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步步高第一章第3讲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步步高第一章专项提能特训1

专项提能特训1物质分离、提纯过程的综合分析1.(2020·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检测)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铵和碳酸氢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
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实验。
下列试剂或操作不合理的是()A.试剂①为Ba(OH)2溶液B.操作②为结晶C.操作③为过滤D.试剂④为稀HNO3答案 B【本题解析】根据题意,可用Ba(OH)2溶液除去SO2-4、NH+4和HCO-3,NH3·H2O通过加热除去,操作②为加热;过量的Ba2+用Na2CO3溶液除去,过滤除去沉淀,滤液中过量的OH-和CO2-3用硝酸除去,则操作③为过滤,试剂④为稀HNO3。
2.(2016·上海,16)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答案 C【本题解析】KNO3中混有NaCl应提纯KNO3,将它们都溶于水,并降温结晶。
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基本无明显变化。
则有,操作Ⅰ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操作Ⅱ是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操作Ⅲ为冷却结晶,利用溶解度差异使KNO3结晶析出,过滤,洗涤,干燥即得KNO3晶体。
故选C。
3.(2020·广东茂名五大联盟学校联考)某同学查阅教材得知,普通锌锰电池筒内的无机物主要为MnO2、NH4Cl、ZnCl2等。
他在探究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并回收利用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操作①中玻璃棒能加快固体溶解B.操作②为过滤,得到的滤液显酸性C.操作③盛放滤渣的仪器是坩埚D.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的杂质答案 D【本题解析】操作①中玻璃棒搅拌起到加速溶解的作用,A 项正确;操作②得到的滤液中含有NH 4Cl 、ZnCl 2,溶液呈酸性,B 项正确;操作③是在坩埚内灼烧滤渣,C 项正确;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灼烧后的滤渣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证明黑色固体是二氧化锰,所以操作④的目的不是除去滤渣中的杂质,D 项错误。
【步步高】2018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二章 第2讲

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纲要求]1.能正确辨析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并判断其正误。
考点一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定义相同点不同点实例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都是化合物一定条件下能够电离产生离子能导电NaClH2SO4NaOH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不能电离不能导电蔗糖酒精注意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电离平衡不存在存在溶液中存在微粒种类水合离子、水分子水合离子、水分子、弱电解质分子电离过程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可逆、存在电离平衡举例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等强碱:KOH、NaOH、Ba(OH>2等绝大部分盐:BaSO4、BaCl2等弱酸:CH3COOH、HCN、H2S、H2CO3等弱碱:NH3·H2O、Cu(OH>2等H2O及小部分盐:(CH3COO>2Pb等3.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深度思考1.某物质溶于水所得的溶液能导电,该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吗?答案不一定,如Cl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它不是化合物,所以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再如CO2、SO2、NH3的水溶液也能导电,但导电的原因并不是CO2、SO2、NH3分子的电离所致,而是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H2SO3、NH3·H2O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致,故CO2、SO2、NH3是非电解质。
2.某物质的水溶液导电性很强,该物质一定是强电解质吗?答案不一定,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必然联系。
溶液导电性强弱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及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很弱,浓度较大的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可能比较强。
【步步高】2018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二章 第4讲

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考纲要求]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相关概念1.用分类思想理解氧化还原反应(1>根据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或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可以把化学反应划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b5E2RGbCAP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是有无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2.结合实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实例:在Fe2O3+3CO错误!2Fe+3CO2的反应中Fe2O3是氧化剂,CO是还原剂;C元素被氧化,Fe元素被还原;Fe2O3具有氧化性,CO具有还原性;CO2是氧化产物,Fe是还原产物。
p1EanqFDPw(1>相关概念还原剂在反应中表现为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实质上失电子。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DXDiTa9E3d氧化剂在反应中表现为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实质上得电子。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RTCrpUDGiT(2>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①常见氧化剂a.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一般被还原为Cl-。
b.元素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如浓硫酸,一般被还原为SO2。
c.过氧化物:如H2O2,一般被还原为H2O。
②常见还原剂a.活泼的金属单质:如Zn,一般被氧化为Zn2+。
b.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H2,一般被氧化为H2O。
c.元素处于低价态的物质:如CO,一般被氧化为CO2。
③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还原产物中间价态氧化产物深度思考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5PCzVD7HxA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高三理化生步步高大一轮复习——化学人教高三PPT课件

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通入足量的NH3” NO
(1)“一定大量3共存” (2)“可能大量共存” (3)“不能大量共存”
与NH3·H2O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审清关键字
知识梳理
第15探页/究共7高6页考
练出高分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I 考点二 离子的检验和推断
(2)H+不能和__O_H_-_、__C_O_23-_(H_C_O__- 3 )_、_S_2-_(_H_S-_)_、_S_O_23-_(H__SO_-3_)_、_P_O_34-_(_H_2P_O-4 , H_P_O_24-_)_、_S_iO_23_-_、_A_lO_-2_、__C_lO_-_、_F_-_、_C_H_3_C_O_O_-_、_N_O_- 2__共存 。
题组一 无限制条件的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
1.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的是 ( C )
A.Na+、Mg2+、Cl-、OH-
生成Mg(OH)2沉淀
B.H+、Ca2+、CO23-、NO- 3 C.Cu2+、K+、SO24-、NO- 3 D.Na+、HCO- 3 、OH-、Ca2+
H共+存与,CCOa322+不与能C大O量32 会生成CaCO3沉淀
高考中的常见表述
误点点悟
“无色”
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pH=1”或“pH=13”
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 只能是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不能大 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量共存,不包括其他类型反应的离子
“透明”
“透明”也可“有色”
“不大量共存”
易看成大量“共存”
“与Al反应放出H2” “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2 mol·L-1”
【步步高】2018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一章 第4讲

第4讲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考纲要求]1.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3.能按要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会进行有关误差分析。
4.会根据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和。
深度思考1.观察两个试剂瓶上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5%硫酸铜溶液”中的5%是什么含义?答案5%表示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即100g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5g 硫酸铜溶质。
(2>0.4mol·L -1NaCl 溶液中的0.4mol·L -1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1L 该NaCl 溶液中所含NaCl 的物质的量是0.4mol 。
(3>从上述两种溶液中分别取出5mL ,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NaCl 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
答案5%0.4mol·L-1解读溶液一旦配好,它的质量分数及浓度就不再改变。
从中取出部分溶液,其质量分数及浓度也不变。
2.填空(1>将Na通入水中,其溶质是__________;(2>将Na2O溶于水,其溶质是__________;(3>将CuSO4·5H2O溶于水中,其溶质是__________;(4>将SO3溶于水,其溶质是________。
答案(1>NaOH(2>NaOH(3>CuSO4(4>H2SO4题组一根据c B=错误!的计算1.将10.6gNa2CO3溶于水配成1L溶液(1>该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2>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Cl固体,使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需加入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届高中化学高三步步高一轮复习资料第一章 第1讲

①浓HNO3、酸性KMnO4溶液、氯水、 溴水等腐蚀橡胶 ②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
NaOH、Na2CO3、Na2SiO3溶液等
5.玻璃仪器的洗涤 (1)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均匀的水膜,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2)常见残留物的洗涤
大一轮复习讲义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能识别化学品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考点一 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 考点二 化学基本操作及安全 真题演练 明确考向 课时精练
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 01
7.常见实验事故的处理
实验事故
处理方法
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抹布、石棉或沙子盖灭,不能用水灭火
浓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 苯酚沾到皮肤上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5%的稀硼酸 用酒精擦洗
误食重金属盐
服用大量牛奶或蛋清,并及时送往医院
1.可加热的仪器
核心知识梳理
(1)仪器②为蒸发皿。使用方法: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 其容积的 2,蒸发浓缩时要用 玻璃棒 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
3 (2)仪器③为坩埚。使用方法:用于灼烧固体物质,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_泥__三__角__
上加热,取放坩埚必须使用 坩埚钳 ,加热完的坩埚应放在 石棉网 上冷却。
防挥发
①密封,置于阴凉处 ①浓盐酸、浓氨水等置于阴凉处
②液封
②液溴用水封
【步步高】2018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大题冲关滚动练之一

大题冲关滚动练之一——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综合题1.有一瓶澄清溶液,可能含有NH错误!、K+、Na+、Mg2+、Ba2+、Al3+、Fe3+、Cl-、I -、NO错误!、CO错误!、SO错误!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①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完全溶解;取部分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④另取部分③中的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加入NaOH溶液过程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完全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a2+、Al3+、I-、NH错误!Mg2+、Fe3+、CO错误!、SO错误!、NO错误!(2>Al3++3OH-===Al(OH>3↓Al(OH>3+OH-===AlO错误!+2H2O2.(1>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适当加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该溶液中确定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确定其存在可补充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步高】2018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三章 大题冲关滚动练之二

大题冲关滚动练之二——无机化工流程题1.活性氧化锌用作橡胶硫化的活性剂、补强剂。
以氧化锌粗品为原料制备活性氧化锌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一些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Fe(OH>3(1>“溶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Zn2+、SO错误!,另含有Fe2+、Cu2+等杂质。
先加入__________(填“Na2CO3”或“H2SO4”>调节溶液的pH至5.4,然后加入适量KMnO4,Fe2+转化为Fe(OH>3,同时KMnO4转化为MnO2。
经检测溶液中Fe2+的浓度为0.009mol·L-1,则每升溶液中至少应加入________molKMnO4。
(3>杂质Cu2+可利用置换反应除去,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淀”得到ZnCO3·2Zn(OH>2·H2O,“煅烧”在450~500℃下进行,“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溶解时的反应速率(2>Na2CO30.003(3>锌粉(4>ZnCO3·2Zn(OH>2·H2O错误!3ZnO+CO2↑+3H2O↑2.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过滤后滤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煅烧FeCO3生成产品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考纲要求1.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 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含义。
2.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1.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2)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如:1 mol Fe、1 mol O2、1 mol Na+或钠离子。
(3)物质的量与微粒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n=NN A或N=n·N A2.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M,单位:g·mol-1。
(2)数值:当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3)关系:物质的量(n)、质量(m)与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为n=mM。
(1)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2)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 g()(3)2 mol H2O是1 mol H2O摩尔质量的2倍()(4)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5)1 mol O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6)22 g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7)1 mol NaCl和1 mo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目()答案(1)×(2)×(3)×(4)√(5)×(6)√(7)×1.在0.5 mol Na2SO4中含有的离子的个数和氧原子的质量分别是()A.1.5 N A 2 molB.1.5N A32 gC.3.01×1023 4 molD.N A64 g答案 B2.3.4 g OH-含有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
答案2N A或1.204×10243.若12.4 g Na2X中含有0.4 mol钠离子,Na2X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答案62 g·mol-116【本题解析】1 mol Na2X中含有2 mol钠离子,0.2 mol Na2X中含有0.4 mol钠离子,则Na2X的=62 g·mol-1;X的相对原子质量=62-46=16。
摩尔质量为M(Na2X)=12.4 g0.2 mol4.最近材料科学家研究发现了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 K下呈现超导性。
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1.3H2O。
若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试计算12.2 g该晶体中含氧原子数为__________,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mol。
答案0.33N A0.26物质中某指定微粒数目的计算技巧(1)明确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谁是整体?谁是部分?(2)原子(电子)的物质的量=分子(或特定组合)物质的量×1个分子(或特定组合)中所含这种原子(电子)个数第4题中,Na0.35CoO2·1.3H2O是整体,计算对象氧原子、氢原子为部分,它们的关系为:Na0.35CoO2·1.3H2O~3.3 O~2.6 H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2.气体摩尔体积3.阿伏加德罗定律4.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1)标准状况下,H2和N2的气体摩尔体积均为22.4 L(×)(2)在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一定不是22.4 L·mol-1(×)(3)在标准状况下,1 mol O2与1 mol SO3的体积相同(×)(4)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H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约为3.01×1023(√)(5)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12C18O和NO体积相同(√)(6)不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CO和N2密度相同,则二者含有的原子数相同(√)(7)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H4和NH3含有的质子数相等(√)题组一n=VV m=mM=NN A的应用1.已知:①6.72 L NH3(标准状况下)②1.204×1023个H2S分子③5.6 g CH4④0.5 mol HCl,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体积大小:④>③>②>①B.原子数目:③>①>④>②C.密度大小:④>②>③>①D.质量大小:④>③>②>①答案 B【本题解析】①标准状况下,6.72 L NH3的物质的量为6.72 L22.4 L·mol-1=0.3 mol;②1.204×1023个H2S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1.204×10236.02×1023 mol-1=0.2 mol;③5.6 g CH4的物质的量为5.6 g16 g·mol-1=0.35 mol;④HCl物质的量为0.5 mol。
由上述计算可知物质的量④>③>①>②,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大小为④>③>①>②,A项错误;①标准状况下6.72 L NH3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 mol×4=1.2 mol,②1.204×1023个H2S分子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3=0.6 mol,③5.6 g CH4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5mol ×5=1.75 mol,④0.5 mol HCl 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2=1 mol,原子数目之比等于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原子数目③>①>④>②,B 项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①NH 3相对分子质量为17,②H 2S 相对分子质量为34,③CH 4相对分子质量为16,④HCl 相对分子质量为36.5,故密度大小④>②>①>③,C 项错误;①NH 3的质量为17 g·mol -1×0.3 mol =5.1 g,②H 2S 的质量为34 g·mol -1×0.2 mol =6.8 g,③CH 4质量为5.6 g,④HCl 质量为36.5 g·mol -1×0.5 mol =18.25 g,故质量大小④>②>③>①,D 项错误。
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 a g 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 ,则b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 (L)是( )A.22.4ap bN AB.22.4ab pN AC.22.4N A b aD.22.4pb aN A答案 D【本题解析】解法一 公式法: a g 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pN Amol, 双原子分子的摩尔质量=a gp N Amol =aN A p g·mol -1, 所以b g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b g aN Apg·mol -1×22.4 L·mol -1=22.4pbaN AL 。
解法二 比例法:同种气体的分子数与质量成正比,设b g 气体的分子数为N a g ~ p b g ~ N则:N =bp a ,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为pb aN A mol,所以b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pbaN A L 。
3.利用太阳能制氢,若光解0.36 g H 2O,可生成H 2的体积(标准状况)____________,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
答案 0.448 L 0.04N A以物质的量(n )为核心的思维模板N÷N AN A××MM÷mV(g)注V m与温度、压强有关,标准状况下V m=22.4 L·mol-1。
题组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4.(2020·哈尔滨模拟)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等的CO、CO2气体时,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入的CO分子数比CO2分子数少B.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C.CO的摩尔体积比CO2的摩尔体积小D.甲中CO的密度比乙中CO2的密度小答案 D【本题解析】质量相等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7,在温度和压强相同时体积之比为11∶7,但摩尔体积相同。
5.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侧充入1 mol N2,右侧充入一定量的CO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右侧与左侧分子数之比为4∶1B.右侧CO 的质量为5.6 gC.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相氢气密度的14倍D.若改变右侧CO 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保持温度不变,则应充入0.2 mol CO 答案 C【本题解析】左右两侧气体温度、压强相同,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左右体积之比为4∶1,则左右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1,所以右侧气体物质的量=0.25 mol 。
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则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282=14倍。
题组三 (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6.按要求解答问题(1)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A 的密度为2.857 g·L -1,则气体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可能是________气体。
(2)标准状况下,1.92 g 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3)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18 g,完全燃烧后测得CO 2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则①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________g·L -1。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___ g·mol -1。
答案 (1)64 SO 2 (2)64 (3)①1.61 ②36【本题解析】(1)M =ρ×22.4 g·mol -1≈64 g·mol -1。
(2)M = 1.92 g 0.672 L22.4 L·mol -1=64 g·mol -1。
(3)CO 燃烧发生反应:2CO +O 2=====点燃2CO 2,CO 的体积与生成CO 2的体积相等,燃烧后CO 2的总体积为11.2 L,故18 g 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为11.2 L,在标准状况下,18 g 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设CO 的物质的量为x mol,CO 2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28x +44y =18x +y =11.222.4,解得x =0.25,y =0.25。
①原混合气体的密度=18 g 11.2 L≈1.61 g·L -1。
②解法一:M =ρ·22.4 L·mol -1=1.61 g·L -1×22.4 L·mol -1≈36 g·mol -1;解法二:M =18 g 11.222.4 mol =36 g·mol -1; 解法三:M =28 g·mol -1×50%+44 g·mol -1×50%=36 g·mol -1;故平均摩尔质量为36 g·mo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