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系统分析及考核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露天开采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

露天开采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

露天开采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作者:孙磊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5年第06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矿区土地资源遭受了严重损毁,矿山土地复垦工作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和土地资源保护矛盾的有效途径。

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核心环节,本文以露天开采多年的铁矿为例,将层次分析-模糊综合法应用于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为矿山土地复垦提供了量化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露天开采;适宜性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法0 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矿山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使得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受到严重威胁[1]。

为解决我国人地矛盾,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十分必要。

而适宜性评价在土地复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土地复垦项目决策的基础和依据。

当前,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国内外多采用极限条件法、指数和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拓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等,沿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理论体系[2]。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露天开采矿区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

1 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3]。

它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系统,再分解成递阶层次结构,逐层分析后,根据客观事实判断,对复杂事物中的各元素依据重要性给予相应的权重。

露天开采矿区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的是一个多影响因素的复杂系统,可以将其划分成不同层次,在确定不同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后,从而得出各层次对土地复垦适宜性的影响程度。

模糊综合评判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对多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系统进行的逐层综合评判,是模糊数学的一种应用方法。

土地复垦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素较多[4],单因素判别法不足以真实的反映其最优结果,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对多个因素所影响的事物进行综合评判,适用于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露天矿土地复垦考核评价方法及应用分析

露天矿土地复垦考核评价方法及应用分析

第五步:一致性检验。
确保考核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科学考评其治理效
对于层次分析法应采用计算权重向量 W 的办法。计
果,使环保监察、考评体系系统得到不断完善[1]。
算权重相关办法主要包括算术平均计算办法、几何平均
2 露天矿土地复垦考核评价方法
计算办法、特征向量计算办法以及最小二乘计算办法。 2.2 划分考核级别
估办法被不同学者陆续推出,在大型露天矿土地重新开垦 度的差别,倘若从决策者方面出发,就能发觉他们各自所
中得到有效应用。此外,在“十二五”期间,推进露天矿排土 占的比例有所不同。
场重新开垦成为工程重点,露天煤矿被严格整治,整治率为
第四步:层次合成计算。
90%。就此而言,要解决当前露天矿环境保护问题,就必须
第二步:从最高层(目标层)进行考虑,通过中间层
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例如“,谁损坏、谁重新开垦”被视 (准则层)进行实施,最后达到最低层(方案层)结束。
为基本的做事准则,并要求对土壤损毁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第三步:两两比较打分,确定下层对上层的分数;在
和评价,极大促进了露天矿土地复垦工作的进步。相应评 目标较量中,准则层的各个元素所占有概率具有一定程
2.1 层次分析法
在以上工作完成之后,要基于土地复垦考评指数概
层次分析法理论模型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时,被美国 念,制定划分考评的级别,从而评价露天矿土地的复垦
收稿日期:2019-04-01
作者简介:沈艺超(1983—),男,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测绘。
第 14 期
用。研究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方法对构建露天矿土地复垦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可行的。基于此,本文
以大型煤炭央企数据作为对象,借助层次分析法对某露天矿土地复垦进行了有效的考核评价。经过对各种

陕北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研究—以陕西榆林西湾煤矿为例

陕北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研究—以陕西榆林西湾煤矿为例

陕北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研究—以陕西榆林西湾煤矿为例作者:侯健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10期摘要:陕北地区属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导致耕地面积少,加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兼具沙漠气候特征,水资源匮乏,故急需在当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工业、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有效利用陕北的矿产资源,促进陕北地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由浅入深阐述矿产资源地区的土地复垦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矿产矿产资源是我们生产和生活资源的重要来源,是工业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矿产资源,社会生产及生活将难以发展和维系。

但在上个世纪,由于工业革命后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矿产资源被无序的过度开采,资源储备急剧减少。

陕西神延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榆神矿区西湾露天煤矿地处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与神木市交界处,处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地带,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是陕西省将加快建设四大基地之一,这个基地将利用陕北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按照“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产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思路,尽快形成1000万吨采油、1000万吨炼油、100亿立方米天然气、1亿吨原煤、300万吨煤制油和300万吨煤制甲醇的生产能力,把陕北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煤油气生产基地、“西电东送”煤电基地和以甲醇为龙头的煤化工基地。

陕北地区属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导致耕地面积少,加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兼具沙漠气候特征,水资源匮乏,故急需在当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工业、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西湾煤矿土地复垦现状以农业复垦为主的做法,西湾煤矿也有其独特的优势,露天煤矿开采完成后,会出现大面积的复垦土地,土地平整、覆土后,近70平方公里的土地,非常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农业复垦可以通过种植榆林适宜的农作物,包括玉米、小麦、高粱、马铃薯等;另外还可以再造一个大规模成片的树木种苗基地,一是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二是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露天矿土地复垦方法研究与技术评价

露天矿土地复垦方法研究与技术评价

林要恢复到森林状态。由于国家法令的强制作用以及科研工作的进展,美
国矿区环境保护和治理成绩显著。在复垦区种植作物、歼石 山植树造林和 利用 电厂粉煤灰改 良土壤等方面作了很多工作,积累了经验.
12 2国内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概况 ..
目前我国复垦利用的土地还不到被破坏土地的 1 ,复垦率极低 。而欧 % 洲、北美等发展中国家矿 山土地复垦率已超过 5% 0 ,原苏联、美 国、捷克
究的一项 重要课题 。
本文就 矿 山土地 的复垦 方法和 土地复垦 的技术 评价作 了初步研 究。其 中, 复垦 方法研究 的主 要对 象是露天矿 的土地复垦 ,对露天矿 受损土地进 行总 体复垦规划 ,确 定复垦的 目标,划分 复垦工作的阶段 ,明确复垦工作 的内容和 步骤 。进行工 程复垦阶段的研究 时,对露天矿排土场进 行 了地表 整形 设计、表土的处置 、覆土厚度的计算 ,分析 了排土场水土 流失的机理
o t s b g whN ww a se igfr h e o o c l e vrn n a d h t l r t o e r ekn o te c n mia, n i me t n e ae o ・ 节
scey o riae eeo m n h o nr n h oit l aet oi ‘ odnt t sc ddv lP etT ecu t ya dtesc yas k o e ot tei po e n o eoo i l ni n etT u,h n adrca ain h m rv met f c lgc evr m n. h s temieln elm t a o o
12 1国外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概况 .,
国外在土地复垦领域起步较早, 5 年代起, 从 0 就己制定了有关矿山土 地复垦方面的法律和法规,采取多种措施防止上地荒芜,恢复生态环境, 并建立起一些相关的土地复垦企业、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等 ,使矿 山土地 复垦工作蓬勃发展,得到了法律上和资金上的保障,在技术措施和行政管 理上也不断深化和完善,己成为采矿业的必须工程环节。 德国对煤矿土地复垦、保持农林面积、恢复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 等问题十分重视 。德国政府和威斯特伦政府法令规定 “ 露天矿采空后要恢 复原有的农、林经济和 自然景色”等条文,保证了复垦工作顺利开展。 澳大利亚作为矿业为主的国家,矿山复垦己经取得长足进展和令人瞩 目的成绩,被认为是世界上先进而且成功地处理扰动上地的国家,复垦己 为开采工艺的一部分。新开采的矿山,除采掘以外,其他被扰动过的土地 已经或正在被绿色所覆盖。对于过去开采遗留下来的已封闭矿山,复垦工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基本步骤及技术要点-最终版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基本步骤及技术要点-最终版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基本步骤及技术要点-最终版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基本步骤及技术要点(参考)1、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原则根据方案具体情况增减原则,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2、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依据根据国家要求和方案具体情况,编写。

3、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基本流程明确评价方法及评价基本流程。

评价基本流程,参考《编制实务》基本流程图。

(1)调查与资料收集:参考《编制实务》P 284。

(2)划分评价单元:遵循评价单元为一个复垦方向的原则。

(3)确定初步复垦方向:对每个评价单元通过定性及定量分析确定复垦方向,能够确定最终复垦方向的可以明确,如建设用地、道路、水面、渔业养殖、生态保护等。

不能确定最终复垦方向的要进一步分析评价,主要为农用地宜耕、宜林、宜草的最终确定。

对此适宜类实行二级评价体系,最后确定最终复垦方向。

(4)适宜性评价指标的选择及评价过程:根据不同损毁类型、区域特性等情况选择适宜性评价指标,参考《编制实务》P288,结合项目实际。

塌陷、挖损要有填埋平衡分析、土源平衡分析,与周边高程差异、积水、灌排情况,压占要考虑废弃物及石砾等清除、土地平整等严重影响复垦方向、土地质量的因素。

用选择的适宜性评价指标,对每个评价单元进行适宜性分析、评价(注意分析的是采取了复垦措施后的状况),明确采取复垦措施后每个评价单元土地达到的质量(对应等级评定因素)。

适宜性评价指标与适宜性等级评定因素不相同。

(5)适宜性等级评定的方法及等级确定适宜性等级评定方法:定性和定量综合分析法、综合因子评价与极限条件法、指数和法与极限条件法、主要限制因素评价法、类比分析法。

评价标准:主要限制因素等级的制定参考(《编制实务》P289)。

指数和法要有因子指数和权重表、分级表。

选定的评定因素一定要与农用地应具备的土地质量要素相衔接,如土体厚度、地面坡度、质地、有机质含量、砾石含量、地形坡度、灌排条件等。

分级必须合乎有关规定及当地实际。

也可以根据当地耕地林地质量情况制定等级。

土地复垦方案程度分析

土地复垦方案程度分析

土地复垦方案程度分析1. 简介土地复垦是指对被破坏、废弃、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整治和利用的过程。

土地复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系统以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土地复垦方案的程度进行分析,以评估其对土地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的贡献。

2. 土地复垦方案的目标和原则土地复垦方案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土地复垦方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生态准则:以生态保护为重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经济准则: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

•社会准则:注重人与土地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土地复垦方案的评估指标为了对土地复垦方案的程度进行评估,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以下指标:1.复垦成本:评估土地复垦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包括工程成本、人员费用、资源投入等。

2.复垦效果:评估土地复垦后的生态恢复程度,包括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体净化等。

3.资源利用:评估土地复垦方案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土地产出、农作物生产、可再生能源等。

4.社会影响:评估土地复垦方案对当地社会和居民的影响,包括就业机会、社区发展、环境卫生等。

4. 土地复垦方案程度分析方法进行土地复垦方案程度分析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4.1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通过对土地复垦方案的目标、原则和评估指标的综合判断,给出方案程度的主观评估。

评估者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分析方案在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优劣,并给出相应的评价。

4.2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通过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利用统计和数学方法对方案进行客观评估。

评估者可以根据具体的评估指标,进行数据的量化和分析,从而得出方案的程度评分。

4.3 综合评估综合评估是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方案程度的影响。

评估者可以根据对不同指标的权重设定,将定量评分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作出综合评价。

露天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初探

露天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初探

作者简介 : 王卫卫( 1 9 8 1 一 ) , 男, 高级 工程 师, 2 0 0 2 年 毕业

破坏状 况等 因地 制宜 确定其 可行性 ,有 条件 的情况 下, 要 优先 复垦 为农用 地 , 补充 占用耕地 与基 本农 田 但不 能强求 一致 。
t -  ̄ h 京林业 大学水土保持 专业 , 现在 中国煤炭科 工集团沈阳
2 研究 区概况
建 设发展 。 柳树 河 3万 t 页 岩油 中试 先 导基地 ( 矿 山部 分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2 — 1 9
4 ) 因地制 宜和 农用地 优先 。在确 定待 复垦 土地
的利用 方 向时 , 应 根据评 价单 元 的 自然条 件 、 区位 和
矿 最终产 品供 给炼 厂 。
项 目区地势 总体 属于低 山丘陵地 带 ,为寒 温带 大 陆季 风气 候 ; 土壤 主要 为 暗棕 壤 、 草甸 土 ; 区域 植 被 属长 白山植 被 区系 , 植被 类 型为草甸植 被 , 在地 形 较 高 地 区 以 中生 植 物 占绝 对 优 势 。林 草 覆 盖 度 为
露 天矿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方法初探
王 卫 卫
( 中国煤炭科 工集 团沈 阳设计研 究院,辽 宁 沈 阳 1 1 0 0 1 5 )

要: 土地 复垦适宜性评价 对确定被破坏土地最适 宜的复垦利用方 向和构 建土地最佳 复垦模式具有 重要
意义 , 是土地 复 垦工作 的基础 。 本 文 以柳树 河 3万吨 页岩 油 中试 先导基 地( 矿 山部 分 ) 的待 复 垦土地作 为研 究 对象, 将其 划 分为 内排 土场 平 台、 外排 土场平 台、 外排 土场 边坡 、 最终 采掘 坑 平 台、 最 终采 掘坑 边坡 等 5个评

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理论与方法研究

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理论与方法研究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被广泛开采,导致大量煤矿废弃。这些 废弃煤矿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废弃煤矿土 地复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废弃煤矿土地复垦的现状、问题与 方法,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内容摘要
目前,废弃煤矿土地复垦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废弃煤矿的地质条件复杂, 复垦难度较大。其次,复垦过程中需要解决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等问 题。最后,复垦后的土地利用方向需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和市场需求,以确保土地 资源的合理利用。
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理论与方法 研究
01 摘要
03 文献综述
目录
02 引言 04 研究方法
目录
05 结果与讨论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
摘要
摘要
本次演示主要探讨了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复垦过程中的生 态恢复、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复垦方法和技术。 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复垦方法和技术能够有效改善煤矿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 地利用价值,同时也有利于矿区周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键词:露天煤矿、 土地复垦、生态恢复、土壤重构、植被重建
一、引言
一、引言
煤矿区土地复垦对于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具有 重要意义。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日益增强,煤矿区土地复垦已成为矿业生 态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煤矿区土地复垦现状的研究,发现其在改善生态 环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具有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挑战。
四、研究方法
3、数据处理:运用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 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四、研究方法
4、综合评价:结合实验数据和矿区实际情况,从生态、经济和社会角度综合 评价矿区复垦土地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系统分析及考核评价方法露天煤矿土地复垦工作是矿区生态治理重要内容,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地企关系的关键要素,更是国家煤炭行业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土地复垦工程效果,对于指导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此,本文采用系统工程理论、博弈论、统计分析等方法,构建了露天煤矿土地复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分析了土地复垦中各利益相关方的牵连行为和策略,提出了涵盖规划、建设、生产和闭坑全生命周期的土地复垦模式:并以某大型煤炭央企露天煤矿为例进行了应用。

(1)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露天煤矿土地复垦评价综合指标体系与方法。

分析了国内外土地复垦现状及存在问题,构建了由年度复垦计划执行情况、土地损毁率、土地复垦率、土地复垦质量评估和工业广场生态环境治理等5个一级层次,11项定性与定量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考
核评价方法,设立了考核级别划分体系。

(2)提出了基于遥感的复垦土地生产力测算方法。

基于遥感数据采集、分析和后处理等技术,提出以植被覆盖率表征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复垦率等多项反映复垦土地生产力水平指标及其测算方法。

(3)采用博弈论理论,分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露天煤矿经营者以及露天煤矿所处社区居民4个相关利益主体的策略行为。

构建了两组博弈模型,从企业社会责任和社区居民的角度出发,对政府、露天煤矿经营者与所在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和各自行为进行了分析,针对性提出各方采取的策略。

(4)构建了露天煤矿土地复垦REEST系统,研究了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系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技术子系统,构建了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模式。

分析了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系统特征,构建了基于露天煤矿全生命周期(规划、建设、生产和闭坑)的土地复垦模式,提出了土地复垦风险防控措施。

(5)以某大型央企所属露天煤矿为例,进行了方法应用。

采用上述考评体系和方法,选取某大型煤炭央企所属的典型露天煤矿,收集
整理2014年度土地复垦遥感监测、生态修复和治理等基础数据,评价各露天煤矿年度土地复垦效果,验证了本文考核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