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基础知识简介

合集下载

弹簧基础知识汇总

弹簧基础知识汇总

弹簧基础知识汇总弹簧是机械和电子行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弹性元件,弹簧在受载时能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并把机械功或动能转化为变形能,而在卸载后弹簧的变形消失并回复到原状,同时将变形能转化为机械功或动能。

弹簧的载荷与变形之比称为弹簧刚度,刚度越大,则弹簧越硬。

一、弹簧的作用•缓冲和减振。

如汽车、火车车箱下的减振弹簧,各种缓冲器的缓冲弹簧等;•控制机构的运动。

如内燃机中的阀门弹簧,离合器中的控制弹簧等;•储存及输出能量。

如钟表弹簧、枪闩弹簧等;•测量力的大小。

如弹簧秤,测力器中的弹簧等;二、弹簧的分类按受力性质弹簧分为: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扭转弹簧和弯曲弹簧。

拉伸弹簧(简称拉簧)是承受轴向拉力的螺旋弹簧,拉伸弹簧一般都用圆截面材料制造。

在不承受负荷时,拉伸弹簧的圈与圈之间一般都是并紧的没有间隙。

压缩弹簧(简称压簧)是承受向压力的螺旋弹簧,它所用的材料截面多为圆形,也有用矩形和多股钢萦卷制的,弹簧一般为等节距的,压缩弹簧的圈与圈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当受到外载荷时弹簧收缩变形,储存形变能。

扭转弹簧属于螺旋弹簧。

扭转弹簧可以存储和释放角能量或者通过绕簧体中轴旋转力臂以静态固定某一装置。

扭转弹簧的端部被固定到其他组件,当其他组件绕着弹簧中心旋转时,该弹簧将它们拉回初始位置,产生扭矩或旋转力。

还有两种不常见的空气弹簧和碳纳米管弹簧;空气弹簧是在柔性密闭容器中加入压力空气,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实现弹性作用的一种非金属弹簧,用在高档车辆的悬架装置中可以大大改善车辆的平顺性,从而大大提高了车辆运行的舒适性,所以空气弹簧在汽车、铁路机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碳纳米管弹簧:需要先制出碳纳米管薄膜,再利用纺丝技术将碳纳米管薄膜纺成碳纳米管弹簧。

直径可以达上百微米,而长度可以达几厘米,有望应用于可伸缩导体、柔性电极、微型应变传感器、超级电容器、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场发射源、能量耗散纤维等领域,还有望应用于医疗器械,比如拉力传感绷带等。

高考弹簧知识点总结

高考弹簧知识点总结

高考弹簧知识点总结弹簧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高考物理考试中,弹簧是一个常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考物理中与弹簧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1. 弹簧的基本概念弹簧是一种螺旋形的弹性物体,具有弹性变形的能力。

它常用于存储和释放能量,是许多机械装置和弹性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

2. 弹簧的弹性力学公式弹簧的弹性力学公式描述了弹簧的弹性行为。

在一定条件下,弹簧的弹力与其弹性变形成正比。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性力学公式可以表示为:F = k * x,其中 F 是弹簧的弹力,k 是弹簧的弹性系数,x 是弹簧的弹性变形。

3. 弹性系数与弹簧的刚度弹性系数 k 反映了弹簧的刚度,也就是弹簧对单位变形所提供的弹力大小。

弹性系数越大,弹簧的刚度越大,提供的弹力也就越大。

4. 弹簧的标准化弹簧的标准化是为了方便生产和使用。

根据具体的弹簧形状和应用领域,弹簧有不同的标准化分类和规范,如拉簧、压簧、扭簧等。

5. 弹簧的能量存储和释放弹簧具有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能力。

当弹簧发生弹性变形时,会将外界施加的力转化为弹性势能存储起来;当外界力取消或改变时,弹簧会释放储存的弹性势能,恢复到原始状态。

6. 能量守恒与弹簧振动在弹簧振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了应用。

弹簧振动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动能不断转化,而其总和保持不变。

7. 弹簧系统的共振弹簧系统在某一特定频率下发生共振现象。

当外界频率与弹簧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匹配时,弹簧会达到最大振幅,共振现象发生。

共振现象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如乐器、机械、电子等。

8. 弹簧的阻尼与振动衰减弹簧系统在振动过程中会受到外界阻尼力的影响,从而引起振动衰减。

阻尼可以分为无阻尼、欠阻尼和过阻尼三种情况。

不同的阻尼方式对弹簧振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9. 弹簧的应用弹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机械工程、建筑工程、汽车工业等。

弹簧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减震、支撑、密封、传动等。

弹簧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弹簧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弹簧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弹簧的基本原理弹簧是一种以弹性变形产生弹力的机械元件,其基本原理是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规定,在一定温度下,弹簧的变形量正比于外力,即F=kx,其中F表示弹簧所受外力,x表示弹簧的变形量,k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

弹簧的弹性系数取决于弹簧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是弹簧力学分析的基本参数。

二、弹簧的分类按照形状和用途,弹簧可以分为螺旋弹簧、压缩弹簧、拉伸弹簧、扭转弹簧等。

螺旋弹簧广泛应用在机械设备中,用于承受轴向力;压缩弹簧多用于减震、支撑等场合;拉伸弹簧则主要用于拉伸应用,如弹簧秤等;扭转弹簧则主要用于扭转应用,如扭簧。

三、弹簧的应力分析在外力作用下,弹簧会产生应力,弹簧的应力分析是弹簧力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弹簧的应力分析中,需要考虑弹簧的几何形状、外力大小和方向、弹簧的材料性质等因素。

通过应力分析可以确定弹簧的最大应力和应力分布规律,从而指导弹簧的设计和选材。

四、弹簧的应变分析弹簧的应变分析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弹簧所发生的形变。

弹簧的应变分析是弹簧力学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应变分析可以确定弹簧的形变量和形变规律。

弹簧的应变分析需要考虑弹簧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质、外力大小和方向等因素。

五、弹簧的设计原则在实际工程中,弹簧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弹簧的弹性系数、强度、耐久性、工作温度等因素。

弹簧的设计原则包括:根据工作条件确定弹簧的工作方式;选择合适的弹簧材料;确定弹簧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考虑弹簧的安装和使用环境等。

通过合理设计,可以确保弹簧在工作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弹簧力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弹簧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和应力分布。

弹簧力学的应用广泛,涉及机械、航空航天、建筑、汽车等领域。

弹簧力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弹簧的基本原理、弹簧的分类、弹簧的应力分析、弹簧的应变分析、弹簧的设计原则等内容。

通过深入学习弹簧力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弹簧这一重要的机械元件。

弹簧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弹簧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弹簧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弹簧的基本概念1. 弹簧的分类根据弹簧的结构和材料,可以将弹簧分为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簧和气弹簧等。

螺旋弹簧是最常见的一种,其主要由圆柱形的弹簧丝卷绕而成。

而涡卷弹簧则是由平行的条状材料绕成的,板簧则是由薄金属板压制而成。

2. 弹簧的作用弹簧在工程中常用来储存和释放能量,它可以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当外力消失时则能够恢复原状。

因此弹簧常用于减震、缓冲、支撑以及传递力和运动等方面。

3. 弹簧的刚度弹簧的刚度可以用来描述弹簧对外力的抵抗能力,通常用刚度系数K来表示。

刚度系数K 定义为弹簧的变形量与受到的外力之间的比值,即K=F/Δx,其中F为受到的外力,Δx为弹簧的变形量。

4. 弹簧的力学模型弹簧在受力时可以近似为线弹簧,其力学模型可以用胡克定律描述。

在胡克定律中,弹簧的变形与受力成正比,即F=KΔx,其中F为外力,K为刚度系数,Δx为变形量。

二、应力-应变关系1. 弹性变形当外力作用在弹簧上时,弹簧会发生形变,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变形。

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弹簧的形变与受力成正比,且当外力消失时弹簧能够恢复原状。

2. 应力-应变关系应力和应变是描述材料受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的重要物理量。

弹簧的应力-应变关系通常用应力-应变曲线来描述,曲线的斜率就是弹簧的刚度系数。

3. 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描述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形变能力的物理量。

对于弹簧来说,可以用弹性模量来描述其受力形变的特性,通常表示为E。

弹性模量E与弹簧的材料有关,可以通过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来计算。

三、哈克定律1. 哈克定律的基本原理哈克定律是弹簧力学中非常重要的定律,其表述为“弹簧的伸长(或压缩)与受力成正比,方向与受力方向相同”。

根据哈克定律,可以得出F=KΔx,即受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

2. 哈克定律的适用范围哈克定律适用于线弹簧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受力情况。

在这个范围内,弹簧的受力与变形成正比,可以用哈克定律来描述。

弹簧基础知识

弹簧基础知识
弹簧。通俗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实际上一部分不 锈钢,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不锈钢的不锈性和 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 (钝化膜)的形成。这种不锈 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试验表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 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当 铬含量 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 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表面美观以及使用可能性多样 化。
弹簧是机械和电子行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弹性元件,弹簧在受载时 能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把机械功或动能转化为变形能,而卸载后弹簧 的变形消失并回复原状,将变形能转化为机械功或动能。
弹簧的主要功用有:① 测力,如弹簧秤和测量计的弹簧等;②控 制运动,如离合器、制动器和阀门控制弹簧;③减振和缓冲,如缓冲器、 减振器的弹簧等;④储能或输能,如钟表、仪表和自动控制机构上的弹 簧等。
JIS G 3561
合 阀用油回火铬钒钢线 JIS G 3565
金 阀用油回火硅铬钢线 JIS G 3566
SWO-V SWOCV-V SWOSC-V
o
120℃
o
o
220℃
o
o
245℃
弹簧用油回火硅铬钢线 JSMA NO.5
SWOSM(2)
o
220℃
黄铜线

白铜线


磷青铜线
铍铜线
JIS H3521 H 3721
SHINYUAN ELECTRONIC., LTD
弹簧基础知识
弹簧的用途:
主要功能有:①控制机械的运动,如内燃机中的阀门弹簧、离合器 中的控制弹簧等。②吸收振动和冲击能量,如汽车、火车车厢下的缓冲 弹簧、联轴器中的吸振弹簧等。③储存及输出能量作为动力,如钟表弹 簧、枪械中的弹簧等。④用作测力元件,如测力器、弹簧秤中的弹簧等。 弹簧的载荷与变形之比称为弹簧刚度,刚度越大,则弹簧越硬。

弹簧的基础知识

弹簧的基础知识

一根弹簧剪去一半之后K怎么变化K变为原来的2倍。

证明过程:原弹簧可以看作两个“半弹簧”串接,设劲度系数为k1=k2,当原弹簧受力变形时,每个“半弹簧”变形量为X,则整个弹簧变形为2x。

则有F=K*(2x)=k1*x=k2*x,k1=k2=2K0即每个弹簧劲度系数都是2K o弹簧裂纹的分类弹簧裂纹的分类可按几何特性、力学特性和裂纹的形状这几种状况进行划分。

1、穿透裂纹:穿透整个构件厚度的裂纹称为穿透裂纹。

一般情况把裂纹长度达到弹簧材料厚度一半以上的都视为穿透裂纹,并将其简化为理想尖裂纹处理,把裂纹尖端的曲率半径理想化的趋近于零,穿透裂纹的形状可以是直线的、曲线的或是其他类型的。

2、表面裂纹:所谓的表面裂纹就是裂纹位于弹簧的表面或者是弹簧的厚度比裂纹深度大的比较多。

半椭圆裂纹通常是表面裂纹的简化形式。

3、深埋裂纹:位于弹簧内部的裂纹就是深埋裂纹。

深埋裂纹的简化形式通常是圆片或椭圆片状裂纹。

按裂纹的力学特性分类外加作用力的不同,产生的裂纹就会有所不同,在构件中的裂纹按照其力学的特性可分为如图所示的三种基本状态:张开型(I型)裂纹:拉应力垂直于裂纹,位移在裂纹面上是张开的形状。

滑开型(II型)裂纹:平行裂纹面并且垂直于裂纹边缘的剪应力作用在裂纹上,裂纹在平面内相对滑开。

撕开型(III型)裂纹:平行裂纹面并且平行裂纹前缘的剪应力作用在裂纹上,裂纹相对错开。

弹簧振子的周期与弹簧本身质量的关系弹簧振子是一个不考虑摩擦阻力,不考虑弹簧的质量,不考虑振子的大小和形状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用来研究简谐振动的规律。

在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问题时,弹簧的质量是忽略不计的,因此弹簧振子的周期与弹簧本身质量没有关系。

弹簧承载力如何计算弹簧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下:弹力公式F=kx,F为弹力,k为系数,X为弹簧拉长的长度弹簧系数计算方法弹簧系数二弹性模量X线径的4次方/8/有效圈数/中径的3次方系数单位为:KG线径单位为:mm。

弹簧基础知识

弹簧基础知识

2:拉簧:
总圈数=有效圈+2圈 总圈数=有效圈+2圈
3:异形簧:
有效圈= 有效圈=
Gd4 8(中径) ×有效圈
3
总长度(自由长度)- 3根线径 节距 SWC:79000 K=力值 d=线径 G: SUS:71000
K=
外径=内径+2个线径 外径=内径+2个线径 内径=外径-2 内径=外径-2个线径
周长= R=3.14× 周长=兀R=3.14×直径 中径=内径+1个线径 中径=内径+1个线径
锥形簧单重=1.937 锥形簧单重=1.937
扁线spring:半径= 扁线spring:半径=
2
直径=2R=线径 直径=2R=线径பைடு நூலகம்
四:WNJ连续式弹簧回火炉参数表 四:WNJ连续式弹簧回火炉参数表
一、弹簧的基本知识:
1、材料: 碳素线(SWC):普通72A 碳素线(SWC):普通72A 82B 65MN 琴钢丝 SWPA/B 不锈钢(SUS):亮面 常用的为304 不锈钢(SUS):亮面 常用的为304 含镍量较高 雾面: 镀镍线:SWIC(NI镀镍线:SWIC(NI-CO 日本称)多用于电池簧 其他:铁线、烤漆线、电镀线 2、线材特性: SWC SWIC 回火硬度加硬、外径缩小、圈数增多,角度变小、力值变大。 SUS 回火硬度加硬、外径变大、圈数变少,角度变大, 漆包线、铁线、铜线不回火,一般不电镀 3、回火温度和时间。详见回火温度表格 4、弹簧的种类及重要参数: 压簧: 外径,内径、长度(磨平量)、 圈数(总圈=座圈+ 圈数(总圈=座圈+有效圈) 旋绕比一般4-22 旋绕比一般4 力值---外径(弹性系数的关键) 力值---外径(弹性系数的关键) 垂直度---磨平(半根线以内) 垂直度---磨平(半根线以内) 扭簧: 内径(一般保内径)、角度、力值、圈数(就是总圈数)、 外观(旋向、折角圆滑度、无明显刀痕) 拉簧: 圈数(就总圈数、不包钩)、钩形状(德式勾、英式勾)力值、 电池簧:正极、负极、正负极双连簧) 一般用镀镍线、 旋向、高度、装配(居 中顶点) 松紧度 异形簧:长度、宽度、角度(空间角度)所有尺寸

弹簧设计基础知识

弹簧设计基础知识

弹簧设计基础知识弹簧是一种具有弹性的零件,其具有压缩或拉伸时能够恢复原状或接近原状的特性。

在工程设计中,弹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机械、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

在进行弹簧设计时,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1.弹力学基础:弹簧的设计是基于弹性力学原理的,需要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如胡克定律、应力、应变、弹性模量等。

这些基础知识是理解和计算弹簧的重要基础。

2.弹簧的材料:弹簧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最常用的材料包括钢、不锈钢和合金钢等。

在设计弹簧时,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弹性极限、屈服强度、延伸率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使弹簧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久性。

3.弹簧的类型:弹簧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扭簧、拉簧和压簧等。

不同类型的弹簧有不同的设计原则和应用场景。

了解各种类型的弹簧的特点和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出更合适的弹簧。

4.弹簧的基本参数:在设计弹簧时,需要确定一些基本参数,如弹簧的工作压力、使用温度、变形量和周期等。

这些参数是确定弹簧的尺寸和材料的重要依据。

5.弹簧的设计过程:弹簧的设计过程包括计算弹性变形量、确定弹簧的几何尺寸、选择适当的材料和验证弹簧的可靠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使用条件合理选择设计参数。

6.弹簧的测试和验证:设计完成后,需要对弹簧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符合设计要求。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拉伸试验、扭转试验和疲劳试验等。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弹簧进行调整和改进。

7.弹簧的应用范围:弹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机械传动、振动控制、减震和支撑等。

在设计弹簧时,需要了解弹簧在不同应用中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弹簧设计是一门复杂而有挑战性的工程学科,需要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设计和优化。

掌握弹簧的基础知识是进行弹簧设计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弹簧的力学特性和设计要求,才能设计出性能良好的弹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簧基本类别
1. 压簧 图示如下:
2.拉簧 图示如下:
3. 扭簧 图示如下:
4. 电池弹簧 图示如下:
5. 多形状弹簧(又称异形弹簧或支架弹簧) 图示如下:
●线材常见类别
+NI(镀镍)
SUS 304 光叻(可以上锡,线径φ0.2以下) 光身线
光身
1. SUS(不锈钢) SUS 302
+NI 抗磁多少
SUS 316
光身
2. SWC----高
SWB----中 碳钢线(高、中、低指的是线材的碳含量,SWC最高、SWB、SWA
SWA----低 分别次之。


3. SWIC线(镀叻钢线)指SWC表面镀镍,其表面颜色同SUS+NI接近。

4. P.COPPER:(磷铜线)
5. SWPB(琴钢线)、白锌线、镀锌铜线、沿水线等特殊线材比较少用。

●常见线材的特点
1. SUS不锈钢
优点:正常情况下不生锈,SUS+NI可以上锡。

缺点:相对碳钢线弹力弱
2. SWC碳钢线(我司生产一般称之为碳钢线。


优点:弹力强耐疲劳
缺点:时间长会生锈,不能上锡。

如果要上锡就一定要电镀。

如无需上锡一般要求加防锈油以防止生锈。

3. SWIC(镀叻钢线)
优点:弹力较强、耐疲劳且可以上锡,解决了某些弹簧要上锡而又不方便电镀的问题。

缺点:切口会生锈(由于含碳)弹簧本身不能沾水(除油),否则很快就会生锈。

4. SWPB(琴钢线)
Piano Wire是碳钢线中的一种特殊线材,一般指φ0.2mm或以下的线材。

当然粗 线径的琴钢线也是有的,但如非客户特别要求一般不会使用。

5. P.Copper(磷铜线)
铜线本身镀电性较高、电阻较低、但加入磷后,会较为硬身、有弹力、且导电性强。

常见线材热处理之后的变化
1. 热处理:一般来讲,我们所有的产品都会进行热处理(除非客户特别要求或其他一 些另有规定的弹簧)
目的:消除内应力,使其形状固定。

作用:保持原有形状,增强硬度,延长使用寿命,不易疲乏。

颜色:一般来讲,碳钢线要求热至金黄色或黄色,如因线材问题无法达到要求,那 热处理的温度一定要达到规定之要求。

不锈钢线对颜色无特殊要求,但要注意热处 理温度。

备注:磷铜线、青铜线、镀锌线一般情况下不用热处理。

(客户要求除外)
SUS+NI线热处理后,有时无变化。

●常见线材如何区分
一般的SWC、SUS可用肉眼区分。

黑色的是SWC,灰白色的是SUS;但SWIC和SUS、 SUS+NI线材肉眼不能分辨,所以采用以下方法:
1. 热处理(请参阅上节热处理变化一节);
2. 用沙轮打磨:SUS、SUS+NI线轻轻打磨无火花;SWC、SWIC线轻轻打磨有火花。

●圈数
1. 座卷:指弹簧作用时接触面之圈。

2. 有效圈:指弹簧的工作圈数,即有作用力的圈数。

a)压簧的有效圈数:指总圈数减座圈(密圈)后的剩余圈数。

压簧有时工程设计原因,会在两端有密圈要求,此时有效圈应为总圈减去密圈总数。

b)拉簧的有效圈:即肉长圈数
c)扭簧:肉长圈数和总圈数相等(肉长指有效圈数)
3.间距:卷与卷之空间叫“Pitch”(即间距)。

转向
弹簧分左右转两种
右旋:由下至上按逆时针方向旋绕者(即正面而言右边较高者)。

左旋:由下至上按顺时针方向旋绕者(即正面而言左边较高者)。

●弹簧指数:SI=D/d(D表示外径,d表示线径。


一般来讲,弹簧指数在5~12mm之间比较适合生产。

如在5以下生产很困难,因弹簧 本身变得很硬。

如在12以上生产会不稳定,因为弹簧会变得很软。

但这些因素在日常生 产中可视线径大小而有少许变更。

熟记弹簧指数以便随时应用。

ID
MD
●公差
公差指公众许可的误差,公差分一般性公差、指定公差、累积公差等。

一般性公差时,长度为±0.1、角度为±3°,力度为±10%;指定公差:指客户特别 要求的公差。

有时会出现不合理现象。

比如:力度公差在±5%以下,长度公差在±0.05 以下等;累积公差:一般指比较复杂的多形状弹簧或支架弹簧的总长公差。

公差也要视
乎生产情形而定,并非一成不变的。

如下图:
A处公差即累积公差,最低要求±0.5。

●荷重和弹簧要素之间的关系
1. 压簧:称之为压力弹簧。

其它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尺寸与力度的关系:外径越大、压 力越小;高度越矮、压力越小;圈数越多,压力越小(圈数指有效圈)。

2. 拉簧:称之为拉力弹簧。

其它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尺寸与力度的关系:外径越大拉 力越小;圈数越多、拉力越小。

●力度公式计算
8000×d4
SWC/SWIC= ×行程×1000
8×MD3×有效圈数
7200×d4
SUS = ×行程×1000
8×MD3×有效圈数
d:线径 MD:中心径
●材料净重计算方法
d2×19.3(系数)×OD×总圈数÷1000 (得出结果单位为g)
(直线计算方法:d2×0.0068×长度)
●外观处理
1.可以防锈及增加美观
2.电镀 a) 镀锌(Zn)
b) 镀镍(Ni)
c) 镀银(Ag)
d) 镀铜(Cu)
e) 镀金(Au)
图纸基本概念与认识
1. 图纸的定义:
图纸的产生,是基于客户需要一种适合他们产品、透过图纸进行绘制,以表达所需 产品的要求,可说是一种客户与供应商相互沟通的文件。

当专业制造商收到客户相关图纸,必须进行一系列查阅工作。

原因是因为客户需要的 产品,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绘制的图纸完整的将制造商生产所需条件清楚的表达出来。

这 是基于绘图者对绘图的基础及对产品基础、生产可行性的认识来决定的。

因此专业制造 商有责任对客户提供专业辅导及相应的沟通。

2. 审查图纸的要素:
a) 三角法/一角法
b) 线径
c) 材料
d) 外径
e) 圈数
f) 角度
g) 转向 左/右
h) 高度/长度
i) 使用高度/荷重力量(压力)
j) 使用角度/荷重力量
k) 公差----一般性公差,指定公差
注意: a) R位
b) REF参考或( )
c) TYP = 相等
d) 表面处理
e) 热处理
f) 毛边/铍锋
3. 三角法与一角法:
对图纸的“看法”分为三角法与一角法或称为第三象限及第一象限,但近十年来,三 角法已被普遍使用。

a) 三角法
b) 一角法
4. 公差
公差指的是公众认可的误差。

现今,通用的有JIS、AIS、EIS等国际标准,而我厂则 以JIS 2704作为生产基准。

对图纸公差而言,一般只分两种:(一)一般性公差、(二) 指定公差。

5. 如碰上特殊情况,需要由本公司人员判断取舍,则比对如下:
a) 三角法、一角法同时出现于图面上无法判定时,则以三角法为依归而图象可以
基于三角法或一角法能否接连为取向。

b) 如文字与图示有出入的状况下,以图示为依归。

(但必须与客户达成共识)
c) 如图纸尺寸及角度无指定公差,则以一般性公差为基准。

d) 如图纸尺寸及角度有一般性公差及指定公差,则以指定公差为基准。

e) 如图纸尺寸角度无任何公差,基本上是不可能生产,因为极有可能成为争议数
据,最终导致退货。

f) 生产尺寸及角度基本以公差中间数为生产基准。

g) 争议性公差:当产品尺寸或角度在公差范围上限或下限边缘,就是属于争议性
公差。

机台生产情况简述
1. MEC 拉簧机
线径:φ0.15~φ1.0 mm
2. CNC电脑数控弹簧机
线径:φ0.15~φ5.0 mm
3. 电脑数控压簧机
线径:φ0.12~φ3.0 mm
4. 扭簧机
线径:φ0.15~φ1.0 mm
各类弹簧的测试要点注意事项以及不良现象
1. 压簧:注意该类弹簧的高度、内外径、同轴度、收腰、披锋、圈距不均匀等。

2. 拉簧:注意耳仔角度、入中耳仔的入中位、耳仔不可超出本体、两耳之间的夹角 及钩部开口尺寸等。

3. 扭簧:切口披锋、密圈不密、折角易断、模具压痕、平面度等。

有时扭簧会出现 打空机的现象,要多注意。

4. 电池弹簧:切口一定不能高于平面,不能刮手、折角位易断、平面度不稳、本体 偏移、披锋等。

电池弹簧以SWIC生产时,正、负极弹簧要在开机前试上锡,生产 过程中不能有油污,切记SWIC线不能除油。

5. 多形状弹簧:披锋、平面度、折角位易断等不良现象。

注意此类弹簧易缠绕,尽 量控制开口超过线径的一半。

6. 各类弹簧测试时注意要平行。

例:测压簧时轻轻下压,慢慢放开直至跌落的一瞬 间,即为弹簧的高度。

第11页,共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