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为什么比中国人差
中日教育差异到底在哪

中日教育差异到底在哪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6年第2期文 / 黄文力教育是决定一个现代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的最根本原因之一,这一点相信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证明。
日本曾经向中国学习语言和文化,并把中国语言和文化引入到了日本本土,日本的每一样东西,每一种习俗,似乎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史上的日本曾经毫无保留地学习和沿用了中国的语言和习俗,又逐渐发展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特有的文化。
然而同属于一个文化圈的两国现在教育水平确是差异明显。
今天的中国人中,成人识字率才81.5%,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占人口15%以上,离教育现代化的起限相差8.5%;大学毛入学率为5%,离教育现代化起限30%相差25%。
相比之下,日本不愧重视教育的美名。
日本早已达到了100%的小学教育和100%的初中教育;大学毛入学率为40.3%,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8%;成人识字率近100%。
忽略历史的原因造成我们两国差异外,现今,处于和平发展的两国为什么差异还是那么大?中国人一向自认为最重视教育,并一再强调“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中国父母也的确是对孩子不惜一切,可是由于国家教育经费缺乏,由于普通教育制度缺陷,以及迎合我们现在发展大潮急功近利的心态,都忽视了教育本身的最终目的。
中日两国教育政策理念的差异据估计,全民入学,中国的初级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大约与日本相差二十年,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教育经费只相当于日本1970年左右的水平。
再来看与百姓智力关系密切相关的信息化指标:2009年底,中国网民数已接近4亿,一个庞大“E国”诞生,全中国上网普及率大有提高。
日本的人口比中国少得多,但同一时期上网人数达到8500万人,普及率突破70%,几乎所有14 ~ 75岁的日本人都可以上网。
此外,日本的网络更加发达,宽带通信费用低速度快,宽带上网费占每个家庭收入的比例才0.8%,被评为世界第一。
而中国的网络速度慢,服务差,宽带网正在普及当中,全国一般地方水平则相当低。
日本和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有何不同?

日本和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有何不同?人际关系在日本和中国文化中都扮演着核心的角色。
然而,两国之间的人际关系行为却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在此,我们将探讨日本和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的不同之处。
1. 礼仪的差异在中华文化中,重视礼仪和尊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人认为,过于亲密的交往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损失。
例如,只要和长辈、上司等有关系的人见面,中国人必须要表达尊重,这种尊敬被体现在使用特定的称呼、行为方式和回答的语气等方面。
而日本社会则更加看重规范行为,保持距离和礼仪是相当重要的。
因此,尊重和谨慎是日本社会的重要价值观,表现在使用敬语、礼物、鞠躬等行为上。
2. 群体中的角色扮演在中国人际圈中,个人的行为主要通过其所处的社会角色加以确定。
另一方面,日本人则在大部分时候会观察周围的态度,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这种行为被称为“空気読み”,意为感受周围环境来掌握气氛和情况。
这种行为对于日本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相信在集体中保持和谐是最重要的。
3. 沟通方式的不同日本和中国之间的沟通方式有许多不同之处。
在中国文化里,以间接方式传递信息非常普遍,通过暗示、暗示以及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反映在交际过程中,中国人经常使用象征、说谎和夸大的比喻手法来表达含糊的信息。
而日本人往往显得更加直接,注重以表达者的真实态度传达出来,他们对沟通的主张是“简洁明了”。
4. 程序化的方式在中国的人际交往中,情感和关系比较复杂,常常使用“君子交朋友,慎言语,重诺信”等格言。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重视人情,更多的是交换人之间的情感和信任,特别是一些礼节性的行为,如请客、送礼等。
而日本人则采用一种被认为是系统化的方式处理社交关系问题。
例如,升值、降职等人际关系处理问题会被支付特别的注意;同时还涉及到应该赠送多少礼物、如何选择合适的礼物等方面。
然而,这种行为对于日本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日本文化中存在一种承诺行为,即他们相信约定必须被遵守,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持关系。
从日本人的生活习惯透视日本民族性

从日本人的生活习惯透视日本民族性王豫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 陕西西安 710071)【摘 要】 本文从一些日常生活习惯和社会现象出发,分析了日本人的敬业、一丝不苟以及“和”的精神所带来的日本特有的“委婉、暧昧”、“恩情”和“集团意识”等民族性,并分析了这些国民性所产生的历史和地理根源以及对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日本人;生活习惯;民族性 日本人说;“中国は近くて遠い国です(中国是既近又远的国家)。
”而对于中国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日本,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度,日本人,一个时而友好时而敌视的民族,这是许多人对日本及日本人的看法。
日本人自隋唐开始研究中国,继而研究欧洲上百年,才造就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地位。
面对昔日远方来朝,今日成就显赫的国度,我们既不能稳坐汉唐辉煌的史书之上轻蔑其为蕞尔小国,更不能自贬身价、盲目哈日。
研究一下日本近代能够快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取长补短,对于我国自身的发展将会大有裨益。
然而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际地深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本文以在日本实际生活的所见所闻来探讨日本这个民族的特性,为我们全面了解日本及日本人尽微薄之力。
一、经济发达背后的日本民族性留学日本德岛大学的四年,最让我难忘的是那里农村与城市的完美结合。
四国是日本四大岛屿中最小、最不发达的一个岛,而德岛是日本四国地区的一个小地方,是居住在大城市的许多日本人从不问津的地方。
去之前,问起日本人有关那里的情况,你首先会听到:“徳島は田舎です(德岛是农村)”这样的回答。
带着我们中国人对农村固有的印象来到了这片土地的时候,眼前的景色令人大吃一惊。
灯火通明的百货大楼,大街小巷的超市,随处可见、建筑模式统一、标志醒目的24小时便利店。
入其店堂,方知什么是服务的周到,言语之典雅谦恭,举止之得体周详,还有你购物后所受到的深深地致谢,彷佛使你真的感到店家的生存就是依靠你的垂爱,原来所谓的“顾客是上帝”是这样一种感觉。
中国崛起 日本人为何如坐针毡?

奇, 好像什么都没有发 生过一样。 事 情本来就应该如此嘛, 超过日本有什 么好奇怪的, 超过它1倍倒差不多。 0
为什 么呢 ? 因为 我们 的人 口就 是 日本
的1 倍 , 们 的陆 地 国土 是 日本 的 2 0 我 6
到底 日 的经 济怎 么样 ? 们用 本 我
倍。 中国的 经 济实 力能 够 超 过 日 l 本 0 倍 吗 ? , 什么 呢 ?因为 中国 的 经 能 为 济实力还 远 远没 有发 力 , 还 处在 一 她
配套 , 中国。 去 过去几 十年 , 当人们 每
造 血的 , 剩 下制造 业 了c 不 幸 , 只 很 日 本制造 业在 19年 后是 绝 对 地下降 , 95 而且被 中美两 国远 远 地 抛 离。 这种 趋 势很 可 怕, 因为 日 制 造 业 大都 集 中 本
人会有什么反应呢?
再次要征服全世界, 否则 , 为 日本 能
还很 难 说 。 旦 日本 的汽 车市 场被 新 一
制造 和 出口汽 车及零 部件不 是一 件难
兴 的 工 业化 国家 占去了一块 , 本 的 日
事。 仅在2 0 年, 0 9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
大 的 汽 车生 产 国 。 00 到2 1 年底 , 中国
国 际 纵 横 6u口 jI z口N1 4E 1 6 5 N
成了 英语 , 本 变 成 了一 个 全 世 界人 日 类趋之 若 鹜 的文化中心 。 在 1 9年 , 本 的 农业 产 值 按 美 95 日 元定价 是 美国 的8 %、 8 中国 的22 。 . 倍 这 有 谁会 相信 ? 道 日本 的农 田里 生 难 长 出 来 的不 是 水 稻 , 而是 黄金 ? 个 一 土地 贫 瘠 、 域 狭 小 的 地 方, 农 业 地 其
日本人评价中 国人长相

日本人评价中国人长相在多元且全球化的当今社会,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对于彼此的观察和评价也逐渐成为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其中,关于中国人长相的评价,在日本人的视角中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观点。
首先,部分日本人认为中国人的长相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人们在面部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比如,北方人的面部轮廓相对较为立体,五官较为大气;南方人则往往更显清秀,眼睛较为灵动。
这种多样性在日本人看来,是中国丰富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一种外在体现。
一些日本人觉得中国人的眼睛常常透露出深邃和智慧。
这或许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关,长期的文化熏陶使得中国人在眼神中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气质。
他们认为,从中国人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坚韧、勤劳和对未来的期望。
在肤色方面,日本人认为中国人的肤色具有健康的光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注重保养和锻炼,使得整体的肤色看起来充满活力。
然而,也有部分日本人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
由于受到一些片面的媒体报道或者个人有限的接触范围,他们可能会对中国人的长相形成一些不准确甚至负面的看法。
但这种观点往往是基于无知和狭隘的认知,不能代表大多数日本人的真实想法。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长相的评价往往是主观的,并且容易受到文化、个人经历和媒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不能仅仅根据部分日本人的评价来定义中国人的长相特征,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被简单地归类和概括。
同时,我们也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些评价。
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可以作为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契机。
通过更多的交流与互动,让日本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和中国人。
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摒弃刻板印象和偏见,尊重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之处。
长相只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质和精神。
中国人以其勤劳、善良、智慧和勇敢的品质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这才是真正值得被关注和尊重的。
日本和中国的旅游文化有什么不同?

日本和中国的旅游文化有什么不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拓展,旅游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生活方式之一。
日本和中国作为亚洲两个“旅游大国”,旅游文化对于两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
但是,虽然日本和中国都位于亚洲,但是在旅游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1.旅游态度不同从日本和中国的旅游态度来看,可以明显感受到两国旅游文化的不同。
相对于许多国家的游客来说,日本的游客通常很安静、不善言辞,充满着礼貌和谦逊的态度。
而中国的游客则通常比较吵闹,讲话声音比较大,与人接触时通常非常热情,不喜欢一个人独自旅行,往往会组织一个团队来旅游。
在旅游交流中,日本人更多的将其视作一种文化体验和感受,而中国人则更多的视其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享受。
2.旅游行程安排不同在旅游行程方面,日本和中国也有很大的不同。
日本的旅游行程通常会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按部就班地游览景点,素以严谨和整齐著称。
而中国的旅游行程则常常是自由度很高的个性化定制,旅游的时间和地点都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偏好而自由选择。
此外,中国的旅游行程也愈加多远足、攀爬、探险等体验式旅游项目,景点之间的联系更加多元。
3.旅游风格出现差异在旅游风格上,日本和中国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日本的旅游风格通常是安静、自然、文化和独立观光的,而中国的旅游风格则常常是团体概念、集体意识和群体活动的。
日本人特别注重旅游体验的质量,为了更好地体验欣赏,他们往往会花费更多的时间、钱和精力来游览景点和文化古迹;而中国人则更注重旅游的交际、打牌、玩耍等群体游戏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互相的交流和沟通,来丰富人生阅历和享受旅游所带来的喜悦。
4.用餐和住宿习惯有区别在用餐习惯方面,日本人的生活习惯非常规律,用餐时间很固定,而中国人则往往会因为旅游需要而变得不规律。
日本的餐馆以品种齐全、味道美丽、环境清幽、文化内涵丰富引人注目;中国的则常常强调地方特色和文化,注重口味的选择和呈现形式的丰富性。
跨文化比较:日本人的死板与中国人的灵活

跨文化比较(三):日本人的死板与中国人的灵活Cross-cultural Comparison(3): Inflexible Japanese and Flexible Chinese我小时特别喜欢看战争片,尤其是抗日影片,那时同许多孩子一样,看的只是一个热闹。
长大后才渐渐明白,日本鬼子并不像有些抗日神剧宣扬的那样笨,否则,我们不会艰苦进行了八年的斗争,如果加上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战,我们用了十三、四年的时间,才把日本人打败了。
但影片中有些情节,我一直搞不懂,直到看到一篇文章,那是记者对健在的老八路军战士的采访。
抗战片中常会有这样的事情,我们八路军化装成日本人,碰到日本鬼子的队伍,见了面,叽里呱啦一通日语,就糊弄过关了。
大字不识几个的八路队员为何那么容易就糊弄了日本人呢?原来日本鬼子的口令一旦定好就轻易不会改变,我们的战士日夜操练那句日语,见到鬼子,无论对方说什么,我们就说那句话,保证管用。
日本人很严谨,定好的事情不会轻易变动,日本人的坚持和执着到了死板的地步了。
我在外贸公司从事国际贸易时,来了一位日本人要考察石英石的情况。
我们告诉他要去大约60公里外的新泰市去看看,结果这位日本人不惜花费长途话费,给他的社长打电话,说明情况得到许可后,他才跟着我们去了新泰市。
身在国外,老板也看不到,就是去了北京,别人也不知道啊。
这就是日本人。
日本人的性格像是计算机程序,如果你设计得好,考虑周全,他会运转得很好。
如果有什么没考虑到的地方,甭指望他们会自己临机应变,他们只会死机或者蓝屏。
去日本打工的研修生,见到日本人跑着去卫生间,大为不解,认为是内急得不得了了,后来才知道,那是为了节约时间而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
日本人凡事都有计划,定好条条框框,而后严格执行,一丝不苟,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有点可笑了。
曾有人去日本打工,在饭店洗碗刷盘子,总觉得那挂在墙上的规定简直就是毫无意义。
盘子要洗几遍,如何洗刷,连刷盘子也有程序。
可我们那些打工者总是少洗几遍,省时省工,总觉得没有必要,结果最后被炒了鱿鱼。
中国人体质普遍比日本人韩国人差的原因

中国人体质普遍比日本人韩国人差的原因【一】中国人的早餐过于简单,营养不丰富。
在中国地方的家庭,个人意识中根本不重视早餐的营养成分,过于简单,认为“吃饱就不错了”。
很多家庭早餐要么是吃面包,或素面条,或吃稀饭,吃一些素菜,营养成分欠缺。
对于人的营养吸收来说,早餐很重要,注重早餐营养的多样性,应加入牛奶、蛋类、肉食等,重视早餐的品质,对提高中国人的身高有重要意义。
相对比于日本人韩国人,早餐中应该多些牛排、煎乌鸡蛋、骨头汤、水果沙拉、牛奶等,这就需要父母多多付出资金和时间哦,尤其是在儿女青少年身体发育和青春后期的脑发育时间哦。
【二】“升学率”为单一指挥棒,一切体质达标都为其让路。
中国学生缺少体育锻炼,身体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
再加上近两年雾霾严重,导致户外运动的空间大打折扣。
运动有激活身体机能,可促进肌肉再生,可以调节内分泌处于平衡状态。
热爱运动的人,人的身体会强壮。
同时,运动还可以经积蓄体内的能量,增强人身体的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
现在的孩子,面临这些危机:手机危机、电视危机、网络游戏危机,孩子的课余时间里,学生为了玩手机成了“低头族”,学生沉迷电视与网络游戏,他们的运动时间被挤占,没有足够的运动量,就不会有强健的身体。
【三】教育观念严重欠缺:中国家庭对孩子的培养,偏重于智育,而不够重视人的运动锻炼。
前段时间,有很多网络热点的讨论其实与运动有关:80后暮气沉沉,中国白领被名车娇妻豪宅榨干人生,中国过劳死人数世界第一等等,如果拥有个人休息的空间,人们重视运动,中国人的身体会充满活力,中国人的身体会强健来。
热爱运动,学会休闲,是白领的一种富有生态的生活。
【四】中国工人的饮食过于简单,营养不均衡。
中国是世界工厂,中国有数亿的工人,他们在工厂里的饮食过于简单,工人的用餐在蔬菜、肉类汲入过少,吃水果太少,营养不均衡。
没有均衡的营养,就不会有好的身体。
【五】中国人从来没有树立营养膳食的观念,有时大吃大喝,有时又饥肠辘辘,吃喝无着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为什么中国人差?
日本人平时在家吃饭都非常简单,一碗饭、一点蔬菜、一条烤鱼、一碗酱汤、
一点咸菜。日本人开的车一般都是排量很小的家庭用车,在日本绝对找不到带游
泳池的私人住宅,即便是比较富裕的家庭妇女通常也只是到高级酒店和朋友一起
吃一顿套餐而已。
日本人算得上奢侈的一项活动可能就是每个日本人家里都会有浴缸,日本人
喜欢每天泡澡。
家里泡澡还不够,日本人还喜欢去温泉泡澡,下到浴池,日本人嘴里还会情
不自禁地嘟囔一句:我真奢侈。
相比较起来中国人的生活比日本人奢侈多了。他印象最深刻的是,BBC的一
部纪录片报道中国下岗工人的伙食,日本人看了之后震惊了,因为这个下岗工人
一家三口的晚饭竟然是四菜一汤,英国人看到这一幕也晕了,他们纷纷感叹:中
国人真奢侈!
除了吃,中国人在日常花销方面也比日本人奢侈,同样的一件中高端衣服,
中国的价格要比美国和日本都贵很多。同样的一款日本厂家汽车,中国的售价要
比日本的售价高很多。
再来看旅游方面,2016年中国到国外旅游的人数一共1亿4000万人次。为
什么中国有钱人这么多?
可是事实上呢,2016年日本人均GDP大约是38000美元,而同年中国的人
均GDP约8200美元,两者相差了4倍多!可是为什么中国人处处都显示出比日
本人还有钱?
事实上,日本不仅人均收入高,现在日本人均的金融资产大约有10万美元
(其实日本人根本不缺钱),而且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还十分完善,一个人从生到
死如果什么都不做,政府的保障制度也可以解决他基本的温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