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康唑眼凝胶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应用研究
抗真菌药物氟康唑的药动学特性及使用方法

吸收
口服后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达90%以上;
给与负荷剂量后,血药浓度在第二天可接近稳态浓度的90%;
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仅为11-12%;
在唾液和痰液中的浓度与同期血药浓度相近;
在皮肤、水疱液、腹腔液、唾液中浓度为血药浓度1-2倍;
在脑脊液中浓度为同期血药浓度60%;
食管念珠菌病
第一日200mg,后每日100mg,均为每天一次,疗程至少3周,或症状缓解后至少继续使用2周;
口咽部念珠菌病
第一日200mg,后每日100mg,均为每天一次,疗程至少2周;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
150mg单剂使用;
预防念珠菌病
有预防用药指征者,每天口服200-400mg,每天一次;
静脉滴注
隐球菌脑膜炎
代谢
少量在肝脏代谢;
排泄
主要经过肾小球滤过,80%以原型经由尿液排出体外;
清除率与肌酐清除率呈正比,血浆半衰期为27-37小时;
肾功能衰退时,半衰期明显延长;
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清除氟康唑。
口服0mg,均为每天一次,疗程至少4周,症状缓解后至少继续使用2周;
每日400mg,一次静脉滴注,后每日200-400mg,直至用至脑脊液转阴后至少10-12周;
初始剂量400mg,每日两次,连用2日,后为每日400mg。
眼外伤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

中国医疗前沿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M arch ,2008Vol ,3No .62008年3月第3卷第6期作者简介黄德安(3),男,主治医师,广东省始兴县人民医院眼科。
眼外伤特别是植物性眼外伤,极易造成真菌性角膜溃疡。
由于目前尚无特效抗真菌药物,故致盲率很高[1],真菌性角膜溃疡多发生于农村收获季节,大部分为农作物损伤角膜后发生真菌性感染所致。
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对眼外伤致真菌性角膜溃疡进行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间收治眼外伤致真菌性角膜溃疡38例(38眼),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19~71岁,平均41岁。
就诊时间在发病后5~40天,有植物性外伤史30例,昆虫擦伤3例,土沙擦伤5例。
治疗前视力:光感~指数者16眼,0.01~0.04者9眼,0.05~0.25者7眼,0.3~0.4者5眼,0.5以上者1眼。
38例结膜囊分泌物及角膜坏死组织刮片均找到真菌菌丝。
1.2临床分型(1)轻型:17例,角膜溃疡直径<3mm,深度<1/3角膜厚度,角膜部分水肿,无前房积脓,虹膜可见;(2)中型:13例,角膜溃疡直径3~6mm ,深度1/3~2/3角膜厚度,角膜大部分水肿,浑浊,前房有或无积脓,部分虹膜可见;(3)重型:8例,角膜溃疡直径>6mm,深度>2/3角膜厚度,角膜大部分水肿,浑浊,前房积脓多,眼内结构不清。
1.3治疗方法1.3.1角膜溃疡病灶刮除:用刀片垂直于角膜病灶,由中央向周边方向轻轻刮除菌苔,用力程度以菌苔厚薄为准,苔被肥厚者可用力刮除,角膜溃疡区菲薄或近穿孔者则轻轻刮除。
1.3.210%碘酊烧灼溃疡面[2]:用含10%碘酊棉签,由病灶中央向边缘烧灼,烧灼持续时间不少于10分钟,1次/日,连续5~6天。
1.3.3药物治疗:氟康唑注射液0.2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7天;消炎痛25mg,3次/日;局部给氟康唑(即静脉注射液原液)滴眼,1小时1次。
自拟明目汤配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观察

则 ,表 面 干 燥 、粗 糙 ,呈 苔 垢 或 牙 膏 样 ,易 刮 下 稍 隆 起 ,并 可 见 伪 4 讨 论
足 、米粥样内皮斑 、卫星灶及反应环 、分界沟等特征 ;④病原检查 ,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严重 的化脓性致盲 眼病 ,系真菌直接
刮片有菌丝 ,培 养有 真菌 ;⑤ 大部 分 病人 有 严重 的虹 膜 睫状 体 侵入 角膜 引 起 感 染 所 致 。 另 外 ,与 其 它 性 质 的 角 膜 炎 时 继 发 感
不明 5例 ;轻 度(角 膜溃疡面积 <3咖 ,溃疡表浅 ,角膜部 分水 肿 ,无前 房积 脓 )9例 ,中度 (溃 疡 面 积 4—8 inna ,深 约 1/2,角 膜 水 肿 范 围 较 大 ,前 房 混 浊或 积 脓 )22例 ,重 度 (溃 疡 面 积 >8 iiun ,
与 对 照 组 比较 ,P<0.05 表 2 治疗 组 与对 照 组 疗 程 比 较 (i±s)
表 1 治疗 组 与 对 照 组 疗 效 比较
疗 组 34例 ,男 23例 (23只 眼 ),女 11例 (11只 眼 );年 龄 18~68
岁 ,平 均 42.5岁 ;发 病 时 间 1—18 d;右 眼 13例 ,左 眼 10例 ;有 植
物 性 外 伤 史 17例 ,非植 物 性 8例 ,合 并 病 毒 性 角 膜 炎 4例 ,原 因
4例 ,中度 10例 ,重 度 2例 。所 有 病 例 溃 疡 面 刮 片 镜 检 均 发 现 真
菌菌丝或孢子 ,来院前均接受过抗生 素 、抗 病毒药或 皮质类 固醇 治疗 。两组患者性别 、年龄 、病程 、病史 、病情 等方面无 显著性 差
与 对 照 组 比较 ,‘P<O.O5, P<0.Ol
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要点

处, 尽量达 到水密状 态 , 行前 房穿 刺 , 以透明质 酸钠 形 成前 房 , 分 离虹膜前粘连 , 再如前 法从邻 近结膜 分离桥
状 结 膜瓣 , 遮盖溃疡灶。 1 . 4 术后 处理 术 眼绷 带 加 压 包 扎 1 ~ 2 d , 角 膜 穿 孔
1 2 0 d , 平均( 4 8 . 5±2 8 . 9 ) d 。7例患 者 有 明确 的外 伤 史, 其 中禾 叶割伤 1例 , 甲壳虫 进 眼 1例 , 异物 入 眼 1
-
1 3 7 8・
广东医学
2 0 1 3年 5月 第 3 4卷第 9期
Gu a n g d o n g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Ma y .2 0 1 3 ,V o 1 .3 4 ,N o . 9
结 膜 瓣 遮 盖 术 治 疗 真 菌性 角 膜 溃 疡 的要 点 水
真 菌性角膜 溃疡 的有效方 法 , 而不依赖 于数量 非常少
碘 酊烧灼溃 疡灶 1 0 s , 5 0 m L生理盐水冲洗溃疡灶 。根 据 溃疡位 置从上 方或下 方分离桥 状结膜瓣 , 大小 以能 完全遮 盖溃 疡灶为宜 , 结膜瓣 应充分分离 , 尽量保 持血 供 。以褥式缝 合方式在溃 疡灶上方 1 m m两侧 健康 角 膜上 将结膜 瓣缝 合 固定 , 再将 结膜瓣 缝合 固定 于两侧 稍上 角膜缘 处 , 同法 缝合 结膜瓣 下缘 。靠 近周 边部 的 溃疡 可做成 舌状结 膜瓣 遮盖 。如 溃疡 已穿孔 , 应小 心
邹文进 ‘ ,梁 海明 , 王松 ,黄 海
广 西医科 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眼科( 南宁 5 3 0 0 2 1 ) ; 广 西钦州市第 一人 民医院眼科 ( 5 3 5 0 0 0 )
氟康唑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氟康唑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一、氟康唑的功能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真菌感染疾病。
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抑制真菌生长:氟康唑通过抑制真菌体内酵素活性,阻断了真菌细胞壁合成,从而抑制了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2.杀灭真菌:氟康唑也能够直接杀灭真菌,通过干扰真菌的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导致真菌细胞死亡。
3.广谱抗真菌作用:氟康唑对多种真菌都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皮癣、皮肤肿瘤等疾病。
二、氟康唑的主治氟康唑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1.念珠菌感染:氟康唑对念珠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可用于治疗婴儿口腔念珠菌感染、女性阴道念珠菌感染等。
2.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氟康唑可以通过外用治疗念珠菌引起的皮肤黏膜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感染、角化病等。
3.皮癣:氟康唑可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皮癣,包括头癣、体癣、手癣等。
4.皮肤肿瘤:氟康唑可以用于治疗皮肤肿瘤,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
5.其他真菌感染:氟康唑还可用于治疗其他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性口腔炎、念珠菌尿路感染等。
三、氟康唑的用法用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氟康唑可以采用不同的用法和用量:1.外用用法:对于外界性真菌感染,可以将氟康唑外用于患处。
一般情况下,每日使用1-2次,涂抹于患处,并轻轻按摩至药物完全吸收。
2.内服用法:对于内源性真菌感染或病情较严重时,需要口服氟康唑。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日口服200-400mg,分2-4次服用;儿童的用量需根据体重来确定。
3.注射用法:严重的真菌感染病例需要采用氟康唑静脉注射。
具体剂量需根据患者体重、病情等因素来确定,且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氟康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前先告知医生过敏史:对氟康唑成分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有其他过敏史的患者应该在使用前告知医生。
2.需遵医嘱使用:氟康唑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且按医嘱使用剂量和用法。
3.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氟康唑的同时,需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26例临床观察

邪 外 侵 , 湿 郁 化 热 , 热 上 乘 , 灼 黑 腈 所 致 。治 宜 祛 湿 化 浊 或 清 热 或 湿 熏 化 湿 。 以茵 陈 五苓 散 合 甘露 消 毒 丹 内服 或 茵 陈 蒿 汤 加 味 内 服 治 疗 。方 中茵 陈 、 泻 、 石 、 苡 仁 、 参 、 术 、 朴 、 香 、 兰 有 除 湿 退 翳 作 泽 滑 薏 苦 苍 厚 藿 佩 用; 防风 、 活 有 祛 风 退 翳 作 用 ; 芩 、 鲜 皮 有 清 热 退 翳 作 用 。 银 花 、 羌 黄 白 连 翘 有 解 毒 退 翳 作 用 。栀 子 、 大 黄 有 泻 火 作 用 。 而 现 代 医 学 研 究 表 熟 明 , 朴 、 参 、 活有抑制 真菌作 用 ; 芩 、 子 、 泻 、 翘 、 黄 、 厚 苦 羌 黄 栀 泽 连 大 银 花 有 抗 菌 消 炎 的作 用 】 本 组 病例 在 氟康 唑 滴 眼 液 及 其 注 射 液 基 础 上 。 联 合 中药 治疗 真 菌 性 角 膜 溃 疡 具 有 显 著 疗 效 且 简 单 易 行 、 作 用 小 。 副 对 于提 高 该 疾 病 的治 愈 率 、 短 病 程 、 轻 症 状 及 并 发 症 具 有 积 极 的 作 缩 减 用 , 得临床推广 。 值
伤 l 。不 明原 因 7例 。 就 诊 时 间 5 4 9例 — 8天 。 12 诊 断 依 据 . ① 有 从 事 农 、 、 艺 等 职 业 , 植 物 等 角 膜 等 外 伤 史 林 园 有
或 挑 出异 物 史 等 。② 溃 疡 发 展 程 度 与 病 程 相 比 , 对 为 慢 性 者 。 ③ 局 相 部 应 用 较 长 时 间 抗 生 素 治 疗 效 果 不 明 显 者 。④ 裂 隙 灯 检 查 角 膜 溃 疡 典
真菌性角膜炎56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 : 析 药 物 、 烧 灼 、 分 碘 自体 血 注 射 、 术 等联 合疗 法 治 疗 真 菌 性 角膜 炎 的 临 床 疗 效 。方 法 : 真 菌 性 角 手 对
膜溃疡 5 6例 5 6眼 行 刮 除 溃 疡 表 面 坏 死 组 织 、 烧 灼 、 结 膜 瓣 遮 盖 , 部 点 0 5 碘 球 局 . %氟 康 唑 眼 水 、 二 性 霉 素 B 眼 膏 , 涂 同时 球 结 膜 下 注 射 自体 血 清 , 情 严 重 者 全 身 给 药 。 病 结果 :2例 临 床 治 愈 , 效 率 9 . 5 , 5 有 2 8 4例 无 效 。 论 : 物 、 烧 结 药 碘 灼、 白体 血 注 射 、 术 等联 合 疗 法 治疗 真菌 性 角 膜 炎 的 临床 疗 效 满 意 。 手 关 键 词 真 菌性 角膜 炎 ; 刀 菌 ; 镰 氟康 唑 ; 性 霉 素 二
临 床 医 药 实践 杂 志
20 年 1 08 2月 第 1 卷 第 1 期 7 2
・
1 O ・ 0 1
文 章 编 号 : 6 1 8 3 ( 0 8 1 — 1 0 —0 1 7 — 6 12 0 ) 2 0 1 2
真菌 性 角膜 炎 5 6例 临床分 析
李铁 红
( 州 市 人 民 医 院 , 东 连 州 5 3 0 ) 连 广 2 10
中图 分 类 号 : 7 . 1 R7 7 3 文 献 标 识 码 : B
真菌性角膜炎多与植物性外伤有关, 多发于农村地区,
该病病程长、 易复发, 单一疗法效果欠佳。自20 年 1 月一 03 1
者新生血管易长入,0d 1 左右拆除缝线, 而桥状瓣一般 2 周
后视愈合情况再将其剪除。05 .%氟康唑眼水点眼每 1 1 h 次, 好转后逐渐减量到每 2 次, 1 二性霉素B眼膏涂眼, h 1 阿托品滴眼充分散瞳孑 , L 同时球结膜下注射 白体血清 05 .
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的效果观察

—
例 : 膜溃疡 面积 直径 >5 角 mm, 深度 12~2 3 T 前房 葡萄 / /C , 膜反应严重 , 伴积脓 (+ + +) 5例患者 随机分 为治疗 组 。7
( 4) n= 2 与对照组 ( 3 ) n= 3 。两 组患 者年 龄 、 别 、 性 职业 、 病
素及免疫抑制 剂 的普遍 应用 , 使 真菌性 角膜 溃 疡 日益 增 致 多, 感染的程度也 日趋严重 , 是一种致盲率很 高 , 治疗非 常棘 手 的眼病 。 目前 使 用 的方法 甚 多 , 其疗 效 不一 。我 院采 用
2 . 5
娩出 , 如果 晶体核后囊和玻璃体有粘连者应在 晶体核后注入 少量黏弹剂 , 再行娩核 , 以避免或减少后囊破裂 , 防止玻璃体 脱出。( ) 核是关键 的步骤 , 先一 定要做好 水分离 和水 3娩 首
分层 , 尽量将皮质 、 软核 、 核 分离 , 核 体积 缩 小 、 于娩 硬 使 易 收稿 日期 :08— 6— 5 2 0 0 2
牡丹江 医学院学报
2 0 年 08
第 2 卷 9
第 4期
・6 ・ 7
J R A O MU N I G ME IAL C L E E V 12 N . 20 OU N L F DA J AN D C O L G o.9 O 4 08
声乳化 白内障摘 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成功 的关键 , 在临床实 践 中我们 的体会是 : 1 手术切 口的选择 和制作 是手术 中最关 () 键的步骤之一 。对 于晶状体 核硬度在 I 级 以下者 可 以采取 I I 反眉 弓型切 口, 这种切 口更 能保 证切 口的密 闭性 ; 于晶体 对
核硬度在 I V级以上者可 以采取直 线型 切 口, 这种 切 口 比较 有利 于娩核 的操作 。切 口的内 口应在 透明角膜 内, 这样有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康唑眼凝胶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应
用研究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作者:成新莲王玉刘秀莲何秀香王延飞
【关键词】角膜溃疡氟康唑眼凝胶眼感染真菌性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顽固的致盲率很高的化脓性角膜炎。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皮质醇的广泛应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目前所使用的各种抗真菌的滴眼液
(包括氟康唑滴眼液),由于滴眼后立即被结膜囊中的泪液稀释,并
很快从泪道排出,因此眼内生物利用度低,作用时间短暂,尽管频繁使用,临床效果不够理想。
为此,我们研制了氟康唑眼凝胶,实验表明本眼凝胶一次涂药后,角膜滞留时间长达 2.5〜3h,可持续发挥氟康唑的抗真菌作用。
临床应用观察其治愈率较滴眼液组高出16%治
疗时间缩短了1〜2倍,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11月一2006年11月,确诊为真
菌性角膜溃疡无其他伴随疾病,且住院治疗的病人70例(82只眼),男40例,女30例,年龄24〜67岁;其中农民58例,工人10例,学生2例。
有明显的农作物外伤史62例,金属刺伤4例,原因不明4例。
其中轻型8例:角膜溃疡面积v 3mm2深度v 1/3CT,角膜部分水肿,无前房积脓;中型46例:角膜溃疡面积v 3〜6mm2深度v 1/3〜2/3CT,角膜水肿范围较大,前房积脓;重型16例:角膜溃疡面积〉6mm2深度2/3CT,整个角膜浑浊水肿,前房可见渗出积脓。
将上述病例按年龄段和入院先后,采用不完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诊断标准:①有植物性外伤或角膜异物史,病情进展缓慢;
②症状与体征分离,即刺激症状轻而角膜病灶严重;③角膜溃疡呈灰白色,质硬表面粗糙,与周围境界分明,常见浅沟和树根状卫星灶,角膜出现粥样内皮斑,前房积脓粘稠;④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无效;⑤角膜刮片1OOg/L氢氧化钾湿片法找到病原菌或培养有真菌生长;吖啶荧光染色发现真菌。
1.2治疗方法
1.2.1氟康唑眼凝胶的制备:取聚乙烯醇(PVA-124),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甘油,注射用水适量,浸泡膨胀24h,水浴加热使其溶解。
另取氟康唑加注射用水适量,加热溶解,两液混合,加注射用水至量,搅匀,100C30min灭菌,无菌分装于铝塑眼膏瓶中。
本眼凝胶为水溶性、无色透明的半固体。
其性质稳定,制剂成品经室温留
样观察一年无变化,完全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眼膏项下的规定。
122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均静脉注射2%K康唑100ml/d ,5〜
7d; 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滴眼,每天1次;红霉素眼膏涂眼。
治疗组
使用氟康唑眼凝胶,每8h 一次,一次用量约0.2〜0.3g,以布满病灶为度。
对照组使用市售的0.5%氟康唑滴眼液,每2h 一次,一次2〜3滴;或每日抽出2%K康唑注射液10ml点眼,20〜30min 一次,一次 2 〜3 滴: 1]。
1.3疗效评定标准[2]治愈:角膜溃疡愈合,荧光素染色阴性,前房积脓消失。
显效:角膜溃疡明显缩小,荧光素染色部分着色。
有效:溃疡区缩小或前房积脓减少,自觉症状减轻。
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溃疡面扩大或角膜穿孔。
2结果
2.1治疗组35例,治愈31例,治愈率为88.6%;显效2 例, 有效2例,有效率100%其疗程为10〜35d,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为21d。
一般涂药2〜3d,局部眼睑肿胀和疼痛明显缓解,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涂药5〜7d,灰白色菌膜明显收敛干燥,角膜充血减轻或消失,睁眼闭眼自如。
2.2对照组35例,治愈25例,治愈率为71.4%,显效2 例, 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
疗程为28〜68d,平均治疗时间为46d。
一般用药5〜7d,眼睑肿胀和局部疼痛有所缓解,用药10d
后角膜充血减轻,能自行睁闭眼,但仍有畏光、流泪。
两组实际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表1两组实际住院时间比较(略)
注:x 2=7.47,p v 0.05
3讨论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真菌通过损伤部位直接侵入角膜引起感染所致。
常见的致病菌为曲霉菌、镰刀菌、青霉菌属、头孢子菌和酵母菌等[3]。
目前该病仍为眼科治疗困难、病程长、致盲率高的一种眼表感染性疾病。
李风鸣]4]明确指出,治疗本病必须从速。
溃疡阶段,真菌高度生长繁殖,治疗必须选择对真菌敏感的药物。
其次由于真菌常潜伏于角膜组织内,十分顽固,要求药物与溃疡面保持持续的接触,使药物在深部组织达到足够浓度,才能消灭或抑制真菌的活动。
目前,
2%K康唑注射液和0.5%的滴眼液已成为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首选药物,但有用药时间长,费用高,易复发等缺陷。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反复实验研制成氟康唑眼凝胶。
选用的是水溶性基质
(PVAU24、CMClNa),具有生物相容性,与眼组织具有良好的亲和性。
且涂展性和粘着性良好,还具有缓释性。
动物实验表明,一次涂药后,在角膜的滞留时间长达2.5〜3h,克服了溶液剂眼泪稀释流散的缺点,因而临床效果较好。
通过3年的临床应用观察,氟康唑眼凝胶无明显不良反应。
目前,氟康唑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首选药物,已被眼科专家公认,而且使用眼凝胶既能够克服氟康唑滴眼液的不足,提高临
床疗效,又能够减少病人频繁滴药的麻烦,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人的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兰芳,唐娜,周宏珍,等•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 (3): 31.
:2]吴静.碘酊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 (6): 760.
:3]惠延年.眼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97.
[4]李风鸣.眼科全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