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土地复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矿区土地复垦报告

矿区土地复垦报告
矿区土地复垦报告
矿 区 土 地 复 垦 报 告
1
矿区土地复垦报告
摘要 对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现状进行了总结~煤炭开采会破坏和压占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功能发生较大变化~污染周围环境~对矿区土地资源破坏进行了地表沉陷对土地质量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开采引起土地破坏的评价方法。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制定土地复垦方案的前提和基础。探讨了山地煤矿开采时地表的影响与平原地区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 土地复垦,现状,破坏,评价,适宜性评价
利用MSPS对地表沉陷进行预计评价
MSPS(矿区沉陷预测预报系统)软件为中国矿业大学开采损害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一款地表沉陷预计软件~该软件可以生成设计开采方案的任意时刻地表下沉以及沿倾向和走向倾斜、曲率、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值~并能预计主断面上指定点的各项变形值。
生成各种专题图 根据生成的下沉文件~利用SURFER8(0可以生成下沉等值线、下沉三维立体表面图、影像图、地貌晕渲图、矢量地图、线框图和表面图等各种专题图 进行土地破坏等级分类统计 将SURFER生成的下沉等值线与土地利用规划图叠加~通过叠加分析~即可实现土地破坏等级分类统计~可以作为采煤方案设计和土地复垦工作的依据(表2)。
1
素~如铅、镉、汞、砷、铬等。煤矸石在露天堆放情况下~经风吹、日晒和雨淋等风化剥蚀作用~这些重金属元素有可能通过雨水淋溶进人水域或渗入土壤~从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另外~矸石在长期的堆积中自燃形成H S、CO、SO:等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如乌达矿务局某矿山自燃排出SOH S最高日平均浓度达10(69 mg,m ~使该地区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铜川矿务局矸石山发生自燃~使周围地区SO:严重超标~导致在周围工作5年以上的职工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病~而且这些地区是癌症高发区 。 地质灾害问题 我国许多露天矿山在开采过程中~经常发生边坡失稳、滑坡和崩塌等灾害。如盘古山坞矿采空区大面积崩塌使该矿的七大工艺系统和4个采矿中段破坏~损失工业

八连城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八连城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八连城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一、背景介绍
八连城煤矿是当地的重要资源开发项目,经过多年开采,煤矿区域土地资源严
重受损。

为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提出了煤矿土地复垦方案。

二、土地复垦方案目的
1.保护地方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2.充分利用煤矿区域的土地资源,实现资源再利用。

3.提升煤矿周边区域的经济效益。

三、土地复垦方案内容
1.土地调查:对煤矿区域进行详细的土地资源调查,包括土地质量、植
被状况等。

2.土地规划: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土地复垦规划,确定土地复垦的目标
和方向。

3.土地整治:对煤矿区域的土地进行整治,包括土地平整、绿化等工作。

4.农田复垦:将部分煤矿区域用于农田复垦,提高土地的农业生产力。

5.建设绿地:在煤矿区域建设公共绿地,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土地复垦方案实施
1.资金支持:为了保证土地复垦方案顺利实施,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2.资源整合:充分整合当地资源,进行土地复垦工作。

3.制定计划:明确土地复垦的时间表和工作计划,保证方案的实施进度。

五、预期效果
1.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2.改善煤矿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3.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居民的收入来源。

六、结语
本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为八连城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提供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目标,希望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与认可,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陕北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研究—以陕西榆林西湾煤矿为例

陕北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研究—以陕西榆林西湾煤矿为例

陕北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研究—以陕西榆林西湾煤矿为例作者:侯健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10期摘要:陕北地区属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导致耕地面积少,加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兼具沙漠气候特征,水资源匮乏,故急需在当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工业、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有效利用陕北的矿产资源,促进陕北地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由浅入深阐述矿产资源地区的土地复垦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矿产矿产资源是我们生产和生活资源的重要来源,是工业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矿产资源,社会生产及生活将难以发展和维系。

但在上个世纪,由于工业革命后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矿产资源被无序的过度开采,资源储备急剧减少。

陕西神延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榆神矿区西湾露天煤矿地处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与神木市交界处,处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地带,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是陕西省将加快建设四大基地之一,这个基地将利用陕北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按照“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产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思路,尽快形成1000万吨采油、1000万吨炼油、100亿立方米天然气、1亿吨原煤、300万吨煤制油和300万吨煤制甲醇的生产能力,把陕北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煤油气生产基地、“西电东送”煤电基地和以甲醇为龙头的煤化工基地。

陕北地区属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导致耕地面积少,加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兼具沙漠气候特征,水资源匮乏,故急需在当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工业、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西湾煤矿土地复垦现状以农业复垦为主的做法,西湾煤矿也有其独特的优势,露天煤矿开采完成后,会出现大面积的复垦土地,土地平整、覆土后,近70平方公里的土地,非常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农业复垦可以通过种植榆林适宜的农作物,包括玉米、小麦、高粱、马铃薯等;另外还可以再造一个大规模成片的树木种苗基地,一是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二是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露天煤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露天煤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露天煤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背景 (8)第二节项目概况 (11)第三节基本结论与技术经济指标 (12)第四节存在问题与建议 (16)第二章露天矿建设条件 (18)第一节概况 (18)第二节主要建设条件 (25)第三节资源条件 (26)第三章市场预测 (47)第一节产品市场供应与需求预测 (47)第二节产品价格预测 (49)第三节市场风险 (49)第四章开采境界和资源储量 (50)第二节资源/储量 (55)第五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59)第一节建设规模 (59)第二节产品方案 (61)第六章采掘场及排土场边坡稳定 (62)第一节原始资料分析与技术数据分析 (62)第二节边坡稳定计算 (65)第三节排土场边坡稳定计算 (67)第四节边坡稳定工作评价及对今后工作建议 (68)第七章初始拉沟位置与开采进度计划 (69)第一节首采区及初始拉沟位置 (69)第二节采区划分与开采顺序 (74)第三节移交标准、矿建工程量及建设工期 (76)第四节剥采比及开采进度计划 (77)第五节排土场及排弃计划 (81)第八章开采工艺与设备选型 (88)第一节开采工艺方案 (88)第二节开采方法与开采参数 (91)第四节设备选型及数量计算 (98)第五节穿孔爆破 (100)第九章地下水控制、采掘场排水与地面防排水 (104)第一节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04)第二节地下水控制 (108)第三节采场防排水 (111)第四节地面防排水 (114)第十章地面生产系统 (117)第一节系统概述 (117)第二节生产系统布置 (117)第三节储煤场 (118)第四节煤质及煤的加工 (118)第五节生产检查 (122)第十一章公用辅助工程 (123)第一节机电维修设施 (123)第二节专业仓库 (124)第三节爆破材料储装设施 (125)第四节供配电 (125)第五节通讯及计算机管理 (134)第六节给排水 (135)第七节采暖、通风及供热 (142)第八节建筑物与构筑物 (145)第十二章总平面布置及地面运输 (151)第一节项目构成 (151)第二节工业场地位置选择 (151)第三节总平面布置 (153)第四节地面运输 (157)第五节占地面积及节约用地措施 (159)第十三章环境保护 (161)第一节露天矿区的环境条件现状 (161)第二节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163)第三节项目建设与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63)第四节设计依据和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164)第五节环境保护措施初步方案 (165)第六节环境管理与监测 (169)第十四章露天矿水土保持 (171)第一节水土流失现状 (171)第二节设计依据和采用的标准 (171)第三节矿区开发和生产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 (172)第四节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治理措施 (174)第五节水土流失监测 (176)第十五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77)第一节危害因素与危害程度 (177)第二节安全措施方案 (178)第三节消防 (185)第四节预期效果及评价 (186)第五节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186)第六节专项投资 (186)第十六章节能 (188)第一节概述 (188)第二节露天开采 (189)第三节地下水控制与防排水 (190)第四节公用辅助工程 (191)第五节总平面布置与地面运输 (195)第十七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97)第一节组织机构 (197)第二节人力资源配置 (200)第十八章项目实施计划 (202)第一节主要工程概述 (202)第二节建设进度安排 (202)第十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06)第一节投资估算 (206)第二节资金筹措 (209)第二十章财务评价 (210)第一节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210)第二节成本费用估算 (211)第三节销售收入估算 (213)第四节财务分析 (214)第五节不确定性分析 (215)第二十一章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218)第二十二章社会评价 (221)第二十三章项目招标 (223)第二十四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225)第一节推荐方案总体描述 (225)第二节主要比选方案描述 (225)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6)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XXXX县XXXX镇XXXX露天煤矿。

矿山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矿山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矿山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尊敬的项目委员会:本信函是关于矿山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的说明。

本报告书旨在提供有关土地复垦的详细信息,使项目委员会能够了解我们的方案并做出明智决策,同时公众亦可参与我们的方案。

我是本方案的负责人,我非常荣幸能够介绍一下我们的方案。

如大家所知,在采矿活动结束之后,大量的土地会受到废弃损害,导致水土流失, 林木破坏, 土壤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本复垦方案旨在通过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策略,最大程度地恢复土地的生态价值,通过重新绿化、建造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改善水与土质量等措施,确保复垦的土地在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上,为人们、社区以及环境带来最大的利益。

我们的方案包括以下主要步骤:第一步:调查和评估在我们开始二次利用土地复垦前,要充分了解这片土地的环境状况和功能需求,我们将派出一支专业团队对这些领域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评估。

我们将会考虑到土地的气候、地质、生态环境等特点,把重点放在森林和湿地的生态复原以及水土流失的防止上。

第二步:绿化、生态建设和湿地复原在复垦之后,我们会运用生态学方法和策略来重新绿化和建设生态环境,以便促进土壤质量的提高。

我们将会大量种植树木来保持土地的湿润度。

我们还将通过湿地复原计划促进湿地的重建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高河流和湖泊的水质。

第三步:基础设施建设和耕作我们会建设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例如太阳能发电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以帮助我们为当地社区提供绿色能源。

我们还会为矿区周边的农民建造一些现代化的耕作设施等,这些设施帮助促进农业生产及加快土地恢复速度。

第四步:水质管理和治理我们将采取措施来治理由矿山过程所产生的水土流失,通过污水处理、地物变换,数据监测来使治理更有效且更公正,以确保土地及周围水体的稳定性和水质安全性。

第五步:监管和检查我们认为土地复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并非一次性就能完成的事。

因此,我们也将制定监管计划和检查政策,以确保该方案的有效性以及土地的持续发展。

露天煤矿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露天煤矿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露天煤矿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1、总论 (1)1.1项目概况 (4)1.2研究工作依据的基础资料 (5)1.3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5)1.4项目建设方案所遵循的原则 (6)1.5矿山资源条件 (6)1.6主要建设方案 (7)1.7采矿基建工程量及项目建设进度 (10)1.8投资估算 (11)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1)2、市场分析 (12)2.1供需形势 (12)2.2矿产品价格分析 (12)3、建设条件 (13)3.1矿产资源条件 (13)3.2水文地质 (26)4、项目建设方案 (28)4.1项目组成 (28)4.2露天开采工程 (28)4.3矿山机械 (36)4.4电气 (37)4.5矿山通讯 (42)4.6总图运输 (42)5、能源利用分析及节能措施 (45)5.1能耗规范 (45)5.2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 (45)5.3能耗指标 (46)5.4节能措施 (48)5.5节能效果分析 (50)6、环境保护 (50)6.1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 (50)6.2环境保护措施 (51)7、安全技术与工业卫生 (54)7.1工程设计的依据 (54)7.2危害因素分析 (59)7.3设计中采取的预防措施 (61)7.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68)8、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69)8.1企业组织 (69)8.2工作制度 (69)8.3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69)9、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70)10、工程估算编制说明 (71)10.1工程概况 (71)10.2编制依据 (71)10.3估算总投资 (72)11、经济评价 (76)11.1评价方法 (76)11.2项目基础数据 (76)11.3财务评价 (76)11.4评价结论 (78)12、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89)1、总论1.1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某某超贫磁铁矿露天采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煤矿复建可行性报告

煤矿复建可行性报告

煤矿复建可行性报告一、背景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煤炭行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的调整,部分煤矿陆续关闭。

煤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直备受关注,煤矿复建成为当前煤炭行业的重要议题。

二、煤矿复建的必要性1.资源再利用:煤矿复建可以有效利用已有的煤矿资源,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

2.生态保护:煤矿废弃地通常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复建后可以恢复土地生态功能,改善环境质量。

3.经济效益:合理的煤矿复建项目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繁荣。

4.社会稳定:煤矿复建可以缓解煤矿关闭所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保障矿工的生计,维护社会和谐。

三、煤矿复建的主要内容1.环境治理:对煤矿废弃地进行环境修复和治理,恢复土地植被,修复生态系统,减少环境污染。

2.资源利用:合理开发利用煤矿废弃资源,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产业转型:将煤矿复建项目与当地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煤炭产业向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转型。

4.社会保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保障矿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就业稳定。

四、煤矿复建的可行性分析1.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煤矿复建的政策措施,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政策支持。

2.市场需求:随着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煤矿复建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3.技术条件:我国在环境治理、资源利用和产业转型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条件,能够支撑煤矿复建项目的顺利实施。

4.资金保障:政府和社会资本可以共同参与煤矿复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五、煤矿复建项目的推进建议1.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煤矿复建项目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方向。

2.科学规划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复建规划,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确保项目可行性和持续发展。

3.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煤矿复建项目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水平。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根据本方案第三章的分析可知,由于本项目所涉矿山为较小规模矿山,且根据《***********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区开采为露天开采,对含水层的破坏属于较轻级别;修建矿区道路需要进行填方与切坡,但由于矿区地势平坦开阔,切坡高度小于 3m,较为稳定稳定边坡,故边坡失稳导致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危险性小;采矿工业场地及生活辅助设施、废料堆场经过平整,切坡高度小于 3.0m,且已建成,预测评估引发潜在不稳定边坡失稳致灾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危险性小;由于废料堆场实际堆放的废石体量储存量小,废石失稳引发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在强降雨较为集中的汛期可能引发的泥石流地质灾害影响较轻。

矿区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隐患是采空区的滑坡问题。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为了避免矿山开采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地质问题,根据各种矿山地质问题危害性的大小,对矿山进行分区治理。

根据地质灾害预测结果,重点防治区域为预测的地面采空区,次重点防治区域包括矿山道路,一般防治区包括采矿工业场地及生活辅助设施、废料场及矿区未进行生产活动的其他区域。

根据不同区域的问题分别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为先排除。

对于重点防治区,在采矿活动进行期间,需要注意采空区域中可能出现滑坡区域,在滑坡区周围可以采取围网方式隔离人畜,防止危险发生,并且在网外显眼处树立警示牌;在采矿活动结束后,对于采空区应该,平整土地,覆土复绿。

同时也需要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进行定期巡查,以期及时发现妥善处理。

在次重点防治区: 1)矿山道路,闭矿后进行平整、覆土和植被复绿措施,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进行地质灾害监测;对于一般防治区域:1)废料场,生产期间对存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及隐患的区域进行清除危岩体,并对现状、预测存在的地质灾害及隐患区进行地质灾害监测; 2)采矿工业场地及生活辅助设施,矿山开采结束后,对场地内厂房拆除、场地平整、覆土和植被复绿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前言 土地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持了各项生产建设。但在生产建设中,因挖损、压占、施工等造成了土地的破坏及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了及时地对破坏土地复垦利用和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国土资源部、发改委、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环保总局等七部委联合于2006年9月30日下发了国土资发[2006]225号文:《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发展改革部门在批准、核准投资项目时,依据有关规定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的建设用地预审意见,对涉及土地复垦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对应列入投资概算而未列入的或投资概算不足的,不予批准、核准立项。”“对无土地复垦方案、土地复垦费未列入或概算不足的,不予批复设计文件和开工许可。”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等七厅局以内国土资字[2007]54号文,下发了《转发七部委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土地复垦方案将作为建设用地审批的必备材料。”“对没有土地复垦方案或方案不符合要求的,复垦义务人应补充、修改或完善,否则不予办理土地审批手续。” 据此,**露天煤矿技改工程项目是属于有复垦任务的生产项目,必须制定《内蒙古**市**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露天煤矿技改工程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实施方案》)。 本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该工程设计资料,结合**露天煤矿的实际,“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要求及“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依据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复垦土地用途,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建则建。并尽量做到土地复垦与生产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努力实现“边建设、边复垦、边受益”。 编制《**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实施方案》的意义在于: 2

(1) 避免复垦工程盲目性,减轻企业和社会的负担; (2) 保证土地复垦工程与煤矿技改工程建设协调进行; (3) 明确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提高土地利用率; (4) 改善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 在方案实施前要落实好复垦经费,纳入生产建设成本或建设项目总投资并足额预算,确保复垦方案的顺利实施。最终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使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 总 则 1. 1编制目的 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将生产建设单位的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等落到实处。 由于本露天煤矿为技改工程,目前处于基建期,所以本方案包含露天煤矿在投产以后土地破坏状况的预测、土地复垦方案设计等。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如下: 1. 1. 1考虑露天煤矿开采期间采煤破坏土地的类型,预测各类土地的破坏范围和破坏程度,量算并统计各类被破坏土地的面积。 1. 1. 2根据调查和预测结果,分别统计和确定露天煤矿被破坏土地的应复垦的面积,并根据各类土地的破坏时间、破坏性质和破坏程度,规划其复垦时间和复垦后的利用类型。 1. 1. 3在复垦规划的基础上,按各类土地复垦技术要求设计复垦方案、复垦工艺,明确要求达到的技术标准和技术参数,计算复垦工程量,提出复垦工程的投资概算,最后编写《**市**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露天煤矿扩建后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实施方案》。 1.2编制原则

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结合项目特征和实际情况, 3

体现以下复垦原则: (一)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 (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三)因地制宜优先用于农业。 1. 3编制依据 《**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实施方案》的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对土地复垦的有关规定进行的。具体执行的国家规定有关文件和技术资料有: 1.3.1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5)《土地复垦规定》(国务院第19号令发布,1988年11月8日); (6)《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土地管理局,1995年7月)。 1.3.2有关文件 (1)《 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 (2)《转发七部委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内国土资字[2007]54号); 1.3.3技术资料 (1)《内蒙古**市**露天煤矿初步设计报告》; (2)《**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3)《**煤炭公司**煤矿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市**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露天煤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方 4

案报告书》。 1. 4目标

1.5服务年限 **露天煤矿服务年限为17年,基建期与过渡期结束后**露天煤矿全面开始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工程。复垦工程实施的年限计划为8年。

1.6主要计量单位 面积:亩;公顷;平方公里; 长度:米;公里; 煤炭储量及产量:吨;万吨;百万吨;亿吨; 煤矿年生产能力:兆(百万)吨/年;万吨/年; 土方工程量:立方米; 复垦单价:元/亩;复垦费用(投资):万元。

二、项目概况 2.1项目简介 2.1.1项目名称、性质、位置及隶属关系 **市**区**露天煤矿是原富达煤矿和盛达煤矿整合后的一个私营独资(企业)煤矿,位于**市**区**。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0° 05 ′10 ″~ 110° 07′ 19″

北纬: 39° 51′ 21″ ~ 39° 52′ 22″ 2.1.2项目区交通 1.铁路 包(头)~神(府)铁路于矿区的西侧通过,矿区距该线最近的车站(**站)约20Km。 2. 公路 5

矿区西侧有包(头)~东(胜)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距离矿区约14Km,矿区南侧有109国道东西向通过,距离矿区约10Km,本区交通方便。 2.1.3项目生产规模与能力及生产服务年限等 原**市**区**富达煤矿,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03年6月颁发采矿许可证,划定采矿面积0.4766 平方公里,批准的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圈定(坐标见表2-1),开采深度(标高)1420-1320米,主采4-1煤层以上煤层。原**市**区**盛达煤矿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04年12月31日颁发采矿许可证,矿区面积0.0823 平方公里,批准的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圈定(坐标见表2-1),开采标高1437-1377米。该矿又于2005年7月10日由内蒙古国土资源厅批准扩大矿区范围,批准的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圈定(坐标见表2-2),面积0.3562平方公里,开采深度(标高)1388-1372米,主采4-1煤层以上煤层。以上煤矿均为井工矿,生产能力低,根据国家政策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核准二矿整合为一个矿区,矿区面积扩大到5.1168平方公里,批准的矿区范围由14个拐点圈定(坐标见表2-1)。 技改后在露天矿开采范围内;现保有资源储量15.57百万吨,可采储量10.785百万吨,按储量备用系数1.05,露天矿设计服务年限为17年,其中基建期0.5年,过渡期1年。根据《设计委托书》的要求,结合本矿田的煤层赋存条件、现阶段我国采矿设备的生产能力,露天矿生产规模确定为0.6百万吨/年。按《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条文规定,露天矿工作制度为每年工作330天,每天工作3班,每班工作8小时,为连续作业制。则:露天矿年生产能力为0.6百万吨;露天矿日平均产量为1.818千吨。

表 2-1 **露天煤矿技改前后拐点坐标及面积表 6

煤矿名称 拐 点 X坐标 Y坐标 拐点 X坐标 Y坐标

原富达煤矿

1 4414770.00 37422630.00 2 4414770.00 37423180.00 3 4415100.00 37423610.00 4 4414290.00 37423440.00

5 4414280.00 37422630.00 面积0.4766km2 开采标高1420-1320m

原盛达煤矿

1 4414510.00 37423800.00 2 4414445.00 37424085.00 3 4414700.00 37424145.00 4 4414765.00 37423865.00

5 4414420.00 37423795.00 面积0.0823km2 开采标高1437-1377m 扩大盛达煤矿

1 4414800.00 37423630.00 2 4414800.00 37424880.00 3 4414530.00 37424830.00 4 4414530.00 37424200.00 5 4414420.00 37424150.00 6 4414560.00 37423620.00 面积0.0823km2 开采标高1388-1372m

**煤矿

1 4415890.00 37421820.00 2 4415540.00 37422340 3 4414900.00 37422870.00 4 4414780.00 37422650

5 4414180.00 37422630.00 6 4414140.00 37423720 7 4413980.00 37424500.00 8 4414530.00 37424830 9 4414800.00 37424880.00 10 4414800.00 37424080 11 4415160.00 37424070.00 12 4415160.00 37423630 13 4417550.00 37422960.00 14 4417550.00 37421820

面积5.1168km2 开采标高1420-132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