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纯碱调研报告(成达)

纯碱调研报告(成达)

1 产品现状及用途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建材、轻工、化工、冶金、纺织等工业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堪称“化工之母”。

在建材方面主要用于制造平板玻璃;在轻工方面主要用于洗衣粉、三聚磷酸钠、保温瓶、灯泡、白糖、搪瓷、皮革、日用玻璃、造纸等;在化工方面主要用于小苏打、红矾钠、硝酸钠、亚硝酸钠、硅酸钠、硼砂等;在冶金方面主要用作冶炼助熔剂等。

另外,纯碱还可用于显像管、石油、医药、国防军工等部门。

目前国内外纯碱主要生产方法有氨碱法、联碱法和天然碱法。

与天然碱所对应,氨碱法和联碱法所得纯碱统称为合成碱。

纯碱根据堆积密度的不同通常分为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

根据其中杂质(主要是盐份)的含量分普通纯碱和低盐纯碱(通常是重质纯碱)。

重质纯碱堆比重大,储存体积小,能节省包装费用及储存费用,可实行散装运输,并且减少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粉尘飞扬损失,改善劳动环境,提高部分用碱产品的质量。

盐分含量低能减少氯化钠对玻璃窑耐火材料的腐蚀,延长玻璃窑的寿命,而且还会提高碱的后加工产品的质量。

因此低盐重质纯碱比普通纯碱更符合现代工业(如浮法玻璃、彩电显象管及洗涤剂行业等)的要求。

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纯碱产量约80%是重质纯碱。

但我国由于受传统消费习惯等的影响,重质纯碱的消费比例较低,只有20%左右,低盐重质纯碱比例更低,不到全国总产量的5%。

2 国内外市场供需预测2.1国外市场2003年世界纯碱生产能力达到了4460万吨/年,其中合成纯碱为2900万吨/年,天然纯碱为1560万吨/年。

2003年产量约为3700万吨。

在合成碱生产中采用氨碱法工艺的占85%,联碱法占12%,霞石制碱占3%。

在天然碱生产中,传统采矿工艺占82%,采用水采工艺或直接取用卤水加工的占18%。

世界纯碱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4个国家或地区:美国1450万吨/年,中国1200万吨/年,东欧、俄罗斯及土耳其880万吨/年,西欧680万吨/年。

这4个区域的纯碱生产能力占全球的94%。

中国纯碱价格走势、纯碱产销率趋势、纯碱产量、纯碱消费量及纯碱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纯碱价格走势、纯碱产销率趋势、纯碱产量、纯碱消费量及纯碱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纯碱价格走势、纯碱产销率趋势、纯碱产量、纯碱消费量及纯碱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纯碱又名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又称苏打、碱灰,是白色粉末,本身属于盐类物质,但因其水溶液呈现弱碱性被称为纯碱。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称为“化工之母”。

按照纯碱制成方法的不同,生产纯碱的原材料也不相同,原材料大致包括原盐、合成氨、二氧化碳、石灰石、天然碱等。

我国由于天然碱资源少,原材料受限,主要采用氨碱法和联碱法生产纯碱。

纯碱下游涉及化工,轻工,建材等行业。

纯碱广泛用于玻璃,陶瓷釉的制造,同时也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当前,纯碱下游产品包括平板玻璃、无机盐、日用玻璃和氧化铝等,2018年需求占比分别为36%、20%、8%、6%。

一、供给端供需面支撑纯碱价格稳定。

2016年前,纯碱价格总体低位维稳,随着新环保法和去产能的实施,纯碱产能不断下降,供给端紧缩,同时基建拉动了下游需求,纯碱价格随之上涨。

自2016年末纯碱价格快速攀升后,价格波动巨大,每年都会经历较大的涨跌交替波动,但波动幅度已显著降低,2016-2018各年轻质纯碱当年最高价和最低价差分别为904元/吨、810元/吨、422元/吨,波幅明显缩小。

由于产能收缩对纯碱价格带来的影响逐渐出清,供需和行业周期成为影响纯碱价格的主要因素,纯碱逐渐进入稳价阶段。

2019年上半年,国内纯碱市场整体呈季节性涨跌互现行情。

一季度受市场惯性下调以及春节需求萎缩影响,纯碱价格呈现下行态势;二季度,部分企业陆续检修,市场刚需有所提振,止跌反弹;6月份,市场供给增加叠加淡季需求抑制,市场价格滞涨回落。

下半年,纯碱价格维持平稳趋势,支撑企业纯碱产品盈利空间。

从纯碱产量来看,2011年以前纯碱产量增速平均高达10%以上,最高增速达18%。

此后,国内纯碱市场竞争激烈,行业盈利下滑,厂商生产积极性下降,加之去产能成为宏观政策主轴,环保及节能减排压力加大,行业供给增速减缓,维持在5%以下,2018年纯碱产量则出现了负增长。

纯碱研究报告

纯碱研究报告

纯碱研究报告引言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纯碱的研究,对其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进行详细介绍。

化学性质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是无色结晶性固体。

它可以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纯碱具有吸湿性,遇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被溶解成碳酸钠。

纯碱还可以和酸反应,产生相应的盐和水。

制备方法纯碱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氯化铵法和苏尔法。

氯化铵法是通过将氯化铵和轻质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

苏尔法是通过将纯碱矿石和石灰石在高温下反应得到。

应用领域纯碱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是玻璃制造的重要原料。

纯碱可以降低玻璃的熔点,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和光亮度。

此外,纯碱还可以用于制造肥皂、造纸、洗涤剂等日化产品。

另外,纯碱还在纺织品染色和柔软处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此外,纯碱还可以用于制备化肥和治理废水。

实验方法材料与设备•纯碱样品•试管•酸溶液•pH计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纯碱样品放入试管中。

2.加入适量的酸溶液,并充分搅拌。

3.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值。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纯碱与酸反应后,产生的溶液呈碱性。

pH值在7以上,表明溶液是碱性的。

这与纯碱的性质一致。

结论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纯碱具有碱性的结论。

了解纯碱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对于相关行业的生产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Smith, J. K. (2010). The Importance of Sodium Carbonate.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25(3), 100-105.•Brown, M. G. (2012).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odium Carbonate.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41(12), 6518-6536.以上是本报告对纯碱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进行了详细介绍。

纯碱行业调研报告结论

纯碱行业调研报告结论

纯碱行业调研报告结论
根据纯碱行业的调研报告,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纯碱行业的市场规模庞大且稳定增长。

纯碱是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化肥、食品、洗涤剂等多个行业。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纯碱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保持着稳定增长。

2. 行业竞争激烈,但行业集中度较高。

纯碱行业存在很多企业,竞争激烈。

然而,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少数大型企业垄断。

行业集中度较高,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3. 环保压力日益增加。

纯碱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纯碱生产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升污染治理能力,以符合环保标准。

4. 技术创新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纯碱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能源消耗高、产物利用率低等。

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

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5. 国内纯碱行业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纯碱行业过剩情况严重,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导致价格低迷。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的产能结构调整和环保政策的实施,加大了对低品质企业的淘汰力度,为行业发展创造了机遇。

综上所述,纯碱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稳定增长,竞争激烈,环保压力增加,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国内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纯碱行业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企业需要加大对环保的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的挑战。

国内纯碱行业发展概况及化解产能过剩方案解读

国内纯碱行业发展概况及化解产能过剩方案解读

国内纯碱行业发展概况及化解产能过剩方案解读国内纯碱行业是化工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纯碱的主要用途是用于玻璃制造、化肥生产、纺织印染等行业。

随着国内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纯碱需求量逐年增长,但是由于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问题,行业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首先,国内纯碱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纯碱行业起步较早,但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目前,国内纯碱产能较大,但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生产成本较高。

此外,由于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另外,国内纯碱行业在环保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废水排放超标、固废处理不规范等,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次,化解产能过剩方案解读。

为了应对纯碱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是产能置换,即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来推动行业升级。

政府加大了对非法、落后纯碱产能的整治力度,同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并支持企业进行淘汰置换。

其次是加强行业准入门槛,控制新建产能。

政府要求新建纯碱生产企业必须符合一定环保要求和技术标准,并逐步提高准入门槛,防止新增产能过多。

最后是加强行业协会组织和监管,以推动行业整体发展和规范管理。

对于纯碱行业发展和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有以下几点解读。

首先,产能过剩是由于纯碱行业长期以来的盲目扩张和缺乏合理规划所导致的。

在此背景下,政府对产能过剩问题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出台是必然的。

其次,化解产能过剩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既要通过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关系,又要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此外,还需要加强行业协会组织和自律,建立行业准入制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最后,环境保护在产能过剩问题的化解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纯碱行业要加大技术投入和环保设施建设,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纯碱行业发展面临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两个主要问题。

为了化解产能过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并加强了监管和管理。

中国纯碱(碳酸钠)市场发展现状、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纯碱(碳酸钠)市场发展现状、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纯碱(碳酸钠)市场发展现状、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概述纯碱一般指碳酸钠。

碳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分子式为Na2CO3,分子量105.99,又叫纯碱,但分类属于盐,不属于碱。

国际贸易中又名苏打或碱灰。

它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

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轻工日化、建材、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等领域,用作制造其他化学品的原料、清洗剂、洗涤剂,也用于照相术和分析领域。

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它工业。

玻璃工业是纯碱的最大消费部门,每吨玻璃消耗纯碱0.2吨。

在工业用纯碱中,主要是轻工、建材、化学工业,约占2/3: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他工业。

二、市场供需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增长趋势迅猛,作为应用广泛的纯碱需求随之与日俱增长,近年来中国纯碱行业迅速增长,2019年中国纯碱(碳酸钠)产量为2887.7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267.2万吨,同比增长率达10.20%。

2020年1-10月中国纯碱(碳酸钠)产量完成2284.9万吨。

近十年,我国纯碱行业正步入规模化、规范化,但是纯碱的消费结构不均衡,这与地区间的经济水平以及工业水平有极大关联,虽然我国纯碱行业发展快速,但纯碱的消费水平却低于全球水平。

中国纯碱(碳酸钠)产量大于需求量,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出口,2019年中国纯碱(碳酸钠)需求量为2762.9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250.86万吨。

2020年1-10月中国纯碱(碳酸钠)需求量为2190万吨二、进出口贸易《2021-2027年中国纯碱行业运行动态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纯碱(碳酸钠)出口数量明显大于进口数量,2020年1-10月中国纯碱(碳酸钠)进口数量为257241吨,出口数量为1206331吨。

2020年1-10月中国纯碱(碳酸钠)进口金额为305470.8万美元;出口金额为66.5万美元。

纯碱行业分析报告2011

纯碱行业分析报告2011

2011年纯碱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 (4)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三、行业发展状况 (6)1、纯碱产品的分类情况 (6)(1)按照原料及生产工艺分类 (6)(2)按堆积密度区分 (7)2、世界纯碱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7)3、我国纯碱市场发展状况 (8)(1)消费结构 (8)(2)需求情况 (8)(3)供应情况 (9)四、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 (10)1、行业集中度较高 (10)2、生产规模偏小 (11)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1)1、政策壁垒 (11)2、资金壁垒 (12)3、资源壁垒 (13)六、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 (13)七、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4)1、有利因素 (14)(1)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大型纯碱企业和拥有资源的纯碱企业发展 (14)(2)下游行业复苏,对纯碱的需求逐步回升 (14)2、不利因素 (15)(1)能源紧张 (15)(2)国际竞争 (15)八、行业的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5)1、行业技术水平 (15)2、行业技术特点 (16)(1)天然碱法 (16)(2)氨碱法 (16)(3)联碱法 (18)(4)不同生产工艺优缺点对比 (19)九、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及季节性特征 (19)十、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19)1、有利影响 (20)2、不利影响 (20)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纯碱产品所处大类行业为化工行业。

长期以来,我国化工行业属于化工部主管,1998 年化工部撤消,成立了隶属于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协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为化工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2003 年,政府机构改革,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撤消,化工行业的主管部门变更为国家发改委;2008 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挂牌,化工行业的主管部门变更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纯碱业协会为联碱产品的行业自律管理机构。

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自律管理机构中国纯碱工业协会构成了联碱产品制造业的行业管理体系。

2023年纯碱行业趋势

2023年纯碱行业趋势

纯碱行业趋势2022-2022年我国纯碱行业退出产能主要工艺为联碱法,退出产能为354万吨,占比75%。

纯碱工业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化学工业,进入21世纪以来开头快速进展。

以下对纯碱行业趋势分析。

纯碱行业趋势分析,纯碱工业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化学工业,进入21世纪以来开头快速进展。

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和房地产的富强,2022-2022年,我国纯碱的表观消费量从800万吨增长至2153万吨,复合增长率为10.09%。

纯碱行业分析指出,2022年以后,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纯碱需求增速下滑,到2022年我国纯碱消费量为2578万吨,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05%。

我们估计2022年纯碱消费维持3%左右增速,估计可达到2650万吨。

纯碱表观消费量稳定增长纯碱,化学名叫碳酸钠,俗名叫苏打或碱灰。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被称为"化工之母",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其上游主要是原盐、合成氨等一些原材料,下游主要是氧化铝、玻璃、洗涤剂等一些产品。

现从两大方面来分析纯碱行业趋势。

供应方面:纯碱行业趋势分析,金大地70万吨装置已经胜利投产,其产能有望3-4月份完全释放;山东海化持续限产中,装置复产时间未定;广西柳化、甘肃金昌、湘潭碱业、大连大化详细开车时间未定。

目前纯碱厂家整体盈利状况尚可,厂家开工负荷维持高位,方案检修厂家不多,估计下周纯碱厂家开工负荷将维持高位。

需求方面:春节假期结束后,轻碱下游用户开工负荷有望逐步提升,市场需求将逐步启动。

纯碱行业趋势分析,近期国内浮法玻璃生产负荷平稳,对重碱需求量变动不大。

但近期国内纯碱价格持续下滑,在买涨不买跌心态驱使下,下游用户多消耗前期库存为主,拿货乐观性不高。

纯碱行业趋势分析,终端需求没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实际成交一般,部分厂家由于库存相对较多,下游需求不温不火,成交价格小幅下滑,下游企业照旧按需取货,贸易商及终端用户多持谨慎观望状态,市场货源供应稳定,轻质碱下游印染行业受环保影响较大,整体需求清淡,厂家出货状况一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碱行业分析报告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关于我国纯碱行业分析报告玖源生态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二零零三年九月目录前言自1990年至今,我国纯碱市场几起几落,纯碱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大起大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整个纯碱行业市场的研究和预测。

为了提高我公司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本文将对纯碱行业做初步研究,以求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纯碱市场发展趋势和公司发展战略的思考,为公司的决策提供参考。

第一节国际纯碱行业概况一、简介纯碱是多种工业用作原料的最重要和基本化学品之一,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建材、冶金等行业,被业内人士称为工业之母。

一个国家的纯碱生产和消费水平,实际上也反映了该国的工业水平。

自1861年索尔维制碱技术问世以来,世界纯碱行业经过几次大的飞跃,目前的主要生产方法是合成法制碱和天然碱加工两种,其中合成法制碱主要有联合制碱和氨碱法(素尔维)制碱两种工艺。

在美国、肯尼亚、博茨瓦纳等国家主要以天然碱加工形式生产纯碱,其它国家则以合成纯碱为主。

在合成碱中可分为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两种,其中重质纯碱的市场前景优于轻质纯碱。

二、世界纯碱需求情况1据世界纯碱工业协会统计,2002年全球纯碱总需求量在3670万吨。

从历史曲线图看,除有特殊事件外,世界纯碱需求的增长率一般为;北美和西欧地区需求增长速度约为1%;除中国以外的亚太地区的增长速度将会达到2%-3%。

2(一)行业需求结构其中玻璃行业是纯碱的主要用户,占总需求的51%。

行业%玻璃其中:平板玻璃20容器玻璃241资料来源:中国碱业网《世界纯碱现状及展望》其他玻璃7化工其中:肥皂及洗涤剂10化学品22冶金及采矿业4造纸2其它11(二)地区需求结构地区%亚洲41北美21西欧18中欧及前苏联11非洲及中东5南美4三、世界纯碱生产能力情况3(一)全球生产能力分布据统计,2002年全球纯碱总产能在4420万吨,严重供大于求。

其中北美占全球产能的30%,东北亚其次,占25%。

从地区分布看,欧美、中国是主要出口地区,亚洲部分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需要大量进口纯碱。

以下为全球纯碱产能结构分布。

地区%北美30东北亚25西欧17中欧及前苏联19东南亚及印支半岛7非洲及中东南美目前,美国生产的纯碱总量在1300万吨,除满足国内消费外,约有35%-40%的产量出口。

80年代后出于受欧盟的限制,出口逐步由欧盟转向亚太地区和拉美市场。

中国的纯碱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在1000万吨以上;其中合成碱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欧洲是合成碱的诞生地,是世界纯碱工业的重要基地。

全欧洲的纯碱产量约在1600万吨。

(二)美国产能分布美国厂商主要集中在怀俄明州Green River Valley地区。

美国主要纯碱生产商和产能分布如下。

生产商纯碱产能(万吨)美国 FMCSolvay minerals243216GeneralchemicalOCI chemicals214IMC chemicals117American Soda 90(三)东北亚产能分布2002年,东北亚总体产能为1130万吨,其中中国占有绝对优势为91%,日本5%,南韩占3%,台湾1%。

(四)天然碱与合成碱的分布纯碱生产技术自从在欧洲诞生后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特别是在美国发现储量丰富的天然碱资源后,世界纯碱工业的格局发生了显着变化。

目前美国因其得天独厚的天然碱资源,控制了世界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天然碱主要分布在美国的怀俄明州、加利弗尼亚州、卡罗拉多州,蒙古,肯尼亚,博茨瓦那。

合成碱主要分布在欧洲、前苏联、中国。

(五)近10年来产能分布的变化4近年来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已扩建或正准备新建纯碱设施,与此同时,部分发达国家正在出于环保和成本因素关闭纯碱企业。

1、1991-2002年全球新增产能生产商纯碱产能(万吨)中国500American Soda 90印度65巴基斯坦40博茨瓦那30合计7252、1991-2002年全球关闭产能生产商关闭产能(万吨)关闭时间日本旭硝子公司541997、2001巴基斯坦Sind512001通用化学452001乌克兰国有401997德国索尔维501993比利时索尔维401993法国索尔维301991波斯尼亚1992其它合计370四、2002年全球产量及需求量分布根据下图所示,2002年全球产量及需求量分别为3670万吨,北美产量大于需求量,故寻求大量对外出口。

5五、全球纯碱需求增长率预测根据统计,自1975年-2002年,全球的纯碱需求在特殊事件以外的增长率一般为。

6见下图。

未来三年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预计世界纯碱需求增长率为。

第二节 中国纯碱行业概况一、中国纯碱行业发展历史我国的纯碱工业始于20世纪20年代。

当时我国纯碱工业的先躯、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和化学家侯德榜在天津创办永利碱厂(即现在的天津碱厂),发展民族纯碱工业,这是我国第一个纯碱生产厂。

侯氏于40年代开发了联合制碱技术(即侯氏制碱法),为我国发展纯碱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在旧中国,民族工业步履维艰。

解放时,我国只有天津和大连两个碱厂,年产量只有8.8万吨。

解放后,纯碱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50年代很快恢复了天津、大连两厂的生产,并投资扩建,到1957年产量达到50万吨。

60年代开始建新厂,先后兴建了青岛碱厂、自贡鸿鹤化工厂和湖北省化工厂(即现在的湖北双20,00022,00024,00026,00028,00030,00032,00034,00036,00038,00040,000197519791983198719911995199920032007环化工集团)三个大碱厂。

70年代前后,又兴建了一批小氨碱厂,改建了一批小联碱厂。

到“六五”末,全国纯碱产量已增加到200万吨。

但仍跟不上国内需求增长,每年还需大量进口。

由于当时国家外汇紧缺,限制进口,纯碱供应极为紧张。

“七五”期间,国家决定同时兴建河北唐山、山东潍坊、江苏连云港三个年产60万吨的大型氨碱厂,“八五”期间又分别扩建为80万吨的规模。

这三个厂的主要设备都是国外引进的,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从而使我国的纯碱工业从规模和装备上都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但是,由于受前一时期纯碱供不应求的刺激,原有的大小纯碱厂也纷纷增产扩产,加上内蒙古天然碱的开发和广东南方制碱公司的投产,使纯碱生产能力迅速增长,不但自给有余,变进口为出口。

自1994年开始,出现了供过于求、滞销积压的现象。

1994-1999年是行业的整合阶段,一方面纯碱行业94年以前的产能急剧扩张,另一方面国家宏观经济过热实施软着陆,影响了纯碱的需求量增加。

纯碱的价格于是一落千丈,最低跌至750元左右。

价格的低迷造成了全行业亏损,促使了企业的重组和整合。

直到1999年情况方有所好转,但企业的重组整合并未淘汰很多的产能,原因即在于1999年以来国家的宏观经济恢复增长消化了原有多余的产能。

2000-2002年是行业全面复苏的阶段,产量不断增加,价格上涨,大部分企业均实现了盈利,并准备扩大产能。

二、行业管理体制纯碱行业是完全竞争性行业。

行业宏观管理职能由国家经贸委承担,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技术改造。

行业引导和服务职能由中国纯碱行业协会实施,协会负责协调、监督纯碱生产总量、产品价格、技术进步和产品出口情况,并配合国家经贸委协调纯碱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关系。

三、中国纯碱行业的现有特点:1、大型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为辅。

纯碱行业是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行业。

据统计,截至2001年底,全国共有42家纯碱生产企业。

其中生产能力超过20万吨的有12家,山东海化、唐山三友、连云港碱厂生产能力突破90万吨。

7我国现有八大碱厂,即山东海化、大化公司、唐山三友、天津碱厂、青岛碱业、连云港碱厂、湖北双环及自贡鸿鹤,其2002年底的生产能力占我国全部纯碱生产能力的%左右。

2、氨碱法为主、联碱法和天然碱并存我国纯碱生产工艺特点是氨碱法纯碱占多数,约占总量的63%;大多数中小企业(内陆地区,相对于沿海地区)采用联碱法工艺,产量占总产量的35%左右,天然碱主要在内蒙古、河南南阳等地有少量生产,约占总量的2%;3、大型企业多在沿海地区由于纯碱生产原料盐的供应及排渣要求,目前我国纯碱资源在全国的分布特点是沿海多、内地少,尤其是沿渤海湾、黄海中北部集中了我国六大碱厂,生产能力占全国48%。

4、近年来技术装备有很大提高近几年,我国纯碱工业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分步工序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我国自行开发的联合制碱、变换气制碱、优质原盐制碱是世界上的领先工艺,我国已独立设计与制造了自身返碱煅烧炉、自然循环外冷炭化塔、异径炭化塔等有一定水准的大型设备。

5、优质品种少。

我国企业的产品品种、质量与国外相比,重质纯碱比例少,优质重质纯碱更少。

2001年全国普通重质纯碱生产能力约261万吨/年,占全国纯碱产量总能力的29%8,远不及发达国家80%的比例,其中优质重质纯碱更少。

6、运费占价格10%左右。

纯碱系低价商品,目前价格在950元左右,从沿海运至内地,其运费需100元左右,占价格的10%左右。

7、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依然未见好转虽然经历了97-01年的行业整合,有部分纯碱企业进行了改制重组,完善了产权结构,实现国退民进。

但是,应该看到,00-02年三年来行业的复苏和上涨的价格消化了企业原有亏损,原有亏损企业并未从管理和降低成本的根本层次上来解决企业原有问题,只是借助价格的上涨实现盈利。

因此,可以说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依然未见好转,随着供大于求局面的出现,价格下降,这部分企业必然重新回到亏损的局面。

后文将对纯碱企业的制造成本作进一步分析,大型企业的平均制造成本依然居高不下,为1187元。

四、加入WTO对纯碱行业的影响1、对我国纯碱出口的影响我国纯碱出口地区主要是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在该地区与我国构成主要竞争的是美国天然碱。

美国天然碱的主要优势是:质量好(含盐量低于%,白度高于90%)、生产成本低(约为60美元/吨)。

但由于运距较远,运费较高,使得美国天然碱在该地区的售价约为140美元/吨;而我国利用地域优势,在该地区的售价为115美元/吨左右,较低的价格大大增强了我国纯碱在该地区市场的竞争力。

由于该地区所包括的国家大部分是WTO成员国,所以随着我国加入WTO,也将进一步降低我国纯碱出口至该地区国家的进口关税。

2、对国内纯碱市场的影响由于日前国内纯碱市场基本处于供略过于求的局面,且美国天然碱的进口价格明显高于国内纯碱的售价,所以总体看来国内市场对纯碱的进口需求很小。

因此虽然加入WTO之后对美国天然碱进口的关税会有所下调,但进口量不会有大幅的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