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土地复垦方案
煤矿土地复垦方案

煤矿土地复垦方案一、前言。
咱们这个煤矿啊,在为大家挖出黑乎乎的宝贝煤炭的时候,也给土地带来了一些小麻烦呢。
不过没关系,咱们现在就来搞个土地复垦方案,就像给大地做个美容修复,让它重新焕发光彩。
二、煤矿开采对土地的影响。
# (一)挖煤挖出的大坑。
煤矿开采的时候,那大机器可不得把地底下的煤挖出来嘛,这一挖就挖出了好多大坑。
这些大坑就像大地脸上的大伤疤,难看不说,还让土地变得坑坑洼洼的,以前平平整整能种庄稼或者让小动物跑来跑去的地方,现在都没法正常使用了。
# (二)废渣的堆放。
挖煤的时候还会产生好多废渣,这些废渣不能就这么乱扔呀,但是堆放在一起呢,又占了不少地。
而且这些废渣可能还会对周围的土壤、水源有点小污染,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家伙,在干净的地方搞破坏。
# (三)植被的破坏。
原来土地上的那些花花草草、树木啊,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也受到了牵连。
好多植被都被破坏了,没有了植被的保护,土地就更容易被风吹走、被雨水冲走,就像一个人没了衣服,变得脆弱不堪。
三、复垦目标。
# (一)让土地重新平整。
咱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把那些大坑给填平了,让土地重新变得平平整整的。
就像把脸上的伤疤抚平一样,这样土地又能像以前一样,不管是用来种粮食、建房子还是让小动物们安家,都没问题啦。
# (二)恢复植被。
在土地平整之后呢,就要给它穿上“绿衣服”啦,也就是恢复植被。
种上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让土地重新变得绿油油的。
植被恢复了,不仅土地好看了,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就像给土地请了一群小卫士。
# (三)消除废渣污染。
那些废渣可不能再捣乱了,我们要把废渣处理好,消除它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
让土地干干净净的,就像洗了个澡一样清爽。
四、复垦措施。
# (一)坑洼填埋。
对于那些大坑,我们要找合适的填充物。
可以用挖煤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无害的土石,把大坑慢慢填平。
这就像给大地的伤口缝针一样,要一点一点地把伤口填满,而且还要压实,让土地变得结实。
# (二)废渣处理。
废渣呢,一部分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看看能不能再用到煤矿生产或者其他地方。
八连城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八连城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一、背景介绍
八连城煤矿是当地的重要资源开发项目,经过多年开采,煤矿区域土地资源严
重受损。
为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提出了煤矿土地复垦方案。
二、土地复垦方案目的
1.保护地方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2.充分利用煤矿区域的土地资源,实现资源再利用。
3.提升煤矿周边区域的经济效益。
三、土地复垦方案内容
1.土地调查:对煤矿区域进行详细的土地资源调查,包括土地质量、植
被状况等。
2.土地规划: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土地复垦规划,确定土地复垦的目标
和方向。
3.土地整治:对煤矿区域的土地进行整治,包括土地平整、绿化等工作。
4.农田复垦:将部分煤矿区域用于农田复垦,提高土地的农业生产力。
5.建设绿地:在煤矿区域建设公共绿地,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土地复垦方案实施
1.资金支持:为了保证土地复垦方案顺利实施,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2.资源整合:充分整合当地资源,进行土地复垦工作。
3.制定计划:明确土地复垦的时间表和工作计划,保证方案的实施进度。
五、预期效果
1.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2.改善煤矿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3.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居民的收入来源。
六、结语
本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为八连城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提供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目标,希望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与认可,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土地复垦方案

方案采用多元化的复垦手段,包括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文调控 等措施,综合施策,提高复垦效果。
科学化决策
方案注重科学决策,依托先进的监测和评估技术,对复垦过程进行实 时监测和评估,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深化技术研究 拓展资金来源 强化政策支持 应对气候变化
进一步加强煤矿土地复垦相关技术的研究,包括生态修复技术 、土壤改良技术等,提高方案的科技含量和复垦效果。
实效性显著
通过实施这一方案,煤矿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植 被恢复、水质净化、土壤改良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 果。
经济可行性
方案充分考虑了经济成本效益,通过合理利用煤矿废弃物 和资源回收利用,降低了复垦成本,提高了方案的经济可 行性。
创新点与亮点
生态优先
方案突出生态优先的原则,通过生态修复和重建,保障生态系统的 完整性和稳定性,实现煤矿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数据。
挖掘与填充
采用挖掘机等设备进行地形的 挖掘和填充,以达到预期的地 形起伏。
土方调配
合理调配挖掘出的土方,用于 填充低洼地带,减少外运土方 量,降低成本。
地表整型
利用刮平机等设备对地表进行 整型,使地形平滑自然。
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分析
详细分析土壤中的污染物种类和含量,为制 定针对性的改良方案提供依据。
拓宽资金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煤矿土地复垦工作,形成政 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加大对煤矿土地复垦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 策体系,为方案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考虑气候变化对煤矿土地复垦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提高方案的适应性和韧性。
THANKS
煤矿土地复垦方案

前言土地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持了各项生产建设。
但在生产建设中,因挖损、压占、施工等造成了土地的破坏及生态环境的恶化。
为了及时地对破坏土地复垦利用和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国土资源部、发改委、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环保总局等七部委联合于2006年9月30日下发了国土资发[2006]225号文:《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发展改革部门在批准、核准投资项目时,依据有关规定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的建设用地预审意见,对涉及土地复垦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
对应列入投资概算而未列入的或投资概算不足的,不予批准、核准立项。
”“对无土地复垦方案、土地复垦费未列入或概算不足的,不予批复设计文件和开工许可。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等七厅局以内国土资字[2007]54号文,下发了《转发七部委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土地复垦方案将作为建设用地审批的必备材料。
”“对没有土地复垦方案或方案不符合要求的,复垦义务人应补充、修改或完善,否则不予办理土地审批手续。
”据此,**露天煤矿技改工程项目是属于有复垦任务的生产项目,必须制定《内蒙古**市**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露天煤矿技改工程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实施方案》)。
本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该工程设计资料,结合**露天煤矿的实际,“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要求及“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依据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复垦土地用途,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建则建。
并尽量做到土地复垦与生产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努力实现“边建设、边复垦、边受益”。
编制《**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实施方案》的意义在于:(1) 避免复垦工程盲目性,减轻企业和社会的负担;(2) 保证土地复垦工程与煤矿技改工程建设协调进行;(3) 明确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提高土地利用率;(4) 改善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
煤矿废弃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煤矿废弃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1. 背景介绍煤矿废弃场是指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堆放区域。
由于长期的堆放和未经处理,煤矿废弃场所占据的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2. 目标和意义本方案旨在通过复垦煤矿废弃场土地,恢复土壤的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升环境质量,改善周边居民生活条件。
3. 方案内容3.1 环境评估对煤矿废弃场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包括土壤质量、地下水和大气污染等指标的测定,以确定复垦方案的可行性和具体需求。
3.2 土壤修复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污染程度,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进行综合修复,包括土壤深松、污染土壤剥离和土壤改良等措施,恢复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3.3 植被恢复在土壤修复完成后,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进行恢复,包括草本植物和树木。
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管理,提高土壤的固结性和抗侵蚀能力,促进土壤水文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3.4 环境监测在复垦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土壤质量、植被生长状况、水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定期监测,及时调整和改进复垦方案,确保复垦效果的稳定和持续。
4. 预期效果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煤矿废弃场土地得到有效复垦,恢复为可用于农业生产或生态保护的土地;- 土壤质量得到改善,提升土壤的肥力和生产能力;- 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生态系统的损失;- 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5. 实施计划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工程进度、资源调配、人力安排等方面的考虑,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效果的实现。
6. 风险与应对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如技术难题、资金不足等。
要针对这些风险制定应对措施,保障方案的可持续性和成功实施。
7. 结论煤矿废弃场土地复垦方案将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综合利用各种修复技术,恢复土壤的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矿山土地复垦方案

六、预期效果
1.矿区土地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土地利用价值提高。
2.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3.区域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4.为我国矿山土地复垦提供有益经验和示范。
七、结论
本矿山土地复垦方案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复垦措施。通过实施本方案,有望实现矿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我国矿山土地复垦事业贡献力量。
矿山土地复垦方案
第1篇
矿山土地复垦方案
一、前言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矿山土地资源的破坏问题日益凸显。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矿山土地复垦方案。
二、项目概况
4.景观重建
-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设计矿区景观规划。
-创建休闲娱乐空间,提高矿区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5.环境监测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复垦后的土地进行长期跟踪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复垦措施,确保复垦效果。
五、实施与管理
1.组织架构
-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小组,负责协调、监督和执行复垦工作。
-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和任务,建立高效的协作机制。
7.生态监测与评估
建立生态监测体系,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确保复垦效果。
五、组织实施
1.成立项目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制定详细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进度和质量要求。
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复垦工程质量。
矿山土地复垦工程施工方案

矿山土地复垦工程施工方案第一章:总则1.1 项目概况矿山土地复垦工程是指对矿山进行有效的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达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的目的。
本项目位于XX省XX市XX县,占地面积XXX平方公里。
本方案旨在对该矿山进行土地复垦工程,实施生态修复,达到绿化美化、土地资源再生利用的目的。
1.2 项目背景随着矿山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矿山土地进行复垦和生态修复已成为发展趋势。
本项目所在地的矿山资源已逐渐枯竭,矿山暴露地面的大面积土地成为了废弃地,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矿山土地进行复垦工程,实施生态修复,对于改善环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3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实施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工程,对矿山进行绿化美化、土地资源再生利用,恢复森林、草地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土地资源的再生利用效率。
具体目标包括:1) 恢复起复垦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2) 提高土地资源的再生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发展。
1.4 项目原则本项目实施的原则包括: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分类复垦、循环利用、生态修复、绿色建设、可持续发展等原则。
第二章:施工技术方案2.1 土地复垦方案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本项目将采取逐步复垦的方式进行土地复垦,即先进行表土保护、地貌恢复,然后进行土地改良、植被恢复。
具体方案如下:1) 表土保护:对矿山暴露地面的表土进行保护,采取覆盖、堆肥等措施,防止土壤侵蚀。
2) 地貌恢复:对地面进行平整,恢复原有的地貌特征,恢复地形地貌。
3) 土地改良:对土地进行改良,包括施用有机肥料、土壤调理等方式,提高土地的肥力和透气性。
4) 植被恢复:进行绿化植被的恢复,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植栽,形成良好的植被覆盖。
2.2 生态修复方案本项目将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湿地修复、水土保持、生态景观建设等。
具体方案如下:1) 湿地修复:对矿山周边的湿地进行修复,包括水源保护、湿地恢复等工程。
矿山工程土地复垦方案

矿山工程土地复垦方案一、前言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广泛,其中土地资源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使矿山开采后的土地能够得到合理的复垦和再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我们制定了该矿山工程土地复垦方案。
二、土地复垦方案目标1. 尽可能减少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保护原有的土地生态环境。
2. 最大程度地恢复和改良已经遭受破坏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
3. 保护和治理地质环境,防止土地退化和自然灾害。
4. 合理利用矿山开采后的土地,推动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开发。
三、土地复垦方案具体内容1. 矿山开采结束后,对已经破坏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恢复工作,包括土地平整、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
2.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按照土地复垦方案精心规划和布局已经挖掘的土地,将原有的山体进行整合,恢复其原有的地形和植被。
3. 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地,采取相应的复垦措施,包括封闭式复垦、生态修复复垦、水产养殖复垦等。
4. 在土地复垦过程中,注重绿色环保理念,采用生态修复、自然恢复等方式,尽可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二次破坏。
5. 在复垦工程中,优先选择当地的土地建设单位,注重人文关怀,积极培训和就业当地的农民等群体,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
6. 加强土地复垦过程中的监管和考核,确保土地复垦工作符合相关国家规定和标准。
四、土地复垦方案的实施步骤1. 制定土地复垦方案,并设立专门的复垦工程小组,负责具体的复垦工作。
2. 根据矿山开采的具体情况,调查和勘察已经遭受破坏的土地,尽快启动土地复垦工程。
3. 制定具体的复垦计划和方案,包括复垦的时间节点、工程量和费用预算等。
4. 确定复垦过程中的关键措施和技术,包括土地平整、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
5. 组织复垦工程小组,建立土地复垦工程现场指挥部,统一协调各项工作。
6. 启动复垦工程,按照预定计划和方案,分阶段、分区域进行复垦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民勤县昌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民勤县西北直距110公里处,西南距山丹县95公里,东南距金昌市约64公里,西距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25公里,行政区划隶属民勤县所辖。
煤矿开采势必占用部分土地资源,不可避免的破坏土地资源和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如何把被破坏的土地,通过土地复垦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并恢复和改善项目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向着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是编制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的必要性所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等国家、甘肃省地方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工程设计文件和项目区自然环境概况,依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编写的内容和格式,编制《甘肃省民勤县昌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报告书要遵循“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要求及“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依据项目所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复垦土地要求,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建则建,并做到土地复垦与生产建设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努力实现“边建设、边复垦、边受益”,坚持“谁破坏、谁复垦、谁优先使用”的复垦原则。
1总则1.1编制目的和内容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将甘肃省民勤县昌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的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等落到实处,为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费征收等提供依据。
甘肃省民勤县昌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附近,煤矿目前正处于开采阶段,所以本方案内容主要包含煤矿开采土地破坏情况预测、土地复垦范围、土地复垦方案设计以及复垦投资等,各项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如下:(1)预测煤矿开采过程中土地破坏的类型、以及各类土地的破坏程度和破坏范围,量算并统计各类破坏土地的面积。
(2)根据调查和预测结果,分别统计各类被破坏土地面积,确定各类被破坏土地的应复垦面积和应复垦土地的总面积,并根据各类土地的破坏时间、破坏性质和破坏程度,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挖填范围,复垦利用类型等。
(3)在复垦规划的基础上,按各类土地复垦技术要求设计复垦方案、复垦工艺,明确要求达到的技术标准和技术参数,计算复垦工程量,合理规划土地复垦工作计划。
(4)根据复垦设计工程量,按照《土地开发整治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和《土地开发整治项目预算编制定额》,结合甘肃省土地复垦征收的有关规定,预算项目土地复垦投资,说明复垦投资来源和安排,评价土地复垦效益。
(5)明确项目土地复垦的组织管理、技术、资金等各项保障措施及公众参与情况。
1.2编制原则根据甘肃省民勤县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昌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的实际情况以及位于戈壁边缘的特殊地理位置,坚持以下复垦原则:(1)源头控制、预防和复垦相结合,坚决避免造成二次风沙推进及荒漠化扩展;(2)坚持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3)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4)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最大限度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5)统一规划、统筹安排;(6)因地制宜,农业优先。
1.3编制依据1.3.1政策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土地复垦条例》;(5)《中化人民共和国农业法》;(6)甘肃省地址环境保护条例》;(7)《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7]81号。
1.3.2有关规划、计划依据(1)《民勤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3.3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1)《土地复垦技术标准》;(2)《全国土地分类》;(3)《甘肃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环发(2004)4号);(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05);(5)《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1996);(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1.3.4国家有关土地复垦政策性文件(1)《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2)《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
1.3.5其他(1)《甘肃省民勤县昌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说明书)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2010年3月;(2)《甘肃省民勤县昌兴煤矿扩建地质资料》;(3)煤矿提供的矿井其他相关设计资料。
1.4目标结合民勤县昌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矿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根据国家对矿山企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的要求,确定土地复垦目标如下:(1)复垦后土地要保证安全与稳定,防止由于地表植被的破坏造成风沙推进;(2)将废弃矿洞填平,平整周围土地,使其与周围地物相协调,使整个地貌相统一;(3)有毒害废弃物的处置与清除,防止污染植物;(4)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应恢复到开采前或周围地区的中等水平;(5)景观地貌与周围地区协调一致;(6)昌兴煤矿矿权面积46.18hm2,永久性建筑占地面积0.2961 hm2,土地复垦项目区破坏土地面积17.9429 hm2:其中已破坏面积2.1952 hm2,拟破坏15.75 hm2(其中地表拟破坏面积0.97 hm2,预测塌陷面积14.78 hm2),复垦后恢复土地面积17.9429 hm2,复垦率达100%。
1.5服务年限本矿井由两个矿井整合而成,井田煤炭储量较少,煤层较薄,生产能力小,适合于建设小型矿井。
1、矿井工作制度年工作日330天,每日三班作业,每日净提升时间为16~18小时。
2、设计服务年限A= =9.9a即设计矿井服务年限为9.9年,另加上施工期及试生产期估计需1.4年。
则矿井总的服务年限约为11.3年,所以本复垦方案可能服务期为11.3年。
1.6主要计量单位面积:公顷(hm2);平方千米(km2);长度:米(m);千米(km);体积:立方米(m3);产量:千克(kg);单价:万元/公顷(万元/hm2);金额:万元(人民币)。
2项目概况2.1项目简介2.1.1项目名称甘肃省民勤县昌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土地复垦项目。
2.1.2项目规模矿区复垦总建设规模46.18hm2。
2.1.3项目位置和范围民勤县昌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民勤县西北直距110km处,西南距山丹县95km,东南距金昌市约64km,西距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25km,行政区划隶属民勤县所辖。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所批复核定的矿区范围(井田)由下列各坐标点圈定:1 X=4327073.230 Y=34487034.9202 X=4326823.230 Y=34487604.9203 X=4326373.230 Y=34488244.9304 X=4326093.230 Y=34488154.9305 X=4326543.230 Y=34487509.9206 X=4326458.230 Y=34487471.9207 X=4326693.230 Y=34486919.920矿区范围东西长约1390m,南北宽约336m,面积约0.4618 hm2。
其地理座标:东经:101°51′24″~101°51′55″北纬:39°04′05″~39°04′29″金昌——阿右旗公路在井田北侧通过,沿公路向西至阿右旗行程25km,东南至金昌市104km,至兰新铁路金昌站130km,区内地形平坦,到处可通行汽车,对内、对外交通方便。
2.1.4矿区范围及矿山隶属关系昌兴煤矿属民勤县昌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所有,煤矿于2009年获得由甘肃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采矿权范围共由7个拐点构成,拐点坐标见表2.1.4-1:1 X=4327073.230 Y=34487034.9202 X=4326823.230 Y=34487604.9203 X=4326373.230 Y=34488244.9304 X=4326093.230 Y=34488154.9305 X=4326543.230 Y=34487509.9206 X=4326458.230 Y=34487471.9207 X=4326693.230 Y=34486919.9202.1.5企业性质甘肃省民勤县昌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属于私营企业。
2.1.6矿区生产规模及能力本矿井由两个矿井整合而成,井田煤炭储量较少,煤层较薄,生产能力小,适合于建设小型矿井。
《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范》中规定,井型为9万t/a矿井要求服务年限大于10 年,改扩建矿井可适当缩短服务年限,但不应低于同类型新建矿井设计服务年限的50%。
按照甘肃省国土资源厅所批复的文件,要求该矿井整合后的生产能力不低于6万t/a。
故适合本井田的井型是9万t/a。
2.1.7矿区生产服务年限本矿井由两个矿井整合而成,井田煤炭储量较少,煤层较薄,生产能力小,适合于建设小型矿井。
1、矿井工作制度年工作日330天,每日三班作业,每日净提升时间为16~18小时。
2、设计服务年限A= =9.9a即设计矿井服务年限为9.9年,另加上施工期及试生产期估计需1.4年。
则矿井总的服务年限约为11.3年,所以本复垦方案可能服务期为11.3年。
2.2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2.2.1自然坏境1 地形地貌矿区位于北大山南缘的山前冲洪积倾斜戈壁滩上,除东端南侧的白山子及其周围的几个小的低山呈低丘外,其余均属戈壁滩。
北部地形一般海拔在1510m左右,向南略低,一般海拔在1475m左右,相对比高在30~35m。
2 地表水系区内无常年性和季节性河流,小型冲沟由北而南延展,切割甚浅,只是在暴雨后有短暂的洪流。
3 气象矿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日温差很大,属大陆性荒漠气候,干燥多风。
据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上井子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温度为8.52℃,月平均气温最高达24.9℃,日最高气温达40℃;月平均最低气温为-9.1℃(一月份),日最低气温为-27℃。
区内夏秋两季多东南风,春冬季多为西北风,风力2~4级,最大6~8级,最高风速24.5~28.4m/s。
年最高降水量为188.1mm,年均降雨量为60.8mm,降水多集中在6~8月,最大月降雨量可占年降雨量90%,年最高蒸发量为3867.4mm。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冰冻期,最大冻结深度0.95m,一般0.4~0.7m。
4 社会坏境当地以牧业为主,人烟稀少,牧民以养羊及骆驼为主,地方工业以采煤、盐类化工为主,燃料可当地解决,食品及生活用品大都靠外地供应。
2.3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面积46.18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