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特性测量大气传输修正研究_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和关键大气参数分析_魏合理

辐射特性测量大气传输修正研究_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和关键大气参数分析_魏合理
辐射特性测量大气传输修正研究_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和关键大气参数分析_魏合理

第43卷第3期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年3月Vol.43No.3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Mar.2014

辐射特性测量大气传输修正研究: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和

关键大气参数分析

魏合理1,2,戴聪明1

(1.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光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工作于大气中的光电测量(或遥感)设备接收的目标辐射信号受大气衰减和大气背景辐射影响。大气传输修正是目标辐射特性测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实用的大气辐射传输计算模式及影响大气传输的重要大气光学参数的探测方法。对影响红外波段大气传输的重要大气光学参数作了分析,论证了辐射测量大气传输修正系统必须测量的大气参数。

关键词:大气传输修正;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大气参数;测量

中图分类号:P40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76(2014)03-0884-07

Research of atmospheric transfer correction in radiance

measurement: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and the

analysis of key atmospheric parameters

Wei Heli1,2,Dai Congming1

(1.Key Laboratory of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Radiation,Anhu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efei230031,China;2.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Optoelectronic Techrology,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230031,China)

Abstract:The signal of a target measured by electro-optics detector is attenuated by the atmosphere and affected by atmospheric background radiance.Atmospheric transfer correction is important to the measurement of target′s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The commonly-used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s and the detecting methods of important atmospheric optics parameters affecting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 were introduced.The atmospheric parameters affecting infrared radiative transfer were analyzed, the analyzed results indict those key atmospheric optics parameters must be measured in the atmospheric transfer correction system.

Key words:atmospheric transfer correction;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atmospheric parameter;measurement.

收稿日期:2013-07-05;修订日期:2013-08-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7081);国家高技术项目

作者简介:魏合理(1965-),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现主要从事大气辐射传输研究、卷云辐射传输特性方面的研究。

Email:hlwei@https://www.360docs.net/doc/9b2666964.html,。

第3期

0引言

工作于大气中的光电测量(或遥感)设备接收的来自目标的辐射信号是经过大气调制的,该信号即包括经过大气传输衰减后的目标信号,也包括大气背景辐射(大气和地表散射的太阳辐射及其热辐射)。要获得目标本身的辐射特性就必须定量地扣除大气传输的影响。辐射大气传输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定量地获得光辐射经过大气的传输特性。

目标辐射测量大气传输修正目前有实际测量法和用实际测量的大气参数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式计算法。实际测量法需要有目标附近(或大气外)已知的辐射源,如在同一平台上放置一参考黑体,测量已知参考辐射源的辐射可以扣除大气传输的影响[1]。但绝大多数情况无法在目标附近放置已知辐射的参考光源。因此,一般采用辐射传输模式计算法进行大气修正,即根据实际观测的大气参数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定量获得光电设备工作波段的大气传输特性和大气背景辐射特性。大气传输修正是目标辐射特性测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修正精度直接影响目标辐射特性的测量精度。

近年来笔者所在课题组研制了通用辐射大气传输软件(CART)[2-3],建立了目标辐射特性测量大气修正系统,根据当时实际测量的大气参数用CART软件计算得到光电设备波段的大气透过率,对测量结果进行大气修正,得到扣除大气影响的目标本征辐射特征。文中简述笔者在目标辐射特性测量的大气传输修正研究进展。文中是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目前国际上实用的大气辐射传输计算模式及影响大气传输的重要大气光学参数的探测方法。对影响红外波段大气传输的重要大气光学参数作分析,论证了辐射测量大气传输修正系统必须关注的重要的大气参数。

1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和计算软件

大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不同的地区、环境、季节等条件下其差别非常大,导致光在大气中的传输有显著不同。自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红外辐射大气传输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大气分子吸收的理论和实验的进步,集全世界分子光谱学家的努力,目前已公开发布了7版高分辨率大气分子吸收数据库HITRAN(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molecular absorption database,1986-20 12版)[4],分子吸收线参数已日臻精确,据此可较准确地计算大气分子的吸收(包括线吸收和连续吸收);随着气溶胶的大量观测,已建立若干气溶胶模式。应对各种需求,目前国际上已建立了多种大气辐射传输计算模式和软件。根据实际观测的大气参数,使用这些辐射传输模式可以定量地计算光电设备工作波段的大气传输特性和大气背景辐射特性。该节主要介绍与大气透过率和背景辐射计算有关的高光谱分辨率逐线积分法和工程上常用的低、中分辨率大气透过率计算模式和软件。

1.1逐线积分大气分子吸收计算模式(LBLRTM)和

快速大气信息程序FASCODE

逐线积分法是计算大气气体分子吸收最精确的方法,即在不同高度采用不同的吸收线型逐条计入对某频率处有贡献的所有大气气体分子吸收谱线的贡献,累加得到该频率处大气分子的吸收。LBLRTM (line-by-line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是国际上公认的精确逐线积分计算程序[5],是由美国大气和环境研究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精确的辐射传输算法。它以高分辨率、高精度地计算大气光谱透过率、大气热辐射,光谱范围覆盖紫外到亚毫米波段。LBLRTM源程序可以从http://rtweb. https://www.360docs.net/doc/9b2666964.html,网站上下载,目前最新(2013年)的版本为Ver12.2,并在不断修改和更新中。作者只推荐在UNIX,LINUX,SOLARIS,OS X和IRS X等平台上运行,源程序中包括了这些操作系统下的版本。在这些版本中没有能够在PC机操作系统上运行的版本。作者声称不正式地支持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PC机的计算能力已能与昔日的小型甚至中型计算机相媲美,并且拥有广大的Windows操作系统用户。笔者等曾将从该软件工作站移植到PC机上[6],供相关人员使用。

LBLRTM本身的计算精度可达0.5%,其计算误差主要来源于大气吸收线参数的不确定性。LBLRTM适用于很窄光谱波段的大气分子吸收计算。对于宽波段的实际工程应用,因为吸收线密集,即使在0.01cm-1间隔内有时也需分成几十个子间隔,每个计算点需计及邻近有影响的几百到上千甚至更多条谱线的贡献。除了需考虑每条吸收线的参

魏合理等:辐射特性测量大气传输修正研究: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和关键大气参数分析885

红外与激光工程第43卷

数(谱线位置、线型、强度、半宽度等)随大气环境参数(温度、气压等)的变化,还需考虑不同吸收气体含量的路径变化,计算量十分巨大,不满足工程上对计算速度的要求。因此,对于中低光谱分辨率的大气透过率计算,业界发展了许多工程上常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式,比如带模式、K分布、经验公式等的快速大气分子吸收计算方法,如低分辨率大气透过率计算软件LOWTRAN[7]和中分辨率大气透过率计算软件MODTRAN[8],以及笔者所在课题组研制的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CART)[2-3]等。这些计算大气辐射传输的工程应用软件在各自的领域有不同的应用,其大气分子吸收部分的计算精度一般都是以LBLRTM 的计算结果作为基准来校验的。

FASCODE[9]是快速大气信息程序(Fast Atmospheric Signature CODE)的简称,是一个以逐线积分法精确计算大气透过率和背景辐射的软件。它最先由美国空军地球物理实验室(AFGL)提供。鉴于逐线积分法计算量十分巨大,AFGL提出一种把洛伦兹(Lorentz)线型函数分解成容易计算且计算效率很高的4个子函数,在基本保持计算精度的情况下,计算速度提高16-100倍,这是FASCODE的核心所在。FASCODE 读入高分辨率大气分子吸收数据库HITRAN[5]中的各种大气分子吸收线参数,采用上述快速的逐线积分法计,以高光谱分辨率计算紫外、可见光、红外到微波波段(0-50000cm-1)的大气透过率和背景辐射,并且考虑了非局地热力平衡状态的影响。

1.2LOWTRAN和MODTRAN

在中低分辨率的大气透过率计算模式研究中,经过几十年的大气参数测量和数据积累分析,AFGL 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开发低分辨率大气透过率计算软件LOWTRAN[7](最后的版本为1989年的LOWTRAN7)。九十年代后升级为中分辨率大气透过率计算程序MODTRAN,并根据最新资料不断升级,最新版本为MODTRAN5[8]。

LOWTRAN采用单参数带模式计算大气透过率及背景辐射,其中LOWTRAN7的带模式经过逐线积分的FASCODE程序校验。LOWTRAN光谱分辨率为20cm-1,满足低光谱分辨率的要求,程序考虑了大气分子连续吸收,大气分子、气溶胶、云、雨的散射和吸收,地球曲率及折射对路径及吸收物质的影响。内置了6种标准大气模式(热带、中纬度夏季和冬季、亚北极夏季和冬季以及1976年美国标准大气模式),在近地面有7种气溶胶模式(乡村型、城市型、海洋型、沙漠型、海军海洋型、对流层型、辐射雾和对流雾型)可以选用。可以用来计算0.2μm-远红外到微波波段(0-50000cm-1)的大气透过率和背景辐射。

MODTRAN的气溶胶模式与LOWTRAN相同,采用新的中分辨率大气分子吸收快速算法,MODTRAN4以前的版本光谱分辨率为2cm-1,MODTRAN5的版本中可达到0.1cm-1,但在紫外和可见光波段仍保持20cm-1的光谱分辨率,满足工程上从低到中高光谱分辨率的要求。MODTRAN是目前最完整的一种计算大气光谱透过率和背景辐射的软件,在光学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国内在目标辐射测量大气传输修正时,早期计算大气透过率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查表法。即从国外有关的光学手册中查表得到所关心波段的大气透过率。这种方法对大气传输模型做了大量简化,精度较差,现在已经很少使用。后来一般是采用LOWTRAN 或MODTRAN计算软件和相近地域的标准大气模式,或依据LOWTRAN、MODTRAN模式拟合得到经验公式法计算得到大气透过率。由于现有经验公式未能综合考虑大气衰减的精细光谱变化以及大气参数的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用标准大气模式和经验方法得到的大气透过率精度不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替代LOWTRAN,MODTRAN在光学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MODTRAN计算大气透过率本身的计算精度一般能优于10%。但由于有些重要大气参数的廓线分布不能实时探测或探测精度不够,只能采用标准大气模式或根据地表有限的常规地面大气参数来推算,大气透过率的修正精度不高,笔者的分析表明[10]:采用相近地域的标准大气模式,在我国西北地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中波红外3~5μm和长波红外8~12μm,月平均大气透过率大气修正误差可以超过50%。因此,实时实地的大气参数探测、当地的大气参数模式和适当的辐射传输模式在目标辐射测量大气修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影响大气传输的重要大气参数及其探测研究

为了定量地获得大气传输特性,在该节中分析

886

第3期

影响大气传输的重要大气参数,并对其观测方法做简单介绍。

2.1影响红外大气传输的重要大气参数分析

图1是用CART软件[2-3]计算的按合肥地区平均大气、中等晴朗天气(能见度23km)仰角30°、地面到大气顶大气各种分子的吸收和水汽的连续吸收、分子散射和气溶胶消光的大气透过率,光谱范围0.4~15μm,光谱分辨率1cm-1。从中可以看出上述每种大气成分的光谱吸收特征和波段范围。

图1大气主要吸收气体成分的光谱透过率Fig.1Spectral transmittance of major atmospheric absorption molecular

从图1中可以看出水汽分子线吸收和水汽连续吸收几乎覆盖整个红外波段,即使通常所指的大气窗口波段也受到水汽的影响。当然,如果用很高的光谱分辨率可能能找到受水汽影响较小的适合激光传输的微“窗口”波段。二氧化碳和其它4种微量气体成分(O3、N2O、CH4和CO)在某些特定波段有较强的吸收。大气分子散射(也称Rayleigh散射)只在波长小于1μm时才显示出作用,且波长越短起的作用越大。气溶胶衰减遍及所有波段,波长越短衰减越大。

表1列出了常用的1~3、3~5和8~12μm大气窗口波段各主要大气成分引起的大气透过率。从中可以看出:在短波1~3μm波段,影响大气衰减重要的因子为水汽和气溶胶;中波3~5μm波段,影响大气衰减重要的因子为水汽、二氧化碳及其它微量气体成分(N2O和CH4)及气溶胶;长波8~12μm波段,影响大气衰减重要的因子为水汽、臭氧和气溶胶。

表1不同大气成分在三个大气窗口波段的平均大气透过率

Tab.1Atmospheric average transmittance of

different species on three atmospheric

bands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水汽含量是红外波段影响大气透过率最重要的因子,并且同一个地区水汽含量在不同季节存在很大的变化,同一季节水汽含量的统计方差有可能超过其平均值。因此,在红外大气传输计算时水汽含量及其高度分布是首先要考虑的大气参数。其次是气溶胶的消光。气溶胶是大气中的悬浮颗粒,其含量在大气中的时空变化很大。全面描述气溶胶的衰减特征参数包括气溶胶粒子的浓度和尺度谱分布、复折射率及其波长分布。一般来说假定气溶胶粒子的形状为球形。在近地面用能见度近似地表征气溶胶在可见光波段的衰减。

大气微量气体成分(包括CO2、O3、CH4、N2O、CO)尽管在某些波段有重要的影响,但其含量在一年内的变化范围有限,用同纬度的平均大气模式中微量气体成分含量分布廓线的在宽波段平均大气透过率计算中不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另外,大气分子的吸收截面与温度、气压密切相关,同样吸收物质的含量在Wavebands/μm1-3

Total0.445

H2O0.574

3-5

0.326

0.617

8-12

0.432

0.809

CO20.9370.8510.979

O3 1.0000.9860.873

N2O0.9970.9340.988

CO 1.0000.988 1.000

CH40.9910.9340.982 H2O_cont0.7530.8670.697

M_Sca0.995 1.000 1.000

Aero0.8580.9500.954

魏合理等:辐射特性测量大气传输修正

研究: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和关键大气参数分析887

红外与激光工程第43卷

不同的气压、温度下产生的吸收是不一样的,因此需

要这些大气成分含量的高度分布廓线而不仅仅是吸

收气体总量。同时,大气温度廓线分布在大气分子吸

收计算中也起重要作用。

2.2重要大气参数探测方法

以上分析了影响红外大气传输并且时空变化较

大的重要大气参数包括水汽含量、气溶胶消光。该节

简单介绍这两种大气参数的测量方法。

(1)大气水汽廓线探测方法

(a)气象探空法:传统的大气温度、湿度和气压

廓线的探测方法是采用无线电探空气球的直接测量方法。该方法目前被认为是测量大气水汽和温度最精确的方法,其水汽廓线测量精度可达到5%左右。但在测量的时间分辨率和实时性、测量路径不受控制等方面不能满足某些情况的需要。

(b)遥感方法:目前被动遥感大气水汽和温度的方法有观测大气红外高分辨率发射背景辐射的红外高光谱反演法、测量多通道微波大气背景辐射反演大气温度和湿度廓线的微波辐射反演法。图2为笔者等在合肥地区用多通道微波辐射计(MWP)反演的水汽密度廓线与无线电探空测量结果的比较。这些方法实时性好,能得到较高精度的水汽总量。但测量温度和湿度的高度分辨率和测量高度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主动遥感法采用拉曼激光雷达测量温度和水汽高度分布廓线,测量精度也较高,空间分辨率高。图3为笔者用Raman激光雷达夜晚探测的水汽混合比垂直廓线及其与探空测量的比较,激光雷达能以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揭示水汽廓线的变化。但设备比较昂贵,使用和维护代价较高。

图2微波辐射计(MWP)反演的大气水汽密度与无线电探空结果的比较

Fig.2Comparison of atmospheric water density detected by MWP and radiosonde

图3Raman激光雷达探测的水汽混合比垂直廓线及其与无线电探空的比较

Fig.3Comparison of water vapor mixing rate profile measured by Raman lidar and radiosonde

另外,地基太阳光度计以太阳做光源,采用940nm 波段水汽的差分吸收来遥感整层大气水汽总量[11-12]。图4是合肥地区2008年10月~2009年4月半年期间晴天太阳光度计和微波辐射计测量的整层大气水汽总量的对比,一致性较好,平均偏差不大于10%。用地基遥感法实时反演水汽总量的误差一般能达到小于10%的精度,因此在红外大气传输修正中得到应用。

图4太阳光度计遥测的大气水汽总量与地基微波辐射计测量结果的比较

Fig.4Comparison of the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measured by sun-photometer and the ground microwave radiometer

(c)地面常规气象参数测量+历史探空资料:很多情况下无法实际测量当时、当地的大气温湿度廓线。气象部门每天在不间断地对大气进行观测,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包括地面大气参数、高空大气参数廓线和卫星遥感的大气参数。因此,结合不同地点历史上多年探空资料和实时

的地

常规气象参数,888

第3期

构建近似实时的大气参数廓线,在一定得精度范围内有重要的应用。笔者曾根据我国若干个探空站点的气象探空资料得到20年的历史温度、气压、水汽密度平均模式廓线,结合实时测量的地表大气参数,得到近似的实时的地面到30km的温度廓线、地面到12km高度的水汽密度廓线[13]。该方法得到的水汽总量误差在20%以内,温度在对流层小于2.5K,比用同纬度标准大气模式廓线的精度有很大提高。

(2)大气气溶胶消光廓线测量

采用激光雷达测量气溶胶粒子的后向回波信号反演得到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消光系数高度分布廓线是目前测量大气气溶胶消光廓线可靠的方法。常用的波长是532nm和1064nm以及其它少数几个波长,得到的气溶胶消光廓线的精度大约为20%左右。图5为激光雷达观测的532nm和1064nm大气气溶胶高度分布廓线。532nm的消光系数显然大于1064nm。

图5米散射激光雷达测量的气溶胶消光廓线

Fig.5Extinction profile of aerosol measured by Mie-scattering lidar

多波段太阳光度计跟踪太阳,测量不同天顶角下的太阳辐射强度,用Langly-Plot方法定标,可以以较高的精度得到整层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厚度。目前可用的波段包括可见光到近红外的400nm、500nm、610nm、670nm、780nm、860nm、940nm和1050nm,带宽10nm。有些太阳辐射计还可以扩展到红外1.63μm和2.2μm波段。经过精确定标,这些波段的透过率测量误差小于5%。利用测量的各个波段的光学厚度随波长的变化关系,可以粗略地得到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的信息(Anstrong指数或荣格指数)。图6为太阳辐射计测量的8个波段气溶胶光学厚度在一天中的变化,其中940nm是测量的大气光学厚度扣除水汽衰减的光学厚度后的值。

图6太阳辐射计测量的8个波段气溶胶光学厚度在一天中的变化

Fig.6Variance of8aerosol optical depths measured

by sun-photometer with daytime

3小结

在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测量时,大气传输修正是必要的环节。为了定量获得目标辐射特性测量的大气传输修特性,实时实地的大气参数探测、当地的大气参数模式和适当的辐射传输模式在目标辐射测量大气修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水汽含量和气溶胶是影响红外大气传输的重要参数,并且在大气中的时空变化非常大,在实际应用中应实际测量。

关于目标辐射特性测量的大气修正系统和笔者研制的通用辐射大气传输计算软件将在之后的文章中予以介绍。

参考文献:

[1]Yang Ciyin,Zhang Jianping,Cao Lihua.Infared radiation

measurement based on real-time correction[J].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2011,30(6):284-289.(in Chinese)

杨词银,张建萍,曹立华.基于实时标校的目标红外辐

射测量新方法[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1,30(6):

284-289.

[2]Wei Heli,Chen Xiuhong,Dai https://www.360docs.net/doc/9b2666964.html,bined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CART)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J].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2012,41(12): 3060-3066.(in Chinese)

魏合理,陈秀红,戴聪明.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CART)及其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41(12):3060-3066.

[3]Wei Heli,Chen Xiuhong,Rao Ruizhong.Introduction to the

combined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 software CART[J].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Environmental Optics,2007,2

魏合理等:辐射特性测量大气传输修

正研

究: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和关键大气参数分析889

红外与激光工程第43卷

(6):446-450.(in Chinese)

魏合理,陈秀红,饶瑞中.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CART)介绍[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7,2(6):446-450. [4]Rothman L S,Gordon I E,Babikov Y,et al.The HITRAN

2012molecular spectroscopic database,JQSRT(in press) (2013).DOI:10.1016/j.jqsrt,2013,07:002.

[5]Clough S A,Tacono M J,Moncet J L.Line-by-line

calculations of atmospheric fluxes and cooling rates:

application to water vapor[J].J Geophys Res,1992,97(15):

761-785.

[6]Chen Xiuhong,Wei Heli.Transplantation of LBLRTM from

Workstation to PC[J].Journal of Atmosphric and

Environmental Optics,2007,2(2):99-103.(in Chinese)

陈秀红,魏合理.LBLRTM从工作站到PC机的移植[J].

大气环境光学学报,2007,2(2):99-103.

[7]Kneizys F X,Shettle E P,Gallery W O,et https://www.360docs.net/doc/9b2666964.html,ers Guide

to Lowtran7[M].AFGL-TR-88-0177,1988.

[8]Berk A,Anderson G P,Acharya P K,et al.MODTRAN

5.2.0.0USER′s Manual[M].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

Space Vehicle Directorate Air Force Material Command,

Hanscom AFB MA,01731-3010,2008.

[9]Anderson G P,Clough S A,Kneizys F X,et al.FASCOD3:

Spectral Simulation[C]//I.R.S.International Symposium,

1988:372-375.

[10]Chen Xiuhong,Wei Heli,Xu Qingshan.Infrared atmospheric

transmittance calculation model[J].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rring,2011,40(5):811-816.(in Chinese)

陈秀红,魏合理,徐青山.红外大气透过率的计算模式[J].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40(5):811-816.

[11]Thome K J,Herman B M,Reagan J A.Determination of

precipitable water from solar transmission[J].J Appl Meteor, 1992,31:154-165.

[12]Qie Lili,Wei Heli,Xu Qingshan,et al.Parameterization of

total atmospheric absorpting transmittances by water vapor at

940nm in China[J].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2011,36(2):204-217.(in Chinese)

伽丽丽,魏合理,徐青山,等.中国区域940nm带整层大气水汽透过率的参数化模式[J].武汉大学学报,2011, 36(2):204-217.

[13]Qin Qibing,Wei Heli.Construction of real-time atmospheric

parameter profiles based on average radiosonde profiles and

surface meteological datas[J].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Environmental Optics,2013,8(3):161-168.(in Chinese)

秦琦冰,魏合理.基于平均探空廓线和地表实测数据构建大气参数廓线的方法研究[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3, 8(3):161-168.

890

大气辐射学课后标准答案.

大气辐射学课后答案.

————————————————————————————————作者:————————————————————————————————日期: 2

3 习题 1、由太阳常数λ,0S =1367 W/m 2,请计算:①太阳表面的辐射出射度;②全太阳表面的辐 射通量;③整个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占太阳发射辐射通量的份数。 ①辐射出射度(P66):辐射通量密度(W/m 2) 任意距离处太阳的总辐射通量不变: ()() 2200200 2 211 2 2 8 72 441.4961013676.96106.31610s s s s s r F d S d S F r m Wm m Wm ππ--Φ===??= ?≈? ② ()22 8722644 3.1415926 6.9610 6.316103.8410s s s r F m Wm W π-Φ==?????=? ③ ()2 62 2 2610 3.1415926 6.371013673.844510 4.5310e s m Wm r S W π--???= Φ?=? 答案:①6.3?107W/m 2;②3.7?1026W ;③4.5?10-10, 约占20亿分之一。 2、设大气上界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在近日点时(d 1=1.47?108km )为S 1,在远日点 时(d 2=1.52?108km )为S2,求其相对变化值 1 2 1S S S -是多大。 答案:6.5% 同1(1):

4 221122122 11 2 1222 2 4414141.471 1.5210.93530.0647 d S d S S S S S S d d ππππ=-=-=- =- ≈-= 3、有一圆形云体,直径为2km ,云体中心正在某地上空1km 处。如果能把云底表面视为7℃的黑体,且不考虑云下气层的削弱,求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174W/m 2 云体:余弦辐射体+立体角 根据: 202/4 cos cos sin 2 T F L d L d d L π π πθθθθ?π=Ω == ??? 又由绝对黑体有4T F T L σπ== 所以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为 ()4 482 2 1 5.66961072732 174T E Wm σ--= =???+= 4、设太阳表面为温度5800K 的黑体,地球大气上界表面为300K 的黑体,在日地平均距 离d 0=1.50×108km 时,求大气上界处波长λ=10μm 的太阳单色辐照度及地球的单色辐射出射度。 答案:0.286 Wm -2μm -1,31.2 Wm -2μm -1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转载]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已有 968 次阅读2010-11-6 14:31|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辐射传输 转自https://www.360docs.net/doc/9b2666964.html,/s/blog_4b700c4c0100jgl7.html 相对辐射校正和绝对辐射校正 基于物理模型的绝对辐射校是利用一系列参数(例如,卫星过境时的地物反射率,大气的能见度,太阳天顶角和卫星传感器的标定参数等)将遥感图像进行校正的方法。仪器引起的误差畸变一般在数据生产过程中由生产单位根据传感器参数进行了校正。对于用户来所,绝对辐射校正的方法主要是辐射传输模型法,该方法校正精度较高,它是利用电磁波在大气中的辐射传输原理建立起来的模型对遥感图像进行大气校正的方法。由于有不同的不同的假设条件和适用的范围,因此产生很多可选择的大气较正模型,例如 6S模型、LOWTRAN模型、MODTRAN模型、ATCOR模型等。 基于统计模型的相对辐射校正,主要包括不变目标法、黑暗像元法与直方图匹配法等等。不变目标法假定图像上存在具有较稳定反射辐射特性的像元,并且可确定这些像元的地理意义,那么就称这些像元为不变目标,这些不变目标在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上的反射率将存在一种线性关系。当确定了不变目标以及它们在不同时相遥感图像中反射率的这种线性关系,就可以对遥感图像进行大气校正。黑暗像元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假定待校正的遥感图像上存在黑暗像元区域、地表朗伯面反射、大气性质均一,忽略大气多次散射辐照作用和邻近像元漫反射作用的前提下,反射率很小的黑暗像元由于大气的影响,而使得这些像元的反射率相对增加,可以认为这部分增加的反射率是由于大气程辐射的影响产生的。利用黑暗像元值计算出程辐射,并代入适当的大气校正模型,获得相应的参数后,通过计算就得到了地物真实的反射率。直方图匹配法是指如果确定某个没有受到大气影响的区域和受到大气影响的区域的反射率是相同的,并且可以确定出不受影响的区域,就可以利用它的直方图对受影响地区的直方图进行匹配处理。此外,还有很多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如有人提出利用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相对辐射校正方法。该方法对源图像小波变换域的低频成分实施辐射变换,并保持高频成分不变,重构的图像具有保持高频信息的特性,因而能够较好地保留原图像中由于地物变化引起的辐射差异;也有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把遥感图像中有用的信息和大气影响噪音区分开来。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6S 1986年,法国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Lille(里尔科技大学)大气光学实验室Tanré等人为了简化大气辐射传输方程,开发了太阳光谱波段卫星信号模拟程序5S(SIMULATION OF THE SATELLITE SIGNAL IN THE SOLAR SPECTRUM),用来模拟地气系统中太阳辐射的传输过程并计算卫星入瞳处辐射亮度。1997年,Eric Vemote对5S进行了改进,发展到6S(SECOND SIMULATION OF THE SATELLITE SIGNAL IN THE SOLAR SPECTRUM),6S吸收了最新的散射计算方法,使太阳光谱波段的散射计算精度比5S有所提高。 这种模式是在假定无云大气的情况下,考虑了水汽、CO2、O3和O2的吸收、分子和气溶胶的散射以及非均一地面和双向反射率的问题。6S是对5S的改进,光谱积分的步长从5nm 改进到2.5nm,同5S 相比,它可以模拟机载观测、设置目标高程、解释BRDF作用和临近效应,增加了两种吸收气体的计

大气辐射学课后答案

习题 1、由太阳常数S 0'=1367 W/m 2,请计算:①太阳表面的辐射出射度;②全太阳表面的辐 5 儿 射通量;③整个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占太阳发射辐射通量的份数。 ①辐射出射度(P66):辐射通量密度(W/m 2) 任意距离处太阳的总辐射通量不变: -r s F s = 4 - d 0 S dpS g _ 2- 2 1.496 1011 m 1367Wm 8 2 6.96 10 m :6.316 107Wm , 2 -4:r s F s =4 3.1415926 6.96 108m 2 6.316 107Wm , = 3.84 1026W 6 2 _2 二 r e 2S 0 3.1415926 6.37 10 m 1367Wm 26 :」s 3.8445 10 W 答案:①6.3x107W/m 2;②3.7X1026W ;③4.5汇10」°,约占20亿分之一。 2、设大气上界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在近日点时( d 1=1.47 108km )为3,在远日点 S 1 _ So 时(d 2=1.52 10 km )为S2,求其相对变化值 一 2 是多大。 答案:6.5% S 1 同 1( 1): 「s F s = 4.53 10 40

=1—邑 S S 1 ‘一4二 d; 4nd; 彳1.472 =1 _ 2 1.522 1 —0.9353 70647 3、有一圆形云体,直径为2km,云体中心正在某地上空1km处。如果能把云底表面视为7C 的黑体,且不考虑云下气层的削弱,求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174W/m2 云体:余弦辐射体+立体角 根据: 2 二 F T LCOSB」 1 2。. 0./4 Lcos)sin 0 0 _ ■ L _ 2 又由绝对黑体有F T4f L 所以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为 1 _8 4 = 3^5.6696x10 汉(7+273)二仃4Wm, 4、设太阳表面为温度5800K的黑体,地球大气上界表面为300K的黑体,在日地平均距离d0=1.50 >108km时,求大气上界处波长’=10」m的太阳单色辐照度及地球的单色辐射出射度。 答案:0.286 Wm?im=31.2 Wm<^m^

《大气探测学》课后答案

《大气探测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绪论 1.大气探测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特点是什么? 大气探测是对表征大气状况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个别或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进行整理。研究范围是近地层大气、高空大气以及一些特殊区域的大气(如大气边界层,城市热岛环流,峡谷风场,海陆风场等)。大气探测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气探测的要素量和空间范围越来越大。分为近地面层大气探测、高空大气层探测和专业性大气探测。近几十年来,作为主动遥感的各种气象雷达探测和作为被动遥感的气象卫星探测,以及地面微波辐射探测等获得较多信息的大气探测方法,正在逐步进入常规大气探测领域。这些现代大气探测技术应用于大气科学的研究领域,极大的丰富了大气探测的内容。 2.大气探测的发展主要有那几个时期? ①创始时期。这是在16世纪末发明第一批大气探测仪器以前的漫长时期,这期间发明了相风鸟、雨量器和风压板等,不能对大气现象进行连续记录。 ②地面气象观测开始发展时期。16世纪末,随着气象仪器的发明,开始了气象要素定量测量阶段。 ③高空大气探测的开始发展时期。这时期陆续有人采用系留气球、飞机及火箭携带仪器升空,进行高空大气探测。 ④高空大气探测迅速发展时期。这时期,前苏联、德国、法国、芬兰等国家都开始研制无线电探空仪,以及其他高空探测技术,为高空大气探测事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⑤大气探测的遥感时期。1945年美国首次将雷达应用于气象观测,后来发射了气象火箭和探空火箭,把探测高度延伸到了500千米。 ⑥大气探测的卫星遥感时期。这个时期,大气探测不仅从根本上扩大了探测范围,也提高了对大气探测的连续性。 3.简述大气探测原理有那几种方法? ①直接探测。将探测元件直接放入大气介质中,测量大气要素。应用元件的物理、化学性质受大气作用而产生反应作用的原理。 ②遥感探测。根据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过程中信号的变化,反演出大气中气象要素的变化,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③施放示踪物质。向大气施放具有光学或金属性质的示踪物质,利用光学方法或雷达观测其随气流传播和演变规律,由此计算大气的流动状况。 ④模拟实验。有风洞模拟和水槽模拟。风洞模拟大气层边界层风、温及区域流场状况。水槽模拟大气层环流、洋流、建筑物周围环境流场特征。可调控温度场,模拟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层结。 4.大气探测仪器的性能包括那几个? ①精确度。即测量值与实际值的接近程度。又包括仪器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精密度考察的是连续测量值彼此相互间的接近程度。准确度考察的是测量值与实际值的接近程度。探测仪器的精确度取决于感应元件的灵敏度和惯性。 ②灵敏度。即单位待测量的变化所引起的指示仪表输出的变化。 ③惯性(滞后性)。即仪器的动态响应速度。具有两重性,大小由观测任务所决定。 ④分辨率。即最小环境改变量在测量仪器上的显示单位。 ⑤量程。即仪器对要素测量的最大范围。取决于所测要素的变化范围。 5.如何保证大气探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代表性分为空间代表性和时间代表性。要保证大气探测资料的空间代表性,原则上要确定台站地形具有典型性。站址的选择、观测站的建立要防止局地地形地物造成大气要素不规则变化。一般说来,平原地区的台站资料代表性较好,山区、城市台站资料代表性较差。要保证时间代表性,则要保证大气要素观测的同时性。 要保证大气探测资料的可比性,则要求观测时间、观测方法、仪器类型、观测规范、站台地理纬度、地形地貌条件等的一致性。 第2章云的观测

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教案

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教案

《地面辐射与太阳辐射》教学备课 一、教学设计 1、课程标准:学生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基本概念和它们之间的作用原理以及大气的保温作用。学生能够运用大气保温作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教材分析:地面辐射与太阳辐射在教材中处于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第一节大气环境的第二大点,在这一节中属于重点部分。教材中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及其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 3、学情分析:学生在这次课程之前学习过大气的垂直分层、不同分层大气的特点以及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对于这次课的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4、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在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大气的保温作用。 5、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 6、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为什么农民会使用 人造烟幕的办法使蔬菜免受 冻害?思考,回答吸引学生兴 趣,导入新的 学习内容 进入新课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阅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寻找解决 问题的能力 讲授新知请学生回答问题: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概 念;并分别进行进一步的阐 述。回答问题带动学生进入 本堂课的学习

第一节 大气环境 一、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地面辐射与太阳辐射 8、教学效果预想: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掌握了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 气逆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理解了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能够运用大气保温的基本原理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9、PPT 课件: 大气的保温作用: 1、 大气辐射吸 (少) 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大气逆辐射) 补偿 地面辐射 (长波辐射)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2) 、氩和(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6) ,夏天比冬天(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3) 千米。 答案:(1)氮(2)氧(3)二氧化碳(4)紫外线(5)长波(6)低(7)低(8)水汽(9)温度(10)降低(11)平流 (12)升高(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 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 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

大气辐射学课后答案

习题 1、由太阳常数λ,0S =1367 W/m 2,请计算:①太阳表面的辐射出射度;②全太阳表面的辐 射通量;③整个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占太阳发射辐射通量的份数。 ①辐射出射度(P66):辐射通量密度(W/m 2) 任意距离处太阳的总辐射通量不变: ()() 2200200 2 211 2 2 8 72 441.4961013676.96106.31610s s s s s r F d S d S F r m Wm m Wm ππ--Φ===??= ?≈? ② ()22 8722644 3.1415926 6.9610 6.316103.8410s s s r F m Wm W π-Φ==?????=? ③ ()2 62 2 2610 3.1415926 6.371013673.844510 4.5310e s m Wm r S W π--???= Φ?=? 答案:①6.3?107W/m 2;②3.7?1026W ;③4.5?10-10, 约占20亿分之一。 2、设大气上界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在近日点时(d 1=1.47?108km )为S 1,在远日点 时(d 2=1.52?108km )为S2,求其相对变化值 1 2 1S S S -是多大。 答案:6.5% 同1(1):

221122122 11 2 12222 4414141.471 1.5210.93530.0647 d S d S S S S S S d d ππππ=-=-=-=- ≈-= 3、有一圆形云体,直径为2km ,云体中心正在某地上空1km 处。如果能把云底表面视为7℃的黑体,且不考虑云下气层的削弱,求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174W/m 2 云体:余弦辐射体+立体角 根据: 20 2/4 cos cos sin 2 T F L d L d d L π π πθθθθ?π=Ω == ??? 又由绝对黑体有4T F T L σπ== 所以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为 ()4 482 2 1 5.66961072732 174T E Wm σ--= =???+= 4、设太阳表面为温度5800K 的黑体,地球大气上界表面为300K 的黑体,在日地平均距 离d 0=1.50×108km 时,求大气上界处波长λ=10μm 的太阳单色辐照度及地球的单色辐射出射度。 答案:0.286 Wm -2μm -1,31.2 Wm -2μm -1

大气辐射传输校正模型(5S,modtran,acorn)

在遥感的实际应用中,常用很多简化的手段,如假设地面为朗伯面,排除云的存在,采用有关标准大气模式及大气气溶胶模式等,一次产生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型,主要分为两类, 1)采用大气的光学参数 2)直接采用大气物理参数如lowtran、modtran等大气辐射近似计算模型,而且还增加了多次散射计算 1. 5s模型 该模型的代码模拟计算海平面上的均匀朗伯体目标的反射率,并假定大气吸收作用与散射作用可以耦合,就像吸收粒子位于散射层的上面一样,则大气上层测 量的目标反射率可以表示为, 海平面处朗伯体的反射率 大气透过率 分子、气溶胶层的内在反射率 有太阳到地表再到传感器的大气透过率 S为大气的反射率 大气传输辐射校正模型-3 modtran 该模型是由美国空军地球物理实验室研制的大气辐射模拟计算程序,在遥感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图像的大气校正。

lowtran7是一个光谱分辨率20cm-1,的大气辐射传输实用软件,它提供了6种参考大气模式的温度、气压、密度的垂直廓线,水汽、臭氧、甲烷、一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的混合比垂直廓线,其他13种微量气体的垂直廓线,城乡大气气溶胶、雾、沙尘、火山喷发物、云、雨的廓线,辐射参量(如消光系数、吸收系数、非对称因子的光谱分布),以及地外太阳光谱。 lowtran7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设置水平、倾斜、及垂直路径,地对空、空对地等各种探测几何形式,适用对象广泛。lowtran7的基本算法包括透过率计算方法,多次散射处理和几何路径计算。 1)多次散射处理 lowtran 采用改进的累加法,自海平面开始向上直至大气的上界,全面考虑整层大气和地表、云层的反射贡献,逐层确定大气分层每一界面上的综合透过率、吸收率、反射率和辐射通量。再用得到的通量计算散射源函数,用二流近似解求辐射传输方程。 2)透过率计算 该模型在单纯计算透过率或仅考虑单次散射时,采用参数化经验方法计算带平均透过率,在计算多次散射时,采用k-分布法 3)光线几何路径计算 考虑了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效应,将大气看作球面分层,逐层考虑大气折射效应 由于lowtran直接使用大气物理参数,因而需要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出与 lowtran使用的大气物理参数相对应的大气光学参数179页 4.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 modtran可以计算0到50000cm-1的大气透过率和辐射亮度,它在440nm到无限大的波长范围精度是2cm-1,在22680到50000cm-1紫外波(200-440nm)范围的精度是20cm-1,在给定辐射传输驱动、气溶胶和云参数、光源与遥感器的几何立体对和地面光谱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辐射传输方程来计算大气的透过率以及辐射亮度。

(无水印)题库-大气辐射学复习题

84. 晴朗天空呈蓝色的原因(多选)? 【答案】:AD A. 主要是分子散射 B. 主要是粗粒散射 C. 散射能力与波长四次方成正比 D. 散射能力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 85.地面辐射差额的定义是()。【答案】:D A.地面吸收的太阳直接辐射与地面长波出射度之差; B.地面吸收的长波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 C.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长波出射度之差; D.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 86.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答案】:C A.物体温度越高,辐射能力越强; B.物体在热辐射平衡条件下,吸收多少辐射,放出多少辐射; C.黑体的辐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与其它因素无关; D.黑体最大放射能力所对应的波长与其绝对温度成反比。 87.大气具有保温效应的原因是【答案】:C A.大气容易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B.大气容易发射短波辐射 C.大气对长波辐射吸收多,对短波辐射透明度高 D.大气中水汽含量多 88.下列哪一条不是晴空呈兰色的原因: A.到达人眼的可见光,既非波长太长的光,又非波长太短的光; B.到达人眼的光是不同波长的混合散射光; C.到达人眼的光是不同波长的混合折射光; D.人眼感觉敏锐的色光偏向于绿色【答案】:C 89.温度为T的灰体球,对长波辐射吸收率为Aλ,对短波辐射发射率为ελ,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λ=ελ<1 B.Aλ〈ελ<1 C.Aλ〉ελ>1 D.Aλ=ελ=1 【答案】:A 90.一年中南京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日总量最大的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答案】:B 91.关于长波辐射在大气中传输不同于太阳辐射的特征,下列哪一条不正确() A.不计散射削弱作用 B.可以不考虑大气本身发射的长波辐射 C.具有漫射性质 D.必须考虑大气本身发射的长波辐射【答案】:B 92.分子散射的特点是:() A.与波长无关,前向散射大;B.与波长成正比,后向散射大; C.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前向后向散射相同; D.与波长四次方成正比,前向后向散射相同。【答案】:C 93.一年中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是() A.3月22日 B. 6月21日 C. 9月22日 D.12月22日【答案】:D 94.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可多选)() A.大气逆辐射B.太阳直接辐射C.地面有效辐射D.天空散射辐射【答案】:BD 95.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影响因素有(可多选)() A.太阳常数B.太阳高度角C.大气透明系数D.天空散射辐射【答案】:BC 96.到达地面的辐射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可多选)() A.大气逆辐射B.太阳直接辐射C.地面有效辐射D.天空散射辐射【答案】:ABD 97.由于辐射的作用,多年平均来说,大气是净得到能量还是净失去能量() A.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净得到能量B.通过太阳直接辐射净得到能量

大气辐射传输理论 第一章

大气辐射传输理论 引言 学科定义: 1、大气辐射学研究辐射能在地球-大气系统内传输和转换的规律及其应用,属大气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大气辐射学是天气学、气候学、动力气象学、应用气象学、大气化学和大气遥感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之一。 2、地球-大气系统的辐射差额是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及其演变的基本因素,可以说辐射过程与动力过程的作用共同决定了地球的气候环境。 学习、研究的意义 辐射是地气系统与宇宙空间能量交换的唯一方式 数值天气预报中需要定量化考察大气辐射过程 辐射传输规律是大气遥感的理论基础 气候问题——辐射强迫 近年来人类活动造成的地球大气气候变迁成为大气科学研究热点,其原因也在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某些物质会改变地球大气中的辐射过程所致。 大气辐射学主要研究内容: 一、地-气系统辐射传输的基本物理过程和规律,包括 1、太阳的辐射(97%E在0.3~3μm波段内,λ m=0.5μm附近); 2、地-气系统辐射(绝大部分E在4~80μm波段内,λ m=10μm附近); 3、不同地表状态云、气溶胶、水汽、臭氧、二氧化碳等对辐射传输的影响。 二、大气辐射学还要研究辐射传输方程的求解。 辐射传输方程:是描述辐射传播通过介质时与介质发生相互作用(吸收、散射、发射等)而使辐射能按一定规律传输的方程,在地球大气条件下,求解非常复杂,只能在一些假定下求得解析解,因此辐射传输方程的求解,一直是大气辐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另外,对辐射与天气、气候关系的研究也是大气辐射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从地-气系统辐射收支的角度,来研究天气和气候的形成以及气候变迁问题的。 相关内容: 许多复杂的物理动力气候学问题中,涉及到海洋、极冰、陆地表面的辐射和热状况,大气中的云、气溶胶、二氧化碳等因子在辐射过程中对气候所造成的影响,以及这些过程和大气辐射过程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关系。 第一章用于大气辐射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辐射的基本概念 太阳辐射和地球大气辐射虽具有不同的特性,其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以波动和粒子形式表现出的一种能量传送形式。 1.1.1电磁波及其特性 一、波:波是振动在空间的传播。有横波和纵波的形式之分。 二、机械波:机械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如声波、水波和地震波。 三、电磁波(ElectroMagnetic Spectrum):变化电场和变化磁场在空间的传播。 四、电磁辐射: 电磁能量的传递过程(包括辐射、吸收、反射和投射)称为电磁辐射。 五、电磁波的特性: 1、电磁波是横波 2、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 3、电磁波具有波粒二相性: 波动性:表现在电磁辐射以波动方式在大气中传播,并发生反射、折射、衍射和偏振等效应。也就是说电

大气科学基础王伟明版课后答案

大气科学基础王伟明版课后答案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答:0°-30°低纬:东北信风; 30°-60°中纬:盛行西风(西南风); 60°-90°高纬:极地东风(东北风) 2.地球的冷热极。 答:冷极:南极乔治峰,最低气温-90° 热极:索马里境内,最高温为63° 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 答: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洁空气。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P20) 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 答:变化:0°~90°最小:最大:正午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答:白天温度高,蒸发快,进入大气的水汽多,水汽压就大;夜间相反。每天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午后,一个最低值出现在清晨,在海洋上,或大陆上的冬季,多属于这种情况。但是在大陆上的夏季,水汽压有两个最大值,一个出现在9~10时,另一个出现在21~22时。在

9~10时以后,对流发展旺盛,地面蒸发的水汽被上传给上层大气,使下层水汽减少;21~22时以后,对流虽然减弱,但温度已降低,蒸发也就减弱了。与这个最大值对应的是两个最小值,一个最小值发生在清晨日出前温度最低的时候,另一个发生在午后对流最强的时候。而相对湿度的大小,不但取决于水汽压,还取决于温度。气温升高时,虽然地面蒸发加快,水汽压增大,但这时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减小。同样的道理,在气温降低时,水汽压减小,但是饱和水汽压随温度下降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增大。所以相对湿度在一天中有一个最大值出现在清晨,一个最小值出现在午后。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答:全球已出现过3次大冰期和2次大间冰期。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和雪线下降;大间冰期持续时间约3亿年,气候变暖,冰川退缩,气温和雪线上升,中纬度温度变化幅度高达10℃。 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 答;季风性显著,大陆性强 8.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 答: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人、地面、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10.在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团中,影响范围最广的气团是哪个 答:最广的:【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

大气科学概论加答案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题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答:0°-30°低纬:东北信风; 30°-60°中纬:盛行西风(西南风); 60°-90°高纬:极地东风(东北风) 2.地球的冷热极。 答:冷极:南极乔治峰,最低气温-90° 热极:索马里境内,最高温为63° 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 答: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洁空气。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P20) 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 答:变化:0°~90°最小:最大:正午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答:白天温度高,蒸发快,进入大气的水汽多,水汽压就大;夜间相反。每天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午后,一个最低值出现在清晨,在海洋上,或大陆上的冬季,多属于这种情况。但是在大陆上的夏季,水汽压有两个最大值,一个出现在9~10时,另一个出现在21~22时。在9~10时以后,对流发展旺盛,地面蒸发的水汽被上传给上层大气,

使下层水汽减少;21~22时以后,对流虽然减弱,但温度已降低,蒸发也就减弱了。与这个最大值对应的是两个最小值,一个最小值发生在清晨日出前温度最低的时候,另一个发生在午后对流最强的时候。而相对湿度的大小,不但取决于水汽压,还取决于温度。气温升高时,虽然地面蒸发加快,水汽压增大,但这时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减小。同样的道理,在气温降低时,水汽压减小,但是饱和水汽压随温度下降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增大。所以相对湿度在一天中有一个最大值出现在清晨,一个最小值出现在午后。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答:全球已出现过3次大冰期和2次大间冰期。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和雪线下降;大间冰期持续时间约3亿年,气候变暖,冰川退缩,气温和雪线上升,中纬度温度变化幅度高达10℃。 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 答;季风性显著,大陆性强 8.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 答: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人、地面、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10.在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团中,影响范围最广的气团是哪个 答:最广的:【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

羽流的红外辐射特性计算

羽流的红外辐射特性计算 成志铎 (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南京 210094) 摘要:为了研究坦克尾向的红外辐射特性,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坦克尾向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不同的排气速度、不同的喷口数目、不同的尾气成分以及有无风速这四种工况,进而分析这四种不同工况下的速度场、压力场、浓度场、温度场的分布情况,以及各个面的红外辐射量的对比,得出各个因素对辐射量影响的大小。由模拟结果可以看出有无风速对各个面辐射量影响最大;在喷口数目不同时左右两个侧面的红外辐射量的改变都接近50%;在出口速度增加了67%时,右侧面的辐射量约增加1.6倍;不完全燃烧比完全燃烧尾气对上表面的辐射量增加了21%。这些模拟结果一定程度为坦克排气的红外辐射特征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羽流坦克排气流场红外辐射 引言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坦克在战争中一直作为地面战的主要进攻型武器。发挥了很大的威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研制先进的反坦克武器。在这些反坦克武器中装有红外识别传感器,用以对坦克进行识别从而进行攻击。另一方面,坦克红外伪装隐身技术也在向前发展。为了提高这些武器的识别与反识别能力,必须对坦克目标本身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相对于不同地物背景下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深人细致地研究。[1] 而为了提高坦克的机动性、攻击性和防护性等性能,坦克发动机的功率不断升高,柴油机燃烧气体的温度以及燃烧产生的废气量大大增加,柴油机标定工况时的排气温度可达800 K以上。坦克排出的废气中主要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组成的,其光带均位于红外线的波长范围,这样会使坦克防护性能下降,因此对其尾气红外的计算对坦克是非常重要的。而要研究坦克排气的红外热辐射特征,首先需要了解排气流场与温度场的分布情况。[2]由于羽流的实际实验比较难做,所以大多是通过模拟,来验证处理方法的正确性,再应用于实际情况中。而在以前的研究方法中,在流场及壁温计算中采用了较简单的处理方法,没有将排气系统的三维流场计算、壁温计算与红外辐射计算结合起来。同时,计算结果缺乏与实测数据的比较和检验,不能适应工程应用的要求。本次设计将会采用FLUENT软件模拟出坦克发动机羽流的三维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以及浓度场,从而非常直观地看出尾气羽流的过程,为排气系统羽流的红外辐射特性的分析研究做出了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工作[3]。 1 控制方程 假设坦克的运行处于某一稳定的工况,即可以认为发动机的排气流动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可以当做稳态问题处理。本文采用三维、稳态、可压的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标准双方程湍流方程、组分方程、do方法来描述坦克的尾气的流动及辐射传热问题: 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方程): () () [()] m j m m j j j u D t x x x ρ ρρ ρ ρ ? ??? += ???? (1)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 一、太阳辐射光谱和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光谱 太阳辐射中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辐射光谱,见图2.4。从图中可看出,大气上界太阳光谱能量分布曲线,与用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计算出的6000K的黑体光谱能量分布曲线非常相似。因此可以把太阳辐射看作黑体辐射。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内部温度更高。根据维恩位移定律可以计算出太阳辐射峰值的波长λmax为0.475μm,这个波长在可见光的青光部分。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0.4~0.76μm),波长大于可见光的红外线(>0.76μm)和小于可见光的紫外线(<0.4μm)的部分少。在全部辐射能中,波长在0.15~4μm之间的占99%以上,且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前者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约50%,后者占约43%,紫外区的太阳辐射能很少,只占总量的约7%。

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通过星际空间到达地球表面。当日地距离为平均值,在被照亮的半个地球的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每秒每平方米的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用Rsc (Solar constant)表示,单位为(W/m2)。太阳常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一切有关研究太阳辐射的问题,都要以它为参数。关于太阳常数的研究已有很长历史了,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已经通过各种观测手段估计它的取值,认为大约应在1350~1400W/m2之间。太阳常数虽然经多年观测,由于观测设备、技术以及理论校正方法的不同,其数值常不一致。据研究,太阳常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这可能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有关。在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紫外线部分某些波长的辐射强度可为太阳黑子最少年份的20倍。近年来,气候学家指出,只要地球的长期气候发生1%的变化,就会引起太阳常数的变化。目前已有许多无人或有人操作的空间实验对太阳辐射进行直接观测,并在宇宙空间实验站设计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 JGSLJZ 【知识归纳】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强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大大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但尚有诸多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使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1.纬度位置 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主要原因。 2.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被赤道低压带控制,多对流雨,而副热带地区被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要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 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是因为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典例精析】 1.读“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下列因素中与A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与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差值)多少无关的是() A.云层的厚薄B.大气污染程度C.大气密度D.气温 【解析】云层的厚薄、大气污染程度以及大气密度都会影响大气透明度进而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答案】D 2.辐射差额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读“不同纬度辐射差额的变化示意图”,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a、b、c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电磁辐射在自然环境中的传输要点

§4 电磁辐射在自然环境中的传输 远距离探测是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的基本功能或主要应用。这必然会遇到电磁辐射在自然环境中的传输问题。不论是对地观测还是空间监视,辐射必然要穿越地球大气。显然,大气传输既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技术的基本内容。 辐射传输的基本问题是辐射同大气的相互作用。地球表面(陆地和水面)被大气包围着,大气分布在高度300km以下的空间。共分三层。对流层(0~10)km;同温层(10~60)km;电离层60km以上。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少。到30km高度已经下降二个数量级。大部分气体分布在10km以下高度。大气成份包括气体分子和悬浮粒子(气溶胶)。前者由氮(N2,78%)、氧(O2,21%)、臭氧(O3)、氩(Ar)和二氧化碳(CO2)等十几种分子组成。后者为烟尘、灰尘等微粒子。 电磁辐射在大气中传输,与大气中分子和粒子发生相互作用,主要是散射或吸收。其结果会使辐射中所携带的信息损失或畸变。传输特性的知识给出这种作用的详情。一方面可以校正畸变,另一方面也帮助系统设计者选择优良的辐射波段(窗口),保证信息传送。有许多情形,辐射同大气物质相互作用本身也是一种信息媒介。特别是主动式敏感过程,通过源(自然的或人工的)辐射同目标相互作用的结果来推断目标的相关性质。研究这种传输过程的本身就是获取目标信息的过程。例如,光雷达的光束穿过大气后,根据其变化测量大气成份。 4.1 反射、吸收、透射 4.2 大气的透射窗口 4.3 太阳辐射与地面反射 4.4 大气中的吸收和散射 4.4.1吸收 4.4.2散射 4.1 反射、吸收、透射 照理,电磁辐射同物体相互相互作用,会发生三种可能的情况。部分能量被反射和散射(反射率ρ),即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而未进入物体;其它的能量则进入了物体。在进入物体的能量中,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吸收率α),而另一部分则因物体透明而使其发生折射,然后从物体的另一端透射出去(透射率τ)。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这三部分的比例因子之和应当等于1,即 α+ρ+τ=1 (1-7)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

一、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二、为何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气温却很低 一个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与该地区的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和大气状况有关。一般是,太阳高度角愈大(纬度愈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短(海拔愈高)、被大气削弱的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愈多;反之,则愈少。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 1.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2.海拔最高,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前通过大气层的光程较短; 3.高原上大气的密度较小(空气稀薄),大气中的水汽、固体杂质含量较少,云量少,大气透明度好。上述原因,使得太阳辐射的折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大大减弱,从而使太阳辐射增强;夏季时也比其他地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 1.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层中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却很差,不能很好地保存地面辐射的热量, 2. 加以高原上风速较大,更不利于热量的积累和保持,所以,即使是夏季,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也很低,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所以,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年总辐射最高的地区,也是我国夏季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