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教育思想

胡适教育思想
胡适教育思想

胡适(1891-1962)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诗人,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1904年春到上海进入新式学堂。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赴美国。1914年就学于哲学家J.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1月,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倡导以白话代替文言作正式的文学语言,为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打开了缺口,一时享誉全国,被誉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1917年夏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20年代主办《努力周报》,30年代主办《独立评论》,40年代主持“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是早期提倡白话文的主要代表人物。“五四”运动以前,他就开始在《新青年》杂志上提倡白话文,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第一个白话剧本《终身大事》,第一部用白话文翻译的外国小说集《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第一部白话学术著作《中国哲学史纲》,第一部《白话文学史》。胡适以自己的写作实践证明了文言文能做的事白话文一样能做,为打破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他在《如何可使文言文易于教授》一文中指出了历来文言文教学的四大弊端:一是“以为徒事朗诵,可得字义”,忽视了译释字义的重要;二是教者不懂文字学,不知推究字源;三是忽视文法探讨;四是不讲究句读、标点,致使文法不易解,字义不易定。鉴于此他又提出了国文教学的四点设想:文言文乃是“半死之文字”,教法上应与教外国文略相似,“需用翻译之法”;应当重视字源学的教学,以比较古字与今字的差异;文言文有自己的文法,教文言文应该重视文法分析;文言文向来不重视标点符号,所以文句难断,文意难明,教文言文应当重视句读和标点。这些看法确实说出了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了文言文的基本教学法。

1920年9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学国文的教授》的演说稿,对中学国文教育的目的、课程、教材与教授法、文法与作文等各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起初是作为一种理想模式提出来的,经过两年的实际观察,胡适又做了若干修正,再次演讲整理成《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

(一)教学目的。1912年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第三条规定:“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

胡适认为,这个“要旨”本身是属于理想的,内容并无大错。但是考察8年以来的实际情况,却不能不说是“完全失败”。其原因“并不在理想太高,实在是因为方法大错”。写在纸上冠冕堂皇,实施起来南辕北辙。目标是通解“普通文字”,教的却是少数文人使用的文言文;目标是“能自由的发表思想”,教的时候却不准学生自由发表思想,“硬要他们用千百年前的人的文字,学古人的声调文体,说古人的话”,“事实上的方法和理想上的标准相差这样远,怪不得要失败了”。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胡适自拟了一个“中学国文的理想标准”:(1)人人能用国语(白话)自由发表思想——作文,演说,谈话——都能明白通畅,没有文法上的错误。(2)人人能看平易的古文书籍。(3)人人能做文法通顺的古文。(4)人人有懂得一点古文文学的机会。后来胡适又把这四条标准修改为三条:(1)

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作文、演说、——都能明白通畅,没有文法上的错误。(2)国文通畅之后,方可添授古文,使学生渐渐能看古书,能用古书。(3)做古体文但看作实习文法的工具,不看作中学国文的目的。

他所定的四条理想标准仍有偏重古文的倾向,但也强调了国语的突出地位,把民国元年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中所规定的国文要旨由“理想的”变为“可行的”。它所拟定的这个标准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大致相当的。在当时重视古文教学的传统大潮中,能提出“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二)课程设置。《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学的语文科目为讲读,做文,习字,文字源流,文法要略,文学史,共六门。胡适以为课程设置过多,学生负担过重。他的构想是把讲读分为“国语文”和“古文”,将“国语文”独立出来,与“古文”并列。为了强化国语训练,在高年级开设“演说”和“辩论”。至于习字、文字源流、文法要略、文学史四项,一律删去。其理由是:习字要靠平时的历练,每周单设一小时,是练不好的;现有的《文字源流》《文法要略》,“都是不通文法和不懂文字学的人编的,读了无益”。他还强调“以后中学堂的国文教员,应该有文法学的知识,不懂文法的,决不配作国文教员。所以我把文法和作文并归一个人教授”;读文学史必须先读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只“记得许多李益、李欣、老杜、小杜的名字,却不知道他们的著作,有什么用处”

?他对课程表的设想是----

年一:国语文一,古文三,语法与作文一。(共五)

年二:国语文一,古文三,文法与作文一。(共五)

年三:演说一,古文三,文法与作文一。(共五)

年四:辩论一,古文三,文法与作文一。(共五)

后来在《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中重新修订了他的主张,把学生分成“在小学受过充分的国语教育的”和“国语文已通畅的”两类,分别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在小学受过充分的国语教育的”“宜先求国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第三、四学年,始得兼授古文,但钟点不得过多”;“国语文已通畅的”,“古文钟点可稍加多,但不得过全数三分之二”。强调无论哪种情况“作文均应以国语文为主”。这种根据小学毕业生的实际程度在中学施行“两类教学计划”的设想,为以后实施分科制、选科制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思路。

(三)国语文教材教法。他提出了五种材料作为国语文的教材:(1)小说,(2)戏剧与诗歌,(3)长篇议论文与学术文,(4)古白话文学选本,(5)国语文的文法。他认为“白话文非少数人提倡出来的,乃是千余年演化的结果。我们追溯上去,自现代以至于古代,各个时代都有各个时代很好的白话文,都可供我们的选择。有许多作品,如宋人的白话小词,元人的白话小令,明人的白话小说,都是绝好的文学读物”

。据此他开列出了《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镜花缘》等10余部白话小说,为国文科的教材建设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关于白话戏剧和白话诗歌,他认为“此时还不多,将来一定会多的”,所以也应当列入教材。

白话散文作品,短小浅显的,应作为小学国语科的教材,中学“只教长篇的议论文和学术文”,旨在探究这类文章的“思想条理”,借以培养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他还主张把国语文法列入国语文的教材。教法上主张实行“教师指定数量——学生自己阅看——课堂组织讨论”的三步教学法。在课堂讨论中,教员除了要引导学生研究教材的思想内容之外,还要“点出布局,描写的技术,文章的体裁”等。戏剧“可选精彩的部分令学生分任戏里的人物,高声朗读”;长篇议论文和学术文,要注重结构层次的分析,材料安排的探究和行文思路的把握。至于国语文法,当与国语文的写作紧密配合,注重实际的应用。

(四)演说和辩论。他认为“演说和辩论”是国语和国语文的实用教法。“国语文既是一种活的文字,就应当用活的语言作活的教授法。演说、辩论……都是活的教授法,都能帮助国语教学的”,“凡能演说、能辩论的人,没有不会做国语文的。做文章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思想有条理,有层次,演说辩论最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有条理系统的思想能力”。

(五)古文教材教法。关于古文教材他的主张有二:一是主张“第一年专读今人的文章”,包括梁启超、康有为、严复、章太严、蔡元培、李大钊等人的散文,及林琴南的小说等,借以熟悉文言文的特点。“后三年应多读古人的古文”,借以明白文言文的发展、演变。二是主张在后三年将精读选本与自修古书二者结合起来。选本依时代的先后顺序编排,“每一个时代文体上的重要变迁,都应该有代表”,这样读完选本也等于读完一部“最切实的中国文学史”,“此外中学堂用不着什么中国文学史了”。自修是最重要的一环,应该开列书目,供学生选读,并加以指导。单靠选本上有限的篇章,是学不好古文的。这一主张为以后把讲读课分为精读和略读奠定了基础。

在古文的教法上,他提倡用“看书”来代替“讲读”。废除传统的逐字逐句的“串讲法”,要求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自己预习,自己翻查工具书,自己加句读,自己试行分析章节。这样在上课时只需做三件事:“(1)学生质问疑难,请教员帮助解释,教员可先问本班学生有能解释的没有,如没有人能解释,教员方可替他们解释。(2)大家讨论所读书的内容,教员提出论点,引起大家讨论;教员不当把一点钟的时间自己占去,教员的职务在于指点出讨论的错误或不相干的讨论。(3)教员可随时加入一些参考资料。”

后来他在反思自己设想失败的原因时,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没有适当的教材可用,“古书不经过新式的整理,是不适于自修的”。这“新式的整理”至少包括7项内容:(1)加标点符号。(2)分段。(3)删去繁重的,迂缪的,不必有的旧注。(4)酌量加入必不可少的新注。(5)校勘。(6)考订其假。(7)作者介绍及批评的序跋。他在列举了《诗经》《左转》等几十部古书以后说:“有了这几十部或几百部整理过的古书,中学古文的教授便没有困难了”。

他的《中学国文的教授》和《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的发表,引起了关于中学国文课程建设的一场大讨论。1923年拟定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和1929年重新修订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工作,都是由胡适主持的。他对于中学国文课程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赵海红

【摘要】:胡适是现代语文教育重要的开拓者之一。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人”字。胡适提出的“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实质上是一种人本主义,要求人是主体的人,具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自觉的负责意识。胡适这一主张决定了他语文教育思想的基本走向。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成熟的演变过程。从文言教授法的探讨,到主张语文教育中以白话为主体,胡适语文教育思想完成了质的飞跃。胡适语文教育思想主要由目标观、性质观、内容观、教材观、教学观五大部分构成。胡适将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能使用古文书籍”、“能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三者之上,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最终都是为了培养出独立自主的新国民。胡适没有直接论述语文学科的性质,但有人用“工具性”总结,胡适的语文性质观是值得商榷的。语文学科的内容凸显了国语教育和文学教育,反对中小学生读经。胡适对语文教材的选材方式、选材标准和编排方式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他认为应以平等的眼光取材,取材的标准是文理通畅、内容可取、语言明白,教材的编排方式有文学史式,文体式和语体式三种。在教学上胡适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引导者和组织者。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开启学生的生命意识。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立人”主旨和现代语文教育发展方向一致,都是为了培养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同时代的语文教育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胡适语文教育思想人学思想形成构成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34.3

【目录】:

?导论6-10

?(一)、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概述6-8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8-10

?一、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人学背景10-17

?(一)、近代中国人学思想的发展概要10

?(二)、胡适人学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特点10-13

?(三)、胡适的人学思想与同时代人的人学思想之比较13-15

?(四)、人学思想是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基础15-17

?二、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7-28

?(一)、萌芽期:意识到国文教学的症结在汉文,集中于文言教授法的探讨17-20

?(二)、形成期:突破文言文教育的拘囿,主张白话文教育20-22

?(三)、发展期:将理想的主张付诸实践,为落实白话文教育作出调整22-24

?(四)、成熟期:继续推进白话文教育,积极维护既有成果24-28

?三、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基本构成及其特点28-59

?(一)、语文学科的目标:根本上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28-33

?1、语言标准——“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28-30

?2、传统文化标准——“能使用古文书籍”30-32

?3、文学标准——“欣赏中国文学名著”32-33

?(二)、语文学科的性质:非“工具性”可以涵盖33-41

?1、胡适对“工具”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宽泛的,象征的34-36

?2、胡适所说的“工具”与语言工具论有本质的区别36-40

?3、语文学科“工具性”和胡适人学思想内在冲突40-41

?(三)、语文学科的内容:凸显了国语教育和文学教育41-48

?1、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国语教育41-43

?2、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二:文学教育43-48

?(四)、语文学科的教材:重建语文教材的思路48-53

?1、语文教材的选材方式——以平等的眼光取材49-50

?2、语文教材的选材标准——文理通畅、内容可取、语言明白50-51

?3、语文教材的编排方式——文学史式、文体式、语体式51-53

?(五)、语文学科的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53-59

?1、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53

?2、教师的角色定位——组织者和引导者53-54

?3、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54-55

?4、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开启学生的生命意识55-59

?四、胡适语文教育思想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地位59-65

?(一)、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立人”主旨与现代语文教育发展方向相一致59-60

?(二)、胡适语文教育思想对同时代的语文教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60-65

?结语65-66

?参考文献66-68

?致谢68-6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9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赵静

【摘要】:胡适是最早将西方教育理论引入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开拓者之一。他以开阔的眼界、先进的理论、大胆的创新,促成了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改革,推动了语文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为中国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胡适对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教材、教法作了全面的构想,平等、独立、自由的思想贯穿其中。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包括课程观和教学观两大部分。在课程目标方面,他要求达到“人人能用国语(白话)自由发表思想”,以白话打破文言的垄断,把国语教学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设置了国语与演说、辩论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他坚决反对读经,主张以历史的眼光看待经书,强调经书还是半懂不懂的东西,

不能拿来教给学生;他重视文学教育,认为文学能够促进国语的统一,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能进行思想情感的熏陶;他还重视语言知识教学,认识到“文法乃教文字语言之捷径”,但传统的语文教学恰恰忽略了这一点。他提倡建立国语文法学,呼吁建立现代汉语的标点符号系统,以此来推进国语运动,并规范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教材编写方面,他的改革意见是以白话取代文言,在选文体裁上以小说、诗文、戏剧为主,现有的文章不够用,就自己创作或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来补充。在教学方法方面,他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教学,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以“看书”代替“讲读”,提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就是“勤、谨、和、缓”,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独立思维能力;写作教学,给学生最大的自由,不限定在课堂完成作文,鼓励他们自己命题,并且书信、文章、日记、笔记等都可以成为作文训练的形式,力图让学生抒发真情实感,自由发表思想;口语交际教学,加强演说和辩论的训练,体现了“活的语言作活的教法”的语文教育思想,增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论文在研究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同时,还在学科性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与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比较,以此进一步证明其思想的合理性。以往对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大都还停留在资料搜集与复述其思想内容的层面,且存在着零碎、不全面的缺点。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法,在研读《胡适文集》12卷、《胡适日记》、《胡适自传》等原著的基础上,梳理出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查找相关的课程纲要等教育文献,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胡适语文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结构体系,力求对其作全面、系统地分析与评价,展现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全貌。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仅指导了上个世纪20年代的语文教育改革,对当代的语文教育的发展仍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胡适语文教育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193

【目录】:

?中文摘要4-6

?英文摘要6-8

?引言8-16

?(一)胡适生平简介9-10

?(二)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述评10-13

?(三)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13-16

?一、胡适语文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16-35

?(一)时代背景16-19

?(二)教育背景19-25

? 1. 传统教育20-21

? 2. 新式教育21-23

? 3. 西学训练23-25

?(三)教育理念25-35

? 1. 以儿童为中心,反对压抑学生个性26-30

? 2. 主张生活教育,在做中学30-35

?二、胡适的语文课程观35-63

?(一)课程目标35-39

?(二)课程设置39-42

?(三)课程内容42-58

? 1. 反对读经42-52

? 2. 重视文学教育52-54

? 3. 重视语言知识教学54-58

?(四)课程教材58-63

? 1. 以白话取代文言58-61

? 2. 以创作为主,翻译为辅61-62

? 3. 以小说、诗文、戏剧充当教材62-63

?三、胡适的语文教学观63-79

?(一)阅读教学——提倡学生自学63-72

? 1. 养成自修能力64-69

? 2. 以“看书”代替“讲读”69-72

?(二)写作教学——自由发表思想72-74

? 1.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73

? 2. 鼓励抒发真情实感73-74

?(三)口语交际教学——注重演说辩论74-79 ?四、胡适与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比较研究79-96 ?(一)学科性质79-82

? 1. 确立语文学科的工具性79-81

? 2. 兼顾思想内容的教育目标81-82

?(二)教学内容82-87

? 1. 文言与白话82-84

? 2. 文学作品与普通文章84-87

?(三)教学方法87-96

? 1. 阅读教学87-91

? 2. 写作教学91-93

? 3. 口语交际教学93-96

?五、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96-110

?(一)对语文课程的认识96-102

? 1. 语文学科定位96-98

? 2. 语文知识教学98-102

?(二)对语文教学的启示102-110

? 1. “活的语言作活的教法”102-105

? 2. “真正可靠的学问,都是从自修得来的”105-110

?结语110-111

?参考文献111-114

?致谢114-115

?发表论文115-116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研究

钟意菁

【摘要】:胡适,作为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将、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不论是在学术史还是文学史上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对于胡适先生思想、文学的研究近几年来又成为了学界一个逐渐兴起的话题,围绕着他对于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影响及贡献,为当今的国人重新绘出了胡适的面貌。但若究其思想的各个方面来看,亦能发现胡适对于我们的贡献绝不仅限于文学、哲学、思想、文化这几个方面,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他对于中国语文教育的启迪和影响,他重视白话文作为国语教育的工具性地位,重视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也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他的这一些耳熟能详的语文教育思想都成为了当时乃至于后世所推崇并学习的教育理念。因此,本论文力求较为全面且细致地归纳、概括胡适先生的主要语文教育思想,即“国语教育工具论”、“课程论”和“教学论”三大板块,将其最重要和有价值的思想、理念形成一个系统的梳理。并试图从中探究出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他的相关教育理论不仅仅指导了上个世纪20年代的语文教育改革,对当下语文教育界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取其最为精华之处联系当下学界现状,方能获得最为全面和有价值的启示。对于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在学界并不多,其中的大部分也均是围绕其思想的整理概述来展开,因此本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从胡适先生的两篇演讲稿,即《中学国文的教授》和《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入手,结合更多的回忆录、日记、书信、演讲稿等,重点在第一、二、三章中讨论其“工具论”、“课程论”、“教学论”三大语文教育思想,主要指出其“以白话代替文言”作为语文教育工具的思想,他对于中学语文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所提出的“课程论”思想,以及他基于课程论思想所倡导的中学语文教育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口语教学上的“教学论”观点;在第四章中结合当下的教育背景,得出胡适三大思想中对现在语文教育的其实和价值意义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力求还原一个立体的胡适,一个对当时和当今教育界都有深刻影响力的胡适。

【关键词】: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33.3

【目录】:

?中文摘要6-7

?Abstract7-9

?绪论9-18

?第一章胡适的“国语教育工具论”18-26

?第一节工具论思想的依据:言文一致18-21

?第二节工具论思想的实践理论21-26

?第二章胡适的“课程论”教育思想26-45

?第一节中学国文的课程目标26-29

?第二节国语教学的课程设置29-32

?第三节以国语文教学为主的课程内容32-40

?第四节中学国文教材的编写40-45

?第三章胡适的“教学论”思想45-58

?第一节提倡“多读”的阅读教学法45-52

?第二节写作教学中的辅助教学法52-54

?第三节重在“演讲与辩论”的口语教学54-58

?第四章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58-71

?第一节以“多读”为主的阅读教学58-62

?第二节重视文法教学62-65

?第三节加强演讲、辩论的口语教学65-67

?第四节强调日记札记训练的写作教学67-71

?结语71-73

?参考文献73-75

?后记75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及当代启示

廖波

【摘要】:胡适是最早将西方教育理论引入中国语文教育改革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以开阔的眼界、以平民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融通中西文化的精华、敏锐地抓住了时代的潮流,大胆的创新,促成了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改革,推动了语文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为中国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胡适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教学的目标、内容、教材、教法均有创见,对当时的语文教育改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课程目标方面,他要求学生都能用白话自由发表思想,追求文言统一,倡导个性写作、自主阅读,主张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课程内容方面,胡适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阅读与表达并重,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的训练、也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强调语法教学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并重。按照全面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胡适强调语文课程必须开设演说与辩论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些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体系相对严密合理、操作便利;在教材的选定上,他强调白话文和古文结合、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相结合,拓宽了文体范畴,让小说、戏剧等文体进入教材,他还重视语言知识教学和作文技法的教学,

认为文法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上,胡适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提出以看书代替讲读,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讨论代替教师的讲解;在读书习惯的培养上,胡适强调读书要手到、眼到、脑到、心到,他借鉴中国传统书院教育和西方教育中的各自优势,提出了以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判断为核心的语文学习的研修策略;在写作教学方面,胡适强调给学生最大的自由,他认为教师不应该限定学生在课堂完成作文,鼓励学生自己命题,让学生抒发真情实感,自由发表思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注重问题的解决,注重具体可行的方法的推广,对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非常有借鉴意义。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在研读胡适作以及胡适研究的相关作的基础上,梳理出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第一手资料,揭示胡适语文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结构、结合教育学原理、新课程理论、当代语文教育理论等理论展现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全貌以及意义、价值。在还原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吸取胡适语文教育的合理成分、反思当下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借鉴胡适提出的一些方法,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关键词】:胡适语文教育思想当代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33.3

【目录】:

?中文摘要5-6

?英文摘要6-12

?第一章绪论12-19

? 1.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12-15

? 1.1.1 本课题选题缘起12-13

? 1.1.2 本课题研究现状13-14

? 1.1.3 本课题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14

? 1.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14-15

? 1.2 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15-19

? 1.2.1 本课题的理论依据15-17

? 1.2.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17-19

?第二章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19-41

? 2.1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19-28

? 2.1.1 胡适的生平经历及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19-22

? 2.1.2 胡适的求学经历对其语文教育思想形成的影响22-23

? 2.1.3 杜威教育思想对胡适的影响23-26

? 2.1.4 白话文运动对胡适语文教学思想的影响26-28

? 2.2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构建28-41

? 2.2.1 胡适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28-29

? 2.2.2 胡适关于阅读教学的理念和策略29-32

? 2.2.3 胡适关于作文教学的思想和策略32-34

? 2.2.4 胡适关于语法教学策略34-35

? 2.2.5 胡适关于语文教学策略的实践和探索35-37

? 2.2.6 胡适关于口头表达教学的策略及方法37-38

? 2.2.7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局限和不足38-41

?第三章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41-52

? 3.1 语文教育首先是立人的教育41-43

? 3.1.1 传统语文教育的主体人格的缺失41

? 3.1.2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立人"原则41-42

? 3.1.3 当代语文教育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42-43

? 3.2 语文的工具性和应用性是语文立人教育的前提和保障43-46? 3.2.1 胡适"语文教育工具论"的反思43-44

? 3.2.2 胡适"语文教育工具性"理念的借鉴44-46

? 3.3 自主研修、合作探究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46-47

? 3.3.1 传统语文学习方式的弊端46

? 3.3.2 自主研修、合作探究的意义和方法46-47

? 3.4 语法知识的教学应该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47-52

? 3.4.1 语法知识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题中之义47-48

? 3.4.2 当下语法知识教学的边缘化48-50

? 3.4.3 语法知识教学的途径和方法50-52

?结语52-53

?参考文献53-54

?致谢54

胡适语文教育目标观论析

胡适语文教育目标观论析 摘要:胡适先生对我国语文教育目标进行了新的定位,从而把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引向了现代化之路。胡适的关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是:第一,要求学生掌握白话语体,培养学生“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第二,要求学生能欣赏我国的文学名著,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精神境界;第三,要求学生能阅读和使用古文书籍,能批判地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胡适的关于语文教育的目标及其中所体现的培养学生独立思想、负责精神和批判意识的思想,对今天我们重新认识语文教育的“立人”价值,重新审视和制定语文教育的目标,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胡适;语文教育目标;借鉴价值 胡适先生引领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对我国近百年以来的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目的是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标是对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如此重要的问题,重视语文教育的胡适先生显然会对之展开积极的探索。在语文教育的目标上,胡适先生对中国当时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育中应有的诉求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他的关于语文教育的三大目标,即“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能欣赏中国文学名著”、”能使用古文书籍”。深入剖析和阐释胡适的关于语文教育的目标观,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当时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状况,也可以为当前的语文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要求学生掌握白话语体,培养学生“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 胡适在其1920年发表的《中学国文的教授》一文中明确地将“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作为语文教育应实现的第一目标。在1922年的《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和1929年起草的关于《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第二次草案)中,胡适又进一步重申了这一点,要求在高中阶段也应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国语的能力。 胡适对语文教育目标的这一定位基于他对我国语言文字的认知与研究。胡适认为,汉语言文字是汉民族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维系汉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因此,要拓宽学生的学识和眼界,要提高学生的治学能力和素养,就要使之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胡适还正确地认识到了汉语言文字的人文价值,认为语言文字能力的习得与人们的人格修养之间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他曾在一封家书中写道:“家中诸侄辈现作何种事业?儿以为诸侄年幼,其最要之事乃是本国文字。国文乃人生万不可少之物,若吾家弟子并此亦不之知,则真吾家之大耻矣。”[1]39这就是说,在胡适看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习得是人生事业的基础,也是构筑人的人格修养的核心。由此,胡适将对母语的运用能力看作是出国留学的必备能力之一,认为若对祖国语言文字都不能正确使用,那么学生就容易形成奴颜婢膝之丑相。可见,胡适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知并非仅停留在实用层面,认为它还涉及到人的人格尊严、涉及到一个人的民族情感的层面,这样就为保护、实施和推进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认识上的基础。 同时,胡适还进一步认识到,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同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白话”具有“文言”难以匹敌的优越性。他认为,中小学用“文言”进行教学,是我国教育难以普及、学生难以“自由发表思想”的关键原因。所以,要改变我国教育落后的状况,在语文教育中就必须摈弃“文言”而改用“白话”。“我发起这(国语)运动是为了将白话文引入到学校教育中,以取代文言文的位置”,因为“文言文像拉丁文一样是一种已经死了的语言”[2]234。具体而言:其一,文言不适合作为教学语言而存

2019石方:胡适语文教育思想语文

石方:胡适语文教育思想 胡适(1891-1962)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诗人,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1904年春到上海进入新式学堂。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赴美国。1914年就学于哲学家J.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1月,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倡导以白话代替文言作正式的文学语言,为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打开了缺口,一时享誉全国,被誉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1917年夏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20年代主办《努力周报》,30年代主办《独立评论》,40年代主持“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是早期提倡白话文的主要代表人物。“五四”运动以前,他就开始在《新青年》杂志上提倡白话文,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第一个白话剧本《终身大事》,第一部用白话文翻译的外国小说集《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第一部白话学术著作《中国哲学史纲》,第一部《白话文学史》。胡适以自己的写作实践证明了文言文能做的事白话文一样能做,为打破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做出了开拓性

的贡献。 他在《如何可使文言文易于教授》一文中指出了历来文言文教学的四大弊端:一是“以为徒事朗诵,可得字义”,忽视了译释字义的重要;二是教者不懂文字学,不知推究字源;三是忽视文法探讨;四是不讲究句读、标点,致使文法不易解,字义不易定。鉴于此他又提出了国文教学的四点设想:文言文乃是“半死之文字”,教法上应与教外国文略相似,“需用翻译之法”;应当重视字源学的教学,以比较古字与今字的差异;文言文有自己的文法,教文言文应该重视文法分析;文言文向来不重视标点符号,所以文句难断,文意难明,教文言文应当重视句读和标点。这些看法确实说出了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了文言文的基本教学法。1920年9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学国文的教授》的演说稿,对中学国文教育的目的、课程、教材与教授法、文法与作文等各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起初是作为一种理想模式提出来的,经过两年的实际观察,胡适又做了若干修正,再次演讲整理成《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 (一)教学目的。1912年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第三条规定:“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 胡适认为,这个“要旨”本身是属于理想的,内容并无大错。但是考察8年以来的实际情况,却不能不说是“完全失败”。

怎样看待私塾学堂教育

怎样看待私塾学堂教育给私塾松绑,激发民间创造新活力,让私塾孩子参考,给私塾待遇。都是中国人,为何不同等级之间不能公平合理地上下纵向流通呢? 放开民间经商,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这是改革带来的好处。 放开民间办学,老百姓会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走出改革深水区的途径。 中国不缺人,缺的是人才,真正的大人才,能干事、干好事、干大事的大人才。 实行愚民教育,最后愚蠢的是自己、遭殃倒霉的还是自己。众怒难犯。民众的口水都会淹死人,更别说民众往里缩的拳头。自己种的是什么果,最后自己就吃什么果。种好果吃好果,种恶果,是吃不到好果的。因为愚蠢的人会干出你想不到的傻事、蠢事、恶事。而聪明的坏人是不会干出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好处的事情。愚蠢的坏人干出的尽是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好处的坏事。普通人都是靠引导、教育出来的。如何教育才好呢?自顾自地:自以为聪明,民众看不到吗?民众不会反抗吗?民众连死都不怕,他们会怕什么呢?还会怕刀吗?官视民如草芥,民视官如父母吗?民只会视官如仇寇。 私塾能真正地因材施教。符合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素构成的哲学。私塾不会一刀切,私塾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成长的机会,都有成功的希望。当人活着没有希望,他就会走绝路,走狠路。这就是现在社会暴扈之气弥漫的原因。私塾使得:大家都能走不同的桥,通过不同

的途径达到生活幸福的彼岸。大家都能在不同档次的私塾就读,每一个人都有成才、成功的希望。人心中充满希望就会开心、快乐。 私塾解决国家投入教育资金不足的问题,每一个教师都可以过着有尊严的生活,真正受人尊重的生活,恢复师道尊严。教师不再为几十元而偷偷摸摸地带家教、赚外快,以养家糊口。 私塾使得家长能有更多的选择,能者有尊荣,庸者没饭吃,这就是市场的选择作用,市场的大浪淘沙。家长的眼睛是雪亮的,家长的口碑成为私塾维持的背后力量。 私塾小班化教学使得教学效果卓然,避免大班化、一锅大杂烩乱煮,啥都得不到。 私塾紧密联系社区、家长,使得社会风气扭转成为可能。私塾堂主成为社区精神坐标,使得居民自治成为可能、为政府分忧,分解社会矛盾,为社会压力锅泄压。以点带面,以点破面,带动一方风气好转。 私塾促进教育多元化,符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现教育目的、目标多元化、多层次。满足教育多元需求。打造家族、地域特色文化。 私塾解决不同等级人群、外地人、本地人融合的问题、人以群分和谐共处、各得其所。放开私塾后,外地孩子就读本地学校问题得以解决。加V:sishu7 放开私塾后,将解决:为就读好学校,拉关系走后面批条子,行贿受贿,逼得干部群众不得不变坏。 放开私塾后:留守儿童、留守妇女问题得到解决。儿童、妇女身

解读 新思潮的意义(胡适)

解读<<新思潮的意义>> 在读完胡适的<<新思潮的意义>>之后,我发现我感触良多.在新思潮众说纷纭的大环境下,胡先生给出了一个新思潮的明确的定义,这不但使人耳目一新,也使得当时的人们对新思潮这一新生事物有了完整的认识.同时胡先生也对新思潮运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而这也对以后的思想运动提供了一个可以依照的模板. 胡先生认为新思潮运动是以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为核心,通过“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这些方法来组建一个新的文化标准和道德制度.并对新思潮运动的前期作了总结对新思潮的将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胡先生给出的第一个要点是研究问题,其所指的问题是与大多数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详细的列出了研究问题可以产生的好处: (1)研究社会人生切要的问题,最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2)因为问题关切人生,故最容易引起反对。但反对是该欢迎的,因为反对便是兴趣的表示,况且反对的讨论不但给我们许多不要钱的广告,还可使我们得讨论的益处,使真理格外分明:(3)因为问题是逼人的活问题,故容易使人觉悟,容易得人信从;(4)因为从研究问题里面输入的学理,最容易消除平常人对于学理的抗拒力,最容易使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受学理的影响;(5)因为研究问题可以不知不觉的养成一班研究的、评判的、独立思想的革新人才。也只有研究这样的问题才能取得实际性的结果,这才是新文化运动的成绩。也是胡适先生对那几年新思潮运动的总结.而在此胡适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把全副精力贯注到研究问题上去;把一切学理不看作天经地义,但看作研究问题的参考材料;把一切学理应用到我们自己的种种切要问题上去;在研究问题上面做输入学理的工夫;用研究问题的工夫来提倡研究问题的态度,来养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

浅论孔子“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 整理古代文化, 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其教育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着重讨论他所倡导的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就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研究孔子温故知新和教学相长教育思想,借鉴孔子的经验,古为今用,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p.17)是孔子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精神。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新是指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他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温故知新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何谓创新?根据辞海释义,“创,始造之也”。根据此意推断,有独到的见解叫创见。首创未所有的事物叫创造。文学艺术作品的问世叫创作。新是指初次出现的,往往相对旧而言的。孔子一生虽自称述而不作,而事实上是有述有作,是当时知识的集大成者。他编写、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流传后世的宝贵文献就是他温故知新的结晶。 从已知到未知孔子非常善于用已有的文献资料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过去的朝代推测将来的社会。有一次,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胸有成竹地答道:“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1](p.21)孔子认为: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假定有人继承周朝而当政,就是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推想而知的。孔子反对“不知而作之者”。[1](p.73)他说世上大概有一种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却凭空想象、主观臆测。不学不思,如何能知呢?孔子自认为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我无是也”。他在传授弟子“六经”的时候,在讲到历代礼的发展沿革时就说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p.26)他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他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也能说得出来,但他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的历史文献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献,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孔子强调以事实为依据是他一贯主张,以致于他的学生子贡一再感叹:“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p.46)这是因为道德文章是可视可闻的,而人性与天道是不可捉摸的。有一次,他的学生季路向他请教有关鬼神之事。孔子很不高兴地对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1](p.11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完全处理好,怎么去讨论处理论文联盟https://www.360docs.net/doc/9b10845413.html,整理人与鬼的事;人生活着的的道理都未能弄明白,怎么能懂得死? 举一反三孔子善于用启发式教育,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曾形容老师的教学艺术高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独创了著名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p.68)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学生求知欲最强的时机,即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予以启发诱导。另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说出新意来。在孔子的悉心教导下,他的学生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b10845413.html,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 作者:刘广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第25期 摘; 要:胡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学家,他对体育的论述体现出了他对体育的认识与看法,反映出了他的实用主义体育思想与观念。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方法对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进行了整理与研究。研究认为,新式学堂教育和留美学习经历对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主要观点,胡适主张体育运动应当重在参与的锻炼观念;提倡体育活动应当生动活泼、发现自我的教学理念;重视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团结精神的教育;注重体育道德的培养和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胡适; 体育教育; 实用主义 中图分类号:G80-05; ; ; ; ; ; ; ; ; ; ; ; ; ; ; ;文獻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a)-0096-02 胡适,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他在文史哲和教育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对我国诸多领域的发展影响深远。胡适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均在从事与教育有关的事业,从1906年他考入中国公学,再到1910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攻读,最后1917年留学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光华大学、中国公学任职。他把教育当作解救中国危难的根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关于胡适在文学、哲学、教育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很多,但关于胡适在体育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很少。尽管如此,依旧可以从胡适的自传《四十自述》《我对运动会的感想》等著述中找到关于胡适对自己的体育经历和思想感受的篇段。那些寓意深刻、充满哲理的文字中所体现的体育思想与论述对当今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仍具重要的借鉴价值。因此,深入探讨胡适体育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 胡适体育思想的来源 1.1 新式学堂教育对胡适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 民国时期的很多文人大家都是从私塾学校开始早期学习的,胡适也不例外。当时的私塾学校只教“文”,没有体育课程,所以胡适小时候很少有体育活动。直到1904年,胡适到上海的“梅溪学堂”和“澄衷学堂”求学,这两所学校是新式学堂,开设体育课,体育锻炼对胡适的健康和求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也使他对学校体育有深刻的认识。胡适在《四十自述》中写道:“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起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可以看出胡适小时身体十分的羸弱。“我小时身体多病,出门之后,逐渐强健。重要的原因我想是因为我在梅溪和澄衷两年半之中从来不曾缺一点钟体操的功课。我从没加入竞赛的运动,但我上体

中国古代“私塾”的发展与分类

中国古代“私塾”的发展与分类 前言 中国古代教育体系分为两大块,官学教育体系和私学教育体系,从可考证的时间上来讲官学发展早于私学发展,私学发展是自西周末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之后开始在民间萌生的。由于古代官学的设置极少触及到民间县级以下的民众,有时甚至有名无实,加之时兴时废,尤其是在改朝换代和战乱年代,官学极容易受到冲击而处于偏废状态,而私学则一直潜行并兴盛于民间,成为支撑民间教育的主体。私塾的是我国古代民间私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私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塾”的定义 “塾”的概念在古代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塾”见于《尚书·顾命》中“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这里的“塾”是指“门侧之堂”,是“宫门外两侧的房屋,为臣僚等候朝见皇帝的地方”①。 塾作为具有教育意义的机构最早见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②此处的“家有塾”中的“家”应当是二十五户人家组成的“闾”,因为《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保为闾,使之相爱”。据唐初大儒孔颖达疏:“周礼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共同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谓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受教于塾,故云‘家有塾’”,另有《汉书·食货志上》记载:“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其中“左塾”、“右塾”是指门内侧两旁的房子。也就是说,“塾”最初是古代建筑中宫门或者闾巷大门两旁的房屋,而“民在家者,朝夕受教于塾也”③,即在民间,有“里胥”和“邻长”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分别居于左塾和右塾之中对居于闾内的乡邻进行监督审查,并施行教化。这使得此时的“塾”成为一种民间教育机构而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按照《学记》里面所讲,古代学校的设置,是由官府主持的从“国有学”到“家有塾”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而事实上,这一描述只是一套儒家思想教化的设想,在实际中并没有的得以付诸实践。但是,“家有塾”作为一种设立教育组织形式的思想为后来的私学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表现为这一思想逐渐演化成私学的一种发展模式——“私塾”模式。 二由“塾”到“私塾”的概念分析 据上分析,“塾”的概念很早便已确知,然而“塾”的概念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却是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即由“塾”到“私塾”的概念转变。关于“私塾”一词,有人曾认为“私塾这个称谓是清末有了学堂以后出现的”(郑起东),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据考证“私塾”一词遍及元代以后的古籍文献中,例如:“苏天爵《元名臣事略》卷十一云:‘公家房事妣夫人,曲尽孝敬,迨薨,移是以养寡姊,视政之休,未尝废,从戎亦橐駞负书以行,延师私塾’” ④,以及“《元史张达善传》云:‘州士大夫欲淑子弟以朱子四书者,皆遣从游,或开私塾迎之’”⑤。因此,“私塾”一词古已有之,而非近代之发明。 “私塾”是从“家有塾”的范畴中发展而来,但不同于“塾”,因为它已成为一种专门性的民间私学教育机构,而且这种专门性的民间私学教育机构在古代教育发展历史过程中逐渐演化出多种类型。也就是说广义上来讲“私塾”是一种的私学发展模式,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表现形式。于是,对“私塾”本质上的分析认识便成为把握私塾发展的关键。 首先,私塾是由私人组织的设于民间乡党间的教育机构,具有民间自为性和普遍性。这 ①陈旭国:《尚书校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78页 ②《礼记·学记》 ③陈澔:《礼记集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0-01出版), ④转引自: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世纪出版社,p22 ⑤转引自: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世纪出版社,p22

简评胡适的文化现代化思想_胡适不是一个_全盘西化_论者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简评胡适的文化现代化思想 ———胡适不是一个“全盘西化”论者 郭 静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摘 要]胡适两次提出“全盘西化”都有特殊的背景和原因,他并不主张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他的“全盘西化”实为“全力西 化”,是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手段而非目的。胡适并不是真正的“全盘西化”论者,其文化现代化的思路是通过全力西化的努力,使中西文化充分交融,经过“适者生存”法则的选择,最终建立包含中西文化精华,符合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中华民族新文化。 [关键词]胡适;全盘西化;文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I 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9)02-0049-03 [收稿日期]2009-03-15 [作者简介]郭 静(1968-),女,山东莘县人,聊城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聊城建设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经过器物层面的自强运动、社会政治层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后,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开始楔入文化层面。综观这一过程,作为后起外源型现代化的中国,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向西方学习。但是,在文化现代化这个最高级、最复杂的层面上,围绕“如何向西方学习”这个课题,从五四时期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尤其是1929年到1935年,争论非常激烈。胡适就此发表了许多颇有影响的文章和演讲,主张全力向西方学习。过去在评价胡适这一思想时,由于受“左”倾思想影响,加之后来胡适在政治上的反共和投靠国民党,因而武断的批判代替了允当的研究,胡适被戴上了“全盘西化论”者的帽子,甚至有人把他当作“全盘西化论”的始作俑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 五四前后,胡适并没有提出全盘西化。胡适1910年至1917年在美求学,期间已涉足国内新文化运动,不断发表文章,反对封建文化。1917年胡适在其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 史》①中提出,中国文化主要的问题是采取最有效的形式吸收西方 现代文化。胡适回国后,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继续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出路进行探索。1919年12月,他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文化现代化路线,就是既要引进西方文化,又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以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胡适身体力行,从1920年开始,先后整理了《水浒》、《儒林外史》等十余篇古典小说,并以“序云”、“导论”等形式写了近30万字的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以批判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去重新认识和评价。胡适一生都是这样做的。北京大学的罗荣渠教授据此质疑:“难道有这样毕生埋在故纸堆中的全盘西化派 吗?”[1](360) 总之,五四时期胡适的“愿望是想学习欧洲的文艺复兴, 专致力于新文化的运动,抛开政治,有意识地为中国打下一个非 政治的文化基础”。[2](P 131)所以,胡适虽极力主张向西方学习,无情 抨击中国传统文化,但并未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胡适一生中两次提出“全盘西化”都有其特殊背景。1929年,胡适为英文《中国基督教年鉴》写了一篇《中国的文化冲突》的文章,在表达其现代化思想时他同时使用了两个概念:W h olesale w es ternization 和W h ole hearted m odernization ,前者可译为“全盘西 化”,后者是“一心一意现代化”或“全力现代化”的意思。这是胡适第一次提出全盘西化,但是和“全力现代化”并列使用的,而且在此后的几年中再也没有提及它。同年胡适在其《新文化运动和国民党》一文中,主张“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 分接受世界的新文明”[1](P 356)1930年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中认为:“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 可以充分采用,充分收受”。[3](P 640)1933年,胡适在《建国问题引论》 中进一步指出:中国文化的出路“不完全是‘师法国外’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集合全国人才智力,充分采用世界的科学知识与方 法,一步一步地作自觉的改革”。[4](P 315)可以看出,胡适在随后发表 的文章中有意避开了“全盘”两个字,而悉数采用“充分”一词。这不是偶然的。在这样一个严肃而敏感的问题上,胡适是不会随便使用一个词的,他完全明白“充分”和“全盘”在含义上的差别。几年后胡适本人的解释更能说明问题:“五六年前我最初讨论这个文化问题时,因为用字不小心,引起了一点批评。那一年《中国基督教年鉴》请我做一篇文字,我的题目是《中国的文化冲突》,我指出,中国人对于这个问题,曾有三派的主张。一是抵抗西洋文化;二是选择折衷;三是充分西化。我说抵抗西化在今日已成过去, 9 4

浅析胡适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浅析胡适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胡适,他的思想影响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并影响了一大批学人,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重要的人物。然而“誉满天下,谤亦随之”,对于胡适思想的批判也从未停止过。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排除以往的历史偏见和现实的政治干扰,我们再心平气和的评价胡适,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就像欧阳哲生说的“我们今天来评价胡适,应该谈的主要不是确认胡适的文化学术地位,而应该理解、阐述胡适思想的现代意义,再现胡适作为一个思想启蒙者的历史价值,把堙没的半个胡适给发掘出来。” 关键词:通俗文化上层文化现实意义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造诣。其思想也具有全面性——几乎触及了广义上的人文学科的每一个方面。以他个人的研究业绩而言,我们可以说,他在中国思想史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余英时曾经利用思想史上所谓的“上层思想”和“通俗思想”的概念来解释胡适的思想。(或者再扩大一点,利用人类学与社会学上“上层文化”与“通俗文化”的概念。)认为其思想的影响不但冲击了中国的上层文化,而且也触动了通俗文化。 (一)通俗文化 胡适的“暴得大名”最初完全是由于他提倡文学革命。用白话来代替文言文,在胡适的构想中自始即是思想革命或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他的“文学改良刍议”第一条便提出“言之有物”,而所谓的“物”则包括二事:一曰情感,二曰思想。他显然认为只有新的白话文体才能表达二十世纪的新情感和新思想。提倡白话便不得不尊《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为“文学正宗”,这就把通俗文化提升到和上层文化同等的地位上来了。陈独秀完全了解胡适此文的命意所在。他在“文学革命论”中说: 孔教问题,此伦理道德革命之先声也。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旗上大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 此话以“伦理道德革命”始,以“通俗的社会文学”终,不但把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联系了起来,也把通俗文化代替传统上层文化的意思表露的十分明显。胡适虽然在美国受了七年的民主洗礼,但他的思想影响牵涉到许多复杂的层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摘要:孔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它是后人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这些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一.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1.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

胡适的教育思想

在我看来,胡适的教育理念是非常正确的, 胡适既承袭了我国古人的关于“教育是立国之本”,又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在胡适看来,教育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最根本的出路和最长远的打算,唯有教育能过正真拯救华夏的文明,并再造就一个新的文明。 他始终不渝地坚持“教育救国”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看作唯一的救国方式。 他将自己伟大的胸襟、高远的志向和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投入到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In my opinion, Hu Shi's educationalphilosophy is very correct. Hu Shi inherited the ancient Chinese on the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accept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cultural thought. In Hu Shi's view, education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way and the long-term plan to solve China's problems. Only education can really save the civilization of China and rebuild a new civilization. He unswervingly adhere to the "education to save the country," the educational thinking, education as the only way to save the country.He put his great mind, lofty aspirations and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the country into the people's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movement, left us with a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传统私塾教育—教孩子的学问(第八集)

【传统私塾教育】 教孩子的学问第八集 传统文化老师:老师好! 陈老师:大家好! 传统文化老师:老师,我们在前几期的节目中有提到,孩子背书的方法,可以用这个读一百遍背一百遍。 陈老师:四门功课,读一百遍背一百遍,自己要能正体字默写,还能够把它讲解出来大意。 传统文化老师:有家长来信呢就讲到,说有一个学校,他们这个学习的方法叫做“一三七”学习计划,这“一”呢,是一天读十分钟,“三”呢,是读三种经典,“七”呢,是读七天,也就是说每一天读三种经典,每一种经典读十分钟,然后读七天,用这种方法。 陈老师:这个时间不够,如果说三种经典,每天都读十分钟的话,才半个小时啊,二十四小时其它时间做什么呢?这个时间远远不够啊;第二,三种经典在同一天来背诵,这个也不好,师父常常教给我们,这个经典哪,他还没记住,下一部又来了,下一部没记住,再下一部又来了,他脑子是糊的。 传统文化老师:那这个家长就问,像我们这种,一种经典读一百遍背一百遍,孩子会不会枯燥啊? 陈老师:孩子会不会枯燥,你通过实验就够看得出来,你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我想是应该站在这个成年人这个角度,孩子会不会枯燥啊?其实啊孩子的心呢,他很接近纯净纯善,当然现在的孩子那就另讲了,就像你们说的三岁都管不了,他那心里边脑子里都是糊的啊,那是另当别论,总的来说呀,孩子应该是心比较安定的,那么读一百遍背一百遍目的何在呢?让他保持他现在这种清净心,是这个意思,他小时候心清净啊,受污染少啊,让他保持住,你说他会不会觉得枯燥啊?不会!什么人会觉得枯燥呢?心里边杂念欲望很多的人会觉得这个枯燥,他本身就比较清净,本身比较清净哪里来的枯燥啊,古人一直都是这么来的,所以我们现在是以污染的心、大人的心去揣度他,你那个教不好,你说这一天背三部经典,好像是不枯燥的,其实你把他的定力破坏了,背书为什么?这是最原始的问题呀,不是为了不枯燥啊,不枯燥是为什么?这讲不通嘛,所以这些都是西方人的、现代人的这些非常错误的观念,你去问很

从严复到胡适: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承与调适

赵慧峰俞祖华 新华文摘2011年第4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始由严复等人开启、中经胡适等人拓展的自由主义思潮,以自身的独特话语表达着寻求国家富强与追求现代性的诉求,虽始终未能成为引领中国社会走向的主导性思想,但它却以鲜明的思想个性与顽强的生命张力在现代中国思想图谱中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地盘,并以不同方式持续影响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严复、胡适与殷海光分别是近代自由主义思潮中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自由主义者的代表性人物,他们之间思想的传承与调适标示着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一脉相承、薪火相传而又不断发展、不断调整的思想历程。这里以严复、胡适为代表,分析从第一代到第二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自由思想的演进格局。 一、个体与群体:对西学与传统不尽一致的沟通 二、 严复与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均主要来源于西方,但也均从传统文化的基线出发对自由主义与本土资源进行了沟通。西方文化是多元的,西方自由主义有着不同的传统,有古典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不同发展脉络。严复所引介的主要是洛克、斯密等人的古典自由主义,而胡适的自由主义的思想渊源多半是来自新自由主义者、他的老师杜威。由于严、胡两氏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有别,他们据以解读西方现代性的视角包括进入其视野的自由主义知识背景不尽一致,因而两氏对A由主义的移植与解读有着明显的个性风格与阶段性特征。 西方文化重个体.中国文化重群体,这是包括严复、胡适在内的多位先哲均认可的中西比较框架。大致来讲,严复较多关注了“个体与群”这对矛盾中的群体一端,胡适则比较倾向、认同西方文化的个体本位传统。也就是说,至少从“个体与群”这一角度,相对于前辈严复、梁启超等人,胡适对自由主义的理解更具有西方色彩。 严复对传统文化有过激烈批判的言辞,但他对重视群体、伦理本位、社稷为先的文化传统还是认同的,并据以对西方自由主义的个体本位作出某种程度的调适。他把密尔的《论自由》翻译成《群己权界论》,强调“必明乎己与群之权界,而后自繇之说乃可用耳”,“人得自繇,而必以他人之自繇为界”,凸显了个体自由不得侵犯他人自由与群体自由的意蕴。他将“自由”作了“国群自由”与“小己自由”的区分,并认为在面临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国群自由”急于“小己自由”。他说:“特观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可见,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学习孔子,首先要纠正对教育的错误认识,教育是培育、教化人的;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充。本文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师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对后世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至深。今天,我们本着“探微古人,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吸收并借鉴有用的知识,努力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 一、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提高人的道德、知识水平。“性相近,习相远”所谓性是指人的共同本性,习是后天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教育、习染。在实际生活中,孔子更重视后天的习染对人的意识起的作用,认为人的实际思想状况是由习染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决定的。根据这个理论,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接受良好影响,在道德、知识上得到改造和提高。他的学生中有素质较好的,也有素质较差的,经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导,不少变

成著名的贤才。孔子很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自孔子以来人们就把教育视为自我成长和提高的途径,中文“教育”的“育”字,本意为“培育、成长”的意思,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成德。儒家重视教育,也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道教化,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三十二》),学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活动,而就是人生的实践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生完善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成就人生。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学习和扩充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现代教育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再着眼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更不关心人格的培养与完善,而只是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为能事,把人作为器具来培养。这就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知识单一狭隘,缺乏道德理想和判断能力,缺乏人文教养和关怀。如何保持教育传统培养教化人的功能,而不至于蜕变为职业

传统私塾教育-教孩子的学问(第一集)

【传统私塾教育】 教孩子的学问第一集 各位同学: 大家好!大家请坐。 我们这堂课叫传统私塾教育,那么它下设很多小的课程,我们在上一次有一堂课叫作「父母的恭敬心最重要」,很多的观众反响很强烈,那么今天我们有一个新的课程,这个课程是专门来向大家介绍学生案例,也就是说海内海外,这么多年来很多的学生在学传统文化,有学成功的,有学失败的,失败的很多,成功的少。那么我们这些年来也见识了很多的地方,见了很多的家长和学生,我们体会非常深,为什么呢?现在的这个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学五花八门,怎么教的都有,真的最后结果呀,很多的孩子被耽误了,我们看到之后,家长难过,孩子也很沮丧,边上的人看了之后呢,对传统文化误会增加了,这都不是人们所愿意看到的,所以从今天开始,关于传统文化私塾的教学、传统文化学校的这种教学方面呢,我们看到这些案例,那么借这些机会供养给大众,希望能够对家长、学校的老师在教学方面能够有一定的这个启发,能够有一定的益处,希望大家不要走这些弯路,因为什么呢?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说它这上面有一道折痕,几个皱褶,你再给它去恢复正常啊,它那个印迹还在,如果一次就正确的话这些弯路都可以避免。我常常给同学们做这么一个比方,你看我们这个手,这个地方是原点,从这个地方出发到这儿,两年的时间,到这儿发现错了,哎呀学错了,怎么办呢?他还要再回到这个原点,归零嘛,这是什么过程呢?就是改正自己错误的知见的这个过程,你得改自己的毛病习气,你学错了嘛,你的观念、你的知见都错了嘛,方法理论错啦,回到原点至少得两年,把这个错的改了得需要两年哪,回到原点之后知道这儿是正确的,再从这儿走过去又两年,多长时间呢?六年哪!如果你的孩子,这是原点,他知道这儿是正确的,遇到好老师善知识,这一教就是正确的,到达这个地方——两年,正确的只需要两年,错误的六年哪!我常常拿这个给大家做比方,孩子都很好啊,最后学出来为什么就千奇百怪呢?方向错了,就在这儿,所以这个方向非常重要,你等到他再回来重新改,晚啦,比别人晚了四年哪,所以我们今天会听到几个案例,我们可以对号入座,你的孩子所受的教育是不是这样子的,在家里边你教育孩子是不是这样的,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 (王伟迪13124157 理科基础班) 摘要: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作为北京大学校长,他博学多才,在众多领域均有涉猎,获得了三十二个博士学位。同时他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在新文化运动大力提倡白话文,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许多文章。本文首先介绍胡适的人生经历,然后说明胡适的学术成就,最后探讨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以及意义。 一:胡适简介 胡适出生在安徽绩溪县,他的父亲在他三岁时就去世,所以,对于胡适而言,父亲这一角色,是缺失的。但是在胡适的记忆中,他仍然记得父亲教他写字。他的父亲也是一个文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决定赴京报国,但最终还是没有实现梦想,死在厦门。他的母亲一直含辛茹苦的养育他。 胡适五岁开始在私塾里上学,学了九年的古文,为他后来的人生辉煌奠定了基础。早年在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的思想影响。1904年,他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后来赴美留学,在康乃尔大学学习。之后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 1917年胡适回归祖国,在北京大学当教授,并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

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同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二:胡适的学术成就 (1)儒学成就: 胡适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把孔子和儒学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平等的眼光”与诸子进行比较研究,破除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和神秘色彩,具有开创性的影响。胡适并不盲目崇拜孔子和儒学,他认为,“现在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已打破了孔教的迷梦”。 (2)哲学成就: 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方面,是较早引入西方方法以来研究中国学术的。他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他以其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为基础,编写了《中国哲学史大纲》。 (3)古典文学成就: 胡适在古典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三侠五义》《老残游记》等小说研究均有卓越成就。胡适是新红学派的创始人,可以说是将小说纳入了学术研究正轨的第一人,取代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旧红学。胡适对《水经注》也有过很深的研究。 三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 当胡适还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求学,面对着孕育和萌动着的文学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