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胸痛腹痛头痛
长沙医学院《诊断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诊断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诊断学适应专业:临床医学教材:魏武、许有华主编.诊断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一、考试目的《诊断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微生物学科等基础知识学习后,对于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概念、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的理解与掌握。
本门课程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为:了解,指学生能懂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例如疾病的病因病理。
熟悉,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并在各种临床见习以及病案分析中正确应用所学知识,得出较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分析解决较为实际的问题。
二、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份量适中,范围较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占 70%左右,稍微灵活的题目占 20%左右,较难的题目占 10%。
其中大多数为中小题目,大题目占分适中。
三、考试内容绪论1.掌握诊断学、病史采集、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的定义;2.熟悉诊断学的教学和学习的要领及要求、临床思维方法;3.了解临床诊断的种类。
第一篇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1.掌握发热的定义、分度以及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的定义和临床意义;2.熟悉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3.了解病因,发病机制。
第二节疼痛1. 掌握头痛、胸痛、腹痛定义,头痛、胸痛、急慢性腹痛的临床表现;2.熟悉胸痛、腹痛的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3.了解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三节水肿1.掌握水肿的定义和临床表现;2.熟悉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3.了解发生机制和病因。
第四节皮肤粘膜出血(自主学习)1.掌握皮肤粘膜出血的主要病因;2.熟悉瘀点、瘀斑、紫癜、血肿的概念;3.熟悉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4.了解发生机制。
诊断学基础笔记(很重点啊)

诊断学基础笔记(很重点啊)症状: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或不适,称为症状体征:体格检查时的异常发现,称为体征体检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视(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第一篇症状诊断第一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概念:若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本身功能紊乱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则称为发热。
发热的临床分度: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超高热:4l℃以上。
超高热:4l℃以上。
发热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临床表现为畏寒或寒战、皮肤苍白并干燥无汗、疲乏不适、肌肉痠痛等症状2高热持续期:临床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加强,心率加快,可有出汗3.体温下降期。
热型:1)稽留热:体温延续于39~40℃左右,达数日或数周,24h动摇范围不超过1℃。
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如最低时低于正常水平则称为消耗热)。
可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疾患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瓜代呈现,体温动摇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延续1日乃至数日,反复产生发火。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
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5)回归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延续数日后又突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延续若干日,即有规律地瓜代一次。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6)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再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XXX菌病。
第二节疼痛1、头痛头痛通常是指头颅内、外各种性质的疼痛。
头痛的特点1)头痛发生的缓急:急起的头痛,特别是第一次发生的剧烈头痛,原因常为器质性,可见于急性感染、急性中毒、中暑、三叉神经痛、急性青光眼、急性脑血管疾病、牙原1性头痛等。
临床医学概论ppt课件

第三节:腹 痛
一、概述
腹痛是临床极其常见的症状,也是促使 病 人就
诊的重要原因。
腹痛多数由腹部脏器疾病所引起,但腹腔外 及
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
病变的性质可为器质性,也可为功能性的。
腹痛的程度受病变情况和刺激程度的影响, 同
时也受神经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由于发病原P因age 27
第三节:腹 痛
Page 11
第一章:常见症 第一节:状发 热
四、临床表现 (一)发热的分度 1.低 热:37.4-38℃ 2.中度热:38.1-39℃ 3.高 热:39.1-41℃ 4.超高热:41℃以上
Page 12
第第一一节章::发常见热症状
(二)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体温恒定在39-40℃左右,达数
图2-1腹部四区分法
Page 28
第三节:腹
痛
部位
主 要脏器
右季肋部 肝右叶,胆囊,结肠肝曲,右肾上腺及右肾上部
上腹部
肝左叶及右叶一部分,胃幽门,十二指肠,大网 膜、横结肠、胰头和胰体、腹主动脉、淋巴结
左季肋部 胃、脾胰尾、结肠脾曲、左肾上腺及左肾上部
右 腰 部 升结肠、右肾下部、部分空肠
脐 部 大网膜、小肠、横结肠、肠系膜、腹主动脉
Page 5
第一章:常见症状
第一节 发热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控制,
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 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 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 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Page 6
第一节:发 热
一、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左右,在不同个 体之间略有差异,且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 稍有波动。在24小时内下午较早晨稍高;剧 烈运动、高温环境下、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 (<1 ℃ );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 于正常。
第三单元第二节疼痛演示文稿

程度 性质
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及脑膜刺或刺痛;肌肉收缩性头痛多为重压感、紧箍 感或钳夹样疼痛。
咳嗽、打喷嚏、摇头、俯身等加重颅内高压性,感染 诱因 性,血管性及肿瘤性头痛
第三十四页,共91页。
头痛---评估要点
1.一般资料 病史、家族史、颅脑外伤史。 2.诱发、加重与缓解的因素 饮酒--诱发丛集性头痛。 咳嗽--颅内压增高头痛加重, 使用脱水剂--颅内压降低后头痛可缓解; 直立时:头痛加剧--低颅压性
先天无痛症患者的病例 文章《痛苦是人生最本质的甜蜜》,葛林巴利。
3)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个体差异较大 4)疼痛易受各种因素影响 生理因素:年龄、性别、部位、疾病状况等。 心理因素:经验和记忆、情绪、注意力、个性、
经济文化
第七页,共91页。
2.以前对疼痛的认识
不怕痛是勇敢的表现, 怕痛是娇气的表现, 疼痛能忍则忍, 不能靠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药物易造成依赖。
(2)心理反应:急性剧烈头痛可使病人有恐惧感。长
期慢性头痛可造成病人失眠、健忘、思想不集中、烦 躁,甚至出现兴趣、爱好改变。
第四十三页,共91页。
头痛--相关护理诊断
疼痛:与颅内压增高所致脑膜受机械性刺 激有关。
焦虑:与疼痛迁延不愈有关 恐惧:与剧烈疼痛有关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脑疝。
第四十四页,共91页。
临床常见的几种疼痛
头痛
胸痛
腹痛 腰背痛 关节痛
第二十六页,共91页。
一、头痛(headache)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护理评估要点 4. 相关护理诊断
第二十七页,共91页。
头痛(headache)
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
第二十八页,共91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使用)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重要医学专业课程,是建立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是诊断临床各科疾病的基础。
技能性强、实践操作多是本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疾病诊断的原理,利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学会采集、综合、分析以获取临床资料,在熟悉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并能完成规范的病历书写。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
依据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面向社会、适应未来岗位竞争需要的总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完成规范病历书写的能力。
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分述如下:【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与临床表现,熟悉各种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了解各种常见症状的伴随症状。
2、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熟悉问诊的方法与技巧,了解问诊的概念和系统问诊要点。
3.掌握体格检查的正确方法,熟悉体格检查内容的正常状态及其临床意义,及其重要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实验室检查常见检查项目的参考值,熟悉常见检查项目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了解常见检查项目标本采集的方法。
5.了解常用X线、CT、MRI及超声检查的指征及其临床意义,了解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和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
熟悉各系统重要器官X线正常表现和常见疾病X 线表现、重要器官正常声像图和常见疾病异常声像图。
6.熟悉心电图机的操作,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的分析及其改变的意义。
7.熟悉胃、肠镜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8.掌握病历书写的内容与格式、诊断的内容与格式,熟悉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了解诊断的步骤和病历的重要意义。
【能力培养目标】1.进行系统的问诊,了解病人的主诉、体征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2.能独立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动作规范,结果贴近实际。
疼痛头痛胸痛腹痛

根据疼痛的原因,可 分为创伤性疼痛、炎 症性疼痛、神经性疼 痛等。
根据疼痛的部位,可 分为头痛、胸痛、腹 痛、偏头痛
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通常表 现为单侧搏动性头痛,可伴随
恶心、呕吐、畏光等症状。
紧张性头痛
由于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 因素引起的头痛,表现为头部 紧束感或压迫感。
03
胸痛
胸痛的分类
稳定型胸痛
由于劳累或情绪激动引起的短暂 性胸痛,通常持续数分钟,休息
后可缓解。
不稳定型胸痛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起的持 续性胸痛,通常持续数小时或更长 时间,休息后难以缓解。
急性心肌梗死
由于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引起的严重 胸痛,通常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 伴随其他症状如出汗、恶心等。
胸痛的原因
心绞痛
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通常在 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发作。
肺炎
由于肺部炎症引起的胸痛,伴随咳嗽、咳痰 等症状。
心肌梗死
由于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引起的严重胸痛,伴 随其他症状如出汗、恶心等。
肋间神经痛
由于肋间神经受压或炎症引起的胸痛,通常 呈刺痛或烧灼样痛。
胸痛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用于缓解 心绞痛等症状。
腹部刺痛
腹部胀痛
短暂的锐痛,通常由神经痛或肌肉痛引起 。
腹部发胀的感觉,通常由于胃肠道积气、 积液或食物滞留所致。
腹痛的原因
消化系统疾病
如急性肠胃炎、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等。
泌尿系统疾病
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
妇科疾病
如痛经、卵巢囊肿蒂扭转等。
其他疾病
如腹膜炎、胰腺炎、胆囊炎等。
腹痛的治疗方法
诊断学教案(13临床)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NO:
疼痛
一、概述
1. 疼痛( pain)定义及临床意义:
2.致痛物质:引起疼痛的刺激物,包括乙酰胆碱、 5羟色胺等
3.疼痛机理各种刺激(物理或化学性)
(三)腹痛(abdominal pain)
1.腹痛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1)急性腹痛
1)腹腔脏器急性炎症: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胆囊炎、急性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NO: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NO: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NO: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NO: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NO: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NO: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NO: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NO: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NO: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NO:
八、心脏杂音产生的机理和听诊内容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NO: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NO:。
[健康评估]第三章第二节 疼痛课件
![[健康评估]第三章第二节 疼痛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e716566bd97f192379e939.png)
护理评估要点
(一)病史 (二)胸痛的特点 ❖ 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发作形式(阵发
性或持续性)、放射部位、诱发及缓解因素等 (三)伴随症状 ❖发热、咳嗽、咳痰 、胸闷、呼吸困难、咯血、休
克或急性肺水肿、吞咽困难等 (四)身体反应 ❖ 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的表现
相关护理诊断
1.疼痛:胸痛 与胸壁、胸膜或胸内脏器病 变有关。
相关护理诊断
1.疼痛:头痛 与颅内、外疾病及全身性疾病、 神经病变等有关。
2.焦虑 与头痛迁延不愈有关。 3.恐惧 与剧烈头痛有关。 4.潜在并发症 休克。
胸痛(chest pain)
❖ 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少数由其他部位的病变 所致疼痛的程度与原发疾病的病情轻重并不完 全一致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护理评估要点 相关护理诊断
2.焦虑 与胸痛迁延不愈有关。 3.恐惧 与剧烈胸痛有关。 4.潜在并发症 休克。
腹痛(abdominal pain)
❖支配腹部的神经受到刺激的一种反应
功能性 按病变性质
器质性
急性 按病程
慢性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护理评估要点
相关护理诊断
病因
(一)急性腹痛 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 2.腹腔脏器出血 3.腹内空腔脏器梗阻或扩张 4.腹腔脏器破裂或扭转 5.腹腔内血管病变 6.腹膜和腹壁疾病 7.胸部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痛 8.全身性疾病
病因
(一)胸壁疾病:急性皮炎、带状疱疹、肋软骨炎 (二)呼吸系统疾病:肺炎、肺癌、肺梗死、气胸 (三)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夹层动
脉瘤、 心肌炎 、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 (四)纵隔及食道疾病:纵隔炎、纵隔肿瘤、食管
癌 (五)其他:隔下脓肿、肝脓肿、脾梗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剧
经作激碍
烈
功
症
喷
能
射
紊
状
乱
呕
复习思考题
1. 疼痛按发生部位及传导途径不同分为哪些类型? 2. 皮肤痛和内脏痛有何不同?牵涉痛是如何产生的? 3. 引起头痛/胸痛/急性腹痛的常见病因分别是什么?
病因
(1)(急1性)感感染染::
1. 颅脑病变:
流感(、2)菌血痢管、病伤变寒:等
①颅(2骨)(心疾3血病)管:占疾位病性:病高变血:压病
2. 颅外病变: ②神(3经)(中痛4毒:):颅脑外伤:
3.
全身性疾病:
三叉C神O(经、5、有)舌机其咽磷他神、:经酒偏、精头枕等痛大中神毒经痛 ③颈(4椎)其病他及:颈痛低部型血其癫糖他痫、疾贫病血:、
临床常见的几种疼痛
•头 痛 •胸 痛 •腹 痛
胸痛
• 病因(胸部、上腹部) • 临床表现 • 伴随症状 • 问诊要点
病因
1. 胸壁胸廓疾病: 2. 呼吸系统疾病: 3. 心脏与大血管疾病: 4. 纵隔疾病: 5. 其他:如 食管炎、食管癌
食管裂孔疝 膈下脓肿 脾梗塞等
临床表现Biblioteka 1. 发病年龄 2. 胸痛部位: 3. 胸痛性质:
④眼肺、性耳/、肝丛鼻性集和脑性牙病头疾等痛病所致的头痛:
4. 神经症:神经衰弱及癔症
临床表现
1. 发病情况: 2. 头痛部位: 3. 头痛的程度与性质: 4. 头痛发生与持续的时间: 5. 影响头痛的因素:
伴随症状
⑦ 伴
⑥ 伴
⑤ 伴
④ 伴
③ 伴
吐
② 同
① 伴
自癫脑视眩 时发
主痫膜力晕 伴热
神发刺障
内脏痛
迟钝、定位差
真性内脏痛: 机械牵拉、缺血、痉挛、炎症刺激
钝痛、酸痛、烧灼痛或绞痛 缓慢而持续 定位不准 分辨力差
体腔壁痛:胸腹壁,包括胸膜、腹膜
牵涉痛(放射痛)
内脏疾病引起的疼痛,在体表某一部位 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易造成误诊,同时对某些
疾病诊断有帮助)
牵涉痛发生机理
深部痛
• 肌肉、肌腱、筋膜与关节的疼痛 • 机械与化学性刺激、肌肉缺血
• 胸痛常见原因
腹痛
临床上根据起病的急缓分为: 1. 急性腹痛:须作外科紧急处理者称为“急腹
症” 2. 慢性腹痛:起病缓慢、病程长。
病因
急性腹痛:
1.急性炎症: 2.腹腔内脏器阻塞或扩张: 3.腹腔内脏器扭转或破裂: 4.腹腔内血管病变 5.腹壁病变 6.胸部疾病导致的腹部牵涉痛 7.其他:铅中毒、过敏性紫癜、尿毒症等。
概述
• 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
. 疼痛可致生理功能紊乱(呼吸、心
跳、情绪),甚至晕厥、休克
. 疼痛具有保护作用
发生机制
各种刺激(物理、化学性、生物) 致痛物质
游离神经末梢
大脑皮质第一感觉区 疼痛
致痛物质:引起疼痛的刺激物
• K+ • H+ • 组胺 • 5-羟色胺
• 缓激肽 • 前列腺素 • 酸性代谢产
2. 诱发因素与起慢病性麦、特氏周点点期性、节律性灼痛、
餐后痛:3胃. 、腹胆痛、胰部位
钝痛
空腹痛4:.十腹二指痛肠性质与程度
5.
腹痛与体位关系
身体前屈加重、直立减轻 长时间站立加重
伴随症状
⑨⑧⑦便⑥⑤④③②①
伴伴伴 伴伴伴伴伴伴
血里便 呕腹呕休黄发
尿急血 血泻吐克疸热
后
或
寒
重
柏
颤
油
样
头痛
• 病因 • 临床表现 • 伴随症状
• 慢性腹痛: 1、慢性炎症、消化性溃疡 2、腹腔内脏器慢性扭转: 3、腹内实质性脏器病变: 4、腹内肿瘤: 5.肠寄生虫病 6、中毒与代谢障碍: 7、神经精神因素:
临床表现 1. 腹痛发作时间与右右上疾上下脐高腹剑暴腹腹部病脂外剧部阵突饮部部痛的饮伤发下暴+食:性钻关板食绞顶脏:状系:痛样器胆腹胰痛破囊腺裂病炎变
物
痛觉传导途径
头面: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脑桥核
大
↘
脑 皮
躯干:脊神经节 内脏:交感神经
↘
→
质
脊髓后根
↗
丘 脑
→
第 一
感
觉
区
分类及特点
按发生部位及传导途径分为:
1. 皮肤痛 2. 内脏痛 3. 牵涉痛 4. 深部痛
皮肤痛
敏感、定位准确
快 痛
刺痛
尖锐 定位清楚
慢 痛
烧灼痛
强烈难忍 定位不明确 伴有改变 (情绪、心血管、呼吸)
心绞痛、心肌梗死、食 管 心、 绞纵 痛膈 、、心肋肌软梗骨死、胸 膜 食炎管、炎气胸 肺癌
4.胸痛持续时间:心绞痛(3-5分钟,不 超过15分钟) 、心肌梗死
5.影响胸痛因素: 劳累、精神紧张 咳嗽、深呼吸 吞咽食物
伴随症状
①伴咳嗽、咯血: ②伴呼吸困难: ③伴咽下困难:
复习题
• 心绞痛的特点?(年龄、部位、性质、持 续时间、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