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法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全国人大第几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A、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B、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

D、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

2、以下关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和监察委员会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A、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

B、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监察委员会是上下级关系

C、监察委员会隶属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D、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隶属于监察委员会

3、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是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A、国家工作人员

B、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C、行政工作人员

D、公务员

4、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

A、集中统一、权威高效

B、集中领导、注重效率

C、统一指挥、全面覆盖

D、统一指导、注重实效

5、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机关。

A、专责

B、主管

C、主要

D、负责

6、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A、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B、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

C、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公安机关

D、审判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

7、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

A、可以

B、应当

C、必要时

D、视情况

8、国家监察工作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

A、一律相同

B、一律平等

C、人人平等

D、公平公正

9、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

10、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任命;选举

B、选举;任免

C、任命;任免

D、选举;选举

11、国家监察委员会对()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A、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12、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负责,并接受监督。

A、上级监察委员会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本级党委

13、国家监察委员会()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A、领导;领导

B、指导;指导

C、领导;指导

D、指导;领导

14、监察委员会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履行()职责。

A、监督、调查、处置

B、监察、侦查、处置

C、监督、调查、问责

D、监察、监督、问责

15、监察委员会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处分决定。

A、政务

B、政纪

C、纪律

D、行政

16、监察委员会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司法机关

D、公安机关

17、监察委员会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

A、检察建议

B、监察建议

C、监察意见

D、检察意见

18、《监察法》规定,派驻或者派出的监察机构、监察专员根据授权,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提出监察建议;依法对公职人员进行()。

A、侦查、处置

B、调查、处置

C、问责、处置

D、调查、问责

19、监察机关之间对监察事项的管辖有争议的,由其()确定。

A、上一级监察机关

B、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

C、监察机关之间协商

D、省级监察机关

20、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将()监察机关有管辖权的监察事项指定给其他监察机关管辖。

A、下级

B、下一级

C、省级以下

D、市级以下

21、监察机关行使监督、调查职权,有权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如实提供。

A、可以

B、应当

C、根据需要

D、必要时

22、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监督、调查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保密。

A、可以

B、应当

C、适当

D、相对

23、《监察法》规定,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监察机关可以进行(),要求其如实供述涉嫌犯罪的情况。

A、讯问

B、审问

C、询问

D、盘问

24、对涉嫌()或者()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监察法相关规定采取留置措施。

A、单位犯罪;职务犯罪

B、行贿犯罪;共同职务犯罪

C、违纪;违法

D、渎职犯罪;单位犯罪

25、对涉嫌行贿犯罪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监察法相关规定采取()。

A、留置措施

B、逮捕措施

C、行政拘留

D、两规措施

26、监察机关调查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或者(),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涉案单位和个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A、严重职务违法;职务犯罪

B、职务违法;职务犯罪

C、职务违法;严重职务犯罪

D、严重职务违法;严重职务犯罪

27、《监察法》规定,冻结的财产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查明后()内解除冻结,予以退还。

A、一日

B、三日

C、五日

D、七日

28、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以及可能隐藏被调查人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进行搜查。在搜查时,应当出示搜查证,并有()等见证人在场。

A、被搜查人或者其邻居

B、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

C、被搜查人家属或者其邻居

D、被搜查人朋友

29、监察机关采取调取、查封、扣押措施,应当收集原物原件,会同持有人或者保管人、见证人,当面逐一拍照、登记、编号,开列清单,由在场人员()核对、签名,并将清单副本交财物、文件的()。

A、当日;见证人

B、当场;持有人或保管人

C、当日;持有人

D、当场;保管人

30、《监察法》规定,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查明后()内解除查封、扣押,予以退还。

A、一日

B、三日

C、五日

D、七日

31、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直接或者指派、聘请具有专门知识、资格的人员在调查人员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勘验检查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员和见证人()。

A、签名和盖章

B、签名或盖章

C、签名

D、盖章

32、《监察法》规定,批准决定应当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自签发之日起()以内有效;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

A、二个月;二个月

B、三个月;三个月

C、一个月;一个月

D、三个月;二个月

33、《监察法》规定,依法应当留置的被调查人如果在逃,()可以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通缉,由()发布通缉令,追捕归案。

A、监察机关;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D、监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34、监察机关为防止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逃匿境外,经()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对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

A、市级以上

B、省级以上

C、县级以上

D、上一级

35、监察机关在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时,应当与()关于证据的要求和标准一致。

A、刑事审判

B、逮捕

C、提起公诉

D、拘留

36、《监察法》规定,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应当依法予以(),不得作为案件处置的依据。

A、重新取证

B、排除

C、甄别

D、鉴定

37、《监察法》规定,被调查人既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又涉嫌其他违法犯罪的,一般应当由()为主调查,其他机关予以协助。

A、监察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法院

38、监察机关对于报案或者举报,应当接受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对于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处理。

A、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B、不予受理

C、报送上一级监察机关

D、先予处理

39、监察机关应当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工作,建立问题线索处置、调查、审理各部门()的工作机制。

A、相互协作、相互配合

B、相互协调、相互制约

C、互相限制、互相监督

D、互相配合、互相监督

40、《监察法》规定,立案调查决定应当向()宣布,并通报相关组织。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通知(),并()。

A、被调查人;被调查人家属;向社会公开发布

B、被调查人家属;所在单位;向社会公开发布

C、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向社会公开发布

D、被调查人;被调查人家属;向所在单位通报

41、《监察法》规定,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严禁侮辱、打骂、虐待、体罚或变相体罚()。

A、被讯问人

B、被调查人和涉案人员

C、被询问人

D、证人

42、《监察法》规定,调查人员采取讯问、询问、留置、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等调查措施,均应当依照规定出示证件,出具书面通知,由()进行。

A、二人以上

B、三人以上

C、单人

D、四人以上

43、《监察法》规定,调查人员采取讯问、询问、留置、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等调查措施,均应当依照规定(),由二人以上进行。

A、出具证件,出具书面通知

B、出示工作证

C、出具证件

D、出具书面通知

44、《监察法》规定,调查人员进行讯问以及搜查、查封、扣押等重要取证工作,应当对()进行录音录像,留存备查。

A、全过程

B、关键环节

C、主要问题

D、重要情节

45、《监察法》规定,调查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应当()后按程序请示报告。

A、报监察委员会主任审定

B、集体研究

C、由专案组领导决定

D、专案组研究

46、《监察法》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

A、批准

B、备案

C、报备

D、审核

47、《监察法》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

A、批准;备案

B、决定;审核

C、批准;审核

D、审核;备案

48、《监察法》规定,留置时间不得超过()。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

A、二个月;二个月

B、三个月;三个月

C、三个月;一个月

D、三个月;二个月

49、《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留置时间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

A、设区的市级以下

B、省级以下

C、下一级

D、县级

50、《监察法》规定,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但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有碍调查情形的除外。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51、《监察法》规定,在调查过程中,监察机关可以()证人等人员。

A、询问

B、讯问

C、盘问

D、咨询

52、《监察法》规定,被留置人员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后,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留置一日折抵管制(),折抵拘役、有期徒刑()。

A、二日;一日

B、一日;二日

C、一日;一日

D、二日;二日

53、监察机关经调查,对没有证据证明被调查人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并通知被调查人()。

A、终止调查;家属

B、撤销案件;所在单位

C、暂停调查;所在单位

D、撤销案件;家属

54、对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监察机关经调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

A、人民法院审理

B、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C、人民检察院侦监处

D、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审理

55、《监察法》规定,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由()依法审查起诉。

A、监察机关

B、检察机关

C、公安机关

D、行政执法机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