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实验讲义
光纤通信原理实验课件PPT光纤通信原理实验教学课件

2、比较LD数字光纤传输系统与LED数字光纤传输系统传输 信号的效果,并分别分析优缺点。
实验二 电话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了解电话及语音信号通过光纤传输的全 过程
握模拟电话、数字电话光纤传输的工作 原理
实验目的
实验二 电话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ZY12OFCom13BG3 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
单模和多模光 跳线
实验准备
实验一 数字信号光纤传输实验
实验准备
实验步骤
4
接上交流电源线,先开交流开关,再 开直流开关K01,K02。
5
接通数字信号源模块、光发模块(K10) 的直流电源。
6
用万用表监控R110两端电压,调节半导 体激光器驱动电流,使之小于25mA。
实验一 数字信号光纤传输实验
实验步骤
调节W121,使得TP121处波形幅度大于 7 3.5V,观察TP101,TP102和TP121波形,
观察各种数字信号在LED(850nm) 光纤传输系统中的波形 。
实验一 数字信号光纤传输实验
实验步骤
LD数字信号调制实验
1
用光纤跳线将1310nm光发端机与1310nm光 收端机连接,组成1310nm光纤传输系统。
2 连接导线:T504与T101连接。
3
将拨码开关BM1、BM2和BM3分别拨到 数字、1310nm和1310nm。
实际完整的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硬件 组成,包括接口码型变换电路、线路码型 变换电路、光接口变换电路。本实验还模 拟了实际PCM通信系统与数字光纤通信系 统整个过程传输码型的变换。
实验原理
实验三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综合实验
首先将模拟信号进行PCM编码,并对PCM码 进行HDB3编码,此HDB3码就是PCM通信系统中 实际传输的码型,这段距离并不是以光纤为介质 进行传输的,为了在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中传输, 必须将接口码HDB3码变换为光纤线路码型CMI码。 光纤线路码CMI码形成后,再送入到光接口数字 驱动电路进行光纤传输。
光通信试验讲义

讲义空间光调制器参数测量与创新应用实验实验讲义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不得翻印讲义前言空间光调制器是一类能将信息加载于一维或两维的光学数据场上,以便有效的利用光的固有速度、并行性和互连能力的器件。
这类器件可在随时间变化的电驱动信号或其他信号的控制下,改变空间上光分布的振幅或强度、相位、偏振态以及波长,或者把非相干光转化成相干光。
由于它的这种性质,可作为实时光学信息处理、光计算等系统中构造单元或关键的器件。
空间光调制器是实时光学信息处理,自适应光学和光计算等现代光学领域的关键器件,很大程度上,空间光调制器的性能决定了这些领域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空间光调制器一般按照读出光的读出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反射式和透射式;而按照输入控制信号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光寻址(OA-SLM)和电寻址(EA-SLM) 。
最常见的空间光调制器是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应用光-光直接转换,效率高、能耗低、速度快、质量好。
可广泛应用到光计算、模式识别、信息处理、显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是传统光信息处理实验与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现代光学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空间光调制器的广泛应用和科研价值。
本实验注重学生对光信息处理中关键器件的理解,同时利用SLM解决实际科研与产业应用问题的能力,实验直观且有很强的指导性,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研究型实验。
讲义实验一SLM 液晶取向测量实验一、 实验目的1. 了解空间光调制器的基础知识。
2. 理解空间光调制器的透光原理。
3. 测量空间光调制器的前后表面液晶分子取向,计算液晶扭曲角。
二、 实验原理根据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不同,可将液晶分为向列型、近晶型、胆甾型3类。
其中扭曲向列液晶 (Twisted Nematic Liquld Crystal ,TNLC)是液晶屏的主要材料之一,它是一种各向异性的媒质,可以看作是同轴晶体,它的光轴与液晶分子的长轴平行。
TNLC 分子自然状态下扭曲排列,在电场作用下会沿电场方向倾斜,过程中对空间光的强度和相位都会产生调制。
《光通信基础实训》课件

VS
详细描述
光通信最初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弧光灯 通信,随后出现了激光器和光纤,为光通 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初 ,光纤和光放大器的出现,使得光通信进 入了实用化阶段。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的发展,光通信逐渐实现了数字化,成为 现代通信的主流方式之一。
光通信的应用领域
总结词
光通信在电信、广播、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VS
挑战
未来光通信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 如,如何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和降低传输 损耗;如何实现更小体积、更低成本的光 器件和光子集成电路;如何提高光信号处 理能力和降低噪声等。为了克服这些挑战 ,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推 动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THANKS
[ 感谢观看 ]
光纤与光缆
总结词
光纤是光通信系统的传输媒介,负责将光信号传输到目的地。
详细描述
光纤由石英玻璃或塑料制成,具有低损耗、高带宽和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光缆则是由多根光纤封装在保护套中形 成的传输介质,用于实现长距离的光信号传输。光纤和光缆在通信网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接收机与光检测器
总结词
光接收机是光通信系统的接收端,负责将接 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总结词
提高传输速率
详细描述
光孤子通信技术可以支持高速率信号的传输,因为其利 用了非线性效应来调制光信号,可以实现高速调制和解 调。
总结词
增强抗干扰能力
详细描述
光孤子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为其利用了 光孤子效应来保持信号的形状和幅度,可以抵御光纤中 的噪声和干扰。
相干光通信技术
总结词
提高信号质量
光通信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发展
光通信实验系统PPT课件

光纤
纤芯
包层
涂敷层
n2
n1
n2
.
11
渐变型光纤折射率分布
n (r)
n1
rn2
0a
阶跃型光纤折射率分布
n1 n2
.
50-90μ m 100-150μ m
12
探测器
Si-PIN 光电二极管 InGaAs-PIN 光电二极管 PIN-TIA 接收组件
.
13
光通信实验系统构成
模拟通 信模块
数字通 信模块
光纤系列教 学仪器介绍
光通信实验系统
报告人:刘志海
.
1
❖光通信系统概述
提 ❖光通信基础知识 要 ❖光通信实验系统构成
❖光通信实验系统基础实验
.
2
光
光通信就是利用光波来载送信息、实现通信。
通
1880年,贝尔(Bell) “光电话”
信
1960年,梅曼(Maiman) 红宝石激光器
系
统
1966年,高锟博士“低损耗光纤”
通 1.容量大,频带宽。 信 2.光纤损耗低,传输距离远。
3.不受电磁场干扰。
系 4.抗腐蚀性强。
统 概
5.光纤的重量很轻,安装于飞机、导弹等 军事设备中,可减轻负载,提高速度 和性能。
述 6.原料来源丰富,可以节省大量的金属。
.
5
光通信基础知识
光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
传输光纤
传输光纤
电端机
光发射机
概
1970年,康宁公司 20dB/km光纤
述
.
3
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光
光 纤通信系统经历了三代:
通 (1)工作波长为0.85μm多模光
{通信企业管理}光通信实验教材

(通信企业管理)光通信实验教材目录光纤通信系统简介 (2)ZY12OFCOM13BG3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系统简介 (5)光纤实验箱使用注意事项 (9)实验一半导体激光器P-I特性测试实验 (10)实验二发光二极管P-I特性测试实验 (14)实验三预失真补偿实验 (17)实验四数字发送单元指标测试实验 (21)实验五光电探测器特性测试实验 (25)实验六数字接收单元指标测试实验 (28)实验七多模光纤衰减测试实验 (32)实验八单模光纤损耗测试实验 (35)实验九光无源器件特性测试实验 (38)实验十光纤活动连接器损耗测试实验 (43)实验十一模拟信号光纤传输实验 (46)实验十二数字信号光纤传输实验 (49)实验十三电话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52)实验十四图像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56)实验十五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接口码型变换实验 (59)实验十六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线路编译码实验 (63)实验十七计算机数据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67)实验十八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综合实验 (71)实验十九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性能测试实验 (74)实验二十光纤通信系统的眼图测试实验 (77)实验二十一光纤通信网中的时分复用技术实验 (81)实验二十二光纤通信网中的光波分复用技术实验 (84)实验二十三光纤通信系统综合仿真实验 (87)实验二十四简易光功率计设计实验 (90)实验二十五CPLD电路设计实验 (93)附录I 光纤通信系统常用仪表简介 (97)附录ⅡZY12OFCOM13BG3型光纤通信实验箱各模块引脚说明 (107)附录Ⅲ无源器件简介 (114)附录Ⅳ英文缩写及文字符号对照表 (117)附录Ⅴ参考书目 (119)光纤通信系统简介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质的一种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使用的波长在近红外区,即波长800~1800nm,可分为短波长波段(850nm)和长波长波段(1310nm和1550nm),这是目前所采用的三个通信窗口。
光纤通信实验讲义全

光纤通信实验讲义实验一P-I特性曲线的绘制及光纤熔接机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半导体激光器发光原理2、了解半导体激光器平均输出光功率与注入电流的关系3、掌握半导体激光器P-I曲线的测试及绘制方法4、了解光纤熔接机的操作方法二、实验内容测量半导体激光器功率和注入电流,并画出P-I关系曲线。
使用光纤熔接机实现两根光纤的熔接。
三、实验仪器示波器,RC-GT-III型光纤通信实验系统,光功率计,万用表,光纤熔断器一台。
四、基本原理1、半导体激光器的功率特性及伏安特性图1-1 激光器的功率特性图1-2 激光器的伏安特性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光功率与驱动电流的关系如图1-1所示,该特性有一个转折点,相应的驱动电流称为门限电流(或称阈值电流),用I th表示。
在门限电流以下,激光器工作于自发发射,输出荧光功率很小,通常小于100puW;在门限电流以上,激光器工作于受激发射,输出激光,功率随电流迅速上升,基本上成直线关系。
激光器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相似于正向二极管的特性,如图1-2所示,但由于双异质结包含两个PN结,所以在正常工作电流下激光器两极间的电压约为1.2V。
阈值条件就是光谐振腔中维持光振荡的条件。
图1-3 LD半导体激光器P-I曲线示意图半导体激光器具有高功率密度和极高量子效率的特点,微小的电流变化会导致光功率输出变化,是光纤通信中最重要的一种光源,激光二极管可以看作为一种光学振荡器,要形成光的振荡,就必须要有光放大机制,也即激活介质处于粒子数反转分布,而且产生的增益足以抵消所有的损耗。
将开始出现净增益的条件称为阈值条件。
一般用注入电流值来标定阈值条件,也即阈值电流I th,当输入电流小于I th时,其输出光为非相干的荧光,类似于LED 发出光,当电流大于I th时,则输出光为激光,且输入电流和输出光功率成线性关系,该实验就是对该线性关系进行测量,以验证P-I的线性关系.在实验中所用到半导体激光器其输出波长为1310nm,带尾纤及FC型接口。
光通信复习讲义及课件

图 4.3 光脉冲瞬态响应波形
张弛振荡和电光延迟的后果是限制调制速率。
当最高调制频率接近张弛振荡频率时,波形失真严重,会 使光接收机在抽样判决时增加误码率,因此实际使用的最高调 制频率应低于张弛振荡频率。
2.
这些特性严重限制系统传输速率和通信质量,因此在电 路的设计时要给予充分考虑。
1. 电光延迟和张弛振荡现象
半导体激光器在高速脉冲调制下,输出光脉冲瞬态响应波 形如图4.3所示。
输出光脉冲和注入电流脉冲之间存在一个初始延迟时间, 称为电光延迟时间td,其数量级一般为 ns。
当电流脉冲注入激光器后,输出光脉冲会出现幅度逐渐衰 减的振荡, 称为张弛振荡,其振荡频率fr(=ωr/2π)一般为0.5~2 GHz。
(4) 器件应能在常温下以连续波方式工作, 要求温度稳定 性好, 可靠性高,寿命长。
(5) 此外,要求器件体积小,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价格 便宜。
以上各项中,调制速率、谱线宽度、输出光功率和光束方 向性,直接影响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是光源 最重要的技术指标。
2. 直接光强调制的数字光发射机主要电路有:调制电路、控制
光源是实现电/光转换的关键器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光发射机的性能。
电路的设计应以光源为依据,使输出光信号准确反映输入 电信号。
输入 接口
电信号输入
驱动 电路
光源
光调 制器
光信号输出
保护 电路
自动 偏置
图 4.2 数字光发射机方框图
1.
对通信用光源的要求如下
(1) 发射的光波长应和光纤低损耗“窗口”一致,即中心波 长应在0.85 μm、 1.31 μm和1.55 μm附近。
光通信综合实验-1

39
实验原理:LD功率特性
发光功率随温度和使用时间均会变化,因此需要功率控制
40
实验原理:APC电路
光发送监测电路增益调节R260
ID
I
IB
运算放大器
输出电压下降
集电 极电 流增 加
下降 下降
输出电压上升
人工偏流调节R266
实验内容:
自动光功率控制电路实验
LD无光告警电路实验 LD寿命检测电路实验
诺贝尔奖 获得者— 高锟
35
实验原理:光发送机组成框图:
R266 :APC控制 器人工偏流调节
R260:光监测器 增益调节
R259:激光器使用寿 命监测灵敏度调节
36
实验原理:实物模块
寿命告警阈值
R259
监测电路增益
19
实验原理:固定速率复用/解复用示意图
D1
D2 D3 DIN1 D1 DIN2 DIN3 FY_OUT FY_IN D2
同步复接器
同步分接器
20
实验步骤:
固定速率时分复用实验
1、关闭系统电源,取三根短实验导线将(固定速率数字信号 源模块)的输出端D1、D2、D3、分别对应接到(固定速率时 分复用复接端)接口D_IN1、D_IN2、D_IN3。
27
实验原理:按位(比特)复接
各 路 原 始 码 流
复接信 号
各 路 同 步 时 钟
28
实验原理:变速率复用/解复用示意图
D1 D2 D3 D1
AIN1
AIN2 FJ_A_DOUT AIN3 AIN4 FJ_A_DIN
AOUT1
AOUT2 AOUT3 AOUT4
变速率复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光调制器参数测量与创新应用实验实验讲义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不得翻印前言空间光调制器是一类能将信息加载于一维或两维的光学数据场上,以便有效的利用光的固有速度、并行性和互连能力的器件。
这类器件可在随时间变化的电驱动信号或其他信号的控制下,改变空间上光分布的振幅或强度、相位、偏振态以及波长,或者把非相干光转化成相干光。
由于它的这种性质,可作为实时光学信息处理、光计算等系统中构造单元或关键的器件。
空间光调制器是实时光学信息处理,自适应光学和光计算等现代光学领域的关键器件,很大程度上,空间光调制器的性能决定了这些领域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空间光调制器一般按照读出光的读出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反射式和透射式;而按照输入控制信号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光寻址(OA-SLM)和电寻址(EA-SLM) 。
最常见的空间光调制器是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应用光-光直接转换,效率高、能耗低、速度快、质量好。
可广泛应用到光计算、模式识别、信息处理、显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是传统光信息处理实验与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现代光学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空间光调制器的广泛应用和科研价值。
本实验注重学生对光信息处理中关键器件的理解,同时利用SLM解决实际科研与产业应用问题的能力,实验直观且有很强的指导性,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研究型实验。
实验一SLM 液晶取向测量实验一、 实验目的1. 了解空间光调制器的基础知识。
2. 理解空间光调制器的透光原理。
3. 测量空间光调制器的前后表面液晶分子取向,计算液晶扭曲角。
二、 实验原理根据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不同,可将液晶分为向列型、近晶型、胆甾型3类。
其中扭曲向列液晶 (Twisted Nematic Liquld Crystal ,TNLC)是液晶屏的主要材料之一,它是一种各向异性的媒质,可以看作是同轴晶体,它的光轴与液晶分子的长轴平行。
TNLC 分子自然状态下扭曲排列,在电场作用下会沿电场方向倾斜,过程中对空间光的强度和相位都会产生调制。
想定量分析液晶屏对光的调制特性,需要将调制过程用数学方法来模拟,液晶盒里的扭曲向列液晶可沿光的透过方向分层,每一层可看作是单轴晶体,它的光学轴与液晶分子的取向平行。
由于分子的扭曲结构,分子在各层间按螺旋方式逐渐旋转,各层单轴晶体的光学轴沿光的传输方向也螺旋式旋转。
如图1.1所示。
图1.1 TNLC 分层模型在空间光调制器液晶屏的使用中,光线依次通过起偏器P 1、液晶分子、检偏器P 2,如图1.2所示。
光路中要求偏振片和液晶屏表面都在x-y 平面上,图中已经分别标出了液晶屏前后表面分子的取向,两者相差90°。
偏振片角度的定义是,逆着光的方向看,1φ为液晶屏前表面分子的方向顺时针到P l 偏振方向的角度,2φ为液晶屏后表面分子的方向逆时针到P 2偏振方向的角度。
偏振光沿z 轴传输,各层分子可以看作具有相同性质的单轴晶体,它的Jones 矩阵表达式与液晶分子的寻常折射率n o 和非常折射率n e ,以及液晶盒的厚度d 和扭曲角α有关。
除此之外,Jones 矩阵还与两个偏振片的转角1φ,2φ有关。
因此光波强度和相位的信息可简单表示为()12,,T T βφφ=;()12,,δδβφφ=,其中()e o d n n βπθλ=-⎡⎤⎣⎦又称为双折射,它其实为隐含电场的量,因为β为非常折射率e n 的函数,非常折射率e n 随液晶分子的倾角θ改变,θ又随外加电压而变化。
图1.2 SLM光路示意图目前主流的液晶显示器组成比较复杂,它主要是由荧光管、导光板、偏光板、滤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膜式晶体管等构成。
作为空间光调制器来使用时,通常只保留液晶材料和偏振片。
液晶被夹在两个偏振片之间,就能实现显示功能,光线入射面的称为起偏器,出射面的称为检偏器。
实验时通常将这两个偏振片从液晶屏中分离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可旋转的偏振片,这样方便调节角度。
在不加电压和加电压的情况下液晶屏的透光原理如图1.3所示。
图1.3 液晶屏的透光原理图中液晶屏两侧的起偏器和检偏器相互平行,自然光透过起偏器后变为线偏振光偏振方向为水平。
右侧V=O,不加电压,液晶分子自然扭曲90°,透过光的偏振方向也旋转90°,与检偏器方向垂直,无光线射出,即为关态。
然而在左侧V≠0,分子沿电场方向排列,对光的偏振方向没有影响,光线经检偏器射出,即为开态。
这样即实现了通过电压控制光线通过的功能。
三、实验仪器用具线偏振氦氖激光器、半波片、空间光调制器,偏振片,功率计等四、实验内容要测量空间光调制器的调制特性,首先需要确定一些必要的参数。
若通过改变光学系统来实现纯相位调制,需要的参数很多,包括液晶的厚度,液晶的双折射随电压的变化情况等。
本实验中,我们测量的是液晶屏的分子扭曲角和两个表面的分子取向。
1. 调整激光器的偏振方向为竖直方向,调整波片和偏振片使光轴与竖直方向,并读数。
确定波片的光轴方向2φ和偏振片1φ的偏振方向。
参照图1.4,沿导轨安装激光器、检偏器、空间光调制器和功率计。
2. 在空间光调制器调试到断电状态,顺时针调试偏振片到光强最大位置记为角度为3φ。
3. 安装半波片,逆时针旋转半波片直到光强最大记波片为4φ。
图1.4 实验系统示意图1. 线偏振氦氖激光器 6.偏振片2. 激光夹持器 7. 偏振片架3. λ/2波片 8. 功率计4. 波片架5. 空间光调制器五、 实验数据处理1、空间光调制器液晶后表面液晶分子取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3φφ-)2、空间光调制器液晶前表面液晶分子取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2(24φφ-)3、液晶自然扭曲角为:(13φφ-)+2(24φφ-)+m π选做:1. 测量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激光通过半波片后的光功率,激光通过空间光调制器后的光功率,激光通过偏振片后的最大光功率。
计算半波片,空间光调制器,偏振片的透射率。
2. 思考能否用普通激光器和偏振片代替线偏激光器和半波片?为什么?3. 思考能否用线偏激光器、1/4波片,偏振片来产生各方向的偏振光,有何利弊?实验二 空间光调制器振幅调制实验一、 实验目的1. 了解振幅型空间光调制器的工作原理。
2. 测量SLM 振幅调制模式时的偏振光角度。
3. 观察SLM 振幅调制模式下的成像图案。
二、 实验原理振幅空间光调制器是通过对入射线偏振光进行调制后改变其偏振态,利用入射和出射偏振片的不同获得不同强度的出射偏振光,对光强的调制在光开关,光学信号识别,光学全息中有广泛应用。
在空间光调制器液晶屏的使用中,光线依次通过起偏器P 1、液晶分子、检偏器P 2。
如果偏振器件的透光方向与x 轴夹角为θ,那么在直角坐标系中该偏振器件的Jones 矩阵是:()()()22cos sin 10cos sin sin cos 00sin cos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p J R JR 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2.1)其中()cos sin sin cos R θθθθθ⎡⎤=⎢⎥-⎣⎦为旋转矩阵。
对于旋光物质,当旋转角度为α时,对应的Jones 矩阵为()()cos sin exp 2sin cos t J j nd ααθπλαα-⎡⎤=-⎢⎥⎣⎦(2.2)其中,n 是介质的折射率,d 是介质厚度,λ为光的波长。
对于液晶这种复杂的双折射旋光介质,其Jones 矩阵的计算比较复杂,根据不同的模型会有不同的表达式,在Kanghua Lu 最早提出的简单模型中,认为液晶分子扭曲90°是均匀变化,在某一固定电场下,分子的倾斜角0不因z 而变化,即不考虑边缘效应。
他给出了液晶层自然状态下的JoneS 矩阵:()sin cos sin 2exp cos sin sin 2j J j j πβγγγγγψβπγγγγγ⎡⎤⎛⎫⎛⎫+⎢⎥ ⎪ ⎪⎝⎭⎝⎭⎢⎥=-⎢⎥⎛⎫⎛⎫⎢⎥-+ ⎪ ⎪⎢⎥⎝⎭⎝⎭⎣⎦(2.3) 其中()()1222,,2e o e o d d n n n n πππβψγβλλ⎡⎤⎛⎫=-=-=+⎢⎥ ⎪⎝⎭⎢⎥⎣⎦。
当液晶屏加有电场时,液晶分子向电场方向倾斜,它完全是电压r V 的函数。
液晶分子存在一个倾斜的闭值电压c V ,当r V 小于c V 时,θ为O 。
当r V 大于c V 时,θ是r V 的函数。
另定义o V 是θ等于49.6°时的电压,则θ可如下定义10,2tan exp ,2r c r cr c o V V V V V V Vθπ-<⎧⎪⎧⎫⎡-⎤=⎛⎫⎨⎪⎪-->⎢⎥⎨⎬ ⎪⎪⎢⎥⎝⎭⎪⎪⎣⎦⎩⎭⎩(2.4)由于分子的倾斜,改变了液晶的双折射,e n 是θ的函数。
()()()22222cos sin 1e e on n n θθθ=+ (2.5) 所以当有电场存在时,液晶层的Jones 矩阵就是将式(2.3)中e n 用()e n θ来代替。
计算出的偏振片和液晶组成的系统的Jones 矩阵,进一步由复振幅可分别得到系统的强度变化和相位变化。
()()21212sin cos cos sin 2T πγφφγφφγ⎡⎤=-+-⎢⎥⎣⎦(2.6)()()()()()1211212sin sin tan2sin cos cos sin βγγφφδβπγγφφγφφ-+=--+- (2.7)由上式可知,当空间光调制器其他参数保持不变,通过改变1φ和2φ,使相位δ基本保持不变,而强度T 随着液晶屏所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此时空间光调制器为强度调制模式。
三、 实验仪器线偏振氦氖激光器、半波片、空间光调制器,偏振片,功率计等。
图2.1 实验系统示意图1. 线偏振氦氖激光器 6.偏振片2. 激光夹持器 7. 偏振片架3. λ/2波片 8. 功率计4. 波片架5. 空间光调制器四、 实验内容1. 参照图2.1,沿导轨安装实验系统中各个器件,保证各光学器件同轴等高,激光的偏振方向竖直向下。
2.将半波片的角度为3φ度,此时入射激光的偏振方向与液晶前表面液晶分子平行。
旋转偏振片P2使2φ从0°到180°变化,每次间隔10°,每转动一次偏振片,改变空间光调制器输入图像的灰度值,每改变25灰度记录一次功率计读数,填入表2.1。
3.根据以上表格找出光功率随灰度变化改变最大值。
则此时半波片与偏振片的夹角为空间光调制器为强度调制模式。
4.将给定的灰度图案写入空间光调制器,按照图观测激光通过空间光调制器后调制产生的图案。
观测单缝衍射图案,双缝干涉图案,矩孔衍射图案。
1. 线偏振氦氖激光器9.波片架2. 激光夹持器10.空间光调制器3.可调衰减片11.偏振片4.空间滤波器12.偏振片架5.f=100mm 平凸透镜13. f=200mm 平凸透镜6.透镜支架14.透镜支架7.可变光阑8.半波片实验三空间光调制器相位调制模式的参数测量及标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