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艺术
浅谈陶瓷釉上彩绘艺术

术瓷。釉下彩也包含着极具代表性的青花、釉里红、颜色 釉等艺术瓷类。当然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艺术 瓷,比如青花斗彩。釉上彩具有色彩鲜明、技法多样、适 合陶艺家们的各种创作,所以一般作为装饰瓷以及艺术瓷 出现,釉上彩可以说是从金代萌芽,金代定窑的釉上红彩 和磁州窑系统的釉上加彩,就是釉上彩的原始阶段,为后 期景德镇五彩瓷器的推出起到了启迪作用。本文将主要谈 谈釉上彩的种类以及特点。
QIAN TAN TAO CI YOU SHANG CAI HUI YI SHU
/
/艺林撷英
浅பைடு நூலகம்
王 志
谈
华陶
瓷
釉
上
彩
绘
艺
术
景德镇成为制瓷巨镇已有千年历史,虽经历了大起大 落,“瓷都”名号不争而得。制瓷条件绝佳,独具优势的 高岭土是使景德镇成为“瓷都”的一大原因。景德镇四面 环山,从祁门的大洪山向西贯穿江西的昌江流经景德镇。 景德镇位于昌江中下游,在景德镇附近有东河、南河与西 河三条支流。东河源于浮梁东乡的东源山,流经出产瓷原 料和燃料的瑶里、界首、高砂、王港、鹅湖等地,于浮梁 旧城进入昌江。南河发源于婺源西南山中,流经盛产瓷土 原料和燃料的浮梁南乡之程村、东流、湘河、湖田等地。 西河发源于安徽至德县,经浮梁北乡的祁门、港口、大 洲、三龙等瓷料和燃料产地。昌江各支流流经的地方,多 为陶瓷原料和燃料产地,在历史上对景德镇的瓷业发展至 关重要,是景德镇制瓷原料、燃料供给和陶瓷产品对外运 输的重要通道。所以,景德镇窑火千年不息,人们把制瓷 技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至今,使得陶瓷彩绘艺术变得丰富 多彩。
28
2017.1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林撷英
论古彩艺术继承与创新

论古彩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摘要: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彩艺术瓷画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古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无论从内容取材还是形式美感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创新。
本文分析了古代传统古彩陶瓷艺术的特点,探析了古彩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古彩艺术现代古彩艺术特征继承与创新在众多闻名于世的景德镇艺术陶瓷中,古彩瓷画绝对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品种。
古彩,即古典陶瓷彩绘艺术。
古彩陶瓷釉上装饰技法一向被公认为陶瓷装饰艺术之首,这种技法为景德镇独创,其艳丽的色彩,简洁的线条,浓郁的装饰型和色彩与骨架的鲜明对比,使之衍生了诸多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
把古彩成为陶瓷艺术装饰的“母体”也是不为过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陶瓷业不断的繁荣与发展,这为古彩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代又一代的陶瓷艺术家在继承传统古彩艺术的基础上,很好的将古彩装饰技法与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相结合。
创作出许多优秀的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古彩作品。
一、传统古彩的主要艺术特征在清代,古彩陶瓷釉上装饰技法基本成熟与完善,这个时期的古彩陶瓷装饰艺术有以下四个显著的特征:(一)线条。
古彩艺术的线条刚劲有力,呈现出一种力量与张力。
流畅的线条是这种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古彩中用线因不同的对象也会使用不同的线条,使得线条变化多样,刻画的人物形神兼备。
例如画仕女线条圆润流畅,画武将则刚劲有力。
传统的古彩装饰对线条要求严格,强调线条一气呵成,转折刚健,使得线条行走流畅有节奏感。
利用线条长短粗细,疏密转折等手段表现人物神态和内在气韵,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色彩。
古彩又称五彩,它只用红、绿、黄、蓝、紫五中颜料,在古彩常使用红绿、蓝金、紫黄、黑白几组色彩,它们相互对比却又和谐统一,虽然用色不多,但巧妙的对比色的运用使得古彩瓷器给人以鲜艳明快,古朴大方的印象。
“单线平涂“是古彩的最大特点之一,即先用红黑两种油料勾线,干后填色,所填颜色只是平填,并没有明暗渲染。
釉上彩绘画-工艺介绍.

本讲结束,谢谢!
12Leabharlann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加快,社会的发展,科 学的进步,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已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人们不再欣赏那些繁复庞杂的作品,而是 更多的被人类原始艺术的极其稚拙、简朴而大 方的形式所吸引。陶瓷装饰,通过运用材料和 加工手段达到创造美的目的。它靠充分利用材 料本身的特质特性来发挥它的独特表现力。陶 瓷装饰是陶瓷造型设计的延伸,它与陶瓷造型 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陶瓷设计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陶瓷装饰是审美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和 艺术表现手法的综合体现,是科学技术和艺术 形式的统一。
釉上彩绘画概述
艺术传媒系 郑兴我 副教授
所谓釉上彩,就是先烧成白釉瓷器,在白 釉上进行彩绘后,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 温度烘烤而成。斗彩、五彩、素三彩、粉彩、 珐琅彩、墨彩、描金、新彩等都是釉上彩。釉 上彩彩料品种多,色调丰富,纹样稍凸出,操 作较釉下彩简便。但画面光亮度较差,长久使 用后易磨损变色;受酸性食物侵蚀会溶出铅、 镉等毒性元素。
陶瓷装饰本身是陶瓷设计制作的一道工艺 流程,他的实用价值不仅在于他的审美性,同 时在于他的实用性,且先于他的审美性。工艺 美术设计的三原则是实用、经济、美观。那么 陶瓷装饰作为一道工艺流程,也应该遵循此原 则。陶瓷装饰在其产品应用的标志性、导向性 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彩绘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的长河中, 可谓源远流长。中国陶瓷艺术之美从根本上而 言是一种装饰之美。这种“装饰”不同于一般 性质的表面化与附加性,而是材质肌理装饰, 雕、刻、划、印装饰、釉色装饰、纹饰装饰、 彩绘装饰与陶瓷造型相融合所呈现的一种特有 的、天然成趣的美。装饰的本质就是追求美, 对陶瓷艺术而言就是陶艺美。
中国陶瓷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新的釉上彩艺 术,与传统的陶瓷釉上彩(古彩、粉彩)属于 同类,以色彩装饰为特征,在延续陶瓷艺术装 饰形式方面有所发展。应该说,自粉彩出现后, 以色彩装饰陶瓷器皿,便难以有更大的进步了。 因为陶瓷装饰中的粉彩。在艺术表现上已达到 了较完美的境界,凡是绘画所能达到的艺术效 果,粉彩艺术几乎都能达到。因此新彩刚出现 时,是以装饰粗率的日用陶瓷而存在的,一时 还不能登陶瓷艺术的大雅之堂。
明清陶瓷彩绘装饰特征简析

明清陶瓷彩绘装饰特征简析永乐、宣德这两个时期的青花瓷,色彩浓厚艳丽,很好的传承了元青花的特征,是起到了对传统元代青花装饰特征的传承作用;其风格特征以装饰饱满、器型肥硕为主,但是其青花色泽不如元青花的浓翠,大多数偏淡灰色;图案装饰也以花卉纹为主,纹饰单一。
二、明朝成化时期成化年间出现了新的成就,用红、绿、黄等色彩在青花瓷器上进行绘制,使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形成了色彩丰富的装饰效果,实际上可分为斗彩、填彩两种。
斗彩在成化年间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它是以青花作纹饰的轮廓线或作局部图案,再缀填以艳丽的色彩;而填彩的方法是先在胎上用青花料画出花纹的轮廓,然后在花纹轮廓内填以彩色釉料。
即《南窑笔记》所说: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经低温二次烧成,,形成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的鲜明对比。
因此,在成化斗彩的装饰中,青花是构成整个图案的决定性的主色。
成化瓷器富于秀丽清雅的艺术特色,装饰性强,花纹多图案式,器型的内外夹彩,以及装饰从器里转到器外的过枝花,都是当时别具一格的装饰意匠。
三、明朝嘉靖、万历时期嘉靖、万历年间的青花五彩瓷器风格独具特色,用色具有强烈的装饰性,颜色多用红、黄、绿、紫的饱和色,不用浅调的中间色,并以红浓绿艳取胜,用笔豪放不羁,线条挺健有力。
造型繁多、画风拙朴,图案布局巧密、饱满,疏密变化有致。
嘉靖时期装饰纹饰多用云藻纹和花捧字。
由于这一时期的道教流行,所以也常用八仙、云鹤、璎珞纹和卍字纹等作装饰。
万历时期则大面积敷彩,莲瓣逐渐图案化,并常用婴戏作题材。
其在色彩的运用上相对前时期浓艳,对比强烈。
四、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康熙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发明使用了釉上蓝和黑彩,因此在彩瓷创作上改变了明代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装饰方式,形成了康熙釉上彩的独特风格康熙古彩。
康熙时期,在大明五彩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釉上彩料的制作工艺,使五彩色料呈玻璃状,具有透明坚致,鲜艳明亮,能耐火,不褪色,不剥落的理化性能。
彩陶的概念及其装饰特点

彩陶的概念及其装饰特点
彩陶是一种古老的陶器装饰工艺,其概念是在陶器表面上使用彩色釉料进行装饰。
彩陶的装饰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彩色釉料:彩陶的装饰主要依靠彩色釉料实现。
彩色釉料是一种含有不同金属氧化物的陶瓷釉料,经过烧制后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黄色、绿色、蓝色等。
这些颜色的变化是由金属氧化物在烧制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产生的。
2. 绘画技法:彩陶的装饰通常使用绘画技法进行。
绘画技法通常包括刷洗、划线、点彩、描绘等。
艺人们利用这些技法在陶器表面上绘制以花鸟、人物、山水等为主题的图案,使陶器更加具有艺术性和装饰性。
3. 图案选择:彩陶的装饰图案通常选择自然界景物和传统文化元素。
这些图案不仅能够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对自然的崇敬,还能够传承和表达古代文化的内涵。
4. 彩绘部位:彩陶的装饰通常集中在陶器的特定部位,如口沿、肚腹、底部等。
这些部位是陶器的主要外观展示部分,通过彩绘来增强陶器的美观度与视觉冲击力。
总的来说,彩陶通过运用彩色釉料和绘画技法,选取有特色的图案进行装饰,以提升陶器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同时,彩陶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图案选
择可以展示特定时代和地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
釉下彩绘陶瓷的独特魅力与制作技巧

釉下彩绘陶瓷的独特魅力与制作技巧釉下彩绘陶瓷是一种传统的陶瓷制作工艺,在古代中国就已经出现。
它通过在陶瓷器物的表面上涂抹上彩料,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彩料和陶瓷釉层融合一体,形成美丽、丰富的图案。
釉下彩绘陶瓷因其独特的魅力和精致的制作技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首先,釉下彩绘陶瓷的独特魅力在于其鲜艳多彩的色彩。
彩色釉料在高温下能够与陶瓷器表面的釉层融为一体,形成持久的艳丽色彩。
从古代的青花瓷到现代的精美瓷器,釉下彩绘给陶瓷器物带来了无限的色彩魅力。
这种丰富多样的色彩让陶瓷器物更加生动、充满活力,使其成为人们收藏和使用的珍品。
其次,釉下彩绘陶瓷的魅力还在于其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效果。
制作釉下彩绘陶瓷需要经过多道繁琐的工序,其中包括制作、绘画、烧制等过程。
艺术家们需要具备扎实的绘画技巧和对陶瓷材料的深入了解,才能够完成出精美的作品。
他们利用巧妙的刷笔技法和艳丽的色彩,将各种图案绘制在陶瓷器表面上,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再次,釉下彩绘陶瓷的制作技巧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首先是对陶瓷材料的了解,包括制作瓷胚、釉料的调制与使用等。
其次是对绘画技法的熟练掌握,艺术家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图案和效果选择合适的绘画方法。
同时,还需要对烧制过程的掌控,以确保彩料与釉层融合均匀而不出现变形或者破损的情况。
在釉下彩绘陶瓷的制作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技巧需要注意。
首先,艺术家们需要精确掌握彩料的浓度和稠度,以便于绘画时能够均匀且流畅地上色。
其次,绘画时需要注意力度的轻重,以保证图案的线条清晰而不模糊。
同时,也需要注重绘画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得陶瓷器物的图案更加生动逼真。
除了技巧,制作釉下彩绘陶瓷还需要艺术家们具备创新和审美的能力。
他们需要不断地寻求灵感,设计出独特而富有个性的图案。
通过不同的图案形式和色彩搭配,可以为陶瓷器物赋予不同的风格和表现力。
总结起来,釉下彩绘陶瓷以其鲜艳多彩的色彩、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效果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陶艺制作的装饰方法

陶艺制作的装饰方法陶艺制作是一种古老而受人喜爱的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各种装饰方法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在陶艺制作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装饰方法,例如彩绘、雕刻、贴花等,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装饰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首先,彩绘是陶艺中最常见的装饰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在陶瓷器皿表面涂刷颜料或采用以彩绘烧制过的绘画作品进行装饰。
彩绘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图案和纹理,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视觉效果。
彩绘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图案,也可以是复杂的景观或人物描绘。
当然,彩绘需要富有经验和技巧的陶艺师来完成,因为烧制的过程可能会改变颜色和纹理。
其次,雕刻是另一种常见的陶艺装饰方法。
它可以通过刀具、雕刻刀或工具在陶瓷器皿表面进行雕刻,形成深浅不同的线条、纹理和图案。
这种装饰方法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增加质感和立体感。
雕刻可以是简单的花纹或纹理,也可以是复杂的人物形象或场景描绘。
雕刻需要高度的技术和耐心,因为一旦刻错了就很难更正。
贴花是一种相对简单但很受欢迎的装饰方法。
它可以通过将事先绘制好的图案或图像印刷在陶瓷器皿表面的特殊纸上,然后用水或其他液体将图案从纸上转移到陶瓷器皿上。
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装饰工作,并且可以实现复杂的颜色和图案。
贴花的好处是既能达到丰富多样的装饰效果,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作品的原始质感。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装饰方法外,陶艺制作还可以采用其他创新和个性化的装饰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蚀刻技术,通过在瓷器表面覆盖一层酸蚀剂,然后将图案或文字绘制在酸蚀剂上,通过酸蚀剂作用于瓷器表面,达到蚀刻的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制作出精细且具有立体感的图案。
另外,还可以使用电镀技术,在陶瓷器皿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薄膜,增加作品的光泽和奢华感。
总的来说,陶艺制作的装饰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的创作风格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彩绘、雕刻、贴花等传统装饰方法可以为作品增添丰富的视觉效果和纹理质感,而创新的蚀刻和电镀技术则可以为作品增添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浅谈我国古代陶瓷的装饰文化艺术

浅谈我国古代陶瓷的装饰艺术和文化中国陶瓷举世闻名,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它凝聚着古代陶瓷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心理,再现了中华文明的演化、进步与发展的历史。
在古代,外国人也以“瓷器之国”,“丝绸之国”,“漆器之国”来代称中国,直到现在,代表中国的英语单词“China”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可见中国陶瓷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陶瓷装饰是指人们从装饰的角度,根据人们对文化和艺术的要求,利用不同的陶瓷装饰材料和相应的工艺技术对陶泥进行艺术处理的总称。
陶瓷装饰从原始彩陶时期就已经诞生,历经各个不同时期,始终贯穿于陶瓷制作的全过程。
陶瓷装饰从原始彩陶纹样、汉代的画像石、唐代的唐三彩、宋代的影青瓷、元代青花、明清彩瓷等等,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艺术性,展现出独特的东方艺术特征与民族精神。
一、我国古代陶瓷的装饰形式中国的陶器源远流长,至今约有一万年的历史。
先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泥土在高温烧成后能结成硬块,从中受到启发,经过塑造成型并烧制的陶器也就开始出现了。
虽然许多国家在不同时期都发明了陶器,但是,瓷器是中国最先发明的。
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
至汉代以后的六朝开始,中国就开始进入了“时代”。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字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器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花纹。
”陶瓷的装饰是在陶瓷发明之后一段时间,随着人们对陶瓷产生审美意识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由于陶瓷装饰具有美化陶瓷的作用,一经产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产生至今历数千年。
原始陶器的装饰形式,不论人物、动物、植物还是几何纹样和编织纹,都表现出浑厚质朴的情感。
这一时期,花纹组织简洁,花纹表现粗犷有力,表明它的开端是从单纯刻划开始的。
商代后期是我国白陶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这种白陶艺术把刻划、压印装饰技法与烧造工艺融为一体,创造了商代划印装饰形式。
这种白陶装饰是在胎质纯净,器面洁白而细腻的胎上纹出纹样,用刻划技法划饰细致的底纹和粗犷而富有立体感的凸雕主体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艺术
导读:本文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艺术,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艺术 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民间陶瓷艺术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陶瓷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的主要原因便是其外表涂有各类不同的彩绘,从而起到了相应的装饰作用。为此,人们便需要针对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艺术展开全面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传统陶瓷;彩绘;装饰;艺术 引言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陶瓷在呈现我国历史文化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一些西方人的眼中,其总是将陶瓷和我国文化联系在一起。因此,陶瓷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算是我们国家文化以及精神的重要代表。伴随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人们心中的审美元素也在持续增加。单从“装饰”的角度来说,传统陶瓷能够在多个方面予以体现,既有各类不同的图案展示,同时还能体现出多种不同的工艺和技法。 一、陶瓷的地域特色 (一)泥料的制约 陶瓷本身属于一种造物的活动,其本身的材料对于最终的器物有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纵观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基本上所有知名的窑口全部都位于优质的瓷泥产地,然后再通过优良的技术才能制作出精美的产品。因此,泥质对于陶瓷的艺术性价值的整体影响非常大。例如我国景德镇,其使用的瓷泥主要以高岭土为主,可以算是全世界最为优秀的瓷泥。在一段时间内,高岭土一度成为了瓷泥的代表。正是由于瓷泥的高质量,景德镇地区的陶瓷艺术便取得了飞速的进步[1]。进入元代时期后青花瓷开始出现,其代表着我国陶瓷彩绘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其霸主地位一直都无法动摇。青花瓷的工艺要素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白瓷胎、钴料以及釉下彩绘。虽然青花瓷的具体起源至今仍处于争议之中,部分人认为其受到了波斯文化的影响,另一部人则认为其全部都由我国创作,但是白瓷胎和钴蓝在搭配之后诞生的审美价值已经取得了全世界学者的认可。 (二)民风的渗透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本身的性质面貌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影响,分别是种族、环境以及时代。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一类艺术品的价值,便需要从其精神以及风俗的角度出发予以思考。只有基于这一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体会陶瓷装饰中包含的艺术价值。由于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一些新的文化形式逐渐进入我们国家,但其原本的保守型特点会一直存在。两种不同文化形式在交融的过程中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正是基于这一点,陶瓷彩绘文化也在持续改变。早期的陶瓷彩绘均以民间文化为主,其染料也由我国自己生产。然而伴随二战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许多地区的陶瓷染料全部来自于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德国和日本,因此其绘制的作品所呈现出的形态也独具特色,这就将时代的特点充分展现了出来[2]。 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一)民间艺术的联系 所有民间的艺术形式都不是孤立发展而成,其总是与当地的其他艺术形式有着一定的联系,亦或者会对其题材以及元素有所借鉴。因此,不同地区的艺术作品虽然在外观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其内部经络以及艺术血液却完全一致。民间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基本上全部都以人们十分常见的纹饰为主,最为常见的便是瓜果、花卉以及动物。诸如桃子、石榴、牡丹、蝙蝠以及龙凤等。这类作品虽然整体画风较为粗放,但是主题内容却非常鲜明,体现出了广大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剪纸艺术还是家具艺术,基本上全部都运用了此类元素,这就对陶瓷彩绘的装饰艺术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无主题纹饰便是当时十分常见的一种陶瓷彩绘形式,其借鉴了当地的剪纸以及年画的艺术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再对整个画面重新进行安排和设计。虽然许多窑工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其仍然能够凭借自身经验以及对于美的独特感受,从而创造了许多极具特色的陶瓷艺术品。 (二)传统文化的展现 任何艺术形式的诞生和演变自然与其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在受其影响之后,再通过独特的形式在艺术作品中进行表现。所以,民间艺术一直都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分支。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文化的形式种类自然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其本质基本上完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全一致,几乎都是对于吉庆、繁荣、生育、长寿以及富贵等美好事物的追求。单以“鱼”作为案例,人们以此为基础创作了许多不同的图案形式,无论选用的材料是土质青花还是红绿彩,其装饰内容全部都将广大人民的精神寄托作为载体。诸如“吉庆有鱼”“连年有鱼”“富贵有鱼”以及“鱼跃龙门”等[3]。 三、彩绘的艺术特色探究 (一)从内容角度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传统陶瓷在外形主题方面涉及的题材种类非常多,诸如山水、花草、鸟、鱼、虫、人物以及宗教等。此类事物均能够通过不同的形式在彩绘的图案中进行体现,从而可以将社会中的点点滴滴呈现出来。不仅如此,对于相同的一项,还可以从多个方面予以表现。例如,为了能够将淳朴的民风体现出来,除了使用十分传统的小桥流水之外,还可以展现广大村民的热情好客,或者直接将田野中辛勤耕作的劳动人民以及周边打鱼的渔民展现出来,不同的场景带给人们的观感亦有很大的不同。而为了能够将美丽的风景呈现出来,可以尝试通过江河、高山、天地以及蓝天白云等来表现。一般而言,为了将同一题材展现出来,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画法进行展现,分别是釉上彩、青花以及古彩,如此呈现出来的题材同样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正是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题材形式,再借助陶瓷彩绘这种特殊技法,从而将多姿多彩的世界呈现出来。不仅如此,同时还能使得艺术工艺以及技法得到全面提升,进而不断增强陶瓷的美感价值。除此之外,传统的陶瓷彩绘还能将设计者的思想情感渗透其中,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在彩绘图案中将个人想法予以呈现,并为其后期的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从形象角度分析 相比于我们国家的传统国画,陶瓷彩绘在绘制形式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为了能够为后期的生产工作带来相应的便利,人们往往在进行陶瓷装饰的时候,会将其主体部分予以凸显,促使其变得更为整洁和形象。一般来说,彩绘者主要会通过一些较为简单的笔画和图画,以此将自己原本希望表达的主题内容以及思想意境展现出来。例如,在我国明代时期,民间中使用的青花盘子上往往会绘有大量树的图案,最为常见的便是八片树叶,以此将树木茂盛的形象展现出来。彩绘者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仅仅只需几笔便可将树叶在风中摇曳的美景予以呈现。传统陶瓷在实际发展的时候,很多设计者经常会根据自己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从中获取灵感,并将其渗透到陶瓷彩绘作品之中。整个绘制过程并非刻意追求真实性,而是单纯地将神韵展现出来即可,以此呈现出独有的精神意境。也正是由于这一情况,后人看到的陶瓷彩绘基本上全部都是将真实的风景抽象化之后再进行体现。如此抽象化的体现,给予了观赏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其根据个人感官对希望表达的意境进行体会。因此,具体的感受往往没有确切的方法,人们只能根据已有的人物和风景,再增加一些个人的想象。如此一来,陶瓷彩绘的主题将会变得更为形象。例如,青花瓷中经常能够看到荷花的图案,有些时候仅仅只呈现出了其中的一部分,单纯将主体部分展现出来,而没有其中连接的部分;有些时候则只是将荷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花内部的经络绘制出来,整个画面仅仅只有几个叶片和花瓣,再将“水”这一事物添加其中,人们很快便能想象出荷花原本真实的形象。这种表达方式十分简洁且形象,因此可以算是艺术美感与日常生活之间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将人们的生活内容呈现出来,而且还能展现出陶瓷彩绘本身的艺术价值[4]。 (三)从图案角度分析 从图案方面来说,我国陶瓷彩绘的图案和中国国画方面有着非常多的联系,诸如具体绘画的笔法和线条。通过对于我国历史多个朝代生产的陶瓷产品进行观察便能了解,不论是元明清时期的古彩,还是早年汉代的彩绘,其基本上都选择使用毛笔的方式进行勾勒。也正是由于这一方面的原因,陶瓷绘图很多时候都结合了国画绘制的形式。诸如,在明代的青花瓷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竹子”的形象。从整体角度来说,早期的陶瓷绘制方式所使用的颜色种类与我国国画几乎非常相近,但是在图案的选择方面却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当青花瓷进行“竹叶”展示时,其主要将其完整性的特点表现出来,也就是尽可能将每一片竹叶全面清晰地呈现出来。而国画进行“竹叶”展示时,其图案通常都并不完整,而且叶子之间还会有一定的相互交错、重叠。虽然两种艺术形式在表现手法方面有着角度的差异,但其均能将竹子本身的坚强、挺拔以及不畏严寒的精神体现出来。因此,也可以说陶瓷彩绘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国画中的笔法以及线条。例如,当陶瓷彩绘在对于“树”这一形象进行呈现的时候,其主要依靠几条简单的线条将整个树干全部展现出来,以此呈现出大树伟岸挺拔的形象,之后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再使用一些排线进行补充,从而对树皮予以描绘。尽管这种呈现方式和国画中大树的描绘方式有着比较大的区别,但是陶瓷彩绘显然已经将国画的绘制精华予以吸收,依靠简洁、苍劲的笔法,将工笔画原有的神韵全部展现了出来,从而使得其外部的“装饰”更为形象[5]。 (四)从工艺角度分析 传统陶瓷的整体生产时间非常长。如果从广义的角度而言,整个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主题的设计、彩绘以及烧制,只有以上的步骤全部完成之后所诞生的陶瓷产品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称之为艺术品,从而向世人展示。事实而言,从某种角度来说,传统陶瓷在进行彩绘的过程也可以算是一种绘画展示的过程。只是相比于在纸面上进行创作,其主要在陶瓷上面进行绘画,因此其创作的难度便大幅度增加。对于设计者来说,不仅需要懂得绘画的艺术理念,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单从这一角度来看,陶瓷彩绘为了能够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装饰形式,其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材料内容以及工艺手法。例如,当前蓝色的青花瓷主要选用的是钻石材料,再使用“勾线分水”的形式,将材料内容和手法本身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其蓝色变得更为形象和逼真,而粉彩所使用的材料以及手法就与之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从严格意义的角度来讲,粉彩主要是釉上彩绘,但凡选用不同的手法、材料,其呈现出的颜色以及触摸的手感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在传统陶瓷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陶瓷彩绘的工艺手法种类也在持续增加,诸如勾、填以及吹等。将这些新工艺和传统工艺结合在一起,就能将陶瓷彩绘的装饰形式多样化表现出来。