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的主要特征

从建筑看徽州文化的主要特征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与敦煌学和藏学并称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三大地方显学。
伴随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入晚期封建社会,徽州区域的历史文化发展也进入徽州时代,在这一时代,徽州人几乎是在广义文化概念的所有领域都有非凡与伟大的创造,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异常的繁荣。
随处可见的历史烙印在思想学术领域,徽州是曾经统治中国思想界达七八百年之久的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徽州人研究理学又形成了新安理学学派,源远流长;传统的经学研究,徽州从宋朝开始一直到民国,就代不乏人,大儒迭出;考据学上,至清中期,更是出现了以婺源人江永、休宁人戴震为代表的徽派朴学,作为乾嘉学派中的皖派,影响极大。
在社会关系领域,中原世家望族的迁徙,在徽州是形成有自己特色和唐宋遗泽的宗族社会,势力强大,结构稳定,构成徽州社会千百年发展的基础,由之直接影响的徽州土地制度、佃仆制度等。
而我在徽州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徽州建筑。
徽州建筑给人的最深的印象就是黑白相间的颜色和浑然天成的格局特色。
说到这黑白的颜色我就想到了另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物——阴阳鱼太极图。
在走访了徽州古村落呈坎之后,更加印证了我对徽州建筑文化与道家思想的联系的想法。
道家思想主张清静无为,具体为心神宁静,不轻举妄动。
而在徽州游览的时候,那高低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优雅曼妙的美人靠无时无刻不在安抚我们那颗躁动的心灵。
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就是道的本质特征之一,它返璞归真,崇尚自然。
主张天人互动的和谐原则,这与我们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发展的原则不谋而合。
而早在古代智慧的徽州人民便把这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合在建筑中。
几乎所有的古村落都依山傍水,枕山跨水,力求与自然完美的融合。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徽州文化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徽州文化--浅谈徽州人的贫与富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本土的徽州文化。
她的内容广博,深邃,包括徽州教育、新安理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菜等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
研究徽文化的学者以及沉醉于徽州美景的游客对徽文化的璀璨总是赞叹不绝。
然而,除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徽州大地上,可以说,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里,可利用的生活资源极其贫乏。
徽州处于丘陵地带,在徽杭高速歙县段路两旁,透过车窗,你总能看到在高高的深山上几至山顶,是被人们开垦的大片大片的耕作地。
地里的植作并不茂盛,即便隔着那样宽的山沟依然可见泛黄的土地。
而你也总能时不时见到一个老妇,肩上扛着一把锄头,一个五,六岁的孩童跟在身后田间地头转悠。
而生活在“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徽州人,则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如黄山松一般艰难生存,千百年来孕育出勤劳,踏实,敢于开拓和坚韧的品质,并将这种品质传给她的子子孙孙。
当走进他们的住宅,和贫瘠的土地资源相契合的是白墙灰瓦,矮窄门楼的古朴建筑风格。
然而,不同的是,随处可见的是充满智慧和情趣的应景。
且不说那些达官贵族与经商致富的大户人家,即便是只有两间厢房的小门小户,院子里也一定会用花花草草和几个雕刻着花纹的石凳布置一个简单的园林小景,供主人闲暇时玩赏。
央视的一个纪录片曾就徽州人的园艺做过一个专访。
在歙县,即便是现在,几乎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种满了观赏的花草。
一个几近倒闭的盆景小店,哪怕已无人问顾,老板依然坚持,不为挣钱,只为自己喜爱。
人们为徽州文化的璀璨而倾倒,我也同样为之倾倒,但不仅仅是因其璀璨,而是为其不易。
在这样一个土地贫瘠,古时难有与外界通达的山区,古徽州人不是为满足于裹足口腹之饥而蝇营狗苟,而是在这样艰苦,贫乏的环境里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那份超然和豁达,赋予这里的一山一水于之世外桃源之恬淡。
徽州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培育

徽州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培育徽州地处安徽省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美誉。
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使得徽州地区成为了一种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
徽州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徽州历史文化的精髓,是徽州文化的灵魂,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对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培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徽州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徽州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建筑、民俗、饮食、工艺等方面。
1.徽派建筑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建筑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徽派建筑的特点是精巧细致、形制严谨、布局合理、风格独特。
其建筑不仅注重建筑的实际用途,更注重其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
2.徽州民俗徽州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如龙舟比赛、舞狮表演、剪纸等,都是徽州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代表了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瑰宝。
这些传统民俗活动是徽州人民生活方式、信仰、情感、审美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徽州人民对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认识和感受的集中表达。
3.徽州饮食徽州饮食以徽州菜为代表,以其清淡鲜嫩、精巧细腻、色香味俱佳的特点,享有盛名。
徽州菜精选原料,注重刀工,讲究制作,保持了东南地区吃食清淡、原汁原味的传统特色。
其家常菜清淡嫩滑,点心可口酥松,名菜别出心裁而香糟化浓。
徽州人喜欢食醋,酿造最为考究,食醋香味醇厚,色泽红润。
在节庆日常中,家家户户都有自制酿制食醋的习俗。
4.徽州工艺徽州工艺是徽州地区的传统产业之一,其主要包括徽州徽砖、徽派木雕、徽派石雕、徽派剪纸、徽派匾额等。
这些工艺品无论是在工艺精湛、形式美观、工艺氛围等方面都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也是徽州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徽州工艺品在文化、美学、民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当代的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培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徽州文化习俗调查报告

徽州文化习俗调查报告徽州文化习俗调查报告徽州,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全息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
以下小编就徽州的文化以及一些习俗整理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徽州民俗-祭祀文化:在远古时期,徽州地区交通不便,生活水平极为低下,徽州原住土著山越人对各种自然现象和身边所发生的种种事物缺少正确的认识,大自然对先民来说,是幻化无常,神秘莫测的,使他们想到周围世界扑朔迷离,认为到处充满鬼神,并且能左右环境,这使先民们逐步产生了万物有灵观念,头脑中充满了对鬼怪瘟疫的极端恐惧。
因此,人们要战胜妖魔鬼怪,只好借助神的威力与妖魔疫鬼进行斗争,乞求神灵的庇护和保佑。
基于人们对万物有灵的观念,从而产生了一种驱鬼逐疫、迎神纳吉为目的的原始祭祀活动一一傩。
在人们想象中,傩神能给人们驱鬼逐疫,能给人们赐福消灾,傩神成了人们寻求幸福的信心和精神寄托,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偶像。
祁门傩舞《山越人》,就是徽州先民冲开混沌的世界,博击于天地之间,追求光明、生存而举行的祭祀,展现出古代先民的雄浑气度,表达了人们祈求消灾免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平安带福的良好愿望。
在恍惚、沉重的打击乐声中,远古蠕蠕而动的`先民在挣扎、抗争、企盼,整个表演情绪沉重,稍激奋,动作表现得缓慢而拙实。
随着一声巨响,恰如天崩地裂,人群沸腾,欢呼声大作,手握双斧的傩神蜂拥而上,狂呼乱叫,这时,舞蹈动作顿挫有力,整个演出呈现出激昂、高涨的场面。
在傩舞的服饰上,力求简炼彪悍,女演员以兽皮裹身,男演员赤身裸体,上身饰以藤叶、下身以兽皮遮挡.以表现出先民的荒蛮、野性与力量,给人以古拙粗犷、狞厉诡谲,有一种力量的冲击效果。
祁门傩舞面具,古老朴拙,工艺讲究、造型粗犷、线条有力、夸张、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千姿百态、各具神韵,耐人寻味。
傩神的面具是神的象征载体,是沟通人、鬼、神世界之间工具,是人、鬼、神的灵魂。
徽州文化的独特传统和魅力

徽州文化的独特传统和魅力徽州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重要文化流派,始于唐朝,兴于明清时期,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为中心。
徽州文化包括建筑、绘画、音乐、民俗、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建筑是最为突出的代表。
徽州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其严谨的结构体系、细致的木雕、砖雕、石雕等装饰技艺而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之一。
一、徽州建筑徽州建筑是从唐朝中期开始形成的,而至明、清两代时期达到极盛。
徽州建筑造型优美,结构严谨,装饰精美,典雅高贵,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徽州建筑的特点是“四进四厅”,即前门、外厅、中厅、内厅。
四厅按大小递减排列,依次对着前面一厅的门,形成格局完整,结构严密的整体。
建筑中还有丰富多彩的细节装饰,如雕花、画门、琉璃瓦、马头墙等。
徽州建筑的建筑材料多采用木材和石材,而石材则常常作为地基或基础构造使用。
徽州建筑的木构架结构通常使用无榫结构,檐口常采用飞檐式,以增强建筑形象的立体感和轻盈感。
徽州建筑装饰雕刻精美,常常采用天、地、人、鬼、神、兽等各种图案,体现了徽州人对生活的崇尚、富足和向往。
同时,徽州建筑的装饰还流露出整个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信息。
二、徽州绘画徽州绘画是徽州文化中的一个代表,其风格独特,流派丰富,其中门派最为有名的是“芜湖法”。
芜湖法以细画著称,细致入微、用笔清晰,表现出了徽州人文化精神和审美特征。
徽州绘画的主要题材包括山水、人物、花鸟等。
其中山水画,尤其是徽派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徽派山水画强调画面的平衡美和空间感,注重用笔技巧来表现整个画面的气韵和品味。
徽派山水画的遗产轮廓清晰,色彩浓郁而又不失淡雅,线条含蓄而又不失灵动。
徽派山水画风格独特精湛,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发展贡献巨大,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可贵的推动作用。
三、徽州音乐徽州音乐是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
自唐朝以来,徽州人就对音乐有着很高的热情和追求。
徽州音乐以“丝竹合韵”的演奏方式或者即兴伴奏为主。
徽州文化的主要特征

徽州文化的主要特征徽州文化是指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地区的地方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特色:徽州地区以其独特的徽派建筑而闻名,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被誉为“徽派建筑艺术”。
徽派建筑注重与自然的融合,重视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和装饰细节等方面的设计,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感觉。
徽派建筑以四合院为基本形式,以庭院为中心,分为正厅、东西厢房和后院等不同功能区域。
2.曲艺传统:徽州地区是中国曲艺的发源地之一,曲艺是流行于中国江浙地区的一种传统文艺形式,集声、旋律、表演、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
其中,以徽州花鼓戏和皮影戏最为著名。
徽州花鼓戏以徽州地区的方言演唱,以花鼓为主要乐器,展现了徽州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风格。
皮影戏则是一种以皮影为影戏媒介的表演形式,技巧独特,操纵灵活,寓教于乐,深受人们的喜爱。
3.宗教信仰:徽州地区的宗教信仰非常丰富,主要有儒教、佛教、道教、民间信仰等。
徽州地区的儒家文化极其发达,以孔子和朱熹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徽州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和道教在徽州地区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妙高山、花山寺等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道观吸引了大量的香客和游客。
此外,徽州地区的民间信仰也是一大特色,人们信奉祖先、土地、山神等,举办各种祭祀活动。
4.壁画艺术:徽州地区以壁画艺术而闻名,尤以宏村、西递等古村落的壁画最为出名。
徽州壁画以浓墨重彩、细腻逼真的风格著称,其内容包括民俗、神话、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壁画艺术在徽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承,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红色文化:徽州地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徽州地区的红色文化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革命遗址、纪念馆和纪念碑等方面,如西递乡的八卦田会议纪念馆和宏村乡的朱德纪念馆等。
这些红色遗址见证了徽州地区人民在革命年代中的英勇奋斗和牺牲精神,对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徽州文化作文素材

徽州文化作文素材篇一《探秘徽州文化之古民居的魅力》徽州文化就像一个神秘而诱人的宝藏,隐藏在安徽的那片土地上。
我有幸去徽州走了一遭,这一趟可让我对徽州文化有了不少独特的理解。
抵达徽州的时候,我第一眼就被那些古民居给牢牢吸引住了。
那些古民居啊,就像是一群默默伫立了千年的老者,虽然外表已略显沧桑,但是每一道刻痕,每一块砖石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我走进了一座古民居,刚踏入门槛,就感觉仿佛踏入了另一个时空。
屋子是那种典型的徽式建筑风格。
大门外面有一个小小的庭院,地上铺着的石板,有些地方已经斑驳不平了。
我好奇地伸出脚,去踩那些石板,高一块低一块的,不小心差点扭了脚。
我心想这怕是很多代人的脚印才把这石板路给折腾成这样的吧。
庭院里摆放着一些奇奇怪怪的石头,看上去像是随意摆放,但我知道这里面肯定藏族着什么讲究。
有一块石头像只趴着的乌龟,还有一块模样像一朵懒洋洋的云彩。
进入屋内,采光有点昏暗,但这恰恰给屋子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房梁和柱子那是相当粗,摸着那柱子,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当年建房时工人们喊着号子抬着大梁的画面。
木头的纹理在指尖划过,很粗糙,却有一种很实在的感觉。
屋内的木雕更是惊艳到我了,门窗上那些雕刻精细极了,有花鸟鱼虫,还有各种戏曲人物。
我凑近去看那些戏曲人物,那眉眼儿啊,就像活的一样。
有一个像是穆桂英在耍大刀,大刀上的纹路清晰得很,看她的表情,那叫一个英姿飒爽。
我这看得眼睛都不舍得挪开了,越看越觉得古代徽州人的技艺高超,这要是换我,拿着刻刀我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墙面上的壁画也是讲究得很,色调虽然有些暗沉了,但图案还是能够一眼看明白。
画的大部分都是神话故事或者家族的祥瑞之兆。
比如说有一幅画的是麻姑献寿,那麻姑的服饰上的花纹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再看看旁边的寿星老儿,那胡子又长又白,刻画得简直逼真到不得了。
在这屋子里走一圈啊,就像在翻阅一本古老的历史书,每一章节都记载着徽州人的智慧和文化传承。
这徽州的古民居就是传承徽州文化的超级大功臣,默默地把这古老的文化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徽州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徽州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传承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的地方文化,它以徽州地区为中心,影响及辐射范围覆盖全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通过对徽州文化的研究和了解,不难发现徽州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具有广泛的影响和重要的传承价值。
一、徽州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特点徽州是中国境内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重镇。
徽州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地方文化特征,而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
徽州文化主要体现在建筑、绘画、音乐、书法、民俗等多方面,它最为著名的是徽派建筑和徽派画,徽州还是名家辈出的老中医之乡,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独特的饮食文化。
二、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徽州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历代徽州人民的不懈努力,而且需要许多文化爱好者的积极参与。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针对徽州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已经被采取,例如修缮文化古迹、推广民俗艺术和文化旅游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努力。
另外,徽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新时代的创新思维和发展模式。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徽州文化更是需要紧密结合当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不断挖掘和发掘徽州文化的独特价值,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传承。
三、徽州文化的影响徽州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在徽州地区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全国各地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建筑方面,徽派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之一,就连现代的建筑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徽派建筑的影响。
在书法和绘画方面,徽派书画是很多中国画家和书法家的必修课程,许多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都是从徽派书画中获得灵感和能量,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
在音乐方面,徽州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也是享誉全国的。
徽州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和锣鼓等,在中国乐器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徽州文化
姓名:汪兴兴学号:21106061072
班级:11自动化2班授课指导教师:曲晓红
“徽州”,既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更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
徽州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区域。
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大移民所形成的宗法社会,“东南邹鲁”的文化氛围,徽商经济的厚实基础,促成了徽州文化区域总体全面发展。
宋代以来,徽州“儒风独茂”,文化教育及科举昌隆,名人辈出,人文荟萃,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学术流派和文化品牌。
徽州文化是指以历史上徽州府为中心地带、长期积累、并有丰富遗存的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
它包涵着由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所构成的体系内容,客观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层次结构关系。
物质文化主要有徽州历史地理、徽州古村落、徽州古城镇、徽派建筑、徽商、徽州历史人物、徽州文物、徽州文献、徽州文书等。
非物质文化主要有制度类(如徽州宗法制度、徽州佃仆制度、徽州教育制度等),思想学术类(如新安理学、徽州朴学等),文学艺术类(如新安文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派盆景、徽州戏曲等),科学技术类(如新安医学、程大位珠算法、徽派建筑学等),传统工艺类(如歙砚、徽墨、徽菜、万安罗盘等),乡风民俗类(如方言、民间乐舞、民间游艺、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等)
徽州保存了大量的契约文书,这些契约文书反映了徽州人所具有的契约精神。
徽州文书是一种民间档案的遗存,它是由历史上的徽州老百姓在其具体的和实实在在的生产、生活及社会交往过程中自发地、真实地形成与产生的,产生之后又是作为了一种与自己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家庭档案而保存下来的原始凭据、字据、记录,因此,真实性应是徽州文书首先具有的本质特征之一。
徽州文书是一种历史实态的直接写照,这种直接的写照甚至是不加修饰的,是作为了一种原始事件、事态以及情态、心态的直接和最初的反映。
它比历史上所有的正史、也是、小说等都要真实。
徽州文书的内容涵盖了徽州社会、文化发展以及生产、劳动、社会交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涵盖了几乎全部的文化领域,恰恰为人们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农村社会实态,准备了不可多得的极为经典和丰富的资料。
无论是土地买卖,过继子女,遗产分割,乃至演戏酬神,
徽州人都要立字为据,这些契约文书,显示了民间百姓们明确的契约意识和法制观念。
法律手段和儒家伦理精神相辅相成,使这个处于山区的民间社会保持着良好的和谐状态。
徽州村落建设注重“风水”,依山傍水的徽州村落,鳞次栉比的房屋,纵横交错的巷道,既考虑到取水、排污、防火、防盗等多重因素,又考虑到生活起居的方便实用,体现出人与自然的谐和,追求的是适合生存、布局合理、富有美感的人居环境。
这是徽州人注重“风水”的积极意义。
徽州的宗族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非行政组织。
它提倡封建伦理,需要批判,但是它也发挥着调节社会的功能,例如重视族中子弟的教育,接济贫弱,禁止赌博等不良行为,禁止滥砍滥伐,提倡爱山护林等等。
从实施手段上看,它也不是行政命令式的强制执行,而是以宗族或村民公约的方式,让族众和村民自觉参与、自觉执行。
这些民间主张和实施途径,有助于社会更加和谐。
徽州人重视宗族,重视血缘宗亲。
明清两代,徽州及其邻近地区的许多名族大姓的子弟因为经商迁徙到全国各地,进而遍布全球,现代文化名人胡适、陶行知等都是从徽州文化圈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
挖掘、研究和宣传徽州文化,发挥徽州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对于联络海外华人的民族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广大海外侨胞共襄复兴中华民族的大业,也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徽州文化是地域文化研究的范本。
中华文化是由众多的地域文化构成的。
不同的地域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色,正是由于各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才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对富有特色的徽州文化的研究,可以丰富对中华文化的总体认识。
从徽文化的研究中,我们能够寻找出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很多重要规律和特征。
总之,徽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的内涵极其丰富。
虽然徽州文化不可避免地也有着许多封建性的糟粕,但只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地加以挖掘和扬弃,徽州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现代意义就会得以彰显,并对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