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酒店管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科技公司

酒店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论

第二章背景、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产业调研分析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

第五章选址分析

第六章项目工程方案分析

第七章工艺技术分析

第八章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

第九章项目生产安全

第十章风险评估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可行性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计划

第十三章项目投资情况

第十四章经济评价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项目综合评价

第一章项目概论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科技公司

(二)公司简介

顺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增长。为此,公司要求各级单位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和

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路径,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的发展理念。

公司的能源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能源管

理体系,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公司、车间和班组Ⅲ级能源管理体系,全面推

行全员能源管理及全员节能工作;项目承办单位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及总

经理为主要领导的能源管理委员会,能源管理工作小组为公司的常设能源

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能源管理的组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

下设的能源管理工作室代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开展项目承办单位能源管

理工作;各车间的能源管理机构设在本车间内,由设备管理副总经理、各

车间主管及设备管理人为本部门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设立专(兼)职能

源管理员,负责现场能源的具体管理工作。

公司坚守企业契约精神,专业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致力成为行业领先企业,创造价值,履行社会责任。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49.33万元,同比增长31.49%(2478.76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酒店管理生产及销售收入为9181.54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8.72%。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421.5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01.87万元,增长率26.14%;实现净利润1816.18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0.46万元,增长率21.43%。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酒店管理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某产业集聚区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27387.02平方米(折合约41.06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0.81%,建筑容积率1.45,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8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9.87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27387.02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3915.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711.18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9668.7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332.86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82台(套),设备购置费3608.34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226999.28千瓦时,折合150.80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9801.50立方米,折合0.84吨标准煤。

3、“酒店管理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226999.28千瓦时,

年总用水量9801.50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51.64吨标

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45.30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5.35%,

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某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符合某某产业集聚区产业结构调

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

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

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9298.7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796.06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83.84%;流动资金1502.7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16%。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3272.00万元,总成本费用9981.28万元,税金及附加164.01万元,利润总额3290.72万元,利税总额3908.62万元,税后净利润2468.0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440.5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5.39%,投资利税率42.03%,投资回报率26.54%,全部投资回收期

5.27年,提供就业职位228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项目承办单位要在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施工机械、材料供应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

三、报告说明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从系统总体出发,对技术、经济、财务、商业以至环境保护、法律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通过对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四、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某产业集聚区及某某产业集聚区酒店管理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

促进某某产业集聚区酒店管理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

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有限责任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酒店管理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某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

就业职位228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440.58万元,可以促进某某产业集聚

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5.39%,投资利税率42.03%,全部投资回

报率26.54%,全部投资回收期5.27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5.27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制造业转型升级既需要重

点领域和方向的突破引领,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整体进步。报告提

出要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

重大项目建设;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各类产业投资基金作用,鼓

励发挥地方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工业领域,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五、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背景、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1、近十年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

量和效益,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从国内看,建国

60多年来,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17.6%提高到2014

年的35.85%,增加了1倍多,促进我国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从国际对比来看,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

到2000年上升到6.0%,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为19.8%,跃居世界第一。自19世纪中叶迄今,经历了一个半世纪

的历程,我国又重新回到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2、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进《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介绍,《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

施两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

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3、强化需求侧政策引导。一是在国际规则允许范围内,加大对战略性

新兴产业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二是加强充电设施、宽带网络、基

因测序服务体系等的建设。三是通过融资租赁、保险补偿等方式促进首台套、首批次产品与服务的推广应用。

4、《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三五”期间将加快发展经济,投资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因此,投资项目的建设符合《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必要性分析

1、振兴实体经济,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应该说,我们是靠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的,还要依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任何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没有这个根基,我国经济非但走不远,而且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胜。为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

2、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制造业重新成为各国竞争的主战场。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相继出台扶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如美国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提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医疗设备、卫星通信、科技咨询等50个能够维持美国当前发展和持久繁荣的关键产业。德国提出工业4.0,日本启动再兴战略,法国颁布新工业法,韩国发布未来增长动力计划等。同时,新兴国家纷纷把发展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国都力图抢占高端制造市场并不断扩大竞争优势。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深刻改变,制造业发展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发达国家正在制定制造业国际投

资、贸易和服务新规则,如美国积极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达成协议,意图通过贸易和服务自由、货币自由兑换、税制公平、国企私有化、保护劳工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资源、信息自由等,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贸易优势,对我国制造业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形成新挑战。

3、在“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诸多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但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不少企业为维持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采取裁员降薪等措施,中西部地区人才吸引力逐渐下降,劳动力市场收窄,抑制了部分产业向中西转移的动力。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与产业配套的基础尚待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推动产业转移的政策执行方面,多采取建园区、搭平台等方式,区域特色优势及差异化发展战略不明晰,减缓了地区间产业转移的步伐。

4、考虑到项目建设地的投资环境、劳动力条件和政策优势,项目承办单位决定在项目建设地实施投资项目建设,投资项目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装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种并可以配合其他相关产品形成突出优势,使市场占有率以及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

三、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近年来,项目承办单位培养了一大批精通各个工艺流程的优秀技术工人;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建设始终走在当地相关行业的前列,具有显著的人才优势;项目承办单位还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向科研开发倾斜的奖励机制,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对重点产品及关键工艺开发的奖励。

第三章产业调研分析

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酒店管理企业740家,规模以上企业30家,从业人员37000人。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酒店管理产值141669.84万元,较2016年123685.91万元增长14.54%。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62165.67万元,较去年52380.92万元同比增长18.68%。

区域内酒店管理行业经营情况

区域内酒店管理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以AAA为例,2017年产值

15230.59万元,较上年度12967.72万元增长17.4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4818.40万元。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4443.25万元,同比增长20.85%;实现净利润1799.44万元,同比增长14.96%;纳税总额95.56万元,同比增

长10.88%。2017年底,AAA资产总额36149.92万元,资产负债率20.17%。

2017年区域内酒店管理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9020.79万元,同比

2016年61346.36万元增长12.51%;行业净利润12781.71万元,同比2016年11542.09万元增长10.74%;行业纳税总额37615.58万元,同比2016年32150.07万元增长17.00%;酒店管理行业完成投资55277.14万元,同比2016年49571.46万元增长11.51%。

区域内酒店管理行业营业能力分析

区域内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6000.03亿元,年均增长8.61%。预计区域内酒店管理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213437.29

万元,利润总额73779.39万元,净利润24637.76万元,纳税13208.04万元,工业增加值64842.10万元,产业贡献率10.05%。

区域内酒店管理行业市场预测(单位:万元)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

一、产品规划

项目主要产品为酒店管理,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13272.00万元。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项目承办单位所生产的项目产品市场风险较低,

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因此,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良好,投资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市场可拓展的空

间巨大,倍增效应显著,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建设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27387.02平方米(折合约41.06亩),其中:净用

地面积27387.02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41.06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

积39711.18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9668.70平方米,计容建

筑面积39711.18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2798.61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82台(套),设备购置费3608.34万元。

(三)产能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9298.79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13272.00万元。

第五章选址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项目属于相关制造行业,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的要求。

二、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某某产业集聚区。

园区是市政府于1996年批准成立的市级经济园区,当时批准的建设用地为6平方公里。围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突出扶大引强,实施龙头带动,引导产业合理布局、错位发展,推进产业链整合与集群式发展。依托当地城市圈发展,推进东进东接,力争到2020年,全市工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规模总产值年均增速在11.3%以上,到2020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3500亿元,力争达到4000亿元。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在11%以上,到2020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

三、建设条件分析

近年来,项目承办单位培养了一大批精通各个工艺流程的优秀技术工人;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建设始终走在当地相关行业的前列,具有显著的人才优势;项目承办单位还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向科研开发倾斜的奖励机制,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对重点产品及关键工艺开发的奖励。

四、用地控制指标

投资项目占地税收产出率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占地税收产出率≥150.00万元/公顷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占地税收产出率≥150.00万元/公顷”的具体要求。

五、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50.81%,建筑容积率1.45,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8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9.87万元/亩。

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