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大学微观经济学经典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课件

上,都存在着价钱与需
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
系。
O
P
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把 P1
每一个P1数值和相应的 P2
平衡点上的X1数值绘制 P3 在商品的价钱-数量坐标
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 O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a) PC
E1 E2 E3
IC3
IC2
B1
IC1 B2
X1 X2 X3
B3 X
(b)
D
X1 X2X3
I X1 P1
X1商品价钱不变
I
P2
X2商品价钱下 降
X2商品 价钱上升
O
X1
五、消费者平衡
最优购买行为条件: 第一,商品组合必需能带来最
大成效。 第二,最优支出位于给定预算
线上。
〔1〕把钱花光,买到 商品的最大数量 〔2〕追求最大的满足
X2
收入既定,预算线必与无数 条无差别曲线中的一条相切;
B E
Q
边沿每成添效加M一U个〔单M位a的rg商ina品l 消Ut费ilit量y〕所:M U lQ i0m TQ U (Q)dd T(Q Q U )
添加的满足程度。
例:消费量 边沿成效MU 总成效TU
0
0
0
1
30
30
2
20
50
3
10
60
4
0
60
5
-10
50
二、总成效TU与边沿成效MU的关系
当MU > 0, TU↑ ; 当MU < 0, TU↓ ;
1、无差别曲线 ,就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一样成效程度或 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一切组合点的轨迹。
X2商品
无差别:线上任何一点X1与X2的不同组合, 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成效一样。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思考题
1. 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100元,物品A、B的价格 分别为10元、3元。假定他购买7单位A和10单位 B时,物品A、B的边际效用分别为50和18。如果 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A. 停止购买。 B. 增加A的购买,减少B的购买。
C. 增加B的购买,减少A的购买。 D. 同时增加物品A、B的购买。
对效用的理解——《傻子地主》
从前,某地闹起了水灾,洪水吞没了土地和房屋。人们纷纷爬上了山顶和 大树,想要逃脱这场灾难。 在一棵大树上,地主和长工聚集到一起。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子 ,警 惕地注视着长工的一举一动,害怕长工会趁机把金子抢走。长工则提着一 篮玉米面饼,呆呆地看着滔滔大水。除了这篮面饼,长工已一无所有了。 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主饿了却 只有看着金子发呆。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饼送 给地主。 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地主却静静地躺 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
当MU > 0, TU↑ ;
当MU < 0, TU↓ ;
当MU = 0, TU最高点,总 效应达到最大 。 处于↑ 、↓的拐点
总效用以固定增加时,边 际效用不变
TU
P
TU
Q MU
MU
P’ Q
四.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 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预算线 方程
X2
P1 P2
X1
I P2
B
I
X1
P1
3.预算线的移动
(1)平行移动——I变,P不变。 收入减少,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消费可能性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18 管理经济学 - 温兴琦-w3(393)

第一章导论稀缺性: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
理性人假设是指: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任何经济活动中,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
第二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的波动,强调该商品供应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Q s=Q s(P)影响供给的非价格因素:有劳动力、资本和原材料的成本。
这些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将引起整条曲线的移动。
价格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是通过点在供给曲线上的移动来表示的。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向变动的关系,强调该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表明,在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对应于每一个价格,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
价格与数量的关系可以用方程式表示:Q D=Q D(P)决定需求变动的非价格因素:主要有可支配收入、相关产品的价格(替代品和互补品)和消费者偏好。
需求变动通过整条曲线的移动来表示出来。
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是通过点在曲线上的移动来表示的。
市场机制:在一个自由市场上能使价格一直变化到市场出清为止的趋势——即直到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为止。
均衡:价格等于均衡价格: Q D = Q S;无短缺;无过度供给;无价格变动的压力过剩:价格高于均衡价格:过度供给;生产者将降低价格;需求量增加,而供给量减少。
短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出现短缺;生产者提高价格;需求量减少,而供给量增加。
对于过剩和短缺,市场将持续调整,直至到达新的均衡价格为止。
∙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出清价格或均衡价格。
∙如果处于非均衡状态,市场将自动调整以减少过剩或短缺的数量,并使市场回到均衡点。
西方经济学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收入与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行为的综合影响
收入增加且价格上涨
消费者可能会寻找替 代品,减少对价格上 涨的商品的消费。
消费者可能会增加购 买正常商品和高档商 品。
收入与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行为的综合影响
消费者可能会增加储蓄,以备未来购买。 收入减少且价格下降 消费者可能会减少购买正常商品和高档商品。
收入与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行为的综合影响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方法
80%
实证分析
通过收集数据和调查问卷等方式 ,分析消费者的实际行为和偏好 ,以检验和发展消费者行为理论 。
100%
规范分析
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对消 费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以 指导政策制定和商业实践。
80%
数学建模
运用数学工具和模型,对消费者 的行为进行定量描述和预测,以 揭示消费者行为的内在规律和动 态变化。
无差异曲线是平面上的一条连续曲线,曲线上任意 一点代表的商品组合都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 水平。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表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即 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
无差异曲线的特性
同一性
同一无差异曲线上的所有点代表 的商品组合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
的效用水平。
互斥性
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代表的商品组 合互斥,即不能同时拥有两种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原因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的生理和 心理逐渐适应,导致每增加一单位商 品或服务的效用逐渐减少。
实例
一个人吃第一个苹果时感觉最甜,吃 第二个苹果时甜度递减,吃更多苹果 时甜度逐渐消失。
消费者均衡
定义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消费者通 过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使得
总效用达到最大化的状态。
管理经济学 4消费者行为理论PPT课件

– 消费者均衡
•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 无差异曲线
–预算约束线
–消费者均衡分析
•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 消费者剩余
参见课本第6章
• 讨论
15.09.2020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徐建博
145
基数效用论——边际分析法
• 效用(Utility)定义:
– 效用是人们从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的 抽象衡量
信息,如何用$20实现效
5
用最大化?
6
热狗的边 际效用
20 15 12.5 10 7.5 5
可乐的边 际效用
60 40 20 16 8 4
15.09.2020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徐建博
154
对需求规律的解释*
• 由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
MUX/PX=MUY/PY • 则有 MU/P = λ 变形后可得: P=MU/ λ
15.09.2020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徐建博
152
例:某人总收入120元,需要购买X和Y商品,X商品的价格为 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不同数量的边际效用如下,请问 购买多少个X、Y效用最大?
Qx
MUx
Qy
MUy
1
16
1
10
2
14
2
8
3
12
3
7.5
4
5
4
7
5
2
5
6.5
6
1
6
6
7
5.5
8
5
9
• 当P上升时,要使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必须 保持上式成立,也即等式右边MU/ λ应增大, 由于λ为常数,应MU增大,则根据边际效用 递减规律必须Q减小。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与需求曲线PPT课件

消费者行为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和决策科 学等领域。
边际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理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础之一,它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 时所获得的效用(满足程度)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速 度逐渐减缓。
收入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收入增加
消费者购买更多商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收入减少
消费者购买更少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消费者剩余与需求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需求曲线的推导
基于不同价格水平下的消费者剩余,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04 需求曲线的应用
市场供需与价格决定
供需法则
在竞争市场中,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形成均衡价格和均衡 产量。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小于供给量,导 致价格下降;反之,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大 于供给量,导致价格上升。
弹性与价格变动
需求和供给的弹性决定了价格变动的幅度。需求弹性反映需 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而供给弹性反映供给量对价格变 动的敏感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结论与总结
本章重点回顾
消费者行为理论
探讨了消费者在有限的资源下如 何做出最优的消费决策,包括边
际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等。
需求曲线的推导
通过分析消费者偏好和价格变 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推导出了 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移动
解释了影响需求曲线移动的因 素,如收入、价格、偏好等。
弹性概念
西方经济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商品替代率 MRSxy 商品Y的减少量 商品X的增加量 Y X TU U x U y U x xMU x U y yMU y xMU x yMU y MRSxy MU x Y dY ,当x 0, MRSxy X MU y dX
例子:某个同学饿的时候吃薯片,开始最想吃, 吃的越多,继续吃的愿望越弱。这就表明:随着 吃薯片数量增加,每一片薯片给带来的满足是逐 渐减少的。
边 际 效 用 递 减 的 原 因
1、生理或心理原因:最初欲望最大, 随着满足而减小,过分满足则变成 痛苦 2、物品有多种用途,人们总是首先 将之用于最重要的用途,然后才是 次要的用途
Y
D
A
0
X2
X1
X
Y
B3
正 常 商 品
B2
A点与C点处在同一无差异曲线上, 说明两者效用一样,涨价对实际收 入没有影响。需求量由A到C改变了 X1X3,是由于相对价格改变所致, 即替代效应。
C
D
A
B3平行于B2,即相对 价格未变,但实际收 入减少了。需求量由C 到D改变了X3X2,是由 于收入效应。
以下内容略
对于任何商品来说,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量 变动方向均与价格变动方向相反;收入效应引起 的需求量变动方向,正常商品与价格变动方向相 反,低档商品与价格变动方向相同。价格变动引 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综合效应:正常商品(Em大 于0)的需求量变动方向与价格变动方向相反;低 档商品(Em小于0)则取决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的大小对比。一般低档商品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 应,其需求量变动方向与价格变动方向相反;吉 芬商品(Ep大于0)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其需 求量变动方向与价格变动方向相同。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我们可以从无差异曲线得到边际效用(MU)与边际替代率(MRS)之间的关系
边际效用递减:太渴了,想喝水;在一定范围内,喝水越多总效用越大,但边际效用在下降。 实际证据:收入与幸福感(95页)
回想MRS的图形: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选择
A
B
D
E
G
-1
-6
1
1
-4
-2
1
1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赋予每个市场篮子以一定效用水平的方程
效用:满足的数值表示
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在经济学的发展中,曾有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两种方法,现在基本上都采用序数效用的分析方法 基数效用:不同篮子带来的效用可以按数值计算满足程度的差别 序数效用:可以对市场篮子从最受偏好到最不受偏好进行排序的效用函数。具体数值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大谁小,这样表示谁能带来更大的满足 在序数效用看来,u (食物, 衣服)= 食物+衣服 与u (食物, 衣服)= 2(食物+衣服)没有任何差别,代表的都是相同的偏好 显然序数效用更合情合理
本章概览
偏好(preference)
预算约束(budget constraint)
选择(choice)
显示性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与消费者选择
本章主要内容有:
本章概览
偏好(preference):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好恶程度 偏好可以是严格的偏好,也可以是无差异的,即一样偏好
U1
U1
U2
U2
A
B
C
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与边际替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