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计算
高三化学考前复习 热重分析类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

热重分析类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许多物质受热时会发生分解、脱水、氧化等变化而出现质量变化,因而可以利用物质的热重曲线来研究物质的热变化过程。
近年来,热重分析类化学试题频频出现在各类试题中,很多学生在做此类试题时,由于提取不出曲线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得分率往往不高。
因此,总结归纳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很有必要。
热重分析类化学计算类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一般有以下6种方法。
一、假设法 例1将胆矾样品用热重仪进行热重分析,热重计录见图1写出212℃~250℃温度范围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分析: 样品开始的化学式为CuSO 4·5H 2O ,且其质量为375mg ,加热会失去结晶水,一般第一步会失去全部结晶水变为CuSO 4,再受热变成CuO ,再继续加热,最后可能生成Cu 2O 。
但是,有时也要看具体情况,有时第一步失去的是部分结晶水。
本题可用“假设法”来解决。
假设CuSO 4·5H 2O 全部失去结晶水时得到的CuSO 4质量应该为:375×160/250=240(mg)。
由图可知,248℃时剩余固体的质量恰好为240mg ,所以,248℃残留固体的化学式为CuSO 4,同时说明248℃之前的质量变化是由于逐步失去结晶水而引起的。
要写出212℃~250℃温度范围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于248℃~250℃内物质的质量不变,说明此时的质不会分解了,剩余物质组成不变。
因此,只要能写出212℃时的化学式即可解决问题。
设212℃时固体的化学式为CuSO 4·xH 2O ,其中CuSO 4为240mg ,水为267mg~240mg=27mg 。
1:x=n (CuSO 4):n (H 2O )=1:11827:160240 ,x=1。
所以,212℃时固体的化学式为CuSO 4·H 2O 。
因此,212℃~250℃温度范围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H 2O===CuSO 4+H 2O二、摩尔质量法例2将25.0g胆矾晶体放在坩埚中加热测定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的曲线如图2。
高中化学计算技巧(1)

专题二 化学计算常用方法和技巧【专题目标】中学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①关系式法——多步变化以物质的量关系首尾列式计算。
②差量法——根据变化前后的差量列比例计算。
③守恒法——运用质量、电子、电荷守恒计算。
④极值法——对数据处理推向极端的计算。
⑤信息转换法——为解题寻找另一条捷径。
⑥讨论法——将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况分别求算。
【经典题型】题型一:关系式法例1:一定量的铁粉和9g 硫粉混合加热,待其反响后再参加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共收集得9g 水,求参加的铁粉质量为A .14gB .42gC .56gD .28g例2:有以下两组固体混合物:(1) Na 2O 2、NaOH 混合物,含Na 元素58% (2) Na 2S 、Na 2SO 3、Na 2SO 4的混合物,含硫元素:32%那么上述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 。
例3:一定温度下,w g 以下物质 (1)H 2,(2)CO ,(3)CO 和H 2,(4)HCOOCH 3,(5) HOOC ―COOH ,在足量氧气 中完全燃烧,将产物与过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响,固体增重 w g ,符合此要求的是〔 〕A .全部B .〔4〕〔5〕C .〔1〕〔2〕〔3〕D .〔1〕〔2〕〔3〕〔4〕练:在a L Al 2(SO 4)3和(NH 4)2SO 4的混合物溶液中参加b molBaCl 2,恰好使溶液中的-24SO 离子完全沉淀;如参加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 3气,那么原溶液中的Al 3+离子浓度(mol/L)为A .a c b 22-B .a c b 22-C .a c b 32-D .a c b 62-【规律总结】用关系式解题的关键是建立关系式,建立关系式的方法主要有:1、利用微粒守恒关系建立关系式,2、利用化学式或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建立关系式,3、利用方程式的加合建立关系式。
题型二:差量法例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向100 mL CH 4和Ar 的混合气体通入400 mL O 2,点燃使其完全反响,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枯燥气体460mL ,那么反响前混合气体中CH 4和A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例5:现有KCl 、KBr 的混合物3.87g ,将混合物全部溶解于水,并参加过量的AgNO 3溶液,充分反响后产生6.63g 沉淀物,那么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0.241B .0.259C .0.403D .0.487练: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 ,使之完全反响得剩余物ng ,那么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规律总结】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响,且反响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响体系。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B. 蒸馏水C. 空气D. 粗盐答案:B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A. 18gB. 16gC. 36gD. 12g答案:B3.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是()。
A. 钠B. 铝C. 硅D. 磷答案:B4. 根据化学反应式CaCO3 → CaO +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答案:B5.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 该反应是中和反应D.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6.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是氧化剂B. 氧气是还原剂C. 氢气是还原剂D. 氧气是氧化剂答案:D7.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S + 3O2 → 2S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B. 该反应中硫元素被还原C.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氧化D.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还原答案:A8. 根据化学方程式4P + 5O2 → 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磷元素被氧化B. 该反应中磷元素被还原C.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氧化D.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还原答案:A9. 根据化学方程式2Mg + O2 → 2Mg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是还原剂B. 氧气是氧化剂C. 镁是氧化剂D. 氧气是还原剂答案:B10. 根据化学方程式2Al + 6HCl → 2AlCl3 + 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是还原剂B. 盐酸是氧化剂C. 铝是氧化剂D. 盐酸是还原剂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每消耗1mol葡萄糖,需要消耗______ mol氧气。
高三化学--计算专题汇总 -- 学生版

4.应用于化学计算的数学知识 (1)恒等式(关系式) (2)函数知识 y=f(x) (3)极限知识 (4)平均值 (5)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重点知识解析 1.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化学式的计算 (1)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m(同位素) 1 m(12 6 C) 12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由 ρ 或 D 均可计算
现在开始努力,一切都不算晚! 2
现在开始努力,一切都不算晚!
第3页
丁老师 18133625212
a% M B · b% M M A · 量,a %、b %为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 分数a% b% 1) M为各成分的相对分子质 m M 总 n总
Ⅰ.审题 (1)粗审——以阅读为主,目的是找相关知识点。 ①确立试题中有关的知识点,如某物质的性质,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原理,理论知识等。 ②确定试题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关系式。 ③确定试题中已知条件与问题、答案之间的关系。 (2)细审——以分析为主,目的是找解题的突破口。 ①对试题中的数据要快速的变换,如将气体体积或物质的质量换算成“mol”。因为各种数据隐含着物 质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寻找前后量的变化与关系。 ②对试题中的特定条件要加以重视,如“在一个标准大气压,120℃时”,它标志着试题中所涉及的 “水”为气态。 ③对试题中的图像要做到“一面”、“二线”、“三点”的具体分析。“一面”即横纵坐标的含义, 函数关系;“二线”即坐标中曲线的变化;“三点”即曲线上原点、交点、折点、特殊点等的含义。 ④对试题中的数据表格要注意比较异同点,挖掘内在的因素;有些试题的解答是采取填表的形式,要 注意表中所给的条件及问题所在。 ⑤对试题中所给的信息要通过自学而掌握,并分析与试题中所涉及的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与问题的关 系。 Ⅱ.建立解题思路 相对于审题过程,这一步属于深层次的思维,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 解题经验。 (1)突破口的确立是解题的关键。
高三化学 化学平衡常数相关计算

平衡常数表达式及计算
• (2019 海南)由g-羟基丁酸生成g-丁内酯的反应如下:
HOCH2CH2CH2COOH
+ H2O
• 在298K下,g-羟基丁酸水溶液的初始浓度为0.180 mol/L,测得g-丁内酯的浓 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
t/min
21
50
80
100 120 160 220
∞
c/( mol/L) 0.024 0.050 0.071 0.081 0.090 0.104 0.116 0.132
c2 (NO) c(O2 ) c2 (NO2 )
p = N2O5
kPa,v =
kPa·min-1
涉及转化量的计算
• (2018 全国I)F. Daniels等曾利用测 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 N2O5(g)的分解反应:
2N2O5(g) → 4NO2(g) + O2(g)
始/kPa 35.8
0
转/kPa 5.8
2.9
62min/kPa 30.0
总压增加了20%,环戊烯的转化率为_4_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3.6 104 Pa。
始/Pa
C5H8(g) + I2(g) 5×104 5×104
C5H6(g) + 2HI(g) Dp
0
0
转/Pa 2×x104 2×x104
2×x104 4×21x04 2×x104
平/Pa
3×104 3×104
NO2 NO O2 0.6 0 0
c(O2)平 /(mol·L-1)
0.2
II 0.3 0.5 0.2
III 0 0.5 0.35
容器I 2NO2(g)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总结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化学计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通过化学计算,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数据或化学反应方程式来推导出一些未知的化学量,进而解决化学实验和理论问题。
下面将总结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
一、摩尔计算在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个基本单位是摩尔(mol)。
摩尔计算是指根据物质的摩尔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计算。
摩尔计算最常见的应用是计算物质的质量、体积、浓度等。
例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比,从而确定生成物的摩尔量;或者根据物质的摩尔量和摩尔质量计算质量之间的关系等。
二、质量计算质量计算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计算方法。
根据物质的质量和化学式来计算摩尔数或质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通过质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反应物质的摩尔量,从而确定生成物的质量;或者通过已知的摩尔量计算出物质的质量等。
三、体积计算在溶液稀释、气体体积比计算等化学实验中,体积计算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通过体积计算可以了解不同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或者根据气体体积的变化来推导出化学反应的结果。
例如,根据浓度计算出一定体积溶液所含的溶质的质量;或者通过气体体积比计算出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压力等。
四、浓度计算浓度计算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计算方法。
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与溶剂的体积之比。
通过浓度计算可以推导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质的摩尔数等重要信息。
例如,通过浓度计算出一定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摩尔量,从而进一步计算出质量等。
通过以上四种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和理论问题,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专题复习有关晶体的各类计算

位置 的原子数 例1、铝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nm,列式表示铝单质的密度
g·cm-3(不径必计的算关出结系果)
②若合金的密度为d g/cm3,晶胞参数a=________nm。
*(2)分数坐标:(0,0,0)-顶点
(1/2,1/2,0)
3、边长(晶胞参数)和半径关系
空间利用率
3 Po 顶10点0%
球半径r 与晶胞边长 a 的关系:
3、边长(晶胞参数)和半径关系
(1)球数:8×1/8 + 6×1/2 = 4
1 、 晶 体 中 的 微 粒 数 、 化 学 式 其中,密度公式中共有四个未知量:密度,微粒摩尔质量,晶 胞体积,NA,知道3个可求另一个,因此可能围绕密度出现4种题型。
在面心立方基础上,再插入4个球,分别占据8个小立 方体中4个互不相邻的体心,
S a a sin 60 3 a2 2
V晶胞 3 a2 2 6 a
2
3
2a3 8 2r3
V球球)
V球 V晶胞 100% 74.05%
7、空间利用率
(4)金刚石空间利用率:球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比
8 4 πr 3 8 4 πr 3
3
3 100% 34%
实例
NaCl 型
AB CsCl 型
Na+:6 Na+:6 Cl-: 6 Cl-: 6
Cs+:8 Cs+:8 Cl-: 8 Cl-: 8
Na+:4 Cl-: 4 Cs+:1 Cl-:1
KBr AgCl、 MgO、CaS、 BaSe
CsCl、CsBr、 CsI、TlCl
ZnS型
Zn2+:4 Zn2+:4 Zn2+:4 ZnS、AgI、 S2-: 4 S2-: 4 S2-:4 BeO
高三化学总复习 化学计算专题一 相对原子质量及分子式的确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化学计算专题一——相对原子质量及分子式确实[考点扫描]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化学式的计算。
[知识指津]1.气体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求法用气体摩尔体积及阿伏加德罗律根本概念,依据气态物质在状况下的密度和气态方程式求相对分子质量,也可以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
2.确物质化学式的方法(1)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求物质的化学式方法一:先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求出元素的质量,然后直接求出各元素原子在化合物中的个数,即求得化学式。
方法二:同样先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由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即得到最简式,再求出分子式。
(2)根据物质的通式求有机物的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各类有机物的通式求出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个数确分子式。
(3)根据物质化学性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利用质量守恒,计算推导物质的化学式(包括根据燃烧产物确化学式)。
3.确复杂化学式的计算。
该类题目的特点是:常给出一种成分较为复杂的化合物及其发生某些化学反时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推理、计算,确其化学式。
此类题目将计算、推断融为一体,计算类型灵活多变,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在能力层次上要求较高。
其解题的方法思路:一是依据题目所给化学事实,分析判断化合物的成分;二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通过计算确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
确化学式的计算,关键在于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的种类、个数,书写化学式还要符合化合价原那么,防止出现不切合实际的化学式。
[范例点击]例1 固体A在一温度下分解生成B、C、D三种气体:2A=B+2C+3D,假设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相同体积的H2的15倍,那么固体A的摩尔质量是( )A.30g·mol-1B.60g·mol-1C.90g·mol-1D.20g·mol-1解析此题着重考查质量守恒和有关气体摩尔质量的计算。
根据质量守衡:2mol A的质量=1mol B的质量+2mol C的质量+3mol D的质量,即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2M A,气体总物质的量为6mol,由于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 =,所以=2×15g/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 练 习(1)
(2017年江苏高考)碱式氯化铜是重要的无机杀菌剂。碱式氯化铜有多种组成,可 表示为Cua(OH) bClc•xH2O。为测定某碱式氯化铜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①称取 样品1.1160g,用少量稀HNO3溶解后配成100.00mL溶液A;②取25.00mL溶液A,加 入足量AgNO3溶液,得AgCl 0.1722g;③另取25.00mL溶液A,调节pH 4~5,用浓 度为0.08000mol•L﹣1的EDTA(Na2H2Y•2H2O)标准溶液滴定Cu2+ (离子方程式为 Cu2++H2Y2﹣═CuY2﹣+2H+),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30.00mL。通过计算确定 该样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n(Cl﹣) =n(AgCl)×100.00mL/25.00mL =(0.1722g/143.5g/mol) ×100.00mL/25.00mL=4.800×10﹣3mol; n(Cu2+)=n(EDTA)×100.00mL/25.00mL=0.08000mol•L—1×30.00mL ×10—3 L•mL—1×100.00mL/25.00mL=9.600×10—3 mol, n(OH—) =2n(Cu2+)﹣n(Cl—) =2×9.600×10﹣3 mol﹣4.800×10﹣3 mol =1.440×10—2 mol, m(Cl—) =4.800×10—3 mol×35.5 g•mol—1=0.1704 g, m(Cu2+)=9.600×10﹣3 mol×64 g•mol—1=0.6144 g, m(OH—) =1.440×10﹣2 mol×17 g•mol—1=0.2448 g, n(H2O)=(1.1160g-0.1704g-0.6144g-0.2448g)/18g/mol=4.800×10—3 mol 则a:b:c:x=n(Cu2+):n(OH—):n(Cl—):n(H2O) =2:3:1:1, 即化学式为Cu2(OH) 3Cl•H2O
按计算结果可将计算分为:
含量的测定
2
22
从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试题分析看,以考查计算能力为 主的第18题的命题趋势基本上是以化学反应原理为基础, 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等方 法对特定物质的质量、浓度、质量分数、化学式等进行相 关计算。
1
写反应
2 找关系(得失电子、质量、电荷守恒) 3
13
22
● 含量的测定
【例二】 (2016年江苏高考)过氧化钙(CaO2· 8H2O)是一种在水产养 殖中广泛使用的供氧剂。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方法如下:向一定量水样中 加入适量MnSO4和碱性KI溶液,生成MnO(OH)2沉淀,密封静置;加入 适量稀H2SO4,待MnO(OH)2与I-完全反应生成Mn2+和I2后,以淀粉作 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测定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关系 O2+ Mn2+ ------- MnO(OH)2 如下: - -----2+ 取加过一定量CaO2· 8H2O的池塘水样100.00 mL,按上述方法测定水 中溶解氧量,消耗0.01000 mol· L−1 Na2S2O3标准溶液13.50 mL。计 算该水样中的溶解氧(用mg· L−1表示),写出计算过程。
SO42- + Ba2+ = BaSO4
消耗溶液的体积为30.00mL。试确定莫尔盐的化学式(请
写出计算过程)。
MnO4- +5Fe2++8H+=Mn2+ +5Fe3+ +4H2O
4
22
● 化学式的确定
【例一】硫酸亚铁铵(NH4)aFeb(SO4)c•dH2O又称莫尔盐,是浅绿色晶体。 称取11.76g新制莫尔盐,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 mL该溶液加入 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1.398 g;另取25.00 mL该溶液用 0.0200 mol/L KMnO4酸性溶液滴定,当MnO4-恰好完全被还原为Mn2+时, 消耗溶液的体积为30.00mL。试确定莫尔盐的化学式(请写出计算过程)。 解:原样品中的n(SO42-)=250ml÷25ml×1.398g÷233g/mol=0.06mol n(MnO4-)=0. 0200mol/L×0.03L=0.000 6 mol 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n(Fe2+)=5 n(MnO4-)=0.003mol 即原样品中n(Fe2+)=0.03 mol 由电荷守恒可知:原样品中n(NH4+)=0. 06mol 由质量守恒:n(H2O)=(11.76g- 0.06mol×96g/mol - 0.03 mol×56g/mol- 0. 06mol ×18g/mol) ÷18g/mol=0.18 mol n(NH4+): n(Fe2+): n(SO42-):n(H2O) =2:1:2:6 故化学式为: (NH4)2Fe(SO4)2•6H2O或 (NH4)2SO4•FeSO4•6H2O
5
22
● 总 结
1
写反应
2 找关系(得失电子、质量、电荷守恒)
3
计算
6
22
● 典型错误(1)
7
22
● 典型错误(2)
8
22
● 典型错误(3)
9
22
● 典型错误(4)
10
22
● 典型错误(5)
11
22
● 练 习(1)
(2017年江苏高考)碱式氯化铜是重要的无机杀菌剂。碱式氯 化铜有多种组成,可表示为Cua(OH) bClc•xH2O。为测定某碱 式氯化铜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①称取样品1.1160g,用少量稀HNO3溶解后配成100.00mL溶 液A; ②取25.00mL溶液A,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AgCl 0.1722g; ③另取25.00mL溶液A,调节pH 4~5,用浓度为 0.08000mol•L﹣1的EDTA(Na2H2Y•2H2O)标准溶液滴定Cu2+ (离子方程式为Cu2++H2Y2﹣═CuY2﹣+2H+),滴定至终点,消 耗标准溶液30.00mL。 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计算322 Nhomakorabea● 化学式的确定
【例一】硫酸亚铁铵(NH4)aFeb(SO4)c•dH2O又称莫尔盐,是
浅绿色晶体。称取11.76g新制莫尔盐,溶于水配成250mL 溶液。取25.00 mL该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白 色沉淀1.398 g;另取25.00 mL该溶液用0.0200 mol/L KMnO4酸性溶液滴定,当MnO4-恰好完全被还原为Mn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