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合集下载

大学英语精读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精读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精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本章节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如:XXX(具体词汇)、XXX (具体短语)等,提升词汇量。

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本章节所学的语法知识点,如:XXX(具体语法点)、XXX(具体语法点)等,提高英语句式表达能力。

3. 学生能理解并分析本章节阅读文章的主旨大意,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论述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阅读练习,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学生能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英语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技巧和文章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本章节内容,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意见,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3. 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章,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方面。

学生特点:大学一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对高级词汇和语法掌握不足,需要通过精读课程提高英语水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达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和调整,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选自《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第X章,围绕“XXX”(主题)展开,涵盖以下方面:1. 词汇与短语:本章核心词汇约20个,如:XXX(具体词汇)、XXX(具体词汇)等;常用短语5个,如:XXX(具体短语)、XXX(具体短语)等。

2. 语法点:本章涉及2个重点语法点,分别是:XXX(具体语法点)、XXX (具体语法点)。

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工作计划

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工作将紧紧围绕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以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坚持以下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阅读不同文化背景的文本,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语法水平,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英语文章的能力,提高英语写作和翻译水平,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 教材选用:《21世纪大学英语》精读教材。

2. 教学内容:- 单元主题: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相关背景知识。

- 词汇学习:通过课文学习,掌握新单词、短语和固定搭配,提高词汇量。

- 语法学习:结合课文,讲解和练习相关语法知识,提高语法运用能力。

- 阅读技巧:教授和训练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略读、精读等。

- 写作与翻译: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和翻译练习,提高写作和翻译水平。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能力。

2. 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安排1. 每周课时:2课时。

2. 教学进度:- 第一周:介绍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讲解阅读技巧。

- 第二至第四周:学习单元一,掌握相关词汇、语法和阅读技巧。

- 第五至第七周:学习单元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大学英语精读教案

大学英语精读教案

标题: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教案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4册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时间:2022年春季学期授课教师:XXX教学对象:大学英语专业大三学生二、教学目标1. 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型。

2. 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基本内容:理解全文,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型。

2. 重点:分析文章的语境,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难点:运用 connectives 进行有效论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快速阅读(10分钟)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回答 True/False 问题,检查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

3. 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型,分享学习心得。

4. 词汇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文章中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深入阅读(30分钟)学生深入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6. 小组展示(10分钟)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进行相关练习。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文章中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小组展示法:学生分组展示讨论成果,提高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展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大学英语精读4第三版教案

大学英语精读4第三版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快速阅读和精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

4.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论说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对象:大学英语精读4第三版的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2. 关键词和句型的掌握。

3. 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1. 对复杂句型的理解和分析。

2.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 论说文写作技巧的应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

3. 结合案例分析和写作练习。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课文阅读1. 快速阅读: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浏览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 精读: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型,以及段落之间的关系。

三、课堂讨论1. 分析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2. 探讨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

3.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四、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或评论。

2. 教师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 回顾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型和段落关系。

2. 复习课堂讨论的主要内容。

二、写作指导1. 教师讲解论说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2.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撰写一篇论说文。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教师点评。

2. 学生互相评阅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学习成果。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完整的论说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3. 学生写作练习的质量和进步。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英语精读课的教学目的与方法

英语精读课的教学目的与方法

英语精读课的教学目的与方法
英语精读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扩
展词汇量、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
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通过精读课,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
解释文本中的细节、主旨和隐含意义,掌握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预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了解文章的
主题、结构和关键词汇。

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建立对文
章内容的基本了解,提高阅读效果。

2. 词汇讲解:教师应该注重词汇的教学,包括词义、词形
变化、词组搭配等。

教师可以使用词汇卡片、词汇表和词
汇练习等教具,帮助学生掌握并巩固词汇。

3. 阅读技巧讲解: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扫读、略读、推理等。

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和实践,逐渐掌握
并运用这些技巧。

4. 理解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问题可以包括细节理解、主旨
概括、推理判断等,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5. 讨论与分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班级分享,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通过讨论
和分享,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6. 写作练习: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写作练习,如写摘要、写读后感等。

通过写作练习,学生可以巩固对文章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之,英语精读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可以包括预习、词汇讲解、阅读技巧讲解、理解问题、讨论与分享以及写作练习等。

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互相交流和互动的教学方法。

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及其优势。

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注重师生互动。

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老师通过提问、解答、评价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其次,它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等形式与同学们交流和合作,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它注重学生与教材的互动。

教师会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任务和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互动教学提供了一个积极、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

其次,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互动教学中,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同时,互动教学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互动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能够获得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为了更好地实施互动教学模式,教师应注重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创设多样化的学习场景。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和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大学英语精读1的教案

大学英语精读1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2. 增强学生对英语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的掌握。

3.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大学英语精读1》中任意一篇课文。

2. 词汇: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语法:课文中的重点语法结构。

4. 句型:课文中的典型句型。

三、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语法和句型。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

四、教学难点1. 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语法和句型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和长难句的处理。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练习法:通过词汇、语法、句型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预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词、短语和难句,做好笔记。

3. 词汇讲解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 语法讲解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语法结构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

5. 句型讲解教师对课文中的典型句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运用句型进行表达。

6.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7.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8. 练习巩固教师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9.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10.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重点词汇、短语、语法和句型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练习中的表现。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自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方法与手段

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方法与手段一、《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简介多年来,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先后采用了不少的教学方法,如:①翻译教学法:主要采用以词汇、语法为主的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的基本步骤是:a)领读生词。

b)讲解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c)翻译课文。

这种教学法的教学重点放在句子和词汇上。

②交际教学法(Comm unicative Approach),即通过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③折中教学法,即将不同的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不同的教学活动。

从1992年,本项目主持人就已经开始从事教学法的研究,并使用了适合当时教学大纲要求的语篇分析法进行精读教学。

语篇分析法就是将语言知识的传授融于语言实践活动中,在精解词汇、语法的基础上,依照作者的思想意图,按照文章写作的段落和层次讲解课文,使学生由原来的词、句为单位的思考,变成对整篇文章内容的联想思维,把学习英语的思路,由单纯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引向文章的情节和论点扩展的方法。

旨在使学生养成一接触文章就首先思考文章各段重点、层次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习惯和能力,并且结合课内外大量的练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新大纲》的要求。

这种教学法经过了多年教学实验的检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002年又开始了主题教学法的研究,把精读教学内容按主题模式讲解,每单元的精读和泛读课文均为同一个主题,这样便于学生在提高阅读技能的同时较快的记忆相关话题的常用词汇用法及语言表达方式。

在采用主题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把合作学习的理念引入精读教学过程,通过小组管理方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倡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

在此项研究的基础之上,2003年主持人提出了大学英语“1515”即“一个主题,五种能力,一个主题,五个模块”的改革构想,于04年3月到8月对中文系03级2、4、6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实践。

但是,04年9月以前我们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主要侧重的是语言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方法与手段一、《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简介多年来,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先后采用了不少的教学方法,如:①翻译教学法:主要采用以词汇、语法为主的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的基本步骤是:a)领读生词。

b)讲解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c)翻译课文。

这种教学法的教学重点放在句子和词汇上。

②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即通过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③折中教学法,即将不同的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不同的教学活动。

从1992年,本项目主持人就已经开始从事教学法的研究,并使用了适合当时教学大纲要求的语篇分析法进行精读教学。

语篇分析法就是将语言知识的传授融于语言实践活动中,在精解词汇、语法的基础上,依照作者的思想意图,按照文章写作的段落和层次讲解课文,使学生由原来的词、句为单位的思考,变成对整篇文章内容的联想思维,把学习英语的思路,由单纯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引向文章的情节和论点扩展的方法。

旨在使学生养成一接触文章就首先思考文章各段重点、层次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习惯和能力,并且结合课内外大量的练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新大纲》的要求。

这种教学法经过了多年教学实验的检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002年又开始了主题教学法的研究,把精读教学内容按主题模式讲解,每单元的精读和泛读课文均为同一个主题,这样便于学生在提高阅读技能的同时较快的记忆相关话题的常用词汇用法及语言表达方式。

在采用主题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把合作学习的理念引入精读教学过程,通过小组管理方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倡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

在此项研究的基础之上,2003年主持人提出了大学英语“1515”即“一个主题,五种能力,一个主题,五个模块”的改革构想,于04年3月到8月对中文系03级2、4、6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实践。

但是,04年9月以前我们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主要侧重的是语言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提出,仅注重单一技能的训练是不够的,应该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这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

因此,优化教学方法是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从04年9月起,使用大学英语“1515‘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精读教学。

大学英语精读“1515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指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以语言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任务型”教学引入精读教学的全过程,突出一个目标,五种能力,一个主题和五个模块。

同时,教师通过设计课前任务(Pre-tasks),课中任务(During-tasks)和课后任务(Post- tasks),实施小组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目地、有计划地、分阶段地进行精心指导和督促,教学的重心由教转向学。

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使学生逐渐地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大学英语精读“1515任务型”教学模式下,我们把国外先进的任务教学型理念贯穿于精读教学的始终。

任务教学中的课堂教学任务,主要具有目标、内容、程序、输入材料、情景、角色六个要素。

目标是指任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内容是指在课堂上就是需要履行的具体行为和活动。

程序是指学习者在履行某一任务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输入材料是指履行任务过程中所使用或依据的辅助资料。

情景是指任务所产生和执行的环境或背景条件,包括语言交际的语境,同时也涉及课堂任务的组织形式。

角色是指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定位。

大学英语精读新教学模式中的任务实施基本步骤是:①Pre-tasks(课前任务:学生课前需要思考和完成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课前任务强调自学和预习过程,使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进课堂;②During-task(课中任务,教学过程中学生以个人、伙伴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并汇报其完成情况):课中任务强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③Post-task(课后任务:每一单元结束后学生需巩固和操练语言知识的任务):课后任务强调复习环节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总结学习体验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04年9月起对04级9个教学班进行实验教学。

同时,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进行大学英语教学。

为了更好的进行听说读写译5种技能的综合训练,我们以一个主题为主线把单元口语、快速阅读、课文精读、课文写作和自我测试等5个教学模块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根据我校学生英语基础很差的实际情况。

教学中彻底改变了原来教法单一局面,按照新教学模式的要求,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课文快速阅读,主要采取“语篇分析法”,通过找主题句、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题、确定文章体裁等课堂活动来进行,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课文精读则采用提问、讨论、英译汉、汉译英、疑难句子分析、词语辨析、词汇拓展、语法归纳等方法;自我测试,以提问和讨论相结合、听写单词、听歌填词、多项选择、真题实战、综合填空、填词、英译汉、汉译英等方法进行;单元口语,以小组讨论、口译、口头作文、小组展示、对话等多种方法来进行;课文写作,注重精讲多练的原则,以写作基础知识讨论、笔译、写课文摘要、看图写话、命题作文等方法进行操练。

授课的方式也是多样化,如快速阅读以学生展示为主,教师总结为辅;课文精读课堂以教师指导为主,学生讨论为辅,强调师生互动;写作以学生操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自测课堂以学生为主,以教师答疑为辅;单元口语课以学生讨论和展示为主,教师组织为辅。

同时,我们也逐渐改变了过去只重结果的考评办法,初步建立了学生英语学习档案,通过设立出缺席情况、课堂表现、值日报告、平时作业情况[此项分为五个小项:Group Activity(小组活动)、English Abstract(英文摘要)、In-Class Reading(精读表现)、Fast Reading(快速阅读表现)、Writing(作文)、Quiz(单元小考)、Dictations(听写)]、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考核项目,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

在评价方法上,不仅有笔试,如单元测试、阶段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等形式,还增加了口试和听写,平时的作业不只是课后练习,还包括English Abstract、Writing等等。

把学生的出缺席情况、小组活动、值日报告和课堂表现也纳入评估的范围,考试只是评价的手段之一。

整个评价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

教学的重心由“教”转向“学”,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

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大量课前任务、课中任务和课后任务,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精心指导和督促,强调课堂学习向课外的延伸。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

不同的课堂中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在反复地使用相关词汇、短语和句子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实际的应用语言能力,而且在教师的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使学生逐渐地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从2004至2008 年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使我校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

特别是教学法改革和多样化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不仅加大了精读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他们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还为教师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和创新自我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二、课题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的成果我们课题组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如下:⏹2004年之前的教学法改革成果1、1995年交流论文《试论语篇分析法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作用》在辽宁省高等教学研究会第十次学术会上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史梅)2、98年研究课题《语篇分析法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及意义》获得校级科研奖(史梅)3、2001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A Discussionabout Effect of Discourse Analysis on College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Teaching》(论语篇分析法在大学英语精读中的作用)被指定为大会上的宣读论文,在会上被评全国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史梅)4、2004年《试论语篇分析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在《锦州医学院学报》第3期上发表(史梅)⏹2004年和2004年之后的教学法改革成果1、科研课题➢省级成果1/ 2005年《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人史梅)2/ 2006年《大学英语考研教学改革策略研究》获省“十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主持人李素荣)3/ 2007年6月《大学英语精读》被列为辽宁省精品课程(主持人史梅)4/ 2008年1月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结题证书(主持人史梅)5/ 2008年10月辽宁省大学英语06年教改项目《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获得结题证书(主持人史梅)6/ 2008年10月辽宁省大学英语06年教改项目《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结题证书(主持人李素荣)7/ 2005年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正在结题之中(主持人史梅)8/ 2005年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正在结题之中(主持人顾艳)9/ 2005年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在研(主持人李素荣,参与人史梅)10/ 2005年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主持人闫宝华,参与人史梅、李素荣)11/ 2006年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多元自主化的大班型听力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主持人李素荣,参与人史梅)12/ 2006年辽宁省《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正在结题之中(主持人于兰,参与人史梅、李素荣)➢校级成果1/ 精品课程2005年《大学英语精读》通过学校验收(主持人史梅)2004年《大学英语》通过学校验收(主持人李素荣)2006年《大学英语听说》通过学校验收(主持人闫宝华)2008年《大学英语写作》通过学校验收(主持人顾艳)2/ 教改立项2006年渤海大学A类教改立项《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获得结题证书(主持人史梅)2005年渤海大学A类教改立项《大学英语考研教学改革策略研究》获得结题证书(主持人李素荣)(主持人马峥嵘,2007年校渤海大学A类教改立项《考研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参与人李素荣,在研)2007年校渤海大学A类教改立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持人孙娜,参与人史梅,在研)3/ 教学成果奖2006年课题《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人史梅)2006年《提高大学英语考研通过率的研究与实践》,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人李素荣)2004《考研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主持人程迎新,参与人史梅、李素荣)2、科研论文✓《大学英语精读“1515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作者史梅✓《大学英语“1515任务型”教学模式初探》,《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5,史梅✓《大学英语听力策略训练与自主听力教学模式》《时代文学》2007.12,李素荣✓《灵活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解决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尴尬》,《沈阳医学院学报》2006.顾艳✓《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管理》,《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4,作者马峥嵘✓《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整合》,《经济与文化》2008.6,马峥嵘✓《基于英汉对比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12,马峥嵘✓《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论界》2008.1,作者马峥嵘✓《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锦州医学院学报》2006.2,王志慧✓《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科技信息》2006年第10期,作者王志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口语策略》,《辽宁医学院学报》2006.12,王志慧✓《关于素质教育的创造性》,《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作者王志慧✓《多媒体环境下任务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作者鲍冬梅✓《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读与写》2007.12,鲍冬梅✓《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时代文学》2007.9,作者鲍冬梅✓《论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才智》2007.10,作者鲍冬梅✓《从跨文化交际角度透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作家》2007.12,鲍冬梅✓《任务型教学小组活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7.3,孙娜✓《多媒体英语听力教学中元认知理论的应用》,《科教文汇》2007.3,孙娜✓《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12,孙娜✓《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真实语言环境探索》,《安徽文学》2006年第12期,孙娜✓《文化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辽宁行政学院》2007年第2期,作者孙娜✓《网络辅助英语写作》,《时代文学》2008.5,作者孙娜✓《建构主义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今日科苑》2006.12,作者孙娜✓《自主学习理论与大班英语教学》,《大学时代》2007.3,孙娜✓《大学英语课外活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时代文学》2008年4月,作者孙娜大学英语精读课题组2008年1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