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2: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优秀教学案例1

3. 小组合作: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共同完成课堂任务。学生分组讨论、编写小剧本、进行表演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进行课堂反馈,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教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评价和指导。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4. 针对学生的不足,教师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提高。
(五)作业小结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会布置一道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文。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史实,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过程,并对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评价。通过作业小结,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五、案例亮点
1. 情景创设: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过程。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历史图片、视频,教师扮演历史人物,以及角色扮演活动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场景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过程。具体做法如下:
1. 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如:“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为什么会出现曲折发展的情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境和挑战?”“如何评价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分析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新的经济成分、生产方式的出现即洋务运动。
实际上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最重要的表现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民资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它在中国近代经济上的地位来共同学习。
【重点难点】中国民资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因素【知识梳理】【思维拓展】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列强凭借工业文明优势,叩开中国大门。
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艰难起步。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到1911年的五十年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亿元左右。
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摘自严中平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依据材料描述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状况,请分析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
(6分)参考答案:状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繁荣景象(黄金时期)。
(1分)原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分)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分)【课后检测】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有①政府的提倡与鼓励②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A.鸦片战争期间B. 洋务运动期间C.甲午战争期间D. 戊戌变法期间3.甲午战争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
其直接原因是A.西方技术的传播B.重农抑商思潮的影响C.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D.改良思想的推动4.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

作业要求:
1.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性强,注意使用历史专业术语。
2.认真对待每一项作业,做到有深度、有广度,充分体现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作业提交前,请认真检查,确保格式规范,无错别字、语法错误等。
4.创设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的历史现场感,提高课堂参与度。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场景,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5.加强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设计课堂讨论话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客观评价的能力。
6.注重课后总结与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认识。
2.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以典型事件和人物为例,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张謇、荣宗敬等民族资本家的事迹,以及相关历史事件,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理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性。
3.强化历史史料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实证研究的能力。
-提供丰富的历史史料,如文献、图片、视频等,指导学生如何分析、解读史料,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阶段特点。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关键事件、人物及其历史影响。
3.分析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内外因素,理解其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背景和外部环境分析。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以及这些矛盾冲突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4.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理性分析历史现象,形成独立思考和客观评价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概括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什么被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图片和数据资料等引导学生分析“一战”期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因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和方法。
概括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民族工业成长的艰辛和不屈,发掘民族资本家的精神遗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难点:概括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
三、板书设计一、结晶——近代民族企业及其特点1.工业结构:2.分布地区:3.经济地位:二、历程——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三、精神——民族资本家的精神遗产四、教学过程导入:出示张謇、荣氏兄弟、范旭东、卢作孚像。
说明他们是近代中国的精英企业家,我们追寻他们一生的事业,来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的发展。
新课:一、结晶——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及其特点在地图上展示上述企业家的重要企业并作简介。
张謇:张謇的事业在南通。
1896,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大生后来发展成为一个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包括纺织、面粉、造纸、火柴、电气、航运、金融的综合性企业。
荣氏兄弟:荣氏兄弟以面粉业起家,又衍生出纺织业,成为近代中国的纺织大王和面粉大王,其企业主要分布于上海、无锡等地。
范旭东:范旭东的心血倾洒在化学上。
1917年他开始开始创办天津永利碱厂,1926年终于成功生产。
1937年南京永利硫酸铵厂投入生产。
毛泽东誉其为“工业先导,功在中华”卢作孚:卢作孚是近代中国航运业巨子。
企业在重庆,起名“民生”。
▲据地图、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民族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二、历程——“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根据预习作业,学生按时间叙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同时教师画示意图并改正预习题中的普遍错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1

5.家庭作业:请学生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了解家人对民族资本主义的看法,并记录下来,作为课堂讨论的素材。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需与教材和课堂所学紧密结合,注重史论结合,避免空泛论述。
2.论文、传记、评论等作业,要求语言流畅,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涵盖民族资本主义的各个发展阶段、内外因素、历史评价等。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过程、内外因素、历史贡献与局限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中国近现代史的时间轴,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问方式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民族资本主义吗?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强调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提醒学生关注民族自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激发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民族资本主义的相关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3.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课后研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3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避免单一观点的局限。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讲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阶段特点及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内外因素,如列强的侵略、封建统治的束缚、民族企业的崛起等。
3.结合具体案例,如张謇的“实业救国”实践、荣氏兄弟的面粉帝国等,阐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5.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阶段特点及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难点: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内外因素,理解其曲折性和复杂性。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文献资料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降低学习难度。
4.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内外因素,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2.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外因素和阶段特点。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精品教案一、【课标要求】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史实。
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考纲提示】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三、【考向展望】1、注意把握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双重作用对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认识经济领域变化引起社会上层建筑的巨变。
3、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与其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作的贡献联系在一起。
理解先进生产方式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体会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
五、【合作探究】1、归纳中国民族工业特点、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结合政治史、思想文化史的内容,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这一时期民主革命、思想文化间的相互作用。
思考影响从19世纪中后期器物学习到19世纪末学习制度的因素有哪些?1895——1913年“民主”“共和”出现频率增加,原因有哪些?3、近代化问题贯穿中国近现代化历史始终,简述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活动。
指出探索的结局并分析导致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
六、考点演练1、下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工人阶级的诞生C实业救国的思潮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 、1866年创办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俱用华人”但其自身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后来,它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它的发展历程说明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了显著地发展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获得了政府大力支持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独立的发展3、《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是人教版历史必修②第10课, 教材介绍了从19世纪末至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 其发展在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对近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必修①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 必修③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联系密切。
【知识与能力】(1)19世纪末,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实业救国;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民族工业发展显著, 抗日战争时期遭受沉重打击,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官僚资本的垄断;通货膨胀。
(2)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及其短暂的原因;1927年~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地位,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政治障碍。
[来源:学§科§网Z§X§X§K](3)探究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
深入浅出, 循循诱导, 层层剖析。
(2)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 提示学生用一定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
(3)学会自学探究, 用历史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问题探究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发展重要进程;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民族工业的发展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从而树立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操;三座大山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 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从而树立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影响,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以及短暂的原因,探究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适度补充图文资料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行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能力,从整体上掌握中国民族工业在近代的发展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难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打出:不同时期厂矿图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有关内容。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何时?有什么表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有初步发展的?
讲授新课: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阅读材料和教材,思考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
学生总结:列强入侵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概况:
展示多媒体材料,学生阅读后,归纳信息,总结概况。
问题:民族工业的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影响(材料)
二、短暂春天
多媒体展示材料
学生总结出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出现的背景:①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④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侵略。
展示表格数据,分析图片,学生总结出:民族工业春天的表现。
看学思之窗分析得出:民族工业在20年代很快衰落的原因?
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在双重压力下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说明列强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实现了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振兴。
三、曲折发展
1、1927—1936年的较快发展
通过材料,阅读课本,国民政府前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怎样?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因为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展示图片:
原因: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日本的野蛮掠夺,列强对经济全面控制(官僚资本的压制)。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本应该能够得到新的发展,而事实恰恰相反,民族工业反而陷入绝境,其原因有哪些?
四、民族工业的萎缩:①美国的侵略、官僚资本的挤压
②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
图片展示,得出结论:
总结: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经过了怎样的历程:
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 先天不足.缺乏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的准备.
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环境,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主要原因.
3 后天畸形:资金少/规模小和技术力量薄弱, 分布不均匀,,没能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4 近代中国政局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2)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从政治上看,他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就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从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1、民族资本主义作为新兴的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一有机会就发展
2、封建主义,尤其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阻碍。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甲午战争后,国内出现了一个兴办近代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 西方科技的传播
B. 重商思潮的影响
C. 清政府放宽设厂的限制
D. 改良思想的推动
2、辛亥革命后,尤其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其特点是()
A. 面粉、棉纺等行业发展迅猛
B. 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发展
C. 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3、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此种状况出现于()
A.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 国民政府的前十年(1927~1936年)
C. 抗日战争时期
D.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