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毕业论文贺玲玲(终稿定稿百度文库)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毕业论文贺玲玲(终稿定稿百度文库)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毕业论文贺玲玲(终稿定稿百度文库)

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

学习中心:沈阳直属学习中心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 2015年秋季

学号: 150031203083

学生: ***

指导教师: ***

完成日期: 2017年08月22日

内容摘要

在建筑高速发展的未来,高层建筑的应用与发展势头迅猛,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也将大量应用于实际施工当中,更多优秀优化的标志性建筑会大量涌现,高层建筑结构的应用发展会成为建筑的主导方向。针对我国高层建筑超高、复杂、混合的特点,本文简要阐述了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以及建筑高度不断增加、结构体型日趋复杂的现状,同时对我国高层建筑在抗震、抗风、防火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目录

内容摘要 ........................................................................................................................... I 引言 . (3)

1 绪言 (4)

2 发展现状 (5)

2.1 高层建筑的发展特点 (5)

2.1.1 高层建筑发展迅速,数量多,分布广 (5)

2.1.2 建筑高度不断增加,超高层建筑以混合结构、组合结构为主 (5)

2.1.3 结构体型日趋复杂 (6)

2.1.4 新型结构不断涌现 (7)

2.2 设计工作 (8)

2.2.1 抗震设计工作 (8)

2.2.2 防风设计工作 (9)

2.2.3 防火设计工作 (10)

2.3 计算分析工作 (10)

2.4 试验研究工作 (10)

2.5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

3 发展战略 (12)

3.1 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设计方法的研究 (12)

3.2 组合结构、混合结构的研究 (12)

3.3 对减振控制技术的研究 (12)

3.4 抗风及防火关键技术的研究 (13)

3.5 对超高层建筑灾害监测预警与集成应用技术的研究 (13)

3.6 开展城市防灾抗灾的研究 (13)

4 上海金茂大厦高层结构的实例 (14)

5 结论与展望 (18)

参考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层基础工程也迅速发展。虽然对于高层建筑存在许多争论,但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可利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高层建筑并未停止它前进的步伐,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和资源的迅速聚集,高层建筑开始成为城市的主流建筑。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发明创造的不断进步,我国建筑结构也随之向高层结构转变和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的需要,高层建筑结构的产生也在逐渐适应城镇化和现代工业化需求。在这样迅速的发展下,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优质的建筑材料、自动化的电气控制设备应运而生,促进了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也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技术要求有了更进一步的细化。

大量高层建筑的涌现,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课题。通过对建筑高度发展过程的研究,可以看出古代建筑高度记录的保持者主要是服务于王权的高大建筑,中世纪是寄托着人们信仰的宗教塔楼。比如古代埃及金字塔、建于公园523年的河南嵩岳寺砖塔,15层40M;西安大雁塔7层高,64M;山西应县木塔9层,67.31M等等。而现在则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实用型高层建筑。1998年建成的地上88层的金茂大厦,建筑高度420余M;陕西科技信息大厦为陕西第一高楼共54层,总高210M。国外高层建筑更是比比皆是:芝加哥John Hancock大厦1970年建成,高332M,100层;828M的迪拜塔等数不胜数。由此可见,高层建筑已经逐渐成为建筑工业化的产物,是大都市的重要景观,可提供丰富的城市轮廓线。高层只有在城市的滋润下才能较快地蓬勃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依赖高层的支持!

通过对目前高层建筑常用结构体系的介绍和分析,本文着重对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和设计方法、减振控制技术、抗风防火控制技术、高层建筑危害监测预警以及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阐明各类型高层结构体系的优缺点,学习高层建筑的设计特点,为下一步高层结构体系的有效选用提供帮助。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与密集,高层建筑的需求日益加大,开始成为城市的主流建筑。当人们谈起举世闻名的摩天大楼时,往往和芝加哥、纽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联系在一起,这足以说明高层建筑对城市社会形象的贡献。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住宅建筑和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结构为高层建筑。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因高层建筑高度标准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建筑材料、地震强度、建筑技术以及电梯的设置标准等诸多因素有关,所以各国对高层建筑的规定也不尽相同。日本将高度为31M或8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美国则将高度在24.6M或7层以上的建筑视为高层建筑;英国为等于或大于24.3M。我国一般8层以上的房屋就需要设置电梯,对10层以上的房屋就有提出特殊的防火要求的防火规范。高层建筑是社会生产的需求和人类生活需求的产物,是现代化、商业化的必然产物。

我国近代高层建筑起源于本世纪20年代的上海,1934年建成的上海国际饭店高82M,22层;1968年建成的广州宾馆高87M,27层,截止抗日战争爆发,建成的8层以上公寓、旅馆、办公楼约95栋。我国第一栋超过100M高度的超高建筑是1976年建成的广州的白云宾馆,高112M,33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新材料的应用,自动化、电气化建设在建筑中的实现,为高层建筑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基础与条件。本文着重论述了高层建筑的概况、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2 发展现状

高层建筑的建设,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需要,因此,加强高层建筑结构的研究,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建筑结构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2.1 高层建筑的发展特点

2.1.1 高层建筑发展迅速,数量多,分布广

中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住宅建筑和高度大于24M的其它民用建筑结构为高层建筑。美国规定22-25M以上或7层以上的建筑物为高层建筑;日本规定,8层以上或高度超过31M 视为高层建筑,30层以上的办公楼、旅馆和20层以上的住宅为超高层建筑;英国将等于或大于24.3M的建筑视为高层建筑。所谓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M 的住宅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中国连续第9年拥有最多的200M及以上竣工建筑,2016年更是以84座的数量占全球竣工总量的67%。这标志着中国所有城市已经进入相当繁荣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发展也应运而生。

2.1.2 建筑高度不断增加,超高层建筑以混合结构、组合结构为主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如今,在世界各地范围内的建筑日趋激烈,我们已真正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层建筑修造的年代。高层建筑的发展更加迅猛,建筑高度也不断增加。世界上第一幢近代高层建筑是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建于1883-1885年,共10层(90年加至12层)高55M,采用砖墙和铁柱结构体系(詹尼设计,1931年被拆除)。19世纪末钢结构得到大力发展与应用,1889年建成的巴黎埃菲尔铁塔,钢结构与电梯的结合,对高层建筑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推动。1926-1931年建成的克莱斯勒大厦,77层,高319M;1931年完工的帝国大厦,102层,高达381M,保持41年世界最高建筑纪录。帝国大厦在结构体系上采用框架支撑体系,在电梯进纵横方向设置了支撑,连接采用铆接,在钢框中填充了墙体以共同承受横向作用。超高层建筑高度不断被刷新,建筑结构多以混合结构、组合结构为主。香港环球贸易广场,高度:484M,300M以下是混凝土核心筒+钢结构,300M以上是全钢结构,是以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组合而成的混合结构体系。上海

中心大厦(见图1-1),高度:632M,是以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组合而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台北101大楼(见图1-2),高度:508M,采用SRC钢骨加高强度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

图1-1 上海中心大厦

图1-2 台北101大楼

2.1.3 结构体型日趋复杂

从30年代到50年代的一些早期高层作品,多属于塔式方形平面,表现为砖石实体的雕塑型。如纽约帝国大厦及以前的作品都属此类。后来又从塔式发展为圆形平面。50年代出现了玻璃幕墙,60年代,玻璃幕墙走向了玻璃摩天大楼,充分表现了钢与玻璃的简洁风格。由密斯设计的西格拉姆大厦以及后来芝加哥两幢湖滨公寓,都是在结构外面将整幢建筑包以玻璃与金属铝片,闪闪发光。它表现为简洁通透,不带任何外加装饰、制作精美,突出表现了高度工业化的精神。从此玻璃方盒子的高层建筑风行于美国,而后欧洲,继而又传到其它国家。60年代末,以100层汉考克大厦为代表的重技派高层建筑又有新突破。这是一幢下大上小,有收方的方棱椎体,其外露的巨大十字叉风撑与角柱、横梁组成了一个空间结构体系,其建筑形象也恰能充分表征这些结构特征。70年代以后,结构体系与

玻璃幕墙的性能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审美观也起了变化,出现了反应时代的更高境界,使高层建筑的造型与风格又有了新的突破。此时又运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构成抽象派的手法,以突破千篇一率的国际式。80年代以来,又为了突破国际式的平顶型与方柱体,又出现了尖顶方锥体型。这是一种新的倾向。近年还流行一种实体墙与玻璃交替变化而有韵律的构图,如美国1987年完成的明尼阿波利斯的西北中心大厦,就是一座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对高层建筑艺术以及造型也进行了探索。李湘渊认为[2]现代建筑美学对于高层建筑的造型与风格带来的影响很大,尤其在现代社会功能和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体系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使高层建筑的体型、风格出现了多样化,可以说是多姿多采,极为丰富。

2.1.4 新型结构不断涌现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层建筑又有了新的发展。早期高层建筑基本采用框架结构,60年代美国人坎恩提出了框筒体系,后来以此为基础又衍生出多束筒、筒中筒等体系,为建筑达到新的高度奠定了基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建成了一批10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都是运用了框筒体系,才达到了新的高度。进入90年代,我国高层建筑的功能不断增多,刚性层的设置、转换层的设置大大满足了高层建筑多功能的需要。

多束筒体系已表明在适应建筑场地、丰富建筑造型、满足多种功能和减小剪力滞后等方面具有很多优点,预计今后也将扩大应用。沈恭将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过程大致归纳在表1-1中[3]。

表1-1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过程

2.2 设计工作

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并且我国大部分高层建筑结构所在地区恰巧又是地震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高层建筑集中的地区为东南沿海,如上海、广东、深圳,基本风压也较大。因此高层建筑大多要考虑抗震、抗风问题。

2.2.1 抗震设计工作

(1)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高层建筑抗震的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遵循这个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合理的结构,通常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抗震能力高;还要考虑建筑结构位移的要求,保证刚度,允许位移;采用新型材料,减轻建筑结构自身重量,降低地震伤害等。

(2)抗震设防目标。地震大多不常发生,而且有巨大的破坏力,因此,不能要求一般高层建筑在地震中完好无损,只能按照“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进行设计。①小震不坏。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内可能遇到的多遇地震(小震),即相当于比设防烈度低1.5度的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应保持弹性状态而不损坏,按这种受力状态进行内力计算和截面设计。②中震可修。在一定的烈度下,建筑结构允许出现一定的损坏,经修理后仍可以继续使用,并保证生命和设备的安全。③大震不倒。当遭遇了罕见的大地震时,建筑物会严重损坏,但要求不倒塌,保证生命安全。所谓大震,一般指超出设计烈度1-1.5度的地震。

(3)两阶段设计方法。①第一阶段设计。对绝大多数建筑结构,应满足第一、二水准的设计要求,即按照第一水准(多遇地震)的地震动参数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结构分析和构件内力计算,按规范进行截面设计,然后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的要求。②第二阶段设计。对特别重要的建筑和地震时容易倒塌的结构,除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外,还要进行薄弱层部位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和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使薄弱层的水平位移不超过允许的弹塑性位移,实现第三水准的要求。吕西林在主层建筑结构(第3版)归纳两阶段设计的流程如图(2-1)所示[4]。

图2-1 两阶段设计图

2.2.2 防风设计工作

一般超高层大楼的设计主要都是受到风力的控制,因此设计风力的条件影响结构设计的结果甚大。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应分别计算风荷载对建筑物的总体效

应及局产效应。风速是量化风荷载最重要的参数。对于设计最基本的就是最大风速,用来预测结构的设计寿命。影响防风设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风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风压。基本风压、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2.物理位置。如果高层建筑处在沿海城市或者沙漠地带,与内陆城市相比,因为不同的表面粗糙度降低了平面上的风速,粗糙系数考虑到了这个变化,它与形成的粗糙度以及高于地面的高度有关。3.建筑结构尺寸。建筑结构的高度与防风有紧密关系,随着离地平面高度的增加,风速增加。平均风速由参考风速决定。

2.2.3 防火设计工作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95)[5]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时尽量注意以防为主,从电路、空间布置和装饰材料等方面着手。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工作主要为火灾发生前的预防和火灾发生时的救火措施两方面。预防是针对高层建筑“烟囱效应”,采用合理的电气设计,合理的空间设计,设置防火卷帘门等缓解或杜绝火灾发生时火苗蔓延和烟气流窜。通过设置疏散指示牌、灭火器、安全通道、疏散楼梯、消防车道等,配合火灾发生时的营救,以减少火灾发生的事故率和火灾对生命财产的危害。

2.3 计算分析工作

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风荷载及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框架结构、剪国墙结构、框剪结构3种基本结构内力及位移计算方法,以及这三种结构体系所包含的框架及剪力墙构件的配筋计算等。根据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对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应采用的方法有以下规定: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的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减力法等简化方法。除此之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限制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2.4 试验研究工作

国内结构设计者按照我国高层建筑功能对住宅建筑、旅馆建筑、公共性建筑结构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住宅建筑一般采用剪力墙结构,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但是剪力墙结构不便于布置商场、餐厅、停车场等服务设施,

为了适应高层住宅建筑底部商业服务的要求,底部几层用框架结构取代,形成底部大空间,上部剪力墙结构。旅馆建筑的建设,50M以下通常采用框架、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墙结构;50M以上常用框架-剪力墙和筒体结构,像北京岭南大酒店、上海虹桥宾馆就是采用了筒体结构。为了完善新型结构的设计,我国还通过模型振动台、有机玻璃模型、钢框架模型进行结构、抗震及风洞试验。为规范文件的修订提供了依据。

2.5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事实上,高层建筑具有的优点与缺陷同样明显。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误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并不是按高度排序的。

从建筑上说,高层与多层、底层相比较,高层更占“空”间,这就为建筑上带来了可以充分发挥的位置,有句话说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占有“空”间越大建筑师的设计空间就越多,所设计的美观程度就会更为优美、艺术。

从结构上说,高层与多层、底层相比较,层数越高其危险系数就越大,建筑耗材与层数为无限比例增加。即:所需X的材料就可以完成5000万平方的多层建筑,但完成5000万平方的高层或超高层,就需要X乘一个无限增长的一个比例系数。高层结构可靠度也会下降,需要更为精湛的技术做铺垫。

从经济上说,高层占有更多“空”间,所以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要远远超过多层(其中不包括间接利益),但是层数超过一个值经济增长曲线又会下降。

从居住舒适上说,在城市密集的建筑区发展高层是一个趋势,其中就有人在居住高层时身心会感觉比居住较矮的多层楼层感觉舒适,也就说明为什么高层的层数越高其卖价也会相应的增加。但在建筑不密集的区域,多层比高层在居住上的舒适感要强。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都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的增多在给城市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年代久远的建筑按现有消防规范改造比较困难,无法达到现行要求;(2)高层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设计人员对消防知识不了解,设计过程不重视,设计(施工)说明的内容不完整。(3)消防设施存在问题。消防用品摆放维护不到位,无法实现防火及灭火功能。

3 发展战略

根据高层建筑结构自身的发展,相关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

3.1 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设计方法的研究

建造一栋高层建筑,一般包括设计和施工两大环节。设计中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水、电、暖通等)。建筑设计一般由建筑师完成,结构设计一般由土木结构工程师完成,包括基础设计和上部结构设计。设备设计一般由给排水、供电、空调、暖通等专业工程师完成。高层建筑结构作为承受竖向与水平荷载的体系和建筑物的骨架,在高层建筑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层建筑结构作用为一门学科,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等各类高层建筑的性能及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有关技术问题。其主要内容有:结构的体系和布置;结构的荷载作用及其组合;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结构的静力和动力分析方法以及实用简化分析方法;结构的抗震分析和抗震设计;框架梁、柱和剪力墙等抗侧力构件的性能和设计;结构的节点构造和设计;地基和基础的设计等等。

3.2 组合结构、混合结构的研究

随着高层建筑结构层数增多、高度加大,结构体系、形式的选择变得更加重要。早期的组合是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又称钢骨混凝土结构,简称SRC结构,也常指型钢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应由混凝土、型钢、纵向钢筋和箍筋组成。它以型钢或钢管为骨架,外包或内填混凝土形成组合构件,可用作梁、柱、墙等不同用途。众所周知,钢材具备良好的抗压抗拉特性。混凝土的抗压性能虽好,但是抗拉、抗裂性能较差,钢材与混凝土的结合,大大增加了它们的性能。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钢梁部件和支承其上的混凝土翼板所构成的组合楼面梁等都是被广泛使用的劲性钢筋与混凝土结构的典型形式。

上述结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构件共同组成各种高层建筑混合结构体系。这种混凝土与钢的结合,不仅增加了建筑的强度和延性,又能很好的抗风、抗震、防火,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形成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框架核芯筒结构等结构体系。

3.3 对减振控制技术的研究

减震控制技术是抗震、抗风设计的一条重要途径,建筑结构的减震有被动耗能减振和主动减振(有时也称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带竖缝耗能剪力墙属于背动耗能减震,主动减震是由计算机来控制的。近年来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得

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近两年我国在新建工程中开始应用。但我们的研究工作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较大的差距,需要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随着人类信息文明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电子设备在振动状态下安全平稳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减震控制将深具研究价值与发展前景。

3.4 抗风及防火关键技术的研究

随着高层建筑的高度增加,建筑结构对风载荷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在国内不少地区建筑物的抗风研究和设计成为控制结构安全和性能的必要环节。高层建筑横向受力和等效静力风荷载、干扰效应、行人风环境以及居住者舒适度判据等方面的研究至关重要。国际上对于高层建筑的风速、风压检测工作也是非常的有研究。所观测到的相关数据对于我国的防风研究提供了很多有利的帮助,我国在此方面还有待提高,规范采用的风剖面在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范围内缺乏实测数据的支持。

3.5 对超高层建筑灾害监测预警与集成应用技术的研究

谈及高层建筑灾害监测与预警,首先让大家想到的必然是2001年发生在美国纽约的“911”恐怖袭击——美国世贸中心大楼是两座外观相同,高110层的塔楼,由于飞机撞击发生灾难性的毁灭,如今已成废墟!倒塌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建筑界的高度关注,也成为大家研究的一项课题。超高层建筑灾害监测预警与集成应用技术的研究包括:大型及重要建筑火灾监测预警及自动处置系统研制;超高层建筑地震、风振监测及数据处理系统研制;超高层建筑结构安全实时监测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制。目前我国在防止高层建筑倒塌方面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暂时还没有具体的标准和相关文件,就现行规范而言,在安全性能上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结构的需求,没有能防止建筑物连续倒塌的规范标准,仍需进一步研究。

3.6 开展城市防灾抗灾的研究

我国是发展中经济大国,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国家财政投资的重点。对于灾害的预警监测机制必须要建立和健全。只有建立、健全的预警监测机制,才能够科学有效的预防各种灾害的发生。健全的灾害预警监测机制的关键在于政府部门应急管理的信息和信息沟通机制。在这个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建立覆盖全国的多领域的信息收集网,实施知识共享战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获取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此外,应急响应要及时准确,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协作沟通要保持流畅。及时向公众做出回应。在必要的情况下要争取民众的配合。增强公众对政府职能部门的信任感。

4 上海金茂大厦高层结构的实例

上海金茂大厦主楼地面以上的总高度为420.5m,是20世纪末建造的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建筑之一。张关林教授归纳塔楼结构体系(金贸大厦主楼结构体系如图4-1)所示[7]。主楼平面基本呈正方开,底部宽度为52.70m,建筑物高宽比约为8:1,形状简单、规则且双向对称,有利于减少偏心和扭转对结构的影响。其竖向布置亦同样规则、均匀,没有过大的内收。构件截面由下而上逐渐减小,无突变。尤其是筒体和框架柱的重心线始终重合于同一平面内,因而侧向赐度变化比较均匀。

由于上海地基条件极差,许多现有建筑物的沉降量都很大。因此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尤其需要选择一个合理有效结构体系。金茂大厦主楼的结构采用了核心筒加外圈复合巨型柱的方案。如图4-1所示.同时由3道强劲的钢结构外伸桁架将中央核芯筒和外围的复合巨型柱连成整体以提高主楼的侧向刚度,构成稳固的主体结构体系。主楼充分发挥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各自长处;混凝土核芯筒提供了极好的质量与刚度以及内在的动力阻尼特性,因此不需要另行设置阻尼装置;而复合区型柱则仅承受重力和侧向弯曲所产生的轴力。由于重力作用,复合巨型柱并不产生拉力。当侧向力作用于建筑物的主轴时,有4根复合巨型柱起作用;而当侧向力斜向作用于建筑物时,则8根复合巨型柱同时起作用。

(1)核芯筒

核芯筒在主楼中央,它的平面形状沿主楼全高均呈八角形,外围尺寸约27m×27m,筒顶标高为333.70m,全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管道以及人员通过的需要,在核芯筒壁上开设了各种功能所需的、尺寸不小的洞口,经综合考虑,洞口布置上下对齐、不错开,洞顶有足够刚度的连梁,将洞口两侧的筒壁墙肢强劲地连接起来,从而保证筒壁与连梁之间全部力的传递,满足刚度要求,这些连梁的截面高度一般在办公区为1800mm,在酒店区则为1000mm。又由于建筑功能上的要求以及结构刚度的需要,在核芯筒内部设纵横各两道井字形剪力墙。这些剪力墙从地下3层起只延伸到第53层(标高213.8m)。随着高度变化,核芯筒壁厚由地下3层的850mm分级收小直到顶层的450mm。井字形的剪力墙厚度从地下3层到第53层均为450mm不变。上述两者混凝土的强度亦随之高度而逐渐减弱,从地下3层的C60降至顶层的C40。金茂大厦核心筒结构参数汇总见表4-2。

图4-1 上海金茂大厦主楼结构体系

(2)复合巨型柱

在主楼核芯筒外周四个立面处,成对规则地布置了8根复合巨型柱。它们是由H型钢、钢筋以及高强混凝土复合而成。复合巨型柱内的H型钢相隔一定高度与外伸桁架的钢梁和撑相连接。因而既能承受重力,又能抵抗横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根据结构计算,复合巨型柱的截面也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逐级收小,由地下3层(标高-14.00m)的1500mm×5000mm平缓收小到87层(标高333.7m)的1000mm×3500mm。每收小一级跨越两个楼层,以使柱截面刚度沿高度方向无突变。而混凝土强度亦向上逐级减弱,由标高-13.00mm的C60减弱到标高333.70m的C40,金茂大厦复合巨型柱结构参数见表4-3。

表4-3 金茂大厦复合巨型柱结构参数

(3)外伸桁架

沿主楼全高设计了三道风度极大的钢结构外伸桁架,具体的位置为:第一道外伸桁架位于24-26层,标高97.05-105.55m;第二道外伸桁架位于51-53层,标高205.8-213.8m;第三道外伸桁架位于85-87层,标高325.7-333.7m。

第一道外伸桁架的高度有两个楼层高,外伸桁架的两端各伸入相对的2根复合巨型柱内和核芯筒连接起来,在外伸桁架高度范围内形成了刚性层,而且钢构件上的轴力能通过剪力的形式传递到钢筋混土核芯筒内。另外复合巨型柱内的钢结构还能承受由于与外伸桁架连接而产生的局部弯曲。复合巨型柱和核芯筒通过外伸桁架三者结合成一体共同作用,构成了主楼的抗横向荷载的结构体系。外伸

桁架对主楼结构抗侧有较大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当外伸桁架刚度很大,整个结构体系100%发挥作用时,其顶点位移为H/850。实际上,外伸桁架并不是绝对刚性的,复合巨型柱不能全部发挥其作用,在此条件下,算得其顶点位移为H/575,其有效性约为整体性结构的70%。

外伸桁架是由大截面的钢柱、水平钢梁、垂直斜撑以及连接板所组成。根据计算分析,对内力较大的桁架所在层的楼板作现浇混凝土的加强加厚处理,即在核芯筒外周条状区域的板厚增至300mm(24、26、51、53层)以及200mm(85和87层),桁架杆件亦包裹了混凝土,从而使外伸桁架与所在楼层形成了一个空间刚度极大的箱形体系,大大地提高了结构抗侧力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已采用了上述类似的刚性层,但这些结构多为全钢结构,而金茂大厦主楼是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带来的问题是钢材与混凝土的压缩、收缩和徐变的性能是各异的,而且由于核芯筒和复合巨型柱在施工上的时间差以及主楼不同部位的地基沉降差异,导致了复合巨型柱与核芯筒之间产生了相对位移,从而在外伸桁架杆件内部产生了较大的附加内力。鉴于上述多种因素,在整个桁架的施工阶段,按设计要求采用创新措施,消除了上述原因造成的不良后果。

(4)楼面结构

典型的楼面工字形钢梁和钢筋混凝土楼板组成的组合结构。钢梁通过其顶部的销钉与混凝土楼板形成整体并共同承受荷载。楼面挠度控制按中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设计。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近代高层建筑发展史的研究,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的演变过程及抗震、抗风设计工作在高层建筑设计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最后结合对上海金茂大厦高层建筑结构实例的分析,针对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深刻理解了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变形特点和设计原则,提高了设计水平。我国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正进入国际先进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未来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会紧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再创新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李湘洲.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与现状.南方建筑,1995

[3]沈恭.上海八十年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4]吕西林.高层建筑结构.第三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8(2016.4重印)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9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7]张关林,石礼文.金茂大厦-决策.设计.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俄语研究生论文大纲

天津外国语 俄语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大纲 (修订稿) 一.本专业毕业论文的目的与作用 全面考查学生研究生阶段专业学习和研究成果,综合运用语言学、文学基本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等,具体包括: 1.语言学、文化学、文学等相关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资料并对其整理、归纳和分析能力; 4.对所研究的问题深刻理解、独到分析和学术创新能力; 5.正确运用俄语进行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 二.本专业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步骤要求 本专业毕业论文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选题 2)收集资料 3)编写论文提纲 4)撰写初稿 5)修改草稿 6)修改定稿 7)指导教师出具评语、论 文成绩8)系论文评审小组复评 9)论文答辩 10)评定最终论文成绩 论文写作期间,指导教师要与学生经常交流,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术研究能力。 2.选题要求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自主选题,并由俄语系认可,选题应在与俄罗斯语言、社会和文化有关的各类题目范围之内,其中主要包括: 1)俄语语言、俄语语言与文化、俄罗斯文学与艺术,俄国历史、经济、政治、教育、宗教及社会问题等。 2)中俄交流或中俄语言文化对比等。 论文选题应尽量与学生的科研兴趣、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俄语系科研立项等本学科教学科研方向相关的内容相符。 3.资料要求

1)学生应广泛搜集与论文有关的各种资料,了解学术界对所研究课题的动向,同时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毕业论文的参考资料应不仅限于一种信 息来源,应广泛涉及如专著、论文、网上资料、调查报告等多种信息来源。 2)论文引用资料必须加注释,注明指明原文作者和出处,如不加注释地引用或翻译将视为抄袭和非法引用,将严重影响论文评价(见评审标准)。 3)一般不应长篇引用。 4.文本格式要求 本专业毕业论文要求用俄语撰写,用A4纸小四号字打印,40-50页左右。每份论文必须包括下列各项: 1)封面(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年级、导师姓名、日期等); 2)论文摘要(аннотация)和关键词(中俄文对照); 3)目录(中文和俄文) 4)正文1:用中文简述论文主要内容(选题,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方法、各章节主要内容及主要结论等),8-10页左右; 5)正文2:俄文正文 6)结论 7)参考文献 具体格式要求参照《天津外国语研究生毕业论文标准格式》(研究生部网页可下载)。 三.导师工作 1.导师可由学生与教师个别协商确定或由俄语系指定。 2.导师定期约见学生,听取学生论文进展的汇报,对学生在论文结构、分析论证、语言表达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完 成论文。 3.导师积极为学生提供资料,指出学生论文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学生本人应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 4.导师负责全面指导学生的论文工作,如论文中出现抄袭、重大语言错误和政治错误等,除学生本人负责外,要追究导师责任。 四.论文答辩

俄语演讲范文

уважаемыепреподавателиидорогиеребята.м енязовутнина,ясвторогокурса.темамоего выступления ?талант ----этотруд? раньшевкитаежилмальчик,егозовутчжон йон.когдаемубыло 5 лет, онужемогписатьст ихиописываяразличныепредметыисцены, ко торыеонвидел.нопослетогокакегопапаза метил , чтоуегосынатакойталант, онсталв одитьсвоегосынакдругим, чтобызаработат ьденьги, поэтомумальчикнемогпродолжать учиться.черезнескольколетэтотталантлив ыймальчиклишилсяталантаписатьстихи,ип ревратилсяобычногореб?нка .видно,чтотала нтливымотрождениялюдямдажесложнеевжи зни, еслионислишкомполагаютсянаприродн ыйдар , неприлагая(运用) достаточногоусилия (努力)ксвоегоразвитию. ведьнаодномталант едалеконеедешь. ещевкитаеестьоченьизвесныйпевец.онп олюбилпестьсдетства, нооннеприобретал музыкальныйталант. можносказатьчтоемум едведьнаступалнаухо.когдаонпел, всенад нимсмеялись.никтонеповерит , чтоизнегов ыйт?тпевец.нопослетого, каконмноготренировался, онсталлучше петь. выходит, чтодажееслиутебянехватае тприродноготаланта, нотыприлагаешьтруд, тосможешьдобилсяуспеха. талантестьдарбожийдлянас, нотолькоч ерезтрудегоможнополучить. еслимыимеем талантвопределеннойобласти, а такжеприложимусилиядляегоразвития, т оводинпрекрасныйденьмысможемстатьдей ствительноталантливыми.篇二:俄语演讲稿,自我介绍----谈谈我 自己 俄语演讲稿,自我介绍-------谈谈我自己 немногоосебя явышлаизкрестьянскоисемьи, деревеска яобстаоваясделаламенясильнойспособно йисамстоятельной , сдетстваязаитересоваласьнаукойимн огочитала , язнаю ,чтотольковооружаязнан иями , смогуизминитьсвоюсудьбуисудьбур одины, моямечта–зтокогда-нибудьстатьст

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以下黄色背景文字均为格式说明文字,调整完格式后应予 删除。本模板已经设置好页面格式,不得改动。其中页面设置参数为,A4纸张;页边距为上 2.5 厘米、下 2.5 厘米、左 2.5 厘米、右 2.5 厘米。 目录 目录居中,自动生成, 4 号宋体,双面打印 , 若不够双页则独立成页 一、当前新闻教育存在的几个矛盾 (3) (一)粗放式的发展规模与媒体对新闻院校毕业生需求日益减少的矛盾 . (3) (二)融媒体的媒介技术环境与传统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分类的矛盾3二、当前新闻教育的调整 (4) (一)控制规模,准确定位,推进差异化的办学理念 (4) (二)调整专业分类和课程结构,应对融媒体的时代要求 (4) 三、开门办学,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4) (一)实践教学是 ,, (4) (二)做好宏观上的规模控制和微观上的专业分类、课程设置 (5) 四、结语 (5) 参考文献 (5) 1

文章正文字体为 4 号宋体, 1.5 倍行间距,双面打印。 [ 摘要 ](“摘要”应是对全文内容的准确、简明的概括,是对全文内 容的创新的浓缩, 200-300 字。以下为范例)近年来高速、大规模扩张的高校新闻教育,与媒体对新闻专业毕业生需求日益减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暴露出当前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诸多问题。 [ 关键词 ]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最主要内容的术语,每篇论文一般可选3—6 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隔开。以下为例文)新闻教育;发展规模;课程结构;实践教学 以下为正文,此处应空一行,删除此处黄色说明字体即可 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国的新闻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高潮期,同时也 不可否认,中国新闻学教育也进入了无法回避的危机期。在这场新闻教育 的危机中,高校教育的危机体现得也最为明显。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在整个 新闻学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无可争议的主体性地位,①在新闻教育活动当中,能够承担设计和教学组织任务的最重要的主体无疑是新闻学专业的院系机 构,新闻专业教育目标的制定、整体教育内容的确定、不同教育方法的选 择以及整体教育程序的设计都取决于院系机构的决策。所以从某种意义上 说,新闻学教育的整体规范都要通过新闻院系的专业决策来实现。然而随 着新闻媒体的强劲发展,新闻学专业的教育机构却陷入了难以克服的矛盾 之中。而正是这些难以克服的诸多矛盾把高校新闻教育推向了整个新闻教 育危机的风口浪尖。 ①注释采用小五号宋体。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内部资料、书稿和仅有中介文献信息的“转引自”等类文献的引用著录。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 如 [1] 、 [2] , ) , 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一般排印在该页底脚。 2

高级俄语教学大纲

高级俄语精读教学大纲 我国高等学校四年制俄语专业提高阶段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优化知识结构,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在需要和可能的条件下结合俄语掌握某一专业方向,并充分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本阶段的教学要求包括三方面内容: 1.言语技能 (读)要求第三学年末学生能读懂俄罗斯报刊上一般性的新闻报道、浅近的科普文章和浅近的文学作品(如契科夫的短篇小说)。阅读速度为每分钟80个词——120个词。理解准确率以70%为合格。全年课内外阅读量不少于1400页。 要求第四学年末学生能读懂俄罗斯报刊上一般性的时事评述,一般科普文章和中等难度的文学作品(如屠格涅夫的小说《阿霞》)。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00个词——140个词。理解准确率以75%为合格。全年课内外阅读量不少于1600页。 (听)要求第三学年末学生能听懂俄罗斯国家电台和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有关政治、外交、经济、社会重大消息的报道,能听懂难度相当于三年级高级俄语教材的录音材料,速度为每分钟80个词——110个词,连听两遍,理解准确率以60%为合格。要求第四学年末学生能听懂俄罗斯国家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报道、采访讲话、新闻节目中有关政治、外交、经济、社会重大消息的报道能听懂电视文献片。速度为每分钟90个词——120个词,理解准确率以60%为合格。 (说) 要求第三学年末学生稍加准备能复述所读和所听材料的主要内容.能就熟悉题材进行交谈和发言,内容切题,观点明确.语音语调自然,言语基本正确。 语速每分钟不少于60个词。连续交谈不少于8分钟。发言不少于3分钟。 要求第四学年末学生能就我国和对象国的政治、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常见话题与外宾进行交谈和发言。语音语调自然,言语连贯、达意,基本正确。语速每分钟不少于60个词。连续交谈不少于8分钟。发言不少于3分钟。 (写)要求第三学年末学生能就熟悉题材写叙述性和说明性短文,能写应用文,条理清楚,语言基本正确,书写符合规范,标点正确。写作速度为每小时180个词——250个词。书写、用词、语法错误不超过总用词量的4%——6%。要求第四学年末学生能写内容较为充实的说明文和议论文,条理清楚,语言基本正确。能就所读浅近文学作品写出内容梗概和主题思想。能就专题文章作出摘要。写作速度为每小时250个词——300个词。书写、用词、语法错误不超过总用词量的4%—6%。能用俄语撰写毕业论文。 (译)要求第三学年末学生在俄译汉方面能翻译难度相当于三年级高级俄语教材中的各种生活题材文学作品,翻译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俄语词,译文忠实愿意,语言通顺。要求第四学年末学生在俄译汉方面能翻译一般性文学作品、政论文、科普资料及外事外贸应用文。翻译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俄语词,译文忠实原著,语言通顺,并且能体现各种语体的语言特征。在汉译俄方面能翻译报刊上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浅近文章。翻译速度为每小时150——200个汉字。译文无重大语法和用词错误基本上达意。在口译方面能胜任生活口译和一般性专业会谈的翻译工作。 2.语言与文化知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俄语教师模板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姓名: 院系: 班级:

自我简介:姓名: 民族:满族 年龄:21 出生年月:89.11 政治面貌;团员 院系: 班级:俄语3班 Email: 爱好:读书、跑步、听音乐

目录: 1.前言: (4) 2.自我盘点 (5) (1)、优点 (2)、缺点及劣势 3.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弱点 (5) 4. 环境评价 (6) (1).学校环境 (2).社会环境 (3).家庭环境 5.确立目标 (12) 6.职业定位 (13) 7.评估与反馈 (16) 8.结束语 (17)

一. 前言 人生如同一本书,一本自传。不同的人他书中的内容也有着不同的内容。书中可能有彩色的,黑白的图片;有繁华的,纯朴的文章;有快乐的,痛苦的情绪。 在书中,我们的经历就是那书中的书页,辞去了旧的一天,页码就会相应的增加了一页;迎来了新一天的同时,一张空白的纸也在等着我们去填写。 而且每本书的开头都标明目录,以方便我们去查找所需要的内容。那我们人生之书的目录又是什么呢?是我们的计划。 人生又如同一片海,我就是那一叶小小的帆,在海浪的拍打中寻找自己的方向,只有提前标记好方向,才不至于在茫茫大海里迷失方向,我的人生只有做好规划才不至于变得碌碌无为。

二、自我盘点: 我的优点: 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生,有较强的学习、协调、表达能力,乐观,有沉着冷静、踏实、认真的特质,拥有较高的思想素养,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有极强的责任感,做事认真,很有耐心我的缺点: 做事有计划,但实施情况不好,常常打乱,半途终止,做事情想得太多,不果断,不喜欢一直做一个职业,有时缺乏自信。 三、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 我的缺点和劣势也许和其他人有相似性,我们都活泼好动,导致我们我大安分,对事物充满好奇,使我们不能安静下来,为了能实现我的梦想我希望改变一下我的性格的弱点,以后做事要更加专心,不轻言放弃,有一句话说得好,成功就是把枯燥的事一遍一遍的重复去做,我认为这个很有道理,我们渴望成功向往成功,所以我们不得不为成功做好准备,我坚信机会是给有有准备的人的.

优秀毕业论文范文

HUNAN UNIVERSITY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新闻整体真实操作论学生姓名:刘四 学生学号:2002221024 专业班级:新闻学2002级6班 学院名称:新闻与传播学院 指导老师:柳四四 学院院长:肖海梅 2006年6月5日

湖南大学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生签名:日期:200 年月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本论文属于 1、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学生签名:日期:200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0 年月日

新闻整体真实操作论 摘要 新闻整体真实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和要求。但是在具体的新闻操作中,由于新闻从业人员或多或少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以至于他们对整体真实的操作存在怀疑甚至是否定。本文认为,整体真实的操作是在科学认识论指导下的新闻从业人员的能动活动。新闻从业人员在遵循客观、公正、全面、平衡的前提下,运用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整合报道等报道方式,在新闻从业人员分工把守和通力合作的相互作用中去实现整体真实的操作。 关键词:新闻整体真实;操作;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整合报道

毕业论文的逻辑范文

毕业论文的逻辑范文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所有定制的文档均享受论文修改服务,具体价格信息联系,同时也提供对应的论文答辩辅导。 二、论文参考题目 逻辑学硕士毕业论文 基于逻辑的哲学之路 迥异逻辑观念下的逻辑思想 逻辑方法:在哲学的视野内 部分多值逻辑中保三元完满对称关系函数集之最小覆盖的判定 部分多值逻辑中Sheffer函数的判定 儿童逻辑与逻辑育成 中国逻辑的特殊性

部分多值逻辑中极大封闭集之最小覆盖的判定 殷海光的逻辑思想研究 奎因与模态逻辑的发展 逻辑原子主义的确定性知识之梦 科学伦理学的公理化逻辑体系建构 艺术的逻辑 论俄汉互译中的逻辑问题 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的终结——论康德从逻辑层面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权利的逻辑构成 报警逻辑模型的研究与探讨 解读赖欣巴哈的逻辑哲学思想

中国行政法庭的政法逻辑 物权逻辑的反思 言说的逻辑与沉默之域 法律领域的逻辑应用研究 形式化逻辑方法在分析认证协议以及电子商务协议中的应用科学哲学从逻辑模式向历史模式的转变 关于我国法律逻辑研究的新思考 《墨辩》中凸显的中国逻辑思想 宪法逻辑元视角的中国司法 关于辩证逻辑学科性质的辨析 可编程逻辑器件在光纤局域网中的应用 论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之后的四种逻辑范式

感觉与逻辑的张力 __逻辑文化思想研究 卢卡西维茨多值逻辑及其与一些逻辑的比较中西方古典逻辑推理差异性比较研究 墨家逻辑思想研究 论口译研究生入学考试逻辑能力的测试 逻辑规律作用探析 基本命题逻辑的模态扩张 论逻辑后承与逻辑真 吴家国先生逻辑思想研究 毛泽东逻辑思想的主要贡献及其现实意义

2020年俄语毕业论文致谢信范文

俄语毕业论文致谢信范文 导语:未来转瞬到来,你们或将离开,只因我们毕业了。大家的四年,有爱。就把过去交给过去,未来交给未来。下面带来了俄语毕业论文致谢信范文,欢迎参考借鉴! 三年的研究生求学路已经走到终点,在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想借此机会向那些曾给过我帮助、关心的老师、同学以及我的家人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和祝福。 首先最想要感谢我的导师,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术研究上,都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与我分享学术上宝贵的经验。在论文创作期间给了我许多论文创作的建议和指导,因为她的帮助才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三年来,导师以其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给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我受益终生;在生活上,更是给我亲人般的温暖,让我真正的体会到在校如在家的感觉。这使我在校成长的每一步,都充满了信心与动力。 还要感谢学校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让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图书馆和资料室,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以及学院的各位领导,对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 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本论文的专家教授。

在研究生毕业之际,我想向所有在这三年来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的人表达我最真诚的感谢。 首先,我深深感谢我的老师。陈老师不仅在我论文的选题、搜集资料和写作阶段都给予我极大的关怀和鼓励,为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还在她身上学到了很多良好品质,比如在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上,在为人处世上的包容态度上,在工作中严谨的工作态度上等,为我在今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在此向老师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其次,我要感谢俄语系所有的老师,感谢这三年来对我的帮助及肯定,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 第三,我要特别感谢论文委员会成员的辛勤工作,在百忙之中审阅本论文。 最后,我由衷地感谢我父母对我的精神支持和物质帮助,感谢我亲爱的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

俄语论文格式要求

石家庄外国语职业学院俄语专业 毕业论文文本设计具体要求(终稿版) 1.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 1)封面 2)俄文摘要 3)中文摘要 4)俄文目录 5)正文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后面附加上论文评议书(由指导教师评出成绩及评语)2.毕业论文俄文术语统一为: 章:Глава 摘要:Реферат 关键词:Ключевые слова 目录:Содержание 引言:Введение 结语:Заключение 参考文献:Литература 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3.为方便装订,必须改变论文原有的页面设置: 纸型:A 4 ;页边距:上、下:2.54 厘米;左:4.17厘米;右:3.17厘米;页眉、页脚:1.5厘米。本页面设置涉及论文“封面、文献综述页、论文提要页、目录页、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页和论文评议书“;4.封面:论文题目:中文三号字+黑体,俄文小三号字并加粗;其余各项均在教务处的网页上直接打印,字体、字号不变;还要在姓名下边加入学号一栏。 5.中俄文摘要:俄文:(Time New Roman)字体,标题及正文均三号字,标题(реферат)加粗,摘要正文不加粗;中文:标题为黑体、小三号字,摘要正文为宋体、四号字、摘要正文不加粗;“关键

词”本身加粗、顶格:关键词内容不加粗,词与词之间用两个空格分开。 6.目录:标题(содержание)为(Time New Roman)字体、三号字(加粗);目录正文:俄文、(Time New Roman)字体,四号字(加粗);次标题四号不加粗。章节号与章节题目之间一律空一格。7.论文正文:每一章节的主标题:俄文,(Time New Roman)字体,三号字(加粗),次标题:俄文,(Time New Roman)字体,四号字(加粗),(注意:主次标题都要左对齐,而且首字母要大写);正文:俄, (Time New Roman)字体,四号字,每页28-29行,1.5 正文中新的一章要另起一页,新的一节要与上一节空一行。 前言和结语参照正文格式。 论文的封皮、摘要及目录均不加页码,正文部分开始插入页码,居中,阿拉伯数字。即,引言为第一页。 8.参考文献:俄文标题,(Time New Roman)字体,四号字(加粗);参考文献正文:俄文、中文字体同上(不加粗),(内容: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小四号字。 石家庄外国语职业学院外语系 2010年9月

俄语比较短语与其所表达的文化特色本科毕业

俄语比较短语与其所表达的文化特色本科毕业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俄语比较短语与其所表达的文化特色学院:俄语学院 年级: 专业:翻译(俄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内容、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摘要内容应在200~400字左右,用宋体小四号字书写。摘要内容后空两行书写“关键词”。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 关键词 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8个,宋体小四号字书写,按词条的学科目录分类顺序,由高至低顺序排列。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备注:当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使用英文完成时,摘要与关键词采用英、中两种语言书写,英文在前,中文在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使用中、英两种语言之外的语言书写的,摘要与关键词采用主体语言(即文章使用的语言)和英文两种语言书写,主体语言在前,英文在后。)

俄语名词数范畴

本科生毕业论文俄语名词数范畴 学号:2011593172 姓名:陈晓钰 年级:2011级9班 系别:俄语系 专业:俄语 指导教师:张雪琳 完成日期:2015年5月10日

承诺书 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若本论文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陈晓钰 日期:2015 年 5 月10 日

目录 摘要 (2) Реферат (3) 前言 (1) 一、数范畴角度的俄语名词分类 (3) (一)一般名词 (3) (二)只有复数形式的名词 (3) (三)只有单数形式的名词 (4) (四)不变格名词 (4) 本章小结 (5) 二、俄语名词数的意义和词汇意义 (6) (一)数范畴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6) 1. 数范畴的内部结构 (6) 2. 数范畴的外部结构 (6) (二)名词和名词性短语 (6) (三)单数和复数对立的词汇化现象 (6) 本章小结 (8) 三、具有非标准数的表现的名词类别 (9) (一)物质名词 (9) 1. 物质名词概括意义下的数形式 (9) 2. 物质名词具体语境中的数形式 (9) (二)集合名词 (10) 1. 集合名词数形式的特殊意义 (10) 2. 只有单数形式和只有复数形式的集合名词 (10) 本章小结 (11) 结论 (12) 引文注释 (13) 参考文献 (14) 后记 (15)

摘要 一般意义上的俄语名词的数范畴主要包括单数形式和复数形式,即单数表示一个人或事物,复数表示两个及其以上的人或事物。然而在俄语的发展过程中,俄语名词的数范畴在传统理解的基础上发生了显著的词汇化现象。针对一些特定事物名词,我们只使用单数形式(如鸟巢,задумчивость)或只使用复数形式(如眼睛,оковы);还有一些名词表现出数形式的非标准意义,如手套(рукавица)的单数形式只能表示两只手套中的一只。由此可见,俄语名词的数范畴具有丰富的形式与内容,值得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本文针对俄语名词数范畴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对俄语名词数范畴的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包括俄语名词单复数形式的含义以及具体用法。其次,探讨俄语中名词数的意义和名词的词汇意义,分析俄语名词数范畴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并对名词、名词性短语以及单复数对立的词汇化现象进行研究。最后,本文针对物质名词和集合名词的非标准数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纳与分类。 关键词:名词数范畴;词汇意义;物质名词;集合名词

俄语论文感谢信

毕业论文总结感谢信 首先我要衷心的感谢我的导师教授。 除了在学习上给予指导外,生活上也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指点,特别是期间对我的帮助 让我非常感动。 老师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认真勤奋的工作作风,以及宽容无谓的生活态度将会一直激 励着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努力、勇往直前。篇二:感谢信英文论文 acknowledgement mr. qu, my tutor, words could never express my thanks to him. from grammar, writing style, format and research skills to marketing theories, he has taught me everything and he has been always so patient to me whenever he revises my reports including my massive grammar mistakes. he has been encouraging me all the time. though my report still contains lots of problem, i have already learned a lot from this project just because of his help. i am really grateful to him. 俄语论文网站 / .ru/篇四:毕业论文感谢信 毕业论文感谢信 毕业论文感谢信 致谢 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三年的学习生活,感受颇深,收获丰厚。在论文的写作 过程中,有很多困难,无论是在理论学习阶段,还是在论文的选题、资料查四询、开题、研 究和撰写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借此机会我向导师表示衷心的感 谢!同时,我要感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授课的各位老师,正是由于他们的传道、授业、解惑, 让我学到了专业知识,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求知治学、如何为人处事。同时我也要感谢 我的同学给予我的帮助,他们为我撰写论文提供了不少建议和帮助。我要感谢,非常感谢我 的导师韩莹老师。他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在闲聊中他总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鼓励 你,在论文的写作和措辞等方面她也总会以“专业标准”严格要求你,从选题、定题开始, 一直到最后论文的反复修改、润色,韩老师始终认真负责地给予我深刻而细致地指导,帮助 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正是韩老师的无私帮助与热忱鼓励,我的毕业论文 才能够得以顺利完成,谢谢韩老师!还要感谢三年的大学生活,感谢我的家人和那些永远也不 能忘记的朋友,他们的支持与情感,是我永远的财富。 致谢: 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 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xx、xx、xxx等同学对我的帮助和指点。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提供资料对于我一个对 网络知识一窍不通的人来说要想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学习到网络知识并完成毕业论文是 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 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感谢我的养我的黄土高原,感谢父老乡亲,感谢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喂大的父母。感谢我 忘不掉的甘甜的汾河水,感谢太原那清新的带有煤渣的空气。感谢我幼儿园给我擦pp 的小王阿姨,感谢被我在小学被我用小刀割烂裙子的女生,如果当时没有这个经历的话 我现在去经历就不好了吧。 感谢幼儿园到大学期间拒绝过我的无数女生,不是你们我那有这么多时间从事我的技术

俄语专业考研——2017首都师范大学俄语考研经验分享

首都师范大学俄语考研经验分享 去年的此时我还陷在考研失败的泥沼里郁郁寡欢,五月初一个人拎着行李来到北京,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北漂行列。工作了四个月,九月底正式辞职,决心二战,在北京六环外的一个小出租屋里一呆三个多月,与一摞摞书籍相伴,走完了2016年。为了一雪前耻也好,为了继续深造也罢,总之今天终于如偿所愿。过去的一年起起伏伏,跌跌撞撞,从以泪洗面的最绝望,到如释重负的真轻松,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我有故事,它算不上励志,但想讲给你听。 为什么考首师? 2015年6月份回国,大四终于站在了我的面前,如果说这一年与前三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曾经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逛街的我们,曾经步伐整齐的向前冲的我们突然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考研、工作、出国还是考公?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毕业的分离,更重要的是人生道路的选择,我想在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并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去果断地选择一条路,大多数人都迟疑而茫然,都想走一条捷径,可看起来似乎每条路都困难重重,我就是其中之一,面对毕业,迷茫、无助、焦灼。 琐碎冗长的兑换学分过程给了我逃避的理由,让我得以暂时不去考虑考研还是工作这个伤脑筋的问题。可是,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制造更多的问题。九月底当2016年考研预报名开始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做出决定了。在家人的劝说和身边考研同学的影响下,我也随大流加入了考研大军。可是我内心还隐隐希冀着也许能找到好工作,免去备考的艰辛,所以并没有一心一意准备考研,这也是我给学弟学妹们的一个经验教训:不要瞻前顾后,没有哪条道路是更容易的,也不存在所谓的捷径,选择一条路并坚定地走下去,你就已经甩掉了大多数人,成功了一半。 当时我决定考到北京,毕竟帝都资源丰富、人才济济,天大地大可以尽情放飞自我。但是具体考哪所学校我心里并没有数。因为大三一年在国外错过了国内的课程,而自己那时也没想过考研,所以并没有买课本自学。回国看了一些学校的真题,才发现大三课程对考研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后悔莫及却也无可奈何。即便已经在研招网报了名,我依旧没有下定决心考研,虽然我的心中也有一个北大、北外梦,奈何对自己实力实在不敢高估,决定放自己一马,定一个有点把握的学校,所以选择了首师。当然我并不是说首师不好,首师位于北京,已经具备了地理位置上的优势,首师的师资力量也是很雄厚的,现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教授,以及2015年获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颁发人民友谊勋章的刘文飞教授都就任于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