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案汇总

 新〖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案汇总
 新〖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案汇总

(共25套)新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案

汇总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 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

下肢___________。

2、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 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1929年, ___ 发

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3、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 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 而且能够

不断地改变环境, 成为地球的强者,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

4、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

大猩猩黑猩猩

长臂猿猩猩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5、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 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原因是什么?

6、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 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7、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

8、“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 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

9、“东非人用图中的石块做什么?它们已经具有能力。

三、系统总结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然条件: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身的变化:

创造和使用。

四、生活链接

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

五、反馈检测

10、许多生活的森林古猿, 由于使前肢解放出来, 臂和手变得灵巧, 为使用、制造工具提供了前提;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来复杂, 并且使用了火, 也越来越发达, 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 因此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11、人类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 这说明()

A 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 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 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D 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12、古猿进化成人, 人脑比猿脑发达,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古猿的直立行走

B 古猿的手和足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C 古猿转移到平原上生活

D 古猿进行劳动和集体生活

1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命起源与原始大气

C 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D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第二节人的生殖

【学习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 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 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4.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 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2.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

观察图片IV-3到IV-6并阅读P8内容, 完成下列问题:

1、在课本上分别标出图IV-4 IV-6中各生殖器官的名称。

2、男性生殖系统中, 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 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3、女性生殖系统中, 产生生殖细胞的是 , 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4、子宫是的场所。

任务二:

阅读课文并观察图IV-7, 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5、受精是指和相结合的过程

6、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

7、受精卵不断进行 , 逐渐发育成 , 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 最终植入 , 这是怀孕的开始。

任务三:

阅读P10及P9上边小字内容, 完成下列问题:

8、胚泡在子宫内继续发育, 逐渐发育成胚胎, 并于怀孕周左右发育成。

9、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中, 通过和

从母体获得和;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等废物, 也是通过

经母体排出。

10、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任务四:

阅读课文P11~12观察图IV-10, 完成下列问题:

11、分娩是指。

12、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成熟, 大约要经过天大约周。

13、正常情况下, 分娩时, 婴儿的先产出。在产出前, 胎儿的正常体位是向下。

二、合作探究

怀孕的妇女可以说是一切生理活动都是进行两个人的, 所以十分辛苦, 分娩的过程更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 甚至个别情况下还有生命危险。父母把子女养育成人更是不容易, 我们应该怎样铭记这份父母恩, 如何回报父母呢?

三、系统总结

男性→↘

受精卵→

女性→↗

四、生活链接

胎儿的血型与母体可以不相同, 在一般情况下不发生血液凝集是因为母体与胎儿的血液不直接相通。

五、反馈检测

14、一个人的生命是从开始的。

15、睾丸的功能是产生和分泌;卵巢的功能是产生

和分泌。

16、子宫是的场所。

17、受精卵的形成是在中, 到达子宫中时已经发育成 , 最终植入 , 完成受孕。

18、从月末开始, 胚胎呈现出人形, 从这时起到出生的胚胎, 叫。

19、想一想, 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由提供的?

第三节青春期

【学习目标】

1、识记人体的生长发育的几个阶段。

2、识记青春期男女身高生长发育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了解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2、了解青春期男女生长发育的各自特点, 要以平常心态去对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征是?

2、青春期脑的发育在性别上有什么特点?

二、合作探究

3、男性的第二性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女性的第二性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系统总结

(1)、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速度有时快, 有时慢。从胎儿发育到成人有两个生长突增阶段:第一阶段从胎儿中期开始到一周岁,

第二阶段就是青春发育初期。

(2)、青春期发育的特点:身高、体重的增长、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等。

总之, 在青春期发育后, 男女生在形态上的差别就形成了。

(3)、青春期健康的成长需要全面的营养和健康乐观的心态。

四、生活链接

良好的情绪、愉快的心境, 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如果一个人心境不好, 情绪消极, 说明他心理不够健康, 需要自我调节与控制, 甚至需要心理治疗。良好的情绪来自对人生的积极乐观态度, 它包括自爱之心、自知之明、自制之力、自得其法等方面。

五、反馈检测

5、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其原因是()

A. 可以使人的脑发育完善

B. 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发展

C. 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D. 是思维判断能力最强的阶段

6、青春期身心发生很大的变化, 与引起这些变化有关的生殖器官是()

A. 输卵管和输精管

B. 子宫和精囊腺

C. 卵巢和睾丸

D. 子宫和前列腺

7、进入青春期后的男、女生都要经历一个变声期。下列哪一项不是在变声期应该注意的事项()

A. 不过度滥用嗓子, 不要无节制地大声喧哗、唱歌等, 避免造成终生声音嘶哑

B. 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 因为刺激性强的食物会加重声带的肿胀和充血

C. 避免着凉、感冒。着凉和感冒会加重声带的肿胀和充血

D. 尽量减少参加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能抑制声带的发育

8、下列不属于青春期显著特点的是()

A. 神经系统的功能明显增强

B. 内脏器官的功能健全

C. 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

D. 开始迅速发胖

9、青春期开始年龄一般( )。

A. 男比女早两年

B. 男比女晚两年

C. 男女同步无差异

D. 因个体不同而无规律

10、进入青春期, 人体形态和功能都出现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

A.内脏功能的健全

B.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C.生殖器官的成熟

D.同化作用占优势

11、青春期的心里变化?你怎样安全的度过青春期?

第四节计划生育

【学习目标】:

1、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方法, 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晚育的意义。

2、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学习重、难点】:

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晚育的意义

2、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生命的诞生是人类繁衍, 人类社会进化的基础, 新的生命是可爱的, 带给家庭的是喜悦, 可随着人口急剧膨胀带给社会, 生物圈的全是喜悦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计划生育一课。

认真阅读教材P18--P20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分析我国不同时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得出:从公元2年开始, 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年。

2、我国从年到年, 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的原因是:

3、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 , 其目的

内容是。

二、合作探究

晚育跟控制人口数量有关系吗?

三、系统总结

为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具体要求是,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四、生活链接

人口普查具有普遍性。作为全国人口普查来说, 这个地域范围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范围。例如, 国务院发布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中规定的地域范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一般在这个地域范围内常住的人, 每个人都应被调查到。

人口普查登记具有个别直接性。从调查方法上来看, 原则上个人的数据应当由当事人直接申报。但在实际调查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自行申报, 比如婴幼儿或正值到外地出差、旅游、当时不在家的人就不能自行申报, 应由每户指定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如实代为申报。

由于出生、死亡、迁移等原因, 人口数是在随时变化的, 所以人口普查必须以一个特定时点为标准, 全国同时进行调查。不论普查员实际入户登记时间在哪一天, 都应该以标准时间为准, 好比用照相机把当时的人口状况拍摄下来一样, 以免重登或漏登。

此外, 人口普查组织还具有一些其他特点, 如具有高度集中性, 人口普查必须由国家统一组织进行;具有严格统一性, 全国有统一的普查方案, 统一的工作步骤和进度等;具有定期性,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已规定, 每隔五年或十年举行一次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 对国家管理、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新中国建立后, 截止到2009年, 我国在1953年、 1964年、 1982年、1990年、2000年共进行了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正在进行着第六次人口普查。

五、反馈检测

4、小王和小张到民政部门咨询关于结婚年龄的问题。如果你是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 你给他们的答复应该是下面的()

A 男不得早于22周岁, 女不得早于20周岁

B 男不得早于20周岁, 女不得早于18周岁

C 男不得早于25周岁, 女不得早于23周岁

D 男不得早于28周岁, 女不得早于25周岁

5、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因是()

A 因为人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的能力已经很强了

B 因为人口的增长会制约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C 因为人口的增长会引发金融危机

D 因为人口的急剧膨胀给生物圈造成沉重的压力

6、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世界人口已超过()

A 45亿

B 50亿

C 58亿

D 60亿

7、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措施是()

A 晚育

B 晚婚

C 少生

D 优生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学习目标】:

1、了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及缺乏症状。

2、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难点:各种营养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食物中含有__ 、__ 、__ 、__ 、_ 、__ 等六类营养物质。

2、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_ 、_ 、_ _ 并确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糖类、脂肪、蛋白质

共同点:(1)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__ ;(2)都能为生命活动__ 。

不同点:(1)糖类:举例_ 、、_ _。食物来源:、_ _ 、_ 。

作用:主要为__ 。

(2)脂肪:食物来源:__ 、_ 、__ 。作用:人体的备用的_ _ 。

(3)蛋白质:食物来源:_ 、_ 、 _ 、__ 。作用:构成__ 的主要物质, 促进人体的__ ,以及受损细胞的__ 和_ , 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 __ 。

4.大约占体重60%---70%的是。它的作用是__ 。

5、无机盐

无机盐种类缺乏时症状食物来源

含钙无机盐

含铁无机盐

含碘无机盐

含锌无机盐

含磷无机盐

6维生素

(1)、特点:不是构成细胞的_____, 不为人体提供____, 需要量很____, 但很重要。一旦缺乏时, 会影响正常的____, 甚至____。

(2)、常见种类及缺乏症:维生素A 缺乏症____食物来源于____;

维生素B1缺乏症____食物来源于____;维生素C 缺乏症食物来源于____;维生素D缺乏症____食物来源于。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阅读书本21——24页小组探讨

7、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 往往要点滴葡萄糖液, 为什么?

8、病人几天不吃食物, 身体明显消瘦, 为什么?

9、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小组讨论)

○1提出问题: _ _

○2做出假设: __

○3实验数据记录:_ _

○4分析得出结实验结论

○5做课本P24讨论题

学习任务二:阅读书本24——27页小组探讨

10、小明经常吃钙片补钙, 但医生还是诊断他缺钙, 可能是什么原因?

小明要多吃什么好?

11、有人一到晚上就看不清楚, 是什么原因?吃什么食物可以治疗?

三、系统总结:

1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__ 物质。来源__ 。

蛋白质:构成__ 的主要物质, 是生长发育、受损细胞的和、

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三大营养物质之一, 来源于。

脂肪:贮备__ 物质。来源于__ 。

水:构成人体__ , 也是人体重要的__ 物质。来源于__ 。

无机盐:构成人体__ 的重要材料, 来源于__ 。

维生素:促进人体__ 。来源于__ 。

四、知识链接:

13、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需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

14、为什么体育锻炼是减肥得好方法?

五、反馈检测

15、牛奶中含有较多的__ , 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 增强体质。所以青少年学生每天应喝一定量的牛奶。()

A蛋白质、钙 B蛋白质、糖类 C维生素A、钙 D维生素A、糖类

16、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每天需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下面有关蛋白质在人体作用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B、人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离不开蛋白质

C、能为人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D、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17、常吃素不得夜盲症的原因是_______。

18、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不能高温烹调和长时间贮存的原因是_______。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学习目标】:1.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由哪些器官组成;2.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部分的作用;3.阐述食物的消化的过程。

【学习重点、难点】: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道:包括__ 、咽、食道、__ 、__ 和肛门。

2.消化腺:

(1)大消化腺:位于______ 外, 如:唾液腺、______ 和_____ 。

(2)小消化腺:位于_____ 内, 如:胃腺和______ 。

(二)食物的消化

3.消化的概念:食物在______里逐步被分解成__ 的物质的过程。

4.消化系统是______ 和______ 组成的一条很长的管道。

5.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

(1)牙齿的____和舌的____, 食物被磨碎并与_____充分混合。

(2)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_ 。

6.食物在胃中的消化:

(1)胃壁有发达的__ 层, 收缩时引起胃的蠕动, 可以食物。

(2)胃对_ 具有初步的消化作用。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 , 呈强酸性, 其中含有酶。

7.食物在小肠中消化

(1)小肠壁上有____, 分泌____, ___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酶。

(2)胆汁能将_____乳化成_____微粒。胆汁是_____分泌的, 储存在_____中, 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胰液是由_____分泌的, 胆汁与胰液都流入_____中, 消化食物。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肝脏分泌的____, 胰腺分泌的____, 和肠腺分泌的__ 。

8、消化道中具有消化功能的结构有有吸收功能的结有。

二合作探究:

阅读书本30——31页小组探讨

9.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 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

试问:(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 其对照组为第__ 种处理。(2)以“唾液”为变量时, 其实验组为第________种处理。(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5~10分钟后取出, 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 由此你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4)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 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搅拌。”你认为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

三、系统总结:10.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消化腺:、、、、。

11、食物的消化:(1)淀粉→()→()(2)蛋白质→()

(3)脂肪→()→()

12 、营养物质的吸收:

(1)吸收的概念:营养物质通过()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1面积大:()和()的存在。

○2壁薄:○3绒毛内毛细血管丰富

13. 消化道各段功能比较:(1)有消化功能的:()(2)有吸收功能的:()(3)既无消化功能的又无吸收功能的()

四、知识链接:

14、验证身边哪些物质否遇碘变蓝?请验证。

五、反馈检测

15、下列消化腺中, 位于消化道内的是( )。

A.肠腺

B.唾液腺

C.肝脏

D.胰

16、.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 )。

A.胃

B.小肠

C.食道

D.咽

17、人体消化系统中,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

A.胃

B.小肠

C.口腔

D.大肠

18、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B.胃液

C.肠液

D.胆汁

19、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的是( )。

A.唾液和胃液

B.胰液和肠

C.胆汁和胰液

D.唾液和肠液

20、甘油和氨基酸分别是由什么营养物质分解来的?( )

A.淀粉、蛋白质

B.蛋白质、脂肪

C.脂肪、淀粉

D.脂肪、蛋白质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

3、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4、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重点、难点】:

重点:①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②学生通过分析, 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 再由意识转化为行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来不及了, 不吃早饭了!此做法对吗?。

不吃早饭合理吗?。如果你不吃早饭, 上午上课时身体有何症状?。

2不爱吃蔬菜合理吗?。易患病, 牙龈出血是因为缺。

3不爱喝水, 就爱喝饮料!爱吃巧克力和鸡鸭鱼肉, 没够!合理吗?, 易患;

饭菜盐多合理吗?。易患。

4、为了保持身体健康, 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 早、中、晚的能量应当分别占、和左右。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阅读书本35——37页小组探讨

5、生物学家根据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把食物分为7类, 而营养学家却把食物分成5类:①面包、谷类②家禽、鱼、豆、肉类

③蔬菜、水果类;④奶和奶制品⑤油脂类。并形象地设计成如下“平衡膳食宝塔”提倡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 以免营养不良或过剩。请参照课本

37页的“平衡膳食宝塔”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

学习任务二:阅读书本38——42页小组探讨

6、购买有包装袋或包装盒的食品, 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内容?

7、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8、购买蔬菜、鱼、肉等等非包装食品时, 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三、系统总结:合理膳食, 食品安全。

四、知识链接:

食品污染食品污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性污染;一类是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指病原体的污染。细菌、霉菌以及寄生虫卵侵染蔬菜、肉类等食物后, 都会造成食品污染。在受潮霉变的食物上, 能生长一种真菌——黄曲霉。黄曲霉能产生一种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 这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霉菌毒素的污染, 可能是世界上某些湿热地区肝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五、反馈检测

9、营养学专家建议我国青少年要多吃奶、蛋、鱼, 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因为蛋白质是()

A、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 B主要供能物质

C、容易消化的物质

D、有机物。

10、某人一到黄昏就看不清东西, 应注意多吃下列一组食物()

A、豆类、糙米, 全粒谷物

B、胡萝卜、黄玉米

C、肉、蛋、奶

D、新鲜的蔬菜、水果。

11、课本39页练习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分析相关资料, 通过分组讨论合作, 提高分析问题, 归纳总结的能力。

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资料分析, 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我们是通过哪些器官进行呼吸的?

2、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体畅通?

3、呼吸道除了保证气体的通畅外, 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4、鼻内部有什么结构特点?为什么要用鼻呼吸?

5、你平常吃饭时大说大笑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吃饭时不能大说大笑?

二、合作探究

6、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7、北欧的冬天非常冷, 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 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三、系统总结

(一)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 这可以使呼吸道内的气体通畅, 此外, 鼻腔前的鼻毛、鼻腔表面的黏液, 也在保证气体通畅方面有一定的功能。

(二)呼吸道不仅仅是气体的通道, 它还有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体内空气的作用;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灰尘和细菌, 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 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 所以要用鼻呼吸。

四、反馈检测

8、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A.口腔B.咽 C.喉 D.食道

9、吃饭时说笑, 若吞咽时__________来不及盖下, 会使食物进入__________, 引起剧烈咳嗽()

A.软腭 B.会厌软骨 C.气管 D.食道

10、北欧人的鼻子较大, 其作用是()

A.使人漂亮 B.使鼻孔较大

C.使鼻腔较长 D.使鼻毛较长

11、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

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12、呼吸系统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后者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它是

_________的场所;前者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 主要作用是将吸入的空气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少对肺的刺激。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学习目标】

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2、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3、通过测量胸围差, 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学习重、难点】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通过模拟实验, 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测定胸围差时, 被测者要自然站立, 双手自然下垂, 均匀呼吸, 还要做到( )

A 不挺胸、不屏气

B 挺胸、不屏气

C 挺胸、屏气

D 不挺胸、屏气

2.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 )

A 肺

B 血液

C 细胞 D心脏

3.做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吹气时, 每分钟吹气的次数应是( )

A 12~14次

B 16~18次

C 60~70次

D 100次以上

4、人在剧烈运动后, 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 )

A氧气 B 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5、适应于肺泡与外界空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

A鼻腔内有鼻毛 B 气管、支气管都有软骨支架

C肺泡壁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肺泡外保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二、合作探究

6、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是否发生变化?

7、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

8、容积的变化与吸气和呼气有什么关系?

9、气体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10、气体是如何进行交换的?

三、系统总结

1、

2、气体交换的原理: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

四、生活链接

五、反馈检测

11、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在, B图表示在。(2)吸气时, 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使胸腔容积, 肺随着,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气体便被吸入。

(3)呼气时, 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使胸腔容积, 肺随着,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气体便被排出。

12、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 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为()

A.1层B.2层C.3层D.4层

13、在剧烈运动后, 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14、夫妇被怀疑害死了一女婴, 法医在鉴定时将死婴的肺部剪下一块, 投入水中, 结果肺块下沉, 法医判断婴儿为产前死亡, 这对夫妇无罪。法医判定的理由是()

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肺会吸水呈海面状

C.肺泡充满了血液 D.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2.举例说明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学习重、难点】

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 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2、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二、合作探究

3、房间装修以后, 为什么过一段时间才能搬进去?

4、在大雾天气, 为什么不宜进行晨练?

5、烟草中危害最大的有毒物质是什么?

6、结合身边的实例, 讨论吸烟的危害。

三、系统总结

四、生活链接

五、反馈检测

7、下列疾病中, 可能由空气污染引起的是()

A. 感冒 B.哮喘 C.肝炎 D.沙眼

8、冬天上课教室门窗关闭较久后, 不少同学会出现打“阿欠”的现象, 是因为()

A.打“呵欠”会传染

B.同学们想睡觉

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9、五点取样法:是先确定对角线的作为中心抽样点, 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的点作为样点, 这就是五点取样法。

10、房屋装修后不能马上入住, 而要进行( )

A.关闭门窗, 避免潮湿

B.在屋内喷洒大量的醋, 杀毒灭菌

C. 打开门窗, 通风透气

D.喷空气清新剂, 让室内清香四溢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学习目标】

1、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并能通过血浆和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归纳出血液的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 提高思维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运用知识, 描述贫血、发炎、血流不止的现象及原因, 培养学生看典型贫血化验单, 发炎化验单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区别。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 认真思考下列问题

1、人体从外界摄取的养料和氧, 如何运到组织细胞?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如何运走?

(1)、将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 用离心机离心或者静置

一段时间后, 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见左图)。这是为什么?通

过你的观察血液分成几层?(开启你的知识储备库, 猜测一下各层分别是什

么?)

(2)、阅读课本血常规化验单, 你认为血液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

所列的血液成分, 分别应在什么层位?

(3)、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

二、合作探究

2、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①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②你是怎样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③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④观察红细胞猜测红细胞的形状?

3

血细胞形态结构功能数量(单位:个/立方毫米)

红细胞女:(350---500)万

男:(400----550)万

白细胞(4---10)万

血小板10万---30万

三、系统总结

四、反馈检测

4、在血常规化验单上有一项检查项目是RBC, 其意义是()

A、红细胞计数

B、白细胞计数

C、血红蛋白

D、血小板计数

5、血浆成分中, 含量最高的是()

A、水

B、葡萄糖

C、无机盐

D、蛋白质

6、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分为________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层为血细胞

B、中层为红细胞

C、下层为红细胞

D、中层为血浆

7、血液的组成()

A、血浆和红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

C、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D、血红蛋白和血浆

8、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的蛋白质。

A、铜

B、铁

C、钙

D、锌

9、贫血患者应多吃含()丰富的食物。

A、钙和糖

B、铁和蛋白质

C、磷和脂肪

D、钾和维生素

10、贫血是因为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造成的, 贫血患者往往伴有头昏、乏力等症状,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贫血患者的血液()

A、输送养料的能力差

B、含有的营养物质少, 造成营养不良

C、运输氧气的能力差, 影响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

D、运输废物的能力差, 影响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

11、血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 , 这种血细胞没有 , 富含

, 正是这种物质的存在, 使得这种血细胞具有的能力。

12、血小板是血细胞中的细胞, 没有 , 形状 , 具有促进 , 加速的作用。

教学反思: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学习目标】

1、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通过课本里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学习重、难点】: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血管可分为、和三种。

2、在血管里血液流动最快的是 , 血液流动最慢的是。将血液从身体各

个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是。

3、中医给病人切脉时, 所切的脉是哪种血管?它具有哪些特点?

4、什么是毛细血管?它具有哪些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5、在我们的手上看到的一条条“青筋”是哪一种血管, 它具有哪些特点?

6、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 有哪些结构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7、在抽血或输液前, 为什么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

二、合作探究

小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并讨论:

8、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 用浸湿的棉絮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 目的是为了保证小鱼的 , 在低倍镜下看到尾鳍中最小的血管是 , 只允许红细

胞通过它。

9、在观察过程中为什么要不断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

10、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管壁很薄, 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这些特点有什么作用?

三、系统总结

四、反馈检测

11、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把血液从身体各部队各部分输送

回心脏的血管叫;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的和之间的血管。

12、手臂上看得到的血管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 属于。

13、某人受伤, 如果血液缓慢渗出, 颜色暗红, 则受伤破裂的血管是;如果血流喷出, 颜色鲜红, 则受伤破裂的血管是。

14、高血压患者多因为血管硬化引起的, 这里的血管指。“打吊针”输液, 药物直接进入的血管是 , 肌肉注射的药物, 最先进入的血管是。

15、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 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16、红细胞并排时, 不能通过下列哪个管道()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学习目标】

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学习重、难点】

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血液循环的途径。

难点: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及血液循环的途径。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自学教材P68, 结合人的心脏的模型和心脏解剖图, 认识心脏的结构。

填图: ⑴__________ ⑹__________ ⑵______ ⑺_________ ⑶__________ ⑻__________ ⑷__________ ⑼__________

⑸__________ ⑽__________ ⑾_________

2、自学教材P 68, 结合人的心脏的模型和猪的新鲜心脏, 认识心脏的 结构。

3、结合课件或板图, 进一步认识心脏的结构, 理解各部分的功能。

拓展反思:

4、给你一个新鲜的动物心脏, 怎样判断其左右?

5、将离体心脏的下腔静脉扎紧, 把清水注入上腔静脉, 水会从哪个结构流出 ?把清水注入主动脉, 水又会从哪个结构流出?

学习任务二: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

观察P 70的血液循环模式图, 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

6、结合课件, 对照血液循环模式图, 认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并理解血液性质的变化。 体循环路线:

肺循环路线:

7认识冠脉循环及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动脉血管里流的都是动脉血, 静脉血管里流的都是静脉血吗?

(2)在血液循环中, 血液经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方式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小组讨论, 交流P 68的讨论题。

(4)小组讨论、交流P71的两个讨论题。

三、系统总结

四、反馈检测 ⑴

⑵ ⑶ ⑷ ⑽

⑸ ⑼ ⑾ ⑻ ⑺ ⑹

8、在人体血液循环中, 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A.心室和心房之间

B.心室和动脉之间

C.动脉内

D.静脉内

9、肌肉注射青霉素后, 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一个腔?()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10、下列血管中, 流动脉血的是()

A主动脉、肺静脉 B主动脉、肺动脉

C肺动脉、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11、血液从左心室射出后, 经体循环回到右心房之前, 不可能流经()

A肾静脉B肺静脉 C上腔静脉 D主动脉

12、血液能不停地在血管、心脏组成的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 其动力来自( )

A.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

B.动脉的收缩和舒张

C.静脉的收缩和舒张

D.骨胳肌的收缩和舒张

13、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 保证了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由心室→心房→动脉

B.由心室→心房→静脉

C.由心房→心室→静脉

D.由心房→心室→动脉

第四节输血和血型

【学习目标】:

1、会列举出ABO血型的类型, 特别是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2、说出人体的血量,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教学重点】:说出 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教学难点】:输血的原则――同型输血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同学们依据学习目标和导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P76—77, 勾画主要知识点。并用红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1、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 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应以输

入为原则。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血;AB血型的人, 除可输入0型血外, 也可以输入少量的血和血。

2、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3、医学研究表明, 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 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mL, 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 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

4、从1998年起,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提倡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5、你知道:血型的发现人是。

6、ABO血型:人类的ABO血型系统有、、、四种血型。

二、合作探究

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献血对身体有害吗?

三、系统总结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物理 教案

目录 第七章力 (4) 第一节力 (4) 第一节弹力 (7) 第三节重力 (9) 第八章运动和力 (11)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11) 第二节二力平衡 (13) 第三节摩擦力 (17) 第九章压强 (20) 第一节压强 (20)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23) 第三节大气压强 (25)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8) 第十章浮力 (30) 第一节浮力 (30)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33) 第三节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39)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44) 第一节功 (44) 第二节功率 (48) 第三节动能和势能 (51) 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54)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56) 第一杠杆 (56) 第二节滑轮 (58) 第三节机械效率 (60)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二)讲授新课 1.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结合课本里的插图,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钢尺,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钢尺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都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人教版】2021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全集)精品电子教案汇总(vip专享)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精品电子教案汇总 第一单元准备课 (一)教材内容 ◇数一数 ◇比多少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数一数。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并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数数的资源非常丰富。安排一个校园场景,有非常丰富的数数资源,包括数量在1-10的各种事物,每个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 在教材中我们给出人物数量是20,以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对数数方法进行指导。 ·组织学生数一数身边的事物。 ◇给出了1~10十个数字,了解学生认数字情况

·数字什么时候出示可以灵活把握。 ◇把握好教学要求。 ·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地学会数数的方法。·对1~10十个数字,只是了解不是正式教学。不要求学生全部认识1~10各数。 ◇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 “比多少”通过一一对应比较两组事物的多少,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由童话故事引出学习内容。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童话故事,以此为背景引出学习内容。 ◇提供了丰富的比较素材。如“一张石桌”“三个苹果”“四根萝卜”“四个小凳”“两条跳出水面张望的小鱼”等等,教材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提示老师可以利用这些东西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充分地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掌握比较的方法。 ·比较的两种事物,尽量能够建立起合理的对应关系。 ◇练习中安排了不同形式的习题。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第十三章内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现象。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了解热量的概念。 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本章在学习机械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另一种主要形式的能量——内能重点研究。依据教材的编写安排可以把本章内容分成两部分:内能的本质、内能的改变。其中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宏观的扩散实验验证物质微观结构从而给出内能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找到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从研究内能的改变过程中了解物质的吸热特性——比热容的不同,并能利用其进行热量计算。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内能的改变方式、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现象等。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和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是教学的难点。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状态,为学习分子的热运动奠定了基础;学习了机械能及其转化,为研究内能提供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比热容的相关知识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由于本章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给学生的学习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比热容、热量的综合计算,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1.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现象时,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转换法,将微观问题转换为宏观的外在表现来研究,是突出这一重点的关键。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时,加深学生对比热容的理解,应该在探究比热容的物理意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类比法将“比热容”与“密度”进行类比,让学生理解和体会比热容与密度一样,都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第1节分子热运动 本节主要讲述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分子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力是物体具有内能的基础,学好本节知识便于学生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本节课主要是分子动理论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观点,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两部分内容是下一节学习物体内能的基础。这一节课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引导学生观察扩散现象去间接感知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用乒乓球与弹簧组成的模型来配合讲述,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最后,让学生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汽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分子很小,只有通过对物质的宏观性质的分析间接去了解,本节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物理现象,从而领会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其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并使学生借助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感知的事实。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部完整版

马店小学霸教育培训学校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备课2017人教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 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 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1—1长度和 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全册)精品全英教案汇总

超级资源(共10套112页)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全册)精品全英教案汇总 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Language Goal 【语言目标】Learn to talk about past events:in this unit,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where they went and what things they did in the past. Knowledge Goals 【知识目标】 Key Words anyone,anywhere,wonderful,few,most,something,not hing,everyone,myself,yourself,seem,bored,someone ,decide,try,wonder,difference,wait,below,enough, hungry,as,dislike Key Phrases quite a few,of course,feel like,because of,on vacation,keep a diary,have a good time Key Sentences 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I went to the mountains. 2.Did you...?Yes,I did./No,I didn't. 3.How was your vacation? Key Grammar 1.“Where”cause of special questions and answers(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 2.The use of indefinite pronouns(不定代词的用 法).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3 欧姆定律 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问题: 1、需要的实验器材? 2、实验电路图? 3、怎样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 4、本活动的探究方法? 学生思考讨论后同桌相互 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学生上黑板进行活动探究 1、连接电路 2、进行实验 3、收集数据 引导学生 合理猜 想,引出 探究课题 培养学生 进本的实 验操作能 力,学会 用控制变 量法探究 问题 学会交流

刚才几位同学都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探究,并进行了科学地分析。下面就请大家来交流一下自己组的探究结果。 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PPTflash动画展示该实验过程,进一步理清实验思路、过程以及探究时注意的细节问题 活动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学生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电 压变大为原来的两倍时,电 流也变为原来的两倍;电压 变大为原来的三倍时,电流 也变为原来的三倍。 即:电阻一定时,电流与 电压成正比。 认真观看的同时思考滑动 变阻器在本探究中的作用 实验 次序 电压 U/V 电流 I/A ① ② ③ 激发学生 交流的欲 望 学会分析 数据、归 纳结论 进一步掌 握电流与 电压的关 系

课堂 小结 1.回顾本课探究过程 2.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3.本节课学会了哪些研究方法? 同桌或邻桌间相互交流后, 点名回答 进一步掌握新知 课堂 练习 PPT 展示练习 学生分组练习 巩固新知 作业布置 作业:课本“www ”习题 独立完成 进一步落实新知 教学反思: 针对本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主要采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但由于本节课容量大、时间紧,学生素质较低时,教师不能一味放手,要注意适当引导。利用PPTflash 动画演示及实物投影显示学生归纳的结论,减少教师和学生的板书,可以节约不少时间,从而使学生的探究显得比较宽裕,是本课圆满完成的关键之一。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物理 全册优质教案

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 新课引入 出示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表,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说出它们的作用与使用规则;再出示如图丙所示的仪表,观察这个仪表,你对它了解多少?知道它的哪些相关信息?从学生的疑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认识电能 活动1: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电池?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生活中不同型号的干电池、手机、数码相机中使用的锂电池,它们属于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活动2:让学生从物理走进生活,讨论、交流,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消耗电的用电器?能否说出它们的能量转化?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电风扇、白炽灯、空调、冰箱等,这些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活动3:结合以上两个问题,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试着说出电能的概念和单位。 归纳总结:(1)电能:电流所具有的能量。(2)单位:电能常用的单位是千瓦时,符号是kW·h(俗称“度”);在物理学中电能更常用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W·h=3.6×106J。

探究点二:电能的计量 活动1:走进生活,让学生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出在你的家庭中是如何计量每个月消耗的电能的?你知道这些电能是通过什么单位计量?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师归纳总结:电能的测量工具是电能表,往往以度为单位,1度=1kW·h。活动2:根据同学们的生活经验,交流讨论说一下,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表,说出如何读出电能表的示数,如何计算出这个月消耗的电能? 根据学生的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出: (1)电能表的示数,最后一位是小数位,单位是kW?h (2)月末的电能表示数减去月初电能表的示数,即为一个月消耗的电能。 活动3:出示电能表,让学生结合课本P88的内容,说出如图所示的电能表铭牌所代表的含义。 归纳总结:“220V”是说这个电能表应该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10(20)A”是说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50Hz”是说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中使用。“3000r/kW·h”是说,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上转盘转过3000转。 探究点三:电功 活动1:自学课本P90,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电功? (2)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根据小组之间阐明的观点,归纳总结得出: (1)电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也可以说电流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电功的符号是W。

(共137页)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二〖全册〗精品教学案汇总

超级资源(共31套137页)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二(全册) 精品教学案汇总

高一数学教学案 必修2 棱柱、棱锥和棱台 班级 姓名 目标要求: 1、了解并掌握棱柱、棱锥和棱台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区别; 2、能画出简单的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空间图形; 3、明确多面体的概念. 重点难点 对几何体直观图的认识及棱柱、棱锥和棱台的定义、几何特征的理解. 典例剖析 例1、仔细观察下列图形, 并将图的序号填入横线内: (1)棱柱有 ;(2)棱锥有 ;(3)棱台有 ;(4)多面体有 . 例2、画一个四棱柱和一个三棱台. F E B C D

例3、(1)以四棱柱的侧棱为对边的平行四边形有______________. (2)某棱台的上下底面对应边之比为1:2,则上下底面面积之比为. (3)一个骰子由1~6六个数字组成,请你根据图中三种状态所显示的数字,推出“?”处的数字是____________. 例4、下列三个命题正确吗?为什么? (1)有两个面平行, 其余各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2)有一个面是多边形, 其余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 (3)有两个面平行, 其它各个面都是梯形的几何体是棱台. 学习反思 1、熟练掌握棱柱、棱锥和棱台的定义,它们的几何特征分别是 ,并且知道它们相互转化过程; 2、对于几何体的类型的判断除了熟悉基本几何体的基本性质、特点外, 对于一些复杂的判 断还是要回归到定义中去判断. 课堂练习 1、棱柱的侧面是形, 棱锥的侧面是形, 棱台的侧面是形. 2、多面体至少有个面, 这个多面体是;六棱台是面体. 3、平行于棱柱侧棱的截面是什么图形?过棱锥顶点的截面是什么图形?请画图说明. 4、判断:(1)棱柱至多有四个面是矩形;(2)四棱锥是四面体; (3)有两个面平行且相似, 其它面是梯形的几何体是棱台.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电阻教案新版苏科版

教学第一节——电阻(一)内容第一课时:电阻(一)课型:题新授课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初步体会改变电流大小的两类途径。 3.初步形成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课三物理量,知道电阻的单及换算关系。知识与.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4技能维程影响。.经历改变电路中电流知大小的各种尝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5 标目能力。标准经历改变电路中电流知大小的各种尝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过程与方力。法 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感知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两个因素。教学重点 认识到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教学难点 干电池.小灯泡.电流表.导线.开关.各种金属丝(康铜丝.锰铜丝.镍铬合金丝. 教具学具铁丝等),铅笔芯.学生自带橡皮.塑料尺.一元硬币 学习内容.过程安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订栏 一、新课引入 灯是我们常见的用电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 灯,其中有一种台灯,它的亮度可以调节。旋生一位学上台旋动出示调光台灯,哪一位上来试一下。钮,学生可以看到灯泡 同学们家中一般都有调光台灯,你知道它是怎么的亮度发生改变。样工作的吗?学习了这一章知识你就可以清楚了,并 且可以自己设计制作一个调光台灯。 二、学习新课 请同学们将一个小灯泡.一节干电池.一个电流 表.和一个开关接入电路。 然后在电路中A .B之间分别夹入铁丝.铅笔芯. 学生按下图连接好电路橡皮.塑料尺.一元硬币,观察灯泡的亮暗情况。 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 问:刚才的物体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学生分组活动: 2.探究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电功率教案

《电功率》 教材首先通过将不同功率的用电器分别接在电路中工作时,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不同,使学生通过实验直接比较出在相同时间里,铝盘转过的圈数不同。认识到铝盘转过的圈数直接反映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多少,而在相同时间里铝盘转过的圈数,则反映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快慢。使学生直观地建立起“电功率”的概念。然后认识电功率的单位,通过小资料介绍常用“家用电器的电功率”,进一步强化用电器电功率的大小不同,其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而后介绍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相关知识,最后说明电功率的测量,为下一节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 2.理解电功率的公式 t W P ,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P=UI。 3.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电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 2. 通过实验,探究在不同电压下,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关系,使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所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教学难点】 — 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灯泡、可调电压的电源,开关、导线、多媒体课件等。 , 一、新课引入: 展示课件: 1、观察动画,分别把灯泡和空调接入电路,电能表转盘转动的快慢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 2、观察铭牌的图片,想一想,灯泡上的“25 W”和空调上的“1060W”的字样是什么意思 二、知识讲解: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汇总

第一单元 活动一:几个叶片的电风扇使用效果好 授课日期: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 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学重难点:实验分析教具:小电风扇、布条、直尺、记时器 教学过程: 一、小调查询问同学们调查使用效果好的电风扇的标准。 1. 启动要快。 2. 风量要大。 3. 噪音应该很小。 二、设计实验方案 1. 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 2. 小组开始实验 2人操作, 1人记录, 1人观察,再轮流 3. 分析实验数据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小结:用 1个和 3个叶片时,布条开始飘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4. 评价自己的实验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写在书上。 活动二:神奇的风帆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了解风帆的知识。 2. 知道风帆可以使船走得更快。 3. 懂得如何投稿。教学重、难点:风帆知识的收集。 教具:幻灯图片、风帆模型、信封 教学过程: 一、导课出示“征稿启事” 二、寻觅风帆宝库 1. 哪里会有关于风帆的知识? (1出示一些有用的网址,让学生去查找资料。 (2找一些有关风帆知识的书。 三、整理收获 1. 风帆百态 2. 风帆助行 3. 出示风帆的图片,让学生知道风帆助行的原理。四、构思稿件 1. 怎么投稿? 2. 投稿的内容是什么?准备从几个方面来写。五、如何修改稿件同学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 活动三:让小电珠亮起来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知道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式。 2. 让学生学会连接电路。 3.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动手实验 教具:小电珠电线 教学过程: 一、了解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特点。 二、设计风力发电模型 要注意 1. 风力发电模型示意图 2. 风力发电说明 3. 风的来源及风力大小 4. 操作场地和时间 三、演示并介绍开关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1. 功能:用来控制电流的通断。当开关合上,电流可以从开关上流过;当开关断开,电流不能从开关上流过。 2. 学生分组实验。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 小结:在一个电路中,要分别控制电路中两个小电珠的亮、灭, 其方法是把两只开关并列地连接在电路里。 第二单元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课时数NO : 教学 内容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课题第一课时:认识杠杆课型:新授课 程 标 准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3. 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 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1.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学物理是有用的。 2.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3.从伟大科学家的身上,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 重点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教学 难点 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教具 学具 指甲剪、剪刀、筷子、啤酒扳手等 学习内容.过程安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订栏 一、激发兴趣 师: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有一句名 言,说如果给他一根硬棒和一个支点他可以撬 动整个地球。经科学研究证明,他办不到这件 事,但他讲的这个道理是正确的,只是他无法 在他有限的生命里走完硬棒另一端的路程。那 么他所说的硬棒到底有多厉害!愿和我一起来 探究它的奥秘吗? 1.出示应用杠杆的一系列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从这些图片中你能 发现什么? 不论学生发现什么都应予以肯定,积极 鼓励学生寻找各图之间的共性或图与图之间的 共性。 2.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杠杆的共性。 ○1都有一个共同的可以转动的固定点。 聆听 思考 观察 思考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教学设计

14.2热机效率教学设计 清水河镇中学:陈龙美 【教学目标】 1.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燃烧释放热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 2.能简单计算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 3.能说出热机工作时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什么是热机效率。 4.结合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使学生懂得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燃料热值的含义。 难点:计算热机的效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语:前面我们学习了机械效率?那么热机是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它能把内 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吗?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本课我们学习14.2 热机效率。 2.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1.我能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燃烧释放热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 2.我能简单计算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 3.我能说出热机工作时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什么是热机效率。 4.我能结合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懂得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的重要意义。 过渡语: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下面,让我们带着目标,学海泛舟。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课件展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22-24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1.阅读课本p22“燃料的热值”部分,建立热值的概念,知道燃料热值的含义,知道热 值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常见物质的热值。 2.阅读课本p23“热机的效率”部分,知道热机效率及能量的流向,会利用公式对热机 效率进行计算,明确提高效率的必要性和如何提高热机效率。 过渡语: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情况完成下列练习,做题要细心、规范;完成后,组长组织 对桌交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二)自学检测反馈 1.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的。

2017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1 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进度表

2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3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鸡蛋有浮有沉。 (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灯变亮。

2.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问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解析:外表面。 提问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 解析:空身。 小结: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3.怎样学好物理。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不要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配套教案全汇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配 套教案汇总 1.沁园春雪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一、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 1.正音:分娆逊数汗 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二)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1.学习上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解题思路:“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3、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2.逐层理解下阕: ①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思路:“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解题思路: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九年级物理上册 3.1 电现象教案 (新版)教科版

第1节电现象 课题第1节电现象 教学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2.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得出正负电荷及相互间的作用。3.知道验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理是否带电。 4.电荷量的定义及单位,中和定义。 5.能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解释物体在摩擦时为什么会带电。 6.摩擦起电的实质。 7.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8.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9.知道什么叫电源和电源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两种电荷规定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解释物体在摩擦时为什么会带电;理解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 难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摩擦起电的实质 教具 准备 橡胶棒、玻璃棒、绸子、皮毛、纸屑、验电器。 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提问。 二.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用绸子毛皮在玻璃棒、橡胶棒上摩擦几下,然后反棒靠近纸屑,头发等轻小物体。 现象: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摩擦起电。 三.新课教学。 1.摩擦起电的定义及解释有关现象。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 实验现象:玻璃棒(绸子)靠近玻璃棒(绸子)会排斥。 橡胶棒(皮毛)靠近橡胶棒(皮毛)会排斥。 橡胶棒(皮毛)靠近玻璃棒(绸子)会吸引。 分析推理得出: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并规定为正电荷、负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验电器 结构 原理: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性质制成。 用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可判断带电体的电性(作解释)。 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Q )。 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 基本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1019 库仑,作为基本电荷。 5.摩擦起电的原因: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就容易失去电子,使跟它相摩擦的物体得到电子, ②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讨论: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什么电?(正电)。为什么带正电?(玻璃棒与丝绸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较弱,在与丝绸摩擦 时,因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带什么电?(负电。)为什么带负电?(玻璃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丝绸因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什么电?毛皮带什么电?为什么?(略) 6.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正负电荷分开。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 说明:由于南方天气较潮湿,所以实验前必须把器材烘干,可能电吹风即时吹即时做才能见到效果,否则摩擦起电将做不了。一.复习:提问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球带什么电?金属箔片带什么电? 提问2:验电器是通过什么方法带上电的? 8.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 引导同学思考:小灯泡持续发光,表示有持续电流通过小灯泡的灯丝。你能否通过上述实验找到维持小灯泡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必须有电源 ②电路要接通(合上开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

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 一 运动的世界 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 cm.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 例:45μm=4.5?10-5m 0.23dm=2.3?107nm 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 和t 的单位化成m/s 或者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若 汽艇以10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 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 船=V 船t=100m/s ?5s=500m 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 声=V 声t=340m/s ?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 船+ S 声)/2=1100m 5、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t s 来计算,切勿利用V=221V V +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 的公路上行驶,前50m 的速度为20m/s,后50m 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 这100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 解:前半段时间为:t= v s =s m m /2050=2.5s 后半段时间为:t=v s =s m m /1050=5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t s =s m 5.7100=13.3m/s [应用练习] 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 ______的。 (2)小明对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来说是_____的,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3)小明对马路上的行人来说是________的,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含教学反思)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⑴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⑵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⑶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鸡蛋有浮有沉。 ⑷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灯变亮。 2.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问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解析:外表面。 提问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 解析:空身。 小结: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3.怎样学好物理。 ⑴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 ⑵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不要以为问老师一些简单的问题会遭到耻笑,而不问。 第1 共214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