分析战场态势对于制定军事战略和战术,以及制定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军事战略战场态势分析

军事战略战场态势分析

军事战略战场态势分析战争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常态之一,而军事战略则是在战争中制定并实施军事行动的计划和策略。

战场态势分析作为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对军事战略战场态势分析进行论述,探讨其意义和方法。

军事战略战场态势分析对战争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面、科学地分析战场的态势,可以更好地了解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影响战争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作战计划和采取战术手段。

战场态势分析能够为指挥官提供全面的信息,帮助其在动态的战斗环境中作出正确决策,有效地指挥和调控军队,提高作战效能。

军事战略战场态势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情报收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数学建模等。

情报收集是战争制胜的重要前提,情报工作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来自敌我各方的信息,并加以分析和研判。

情报分析是军事战略战场态势分析的重要环节,可通过对情报的综合、深入分析,发现战场的薄弱环节和敌方的潜在威胁,为军队采取相应的战略反应提供依据。

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也成为现代军事战略战场态势分析的重要手段。

卫星遥感、无人机侦察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获取实时的战场信息。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信息、空中图像等数据,为战场态势分析提供更全面、精确的信息支持。

数学建模则是利用数学方法对战场态势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对各种因素的定量分析,帮助指挥官更好地预测战场的发展趋势,从而制定更有效的作战计划。

然而,军事战略战场态势分析并非可靠性百分之百。

战场环境的复杂性、信息的不完整性和敌情的隐蔽性等因素都会对战场态势分析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军事指挥官和分析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能力。

在战争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军事战略战场态势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指挥官们需要不断地了解战场上各方的动向,预测和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作战策略和部署。

面对不同的战场情景,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

只有通过全面的战场态势分析,才能在战争中抢占先机,取得最终的胜利。

基于智能代理的战场态势评估

基于智能代理的战场态势评估

基于智能代理的战场态势评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军事强国对态势评估(SA)进行了广泛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美军的陆军分析系统(TCAC)、战场开发与目标获取(BETA)、Kirillov 的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模型等。

进行智能代理的战场态势评估是进行威胁评估、目标分配和机动决策的前提条件。

由于现代智能代理的战场中目标机动性的增强和战术意图的不确定性增大,如何在复杂智能代理的战场环境下准确进行态势评估,帮助飞行员做出正确决策,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随着新型武器装备的快速装备运用,以及理论战法的创新使用,智能代理的战场环境日趋复杂,发展智能态势评估系统,满足飞行员对智能代理的战场态势评估的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已经成为共识。

特别是在分布式智能代理的战场中,智能态势评估系统收集和处理的数据呈现指数级增长,并且不同飞行员对态势的需求是不一致的,特别是受到敌方干扰等影响,态势评估趋于复杂,对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态势评估系统在计算能力、准确性、可靠性、可视化等方面难以满足现有智能代理的战场发展需求。

构建一个高效的智能态势评估系统,增强对智能代理的战场复杂环境的态势感知能力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通过态势感知,可以获得对整个战场态势的准确把握,并根据态势评估结果进行态势运用,为提高智能代理的战场的智能化调整和控制水平提供支撑。

智能代理的战场智能态势评估技术研究与展望:态势评估作为数据融合领域的一种新概念,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各种文献针对不同的智能代理的战场环境,给出的概念也不尽相同。

但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种理解是:态势评估是指在特定时空环境中的要素感知,并给予要素理解,估计态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

为了适应复杂智能代理的战场环境下态势评估的要求,使智能代理的战场态势评估从单独评估当前时刻静止态势,割裂个体和群体之间的态势关系,逐步向群体之间态势评估,并且能够根据当前智能代理的战场态势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智能代理的战场态势,为飞行员决策提供支撑。

军事拓展训练中的战场态势感知与判断

军事拓展训练中的战场态势感知与判断

军事拓展训练中的战场态势感知与判断在军事拓展训练中,战场态势感知与判断是军事人员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

在现实的战场环境中,准确地感知和判断战场态势可以帮助军事人员做出合理的决策,从而取得优势并取得胜利。

本文将探讨军事拓展训练中战场态势感知与判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这一能力。

战场态势感知是指军事人员对于战场环境中各种信息的观察、分析和理解。

这些信息包括地形、敌我兵力、交战行动等。

军事人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途径收集这些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战场态势感知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军队的作战效果。

在军事拓展训练中,通过模拟真实的战场环境,可以帮助军事人员锻炼和提高战场态势感知的能力。

训练中可以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无人机、卫星图像等,模拟真实的战场环境和信息收集方式。

同时,还可以设置各种情境和任务,通过参与实际操作和演练,让军事人员更加熟悉和掌握战场信息,提高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

除了战场态势感知,战场态势判断也是军事人员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

战场态势判断是指在感知和分析战场信息的基础上,准确推断出战场的发展态势,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军事人员需要根据敌我兵力、地形条件、情报信息等因素,分析和预测战场的走势,并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

在军事拓展训练中,可以通过设置各种复杂和多变的情境,让军事人员进行情报分析和战场态势判断。

通过团队合作和个人思考,培养军事人员对于战场变化的敏锐感知和准确判断能力。

同时,还可以引入心理对抗要素,增加训练的复杂性和实战性,在压力和竞争的环境下训练军事人员的战场态势判断能力。

除了在军事拓展训练中培养战场态势感知与判断的能力,军事人员还需要在实际的战场环境中不断实践和磨炼。

战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性要求军事人员具备快速捕捉信息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只有通过实战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才能真正提高战场态势感知与判断的水平。

综上所述,军事拓展训练中的战场态势感知与判断对于军事人员的战斗力提升至关重要。

战场态势及态势估计的新见解

战场态势及态势估计的新见解
LIYu LI Ga g, n, U n LAO ng y ng So — a
( ol eo n oma i y tm a d Ma a e n , t n l i es yo f n e c n lg C a g h 1 0 3 C i a C l g If r t n S s n n g me t Na i a v r t f Dee s Teh oo y, h n s a 4 0 7 , hn ) e f o e o Un i
战 场 态 势 及 态 势 估 计 的 新 见 解
李 贽 , 钢, 刘 老松 杨
407) 1 0 3
( 防科 技 大 学 信 息 系 统 与 管 理 学 院 , 沙 国 长

要: 为理 解 战 场 态 势 本 质 , 信 息 交 互 角 度 , 合 耗 散 结 构 理 论 对 战 场 态 势 和 态 势 估 计 进 行 了全 新 诠 释 。提 出 战场 态 从 结
关 键 词 : 场态 势 , 势 估 计 , 散 结 构 , 战 态 耗 熵
中 图 分 类 号 : 00 E —3 文献标识码 : A
A w nt r e a i n o t l e d S t a i n a Ne I e pr t to f Ba t e Fi l iu to nd Ba te S t t o As e s e t l iua i n s s m nt
Abs r c : u e s an t e s nc o tl fed iu ton,f om t e t a t To nd r t d he s e e f ba te il st a i r h pe s c i e f i o ma i n r pe tv o nf r to i t r c i n, a r s i t r e a i n f a te i l st ton n is s e s nt s i e f wa d n e a to f e h n e pr t to o b t l fe d iua i a d t a s s me i g v n or r wih t

军事情报分析与战场态势评估的方法与技术研究

军事情报分析与战场态势评估的方法与技术研究

军事情报分析与战场态势评估的方法与技术研究在军事领域,情报分析和战场态势评估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各种情报信息,军方可以更好地了解敌方的意图和实力,并对可能的行动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本文旨在研究军事情报分析与战场态势评估的方法与技术,以提高军事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益。

1. 情报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情报分析涉及对各类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解读和评估。

为了使情报分析工作更加科学和高效,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首先,情报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例如,通过历史分析,军方可以通过研究过去的军事行动和战争来推测敌方的潜在意图和可能的行动。

另外,通过技术分析,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影像和卫星监测,来获取目标区域的情报信息。

此外,情报分析也可以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敌方进行分析,以获取更多有关其意图和行为的信息。

其次,情报分析还可以借助各种技术工具进行支持。

例如,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技术可以帮助军方从庞大的情报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模式和关联,以及识别潜在的威胁因素。

另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情报分析领域,通过算法的学习和优化,可以提高情报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2. 战场态势评估的方法和技术战场态势评估是基于情报分析的基础上,对战场目标、实力和环境等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对战场态势的评估,军方可以更好地制定作战计划和决策,以取得最大的战斗效果。

战场态势评估首先需要对战场目标进行分析。

这包括对敌方军队和目标的位置、类型、数量、装备等进行评估,并结合情报分析结果,分析其意图和可能的行动。

另外,还需要对友方军队和目标的情况进行评估,以了解自身的实力和优势,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其次,战场态势评估还需要对战场环境进行分析。

这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交通网络等因素的评估,以及对敌方可能采取的战术、战术和战略行动的分析。

通过对战场环境的评估,军方可以更好地调整作战计划和战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充分利用优势。

战场情报形势分析报告模板

战场情报形势分析报告模板

战场情报形势分析报告模板一、背景介绍在战场情报形势分析报告中,首先需要对背景进行介绍。

背景介绍主要包括战场地理位置、参与方和冲突动因等方面。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分析与判断非常重要。

二、敌我力量对比1. 敌方力量分析:对敌方的兵力、武器装备、战术技术水平等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其优势和劣势,为我方制定作战计划提供参考。

2. 我方力量分析:对我方的兵力、武器装备、战术技术水平等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其优势和劣势,为我方作战提供可行性判断依据。

三、战场态势分析1. 地形分析:对战场地形、地貌、气候等进行分析,了解地形对于作战的影响,以及可能利用的地形优势。

2. 战场环境分析:对战场环境、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等进行分析,了解其对作战活动的影响,为作战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3. 敌情分析:通过情报搜集和分析,对敌方的作战意图、决策层心理等进行评估,为我方制定反应措施提供支持。

4. 我方态势分析:对我方兵力部署、战备情况、作战意图等进行分析,评估其对敌方的威慑程度和应对能力。

四、情报搜集与评估1. 情报搜集:介绍情报搜集的手段与方法,包括人员、技术设备等,以及搜集到的情报内容。

2. 情报评估:对搜集到的情报进行评估和筛选,确定其可靠性和重要性,便于做出更准确的情报分析。

五、分析判断与建议基于以上的背景介绍、敌我力量对比和战场态势分析,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分析判断主要包括:1. 敌方意图分析:结合敌情分析,对敌方的意图和可能的实施行动进行研判。

2. 我方优势与劣势分析:结合敌我力量对比,评估我方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应对策略。

3. 战场行动建议:基于综合分析,提出战场行动建议,包括作战部署、作战方案和协同行动等。

六、结论总结以上分析和判断,明确战场情报形势,为下一步作战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以上仅为战场情报形势分析报告模板的基本框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添加或调整相应的分析内容。

最终的报告应该清晰明了,准确概括,提供有价值的情报分析和决策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处理的结果是对战场和
作战态势的抽象和估计. 它是建立在位置融合和身份识别基础上的知识处理,
是知识与理解
的综合过程, 数据融合的层次满足知识处理的 “数据一信息一知识一理解” 层次结构 .“数
据”解决了环境中有什么的问题,而“信息”解决了想从数据中得到什么的问题,“知识”
和“理解”则解决了知道了什么以及如何根据知道的什么进行行动的问题.
(1) 态势要素提取;
(2) 态势评估推理;
(3) 态势预测。
态势评估首先要确定态势要素 , 这些态势要素都可由多传感器的测量获得。由于传感
器的精度、 多传感器系统组成环节、 外部环境以及数据后处理的影响 , 会导致态势评估的不
确定性。因此 , 需要采用推理的方法来解决数据融合的问题。
4. 不确定性推理估计
关属性。 战场态势感知属于信号级的数据融合, 所完成的主要功能包括环境监测、 目标检测、
定位跟踪和分类识别, 是进一步实现战场环境理解的基础。 战场态势理解则从感知信息中抽
象出对战场环境的整体性认识,战场环境理解的研究内容包括了目标行为理解、态势评估、
威胁估计等,是决策级信息融合的研究领域。
在战场感知与理解技术中, 依靠单一的传感器提供信息已无法满足作战需要
运用 D-S 证据理论的决策层信息融合方式对态势情况进行评估,
最大特点就是对不确定
信息的描述采用信任函数而不是概率作为量度
, 在区分不知道与不确定方面以及精确反映
证据收集方面显示了很大的灵活性。
4.1 D-S 证据理论的基本概念
证据理论是由 Dempster 于 1967 年提出的, 后由 Shafer 加以扩充和发展, 所以证据理
识别、人工智能、模糊数学等理论。
在多传感器系统中,信息表现形式多样,信息数量巨大,同时要求信息处理迅速及时,
人脑的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已经无法胜任, 因此,一个新兴的学科——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便迅
速发展起来,并在现代化作战系统和各种武器平台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通过对这些传感器及其观测信息的合理支配和使用,
缺点是 D-S 证据理论要求各证据源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 这在实际的态势估计问题中几
乎是很难达到的 , 这也就限制了 D- S 证据理论在态势估计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设 U 表示一识别框架 , 则函数 m: 2U
[0,1] 是 U 上的基本概率值,
Bel : 2U
[0,1 ]
Bel ( A)
m( B) ( A U )
BA
称为函数是 U 上的信任函数。
( 2)
似真度函数是从另一侧面对信度函数的描述。设
U 表示一识别框架 , 定义
Dou( A)
Bel( A), Pl ( A) 1 Bel ( A)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战场态势估计
周云 110719
1. 引言
近 20 年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
80 年代形成和发展的一种
自动化信息综合处理技术。 由于其充分利用多源数据的互补性和电子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和智
能, 提高了信息处理结果的质量。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是数学、军事科学、计算机科学、自
态势估计是建立作战活动、事件、时间、位置和兵力要素组织形式的视图,将所观测的
战斗力量分布与活动和战场周围环境、 敌方作战意图及敌机动性有机地联系起来, 分析并确
定事件发生的原因, 得到关于敌兵力结构、使用特点的估计, 最终形成战场综合态势图.可
以理解为是对当前作战环境中目标和事件相互关系的描述和解释,
作战目标, 则此时的目标就是战术目标。 由于态势估计涉及的对象多、 范围广,且理论基础
薄弱, 要构造一个性能优良的系统来支持它相当困难。 相对于战略态势估计, 战术态势估计
涉及面较窄,规则较为明晰,而它又是前者系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我们把态势估计
的研究重点放在战术级上。
根据 Endsley 的定义,态势估计基本层次结构可以分解为态势察觉、态势理解和态势预
4.1.2 信任函数和似真度函数
设 U 表示一识别框架 , 则函数 m: 2U
[0,1] 满足
m( f ) 0 ; m( A) 1
AU
( 1)
时, m( A) 称为 A 的基本概率赋值。 m( A) 表示的仅是提供给 A 的基本概率赋值 , 而不是 A
的概率值 , 要获得 A 的概率值 , 必须将 A 中所有子集 B 的基本概率赋值数相加 , 用信任函数 表示。
组合方法可以
概括如下:设 Bel 1 和 Bel 2 是同一识别框架 U 上的两个信任函数 , m 1 和 m2 是对应的基本概率
赋值 , 焦元分别为 A1,..., Ak 和 B1,..., Bk ,又设
K
m1( Ai )m2( Bj )
i ,j
A Bf
i
j
m1( Ai )m2( Bj )
i ,j
4.3 D-S 证据理论的应用优缺点
应用 D- S证据理论的优点是它能够从专家处获得不确定信息
, 并能将不确定性的知识
形式化后进行判断、 推理和决策 , 为知识的获取和知识库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证据理
论作为一种处理认知不确定的方法 , 不仅能在规则中反映未知信息 , 而且能在推理过程中
区分不确定和不知道。
论又称为 D-S 理论。 证据理论可处理由不知道所引起的不确定性。 它采用信任函数而不是概 率作为度量, 通过对一些事件的概率加以约束以建立信任函数而不必说明精确的难以获得的
概率,当约束限制为严格的概率时,它就进而成为概率论。
4.1.1 识别框架
设 U表示 X 所有可能取值的一个论域集合 , 且所有在 U内的元素间是互不相容的 , 则 称 U 为 X 的识别框架。
m( B)
B Af
( 3)
为 的怀疑函数。称为的似真度函数。
A U , Dou( A) 称为 A 的怀疑度; Pl ( A) 称为 A
的似真度,即 A 可靠或似真的程度。这样, [ Bel ( A), Pl ( A)] 就构成了 A 的信任度区间。
4.1.3 Dempster 证据组合法则
D-S 证据理论中的 Dempster 证据组合法则提供了组合两个证据的法则。
在态势评估推理技术中 , 经常用于决策级不确定推理方法有, Bayes 和 D-S 证据理论, 其中主观 Bayes 方法用概率来表示不确定性, 而证据理论用信任区间来表示不确定性。 主观 Bayes 方法需要知道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而证据理论则不必给出,证据理论能区分不确定 和不知道, 而 Bayes 则不能, 从以上对比考虑, 选择 D-S 证据理论作为决策层信息融合方式 对态势情况进行评估。
3. 战场态势估计
战场态势估计是把来自多传感器和信息源的数据和信息加以联合相关和组合,
以获得精
确的位置估计和身份估计,以及对战场情况和威胁及其重要程度进行实时的完整评价
由于
战场信息复杂多变, 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不完备性, 因此态势估计必须能对这种不确定性进
行有效推理,并能对敌方下一步行动做出预测。
3.1 态势估计的概念
态势元素完整而准确的察觉是态势估计过程的基础.
3.2 态势估计的内容和处理步骤
进行信息融合中 2 级处理态势估计应按如下流程进行:
首先分析作战样式, 明确敌我双方的作战目标。 由于态势估计与作战样式有一定的关系,
不同的作战样式下选取的态势要素不同, 各要素的侧重点和权值不同, 使用的态势估计方法
可能不一样, 用到的军事领域知识 ( 规则 ) 也不同。 没有选定作战样式, 泛泛地谈论态势估
计或威胁估计,比较困难。本文针对一定的作战样式进行态势估计方法研究,
望由此推广
到其它作战样式, 最后形成统一的态势估计方法。 其次考虑态势要素提取。 在一定的作战样
式下, 提取进行态势估计要考虑的各要素, 称为态势要素。 最后确定对态势要素进行估计的
各种方法,实现战场态势估计的各项功能。态势估计应包含以下内容:
以用两个证据结合的计算递推得到,其结构等效图如下图
1 所示:
图 1 证据合成计算的等效形式
4.2 D-S 证据理论用于态势估计的信息融合方法
对于态势估计系统来说 , 由军事领域知识产生的战场空间中可能出现的态势分类就据。 这样 , 可把态势分
图 2 给出了决策层属性融合结构。 如图所示, 利用 D-S 理论中的合并规则将不同态势 因素下的态势可信度进行融合 , 计算出态势评估结果。
传感 器1
态势因素 1
不同

态势

传感 器2


态势因素 2
因素 下的
策 层 融
...

...
D-S

证据
传感 器k
态势因素 k
合并
图 2 运用 D-S 理论进行态势因素融合
态势估计是数据融合处理模型的二层处理过程, 它接收一层融合的结果, 从中抽取出对
当前战场态势尽可能准确、 完备的信息, 为指挥员决策提供支持。 态势估计所涉及到的目标
以及与之相应的态势元素的处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在态势分析中, 如果将整个敌方作
为作战目标, 则此时的目标就是战略意义上的目标; 如果将敌方的某架飞机或某艘舰船作为
, 必须运用
多传感器提供观测信息 , 实时进行目标发现、优化综合处理来获得状态估计、目标属性、态
势评估、威胁估计等作战信息。
其中, 态势评估是对战场上战斗力量分配情况的评价过程。
战场态势评估不仅可以识别
观测到敌方事件和行为的可能态势 , 而且还能对抗敌方包括伪装、 隐蔽和欺骗在内的破坏手
段, 帮助指挥员正确判断。因此 , 态势评估在现代战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