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持续改进

合集下载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与预防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与预防

[ 键 词 ] 切 口愈 合 不 良 ; 宫 产 术 ; 术 切 口 关 剖 手
[ 图 分 类 号 ] R 1 . 中 798 [ 献标识码 ] B 文 [ 文章 编 号 ] 1 0 0 8—8 4 ( 0 1 2 8 9 2 1 ) 6—3 7 0 2 9— 2 16 预 防 措 施 . 20 0 6年 5月 后 本 院 在 剖 宫 产 术 中 增 加 了 多
( 5 ) 经 产 妇 5例 ( 5 ) 终 止 妊 娠 时 间 为 孕 3 8% , 1% ; 6“ ~ 2 4 ”
例 全 部 治 愈 , 疗 至 愈 合 时 间 为 5~1 。2组 比较 , 愈 率 治 0d 治 相 同 ( 为 10 ) 治 疗 至 愈 合 时 间 A组 较 长 , 有 显 著 性 均 0% ; 2组
现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M d r Ju n l f ne rt rd i a C iee a dWetr Me iie 0 1S p 2 ( 6 o en o ra o I t a d T a io l hn s n s n dc 1 e , 0 2 ) g e tn e n 2
鞘 前以生理盐水 10m 0 L及 0 5 甲硝唑 2 L冲洗。⑥术毕 .% 0m
用 0 5 聚 维 酮 碘 浸 透 的 纱 布 1块 覆 盖 切 口 , 盖 上 敷 料 。 . 施 , 后 发 生 腹 部 切 术
口愈 合 不 良 2例 , 病 率 0 2 % 。术 后 发 生 腹 部 切 口愈 合 不 发 .1
合 子 宫 肌 层 前 以生 理 盐 水 5 0m 0 L及 0 5 甲硝 唑 3 .% 0mL先 后
年 4月 在 本 院 行 新 式 剖 宫 产 术 后 发 生 腹 部 切 口愈 合 不 良 的 3 4例 患 者 资 料 进 行 了 回 归 性 分 析 , 报 道 如 下 。 现

剖宫产术后21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

剖宫产术后21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
1 . 断 标 准 2诊
首 位 为 阴道试 产 时 间较 长 且羊 水 有不 同程度 粪 染 ; 次 其 为 妊娠 高 血 压疾 病 、 血 、 娠 合并 糖 尿病 、 中或 术后 出血 贫 妊 术 量 较 多 ; 三 种 原 因 : 妇 分 娩 前 体 重 指 数 ≥3 gm2 第 孕 0k / 的肥 胖 者 、 位组 织 供血 少 、 对 手术 操 作 时 间长 、 术 切割 过 程 单 相 手 中易残 留脂 肪 颗 粒 导 致脂 肪 液 化 、 坏死 、 液 ; 四种 原 因【 渗 第 1 J
官 腔 感 染 1例 ; 膜 早 破 2例 ; 水 有 不 同程 度 胎 粪 污 染 胎 羊

5 。术 后 7 例 2h内有 不 同程 度体 温 升高 的 1 5例 ; 后 4d内 术 有红 、 、 结 的 7例 ; 后 无 明显 体 温 升 高 , 口无 红 、 、 肿 硬 术 切 肿 压 痛 5例 ; 口有 淡黄 色 渗 出液 的有 9例 。 以止血 钳 探查 发 切 现皮 下 有 空 腔 隙 , 开 皮 肤 , 直 肌前 鞘 层裂 开 1 扩 腹 3例 , 线 拆 后 切 口无 渗 液 , 红 、 、 痛 , 院后 半 月 内发 现 切 E愈 合 无 肿 压 出 l
发症 。
【 键 词] 宫 产 ; 壁切 口 ; 关 剖 腹 处理 方 法
[ 中图分类号】 7 98 R 1.
【 文献标识码】C
【 文章编号】17 — 7 12 1 )2 C 一 7 一 2 6 4 4 2 (0 10 ( )1 5 O
随着 社 会 因 素 及 剖 宫产 手 术技 术 的提 高 等 各 种 因素 的 影 响 ,剖宫 产 娩 出胎 儿 的 方法 更 为普 遍及 更 被广 大 孕 妇 接 受 , 而 随 着 剖 宫产 率 的升 高 , 关并 发 症 也 成 为 产 科 关 注 然 相 的重 点 , 其是 剖 宫 产 术 后 腹壁 切 口愈 合 不 良 , 要 有 切 I 尤 主 : I 脂 肪液 化 、 L裂 开 、 V感 染 等 , 对产 妇 、 属 的精 神 、 切 I 切 l 其 家 躯 体、 作、 工 家庭 及 经济 造成 程 度 不 同 的损 害 , 重 的甚 至 影 响 严

产科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实施方案

产科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实施方案

产科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实施方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环境的变化,产科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变得至关重要。

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

·52·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韩 洁 任凯红 谭 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摘 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的各类影响因素与其相对应的防控对策。

方法:摘选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剖宫产手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产妇47例,把其作为观察组,在同一段时间中,摘选我院接收的剖宫产手术后并未出现腹部伤口愈合不良产妇58例,把其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结果。

结果:观察组肥胖的总发生率、胎膜早破的总发生率、低蛋白血症的总发生率、合并有阴道炎的总发生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的术前白细胞(WBC)较高的总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剖宫产手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是因为许多因素所引发的,临床中需要更为关注肥胖、胎膜早破、低蛋白血症、合并有阴道炎等有关的因素,以尽可能地防止引发剖宫产手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

关键词:剖宫产术 影响 腹部伤口愈合不良 效果 防控对策近几年,在剖宫产、麻醉有关的技术得到极大地提升后,使得孕妇大多选取剖宫产,而由于许多原因不愿意进行自然分娩。

在总剖宫产率逐步上升后,人们十分重视的核心除了剖宫产以外,还有剖宫产所引发的各类并发症。

特别是对于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而言,其会给产妇、产妇亲属均给予许多压力,甚至是极有可能会危害到产妇的生命;另外,还会增多医护人员的工作总量,并提升发生医患纠纷的机率。

为此,临床中需要更为关注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对其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以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处理[1]。

本研究特选取本院47例剖宫产手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产妇,分析并研究剖宫产手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的各类影响因素与其相对应的防控对策:1对象及方法1.1 对象摘选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剖宫产手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产妇47例,把其作为观察组,在同一段时间中,摘选我院接收的剖宫产手术后并未出现腹部伤口愈合不良产妇58例,把其作为对照组。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和处理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和处理

这种线更适用于分娩 二期手术 ,因子宫下段薄,用此线 缝合不至于使子 宫体肌层拉 穿,吸收快、愈合 良。关于
腹 部 脂 肪 的 缝 合 , 我 们 认 为 用 4号 丝 线 间断 缝 合 ,针距
率为 21 . %较文献报道为低 。 本文主要叙述剖宫产切 口愈 合不 良的防治及处理。 l 切 口愈合不 良的防治 1 要重视 高危孕妇 的 自身情况 ,有些孕妇妊娠晚期合 . 1 并贫血 、营养不 良、肥胖 、糖尿病 、皮肤病 、高血压、
切 口应在腹膜 附着膀胱顶部 2 m或更高些处 ,在下段腹 c
膜 上做一小横切 口然后 向两侧扩大并延长 ,并将切 开腹 膜缘 向上、下分离暴露子宫下段肌层 ,在 中线做横切 口
深 达全肌 层 ,此处位于子 宫下段 中部于子 宫动脉 的分支
对疑有 感染者可联合用药即用青霉素加灭滴灵或用青霉
剖宫产切 口愈 合不良 的防治 和处理
关键 词 :剖宫 产 ;切 口愈合 不 良;防 治 di 1. 60i n17 —7 9 002 . 9 o: 0 99 .s.622 7. 1.1 6 3 s 2 0 文 章编 号 :17—7 9 (00 2 -060 6 227 2 1 )一1 8—1 0
缝 扎 。缝 合 时过 多 、过 密 、 过 紧 而 导 致 组 织 供 血 不 良,
合不 良,要及 时增加营养 ;妊 娠高血压及滞产的病人 , 而造成子 宫收缩 乏力引起 术中失血过多而贫血 ,抵抗力 下 降,妨碍切 口愈合 ;过于肥胖的孕妇 ,因脂肪厚术后 要每 日 1次挤压切 口两侧,将 脂肪液化 的液体挤 出,防 止潴 留影 响切 口愈合 并造成感染 。对胎膜早破者 ,已疑 有羊膜腔 感染者 ,术中进行宫腔 内消毒 ,防止感染 。对 于 孕妇本身 的不 良情况 ,要高度重视 。 1 手术操作 要规 范 . 2

剖宫产术后21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

剖宫产术后21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

剖宫产术后21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并发症。

方法:加强正规的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并发症,改变术前备皮的方法,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结果: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因素占76.19%,其中试产后再行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占感染因素的50%;非感染因素占23.81%。

经恰当处理后平均15 d再次愈合。

结论:减少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

标签:剖宫产;腹壁切口;处理方法随着社会因素及剖宫产手术技术的提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娩出胎儿的方法更为普遍及更被广大孕妇接受,然而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相关并发症也成为产科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主要有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其对产妇、家属的精神、躯体、工作、家庭及经济造成程度不同的损害,严重的甚至影响生命,同时增加了医生的压力,降低了病床周转率。

现将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9月的2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从原因及处理方法上分析如下,旨在为临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切口愈合不良及指导愈合不良切口的处理提供更好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本院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高的阶段的2008年10月~2010年9月住院分娩,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2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除1例为孕30周,中央型前置胎盘外,余均为孕足月。

21例中愈合不良的横切口8例,纵切口13例。

1.2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乙、丙级为愈合不良。

乙级:切口局部红肿、硬结、血肿、渗液;丙级:切口化脓。

1.3 治疗方法剖宫产术后24 h内常规换药观察切口情况,并挤压切口看有无渗液,对于切口有红肿、硬结的给予微波或日光灯理疗,每次20 min,每天2次,并局部肌注庆大霉素及α-糜蛋白酶;切口有少量淡黄色或淡红色渗液者给予切口挤压,并加压砂袋,渗液较多且缝线明显漂浮的拆线后止血钳探查,若范围较大给予扩开皮肤,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切口,并给予10%的盐水纱布填塞,按渗出情况换药,对于脂肪层较厚经换药,渗液少,且切口新鲜的腹部纵切口患者给予二次缝合,二次缝合术后9 d拆线,大多数切口经换药,渗液量减少后蝶形胶布拉拢切口,隔2~3 d再换药,待其愈合,平均约15 d,若患者无体温升高或其他感染症状,不再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对于切口组织缺损的用湿润烧伤膏或食用白沙糖填塞促进切口肉芽组织增生。

妇产科腹部切口感染PDCA-

妇产科腹部切口感染PDCA-
PDCA控制妇产科开腹手术切 口愈合不良的管理
妇产科
2015年
PDCA循环定义: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合 乎逻辑并有效进行的工作程序。P、D.C、A四个英 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① P(Plan) ——计划
② D(DO) ——执行
③ C(Check) ——检查
④ A(Action )——执行 (持续改进)
实施效果
对我科2015年开腹手术实施PDCA管理, 第一 季度切口愈合不良率2.48%, <3%, 明显降低 了开腹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率, 并且能尽早发 现切口感染病因, 尽早处理, 明显改善了预后 情况。。
实施效果
实施效果
600
500
手术例数, 482
400
手术例数, 520
手术例数, 465
愈合不良比例, 4.23%
4.00%
3.00% 手术例数, 465
愈合不良比例, 2.15% 2.00%
手术例数 愈合不良比例
450 1.00%
440
43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0.00%
2014年, 2.15%
实施效果
2013年, 4.23%
切口愈合不良比例
2012年, 5.18%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300
手术例数
切口愈合不良例数
200
100 切口愈合不良 切口愈合不良 切口愈合不良
0
例数, 25 例数, 23 例数, 1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实施效果
530
手术例数, 520 520
愈合不良比例, 5.18%
510

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R a n g x i a n g Q I UHo n g p i n g
Ma t e na r l a n d c h i l d h e a l t h h o s p i t l a i n C h a n g s h a Ci t y h u n a n , Ch a n g s h a 4 1 0 0 0 7, C h i n a
s e c t i o n a n d a t o t l a o f 5 5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wo u n d t o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ly a s i s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a n d a t he t s a me t i me , c e s a r e a n s e c i t o n
T E A T 工 B E论 著 l
C 二H 工 NA H E A L T H 工 N口 U B 7 - 只 Y
剖宫产术切 口愈合不 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4 1 0 0 0 7
【 摘要】目的 分析引起剖宫产术切 口愈合不 良的诱发 因素及探究有针对性 的预 防措施 。 方法 对 2 0 0 9年 1 月一2 0 1 2 年 1 2 月 剖宫产术后切 E l 愈合不 良而进行 了伤 口换 药的患者 共 5 5例的临床资料 以回顾性 的方法进行分 析 , 和 同期进行剖 宫产而没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c a u s e o f i n d u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c e s a r e a n s e c t i o n i n c i s i o n p o o r h e li a n g a n d e x p l o r e m e a s u r e s t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持续改进
黄小芸,朱进峰,邵军晖,廖子瑜
1、目的:,回顾性分析12例切口愈合不良病例,发现与
腹部切口不良的相关因素,以进行持续改进。

2、方法:2016年2月1日到2016年5月31日,我院产
科剖宫产手术537例,其中切口愈合不良病例12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经过,包括入院时一般情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有无妊娠合并症的并发症,手术指征,手术经过,术中情况,缝合使用材料,腹部切口缝合方法,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住院时间和费用等。

医务科和院感对同期手术腹部切口清洁,备皮进行调查,对手术室空气,无菌物品,外科洗手后进行抽样调查。

结果:本组病例存在有肥胖、糖尿病,胎膜早破,阴道炎,上呼道感染,反复阴道操作等高危病史,一例孕妇有轻度贫血同时合并上呼吸道感染,4例为妊娠期糖尿病A1,胎膜早破4例,同时其中一例术前已诊断发绒毛膜羊膜炎,合并有细菌性阴道病的2例,单纯肥胖的1例。

手术指征:择期手术的5例,其中2例手术指征为巨大儿,1例为疤痕子宫,1例为羊水过少,1例为社会因素。

7例试产失败
(5例为头盆不称2例为胎儿宫内窘迫),12例手术经过均顺利。

11例皮下脂肪均采用的连续褥式缝合,材料为强生公司的2-0可吸收缝合线,皮内使用的为强生公司的4-0可吸收缝合线。

1例为丝线的间断缝合。

术后抗生素使用有头孢唑啉、头孢硫咪、头孢噻肟。

临床表现,切口渗液发生时间分别为3例发生在术后3天,4例发生在术后第4天,4例发生在术后第5天,还有一例为第八天:切口红肿热痛6例,血象和cRp升高10例,切口分泌物培养大肠埃希菌2例细菌,加得纳氏菌一例,阴道分泌物培养结果为真菌感染一例,解脲尿原体阳性一例。

治疗方法,根据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切口抽吸或换药引流,二期缝合三例。

住院时间(2~25)天,平均为13.9天(同期剖宫产为(5~6)平均为5.25天,费用9952.3元(同期为5877.62元)。

院感调查未发现异常。

3、讨论
4.1切口愈合不良,有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本组病例
有六例明确为切口感染,诊断依据1.局部有红肿热痛;切口渗液;分泌物培养阳性。

该六例病例中有胎膜早破,静点催产素三天的,有经水囊助产的,有术前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细菌性阴道炎的,从病例经过,以及培养出的细菌来看,考虑为内源性性感染,细菌的来源为阴道或肠道。

这些病原菌可通过反复的侵入性操作,如反复的内诊,放
置水囊,进入宫旁血液,经血液循环感染切口。

或上行进入宫腔,经医生的手术操作直接种植在切口部位引起感染。

要减少内源性感染,首先,对于阴道分泌物多的围生期孕妇要做好筛查,尽早的发现和治疗阴道炎症,反复治疗效果不好的可考虑行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宫颈分泌物多的同时做支衣原体培养。

其次严格掌握水囊引产的指征,对有阴道炎症禁止使用,对宫颈评分较低的病人,可探讨进行非侵入性手段促宫颈成熟,如小剂量催产素,乳头刺激等方法。

严格头盆评分,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尽量减少阴道内诊的次数。

4.2本组病例中有4例合并有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可能因素有1,血糖过高有利于细菌的生长
2糖尿病患者未梢循环不良,创伤部位易坏死液化3糖尿病患者肥胖的较多,脂肪容易液化。

4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合成代谢差,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不利于切口的愈合。

过去我们认为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容易切口感染,本组资料中,4例孕妇均为血糖控制后正常的孕妇。

GDMA1孕妇是否仍然感染率高,还需大样本资料观察。

我院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工作开展的很好,但大部分医生不知道管理和监测,且掌握医学营养的专业人员很少,建议普通门诊医生可请高危门诊医生会诊,对有严重并发症的可请内科医生会诊。

4.3.抗菌素的使用是预防感染的最后一关,对于产科医生来说如何选择抗菌药物,仍然是一个难点。

2015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对于清洁切口围手术期可选择头孢一代,头孢二代,加甲硝唑。

对于术前有高危因素(GDM,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反复内诊,宫口开全的手术),仍建议根据妇产科病原菌感染分布特点,选择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茵特别是大肠埃希菌,同时兼顾革兰氏阳性的头孢二代或头孢子三代抗菌素,参考医院的细菌培养和耐药季度调查。

4.4对于非感染的因素,应包括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减少手术损伤,止血彻底组织对合良好等,值得一提是缝合方式,缝合线的问题,我院大部分腹部切口选择可吸收线的皮内缝合,如皮内和皮下间的腔隙太大,腹部纵切口存在一定的张力,腔隙间容易出现贮留液化组织,可能是腹部切口液化较多的一个原因。

但是否与全层丝线缝合有显著差异,仍进一步观察。

缝合材料质量同样影响愈合,缝合材料对组织有刺激,长期不吸收,也可导致缝线周围组织坏死液化,这些仍需临床工作中进一总结。

本组资料由产科二线医生提供,产二科医生参与统计和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