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如何通过自我关爱减轻压力和焦虑

心理护理如何通过自我关爱减轻压力和焦虑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处于高压力和焦虑的状态下。
而心理护理通过自我关爱成为缓解这种情况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心理护理如何通过自我关爱减轻压力和焦虑。
一、认识压力和焦虑在深入探讨心理护理如何通过自我关爱减轻压力和焦虑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压力和焦虑的本质。
压力是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因素对个体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紧张状态。
而焦虑则是个体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或其它种种威胁反应所产生的一种情感状态。
二、自我关爱的重要性自我关爱指的是关注和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
在高压力和焦虑的环境中,自我关爱成为减轻压力和缓解焦虑的重要手段。
只有关心自己,才能更好地面对外界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三、合理规划生活合理规划生活是自我关爱中的首要步骤。
我们应该为自己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且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提高效率,减少应对压力和焦虑的负担。
四、保持积极心态保持积极心态是减轻压力和焦虑的关键。
我们应该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时刻告诉自己面对困难时还有积极的一面。
可以通过制定目标、坚持锻炼、与他人交流等方式来维持积极心态。
五、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对于减轻压力和焦虑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找到适合自己的发泄方式,比如运动、写日记、听音乐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些放松的技巧,比如深呼吸、冥想等,以舒缓紧绷的情绪。
六、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自我关爱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及定期的休息都是减轻压力和焦虑的有效手段。
此外,我们还要避免过度依赖娱乐和饮品,以免产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七、寻求心理支持在压力和焦虑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孤军奋战。
寻求心理支持是重要的自我关爱方式。
可以与亲人、朋友交流,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此外,有时候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结论心理护理通过自我关爱可以有效减轻压力和焦虑。
护理中的焦虑管理如何有效处理焦虑患者的护理问题

护理中的焦虑管理如何有效处理焦虑患者的护理问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尤其在患者接受治疗或手术前后。
焦虑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增加进一步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对于护理团队来说,有效处理焦虑患者的护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有效护理措施,以帮助护士在焦虑管理中提供良好的护理。
一、建立良好沟通渠道在与焦虑患者进行沟通时,护士需要以积极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担忧。
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的关系,护士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感受,进而针对性地提供帮助。
在沟通过程中,护士应避免语言过于专业或冷漠,而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并提供对患者容易理解的信息。
二、提供情绪支持焦虑患者往往由于对疾病、治疗或手术的未知而感到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可以通过提供情绪支持来缓解患者的焦虑。
护士可以鼓励患者积极表达自己的情绪,倾听他们的痛苦和困扰,并对其进行肯定性回应。
此外,护士还可以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如提供心理咨询或心理支持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焦虑。
三、教育患者及家属护士在处理焦虑患者的护理问题时,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案、风险与收益等信息。
通过增加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了解,可以减少其对未知的恐惧感,从而减轻焦虑情绪。
此外,护士还可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焦虑。
四、提供环境舒适和安全感在医院或诊所中,焦虑患者的治疗环境对于其情绪的调节至关重要。
护士可以通过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来帮助患者减少焦虑。
例如,护士可以确保治疗室的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减少噪音和干扰。
此外,护士还可以适当地放置一些绿植或者提供一些心理安慰物品等,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五、应用非药物干预措施除了药物治疗外,护士还可以使用一些非药物的干预措施来帮助焦虑的患者。
例如,护士可以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渐进性肌肉松弛等,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焦虑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焦虑的护理问题及措施引言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通常与压力、紧张和恐惧相关。
在护理实践中,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患者面临手术、诊断或治疗等重要医疗过程时。
本文将讨论焦虑的护理问题,并提出一些常用的护理措施,帮助护士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焦虑的患者。
焦虑的护理问题1. 患者情绪不稳定焦虑的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的特点,如焦躁、易怒、烦躁等。
这种情绪不稳定会给患者和他人带来困扰,并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2. 患者自我调节能力差焦虑症患者往往缺乏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力,无法应对心理上的压力。
他们可能会出现失眠、食欲减退等身体上的反应,同时也可能会对医疗过程和护理措施产生质疑,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
3. 患者注意力难以集中焦虑的患者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力,对护理人员的指令和教育往往难以接收和理解。
这可能导致误解和错误的行为,影响护理的效果。
4. 患者面临社交障碍焦虑症患者常常遭受社交障碍的困扰,害怕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这可能导致患者在医院环境中的孤立感增强,加重了焦虑症的症状。
焦虑的护理措施1. 提供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为焦虑的患者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非常重要。
护士应确保患者的隐私权受到尊重,并提醒患者可以随时寻求帮助和支持。
此外,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以减少外界刺激和干扰,有助于患者放松和恢复。
2. 有效的沟通和教育与焦虑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是重要的护理措施。
护士应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患者提供明确和具体的信息。
同时,护士还应通过演示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育,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医疗过程和护理措施。
3. 有效的时间管理焦虑的患者往往会对时间产生焦虑感,因此,护士应合理安排时间表,并遵守时间承诺。
护士应尽量减少等待时间,并将患者的需求纳入日常护理计划中,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4.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护士应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和应对焦虑。
这可以包括倾听患者的焦虑和担忧,理解他们的感受,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护理工作中如何应对病人的恐惧和焦虑

护理工作中如何应对病人的恐惧和焦虑作为护理人员,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因为疾病和医院环境的原因而感到恐惧和焦虑。
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对治疗和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病人应对恐惧和焦虑,以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护理环境。
下面是一些应对病人恐惧和焦虑的方法:1. 建立良好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是减轻病人恐惧和焦虑的第一步。
护理人员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病人进行交流,尽可能解答病人有关治疗、手术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护士要倾听病人的意见和顾虑,尊重他们的感受,并在尽量的范围内给予安慰和支持。
2. 创造安静和舒适的环境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应该尽量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来帮助患者放松心情。
例如,可以为病房提供柔和的灯光和舒适的温度,减少噪音和干扰。
同时,我们还可以为病人提供柔软的床铺和适合他们需求的设施,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关注。
3. 提供信息和教育有时病人的恐惧和焦虑来自于他们对疾病和治疗过程的不了解。
因此,护理人员有责任向他们提供准确的信息和适当的教育。
例如,在病人需要接受手术或其他治疗时,我们可以向他们解释过程、可能的反应和后果,以便他们能够知道并做好心理准备。
4. 使用舒缓的技巧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一些舒缓的技巧来帮助病人放松身心。
例如,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按摩或敲背,使用温热的湿毛巾或热水袋来缓解病人的肌肉紧张和不适感。
此外,还可以提供一些舒缓音乐或放映一些放松的视听材料,以帮助病人放松情绪。
5.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有些病人在面对疾病和治疗的过程中,无法独自面对恐惧和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
我们可以倾听病人的诉求和困惑,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化解情绪问题。
如果病人的焦虑和恐惧超出我们的范围,我们可以及时引导他们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6. 打造温馨的护理团队一个温馨、和谐的护理团队也可以帮助病人减轻恐惧和焦虑。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要注重与其他护理人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形成一个互相支持的工作氛围。
焦虑症的自我护理和家人照顾

过程中,应当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用关心温柔的话语来关
二、 焦虑症自我护理
怀患者。 但体贴并不意味着大包大揽,也不意味完全放纵焦
其一,健康作息。 焦虑症的患者大多有熬夜的习惯,但
虑症患者的行为。 作为家属,应当督促患者养成有节制且规
因为要上班或者上学,又要早起,因此会导致睡眠不足。 睡
律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远离烟草、酒精,多运动,做好自己
眠不足会致使大脑皮质弱化,无法有效控制丘脑过滤不重要
力所能及的事。
的信息,这些信息一股脑涌入大脑皮质后,会使大脑惊醒超
负荷,从而加剧焦虑感。 因此,焦虑患者不能因为自己晚上
没有睡意,脑子清醒,或者为了多玩一会儿手机、电脑而选择
其二,督促患者服药。 焦虑症的治疗一般是采取心理治
疗与药物治疗的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医生一般建议 1
~ 2 年的服药期。 在长期服药的过程中,为避免患者漏服药
熬夜。 想一想熬夜会对自己病情的影响,早睡也会变得没那
或不服药,家人应当发挥督促协助的作用,负责提醒焦虑症
么困难。
患者按时按量的服药,提高服药依从性。 当然,如果出现药
物副作用,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另外,因为抗焦虑药如
果超量服用,具有危险性,所以最好由家人代为保管。
谢,从而缓解其警觉、焦虑状态。 同时,还能释放压抑沮丧的
焦虑情绪体验。 患上焦虑症的患者,会感觉心中担心紧张,
情绪,增加血氧含量、改善脑供氧,使人状态更机敏,加强注
坐立不安,还可能出现心悸、手抖、出汗等症状,当然,大家要
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和病理性的焦虑,如果其症状持续
意力。 当然,进行完较大运动量的运动后,最好是休息 2 ~ 3h
疾病。 所以,患者和家人都不必有太大的压力,给自己的心
68例焦虑症患者护理体会

68例焦虑症患者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对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康复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焦虑症患者的护理资料以及文献资料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治疗并配合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并实施普通护理。
分别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焦虑症评分为(6.51士0.38)分,护理满意度为98.47%;对照组平均焦虑症评分为(17.83士2.81)分,护理满意度为64.36%。
两组患者平均焦虑症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的病情明显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关键词】焦虑症;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749.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3-063-01Nursing experience of 68 patients with anxiety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are in patientswith anxiety disorder.Method:choose our hospital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nursing data and literature review of 68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5.Which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34 cases,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with psychological care;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care.The anxiety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and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analyzed.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mean anxiety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6.51 ± 0.38)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8.47%.The mean anxiety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17.83 ± 2.81)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64.36%.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ean anxiety score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care in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have a good rehabilitation effect,and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anxiety disorder;nursing;experience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包括急性焦虑(惊恐状态)和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两种类型,一般女性多于男性,约为2∶1。
护士如何应对焦虑和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护士如何应对焦虑和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引言在医疗行业中,护士作为与患者直接接触的重要角色,承担着丰富的护理工作。
其中,心理护理是护士在照顾焦虑和抑郁症患者时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
本文旨在介绍护士如何应对焦虑和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理解焦虑和抑郁症1.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表现为持续的担忧、紧张和恐惧。
患者可能出现身体不适、嘈杂和过度紧张等症状。
2.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意志力下降的心理疾病。
患者可能感到无助、自责和沮丧。
护士的角色作为护士,我们与焦虑和抑郁症患者的接触更频繁。
我们的角色不仅是提供身体上的护理,还需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
以下是护士的一些关键角色:1.倾听者护士要倾听患者的痛苦和困惑。
患者通常需要有人倾诉,护士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2.交流专家与焦虑和抑郁症患者交流时,护士需要使用明确、简单和支持性的语言。
建立融洽的沟通关系对于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3.引导者护士应该能引导患者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我们可以与心理医生或社工等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
心理护理的方法1.建立信任与焦虑和抑郁症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体现出关心和尊重,积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扰。
2.提供情感支持护士可以通过陪伴患者、鼓励他们表达情感并给予肯定来提供情感支持。
这有助于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3.教授应对技巧护士可以教授患者一些自我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和积极思维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4.提供安全环境护士应确保患者所处的环境安全和舒适。
这意味着避免任何可能造成患者心理创伤或恐慌的情况。
5.配合医疗团队护士与医疗团队紧密合作,参与制定和执行治疗计划。
我们应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方案,以提供更好的心理护理。
结论护士在应对焦虑和抑郁症患者时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理解这些心理疾病的特征和护士的角色,我们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周到的心理护理。
护理中的焦虑症患者护理要点

护理中的焦虑症患者护理要点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过分担忧、紧张和恐惧的情绪。
对于这样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些特定的护理要点来帮助他们减轻焦虑症状,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本文将讨论护理中的焦虑症患者护理要点。
1. 提供支持与安全感焦虑症患者常常缺乏安全感,护理人员首要任务是提供支持与安全感。
护理人员应保持平静、温和的语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
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和恐惧,并回应他们的问题和需求。
让患者明白他们不会被疏忽,他们的情绪和需求将会得到重视。
在实施护理过程中,要细致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需求,确保他们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
2. 创造宁静与放松的环境焦虑症患者对嘈杂、拥挤的环境敏感,容易加重他们的焦虑症状。
为了帮助患者放松,护理人员可以提供一个安静、井然有序的环境。
调整房间的亮度和温度以适应患者的需求,维持空气的流通和清新。
通过减少刺激和噪音,创造一个宁静的环境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3. 使用适当的沟通技巧沟通是焦虑症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护理人员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词语和语句,避免使用含糊或难以理解的术语。
与患者交流时保持平稳、缓慢的语速,并给予足够的时间让患者理解并回应。
护理人员在进行非语言沟通时,如面部表情和姿势等,也要保持亲切、友善的态度,让患者感到被理解和接纳。
4. 实施有效的焦虑缓解技术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向焦虑症患者介绍一些有效的焦虑缓解技术,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法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恐惧的情绪,提升他们的放松程度。
护理人员可以配合患者一起进行这些技巧的练习,指导他们正确地应用。
5. 管理药物治疗在焦虑症患者的护理中,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方式之一。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患者所接受的药物治疗方案,并按照医嘱的要求进行正确的药物管理。
及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反应,并随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患者的药物治疗有效和安全。
6.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除了药物治疗外,焦虑症患者通常也需要心理支持和咨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9-22T15:26:26.570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1期作者:杨本英
[导读] 两组的护理效果为观察组较为优秀,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焦虑症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并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必要的院外指导等护理措施是可以完全康复的。
杨本英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精神病人疗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31
【摘要】目的:研究对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康复效果。
方法:选取68例焦虑症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者都接受了半年的护理,对所有患者使用SAS评分,对照组的轻度焦虑评分452,中度焦虑评分534,重度焦虑评分605,总体满意度80%,观察组轻度焦虑评分451,中度评分465,重度评分548,总体满意度100%。
两组的护理效果为观察组较为优秀,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焦虑症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并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必要的院外指导等护理措施是可以完全康复的。
【关键词】焦虑症;心理护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29-01
焦虑症属于神经症范畴,在神经科中比较常见,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包括急性焦虑(惊恐状态)和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两种类型,一般女性多于男性,约为 2∶1。
该类患者会出现焦虑情绪,引起焦虑的因素比较多样化,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自身情绪调节因素,这些都会让患者的内分泌出现异常,导致神经递质失衡,让患者产生焦虑情绪。
主要表现就是紧张、恐惧、心悸、盗汗、发抖等。
焦虑症会迁延,难治愈,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本组研究中,选择68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分组对照法探究焦虑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15年6 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焦虑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中焦虑症的诊断,其中住院患者24例,接受门诊治疗和护理指导44例。
住院患者中惊恐发作35例,男15例,女2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33例,男 13例,女20例;经过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无1例死亡,68例住院患者痊愈出院,门诊治疗患者回访康复情况良好。
有资料表明,在神经症专科门诊中焦虑症占神经症总数的 16.8%;焦虑症患者的发病在患者近亲中患病率为 15%,明显高于一般患者的5%。
此外,有调查显示,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病率在普通人群中为2%~4.7%,而在某些特定人群中高达 10%以上。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对患者实施药物指导、健康教育[1]、环境护理等常规措施,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
1.3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资料采用 SPSS 17.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情况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其焦虑总分及精神、躯体等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对观察组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总分及精神、躯体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抑郁情况
干预前两组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焦虑症属于一种功能性的精神科疾病,患有该病的患者多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
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强烈的难以忍受的恐惧,有濒死感和失控感以及胸闷、胸痛、气急,喉头堵塞、窒息感,因此而惊叫、呼救,可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过度换气、头晕、多汗、面部潮红、震颤、手脚麻木等。
发作突然,一般 5 min~10 min 可自行缓解,如果反复发作,1个月内发作 3 次者,可诊断为惊恐发作。
而广泛性焦虑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心慌、心跳加速、胸闷气急、头晕、多汗、吞咽阻塞、喉头异物、胃部不适等。
焦虑症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公认的是遗传因素和乳酸学说。
由于焦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学习,甚至发生自杀等极端事件,在整个患病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因素对整个病程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始终,会给临床的有效治疗带来某些方面的困难。
因此,针对不同个体、不同心理状态施行恰当的护理措施[2],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患者惊恐发作比较紧急,护士必须镇静、稳重,态度平和,及时让患者离开原来的环境,有条不紊地进行护理,动作轻巧。
明确对患者说“不要害怕,没有生命危险,几分钟就会过去,一会就好!”并要主动陪伴在患者身旁,耐心倾听和安抚,对其表示理解、同情并认同支持。
尤其对有敌意倾向的患者,护士绝不可大声呵斥,对其后果要有预见性,可与同事一起给予适当的限制,并将患者带入监控病房与其他患者隔离开,以免互相影响。
如患者坐立不安,不愿独处,又不愿到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尊重患者意见,允许保留自己的个人空间和隐私,及时将其安排认为与自己要好的病友住在一起,必要时由专人陪护,把危险降到最低。
对此类患者当班护士要全面掌握病情,做到心中有数,最少15min 巡视病房1次并做好查房登记。
另外,针对病因做好针对性的护理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患者,首先,作为护理人员,不要认为遗传病治愈率不高[3],就丧失治疗的信心,告诉患者“只是与遗传有关,并不是治不好”。
正确使用体态语言、肢体语言等,尽量传达能治愈的正性信息给患者,帮助其树立信心,从而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现代人的压力比较大,心理压力过大往往会出现各类情绪疾病,如果不及时的宣泄和调节,就可能会引起精神疾病,对生活产生极大影响。
焦虑症是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该疾病的发病时因为患者的紧张情绪长期无法获得宣泄,持续存在所导致的精神障碍[3]。
焦虑症是
患者自身的心理肌力,在外界的刺激和压力下,无法调节时出现的,需要接受药物治疗,而且还需要配合心理护理来进行辅助治疗,让患者懂得调整心态,控制情绪,让患者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实践可知:对于焦虑症的治疗,心理疗法是临床常用治疗方式。
本组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方式,护理人员通过心理支持获取患者信任感,以此提升其护理依从性,而分散注意力方法和心理素质锻炼,有助于患者宣泄情绪,养成积极健康的性格,早日恢复健康而顺利回归社会。
综上所述,焦虑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症状,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政仁;胡群英;钟静;?温世萍. 76例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J]. 当代医学,2016,04(10):1695-1696.
[2] 田夏冰;张改英. 浅议焦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J]. 基层医学论坛,2015,04(8):636-637.
[3] 于秀丽. 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20):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