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培养及报告单解读
细菌与真菌涂片镜检和培养结果报告规范解读

七、报告单模板
七、报告单模板
如咳痰标本镜下观察超过40个视野未见菌体,不建议进行普 通细菌培养。如果临床有适应证,可建议进行其他检查。
如果报告发出后培养仍在继续,则报告上注释:培养将继续 进行XX天。
五、培养结果的规范报告
2、注意事项 粪便、成人阴道分泌物,不宜做普通培养(除非特殊人群)、
厌氧培养,只做针对特定病原的靶向培养。 必须定量培养的标本:尿液、BALF、PSB;可以定量培养的
染色包括六胺银染色、其他病理染色。质谱 鉴定和分子鉴定技术;微阵列或微流体技术 鉴定;真菌抗原检测
具有鉴定下列菌 种/属的能力
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 肠杆菌科其余部分、棒杆菌属、奴卡菌 麦芽窄食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 和放线菌、常见厌氧菌,CLSI少见菌药 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无乳链球菌、肺炎链 敏对应的菌种,念珠菌属、曲霉菌属、 球菌、肠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隐球菌属、厌氧菌鉴定到种 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念珠菌属、曲霉 菌属
部标本外的各种标本 ➢ 抗酸染色:检查抗酸杆菌,适用于:除血液和导管外的各种
标本,其中呼吸道标本最常见。
Hale Waihona Puke 四、涂片结果的规范报告➢ 弱抗酸染色:检查奴卡菌,主要适用于呼吸道、中枢神经系 统标本。10%KOH和/或乳酸棉酚兰染色检查真菌。
➢ 墨汁染色:检查脑脊液标本中的新型隐球菌。 ➢ 六胺银染色:检查呼吸道标本中的人肺孢子菌。
明确的实验室内污染,不回报临床;明确的实验室外污染, 无法确定来源的污染分离株,需与临床沟通,必要时以检验 报告方式正式回报。
五、培养结果的规范报告
(3)对重复的分离株:同患者同部位在XX天内重复出现表 型基本一致的分离株,可不必进行完整的鉴定和药物敏感试 验,结果可以参考上一次结果。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细菌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观察细菌的生长特征。
3. 掌握无菌技术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具有繁殖速度快、形态多样等特点。
在适宜的培养基和条件下,细菌可以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通过细菌培养,可以观察其生长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三、实验材料1.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等。
2. 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3.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移液器、无菌操作台等。
4. 实验试剂:无菌水、无菌棉签、无菌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方法1. 培养基制备:按照说明书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营养肉汤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
2. 细菌接种: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营养肉汤培养基中。
3. 恒温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分别于37℃和30℃下培养24小时。
4. 观察记录:观察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记录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5. 无菌技术操作:在无菌操作台中,进行接种、移液等操作,防止污染。
五、实验结果1.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圆形、金黄色、表面光滑的菌落。
2. 大肠杆菌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乳白色、浑浊的菌液。
六、实验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细菌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观察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在不同培养基和温度下的生长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3.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七、实验讨论1. 细菌在不同培养基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有何差异?2. 如何提高细菌培养的效率?3. 在实验过程中,如何避免污染?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细菌培养实验,我们了解了细菌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规律,掌握了无菌技术操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细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怎么解读细菌学检验报告

怎么解读细菌学检验报告细菌学的检验报告是进行体检的常见报告。
作为一名医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朋友拿着报告来问我应该如何看懂,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读如何来看懂一份细菌学检验报告。
正常菌群人体表面以及和外界相通的泌尿生殖道、口腔、肠道、鼻咽部等腔道中都寄居着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宿主有利且无害,这种微生物属于正常的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统称为正常菌群。
人体皮肤中含有的正常菌群有白色念珠菌、丙酸杆菌、棒状杆菌、大肠诶希菌、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非典型分歧杆菌等。
鼻咽腔中含有梭杆菌、甲型链球菌、奈瑟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丙型链球菌等。
胃部一般无菌。
肠道中含有假单胞菌、乳杆菌、破伤风梭菌、白色念珠菌、大肠诶希菌、产气荚膜梭菌、消化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真杆菌、双歧杆菌等。
口腔中含有螺旋体、表皮葡萄球菌、类杆菌、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念珠菌、丙型链球菌、梭杆菌、甲型链球菌、棒状杆菌。
阴道中含有厌氧菌、乳杆菌、大肠诶希菌、棒状球菌、念珠菌。
眼结膜中含有结膜干燥杆菌、葡萄球菌。
前尿道中含有肠球菌、葡萄球菌、非致病性废弃杆菌、棒状杆菌。
病原菌病原菌是指能够入侵宿主产生感染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
按照病性能够将病原菌分为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
致病菌的种类少但毒性强,条件致病菌的种类多且不断增加,毒性较弱。
临床上一般将病原菌和致病菌进行混合称呼,但病原菌的范围要明显大于致病菌。
细菌药敏试验,测试抗菌药物品种如何确定抗菌药有两百余种,药敏试验中不需要包括每一种抗菌药。
测试的抗菌药纸片种类是根据各类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及临床可能选用药物进行确定的,同类药物一般选择一到两个代表品种。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对各种细菌的药敏试验中适合测试的药物品种机型推荐,例如测定葡萄球菌属的药敏试验中应当包括红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苯唑西林、克林霉素、万古霉素、青霉素。
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增加其他品种例如呋喃妥因、环丙沙星、利福平、氯霉素、庆大霉素等。
细菌的培养实验报告总结

细菌的培养实验报告总结细菌培养是学生进行生物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科学的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时,要保持良好的观察状态和正常的操作过程。
培养基是细菌和细胞进行接触并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它是由许多微小的细胞组成,包括菌体、菌丝、孢子、荚膜以及生活力强、营养丰富而较小的菌藻。
培养基上的微生物主要有微生物细胞,如细菌;真菌;放线菌;酵母菌等。
一、实验准备1.培养基准备:取一小块干净、干燥的无菌纱布,铺在烧瓶底,然后取一定量的水(或蒸馏水)倒在纱布上,使纱布浸透水中;将纱布平铺在烧瓶底部,然后盖紧瓶盖,用干净的棉签蘸取少量的酒精涂在纱布上。
2.取一小块无菌肉、棉球和一根牙签,分别置于两个培养皿上(图2)。
3.将上述两种液体倒入培养皿中,然后倒在另一块培养皿上(图3)。
4.用酒精灯后移至另一侧,分别将酒精灯放置两边(图4)。
5.盖上盖子(图5)。
6.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若有菌落生长,则说明被培养的细菌已被培养出来。
7.洗净手,戴上手套后方可进行实验。
1、把实验用的小碗洗干净。
9.将小碗放入烧瓶中,盖紧盖子(如图8)。
10.用镊子取一块无菌肉放入烧瓶中(或放入无菌盐水中)。
11.盖上盖子,观察几分钟。
12.取下酒精灯,移至另一侧,盖上瓶盖(图9)。
13.取出另一块培养皿,用镊子将肉放在培养皿的一端进行细菌培养,待一段时间后观察是否有菌落出现(图10)。
14.把肉从烧瓶中取出,用镊子夹出棉球,放在一个干净的小碗内(图11)。
15.将烧瓶底洗净,用消毒酒精擦洗两遍(或用75%的酒精擦洗两次)后放入培养皿中。
16.盖上盖子置于阴凉处静置一段时间,待培养基内的细菌充分生长后观察是否有菌落出现。
2、注意保持烧瓶清洁,勿用手直接接触烧瓶。
10.将烧瓶放入烧杯中,盖上盖子,加热30分钟。
11.观察现象:如果看到了菌落和气泡,说明有细菌生长了,此时不要揭开盖子。
12.用手指轻压瓶口,若有粘液流出即可证明是液体。
细菌培养及报告单解读

尿液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标本 , 注意避免消毒剂污染 标本最好留取早晨清洁中端尿,采集量: 无菌管≥3mL送检要求 : ≤2h常温需导尿的病人: 采集前用70%异丙基乙醇消毒导管采集 部位长机采集无菌尿液5- 10mL标本不能直接从导尿袋放出 , 易孳生污染菌细菌一天中仅需送检1次 , 无需多次重复送检相同标本 结核分枝杆菌集菌检查: 留取24h尿液 , 取沉淀部分 送检。
第10页 ,共20页 ,2022年 ,5月20日 , 19点22分 ,星期五
• 选用药物根据卫生部规定使用的标准 , 依据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 委员会)标准来选择。• 微生物组现采用两种药敏检测方法:MIC法(定量药敏) KB法(定性药敏) 。• 住院病人采用上机MIC法 , 商品化的药敏试卡,卡中所包含药物的种类的是固定的 , 实验室会定期更换药敏试卡 , 在选择试卡的过程中充分与药剂科共同沟通 , 尽可能选择我院药剂科能提供的抗生素 。现在临床需要实验室提供临床常用药物敏感试验如“头孢硫醚“等这类药物但CLSI无判断标准 , 国内也无相应的药敏纸片,虽临床有需求 , 实验室无法提供药敏实验 。 同时有些分离鉴定出的细菌 , 对某些类抗 菌药物是天然耐药的(如肠球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天然耐药) , 实验室药敏试验则不考 虑这类药物。
如何正确采集各类标本呢?
第4页 ,共20页 ,2022年 ,5月20日 , 19点22分 ,星期五
痰液• 用温开水清洗或漱口去除口腔表面菌• 从肺深部咳出痰液, 采集到无菌容器内• 采集量: 无菌容器>1mL• 送检要求: ≤2h常温• 对于不能自主留取标本的患者 , 应经抽吸获得• 一天中仅需送检1次 , 无需多次重复送检相同标本• 用于检查结核分枝杆菌时 , 为了提高阳性率 , 应收 集24h痰液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
(实用版)
目录
1.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概念与作用
2.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解读方法
3.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应用
4.结论
正文
一、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概念与作用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是指通过细菌培养实验,观察不同抗生素对某种细菌的杀灭或抑制效果,以判断该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这一结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滥用和抗生素耐药现象。
二、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解读方法
1.细菌培养结果:如果培养结果为阳性,化验单上通常会显示培养出的细菌名称。
2.药敏试验:在细菌培养出来后,分别加上不同的抗菌药共同孵育,以判定抗菌素对细菌的杀灭或抑制效果。
通常用“S”表示敏感,用“R”表示耐药。
3.药敏报告:药敏报告一般会显示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情况,医生可以根据结果选用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三、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应用
1.指导临床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结果,医生可以选择对患者感染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
2.监测抗生素耐药情况:通过药敏试验,可以监测抗生素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耐药情况,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3.抗生素研发与生产:药敏试验可以为抗生素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参考,有助于优化抗生素结构,提高抗感染效果。
四、结论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滥用和抗生素耐药现象。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细菌是一类微小而重要的生物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以及生物体等。
它们对于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价值。
在进行细菌的研究和应用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细菌的培养和鉴定。
细菌培养是指将采集到的细菌样本在合适的培养基中提供充足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使其繁殖扩增。
而细菌鉴定是指通过对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基因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来确定细菌的种类和特性。
本文将重点讨论细菌的一般培养方法和鉴定方法。
在细菌培养方法方面,将介绍不同种类的培养基的配制和使用,以及培养条件的控制因素。
在细菌鉴定方法方面,将介绍常用的鉴定手段,如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通过对一般细菌培养和鉴定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细菌的生长规律和特性,进一步了解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同时,这些研究成果也为细菌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在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使读者对细菌培养和鉴定有更清晰和全面的认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在继续研究细菌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如下形式: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展示: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进行一个概述和介绍,包括细菌培养和鉴定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目的。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对文章的内容和目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介绍了细菌培养方法和细菌鉴定方法。
在细菌培养方法部分,将会详细介绍细菌培养所需的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和培养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了解细菌在实验室中的培养过程。
在细菌鉴定方法部分,将会介绍细菌鉴定所需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鉴定。
咽喉部细菌培养实验报告分析

咽喉部细菌培养实验报告分析口腔中的细菌分离实验报告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实验仪器及材料土样:18号土样试剂及培养基培养基:果胶酶筛选培养基;几丁质酶真菌筛选培养基;果胶酶划线分离培养基;几丁质酶划线培养基;细菌半固体培养基;淀粉培养基;葡萄糖酵解培养基;乳糖酵解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a) 试剂:草酸铵结晶紫染液、番红复染液等各种染料以及卢戈氏碘液、95%乙醇、5%孔雀绿水溶液、无菌水等仪器锥形瓶(500mL×2;300mL×2;100mL×3)、培养皿(20套)、试管(20支)、移液管(3支)、烧杯、玻璃棒、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涂布棒、U型管、德汉氏小管、酒精灯、漏斗、接种环、滤纸、棉塞、牛皮纸、无菌操作台、灭菌锅、纱布等细菌的筛选,分离纯化及鉴定细菌的筛选土样处理配制生理盐水:在烧杯中配置200ml0.85,的生理盐水,用移液管各移取9ml于五支洁净试管,再移取90ml配置好的生理盐水于三角烧瓶,并放入少许玻璃珠,包好灭菌;加土样:冷却后准确称取10g土样放入盛有90ml无菌生理盐水并带有少许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充分震荡摇匀,然后放在30?恒温培养箱中静置15min。
果胶酶菌种筛选梯度稀释:用一支无菌吸管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到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匀,此为10-1稀释液,以此类推制成10-2、10-3两种稀释度的土壤溶液(如下图);涂布:配制果胶酶筛选培养基,110度灭菌20-30分钟,冷却后倒平板在培养皿盖周边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分别写上10-1、10-3两种稀释度字样,每稀释度标记三皿,然后用无菌吸管分别由10-3、10-1两管土壤稀释液中吸取适量对好放入已写好稀释度的平板中央位置,每皿准确放入0.2ml,用无菌玻璃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其方法是将菌液先沿一条直线轻轻地来回推动,使之均匀分布,然后改变方向90度沿另一垂直线来回推动,平板内边缘处改变方向用涂布棒再涂布几次;培养:将平板倒置于30?恒温箱中培养1-2天;果胶酶透明圈平板检测:取10-1涂布平皿,用0.5,的刚果红染色15-20min后,倒掉刚果红,用1mol/L的NaCl脱色几分钟至观察到透明圈,则说明水解圈内的菌有水解果胶的能力;菌落描述:取此菌进行菌落形态描述,就菌落的大小(大、中,小),颜色(白,黄,粉红等),干湿(干、湿),边缘(整齐,不整齐),表面(光滑,粗糙,有无突起等)分别进行阐述并详细记录;细菌的分离纯化划线分离:制备果胶酶划线培养基,灭菌后倒平板,挑取具有水解圈的菌种,第一次划线分离培养1-2天后取分离所得单菌落再进行第二次划线分离,划线分离的具体方法是:先在平皿上划定区域,然后将接种针在火焰上进行灭菌操作,取含菌种的培养皿,在火焰上方(注意:不图细菌的划线分离示意图能离火焰太近)打开培养皿盖,先拿接种针在上盖处划线以降温,然后用接种针轻挑所选菌落一到两下,将平皿盖上放好,再取刚刚冷却了的干净平皿在1区进行划线接种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脓汁及病灶分泌物
• 封闭性脓肿:先用碘酒或 碘伏消毒患者病灶局部的皮肤或粘膜表面,再用 75%的酒精脱碘,以无菌干燥注射器穿刺抽取, 将采集的脓汁无菌操作注入5~10mL灭菌培养管 中,如怀疑是厌氧菌应领取专用厌氧拭子做厌氧 培养并建议同时做一般细菌涂片镜检
• 开放性脓肿和病灶分泌物:对采样部位,应先用 灭菌生理盐水洗净病灶表面的污染物,对表皮、 粘膜应充分消毒,采集病灶部位脓性分泌物于灭 菌培养管或灭菌棉拭子试管内,立即送检。
2010年统计显示,标本送检率20%,阳性检出率30%, 血培养阳性检出率10%以上,呼吸道标本苛养菌的分离率5%以上。
12000
痰液
标本类型
全年送检量 全年阳性检 阳性检出
(人次)
出量(人次) 百分比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全年送检率
阳性检出率
尿液 无菌体液 静脉血
痰液
抗生素的概述、作用及要素
• 抗生素的概述 抗生素大家实际上不陌生了,严格意义上讲,抗生素就是在非 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
• 抗生素的作用 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 最终治疗疾病
• 抗生素的3要素 1选药 2用量 3用法
2010年我院标本的送检率及阳性率
微生物组现提供给临床的2组药敏卡
• AST-GN04 革兰氏阴性药敏卡
• Amikacin
阿米卡星
• Ampicillin
氨苄西林
• Ampicillin/Sulbactam 氨苄西林/舒巴坦
• Aztreonam
氨曲南
• Cefazolin
头孢唑啉
• Cefepime
头孢吡肟
• Cefotetan
收集24h痰液
尿液
• 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标本,注意避免消毒剂 污染标本
• 最好留取早晨清洁中端尿, • 采集量:无菌管≥3mL • 送检要求:≤2h常温
• 需导尿的病人:采集前用70%异丙基乙醇消毒导
管采集部位长机采集无菌尿液5-10mL • 标本不能直接从导尿袋放出,易孳生污染菌细菌 • 一天中仅需送检1次,无需多次重复送检相同标本 • 结核分枝杆菌集菌检查:留取24h尿液,取沉淀
10811
尿液
1360
各种分泌 物及导管 尖端
1393
3759 537 752
脑脊液及骨髓
静脉血
7452
1087
脑脊液、 1358
216
骨髓
各种分泌物及导管尖
端
无菌体液 510
113
34.77% 39.48% 38.50%
14.58% 15.90 22.15%
正确采集标本
医学实验中心微生物组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工作中,坚持不断的持 续改进,优化操作流程。从标本接收到及时查对,选择正确的培养基、 按要求接种、培养、分纯,仪器鉴定及药敏试验。经仪器鉴定到种的 细菌结果经组内有经验的人员判断结果,发出最终报告(准确率在 90%以上)。因细菌生长需要足够时间,故微生物组培养加药敏试验 所需时间较长,因此一份合格的标本对微生物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高 质量的标本是质量保证的前提,只有实验室收到符合要求的标本,才 能保证后续的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时效性。
部分送检。
粪便
• 挑取脓血、粘液部分的粪便2~3g置大便 于专用无菌培养容器内,如为稀水便,可 直接收集1~2mL于专用培养杯中,盖好塞 子,及时送检。试管中不可混入尿液等异 物及其它化学药品。
• 若做厌氧菌培养则领取专用厌氧拭子由肛 门插入约6~7cm,轻轻旋动取出大便少许, 放回厌氧拭子培养试管中,盖好塞子,灭 菌封口送检。
无菌体液(穿刺液、心包液、胸水、 腹水、关节液等)
• 注意彻底消毒,因许多微生物,尤 其葡萄球菌属通常存在皮肤表面或 近表层处,易造成污染
• 尽可能留取多量标本 • 采集时间应在患者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停止用药
1~2日后,或下次用药前,或药物浓度较低时抽 取,胸水及腹水一般抽取5~10mL,心包液、关 节液一般抽取1~5mL, • 2、疑为厌氧菌感染时,取材后立即将注射器内空 气排空,无菌操作注入3~5mL穿刺液于厌氧血培 养瓶内,及时送检
• 标本需1h内送检,操作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静脉血、脑脊液、骨髓
• 培养瓶的消毒:用70%异丙基乙醇消毒橡胶塞30s • 静脉穿刺消毒:严格按照皮肤消毒步骤
操作(酒精-碘酊-酒精)。 • 血液培养须特别注意消毒,因许多微生物,
尤其葡萄球菌属通常存在皮肤表面或近表层处, 易造成污染。 • 天气寒冷时要注意脑脊液标本应在保温条件下送 检,以免病原菌死亡,送检要求:≤1h常温禁止冷藏 • 血培养的采样时间:在寒战出现时或发热初期采集血培养最佳 • 建议从不同部位采2-3套(一套为1瓶需氧+1瓶厌氧血培养瓶) • 如不能立即送检,应置于室温,禁止放入冰箱。 • 血培养专用瓶成人:8-10mL/瓶;婴幼儿:1-5mL/ 瓶
如何正确采集各类标本呢?
痰液
• 用温开水清洗或漱口去除口腔表面菌 • 从肺深部咳出痰液,采集到无菌容器内 • 采集量:无菌容器>1mL • 送检要求:≤2h常温 • 对于不能自主留取标本的患者,应经抽吸获得 • 一天中仅需送检1次,无需多次重复送检相同标本 • 用于检查结核分枝杆菌时,为了提高阳性率,应
实验室选择抗生素的依据
• 选用药物根据卫生部规定使用的标准, 依据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 委员会)标准来选择。
• 微生物组现采用两种药敏检测方法: MIC法(定量药敏)KB法(定性药敏)。
• 住院病人采用上机MIC法,商品化的药敏试卡, 卡中所包含药物的种类的是固定的,实验室会 定期更换药敏试卡,在选择试卡的过程中充分与药剂科共同沟通,尽 可能选择我院药剂科能提供的抗生素。现在临床需要实验室提供临床 内也无相应的药敏纸片,虽临床有需求,实验室无法提供药敏实验。 同时有些分离鉴定出的细菌,对某些类抗菌药物是天然耐药的(如肠 球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实验室药敏试验则不考虑这类药物。
头孢替坦
• Ceftazidime
头孢他啶
• Ceftriaxone
头孢曲松
• Cefuroxime
头孢呋辛
• Ciprofloxa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