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克拉玛依科技计划.doc

合集下载

2020年度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自评报告

2020年度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自评报告

附件2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自评报告计划类别:专项名称: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盖章):参加(合作)单位(盖章):项目负责人:电话:项目联系人:电话:项目起止年限:年月至年月项目推荐部门:负责人:电话:联系人:电话:报告编制日期:年月日云南省科学技术厅第一部分项目执行情况简表一、总体进展情况二、项目执行阶段成果三、项目投入人员、工作量及人才培养情况四、项目执行阶段效益情况五、阶段实施内容及目标执行情况六、项目经费到位及使用情况(单位:万元)第二部分项目执行情况报告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任务书规定的主要研究开发内容、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及阶段实施目标(二)项目经费预算及年度(到位)使用计划二、项目执行情况(一)组织管理情况项目组织管理及与组织实施相关的工作情况。

(二)任务目标完成情况截至2020年6月30日,项目主要研发内容、阶段目标及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三、经费到位及使用情况截至2020年6月30日,项目经费到位及使用情况(按总经费、财政科技经费、自筹经费分别表述)。

(一)项目经费到位情况(二)项目经费使用情况(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情况)(三)项目经费管理情况(单位是否建立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设备管理、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等制度,科技经费是否单独核算等)四、项目实施绩效(一)项目成果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情况,包括专利申请与授权、技术标准制定与备案、论文发表、科技人员投入与人才培养等。

(二)项目实施效益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效益情况,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 6 —五、项目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六、下一步工作计划第三部分有关附件一、项目任务书(合同书)、经费预算书复印件。

二、项目执行期间相关的检测证明材料、专利、论文等证明文件复印件。

三、项目经费支出明细账(承担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中对项目经费和自筹经费分别单独核算的明细账,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中直接打印)。

四、项目经费支出分类归集统计表(根据预算科目进行分类归集, 总支出、财政科技经费、自筹经费分别统计,需加盖财务专用章,格式见附表)。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省属转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的通知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省属转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的通知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省属转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9.05.28•【字号】•【施行日期】2019.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省属转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的通知各省属转制科研院所:为进一步增强省属转制科研院所科研能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按照我省发展八大产业和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目标,强化创新服务支撑,根据我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和《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云科规〔2019〕3号),现将2020年省属转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主体项目申报单位为省科技厅归口管理的省属转制科研院所。

二、申报项目分类(一)研究开发类。

研究开发项目要与全省产业布局、重点产业发展及省属转制科研院所发展目标相一致,能够促进专利、标准、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的积累,提升技术储备量,放大无形资产的效益。

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针对相关产业及行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广应用。

鼓励与企业联合实施项目,重点支持基础条件好、技术水平先进、投资科学合理、具有市场前景、社会及经济效益好的成果转化项目。

(二)科研平台建设类。

支持省属转制科研院所围绕全省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需求,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重点支持支撑全产业链创新的新型产业技术平台和科研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三、申报程序和要求(一)网上填报。

申报单位登录云南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http://116.52.249.142),注册单位账号、创建项目负责人账号。

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申报信息网上在线填报,在线填报时间为发文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18:00止,逾期不予受理。

(二)推荐部门审核。

兰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2020年度“兰州市十大科技项目”和“兰州市十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的公示

兰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2020年度“兰州市十大科技项目”和“兰州市十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的公示

兰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2020年度“兰州市十大科技项目”和“兰州市十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的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兰州市科学技术局
•【公布日期】2020.09.11
•【字号】
•【施行日期】2020.09.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计划
正文
关于对2020年度“兰州市十大科技项目”和“兰州市十大科
技创新项目”立项的公示
根据《兰州市人民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和《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2020年9月11日市科技局党组会议审定,现对本次拟立项的2020年度“兰州市十大科技项目”和“兰州市十大科技创新项目”项目进行公示。

有关单位和个人如对公示项目有异议的,请以实名、书面形式向兰州市科技局反映,并对具体问题做出真实清楚的表述,同时提供事实证据,我们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受理。

如不存在影响立项的问题,公示结束后将按有关程序办理立项手续。

公示时间:2020年9月11日至9月17日,共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传真)
地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名城广场4号楼924
邮编:730030
附件:兰州市2020年度“兰州市十大科技项目”公示表
兰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0年9月11日。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目录一、序言二、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1.指导方针2.发展目标3.总体部署三、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1.能源(1)工业节能(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2.水和矿产资源(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7)综合节水(8)海水淡化(9)资源勘探增储(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2)综合资源区划3.环境(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16)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4.农业(17)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18)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19)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20)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21)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22)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23)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24)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25)现代奶业5.制造业(26)基础件和通用部件(27)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28)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29)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与装备(30)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31)基础原材料(32)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33)军工配套关键材料及工程化6.交通运输业(3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装备(35)高速轨道交通系统(36)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37)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38)智能交通管理系统(39)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40)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41)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42)高效能可信计算机(43)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44)数字媒体内容平台(45)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46)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8.人口与健康(47)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48)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49)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50)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51)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52)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53)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5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55)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56)城市信息平台10.公共安全(57)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58)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59)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60)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61)生物安全保障(62)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11.国防四、重大专项五、前沿技术1.生物技术(1)靶标发现技术(2)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3)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4)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5)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2.信息技术(6)智能感知技术(7)自组织网络技术(8)虚拟现实技术3.新材料技术(9)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10)高温超导技术(11)高效能源材料技术4.先进制造技术(12)极端制造技术(13)智能服务机器人(14)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5.先进能源技术(15)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16)分布式供能技术(17)快中子堆技术(18)磁约束核聚变6.海洋技术(19)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20)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21)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22)深海作业技术7.激光技术8.空天技术六、基础研究1.学科发展(1)基础学科(2)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2.科学前沿问题(1)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2)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3)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4)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5)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6)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7)脑科学与认知科学(8)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2)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3)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5)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6)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7)材料设计与制备的新原理与新方法(8)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9)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10)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4.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蛋白质研究(2)量子调控研究(3)纳米研究(4)发育与生殖研究七、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八、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1.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6.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7.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机制8.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9.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九、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2.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4.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十、人才队伍建设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要求制定国家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国务院据此制定本纲要。

克拉玛依市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暂行办法

克拉玛依市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暂行办法

克拉玛依市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暂行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科学规范、体现能力、突出业绩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暂行办法》和《克拉玛依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施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作,即“油城英才·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旨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在各行各业选拔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为实现克拉玛依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第三条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管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高层次人才的评选、培养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选拔培养范围和目标任务第四条本办法中高层次人才的选拔面向注册在克拉玛依市的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类经济社会组织。

第五条选拔培养的重点领域包括:(一)油气生产、石油工程服务、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油气储运、农林牧业;(二)信息、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三)教育、卫生、科技、政法、外事、宣传、文化、经济与社会管理、城市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四)新能源、新材料及新技术应用;(五)重大工程项目以及重点扶持的地方企业等。

第六条按照两个层次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为领军人才,第二层次为拔尖人才。

领军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入选国家级人才队伍序列,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入选自治区级人才队伍序列。

第七条本办法中所称领军人才是指能够引领和带动某领域(学科、专业)发展,并代表当前市级以上领先水平,为克拉玛依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带头人。

拔尖人才是领军人才的后备军,是指在某领域(学科、专业)具有较高造诣和专业水平且成绩显著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第八条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动态管理。

每三年选拔一批,每批管理期为三年,管理期满后高层次人才资格自动终止,不再享受相关待遇,可参评新一批高层次人才的选拔。

科技部印发《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科技部印发《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科技部印发《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20.12.04•【文号】国科发区〔2020〕336号•【施行日期】2020.12.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西部开发正文科技部印发《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科发区〔2020〕336号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科技部会同各地方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推进落实。

科技部2020年12月4日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幅提升区域和地方科技创新效能,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推进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创新型省份为主线,培育全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开放创新合作,支持加快实施一批事关产业发展核心技术与重大民生保障的科技创新行动,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创新能级,形成与西部大开发相适应的“中心带动、多点支撑、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的区域创新格局,为西部大开发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1.24•【字号】新克政发[2008]50号•【施行日期】2008.1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新克政发〔2008〕5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石油、石化企业,各有关单位:《克拉玛依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已经市十二届人民政府第十四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克拉玛依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精神,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我市完成“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新政发〔2007〕92号),结合克拉玛依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我市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一)主要目标1.节能目标。

到2010年末,全市万元生产总值(按2005年价格计算)能耗由2005年的2.02吨标准煤下降到1.62吨标准煤,降低20%左右,平均年节能率4.4%。

2.减排目标。

到2010年末,全市COD控制排放量8309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44000吨,全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工业污水处理率保持在100%,排放达标率达到98.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

(二)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把节能减排作为我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作为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检验经济发展“好”与“快”的重要标准。

科技助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3~2020年)

科技助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3~2020年)

附件:科技助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3~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3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产业、社会民生等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正处于加快发展、加速转型、实现跨越的关键阶段。

但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求十分迫切。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实现国民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西部特点的科技助推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

为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与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联合制定科技助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大科技工程和项目为抓手,以构建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支撑,着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设科技创新支撑平台;着力推进产学研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打造本土化、高水平人才队伍;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国家科研机构与地方合作新模式,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需求牵引,统筹规划。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导向和西部地区自身发展要求,围绕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加强顶层设计,集聚多方资源,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要素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协调服务,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20年克拉玛依市科技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克拉玛依市科学技术局 2019年12月 2

目 录 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 6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 10 技术创新引导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 14 创新环境建设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 16 (注: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可激活链接,到达相应页面) 3

2020年度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须知 一、申报基本条件 项目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项目申报单位应为在克拉玛依市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或克拉玛依市以外的事业单位性质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外开放项目); (二)项目申报单位应具有与项目实施相匹配的基础条件,有研发经费投入,具有完成项目所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有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 (三)项目申报单位根据克拉玛依市《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评价结果加强信用监管的实施方案》,综合信用等级为B级以上(包括B级),按照《克拉玛依市科技计划项目诚信管理暂行办法》所评定信用等级为B级以上(包括B级); (四)项目负责人为申报单位在职人员,195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熟悉本领域国内外技术和市场动态及发展趋势,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五)项目负责人按照《克拉玛依市科技计划项目诚信管理暂行办法》所评定信用等级为B级以上(包括B级); (六)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负责人均需符合以上(二)-(五)条之规定; (七)申报条件另有要求的,以具体项目申报指南有关要求为准。 4

二、申报限制 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实行申报限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限制申报: (一)同一项目申报不同的市科技计划项目类别的; (二)项目负责人有未验收的市科技计划项目再次申报事前资助项目的; (三)申报的市科技计划项目与已立项的市科技计划项目相同或相近的; (四)申报的市科技计划项目获得过财政资金支持的。 三、相关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须分别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申报单位应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甚至弄虚作假; (二)企业申报项目由所在区科技主管部门推荐,事业单位申报项目由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推荐。推荐单位要按照指南的具体要求进行审核推荐。 四、申报程序 项目申报采取网上申报的方式,通过“克拉玛依科技业务管理平台”申报。 (一)用户注册 1.申报单位注册。第一次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的单位,需在“克拉玛依科技业务管理平台”点击“单位注册” 进行注册。注册时,选择本单位上级归口管理部门,填写本单位相关信息,注册“单位管理员”。“单位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科技计划管理, 5

一个单位只能确定一名“单位管理员”,应由固定人员担任,单位管理员用户名密码务必妥善保管。 已在原申报系统注册过的单位,原“单位管理员”权限仍然有效,须如实完善本单位基本信息。 2.“单位管理员”分配项目申请人用户名和密码。“单位管理员”登录系统,在“单位用户管理”栏目为本单位申请人创建登录用户,并将用户名和密码分配给项目申请人。 (二)填报项目申报书 项目申请人登录“克拉玛依科技业务管理平台”点击“市级项目申报”,选择所要申报的项目类别,在线填写项目申报书,申报书填写过程中可以多次保存修改,填写完成检查无误后提交单位审核。 (三)单位审核 单位管理员登录“克拉玛依科技业务管理平台”,点击 “待办事项”栏目,对项目申请书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提交项目推荐单位。 (四)推荐单位审核推荐 推荐单位使用市科技局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克拉玛依科技业务管理平台”,点击“待办事项”栏目,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推荐。 6

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一、基本定位 聚焦克拉玛依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目标,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针对需要解决的科技问题进行系统部署,支持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二、支持方向和重点 (一)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建设及产业化应用 1.目标任务:针对化工密集地区传统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建立危化品应急救援知识数据库和管理平台,通过对现有危化品特性和因爆炸、燃烧、泄露等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统一特性分析,总结梳理出特性文件库,研究应急救援处置方法措施;调研克拉玛依地区主要危化品及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分布特点,建立应急救援管理平台,包括危化品应急救援知识数据库,应急救援物资调度,抢险队伍调度,专家队伍建设,处置方法决策支持等,对危化品应急救援管理从物资特性、采购渠道、储存方式、安全操作、泄露防护,处置、沾染区域洗消、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督指导。开展危化品应急救援处置装备及制剂和有害气体远距离遥测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2.考核指标: 1. 建立危化品应急救援管理平台,数据库覆盖克拉玛依地区100%危化品及危化品重大危险源。 7

2.项目实施期内实现产值1亿元。 3.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9项。 (二)油田含油多相液综合处理技术优化及产业化应用 1.目标任务:突破传统的采用大型沉降罐进行油气水分离的工艺技术,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油田多相液,提升分离效果和效率。对油田含油多相液组成、物理化学特性、处理规模、处理要求等进行研究和试验,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处理装置和化学药剂,形成成熟的工艺技术路线、技术参数、处理流程、配套工艺,并开展产业化应用。回收的原油达到商品原油的要求,回收的污水达到回注或再利用的要求,污油泥含水小于10%, 2.考核指标: 1.开发出至少2套针对油田不同类型含油多相液的处理工艺。 2.项目实施期内实现产值5000万元。 3.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4项。 (三)稠油注采修井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 1.目标任务:响应国家提质增效促进油田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要求,针对当前油田采油系统注气、采油、修井工艺机采效率低下,能耗突出,系统无用功居高不下的问题,开展不动油管柱检泵及注汽防垢卡技术、泵下不动油管柱冲砂工艺技术、连续抽油杆生产作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现节能降耗,提高机采效率。 2.考核指标: 8

(1)形成国内石油行业稠油注采修井一体化工艺技术规范。 (2)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实施期内实现产值1.7亿元。 (3)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6项。 三、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主体应为在克拉玛依市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必须产学研用联合申报(至少3家,本地单位不少于2家)。 (二)项目任务应分解为至少3个课题实施。 (三)项目至少包含一项可转化的科技成果,且必须是自主研发或通过技术转移取得的2015年1月1日以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专利奖)的科技成果。处于中试或初期应用阶段,产权归属清晰,权利义务明确,没有法律纠纷。 (四)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五)项目总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项目自筹资金应占总投资80%以上。 (四)其他条件按《克拉玛依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四、资助形式 以事前资助形式支持,单项资助额度200-1000万元。 9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一、基本定位 针对事关克拉玛依市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共性和社会公益性重大问题等,围绕研发链部署创新链,重点支持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到成果转化产业化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促进从研究开发到应用示范的有机衔接。支持面向行业、面向区域特色产业、面向市场开展共性技术开发、工程化应用、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等研发与服务项目,推动形成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工艺、新品种,为克拉玛依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和区域发展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二、支持方向和重点 (一)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研发 开展环境监测点位数据传感体系、现代无人机遥感和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的环境监测体系研发,建立智能化环保网格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平台。实现克拉玛依市区各监测点位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实时监控空气环境质量、在线数据查询及报表统计、数据自动预警、无人机辅助探查和环保信息综合分析等功能,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和手段辅助,为环保业务管理提供统一的管理平台。 (二)前沿石油装备技术研发 针对目前新疆油田勘探开发新的重点领域(吉木萨尔和玛湖致密油开发、南缘高温高压油藏开发),开展相应的钻采技术及装备研发;支持致密油压裂、开采、集输、处理等技术及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