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轨道结构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课件

稳定性高
无砟轨道结构整体性强 ,稳定性高,能够保证 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
稳性。
维护成本低
无砟轨道的扣件系统和 轨道板设计使得维护工 作量减少,降低了运营
成本。
使用寿命长
无砟轨道的设计寿命通 常在60年以上,能够满 足高速铁路长期运营的
需求。
环境友好
无砟轨道避免了有砟轨 道道砟飞溅对环境的影 响,减少了对周边环境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基础工程
混凝土浇筑
无砟轨道的基础工程是关键,包括路 基、桥墩、隧道等部分的施工,需要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轨道平顺。
无砟轨道的混凝土浇筑是关键环节, 需要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方法 和养护技术,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 久性。
轨道板预制与铺设
无砟轨道的轨道板需要提前预制,并 在施工现场进行铺设,需要掌握轨道 板的尺寸、精度和铺设技术,确保轨 道板的稳定性和平顺性。
国际合作
各国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 无砟轨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05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挑战 与解决方案
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
技术挑战
无砟轨道对施工精度要求极高,需要 高精度的测量和定位技术。
解决方案
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如高精 度测量仪器、自动化施工机械等,提 高施工精度和效率。
技术挑战
无砟轨道对材料性能要求高,需要高 强度、耐久性好的材料。
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智能化维护系统, 实现定期检测和维护,提高轨道的使用寿 命和安全性。
环境挑战及解决方案
环境挑战
无砟轨道建设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 影响。
环境挑战
无砟轨道在运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 音和振动等环境问题。
解决方案
在规划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尽可 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加 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
《有砟轨道施工》课件

有砟轨道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有砟轨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随着技术的 进步,有砟轨道也在不断发展。
详细描述
有砟轨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铁路建 设刚刚起步,有砟轨道因其施工简便、成本低等优点 被广泛采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铁路运输的发展,有 砟轨道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例如,采用新型的石砟 材料和施工工艺,以提高轨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未 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砟轨 道将继续发挥其优势,为铁路运输的发展做出贡献。
轨道整理
对铺设好的轨道进行整理,确保 轨道线型平顺、几何尺寸符合要
求。
轨道检测
使用检测设备对轨道进行检测, 确保轨道质量符合设计标准。
质量验收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质量验收,确 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03
有砟轨道的施工技术
铺轨技术
铺轨技术
包括铺轨方案的制定、材料的选择、施工设备的 配置以及施工工艺的确定等。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技术
施工安全保障
制定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配备 安全设施,加强安全培训和演练。
环境保护措施
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 影响,包括减少噪音、粉尘、废水的 排放等。
04
有砟轨道的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保养
日常巡检
定期对有砟轨道进行巡检,检查轨道几何尺寸、道砟状态、扣件紧 铺轨机、运轨车、龙门吊等,这些设备需要 满足高效、稳定、安全等要求。
铺轨工艺
包括轨道铺设、道岔安装、扣件系统安装等,这 些工艺需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操作。
道砟控制技术
道砟质量控制
选择优质道砟,确保道砟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符合标准。
道砟运输与堆放
合理规划道砟运输路线,确保道砟的及时供应,同时保证道砟的 堆放安全。
轨道的构造与施工课件

轨道的分类
按功能
正线轨道、道岔轨道、道口轨道、调车轨道等。
按铺设方式
有砟轨道、无砟轨道。
按平面形状
直线轨道、曲线轨道。
轨道的发展历程
木轨
最早的轨道使用木材铺设,但 承载能力低,易损坏。
铁轨
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铁轨逐 渐取代木轨,提高了承载能力 和耐久性。
重轨与轻轨
根据用途和承载能力,轨道分 为重轨和轻轨两种类型。
铺设道砟 将经过筛选和加工的道砟均匀铺设在 路基上,作为轨道的基础。
铺设轨枕
在道砟上铺设混凝土或木制轨枕,提 供轨道的支撑和稳定性。
安装钢轨
将经过选择的钢轨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铺设,确保轨道的平直度和稳定性。
连接钢轨
使用夹板和螺栓等连接件将钢轨连接 起来,形成连续的轨道。
无砟轨道的施工方法
基础处理
铺设混凝土底座
配备安全防护设施
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 安全带、防护眼镜等。
轨道施工的环保措施
控制施工噪音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用低噪音设备,尽量 减少施工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减少粉尘排放
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减少施工现场的粉 尘排放,降低空气污染。
合理利用水资源
采取节水措施,减少用水量,同时对废水进 行合理处理,防止水污染。
减少固体废弃物
合理分类和处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 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轨道施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建立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
制定完善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 命安全。
提供职业健康检查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预防职业病。
改善作业环境
铁路课件ppt

国内铁路发展现状
未来铁路发展趋势
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 通系统日益完善,为人们提供了便捷 、高效的出行方式。
未来铁路将进一步提高速度、安全性 和舒适性,同时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 续发展,智能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应用 将更加广泛。
国际铁路发展趋势
全球范围内,铁路交通正在向高速化 、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一些发 达国家在铁路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 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人力资源管理
强化员工培训和管理,提高员 工素质和专业水平。
财务管理
加强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提 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铁路安全与法规
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铁路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对铁路建 设和运营的安全监督检查。
事故调查与处理
对铁路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查明原因,追 究责任,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法规制定与执行
铁路的分类与组成
总结词
掌握铁路的分类方法、不同类型铁路的特点以及铁路的基本 组成。
详细描述
根据运输性质,铁路可以分为客运铁路、货运铁路和客货共 线铁路。根据轨距,铁路可以分为标准轨距铁路、窄轨铁路 和宽轨铁路。铁路的基本组成包括轨道、列车、信号系统、 车站和电力系统等。
铁路的运输能力与特点
总结词
总结词
分析铁路环保与节能技术的必要性、应用和 实践案例。
详细描述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铁路运输 行业也开始积极探索和应用环保与节能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噪声控制、排放 处理、能源回收等,旨在降低铁路运输对环 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 发展。
04 铁路发展与未来
国内外铁路发展现状与趋势
铁路课件
现代铁路轨道课件

案例三:山区铁路轨道的安全防护实例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山区铁路轨道的安全防护措施需要充分考虑山区的地形和 气候条件,以确保列车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行。
山区铁路轨道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止山体滑坡、落石和 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轨道造成损坏的措施,以及确保列车 行驶安全的措施。例如,在防护过程中,需要采取加固路 基、修建护坡、设置挡石网等措施来防止山体滑坡和落石 对轨道造成损坏。此外,还需要采取加强轨道几何尺寸检 测、加强列车控制等措施来确保列车能够安全、高效地运 行。
考虑环境因素
线路规划需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 的破坏。
优化运输效率
线路规划应考虑提高运输效率,包括缩短旅 行时间、提高线路容量等。
兼容现有设施
线路规划应尽可能兼容现有设施,降低建设 成本。
轨道线路设计标准与要求
轨道类型与材质
根据运输需求和地理条件,选 择合适的轨道类型和材质,如 重轨、轻轨、有砟轨道、无砟
国家铁路局的安全标准与规范
各国国家铁路局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也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铁路轨道安全的标准和 规范,以确保本国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轨道性能评价的方法与流程
定期检测与评估
定期对铁路轨道进行检测和评估 ,包括轨道几何尺寸、线路条件 、设备状态等方面的检测和评估
,以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实时监控与预警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现 对铁路轨道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及 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故 障。
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轨道性 能的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 轨道性能的评价结果,为后续的维 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影响轨道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铁路线路(工务入路培训)PPT课件

进度管理
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 施工按计划进行。
环境保护
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采取降噪、防尘等措施,保护
生态环境。
施工后的验收与评估
工程验收
在施工完成后,组织专家和相关单位 进行工程验收,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评估报告
根据验收结果和实际情况,编写评估 报告,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
STEP 01
智能化技术
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技术,实现铁路线路 设备的智能化监测和管理。
高铁技术
采用无砟轨道、高速动车 组等先进技术,提高列车 运行速度和舒适度。
新技术在既有铁路改造中的应用
线路加固技术
电气化改造技术
采用高强度材料、新型扣件等加固技 术,提高既有铁路线路的承载能力和 稳定性。
钢轨裂纹、折断
对裂纹钢轨进行加固或更换, 对折断钢轨进行紧急处理并尽
快更换。
道床翻浆冒泥
采取排水、清筛、换填等措施 进行处理,恢复道床稳定性。
Part
04
铁路线路安全与防护
安全防护设施及标志
防护设施
包括护栏、标牌、警示灯等,用于保护铁路线路和人员安全 。
标志标识
设置明确的里程标、信号标志等,提供线路识别和导向信息 。
Part
02
铁路线路基本构造
轨道构造
钢轨
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并引导车轮 运行,需具备足够垫 板、道钉等。
轨枕
支撑钢轨,保持轨距和方向,同 时传递钢轨所受的压力和横向力。
道床
铺设在轨枕下面,提供排水和防 止轨道下沉的功能。
道岔构造
转辙器
引导车轮从一股道岔转入另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PPT课件

地铁运输系统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地铁的发展简史
1863年1月,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在英国伦敦建成投入运 营,是由线路修建在地下而得名。从1863年到1899年,世 界上有7个城市修建了地下铁道,从1900年到1949年,世 界上又有24个城市修建了地下铁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地下铁道发展极为迅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世界已 有 80 多 个 城 市 建 成 了 地 下 铁 道 , 线 路 总 长 度 超 过 了 5 000km。现正在修建地下铁道的城市有90多个,线路总长 度达到1300多公里,其中重型地铁约占65%。过去一般认 为人口超过l00万的大城市才需要修建地下铁道,但现在一 些几十万人口的中型城市也在修建地下铁道。
5
地铁列车在信号系统控制下运行。控制方式主要有采用色灯信 号、自动闭塞设备、调度集中控制和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计算 机 集 中 控 制 二 种 类 型 , 列 车 自 动 控 制 系 统 (ATC) 由 列 车 自 动 防 护 (ATP)、列车自动驾驶(ATO)和列车自动监督(ATS)3个子系统组成。 地铁列车的编组辆数通常为4~8辆,但也有10辆编组的情况。列车 运 行 的 最 小 间 隔 时 间 可 达 到 75s , 单 向 小 时 最 大 运 输 能 力 在 30 000~60 000人之间。
6
地下铁道其它 的技术经济特点 还包括安全准点、 节约土地、节省 能源、环境污染 小、影响城市景 观小以及综合造 价高、修建周期 长等。
7
地铁系统的优缺点:
❖ 优点:
运输能力大 准时性和速达性高 运行安全、污染小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节约能源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地铁的发展简史
1863年1月,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在英国伦敦建成投入运 营,是由线路修建在地下而得名。从1863年到1899年,世 界上有7个城市修建了地下铁道,从1900年到1949年,世 界上又有24个城市修建了地下铁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地下铁道发展极为迅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世界已 有 80 多 个 城 市 建 成 了 地 下 铁 道 , 线 路 总 长 度 超 过 了 5 000km。现正在修建地下铁道的城市有90多个,线路总长 度达到1300多公里,其中重型地铁约占65%。过去一般认 为人口超过l00万的大城市才需要修建地下铁道,但现在一 些几十万人口的中型城市也在修建地下铁道。
5
地铁列车在信号系统控制下运行。控制方式主要有采用色灯信 号、自动闭塞设备、调度集中控制和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计算 机 集 中 控 制 二 种 类 型 , 列 车 自 动 控 制 系 统 (ATC) 由 列 车 自 动 防 护 (ATP)、列车自动驾驶(ATO)和列车自动监督(ATS)3个子系统组成。 地铁列车的编组辆数通常为4~8辆,但也有10辆编组的情况。列车 运 行 的 最 小 间 隔 时 间 可 达 到 75s , 单 向 小 时 最 大 运 输 能 力 在 30 000~60 000人之间。
6
地下铁道其它 的技术经济特点 还包括安全准点、 节约土地、节省 能源、环境污染 小、影响城市景 观小以及综合造 价高、修建周期 长等。
7
地铁系统的优缺点:
❖ 优点:
运输能力大 准时性和速达性高 运行安全、污染小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节约能源
轨道交通线路及设施ppt课件

轨道承受列车传递的复杂多变的静、动力荷载。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城市地域内,在设计轨道结构 时,比城市之间的大铁路需要更多地考虑以下问题:
1、轨道结构应采取减振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振 动和噪声的不良影响。
2、一般应采用较强的轨道结构,以减少维修。 3、钢轨与轨下基础要有较高的绝缘性能,以减少 轨道电路的电流漏泄。 4、受空间位置限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曲线区 段占很大比例,曲线钢轨的磨耗相对较大,故应采用 耐磨性能好的钢轨,运营时钢轨还应涂抹润滑油,以 减少钢轨的磨耗。
.
思考题
轨道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道岔的分类以及单开道岔的组成? 何谓限界?轨道交通限界有哪几种? 车站布置的特点?地铁车站的站台形式及其
优缺点?
.
.
2).临时停车线及渡线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由于运输量大,列车运行间隔 一般较密。而在运营过程中,在线运营列车可能 会发生故障。为不影响后续列车运行,设计上应 能使故障列车及时退出运营正线。
一般说来,在轨道交通线路沿线每隔3~5个车站 的站端应加设渡线或车辆停放线。渡线的作用是 使离开车辆段的故障列车能及时调头返回车辆段· 停车线的作用则是临时停放事故列车。用道岔将 上行线、下行线及折返线连接起来的线路。
可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和岛侧混台站台岛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路之间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路两侧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侧式站台岛侧混合式车站岛侧混合式站台是将岛式站台及侧式站台同设在一个车站内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岛侧混合式站台岛式站台岛式站台侧式站台侧式站台岛侧混合式站台岛侧混合式站台是国内最常用的一种车站型式
.
(1) 车站的组成和布置
城市中心区的轨道交通车站一般采用地下型 式。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城市地域内,在设计轨道结构 时,比城市之间的大铁路需要更多地考虑以下问题:
1、轨道结构应采取减振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振 动和噪声的不良影响。
2、一般应采用较强的轨道结构,以减少维修。 3、钢轨与轨下基础要有较高的绝缘性能,以减少 轨道电路的电流漏泄。 4、受空间位置限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曲线区 段占很大比例,曲线钢轨的磨耗相对较大,故应采用 耐磨性能好的钢轨,运营时钢轨还应涂抹润滑油,以 减少钢轨的磨耗。
.
思考题
轨道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道岔的分类以及单开道岔的组成? 何谓限界?轨道交通限界有哪几种? 车站布置的特点?地铁车站的站台形式及其
优缺点?
.
.
2).临时停车线及渡线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由于运输量大,列车运行间隔 一般较密。而在运营过程中,在线运营列车可能 会发生故障。为不影响后续列车运行,设计上应 能使故障列车及时退出运营正线。
一般说来,在轨道交通线路沿线每隔3~5个车站 的站端应加设渡线或车辆停放线。渡线的作用是 使离开车辆段的故障列车能及时调头返回车辆段· 停车线的作用则是临时停放事故列车。用道岔将 上行线、下行线及折返线连接起来的线路。
可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和岛侧混台站台岛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路之间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路两侧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侧式站台岛侧混合式车站岛侧混合式站台是将岛式站台及侧式站台同设在一个车站内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岛侧混合式站台岛式站台岛式站台侧式站台侧式站台岛侧混合式站台岛侧混合式站台是国内最常用的一种车站型式
.
(1) 车站的组成和布置
城市中心区的轨道交通车站一般采用地下型 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② 强韧化
在轮载和温度力的作用下,钢轨产生复杂的变形:压 缩、伸长、弯曲、扭转、压溃、磨耗等。为使列车能够 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钢轨必须保证在轮载和轨 温变化作用下,应力和变形均不超过规定的限值。这就 要求钢轨具有足够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能。
15
③ 纯净化(材质)
淬火轨对材质纯净度的要求比普通钢轨更高,如果 不提高钢轨的纯净度,钢轨重型化及强韧化的优势也不 能更好地发挥,因此材质纯净化是重型化和强韧化的基 础。例如钢轨中非金属夹杂、钢轨金属薄弱区的存在等 ,都是钢轨产生疲劳伤损的根源,以这些疲劳源为中心 形成核伤,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18
2)轨缝 ① 预留轨缝:铺轨施工时预留的轨缝称为预留轨缝。 构造轨缝:指受钢轨、接头夹板及螺栓尺寸限制,在
构造上能实现的轨端最大缝隙值。
② 预留轨缝的计算 普通线路预留轨缝计算公式
a0 αL(tz t0)12ag
19
3)允许铺轨温度范围 12.5m 钢轨在任何地区都能铺设,25m 长钢轨的允许铺
11
3 材质及机械性能
1)钢轨钢的化学成分 有Fe、C、Mn、Si、P、S等元素。
12
2)机械性能 主要取决于钢轨的化学性能、物理力学性能、金
属组织及热处理工艺。
13
3)钢轨的发展趋势 ① 重型化 随着高速、重载运输的要求,钢轨正向重型化发展,
目前世界上最重型的钢轨已达到77.5kg/m,线路上逐步铺 设75kg/m钢轨。
设地区应满足(冬天螺栓不受剪,夏天轨缝不顶严)
允许铺轨年轨 T温 a差 gα L2 C (℃
C——接头阻力和限 基制 础钢 阻轨 力伸缩
20
对于25m 钢轨,[ΔT]=101.7℃。允许铺 轨上下限:
允许铺轨轨温上限tos
tz
ag 2αL
允许铺轨轨温下限toxtz 2α agL
对 于 60kg/m 钢 轨 以 下 的 25m 长 的 普 通 线 路 ,
波 长 30~ 80m m :发 生 在 大 半 径 曲 线 或 直 线 上
波 形 磨 耗 波 长 80~ 600m m :最 长 达 2m , 多 发 生 在 曲 线 上 ,
在 以 货 运 为 主 的 线 路 上 , 以 波 浪 形 磨 耗 为 主 。
22
减少侧磨的途径:
i) 采用耐磨轨,如高硅轨,淬火轨等。
ii) 加强曲线养护,设置合理超高、轨距,保持良好的轨底 坡和方向,增加线路的弹性。
减少15%的曲线超高量、轨距减少2mm、把曲线里股轨 底坡调成1/20,外轨仍保持1/40等调整线路参数措施都可减 缓曲线钢轨磨耗。但这些措施须与保持曲线圆顺和加强轨道 维修配合进行,方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联结零件
有效地保证钢轨与钢轨、钢轨与轨枕间的可靠联结,尽 可能保持钢轨的连续性与整体性。阻止钢轨相对于轨枕的纵 横向移动,确保轨距正常,并在机车车辆的动力作用下,充 分发挥缓冲减振性能,延缓线路残余变形的积累。
5
4)防爬设备
有效地防止钢轨与轨枕之间发生纵向的相对移动,防止 钢轨爬行。
5)道床
轨枕基础,增加轨道的弹性和纵横向移动的阻力,并便 于排水和校正轨道的平面和纵断面。
b 轮轨具有一定的磨耗速率是正常现象,否则钢轨的疲劳 伤损将成为突出矛盾。
据日本铁路的研究,钢轨涂油后接触疲劳伤损剧增,容 易发生钢轨剥离。应有控制地进行轮对润滑,即35d进行一 次轮对润滑,然后15d不润滑,使钢轨磨耗量保持在1.5mm/ 亿t通过总重的水平。
24
② 波浪形磨耗(实质上是波浪压溃)
iii) 曲线涂油。包括车上涂油和地面涂油两种。
23
试验表明:
a 轮轨适量润滑对减轻磨耗有明显效果,但轮轨润滑并不 是万能的。
它的效果只能通过采用优质钢轨才能充分发挥,即使在 轮轨极好的润滑条件下,普通碳素轨也难以得到令人满意 的效果,我国多年道岔
使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轨道。
6
二、钢轨(图)
1 类型
钢轨类型以每米大致质量kg数表示。我国主要有75、60 、50、43共五种。
应与正线轨道类型相区别,正线轨道类型有:特重型、 重型、次重型、中型、轻型共五种。
7
8
9
钢轨断面 10
2 断面设计原则
① 轨头宜肥而大,应具有和车轮踏面相适应的外形。 ② 轨腰应有足够的厚度和高度。 ③ 轨底应有足够的宽度和厚度,并具有必要的刚度和 抵抗锈蚀的能力。 ④ 轨身高与轨底宽之间应有适当的比例,轨高与轨底 宽之比一般为1.15~1.20。
道岔(图)、联结零件(图)及防爬设备(图)组成。
2)作用 引导机车车辆运行,直接承受由车轮传来的荷载,
并把它传布给路基或桥隧建筑物。
4
2 组成及作用
1)钢轨
引导机车车辆前进,承受并传递车轮压力,兼做轨道电 路(电气化铁路或自动闭赛区间)。
2)轨枕
轨枕承受钢轨的压力并传布于道床,有效地保持轨道的 几何形位。
16
钢轨重型化、强韧化和纯净化应 当有机地统一,才能获得最佳综合技 术经济效益。
17
4 钢轨长度、接头及轨缝
1)钢轨长度 ① 标准轨长度:12.5 m、25 m、50m、100m。
② 缩短轨 对应于12.5m标准轨:12.46 m、12.42 m、12.38 m。 对应于25m标准轨:24.96 m、24.92 m、24.84 m。
ag=18mm,应当在(tZ-30℃)~(tZ+30℃)范 围内铺设或调整轨缝。
21
5 钢轨磨耗与伤损
1)钢轨磨耗种类
① 侧面磨耗
钢轨超常的侧面磨耗遍及全路各主要干线。京沪线泰安 段,京广线广水段、韶关段,陇海线三门峡段等,铺设在曲 线上股的新轨少则10个月,多则15~21个月,就因磨耗超限 而被迫更换,其它干线上钢轨侧磨的现象也很,特别是运煤 干线,磨耗速率更大。不少工务段迫于维修轨不足,往往采 取调边使用的措施以解燃煤之急。
铁路轨道结构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一、轨道组成概述 二、钢轨 三、轨枕 四、联结零件 五、轨下基础 六、线路防爬及曲线加强 七、轨道结构的合理配套
3
一、轨道组成概述
1 概念及作用
1)组成 轨道(图)是由钢轨(图) 、轨枕(图) 、道床、
② 强韧化
在轮载和温度力的作用下,钢轨产生复杂的变形:压 缩、伸长、弯曲、扭转、压溃、磨耗等。为使列车能够 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钢轨必须保证在轮载和轨 温变化作用下,应力和变形均不超过规定的限值。这就 要求钢轨具有足够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能。
15
③ 纯净化(材质)
淬火轨对材质纯净度的要求比普通钢轨更高,如果 不提高钢轨的纯净度,钢轨重型化及强韧化的优势也不 能更好地发挥,因此材质纯净化是重型化和强韧化的基 础。例如钢轨中非金属夹杂、钢轨金属薄弱区的存在等 ,都是钢轨产生疲劳伤损的根源,以这些疲劳源为中心 形成核伤,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18
2)轨缝 ① 预留轨缝:铺轨施工时预留的轨缝称为预留轨缝。 构造轨缝:指受钢轨、接头夹板及螺栓尺寸限制,在
构造上能实现的轨端最大缝隙值。
② 预留轨缝的计算 普通线路预留轨缝计算公式
a0 αL(tz t0)12ag
19
3)允许铺轨温度范围 12.5m 钢轨在任何地区都能铺设,25m 长钢轨的允许铺
11
3 材质及机械性能
1)钢轨钢的化学成分 有Fe、C、Mn、Si、P、S等元素。
12
2)机械性能 主要取决于钢轨的化学性能、物理力学性能、金
属组织及热处理工艺。
13
3)钢轨的发展趋势 ① 重型化 随着高速、重载运输的要求,钢轨正向重型化发展,
目前世界上最重型的钢轨已达到77.5kg/m,线路上逐步铺 设75kg/m钢轨。
设地区应满足(冬天螺栓不受剪,夏天轨缝不顶严)
允许铺轨年轨 T温 a差 gα L2 C (℃
C——接头阻力和限 基制 础钢 阻轨 力伸缩
20
对于25m 钢轨,[ΔT]=101.7℃。允许铺 轨上下限:
允许铺轨轨温上限tos
tz
ag 2αL
允许铺轨轨温下限toxtz 2α agL
对 于 60kg/m 钢 轨 以 下 的 25m 长 的 普 通 线 路 ,
波 长 30~ 80m m :发 生 在 大 半 径 曲 线 或 直 线 上
波 形 磨 耗 波 长 80~ 600m m :最 长 达 2m , 多 发 生 在 曲 线 上 ,
在 以 货 运 为 主 的 线 路 上 , 以 波 浪 形 磨 耗 为 主 。
22
减少侧磨的途径:
i) 采用耐磨轨,如高硅轨,淬火轨等。
ii) 加强曲线养护,设置合理超高、轨距,保持良好的轨底 坡和方向,增加线路的弹性。
减少15%的曲线超高量、轨距减少2mm、把曲线里股轨 底坡调成1/20,外轨仍保持1/40等调整线路参数措施都可减 缓曲线钢轨磨耗。但这些措施须与保持曲线圆顺和加强轨道 维修配合进行,方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联结零件
有效地保证钢轨与钢轨、钢轨与轨枕间的可靠联结,尽 可能保持钢轨的连续性与整体性。阻止钢轨相对于轨枕的纵 横向移动,确保轨距正常,并在机车车辆的动力作用下,充 分发挥缓冲减振性能,延缓线路残余变形的积累。
5
4)防爬设备
有效地防止钢轨与轨枕之间发生纵向的相对移动,防止 钢轨爬行。
5)道床
轨枕基础,增加轨道的弹性和纵横向移动的阻力,并便 于排水和校正轨道的平面和纵断面。
b 轮轨具有一定的磨耗速率是正常现象,否则钢轨的疲劳 伤损将成为突出矛盾。
据日本铁路的研究,钢轨涂油后接触疲劳伤损剧增,容 易发生钢轨剥离。应有控制地进行轮对润滑,即35d进行一 次轮对润滑,然后15d不润滑,使钢轨磨耗量保持在1.5mm/ 亿t通过总重的水平。
24
② 波浪形磨耗(实质上是波浪压溃)
iii) 曲线涂油。包括车上涂油和地面涂油两种。
23
试验表明:
a 轮轨适量润滑对减轻磨耗有明显效果,但轮轨润滑并不 是万能的。
它的效果只能通过采用优质钢轨才能充分发挥,即使在 轮轨极好的润滑条件下,普通碳素轨也难以得到令人满意 的效果,我国多年道岔
使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轨道。
6
二、钢轨(图)
1 类型
钢轨类型以每米大致质量kg数表示。我国主要有75、60 、50、43共五种。
应与正线轨道类型相区别,正线轨道类型有:特重型、 重型、次重型、中型、轻型共五种。
7
8
9
钢轨断面 10
2 断面设计原则
① 轨头宜肥而大,应具有和车轮踏面相适应的外形。 ② 轨腰应有足够的厚度和高度。 ③ 轨底应有足够的宽度和厚度,并具有必要的刚度和 抵抗锈蚀的能力。 ④ 轨身高与轨底宽之间应有适当的比例,轨高与轨底 宽之比一般为1.15~1.20。
道岔(图)、联结零件(图)及防爬设备(图)组成。
2)作用 引导机车车辆运行,直接承受由车轮传来的荷载,
并把它传布给路基或桥隧建筑物。
4
2 组成及作用
1)钢轨
引导机车车辆前进,承受并传递车轮压力,兼做轨道电 路(电气化铁路或自动闭赛区间)。
2)轨枕
轨枕承受钢轨的压力并传布于道床,有效地保持轨道的 几何形位。
16
钢轨重型化、强韧化和纯净化应 当有机地统一,才能获得最佳综合技 术经济效益。
17
4 钢轨长度、接头及轨缝
1)钢轨长度 ① 标准轨长度:12.5 m、25 m、50m、100m。
② 缩短轨 对应于12.5m标准轨:12.46 m、12.42 m、12.38 m。 对应于25m标准轨:24.96 m、24.92 m、24.84 m。
ag=18mm,应当在(tZ-30℃)~(tZ+30℃)范 围内铺设或调整轨缝。
21
5 钢轨磨耗与伤损
1)钢轨磨耗种类
① 侧面磨耗
钢轨超常的侧面磨耗遍及全路各主要干线。京沪线泰安 段,京广线广水段、韶关段,陇海线三门峡段等,铺设在曲 线上股的新轨少则10个月,多则15~21个月,就因磨耗超限 而被迫更换,其它干线上钢轨侧磨的现象也很,特别是运煤 干线,磨耗速率更大。不少工务段迫于维修轨不足,往往采 取调边使用的措施以解燃煤之急。
铁路轨道结构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一、轨道组成概述 二、钢轨 三、轨枕 四、联结零件 五、轨下基础 六、线路防爬及曲线加强 七、轨道结构的合理配套
3
一、轨道组成概述
1 概念及作用
1)组成 轨道(图)是由钢轨(图) 、轨枕(图) 、道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