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部脊神经后根脉冲

合集下载

局部注射配合小针刀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局部注射配合小针刀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 部分人 群 T 2~L ) 侧 支 向下 形成 的臀上皮神经 I 4外 可达大腿 后至胭 窝 以上 的皮 肤 , 若此 支 受损 可 引 故
起最 远达 胭窝 的腿 痛 。非器 质性腰 腿疼 痛与腰脊神 经后 支关 系密 切 , 脊神 经 后 支 及其 分 支 的损 伤 和 腰
2 2 治疗措施 采用局部注射配合小针刀闭合松 . 解术 。患者俯 卧位 , 在进针 点标 记处 常规 消毒铺 巾 , 取5 l m 注射器, 7号穿刺针抽取 2 用 %利多卡因 2 l m
浙 江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2 1 第 2 0 0年 O卷第 4期
Z eagJ C hj n I WM( o.0N . 0 0 i T V 12 o42 1 )
2 27
局 部 注射 配合 小 针 刀 治疗 脊 神 经 后 支 综 合征
冷 涛 张云鹏 浙 江 中医药大学 2 0 0 7级 硕士研 究生 杭 州 3 0 5 10 3 姚新 苗( 导 ) 浙 江 中医药大学 第三 附属 医 院 指
关键词
脊神 经后 支综合征
局 部 注射
针 刀疗法 口线 与后 正 中线一 致 , 逐层 深入 , 当小 针刀刀 口接触 骨 面时 , 用横 行剥离 法 , 感觉 肌 肉和骨 尖之 间有 松动 感, 同时患者 大多 主 诉 局 部 有 明显 的酸 、 、 即可 沉 胀
出刀 ; 贴创 可 贴 并 压 迫 针 孑 约 3~5 i。一 般 1次 L a rn
1 1 一般 资料 本 组 18例 均 为 门诊 病 例 , 5 . l 男 0 例, 6 女 8例 , 龄 2 年 5~6 5岁 , 均 4 . 平 2 6岁 , 程 l 病 天 ~l 0年 , 均 5 平 4个 月 ; 痛 部 位 分 布 于 腰 骶 部 、 疼 臀部 、 尾 部 、 后 部 、 旁 等 , 痛 不 超 过 双 膝 关 骶 股 椎 疼 节, 无下 肢感觉 、 力 减退 、 反 射 疼痛 门诊 和骨科 门诊 的常 见疾病 。腰 脊神 经后 支是 腰 脊 神 经 的分 支 , 从椎 管 外 口处脊 神 经节外 侧发 出 , 为 内、 分 外侧 支 。后 内侧 支与伴行 血 管经过 横 突根后 上部 的骨 纤维 管下 行 2

腰背痛患者用脊神经封闭结合治疗113例

腰背痛患者用脊神经封闭结合治疗113例


长 7年,最短 2周,平均 3 .4 月 ,其 中7 例是有明显外伤史 ( 2 5- 7 扭伤 、跌伤 ) 5 ,8 例腰椎压 痛 点 明显 , 直 腿 抬 高 , 屈髋 单 、 双 阳性 、 X光 片 L3 Sl 同 程 度增 生。 3 例 经 多 方 治 疗 , 一 不 8 采 用 过 腰 局 部 封 闭 、 按 摩 、 理 疗 及 其 它 药 物 治 疗 ,效 果 不 佳 。
线 之 间 ,外 侧 支 走行 于 小 关 节 连 线 之外 如 图 2。 上 、下 支 角 形成 约 3 。 角 ,两 若 都 是混 O夹 合 神 经 , 并 有血 管 伴行 。 L l L 5, 侧 支 走 行 于 小 关 节 连 线 以外 ,各 分 支分 布 于 同 位 及 下 —  ̄ I -
位 小 关 节 , 然 后 进 入骶 棘 肌 下 降 2一 3 脊 椎 节 段 平 面 ,穿 出腰 背 筋 膜 , 在 皮 下 继 续 下 、 个
行 。 L1 侧 支 至 髂 嵴 下 方 , L2 L3 侧 支 跨 髂 嵴 经臀 部 到 股 沟, L4 L5 髂 嵴 经 外 、 外 、 跨
痛 源 起 到重 要 作 用 。
2. 找 痛 点 定位 、
脊 椎是 身躯 活动 (运 动 )的 多 节 段 力 学 结 构 , 由 椎 体 、 椎 间 盘、 小 关 节 和 韧 带等 连 接 而
成一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协调力学作用。在任何连接部位损伤都会破坏稳定性,造成动力
学的 改 变 , 并 引 起 疼 痛 ,根 据 解 剖 ,腰 脊 神 经后 支排 列 ,用 三 角 形 寻 找法 很 快 就 可 以找 到痛
维普资讯
腰背痛患者用脊神经封闭结合治疗 13 例 1
大 宝 山矿 医 院 叶军 荣

腰骶部脊神经根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腰骶部脊神经根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腰骶部脊神经根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傅忠国;徐林;易斌;王波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年(卷),期】1998(16)2
【摘要】目的:为腰骶部脊神经根解剖变异的临床手术提供参考。

方法:术中观察腰骶部脊神经根解剖变异情况。

结果:在临床1240例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中发现15例双根脊神经共干,共硬脊膜鞘变异。

变异率为1.21%。

此类变异有一定的类同性和有一定的规律:共干的双脊神经在共硬脊膜鞘前有约1.5~2.0cm段被蛛网膜共同包绕,近脊髓神经根部及前、后干为游离状态。

脊神经的前、后根结合部无交叉联系,可钝性分离。

变异侧神经出口少于对侧,前根和后根的直径比值为1.2±0.40.6±0.8mm。

结论:了解和认识腰骶部脊神经根变异特点,对SPR手术及腰骶部脊神经部位的手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页数】3页(P145-147)
【关键词】脊神经根;腰骶段;神经根变异
【作者】傅忠国;徐林;易斌;王波
【作者单位】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2.85;R745.49
【相关文献】
1.腰骶神经根(节)的解剖变异与腰腿痛 [J], 苗华;周建生
2.腰骶神经根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J], 徐邵华;陈宪福;董国军
3.腰骶部神经根解剖变异所致神经根症状的多变性 [J], 刘淼;王振汉
4.腰骶丛神经根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J], 朱爱国;张烽;朱建炜;金国华
5.腰骶丛神经根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J], 朱爱国;张烽;朱建炜;金国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经支配及走形分布,高清图谱

神经支配及走形分布,高清图谱

31对脊神经包括: 8对颈神经(C) 12对胸神经(T) 5对腰神经(L) 5对骶神经(S) 1对尾神经(Co)
2.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每对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的,含有4种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和关节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
B.正中神经(C6~T1): 起自:内侧束和外侧束
走行:伴肱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穿旋前圆肌,行于指浅、深屈肌间经腕 管至手掌。
C.正中神经支配: 肌支:支配前臂掌面的肌(肱桡肌、尺侧屈腕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除外)鱼际肌(拇 收肌除外)和第1、2 蚓状肌。 皮支:分布于掌心、鱼际、桡侧3个半指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手指背面的皮肤。
尺神经支配: 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半、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及第3、4蚓状 肌。 皮支:掌支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的皮肤,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和小指、 环指及中指尺侧半背面的皮肤(中指和环指的分支只到第1指节背面,余部由正中神经 分布)。
E.桡神经: 发自:后束 走行:伴肱深动脉入桡神经沟,穿外侧肌间隔至肱桡肌和肱肌之间,分为浅、深两支。 浅支伴行于桡动脉的外侧,深支穿旋后肌至前臂背面,行于浅、深伸肌间。
胸神经前支anterior branch of the thoracic nerve
胸神经前支共12对 第1~11胸神经前支称肋间神经 第12性分布: 平齐胸骨角为T2 平齐乳头为T4 平齐剑突为T6 平齐肋弓下缘为T8 平齐脐为T10 髂前上棘连线平面为T12 腰丛lumbar plexus 组成: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及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 位置:腰大肌深面

脊神经解剖特点

脊神经解剖特点

3.躯体运动纤维
• 躯体运动纤维由位于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所构成, 分布于躯干和肢体的骨骼肌,支配其随意运动。
4.内脏运动纤维
• 内脏运动纤维发自胸髓12个节段和腰髓1~3节段的中间外侧核(交 感神经中枢)以及骶髓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
• 该处神经元的轴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效应器,支配心 肌和平滑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活动。
脊神经
• 所有脊神经都经同序数椎体上方或下方的椎间孔穿出椎管或骶管, 形成特定的位置关系。
• 第1颈神经干在寰椎与枕骨之间的间隙离开椎管,第2~7颈神经干 经同序数颈椎上方的椎间孔穿出椎管,第8颈神经干则在第7颈椎下 方的椎间孔出椎管。
脊神经
• 所有胸神经干和腰神经干都经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椎管, 第1~4骶神经从同序数的骶前孔和骶后孔出骶管,第5骶神经和尾 神经则经骶管裂孔穿出。
经纤维构成。
4.脊膜支
• 脊膜支meningeal branch为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发出的一条返回椎管 内的细支。
• 该支返回椎管后,迅速分为横支、升支和降支,分布于脊髓被膜、 血管壁、骨膜、韧带和椎间盘等处。
4.脊膜支
• 每条脊膜支均接受来自邻近灰交通支或胸交感神经节的分支。 • 上3对颈神经脊膜支的升支较大,可至颅后窝,分布于硬脑膜。
1.前支
• 人类胸神经前支仍然保持进化早期原有的节段性走行和分布的特 点,其余各部脊神经前支在到达所支配的器官前,相邻神经干相 互交织成神经丛,并重新编织成新的神经干。
1.前支
• 除12对胸神经外,其余脊神经前支共成4个神经丛,即颈丛、臂 丛、腰丛和骶丛。
• 由这些神经丛发出神经分支分布于身体的效应器和感受器。
1.躯体感觉纤维

脊神经

脊神经
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spinal nerves
学习要点: (一)脊神经的数目 (二)脊神经的构成 (三)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四)脊神经的分支
1

脊神经概述
(一)脊N的数目
脊神经 spinal nerves 共 31对
颈(C) 8对 胸(T) 12对 腰(L) 5对 骶(S) 5对 尾(Co)1对
坐骨神经: 是全身最粗大、最长的神经, 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 足底外侧神经两终支
坐骨神经干支配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分布髋关节
45
坐骨神经干分支
(1)胫神经 Tibial nerve (L4、5,S1~3)
经内踝后方屈肌支持韧带深面的 踝管处分为: 足底内侧神经 足 底 足底外侧神经
足 底 内 侧 神 经
2
(二)脊N的构成: 由前根和后根在椎 间孔处汇合而成。 前根(运动性) 后根(感觉性) 脊N (混合性)
脊N节:脊N后根在 椎间 孔附近的椭圆 形膨大。
3
(三)脊N的纤维成分(四种)
感觉N纤维:
o o o o 躯体感觉纤维:分布皮肤、骨骼肌、肌腱和关节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42
五、骶丛 (一)组成
第4腰神经前支余部和 第5腰神经前支合成的 腰骶干及全部骶神经和 尾神经前支组成。 是全身最大的脊神经丛
43
骶 丛
(二)分支
1、臀上神经
2、臀下神经 3、股后侧皮神经 4、阴部神经 5、坐骨神经
阴 部 神 经
44
坐骨神经 sciatic nerve 坐骨神经
组成:(L4、 L5 、S1~3)
C5 6 7 8 T1
11
(二)臂丛分支: 1、锁骨上部: ① 胸长神经 ② 肩胛背神经 ③ 肩胛上神经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

➢ 纤维成分:
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 躯体感觉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 脊神经的分支:
前支 后支 脊膜支 交通支
交通支 后支 前支
脊膜支
交通支 前支 后支
后支: 项、背、腰和臀部皮肤; 及相应部位的深层肌肉。
前支:
胸神经的前 支保持明显 的节段性:
其余的颈神经、腰神经、
骶神经、尾神经的前支
纤维。 (2)节前纤维的三种去向:
1)终止于相应椎旁神经 节,换神经元 2)上升或下降:
T1—6 上升 C1—3 T6—10 上升或下降 T11—L3下降
腰骶部交感神经节
3)穿椎旁神经节
终止于椎前节 换神经元
(3)灰交通支: 起自交感神经节,是节后纤维。
(4)节后纤维的三种去向: 1)经灰交通支 (31对)脊神经
1.屈腕力减弱。 2.不能屈掌指关节和伸指骨间关节,拇指不能内收。
3.指骨间关节屈曲,掌骨间呈现深沟 ,“爪形手”。 4.“夹纸试验”阳性 5.小鱼际和小指感觉障碍
夹纸试验阳性
4. 桡神经 radial nerve (C5-T1) ➢ 起自:后束
桡神经
➢ 走行:
臂后皮神经
桡神经沟内 前臂后皮神经
盆丛
神经节 结肠左曲以下肠 管和盆腔脏器
盆内脏神经 盆丛
(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 2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 3 分布范围不同 4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
5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 的比例不同
“3胸” 胸背神经
肩胛上神经
“3肩” 肩胛背神经
胸前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2皮”
前臂内侧皮神经
肩胛下神经 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